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6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50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首次在中国空间站过春节,带了水饺等特色的“年夜饭”。下列对航天员生理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水饺皮的主要营养成分在小肠内开始消化B.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小肠吸收C.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四类营养物质均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只要补充含钙的无机盐,就可以解决航天员在太空中太久骨骼密度降低的问题【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详解】A.水饺皮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B.水、无机盐、维生素属于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小肠吸收,B正确。C.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错误。D.由于在太空环境之中,宇航员不需要承受过多的身体重量,长期如此会造成骨量流失,骨骼密度也会下降,如果长时间停留在太空这种失重的环境中,会导致十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骼密度降低的问题。在面对太空的失重环境时,宇航员会选择锻炼和及时补充含钙的无机盐和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来防止骨质疏松流失,D错误。故选B。2.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C.①和③无法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变量不唯一D.通过本实验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详解】A.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A正确。B.①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试管不变蓝色、②③变蓝色,B错误。C.①号试管与③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C错误。D.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在此温度下活性最强。本实验的温度都是37°,无法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D错误。故选A。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A.适当多吃全麦面粉、杂粮——脚气病B.适当多吃海带、紫菜——甲亢C.适当多吃胡萝卜、动物肝脏——夜盲症D.多喝高钙牛奶——骨质疏松【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详解】A.脚气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全麦面粉、杂粮含维生素B1比较丰富,故多吃可以预防脚气病,A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食物中含丰富的碘,因此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而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易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B错误。C.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动物肝脏含丰富的维生素A,都可以预防夜盲症,C正确。D.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高钙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因此多喝高钙牛奶能改善骨质疏松症,D正确。故选B。4.生物小组测定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食物名称大米黄豆花生仁核桃仁质量/克2020①20水体积/毫升50505050水温升高/℃1.31.42.23A.该实验用不同食物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测定热价B.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种子实际所含的能量C.①处的食物质量应填20克D.实验结果表明大米含能量最多【答案】D【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详解】A.生物小组通过燃烧的方法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表格中涉及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测量后使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因此实验用不同食物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测定热价,A正确。B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种子实际所含的能量,是因为种子燃烧释放的热量没有被水全部吸收,实验过程中会向环境中散失;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B正确、D错误。C.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因此①处的食物质量应为20克,C正确。故选D。5.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可吞咽电子胶囊设备,这款电子胶囊可穿过人体消化道,探测消化道疾病,从而取代传统的胃肠镜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胃病患者对于淀粉的化学性消化会受到影响B.电子胶囊可以进入肝脏,探测到肝脏的发病情况C.电子胶囊在消化道内“看”过的“最长的风景点”是小肠D.电子胶囊在人体的“探测路径”为: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详解】A.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胃不能消化淀粉。因此,胃病患者对于淀粉的化学性消化不会受到影响,A错误。B.肝脏属于消化腺,食物不会进入肝脏;故电子胶囊不能进入肝脏,探测不到肝脏的发病情况,B错误。C.小肠长约5~6m。因此,电子胶囊在消化道内“看”过的“最长的风景点”是小肠,C正确。D.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电子胶囊在人体的“探测路径”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错误。故选C。6.如图一是平静呼吸时的呼吸情况,图二是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一反映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8次/分钟B.图一ab段表示呼气,对应图二B→A状态C.图一中肺容量达到最高M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图二中由A→B状态时,胸骨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肋间肌处于舒张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肺,完成呼气。【详解】A.观图可知:20秒呼吸6次,1分钟就呼吸18次,因此图一反映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8次/分钟,A正确。B.图一ab段肺的容量下降,表示呼气,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减小,胸容积减小,肺回缩,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呼出肺,对应图二B→A状态,B正确。C.图一中肺容量达到最高M点时,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既不呼气也不吸气,C正确。D.图二中由A→B状态时,胸骨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扩大,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故选D。7.图甲为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乙为肺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3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6是主要的呼吸器官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cd过程的进行C.人工呼吸是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6扩张和回缩,恢复呼吸D.