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资料1.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范翠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周宗奎.高等教育出版社4.青少年心理学
.【美】约翰•桑特洛克.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页专题一
绪论第二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期”一词源自于拉丁语“adolescenre”,意指“成长”或“趋于成熟”,是介于童年期与成年期之间的成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大约是指11—22岁年龄阶段。第三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
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
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第四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阶段的时期。第五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人格与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
第六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一般特性是说它是某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所普遍具有的;典型特征是说它代表了该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的特色;本质特征是说它足以作为该年龄阶段的标志,以区别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七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20岁)第八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包括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大脑的发育、身高和体重的增加、生理机能的改变等。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等。第九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二)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三)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四)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第十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每一种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发展,都以先前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都是对先前心理活动的继承与发展。
第十一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变化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要依次经过不同的时期,同时每一时期又有相对固有的特性,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心理发展这个连续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第十二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如儿童动作的发展严格遵循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外周的原则。第十三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三)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为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第十四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三)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从总体发展来看,身体发展在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发展加速期,然后又是平稳发展,到了老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心理发展也不平衡,如2到5岁时口头言语快速发展的时期;青春期则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敏感期。第十五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四)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的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统称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第十六页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十七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生理成熟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儿童心理的发展才成为可能,同时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第十八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生理成熟发展也是成熟的结果。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人类大脑有1000至2000亿个神经细胞。在个体发展的历程中,大脑的发育成熟是制约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前提。第十九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和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由环境和教育提供。发展的水平和内容主要是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十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各因素的辩证关系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从静态分析的角度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遗传素质、机能、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主观能动性等。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第二十一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各因素的辩证关系从动态综合的角度而言,主体自身的活动是影响并直接实现身心发展的综合性、根本性因素,即活动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因素。总之,内外因的矛盾构成了心理发展的动力。第二十二页第一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各因素的辩证关系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货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过程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
第二十三页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宏观概括分析过渡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特点青少年期的发展具有三大特点: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向新的社会角色转变。第二十四页青少年期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第二十五页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生物性过渡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其心理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发展。首先,生理变化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其次,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第二十六页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认知过渡
首先,青少年开始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认知客体和情境,他们能够脱离问题的具体内容或特定情节来解决问题,进入了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其次,青少年能够有计划和预见性的解决问题。再次,出现了元思维,即对思维的思维。第二十七页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3.社会过渡
青少年阶段也是个体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转折期青少年阶段个体社会地位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地位的变化、政治地位的变化、经济地位的变化、法律地位的变化第二十八页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
★少年期概况♫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期♫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期♫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独立性、自觉性、幼稚性错综矛盾时期♫关键期、危机期、困难期、过渡期第二十九页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青年初期概况♫生理、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心理断乳期或第二断乳期♫困惑期、抗拒期♫具有冲动性♫社会化过程的加速期第三十页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一)青春期性的萌动与道德规范的矛盾(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闭锁性与要求交往的矛盾(四)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的矛盾(五)自负与自卑的矛盾第三十一页青少年期的基本特征
