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_第1页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_第2页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_第3页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_第4页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9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_____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A.学历水平B.职业道德C.教学能力D.科研成果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育政策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知识。选项A,学历水平是教师入职的一个基本门槛,但它并不是衡量教师师德师风的首要标准,故A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这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因此B项符合题意。选项C,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但它并不等同于师德师风,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选项D,科研成果是教师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的体现,与师德师风没有直接关联,故D项不符合题意。2、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下列选项对思想政治课理解不正确的是()A.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B.思想政治课是增强学生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学科课程C.思想政治课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D.思想政治课是“应试”的学科课程答案:D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考查对思想政治课的理解。选项A,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旨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故A项正确。选项B,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其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故B项正确。选项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课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故C项正确。选项D,虽然思想政治课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但其根本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应试”。它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提升。因此,将思想政治课简单地视为“应试”的学科课程是不全面的,故D项错误。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选项A,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方面的作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无直接关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习近平总书记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即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故B项符合题意。选项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材料并未涉及社会变革的内容,故C项不符合题意。选项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非人民群众,故D项表述错误。4、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____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A.2030B.2035C.2040D.205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党的重大会议决策内容的了解。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因此,B项“2035”是正确答案。A、C、D项中的年份均不符合全会提出的总体目标的时间节点,故排除。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1题:题目:请简述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答案: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政治信仰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以下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几个关键策略:强化理论学习,奠定认同基础:教师应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核心内容,使学生从理论上深刻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政治认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结合时事热点,增强认同情感:将时事政治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从而激发其爱国情感和政治认同。开展实践活动,深化认同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模拟政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政治生活,了解政治运作过程,加深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加强价值引导,树立正确观念: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通过榜样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如民主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等,从而增强其政治认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其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认同感。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政治认同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政治认同的含义和重要性,然后结合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践,从理论学习、时事热点、实践活动、价值引导以及因材施教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制度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第1题:材料:在一节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张老师选取了一段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新闻视频作为教学材料。视频展示了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并引用了多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随后,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要求每组就“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分析张老师在这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优点。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答案与解析:分析张老师在这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优点:直观性与时代性结合:张老师通过播放新闻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现实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探究式学习: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观点,碰撞思想,有助于形成更全面、深入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取“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基于科学事实和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培养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同时,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法治意识: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公共参与:组织小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26分)题目:请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主题,设计一节40分钟的教学方案。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含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以及教学反思。答案与解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主要标志和重大意义;掌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和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解决途径。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近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视频,如高铁建设、航天科技、脱贫攻坚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题。新课讲授(20分钟)历史背景: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进入新时代奠定基础。主要标志: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重大意义: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分析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强调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社会主要矛盾:详细讲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探讨其解决途径。巩固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选取几个具体案例(如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让学生分析这些领域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课堂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业布置(2分钟)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