图乙ab过程后,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血液中氧含量增高【答案】C【解析】【分析】图甲呼吸系统的器官名称: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6肺,7呼吸道。图乙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详解】A.图甲中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6是主要的呼吸器官,A错误。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ab过程的进行,B错误。C.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使被救者的6肺扩张和回缩,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C正确。D.图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含氧高的动脉血,D错误。故选C。8.下图是“验证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气时,夹紧B处,乙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大大减少C.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D.实验中,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全都产生于肺泡【答案】A【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石灰水的浑浊就越明显。本实验中,乙装置是呼出的气体,通过甲装置(吸入空气)作比较,来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详解】A.呼气时,应捏紧B处橡皮管,在玻璃管处呼气,乙瓶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较多,A正确。B.澄清石灰水只能验证二氧化碳,不能验证氧气,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证明氧气大大减少,B错误。C.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可见,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C错误。D.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过程。所以,实验中,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来自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错误。故选A。9.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RBC(红细胞)3.8×1012个/L(4.0~5.5)×1012个/LwBC(白细胞)6.8×109个/L(4.0-10)×109/LHb(血红蛋白)85g/L120~160gLPLT(血小板)210×109个/L(100-300)×109/LA.血液由图中①②③组成B.图中的②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图中③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D.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据表可知:红细胞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白细胞的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血红蛋白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血小板的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详解】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错误。B.图中②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C.③血小板没有细胞核,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C错误。D.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可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小明患有贫血,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故选D。10.“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效抢救急性呼吸道被异物阻塞的方法,图为海姆立克急救法图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急救时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使被救者膈顶上升B.挤压会导致肺内气压变小,肺内气体推动阻塞物向外移C.吞咽时,若阻塞物进入呼吸道会影响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D.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吃饭时说笑食物可能会进入气管【答案】B【解析】【分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详解】AB.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时,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使被救者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A正确,B错误。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吞咽时,若阻塞物进入呼吸道会影响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C正确。D.咽是呼吸器官,也是消化器官,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D正确。故选B。11.同学们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A.观察应在低倍镜下进行B.浸湿的纱布可以帮助小鱼维持呼吸C.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D.根据血流方向可以判断①是静脉,③是动脉,①含氧量比③低【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图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详解】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主要观察的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其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清楚,同时血液的颜色稍深,光线稍显弱,低倍镜镜头上的孔较大,通过的光线多,因此此实验适合用低倍镜,A正确。B.鱼用鳃呼吸,呼吸的是水中的氧气,因此,观察过程中,浸湿的纱布可以帮助小鱼维持呼吸,B正确。CD.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内流动脉血),血流速度快,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内流静脉血),血流速度慢,②血管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正确,D错误。故选D。12.小美在绘制曲线图时,不小心遮盖了图中的某个部分(如图所示),则该曲线可能表示的是()A.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注射甲肝疫苗后人体内抗体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小肠时氧气含量变化D.从平原进入青藏高原一段时间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为:【详解】A.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与图中曲线不符,故A错误。B.注射甲肝疫苗后,人体内抗体含量增加,与图中曲线不符,故B错误。C.血液流经小肠时氧气含量降低,与图中曲线吻合,故C正确。D.从平原进入青藏高原后,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加,与图中曲线不符,故D错误故选C。13.人的血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当一个人大量失血时,就需要通过输血来补充血量,关于血型与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B.无论哪种血型需要大量输血时,都可优先使用O型血C.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受血者体内血小板凝集,导致输血失败D.在没有同种型血的紧急情况下,B型血的人可以缓慢而少量地输入AB型血【答案】A【解析】【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详解】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A正确。