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考情考向分析】真题展示命题情境考查要点能力素养2022北京,13

国际法的概念

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能够梳理清楚近现代国际法及国际关系的发展脉络2022全国乙,33

16世纪“法国意识”的萌发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理解人文思想的传播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2022广东,12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的场景商业贸易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在特定情境下解释商业贸易对文化的影响2022湖北,14

1871年与1872年日本岩仓具视出访欧美服饰的变化日本明治维新;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解释历史现象课时34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文官制度与国际法【连接·选择性必修1·第2课】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背景: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②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2)表现①英国: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②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基础知识复习】2.民族国家的形成(1)背景:①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②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③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③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和宗教的忠诚。④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⑤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2)经过: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3)特点: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1)原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希:望通过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2)过程①奠基:1625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②形成标志: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内容a.确立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b.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原则。③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起维也纳体系。④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订了一系列战争法规。(3)意义: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2.外交制度的建立(1)原因:17:世纪,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满足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2)结果:在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的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3)影响: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连接·选择性必修1·第6课】三、西方的文官制度1.背景:(1)传统官制的弊端:“恩赐官职制”个人询私、“政党分肥制”等造成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亟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3)教育发展的影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2.建立(1)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时间目的/原因内容18世纪初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初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①政务官,随内阁共进退②事务官,即文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1855年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进一步完善文官制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2)文官制度的扩展①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3.特点(1)凡是符合公考考试,择优录取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文官要严格保持中立,必须忠实执行政策。(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4.影响(1)积极意义: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局限性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②文官的层次越来越多,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课时35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连接·选择性必修1·第9课】一、近代西方的法律1.渊源(1)罗马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2)日耳曼法: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3)教会法:由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2.发展(1)英美法系(普通法系)的形成①背景:11世纪,诺曼王朝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②形成: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③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④“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2)大陆法系(民法系)的形成①背景:13世纪以后,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②形成: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继承了罗马法传统,融入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民法系,又称“大陆法系”。3.基本特征(1)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权力制衡,三权分立。(2)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3)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4.评价: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同时,对个人权利的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二、宗教伦理和教化【连接·选择性必修1·第9课】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1)主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2)评价: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迫害“异端”。1.中世纪基督教的发展(1)过程: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2)评价: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连接·选择性必修3·第7课】三、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1.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殖民扩张: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2)美洲族群的变化①印第安人人口数量锐减。②大量非洲黑人进入美洲。③白人数量大大增加。④出现新的族群。(3)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①在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④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③拉丁美洲国家: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④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校对。2.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1)英国的殖民活动①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②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③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2)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①原因:殖民扩张的加剧。②表现:原住民人口数量锐减;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3.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华工与美洲的开发①19世纪中叶后,华工成为美国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②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2)华工与大洋洲的开发过程①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②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影响①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的开发。②澳洲、美国等地都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聚居的地区)。他们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一、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课时36近代西方的商业贸易、社会生活与文化扩张【连接·选择性必修2·第8课】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经营方式主要史实商品交易场所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创立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3.商品种类的增多: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奴隶成为贸易商品。4.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连接·选择性必修2·第11课】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演进(1)城市化的出现①表现: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②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城市化的进程:1851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二战后城市化水平提高,速度加快。3.基础设施的发展:自来水与排水系统、煤气灯、电灯、电报、电话、地铁、电车、汽车、自行车等相继出现并普及。2.居住条件的改善建筑技术(1)美国人发明了电梯;(2)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3)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生活服务购物、娱乐、文化生活等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4.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①工业废气污染和后来的汽车尾气污染,使问题更加棘手。②生活与工业废水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2)贫富分化严重①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②工人住房、生活条件恶劣。(3)交通拥堵问题:私人汽车普及,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问题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突出。②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三、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连接·选择性必修3·第12课】(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1.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1)多元特征的孕育①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②在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2)共同文化的形成①美式英语的形成;饮食文化、艺术生活本土化;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成为北美文化的一部分。②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文化的形成。2.拉丁美洲的文化(1)变化原因:①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②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③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2)变化的表现:①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②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③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④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连接·选择性必修1·第7课】1.原因(1)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传播了启蒙思想。(2)拿破仑压迫被征服地区,欧洲各地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不断高涨。2.内容: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3.代表(1)俄国的“十二月党人”,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波兰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3)普鲁士进行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4)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的革命。1.目的: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3.影响: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传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2.方式: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4.代表国家:中国、印度、埃及等。【重点难点复习】一、近代西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1.英美法系的基本特征(1)法律构成: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种法律。(2)法律形式: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遵循先例。(3)法律分类:比较偏重实用,没有公法、私法之分,倾向于制定单行的法律、法规。(4)法律职业:职业流动性大,法官一般来自律师,且地位较高,不仅可以适用法律,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创造新的法律。2.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法律渊源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不仅继承了罗马法成文法典的传统,而且采纳了罗马法的体系、概念和术语法律形式一般不存在判例法,以宪法为指导,以私法为基础,构成较为完整的成文法体系法律分类强调公法与私法的基本划分,注重对成文法典的编纂法官的作用法官遵从法律明文办理案件,没有立法权二、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特点、影响1.特点(1)从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上来看,民族认同感是近代民族国家的特点之一。(2)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大多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3)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有明确的国家疆界,有通用的民族语言。2.影响(1)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3)民族国家成为欧洲政治的基础,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4)通过国家政策构建起统一的民族文化。民族国家的模型表示其居民由一个或多个民族组成,通过许多分享着的文化统一在一起。三、世界商业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影响阶段特点影响新航路开辟前以地区性商业贸易活动为主;交流物品以原材料、手工产品为主;出现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商品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新航路开辟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工业产品比重上升;出现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与工业革命、殖民活动密切相关全球联系大大加强;国际贸易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20世纪以来全球化、体系化、信息化、多元化、现代化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四、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发挥了很大作用,伴随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2.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3.范围上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向世界传播其他地区的物种也传到美洲。4.结果上具有双重性,在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丰富人类食物结构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等产生一定影响。5.时间上具有长期性。直至今日,世界上的动植物物种交流依然没有停止。【基本方法与技能复习】Ø