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具体分析1.青少年的认知发展(1)感知觉:青少年的感知、观察能力在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和全面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发展。(2)注意:有意注意明显发展。(3)记忆:记忆理解性和有意性进一步提高第三十四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具体分析1.青少年的认知发展(4)想象: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言语: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6)思维: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三十五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具体分析2.青少年个性、社会性的发展(1)自我的发展青少年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强(2)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体验更加强烈,情感容易波动,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具有文饰性第三十六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具体分析(3)社会交往方面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试图摆脱父母,追求独立师生关系:老师的权威下降同伴关系:注重友谊第三十七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
(一)新时代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动手能力强第三十八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二)新时代青少年的社会认知特点1.价值观呈现多元化2.偶像崇拜3.性别角色取向偏移4.表现欲强,生活满意度不高5.消费观念成人化,消费方式多样化第三十九页新时代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
(一)渴望关爱,叛逆欲强(二)焦虑、抑郁、反社会行为问题激增(三)网络成瘾普遍,对现实交往冷漠化第四十页理解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教育教学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其次,教育教学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敏感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
第四十一页理解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再次,教育教学既要看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好的发展。
最后,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第四十二页
专题一绪论
思考题:一、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哪些特征(规律)?二、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三、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何特点?四、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教育教学有何启示?第四十三页专题二青少年生理成长与教育第四十四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生长突增,主要表现为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2.主要性征的发育,包括生殖器、性腺的发育3.第二性征的发育,包括乳房、阴毛、胡须、体毛及身体形态的变化4.身体组成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脂肪和肌肉的数量与分布上5.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第四十五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一、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变化
(一)身高变化一般情况下,在青春期,平均每年长高约7cm,最高时可达10cm。女生比男生的时间稍早。女生一般始于11-12岁,男生始于13-14岁。第四十六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一、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变化
(二)体重变化
青春前期,体重每年增加不足5kg,而青春后期,体重增加量可达6-7kg。体重增加主要与内脏、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发育有关。第四十七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二、青少年内在系统的发展(一)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青少年12岁时脑的发育基本完成,到20岁,沟回增多、加深,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胞的结构技能迅速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大学生阶段,大脑及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成熟,其脑重量已接近成人,约1400g,大脑表面积2200c㎡。第四十八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二、青少年内在系统的发展
(二)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胸腺、松果体、胰岛和性腺等组成。
青春期个体身体形态、功能及性发育都是在内分泌系统影响下进行的,而中枢神经系统又对内分泌系统起着调节作用。
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是内分泌的中枢。在青春期生长最为迅速。第四十九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二、青少年内在系统的发展
(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青春期的心脏重量是新生儿的10倍,接近成人,心脏的收缩力、调节能力得到了增强。青春期肺脏功能增强,14岁肺活量急剧上升,19岁达到成人标准。一般情况下,男生肺活量为3500ml,女生为2500ml。第五十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三、第二性征的发育与性成熟(一)男孩的性成熟男孩的性征发育是固定的,依次是睾丸和阴茎大小的增加,长出直的阴毛,嗓音的轻微变化,首次射精,出现卷曲阴毛,生长高峰开始,长出腋毛,嗓音的明显变化,面部毛发的出现。第五十一页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
三、第二性征的发育与性成熟(二)女孩的性成熟相比男孩来说,女孩性征发育的顺序就不那么固定了。一般顺序是:乳房变大,阴毛出现,腋毛出现,身高开始增长,臀部与肩相比变得越来越宽。女性青春期两个最明显的变化是阴毛和乳房的发育。第五十二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一、青少年生理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首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可以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其次,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导致青少年自我意象的转变,从而会影响其行为。再次,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改变了青少年的外貌,进而会引发别人与其交往方式的改变。第五十三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一、青少年生理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青春期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不在于变化本身,而在于青少年对这些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于青少年对他人反应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模式的认识。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青春期变化的反应还受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五十四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具体影响(一)青春期与自我形象身体形象是影响青少年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之一。青春期身体各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迫使青少年十分注重自己的身体形象。第五十五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具体影响(一)青春期与自我形象青少年对自身形象的感知存在性别差异。与男孩相比,女孩在整个青春期对自己的身体更不满意,其对身体形象的认识更加消极。第五十六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具体影响(一)青春期与自我形象青少年对自己体重的感知和满意程度对其心理反应有重要影响。女孩更在意自己的体重,体重较重的女孩可能会有比较消极的自我评价。此外,社会文化和他人对第二性征的看法与态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反应也有着重要影响。第五十七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具体影响(二)青春期的情绪化问题一般认为,青少年比年幼儿童和成年人更加情绪化、更喜怒无常、波动大。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的激素变化同青春期的情绪及行为间有联系。但这一效应在青春早期最为明显。第五十八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具体影响(三)睡眠模式的变化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晚上睡觉太早,早上又睡的太多,这种称为时间段延迟偏好的睡眠模式的出现,是与青春期的生物性变化直接相关的。学校要求青少年很早就到校是与青少年的睡眠偏好相背离的。由于学业压力的增加,当今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正在逐渐减少。而睡眠不足与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如更加抑郁或焦虑)第五十九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具体影响(四)青春期与家庭关系青春期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增大,亲子冲突增多这在青少年与其母亲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青春期过后,青少年与父母的消极相互作用会减少,但不会立即恢复到青春期以前与父母的那种亲密关系。第六十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三、青春期中特殊事件的影响