B.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无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才能缓慢少量的输入其他适合的异型血;因此,无论哪种血型需要大量输血时,都应优先使用同型血,B错误。C.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受血者体内红细胞凝集,导致输血失败,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B型和O型的血;因此,在没有同种型血的紧急情况下,B型血的人可以缓慢而少量地输入O型血,D错误。故选A。14.“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切脉”主要触摸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下列有关桡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A.管壁厚、弹性大,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次数相同B.其内血流方向为A→B,与测血压的血管类型相同C.若桡动脉在C点破裂出血,止血点位于A侧D.其在腕部分布较浅,输液也可以选择此血管【答案】D【解析】【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因此脉搏是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详解】A.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动脉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故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A不符合题意。B.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故桡动脉内血流方向如图为A→B;测血压是在肱动脉处。因此,测脉搏与测血压的血管类型相同,都是动脉,B不符合题意。C.桡动脉内流动的是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桡动脉内血流方向如图为A→B;因此,若在C点破裂出血,应在A侧进行压迫止血,C不符合题意。D.桡动脉虽然在腕部分布较浅,但管内血流速度较快,压力较大,不易止血;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输液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D符合题意。故选D。15.下列关于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属于上皮组织B.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有调节体温的功能C.皮试时感到疼痛,说明针刺到真皮层D.皮肤具有排汗功能,是人体的一条排泄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是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生发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详解】A.皮肤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成,A错误。BD.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皮肤内有汗腺和血管,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因此,皮肤有调节体温和排汗的功能,排汗是人体排泄的一条途径,BD正确。C.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表皮里没有血管,真皮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因此,皮试时感到疼痛,说明针刺到真皮层,C正确。故选A。16.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①表示动脉,则③一定是静脉B.若②表示心脏,则③内一定流动脉血C.若②表示脑,则③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D.若②表示肾脏,则③内血液中的尿素和二氧化碳都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变化是:①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②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③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详解】A.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因此,若②是肾小球,则①③都是小动脉,A错误。B.若②表示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则③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若②表示心脏的右心房和右心室,则③肺动脉内流静脉血,B错误。C.脑部组织细胞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因此,若②表示大脑,则③内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尿素等代谢废物增多,C正确。D.血液流经肾脏时,一部分尿酸和尿素等代谢废物会随尿液排出;同时,肾脏处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消耗营养物质、释放二氧化碳。可见,若②表示肾脏,则③内血液中的尿素会减少,而二氧化碳会增加,D错误。故选C。17.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是体循环的起点B.①的管壁厚,血压高,内流鲜红色的动脉血C.当两心房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D.若进行心脏灌流实验,如从血管③灌水,水将从①血管流出【答案】C【解析】【分析】(1)观图可知: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上腔静脉,⑦右心房,⑧下腔静脉,⑨右心室。(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循环途径如下图:(3)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详解】A.心脏四个空腔中,⑤左心室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最强,为体循环动力起点,A正确。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是静脉血。①是主动脉,内流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主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最快,血压高,B正确C.根据分析(3)可知,当两心房同时收缩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C错误。D.结合题图根据分析(2)可知,若进行心脏灌流实验,如从血管③肺静脉灌水,水将进入④左心房、⑤左心室,从①主动脉流出,D正确。故选C。18.对于人体来说,体内激素分泌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一些生理活动的异常。下列均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A.呆小症、侏儒症、巨人症B.肢端肥大症、甲亢、足癣C.大脖子病、糖尿病、佝偻病D.白血病、坏血病、夜盲症【答案】A【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A.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符合题意。B.肢端肥大症是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真菌生活在人的体表,吸收营养物质引起手癣、足癣,B不符合题意。C.大脖子病是由于体内长期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幼儿缺钙或者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C不符合题意。D.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关于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B.②中长的突起外表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C.该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D.④是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中,①细胞体,②突起,③神经末梢,④神经系统。【详解】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①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A正确。B.