题型1特点类非选择题一、题型介绍

特点类非选择题属于概括说明类题目,难度较大,其难度主要表现在通过设问、史料无法直接获取问题的答案。这一题型不仅要求对设问的方向和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而且需要对史料内容的历史背景、客观影响等进行全面把握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有利于培养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特点”就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等。此类试题主要通过对个别或群体的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它们之间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主要之处。特点、特征型设问的角度较多,有针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设问,也有依托某段材料的设问,还有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的设问。【基本方法与技能复习】Ø

题型1特点类非选择题二、解题大招逻辑推理法第

一步:分析

设问,明确要求首先明确设问词“特点”前面的限定词,确定问题主体;其次依据分值,确定“特点”的答案要点数量,一般是一点2分第二步:细读材料,确定主旨分析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先粗读,了解材料描写的大概史实。然后细读材料,分句划层,先分后总,逐句抓关键词,提炼历史信息,找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将分层和总述进行组合,确定材料强调的主旨第三步:联系所学,梳理要点联系所学知识,逐次依据史料信息将其内容、主体、时空、效果等转变为特点第四步:组织答案答案表述运用概括性语言,论从史出,不要直接运用材料中的史实或现象、表现等回答,但可以运用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组织答案,也要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及主次位置梳理。答案一般要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简洁化、术语化等【典型例题复习】1.(2023·江苏·高考真题)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向南方社会精英寄出《奴隶之友》等刊物,南方蓄奴州要求立法禁止这些刊物进入南方,但该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同时引发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废奴团体从200个增加到527个。这表明美国(

)A.南北矛盾更加尖锐

B.政党政治得到发展C.废奴时机已经成熟

D.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答案】A【解析】据材料“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向南方社会精英寄出《奴隶之友》等刊物,南方蓄奴州要求立法禁止这些刊物进入南方,但该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同时引发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1835年,美国南北方针对是否废除奴隶制出现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并且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团体“从200个增加到527个”,说明此时美国南北的矛盾非常尖锐,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政党政治,排除B项;结合所学,在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才正式开启政府层面的废奴运动。而在此时,南北尚存在巨大分歧,废奴时机不可能成熟,排除C项;黑人民权运动兴起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典型例题复习】2.(2023·浙江·高考真题)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B.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C.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