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分别是女性和男性在青春期所经历的特殊事件。一般来说,大多数青少年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反应是积极的。女孩对月经初潮的反应是千差万别的,这与其所在的社会关于初潮的文化信仰,以及父母、老师、朋友等如何看待初潮有关。研究发现,女孩对初潮的反应虽比较复杂,但大多并不强烈,而是适度的,既有消极情感,也有积极情感。这与她们对初潮的准备,即具有多少相关知识有关。第六十一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三、青春期中特殊事件的影响男孩的首次遗精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研究表明,男孩对于首次遗精的主要心理体验依次为害羞、新奇、恐慌和无所谓。一般不会引起他们不适当的焦虑、尴尬和恐惧。第六十二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四、早熟与晚熟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开始时间和发育速度上存在个体差异,早熟与晚熟对青少年男女有着不同的影响。早熟的男孩对自身的感觉更好,而且也更受欢迎。成人一般认为早熟男孩成熟、有能力、懂事,心理的接纳程度高。但同时,早熟的男孩出现反社会行为或者越轨行为的可能性也更大。第六十三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四、早熟与晚熟晚熟男孩在智力、好奇心、探险行为和社会主动性方面得分较高,同时在解决新问题时更灵活,更具有洞察力。但晚熟男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卑的困扰,他们在身高、力量、运动能力等方面不如正常发育男孩,因而在社交上经常处于被动,会受到大龄男孩的欺负,社会接纳程度低。第六十四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四、早熟与晚熟早熟女孩会因为身高、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而显得尴尬。早熟女孩会受到大龄男孩货成年男子的青睐,因而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增大。晚熟女孩由于身体发育迟缓,在别人眼里还是一个小女孩,这就会让她们在社会交往上处于被动,她们一般会被忽视,也更难得到异性的追求。
无论是早熟还是晚熟,都是一种不合适宜的成熟模式,都有带来问题行为的可能性。第六十五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五、饮食障碍(一)肥胖(二)神经性厌食症和易饿症第六十六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1.体重增加,脂肪堆积,身体负担加重,导致行动能力下降;2.胆固醇、脂肪酸、血脂含量过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差;3.会存在性发育障碍;4.皮下脂肪过多,影响形体美。第六十七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肥胖的干预措施:1.饮食行为干预2.运动干预3.行为矫正第六十八页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神经性厌食症和易饿症
有研究表明,患有饮食障碍的个体同时存在着遭受其他心理问题侵袭的风险,包括抑郁、滥用药物和其他形式的内部困扰。一般认为,饮食障碍是由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
第六十九页
第三节青少年生理成长与教育
一、生理知识的教育
1.应对青少年进行相关的生理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身体的各种变化,并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正常情况2.家长、老师也应该了解青春期少年的各种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3.社会也应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避免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第七十页
第三节青少年生理成长与教育
二、性心理健康的教育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性知识的传播上,还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性道德观,教会他们学会自尊、学会自律、学会自护,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其阶段性。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理解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第七十一页
第三节青少年生理成长与教育
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授系统科学的性生理知识
2.性心理知识的教育
3.性伦理和性道德教育
4.性法律教育第七十二页
专题二青少年生理成长与教育
思考题:一、青少年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有何影响?三、青春期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七十三页专题三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第七十四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一、认知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一般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第七十五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概述
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第七十六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概述
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第七十七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的条件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第七十八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个体不断地积极认识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在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第七十九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所谓新的学习需要,就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它是一定的教育条件下,由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中活跃的一面。所谓原有的认知水平,就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已经形成的认知水平,是过去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相对稳定的一面。第八十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新的学习需要和已有的认知水平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中的内部矛盾。当新的学习需要足够强烈,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会推动个体的认知活动,进而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教育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育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第八十一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
(四)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又有质的飞跃。第八十二页
第一节认知与认知发展
二、认知发展(五)认知发展与学习
首先,个体的学习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认知活动。其次,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以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中介的,离开了必要的知识技能,个体就不能进行认知活动,更谈不上发展个体认知功能。而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个体学习活动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第八十三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20世纪最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皮亚杰称自己的理论框架为“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生物发展的扩展,其中,智力发展控制着情绪、社会性以及道德的发展。第八十四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在和环境不断发生的交互作用中,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不断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认知发展是一个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循环往复,逐渐发展的过程。第八十五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图式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是儿童用于理解周围世界的知识基础。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图式最初来自于先天遗传,即先天的反射活动,如吮吸。然而,这些图式很快就被建构的图式所代替,图式变得复杂的时候就称之为结构。第八十六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调整图式以对环境做出反应。
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
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第八十七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个体的经验不能与期望相匹配时,不平衡即认知冲突就会出现。皮亚杰认为,激发儿童认知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制造一种认知失衡状态。当儿童期待某事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却没有发生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衡”。处于认知失衡状态下的儿童,试图去逐渐理解造成混乱的情境,并因此将新的体验同化到已有的图式中,或建立新的图式与新的体验相匹配。