轴突比较长,往往只有一条,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因此,②中长的突起外表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B正确。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C正确。D.④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因此,D错误。故选D。20.下表中表达如图所示关系错误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眼球壁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B脑大脑小脑脑干C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器官消化腺D肾脏皮质髓质肾盂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丙、丁的关系是甲包括乙、丙、丁,且乙、丙、丁为并列关系。【详解】A.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A不符合题意。B.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B不符合题意。C.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C符合题意。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下图是某人被玫瑰针刺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由神经纤维集中构成,b里面低级神经中枢由神经元胞体组成B.若4损伤导致反射弧不完整,被针刺伤后不能缩手也不会产生痛觉C.某人不小心被玫瑰针刺中手时,会在感觉到疼痛后迅速将手缩回D.某人由于意外脊髓受损,检查时发现,针刺后能缩手,感觉不到疼,判断可能是脊髓b处受损【答案】A【解析】【分析】1传入神经、2感受器、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a白质、b灰质。【详解】A.脊髓的结构是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主要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白质则是由神经纤维构成,因此a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b灰质里面低级的神经中枢由细胞体组成,A正确。B.若4传出神经损伤导致反射弧不完整,被针刺伤后,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会出现缩手这种现象,B错误。C.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将刺激传到大脑的路径比完成反射的路径长。故某人不小心被玫瑰针刺中手时,会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C错误。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某人颈部脊髓受伤,医生检查时发现,有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表明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不能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有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表明可能是上行神经纤维受损,D错误。故选A。22.下列有关反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收拢属于反射C.“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反射D.吃山楂和看山楂都分泌唾液,是两种不同类型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获得途径,可以把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A正确。B.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含羞草不是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收拢属于应激性,不属于反射,B错误。C.“谈虎色变”是人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语言中枢参与下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建立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C正确。D.吃山楂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看山楂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两种不同类型反射,D正确。故选B。23.人体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B.若图中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在a处扎橡皮管以便抽血C.若被毒蛇咬伤小腿的b处,应立即扎紧c处,并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D.长期酗酒,过量的酒精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答案】B【解析】【分析】(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循环途径如下图:可见,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血流方向为: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2)将心脏内的血液运往全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详解】A.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但不能随意搬动病人,A错误。B.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为静脉,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因此,若图中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在a近心端扎橡皮管以便抽血,B正确。C.若被毒蛇咬伤小腿的b处,应立即扎紧a近心端,防止毒液流回心脏,并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C错误。D.酒内有酒精,长期酗酒,过量的酒精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腔变窄、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D错误。故选B。24.图中甲、乙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注射胰岛素可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B.AB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C.DE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D.FG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答案】B【解析】【分析】(1)胰岛素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液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2)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即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体重减少。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详解】A.甲为糖尿病患者,由图可知其血糖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偏高,注射胰岛素可促进血液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A不符合题意。B.AB段变化的原因是摄取葡萄糖溶液,因此血糖含量升高,而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B符合题意。C.人摄取葡萄糖溶液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AB、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DE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C不符合题意。D.F点乙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血液中葡萄糖,导致血糖含量下降,即FG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某药品说明书内容节选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药物需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B.