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与教育法律实务_第1页
学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与教育法律实务_第2页
学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与教育法律实务_第3页
学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与教育法律实务_第4页
学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与教育法律实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与教育法律实务

一、目前学校法律服务现状

中小学、幼儿园是中小学及幼儿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为全社会所关注。学校担负着为国家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任务。法治社会的今天,各类企业、公民、政府部门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律师也被逐渐的引入教育的工作之中,然而律师服务并没有引起相关学校领导的关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方面律师可能注重是企业和政府以及有纠纷的公民,没有投入精力去研究教育法律实务,业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其次,就是学校目前还没有引入律师介入学校管理和教育活动,我想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重视,然而学校不重视,律师不关注,相关部门没有正式进入引导,这使目前律师为学校和教育事业法律服务发展不是很快,实际上每一所上规模的中小学校,职业、技工学校,中专甚至一些大专院校,非常有必要引进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近年来,涉及学校的诉讼案件数量却在不断上升,校园安全引发的法律争议日渐增多,很多学校被卷入一场场的法律纠纷中,一些案件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避免一些无休止的纠纷和巨额的赔偿,学校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不知所措,为此取消了一些必要的教学活动,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有的学校制订了一些不合理的防止风险的制度,有的制度甚至是违法的。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校园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虽有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直到国家教育部发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法律素质现状,又使其扩展深入学校受到限制,无论是校长、教导主任、还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却不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导致了一些极其严重的法律后果,使学生,特别是未成人遭受身心上极大的痛苦,往往一件事,却毁了一学生的一生,这不仅仅学校遭受经济和声誉上的巨大损失,还有的责任人因此锒铛入狱。此类事件,在各类报纸、网络报道太多,这激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在此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各类民办学校的快速发展,民办学校股东之间,实际投资人(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股东会与董事会,校长管理机构等往往产生纠纷还远远复杂于一般的公司法律纠纷。

加强学校法治建设,增强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法治意识,推进学校依法执教的进程已成为我们律师面对的一个重要业务范围,目前我国提供法律服务的有律师事务所和法律事务所;其中,律师事务所的执业人员都是律师,是经过严格的国家司法考试后才取得律师资格的,因此具有值得信赖的法学知识和执业技能。实践也证明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的律师,我们能够较好地胜任这一角色。

二、学校法律顾问实务

(一)、学校管理与法律

1、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学校虽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学校依然担负着对未成年人学生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如果学校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因为过错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或者没有对学生尽到自己的职责,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并非意味着学校对学生不负责任,而是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是这种责任并非是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所以学校和教师不能因为自己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就放松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这样会使家长意识到,教育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因为这样不仅不会削弱对孩子的监护,还会形成学校与家长的合力,加强对孩子的监护。

2、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过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公平责任原则。一般情况下,学校有过错的情况下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即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与学校有关的案件都要适用此原则。只有学校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时,也有可能承担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都没有过错,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公平考虑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由双方当事人公平的分担损失的归责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和法官认为,公平责任原则不能适用于学校事故,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是否能够对学校适用公平责任原则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我们建议公平责任原则在学校事故的适用当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事故的发生应的确与学校直接有关,例如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与学校无直接关系的事故等情况应排除在外

要求学校和学生双方对事故的发生都不存在过错,如果损害的发生归因于加害人或第三人的过错时,应由加害人或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要求事故的确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而且这种损失应是受害学生家庭在经济上无力承担或者难以承担

学校依公平责任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因学生受伤引起的财产损失,而不应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在经济分担上,公平责任原则绝不是指绝对的平均分担,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这里的实际情况是指双方的经济状况、承受能力和社会舆论等等。例如对于一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工资也难以保障及时发放的学校,一般就不应根据公平责任原则承担经济分担的责任

3、教师的职务侵权责任的承担者

学校应当对教职工的职务行为承担替代责任,在学校履行了赔偿责任后,对于有严重过错的教职工,可以依法进行追偿。一般情况下,判断教师的行为是否属于职务行为,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时间因素,看教职工的行为是否发生在上班时间

岗位因素,看教职工的行为是否发生在自己的岗位上

职责因素,看教职工发生在非上班时间和岗位上的行为是否与自己的岗位职责有关

命令因素,看教职工的行为是否是执行学校命令的行为

4、学校对校内建筑物上的悬挂物坠落伤人的责任分担

建筑物上的物品脱落伤人的事件在学校并不少见,例如楼房上的砖墙脱落伤人的,有电扇脱落伤人的,有日光灯管脱落伤人的,还有窗户上的玻璃脱落伤人等等。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他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这就是说,只要发生了建秒度十时毫没收学生物品后,代替保管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这样一方面有侵犯学生财产的嫌疑,另一方面,时间过长也容易引起教师遗忘、物品丢失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所以,教师没收学生物品后,应当在短时间内返还学生或者通知家长来领取。d,教师在没收学生物品后,一定要进行妥善保管,以防丢失。e,教师最好对没收学生物品的情况进行纪录,以防止遗忘。f,对于贵重物品,一般通知家长亲自来取。