第八十八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特点:依赖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事物。本能性的反射发展到目的性的活动。出现客体永恒性(当客体不在眼前或者通过其他感官不能觉察到时,仍然知道物体是存在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第八十九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2.前运算阶段(2—6、7岁),又称前逻辑阶段特点:儿童的思维比前一阶段更加符号化、象征化。即儿童能够使用心理符号去重建或再现以前或当前的经历,但还不具有运算思维的能力。该阶段的儿童主要借助事物具体生动的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尚未掌握守恒的概念。
第九十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以下局限:(1)自我中心(2)中心化(3)不能逆运算(4)不能够推断事实(5)泛灵论(6)转换推理第九十一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具体运算是一种和真实的、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活动。该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问题,即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但需要事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不能够进行纯符合运算。第九十二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1)去中心化:能考虑事物的多个感知特征(2)可逆性(3)守恒(4)分类(5)序列化(6)推断事实第九十三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认知特点:个体开始形成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形式运算的发展提供了对各类问题进行推理和形成逻辑的能力。该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1)假设推理(2)类比推理(3)演绎推理(4)反思能力(5)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第九十四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三)对该理论的评价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理解为一个充满好奇的、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认为发展是有阶段的、有顺序性的,基本符合发展的一般事实。实验证明,皮亚杰理论在许多方面是正确的,如他强调了儿童发展的主动性、阶段性,重视活动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学习是个体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等观点,提示教育者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进行知识教学,注重儿童自主求知能力的培养等,对教育教学实践都极具启示意义。第九十五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三)对该理论的评价
不足:低估了前运算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皮亚杰提出的形式运算出现于青春期早期的观点也值得商榷。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有4个阶段的观点过于武断。另外,皮亚杰的理论具有鲜明的生物学的烙印,忽视了社会性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教育和学习对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性估计不够。第九十六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因而,其观点被称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人类认知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会受到文化传递给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和智力适应工具等的影响,社会文化、社会互动与言语在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九十七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维果斯基把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和高级两种。低级心理机能包括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第九十八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四个方面:(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3)形成以符号或语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第九十九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的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第一百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二)社会文化与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认知发展的阶段对所有儿童不一定都是自然发生的,儿童的发展会表现出其所处的特定文化特点,表现出文化所重视的行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发生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文化影响着个体认知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儿童许多重要的认知技能是在于父母、老师以及更有能力的同伴的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第一百零一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三)社会互动与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与发展直接源于社会互动。儿童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行动者来学习的,儿童只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无法获得知识。儿童最初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文化上被认为重要的东西,其中成人与同伴对于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人在儿童内化的过程中可以给予解释,进行指导,提供反馈并引导沟通方向。在社会互动中,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通过与具有更多知识的人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交换观点,发展就发生了。第一百零二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四)言语与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言语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交往中。言语可以使得儿童获得他人掌握的知识,言语提供一种认知工具,帮助儿童认识世界。言语又是控制和反应儿童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儿童是通过结合他人与自己的言语,利用自身的言语来解决问题。因而,对话和讨论是儿童用来学习的重要方式。第一百零三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五)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提出来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种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最近发展区”。第一百零四页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六)支架
在学习过程中,支架起着重要作用。所谓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走路,父母总要给予一定的搀扶,但走路还是儿童自己完成的。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学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促使儿童主动而有效的学习。但当儿童能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就要让儿童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支架就要逐渐撤出。第一百零五页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儿童青少年期是智能快速发展的时期(一)青少年智能各方面的发展注意力基本成熟观察力高度发展、具有概括性记忆力进入最佳发展期想象力丰富多彩逐步形成完善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活跃思维的片面性、表面化明显(二)智能发展的个别差异第一百零六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一、青少年感知的发展
1.青少年有很强的感觉能力2.青少年感知觉的随意性较强3.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一百零七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二、青少年记忆的发展
(一)青少年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识记逐渐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第一百零八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二、青少年记忆的发展
(二)青少年记忆策略的发展1.记忆的基本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个体在记忆活动中常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细阐述策略、提取策略等。第一百零九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二、青少年记忆的发展
(二)青少年记忆策略的发展
2.青少年记忆策略发展的特点从初中开始,青少年的记忆策略无论是复述策略、组织策略或是精细策略都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运用策略种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级的策略形式替代原始策略,如图像的单字命名代替多字命名;二是策略的高级形式与简单策略共存。如累积复述与简单复述并存。第一百一十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三、青少年想象的发展