该药物可缓解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过敏反应C.患者应在服用该药物的同时远离过敏原D.患者病症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加大用药量【答案】C【解析】【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或危害。(2)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3)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详解】A.药品说明书上有“OTC”标识,属于非处方药,所以无需凭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A错误。B.从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可以看出,该药物可缓解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过敏反应,B错误。C.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措施是找到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因此,患者应在服用该药物的同时远离过敏原,C正确。D.用药前要明确诊断,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用药,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不可自行加大用药量。因此,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量服用,病症严重也不能随便加大服用剂量,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二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图三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1)一日三餐以“五谷”为主食,其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在图一中对该营养物质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场所有___(填序号),参与该营养物质消化的消化液有___。(2)青少年正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青少年需要多吃含某种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对应的是图三中第___层食物,该营养成分其进入消化道后,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___,最终被彻底消化为___。(3)老济南把子肉的肥肉中有大量油脂,其消化曲线对应的是图二中的___(填序号),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是由图一中[]___、[]___和肠腺分泌的。【答案】(1)①.1、6②.唾液、肠液、胰液(2)①.二、三②.3胃③.氨基酸(3)①.Y②.10肝脏③.4胰腺【解析】【分析】图一中:1是口腔、2是食道、3是胃、4是胰腺、5是大肠、6是小肠、7是肛门、8是唾液腺,9是咽,10是肝脏,11是胆囊。图二中:X曲线从口腔就开始下降,表示是淀粉的消化;Z曲线从胃开始下降,表示是蛋白质的消化。Y曲线下降得最晚,从胃后边的D小肠才开始下降,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图三中:由下往上,第五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第四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第三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第二层为奶制品、豆制品,第二、三层主要提供蛋白质;第一层为油脂类。【小问1详解】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因此,在图一中对该营养物质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场所有1口腔和6小肠,参与该营养物质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小问2详解】图三中,第二、三层主要提供蛋白质,青少年应该多吃。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3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小问3详解】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二中,Z曲线从小肠开始下降,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包括10肝脏分泌的胆汁、4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27.如表是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表,图一表示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图二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A78.00%21.00%0.03%0.97%B78.00%16.00%4.00%2.00%(1)表中___瓶中的气体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两瓶气体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人体发生了图三中的两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___的气体交换和[]___的气体交换。(2)图一模型甲中的结构3处于___状态,对应的是图二中曲线___段的变化。(3)图三中b表示___气体,经②过程后的血液变化是___。(4)有氧运动能够保障人体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外界氧气至少透过___层细胞膜才能被脑细胞利用。【答案】(1)①.B②.②肺泡与血液③.④血液和组织细胞(2)①.收缩②.ab(3)①.二氧化碳##CO2②.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4)9##九【解析】【分析】(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图一中,1模拟气管,2模拟肺,3模拟膈肌。(2)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①肺的通气,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小问1详解】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可见B瓶是呼出的气体。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①肺的通气,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瓶气体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人体内的两次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④血液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小问2详解】图一模型中,3模拟膈肌,膈肌下降表示膈肌收缩状态,此时是吸气,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图二曲线中,ab段的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表示吸气。因此,图一模型甲中的结构3处于收缩状态,对应的是图二中曲线ab段的变化。【小问3详解】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图三中,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经过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小问4详解】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外界氧气由呼吸道进入肺泡,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透过了5层细胞膜,到达大脑后,从红细胞出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脑细胞,透过4层细胞膜,因此,外界氧气至少透过9层细胞膜才能被脑细胞利用。28.下图一是泌尿系统示意图,图二人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数字1-13表示相关结构,字母a、b表示相关生理活动。下表为取自肾单位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mL)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成分液体X液体Y液体Z蛋白质7.20.000.00葡萄糖0.100.100.00无机盐0.720.721.4尿素0.030.031.8(1)图一中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其基本组成单位包括图二中的___(填数字)。