4)、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服饰问题。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在学校中学习,因此,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学生的服饰、穿戴、发型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很多学校也制定了一些自己的具体标准,例如夏天男生不准穿无领无袖的背心,女生不准穿超短裙等等,还有很多的学校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建议,统一为学生订制了校服,这还是很多好处的。但其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例如2004年年底,某中学为了执行不许女生留过肩长发的规定,派教师在学校门口排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学生就当场剪掉长发,这一做法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引起了一场争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学校的规定是否合理,学校当场剪掉学生头发的做法是否合适等等。这个问题目前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其中的问题值得教师,尤其是学校管理人员的思考。

(四)、学生活动与法律

1、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的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如发生伤害事故,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学校在组织校外活动时,一定要履行对学生的照管、保护义务。必要、适当的校外活动应当说是教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他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于校内活动来说,校外活动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几率要大一些。所以,不少的学校因此削弱、甚至取消了各种学校外活动,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中受伤,学校的责任分担

组织学生参加适宜的勤工俭学是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但因为未成年学生的劳动能力有限,认识能力有限,所以在生产劳动中容易受伤。如何保证未成年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安全就成为了一件组织者必须考虑的事情。为此,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通知及文件都对学校的勤工俭学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中受伤,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招生考试与法律

招生考试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稳定的生源,一个学校就难以生存;没有优质的生源,一个学校就难以发展。在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之际,考试的结果仍然是衡量一所学校工作的最主要评价标准之一。但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当中,却往往存在着一些法律上的隐患,这种隐患一旦发作,影响的可能是学生的一生。轰动全国的冒名顶替他人上学案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根据我们的统计,这种案例并不少见。由于条件的限制,除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外,我国的教育并不能为所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就学的机会,所以考试在这里就发挥着选拔的功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我国的招生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弄虚作假的事件,该案给我们的启示:学生呢感毕业的学校确实要做好学生的报名、考试、移交档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报名过程应当严密,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报名,学生的老师成绩、录取通知书原则上要交给学生或家长本人,如果确实需要别人代领的,也要争的本人的同意,并且核实代领人的身份,要求签字确认以避免出现疏漏。录取新生的学校也要确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核实学生的身份,避免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

(六)、未成年人保护预防犯罪与法律

年轻是美丽的,年轻的同时也是稚嫩的,在他们尽情享受快乐的同时,对他们加以必要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是一个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综合实施的工作。作为学校和教师,不仅仅应当履行自己在学校范围内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还要配合家庭和社会做好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和保护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应当了解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家庭保护的法律常识。

未成年的学生可以打工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打工是违法的。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未成年人自己希望能够尽早的挣钱;有的则是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还不如让孩子早点挣钱;有的则是极少数用人单位认为使用童工价钱低,好管理,所以诱使未成年人打工。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规定,杜宇非法使用童工的,有关部门将对其做如下处理:劳动保障部门应当责令违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伙食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用人单位在限期内拒不改正的,从限期改正之日起,每月处罚1万元的罚款,工商行政部门对逾期不改正的,也可对其采取吊销营业执照的措施。·对于使用童工构成犯罪的,依照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已满18周岁的高中生要求父母支付生活费的法律原理

可以肯定的是,年满18周岁之后,便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了,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条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但应当注意的是,当年满18周岁的后考上大学的话,其父亲还有继续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吗?答案是否定的。

家长让尚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辍学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以上规定,父母必须送子女回到学校继续完成义务教育。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了一下几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侮辱他人;4)强行向他人所要钱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5)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等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学校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应当加强教育,对屡教不改者,可考虑将其转送工读学校。

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律师帮助。

思想品德属于社会道德范畴,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等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

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把道德的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遵守道德为法律上的义务;遵守法律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凡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都是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凡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道德是学生评价自己的第一把尺子,也是学生行为动机的起点。

律师熟悉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规范,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规范,因而能全面了解社会道德规范范畴以及这些道德规范在社会实践中如何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律师常年工作在社会的实践的第一线,掌握大量生动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律师采取报告会,法制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生动活泼、多为不同层次学生喜爱,既满足了学生渴望了解社会的求知欲,又增强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和法制观,对学校培养教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能起很好的补充任用。

四、对教职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培训,需要律师帮助。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均为《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证策法》、《残疾人保护法》、《高等教育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所设立规定。学校教职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的过程就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律师熟知这些法律渊源和法律规范。又有大量翔实的案例佐以辅导讲解,既扩大了教师的社会视野,又向教师传授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技巧,不失为教师正规培训之外的调剂补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