1.青少年的想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2.青少年想象的创造性逐渐占优势3.青少年想象更富于现实性第一百一十一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思维的整体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2.思维的深刻性日益提高3.思维的创造性日益增强4.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显著提高第一百一十二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二)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1.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第一百一十三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二)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1)概念的发展
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理解字词概念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初中二年级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高中生能够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做出比较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合乎逻辑的定义。第一百一十四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2)推理能力的发展
从初中一年级起,学生已具备了各种推理能力,但还属于初级水平。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在形成推理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年龄特征。初中生归纳推理的能力高于演绎推理能力。高中二年级以后,学生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第一百一十五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3)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
研究发现,青少年在掌握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逻辑规则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初一的正确率为68%,初三为73%,高二为77%。这说明,随年龄增长运用逻辑规则的能力有所提高。第一百一十六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3)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
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同时为假,其中必有一真。同一律:在同一正确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自身同一。第一百一十七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3)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
举例:同一律: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矛盾律:一个结婚了的单身汉。排中律:所有的男人不是结婚的,就是未婚的。第一百一十八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3.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发展趋势: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第一百一十九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地反思,即青少年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逐渐明显化。第一百二十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四)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创造性想象和发散思维。第一百二十一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四)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独特新思想的思维方式。
第一百二十二页发散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2、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3、独特性—提出超乎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第一百二十三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四)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想象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第一百二十四页
创造想象
☞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6.灵感第一百二十五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四)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年级越高,创造性思维成绩越好,但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高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高潮,初一和高三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低潮。随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呈下降趋势,变通性处于平稳发展,独特性逐渐提高。第一百二十六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五、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而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青少年的创造力的特点:1.青少年的创造力具有更多的现实性2.青少年的创造力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3.青少年的创造力更为成熟第一百二十七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五、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
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差异1.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青少年阶段,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在方向上发生了某种“逆转”,男生的创造力发展表现逐渐超前,女生则开始落后。第一百二十八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五、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
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差异2.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领域差异一是在各种学科、各种课外活动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一般差异。二是在某些特定领域中表现的特殊才能。第一百二十九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与生物因素2.智力因素3.知识经验4.人格因素5.动机因素6.家庭因素7.学校因素8.文化因素第一百三十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五、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的培养与训练1.开展专门的创造性教学2.在一般的学科教学中渗透3.倡导创造性学习4.日常生活中的培养第一百三十一页第三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教育上的建议:1.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智能发展的本质与特点,积极促进青少年智能的发展
2.注意根据学生智能发展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3.通过创造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课余活动培养学生的智能4.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第一百三十二页
第四节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
一、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首先,认知发展水平限制教学。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同化才有可能实现,而主动的同化则须以适当的运算结构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其次,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教学虽然要适应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水平,但不能一味地被动适应,要主动地促进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促使他们向更高的阶段发展。第一百三十三页
第四节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
二、认知发展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首先,教学目标的选择要符合并促进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尤其是认知发展的水平。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个体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在选择教学目标时不能跨越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或者忽视认知发展的顺序性与系统性。再次,要能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选择适时促进相应认知能力的发展目标。第一百三十四页
第四节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
三、认知发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
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对高中生可以较多的教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但要注意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相结合,显示出抽象知识的现实实用性。在创新性培养方面,就不仅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而且也要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实和事例中,精心选择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素材。第一百三十五页