(2)分析表中三种液体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Y是___,判断依据是___,取自于图二中的[]___结构。(3)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图二中的[]___。进一步对病人血液进行检查发现___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对该病人注射青霉素以达到消炎的目的,90%的抗生素主要以原形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请将青霉素经历血液循环进入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补充完整:4→___(用图二中数字和箭头表示)→体外。(4)严重的肾病患者可以进行透析治疗,如图为血液透析机原理示意图,关于血液透析机(人工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__。A.流出的透析液成分含有尿素等含氮废物B.半透膜的管道系统有滤过的功能C.d管道的血液与c管道的血液相比,氧气浓度不变D.该装置主要模拟的是图二中尿液形成中的b过程【答案】(1)①.①肾脏②.10、11、12(2)①.原尿②.没有蛋白质,有葡萄糖③.10肾小囊(3)①.11肾小球②.白③.7→9→11→10→12(4)D【解析】【分析】图一中,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图二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9入球小动脉,10肾小囊,11肾小球,12肾小管,13出球小动脉,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小问1详解】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①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10肾小囊,11肾小球,12肾小管。【小问2详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图三中,液体X是血浆;液体Y是原尿,依据是有葡萄糖,没有蛋白质;液体Z是尿液。原尿取自图二中的10肾小囊。【小问3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11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若人体内有炎症,白细胞数量会增多。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青霉素经历血液循环进入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4左心室→7主动脉→9入球小动脉→11肾小球→10肾小囊→12肾小管→体外。【小问4详解】A.血液经过透析液时,将尿素等废物排到透析液中,因此,流出的透析液成分含有尿素等含氮废物,A正确。B.半透膜能允许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具有过滤作用,B正确。C.d管道的血液是从透析机流出的血液,c管道的血液是流入透析机的血液,血液与透析液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d管道的血液与c管道的血液相比,氧气浓度不变,C正确。D.透析机主要模拟的是图二中的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D错误。故选D。29.“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是人们追求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如图一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②③④表示人体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系统或器官,a~h分别表示部分生理过程。图二是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ABCD代表心脏各腔,1234代表各血管。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最终会通过图一中[]___过程进入系统④,其主要器官是小肠,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有___,从而大大增加其吸收面积。(2)图一中过程a是通过___实现的。图二中流静脉血的结构有___(填数字和字母)。(3)运动会时为了快速补充体能,运动员可以口服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进入血液后是由___运输,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只能沿着图二中血液循环的方向流动,其最先进入心脏的[]___。(4)健康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图一中胰腺内分泌部k过程分泌的___有关;如果一次性摄入糖类物质过多,尿液中也会出现葡萄糖,从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因是[]___作用有一定限度。(5)图一中能表示人体排泄途径的生理过程有___(填字母序号)。【答案】(1)①.c吸收②.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2)①.呼吸运动②.3、4、C、D(3)①.血浆②.C右心房(4)①.胰岛素②.f肾小管的重吸收(5)a、g、h【解析】【分析】图中a呼气、b胰腺分泌胰液、c吸收、d排遗、e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f肾小管的重吸收、g排尿、h排汗、k胰岛分泌胰岛素、①呼吸系统、②肾脏、③皮肤、④循环系统;图二中1肺静脉、2主动脉、3肺动脉、4上、下腔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小问1详解】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最终会通过图一中c吸收过程进入系统④循环系统,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从而大大增加其吸收面积,因此,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问2详解】图一中过程a呼气是呼吸肌舒张的结果,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血液循环途径如图:图二中流静脉血的结构有3肺动脉、4上、下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小问3详解】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运动会时为了快速补充体能,运动员可以口服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进入血液后是由血浆运输,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进入血液由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C右心房。【小问4详解】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健康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图一中胰腺内分泌部k过程分泌的胰岛素有关;肾小管能重吸收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如果一次性摄入糖类物质过多,尿液中也会出现葡萄糖,从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因是f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一定限度。【小问5详解】皮肤排出的汗液中的废物有水、无机盐、尿素,呼吸系统排出的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泌尿系统排出的是水、无机盐、尿素。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a呼吸系统呼出气体、g泌尿系统排出尿液、h皮肤排出汗液。30.过大年抢红包成为一种喜庆、欢快的活动,人们目不转睛,指尖飞舞,精准快速抢红包。请回答:(1)抢红包整个过程离不开脑和眼耳等器官的参与。当红包出现时,人体要通过眼球的睫状体调节[]___的曲度来看清手机上的字。(2)当人们听到“金币撒落”的提示音会迅速拿出手机来抢红包,这一反射属于___反射,完成这一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其中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图丙中的[]___。(3)当看到红包出现时,人们会快速的抢红包,此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是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4)抢到红包的瞬间,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这是___共同调节的结果。饮酒过量的人在抢红包过程中手眼不协调,主要是酒精麻痹了图乙脑中的[]___。(5)长时间看手机易患近视,需要佩戴___镜来矫正。【答案】(1)3晶状体(2)①条件##复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