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测评A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测评A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测评A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测评A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测评A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第五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植被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可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据此完成1~3题。1.上图中的植被属于人工植被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上图中植被垂直分层最明显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的影响因素是()A.光照 B.水分C.热量 D.地形答案:1.D2.B3.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是草原,②是森林,③是荒漠,④是果园,属于人工植被的是果园。第2、3题,受光照影响,植被的垂直分层现象在森林分布最明显。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4~5题。4.比较②③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相同)()A.②图所示区域的水热要比③丰富B.②图所示区域的光照要比③丰富C.②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③高D.③图所示区域的植被比②丰富5.局部世界地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地区与景观能正确匹配的是()A.a—④ B.b—② C.c—③ D.d—①答案:4.C5.D解析:①雨林景观出现在赤道地区,与d地对应;②针叶林景观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热量不足,但水分条件较好,与a地对应;③仙人掌属荒漠景观,出现在干旱的中低纬度地区,与b地对应;④企鹅景观出现在高纬度的南极地区,与c对应。2024年6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用长江三号乙运载火箭,胜利放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我国四大卫星放射基地位置。读图,完成6~7题。6.丙地的自然景观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7.下列关于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甲→乙方向,热量B.沿乙→丙方向,海拔C.沿乙→丁方向,降水D.沿甲→丁方向,热量、降水答案:6.B7.D解析:第6题,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7题,沿甲→乙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沿乙→丁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沿乙→丙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沿甲→丁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既有热量也有降水。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完成8~9题。8.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大,木质却特别疏松,可谓色厉内荏、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燥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燥热干燥,冬季温柔潮湿D.终年干旱少雨9.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A.Ⅰ B.ⅡC.Ⅲ D.Ⅳ答案:8.A9.B解析:第8题,猴面包树的树木高大、树干粗大,说明其生长快速,生长期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期内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燥热,干湿季分明。第9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为Ⅱ。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11.影响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 B.光照C.热量 D.土壤答案:10.A11.C解析:第10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树种。第11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两地纬度影响,造成两地热量的差异导致的。读我国某地区土壤中空气和地下水月平均分布图,完成12~13题。12.该地区最可能是()A.广州 B.石家庄C.武汉 D.哈尔滨13.导致该地区6月土壤中空气较少的缘由是()A.植物生长快,消耗了土壤中的空气B.大量抽取地下水,浇灌农田C.该时期进入雨季D.该时期干旱少雨答案:12.C13.C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月份地下水最丰富,而6月雨带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富,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也比较丰富。所以该地区最可能是长江沿岸城市武汉。第13题,土壤中的空气和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地下水丰富时,土壤中空气就比较少,所以6月土壤中空气少是因为此时地下水丰富,而地下水丰富的缘由是6月该地区进入了雨季,降水多。读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成分示意图,完成14~16题。14.影响三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A.生物 B.地貌C.气候 D.时间15.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A.黑土、水稻土、红壤B.水稻土、黑土、红壤C.红壤、水稻土、黑土D.红壤、黑土、水稻土16.下列关于a、b、c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土壤可通过掺入沙子、施用熟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等地C.c土壤和黑钙土是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D.a、b、c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答案:14.A15.D16.A解析:第14题,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第15题,依据图例可以看出a土壤矿物质比重高,有机质很少,土壤贫瘠,可能是红壤;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是黑土;c土壤介于a、b之间,可能是水稻土。第16题,酸、黏、瘦的红壤可掺沙去黏,施用熟石灰中和酸性,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进行改良。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用土壤损失削减程度表示)关系图,完成17~18题。17.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18.下列关于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峻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峻D.东北土壤冲刷严峻,黑土肥力下降答案:17.B18.D解析:第17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保持效果越显著,而土壤侵蚀越不易发生。故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是负相关关系。第18题,西北地区降水稀有,河流流量小,所以风力侵蚀较强,流水侵蚀不严峻。东南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降水丰沛,地形起伏大,所以土壤侵蚀,特殊是流水侵蚀严峻。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峻。