第四节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
四、认知发展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常用的中学教学方法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一百三十六页
第四节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
四、认知发展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在对青少年的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言语符号、视觉符号等方式来传递知识。想象、动作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又能帮助青少年完成相应的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化为实物操作。第一百三十七页
专题三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
思考题:一、个体认知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二、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三、试阐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试阐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五、简述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六、简述青少年认知发展对教学的意义。第一百三十八页专题四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第一百三十九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第一百四十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第一百四十一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第一百四十二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开放
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原则上是平等的,青少年有强烈而普遍获得朋友的需要。但他们由于认识水平不高,往往片面理解友谊,容易出现一些包庇朋友错误的现象。第一百四十三页亲密无间的“铁哥儿们”第一百四十四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与成人的关系:闭锁
青少年对成人的态度相对比较闭锁,他们与成人相互关系中的独立性和平等性问题是青少年教育中最复杂、最尖锐的问题之一。第一百四十五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第一百四十六页
(一)缺少知心朋友(二)与个别人难以相处(三)与他人交往平淡(四)感到交往有困难(五)社交恐惧症(六)不想交往
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
——丁瓒第一百四十七页
人际关系不适的心理原因
(一)羞怯与自卑心理
(二)孤独心理
(三)嫉妒心理
(四)猜疑心理
(五)逆反心理
(六)排他心理
(七)冷漠心理☆☆☆☆☆☆☆第一百四十八页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1.仪表特征2.空间距离3.相似性因素4.互补因素5.人格特征6.回报因素第一百四十九页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
3.尊重原则
4.诚信原则
5.宽人严己原则
第一百五十页CompanyLogo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第一百五十一页
首因效应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即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这种印象会一直影响着以后的交往过程,即使后来的印象与第一印象之间有差距,我们依然倾向于服从最初的印象,这种现象成为首因效应。提示:首因效应发生在交往初期,随着交往的深入,双方已经十分熟悉彼此的情况下,这时候近因效应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二页
近因效应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与后来的刺激,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会留下更清晰的印象,占据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第一百五十三页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我们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第一百五十四页
刻板印象人们在认识和判断时,对他人形成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印象。积极作用:简化了人的认识过程。消极作用:常使人以点带面,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第一百五十五页
投射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称之为投射效应。通常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嫉妒别人的人常常会把别人的行为动机也理解成嫉妒。为了避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要学位换位思考。第一百五十六页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1.遵循交往原则
2.增强人际吸引
3.学会共处的艺术4.培养良好的交往风度
第一百五十七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第一百五十八页有趣的故事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即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青年问道:“如何理解把自己当自己,如何将四句话统一起来?”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第一百五十九页专题五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第一百六十页
第一节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消极情绪体验增多,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延长二、情绪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内在掩饰性转变三、情绪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四、情绪的结构更加复杂,情绪能力得到发展五、亲密感迅速增强,同时出现两性恋爱的萌芽第一百六十一页青少年情感的发展
第一百六十二页青少年情绪情感的教育
(1)增进对情绪情感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提高正确表达情绪情感的能力(2)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3)调控消极的情绪情感,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一百六十三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一、自卑感及其克服自卑感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惧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过度的自卑还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第一百六十四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一)青少年自卑感的表现1.自我评价过低表现为对自己的生理条件以及学校、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过低。2.概括化与泛化的特点即由于某一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自卑情绪极容易泛化到其他方面。3.敏感性和掩饰性具有自卑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评价都很敏感,同时,由于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知晓而常加以掩饰和否定。第一百六十五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二)青少年自卑感形成的原因自卑感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中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自卑感形成的关键性原因。第一百六十六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三)青少年自卑感的克服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其次,放弃过高的奢望,缩小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逐步恢复自信,克服自卑感。最后,要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以优点来有效补偿和取代缺点与不足,重树信心,即代偿法。第一百六十七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二、焦虑及其克服
焦虑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第一百六十八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一)青少年焦虑的种类1.适应焦虑。由于进入青春期及新的学习环境所带来的变化,造成个体适应上的困难,而产生焦虑。2.考试焦虑3.健康焦虑第一百六十九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二)青少年焦虑的克服对于适应焦虑,可以采用青春期教育、新生学校适应辅导、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等途径予以克服。对于考试焦虑,可以通过提高自己专业学习的能力,提高对自身能力的评价、降低学习期望值等途径来减轻。对于健康焦虑,要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及时检查身体。第一百七十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三、抑郁及其克服
