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统治的建立_第1页
殖民统治的建立_第2页
殖民统治的建立_第3页
殖民统治的建立_第4页
殖民统治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第三節戰爭時期的臺灣社會2日治後期戰爭體制的形成皇民化運動與皇民奉公運動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臺灣人民在日治末期的戰爭體驗學習重點第三節戰爭時期的臺灣社會3

戰時體制的形成1.背景:受世界性經濟大恐慌的波及→日本

國內發生政治、經濟危機→軍閥抬

頭→向外侵略2.侵略行動:

A.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

東北

B.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全面侵華

C.1941年:偷襲美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4大東亞共榮圈53.臺灣進入戰時體制

A.回復武官總督-小林躋造

B.展開「皇民化運動」-1936年底

C.實施經濟統制-

a.以軍需和基礎物資的生產工業為優先

b.1938年通過「國家總動員法」

c.南進基地化、工業化6小林躋造東亞聖戰旗幟7皇民化運動1.展開:1936年底2.目標:改變臺灣人的政治與文化認同,

使其成為效忠日本天皇的子民3.內涵:A.「國語」(日語)運動

B.以日本神道取代臺灣原有信仰

C.改姓名

D.志願兵制度8

「皇民化」運動的推行(一)「國語」運動

1.推廣講日語、用日文:

A.教育程度較低者-設「國語講習所」

B.教育程度較高者-表揚、獎勵「國語

家庭」

2.消弭中國文化的影響:

A.取消報紙中的漢文欄

B.廢止學校中的漢文課9國語講習所1941年大雅庄(今臺中縣

大雅鄉)下橫山第二國語講習所青年部人員正在做「收音機體操」10(二)改姓名1.頒辦法:1940年2月

A.採許可制(朝鮮採強迫制)

B.以戶為單位-由戶長提出申請,經審

查合格者,可准予全家

更改成日本姓名2.現象:

A.起初:不熱衷

B.戰爭末期:在官方獎勵下,改日本姓

氏增加不少111932~1942年日語普及率12姓名變更申請書13(三)改變宗教信仰1.目標:以日本國家神道取代臺灣固有宗教信仰2.做法:

A.提倡日本神道:a.廣設神社

b.強迫學校學生參拜

B.壓抑臺灣民間信仰:整理與裁併地方寺廟

C.鼓勵臺灣人採「神前結婚」的神道婚禮3.成效:表面上接受-戰爭結束即消失14臺灣神社明信片15

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

(一)南進基地化

1.成立「臺灣拓植株式會社」-1936

A.執行經濟南進任務

B.藉由資金、技術、人才將觸角伸及東南亞

、海南島等基地

2.結合南洋資源--「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3.高雄成當時南方共榮圈中心16(二)工業化

1.始自:1934年日月潭水力發電所完工

2.特色:

A.以電力發展為中心

B.依賴日本工業的資本與技術

C.利用海外原料建立重工業及國防工業173.措施:

A.1935年在高雄港設置煉鋁工廠

B.1937年推動「第一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畫」

a.統制資金、勞力、物資

b.繼續開發電力:

(a)日月潭第二發電所

(b)東臺灣水力發電所

(c)增建火力發電所

C.1942年推動「第二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畫」

4.成果:1940年代以後,臺灣生產總值工業

超過農業18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及工業生產總值統計(年平均)資料來源:史明《臺灣四百年史》19

皇民奉公運動與社會動員(一)皇民奉公運動的展開1.目的:加強戰爭動員,達成高度國防國

家體制2.成立「皇民奉公會」-1941/4月

A.口號:「臺灣一家」、「內臺一如」

B.標榜:「戰爭意志昂揚、實踐決戰生

活,完備民間防務」等目標

C.目的:改變殖民地人民的認同,使其

成為日本皇民,達成戰爭動員20皇民奉公會成立大雅庄分會於1941年成立的紀念照片21(二)社會動員1.組織:

A.各級成立組織

B.職業團體成立奉公會─產業奉公會、

文學奉公會、美術奉公會……

C.以臺灣社會精英擔任幹部─如陳炘、

林獻堂、林呈祿……2.成效有限:僅及生活和意識表層22

戰火洗禮下的臺灣(一)鼓勵志願從軍

1.意義:測量殖民地青年皇民化程度指標

2.正式招募以前:以各種名義徵召

3.1942年開始實施志願兵制度

A.以正規軍人身分,派赴海外戰場:東南

亞、西南太平洋

B.動員原住民─高砂義勇隊、高砂特別志願兵

C.動員婦女:A.志願到戰場擔任看護

B.被徵集臺籍慰安婦

5.戰爭末期:動員海軍少年工、學徒兵23高砂族青年訓練1944年「新竹州高砂族青年修練所」進行操練的情形24臺灣志願兵讀本加強思想教育,推動皇民化,企圖使臺灣人認同日本,效忠日本臺灣少年工1943-1944年間,日本招募八千多名12~18歲的臺灣少年遠赴日本,從事海軍航空機的製造工作25(二)戰時生活1.臺灣捲入戰爭

A.背景: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

B.臺灣成為戰場:1944年10月開始

a.美國開始轟炸臺灣─政府機關與

工廠設施是主要目標

b.臺灣生產事業幾乎停頓26

2.戰爭下的臺灣人生活-不自由

A.軍事控制-軍方壟斷戰爭消息

B.消息封鎖-總督控制媒體(報紙、廣播、

電影)

C.經濟統制-

a.警察干涉市場交易

b.不准農民儲藏糧食

c.百姓被迫交出貴重金屬-「金供出」

27美軍轟炸日本路徑圖由此圖可見,臺灣也包含在轟炸路徑內28

3.戰爭下的臺灣人生活-節奏不同受到

嚴重干擾

A.配合總督府進行各種軍事、消防演習

從事義務勞動

B.跑空襲:自1944年10月後,美軍飛機

密集空襲臺灣29戰火下的臺灣總督府臺中

烏日信用組合貯蓄報國宣傳30

4.日本無條件投降

A.美國投擲兩顆原子彈結束戰爭

a.1945年8月6日-廣島

b.1945年8月9日-長崎

B.臺灣簽訂降約:

a.代表:(a)日本-安藤利吉

(b)臺灣-陳儀

b.地點:臺北公會堂

(今臺北市中山堂)31末代總督安藤利吉簽署降書32

參考資料

日本侵略主義的擴大,使1930年代前半期成為日本經濟圈的轉換和殖民地支配的過渡時期。就殖民地政策而言,在總體戰體制之下,臺灣總督府的重農政策,朝鮮總督府的工業化政策和「滿洲國」的國防國家經濟型的開發,皆為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分工」現象。

~~林明德、陳慈玉、許慶雄合著,日本歷史與文化33

埔里戰時「特設勤勞團」成員的感言

日本人非常沒有道義,即使現在我們這群臺籍日本兵已經不是日本國民,但也不能抹煞我們當日本兵的歷史。日本後來補償臺灣兵重傷殘和戰亡者才日幣兩百萬圓,不到日本兵的十二分一。為什麼臺灣兵和日本兵在同樣的炸彈、同樣的情境下受傷或死亡,待遇卻有這麼大的差別?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烽火歲月,臺灣人的戰時經驗34

參考資料由於臺灣總督府對臺灣人的忠誠度仍有存疑,以致戰時曾發生三件臺灣人被控叛亂的事件。1941年的「東港事件」中,總督府認為歐清石、郭國基等人計畫協助中國政府軍隊登陸作戰,因此逮捕一千多人,歐清石被判處無期徒刑,最後因美軍飛機轟炸,死在獄中。1944年,瑞芳礦山經營者李建興以組織抗日團體罪名被捕,受牽連者超過五百人。同年又發生「蘇澳事件」總督府以蘇澳漁民涉嫌提供情報給美國潛水艇,受逮捕的七十一名漁民全數死亡。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35

參考資料記得有天下午,風和日麗,忽然從遠處傳來巨大飛機引擎的震耳聲……我正在村中井邊與小玩伴汲水洗澡,聽到不祥聲音後,大家本能地趕快奔逃躲避,我立刻挨近房子的邊牆,匍匐在地,而後聽到震耳的飛機臨村飛進,離地幾百公尺的對著我們掃射,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