东北地区由于土壤冲刷严峻,以及只种不养等缘由而导致黑土肥力下降。读四地气温与土壤水分收支状况图(P为降水量,E为蒸发量),完成19~20题。19.依据四地土壤水分收支状况分析,土壤最简单产生盐碱化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从四地土壤水分收支状况分析植物的生态特点,叶厚带刺、有蜡质的是()A.甲、乙 B.丙、丁C.乙、丙 D.甲、丁答案:19.B20.C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乙地蒸发量始终大于降水量,气候干燥,且终年气温高,可能为热带沙漠地区,所以土壤最简单产生盐碱化。第20题,植物的生态特点是叶厚带刺、有蜡质,说明该植物适应高温与干旱环境,读图可知,乙为热带沙漠气候,丙地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少,为地中海气候,所以乙地与丙地的植物具备该特征。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检测的表层土壤数据。读表,完成21~22题。地区pH有机质含量二氧化硅含量氧化铝含量氧化铁含量氧化钙含量氧化镁含量甲6.112.4%62.39%16.02%4.84%2.44%1.18%乙6.98.8%68.58%2.06%13.13%9.87%1.67%丙8.81.29%65.05%3.63%11.06%14.96%1.96%21.由数据可以推断,从东到西排列的依次最有可能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22.土壤表层氧化钙含量不断改变,说明从甲→乙→丙()A.降水不断增多,物质淀积层中的氧化钙含量增多B.降水不断削减,土壤淋溶作用增加,氧化钙含量增多C.降水不断增多,土壤淋溶作用增加,氧化钙含量增多D.降水不断削减,土壤淋溶作用减弱,氧化钙含量增多答案:21.A22.D解析:第21题,由东向西,降水量、生物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也越来越低。第22题,降水量越少,淋溶作用越弱,氧化钙含量就越多。下图反映了世界陆地自然带随纬度和海拔改变的分布。读图,完成23~25题。23.影响图中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 B.热量C.土壤 D.地势24.图中数码代表自然带的NPP(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最大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5.图中④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位于()A.亚洲 B.非洲C.南美洲 D.欧洲答案:23.B24.D25.C解析:第23题,该图横坐标代表纬度,纵坐标代表海拔,反映了自然带随纬度和海拔空间改变的特点,对应了自然带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分异规律的相像性。影响自然带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分异规律的共同主导因素是热量。第24题,光、热、水、土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带中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植物的生长期和光合作用强度亲密相关,在全部自然带中,热带雨林带因终年高温多雨,特别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其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应最大。依据图中纬度位置特点,④自然带分布于赤道两侧的低海拔地区,应是热带雨林带。第25题,④是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其中,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试验中学的小王是个汽车拉力赛“粉丝”,对各种汽车拉力赛如数家珍。在学习自然环境中植被的分异时,老师让小王以汽车拉力赛线路为背景来谈谈地域分异。下面是小王打算的两则汽车拉力赛的线路材料。材料一第29届达喀尔拉力赛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动身,经由葡萄牙的SS赛段,横跨直布罗陀海峡,由摩洛哥进入非洲。途经毛利坦尼亚、马里、西非各国,到达终点——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材料二“穿越东方马拉松越野赛”将以摩托车、越野汽车和卡车为参赛车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发车,穿越哈萨克斯坦,进入我国新疆,途经甘肃、内蒙古、河北,最终抵达终点——靠近北京的长城脚下。(1)第29届达喀尔拉力赛的线路,车手们经过的最典型植被景观是什么?试分析成因。(2)“穿越东方马拉松越野赛”车手进入中国段线路后会依次看到哪些景观?影响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下面所示景观在两条线路都可以遇到的是()答案:(1)热带荒漠。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形成热带荒漠景观。(2)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水分。(3)C解析:第(1)题,第29届达喀尔拉力赛主要经过的气候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高温少雨,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第(2)题,进入中国后自西向东会依次看到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水分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第(3)题,图A为热带雨林,图B为冰山,图C为荒漠景观,图D为海洋景观。两条路途都可能遇到荒漠景观。27.(12分)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部分数码所表示的作用。①,②。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使自然界中的进行了转移,同时也改造了圈、圈和圈。

(3)植物在地理环境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缘由是。

答案:(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物质与能量大气水岩石(3)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四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体中。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代表植物的呼吸作用。第(2)题,读图可知,植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有效地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第(3)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因此在环境的形成中意义重大。28.(12分)读我国沿某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F为山区,A处的植被类型为。

(2)E山脉南北两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3)C平原区是我国(土壤)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保持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有等。

答案:(1)横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山脉以南为水田,山脉以北为旱地(3)黑土和黑钙土增加土壤有机肥,休耕、秸秆还田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及图中经纬度,可推断F为我国的横断山区,A为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第(2)题,读图可知,E山脉为秦岭山脉,秦岭以北农田为旱地,以南为水田。第(3)题,C平原为东北平原,是我国黑土、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可通过休耕、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式保持土壤肥力。29.(14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注:数字代表有机质含量。(1)此图说明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和之间的关系。

(2)在大陆中部的大平原上,由西向东,随着的增加,草类生长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断。

(3)在降水更多的东部地区,植被演化为,由于这种植被能供应的枝叶少于草类,土壤中的有机质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