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在18世纪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受到欧洲社会的推崇,但没有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这根本上是因为当时欧洲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需要的是民主和法治,而中国古代的法律和科举制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所以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赞赏者具体的身份是社会上层和知识界可知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能说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排除A项;欧洲人确实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未看到这些制度的局限性,但这只是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的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中西文化本身确实具有巨大的差异,但也是可以彼此吸收借鉴的,排除D项。故选B项。【典型例题复习】3.(2022·辽宁·高考真题)20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责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A.贵族传统的延续

B.官员地位的降低C.党派干预的加强

D.政府职能的扩大【答案】A【解析】材料提及英国文官管理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变动”,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文官管理存在着“品”与“位”的矛盾,“代表权力、职责和任务”的职位提高后,官阶不会增加,说明20世纪初的英国文官管理旨在维护官阶高、地位高的文官的利益,带有维护文官高层利益的浓厚色彩,受到传统政治的影响,A项正确;“官员地位的降低”不合题意、逻辑,与材料侧重文官间不平等相悖,排除B项;文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排除C项;“政府职能的扩大”不合题意,与文官分类管理制度的矛盾相悖,排除D项。故选A项。【典型例题复习】4.(2023·广东·高考真题)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

)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签署了《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的权力,明确了很多贵族和人民的利益与权力,主张财产自由和人身婚姻自由,为英国民众和贵族阶级维护人权开了明文的先例,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B项正确;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排除A项;宪章内容规定国王不得私自占有教会财产,不会激化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宪章内容主要与国王有关,与市民阶层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典型例题复习】5.(2024·广东·高考真题)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随后几十年间,物美价廉的英国棉制品比伊朗的丝绸更受欢迎。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这反映伊朗(

)A.沦为英国独占的殖民地 B.封建统治得到巩固C.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展,英国棉布进入伊朗市场,导致伊朗纺织业受到冲击,由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说明伊朗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C项正确;伊朗并非英国独占的殖民地,还有俄国也侵略了伊朗,排除A项;大量英国棉布进入伊朗冲击了其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英国对伊朗的经济侵略,这不利于伊朗民族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典型例题复习】6.(2024·浙江·高考真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段话旨在(

)A.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B.反映生产方式、交往和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C.阐明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揭示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根本动力【答案】D【详解】据材料“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民族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是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根本动力,D项正确;材料主要讲生产力发展促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而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排除A项;材料所述“交往和分工”指的是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交往和经济分工合作,认为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各地区的交往联系和国际分工的扩大,“生产方式、交往和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是列举材料的部分关键词,未能点明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生产力发展推动世界连为一体,“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典型例题复习】7.(2024·江苏·高考真题)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不惜糜费巨资,让两百多个参会代表终日沉溺于舞会、观剧、狩猎和游览中。时人讽刺“会议不是在进行而是在跳舞”,但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

)A.奥地利尊崇近代外交礼仪

B.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建立C.梅特涅重视西方文化传统

D.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形成【答案】D【详解】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通过安排各种娱乐活动来分散多数参会代表的注意力,而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显示出少数强国在会议中掌握着主导权。这种情况表明大国能够决定会议的重要决策和走向,小国的声音和诉求被忽视,反映了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的形成,D项正确;梅特涅安排这些活动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尊崇近代外交礼仪,而是有其政治意图,排除A项;当时并未建立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梅特涅的主要目的不是重视西方文化传统,而是利用这些活动来达到政治上的操控,排除C项。故选D项。【典型例题复习】8.(2024·重庆·高考真题)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城市的街道和广场上充斥着君主、军人英雄的纪念名单或雕像,19世纪60年代,各国开始重视对本国文化英雄的纪念,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的纪念碑越来越多,与政治家和军人的相当,这种变化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