抑郁是青少年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第一百七十一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一)青少年抑郁的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缺乏活力;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缺少快乐感;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第一百七十二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二)青少年抑郁产生的原因青少年的抑郁与家庭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压力有关。另外,青少年性格方面存在的弱点或缺陷也是导致抑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百七十三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三)青少年抑郁的克服1.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要克服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及其产生的影响,就要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并将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施加的压力要适度,压力不能太大。2.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青少年以乐观的态度对待问题和困难;教育青少年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可以通过改换环境来暂时排除苦恼或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第一百七十四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四、孤独感及其克服孤独感是指在个体感到自己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通过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第一百七十五页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一)青少年孤独感产生的原因青少年已经产生了对亲密感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当这种亲密需求与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孤独感。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于其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和学校支持等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此外,还与师生关系、环境变化等学校因素有关。第一百七十六页
第三节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及其克服
(二)青少年孤独感的克服青少年孤独感的克服应从家庭亲密关系、家庭支持、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支持等方面入手。第一百七十七页
第三节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识别、理解与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是个体在情绪的认识、评价、调控、适应和表现等多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综合的情绪能力。情绪智力是社会能力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心理品质。情绪智力又被称为情商。第一百七十八页
第三节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
美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认为,情绪智力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情绪感知与表达的能力;(2)对情绪理解与感悟的能力;(3)对思维的促进作用;(4)对情绪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第一百七十九页
第三节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
我国心理学家张进辅、徐小燕认为,情绪智力包括五个部分:(1)情绪觉知能力,包括自我觉察力、移情和社会责任感;(2)情绪评价能力,包括成就感、自我尊重、乐观主义、幸福感;(3)情绪适应能力,包括现实检验力、自我激励、问题解决、坚定性;(4)情绪调控能力,包括自制性、灵活性、自主性、压力承受力;(5)情绪表现能力,包括人际关系、感染力、表达力。第一百八十页
第三节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
情绪智力的培养1.指导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2.帮助青少年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的策略(1)注意转移(2)积极评价(3)乐观面对(4)恰当表达(5)合理宣泄3.帮助青少年养成正确的归因方式4.引导青少年正确体验别人的情绪5.鼓励青少年多进行反思6.心理咨询与辅导第一百八十一页
专题五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思考题:一、简述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二、试分析青少年亲密感的发展变化特点。三、试分析青少年自卑感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其克服。四、试分析青少年焦虑的表现及其克服。五、试分析青少年抑郁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其克服。六、试阐述青少年情绪智力培养的策略。第一百八十二页专题六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塑造第一百八十三页
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发展
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有组织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
人格特征:
(1)整体性(2)稳定性(3)个体性(4)自然性和社会性第一百八十四页
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人格发展是指在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的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形成与改变的过程。人格特征的形成是个体在气质等生物学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经验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一百八十五页
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发展
首先,童年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早期经验在最初的人格塑造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早期经验中,家庭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本身的人格特点、家庭子女的数量和排名、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因素对婴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其次,青少年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尤其是自我意识对个体心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情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水平是人格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成人期个体的人格仍然存在着进一步的发展。第一百八十六页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1.本我—先天的本能、欲望。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调节本我与自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3.超我—道德化的我。遵循道德原则
第一百八十七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口唇期(0~18个月)
2.肛门期(18个月~3岁)
3.性器期(3~6、7岁)
4.潜伏期(6、7~11、12岁)
5.生殖期(11、12~20岁)
第一百八十八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口唇期:嘴唇、口舌是性兴奋点
2.肛门期:肛门是动情点
3.性器期:性器官是性兴奋点,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
4.潜伏期:性欲表现不明显
5.生殖期:对异性有兴趣
第一百八十九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他针对人格在人生全程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心理社会危及理论。
第一百九十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观点: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第一百九十一页第一,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都存在着特定的心理危机。第二,人格发展任务完成的成功或者不成功,形成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成功的一端形成积极的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房地产买卖合同格式
- 合同扫描法律效力分析
- 西藏林芝地区一中2025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标准版酒店装饰承包合同
- 2025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物理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第171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装修合同参考样本-年标准版
- 重庆市家具卖场装修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3旅游产品体系及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沪教牛津版(深圳用)二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解析版)
- 《消化系统英文版》课件
- 高考评价体系测试试题及答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可复制)
- 第一单元 《项目二:探究计算机中数据表示-认识数据编码》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学习交流杂物电梯新检验规程课件
- 装在套子里的人省赛一等奖
-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结分析报告
- 爱天使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课件
- qc提高隧洞初期支护钢拱架安装合格率
-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