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T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FXT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FXT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FXT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FXT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XT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修订状态:00

某某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GB/T19001-2008/IS09001:2008、

GB/T24001-2004/ISO14001:2004、GB/T28001-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治理制度

ProcedureforControlofquality、environment,occupationalhealthan

dsafety

2016.04.01公布2016.04.01实施

某某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发布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治理制度

版本号:第一版

审批页

某某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四月一日

目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页次

1FXT-S01《治理目标治理制度》4

2FXT-S02《人力资源治理制度》6

3FXT-S03《职员绩效考核制度》8

4FXT-S04《生产设备治理制度》10

5FXT-S05《采购治理制度》15

6FXT-S06《节能降耗治理制度》20

7FXT-S07《危险化学品治理制度》21

8FXT-S08《职业病防治治理制度》24

9FXT-S09《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爱护制度》31

10FXT-S10《质量治理自查与评判制度》34

11FXT-S11《作业质量检查治理制度》35

12FXT-S12《质量信息治理和质量治理改进制度》38

13FXT-S13《仓库治理制度》42

14FXT-S14《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治理制度》44

15FXT-S15《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治理制度》47

16FXT-S16《财务治理制度》48

17FXT-S17《修理质量责任制度》50

18FXT-S18《HSE制度》51

19FXT-S18《固体废弃物治理制度》53

治理目标治理制度

文件编号:FXT-S01

1目的

确保有效达成目标、指标,持续提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

水平。

2范畴

公司治理目标的制订、分解展开、考核落实、分析评判及改进。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制订公司治理目标,主持分析、评判及改进工作,授

权责任部门实施考核,并批准针对考核结果的奖惩措施。

3.2综合部:负责对治理目标的考核落实,及提出奖惩措施。

3.3各部门:负责制订部门层级治理目标,并组织落实,提出分析意见

及改进措施。

4工作程序

4.1制订治理目标和指标

a)总经理主持以治理会议的形式,在治理方针的框架下,通过数据分

析,提出适当高于现有质量水平,可测量的追求和期望值,作为公司的质

量目标;针对重要环境因素提出目标和指标;针对重大风险因素提出操纵

目标,形成《治理目标》文件并批准公布。

b)治理目标和指标包括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质量方

面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环境方面应体现对预防污染、爱护环

境、连续改进以及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

方面应体现对连续改进的承诺。

c)制订和评审治理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项目质量的要求、法律法规

要求和其他要求;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及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重大风险

因素;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公司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有关方的观点等。

d)治理目标和指标应具体、可测量,同时应考虑项目作业的特性、重

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因素,确保能够采取经济有用的技术,通过努力后

能够实现。

e)治理目标和指标的调整、修订同样应形成文件,由总经理重新批准

后公布。

4.2治理目标和指标的展开

a)总经理授权综合部以公司发文的形式,于每经营年度初期发出通知,

要求各部门结合其治理职能与工作实际,对公司治理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

展开。

b)各部门应在规定期限内,作成部门《治理目标和指标分解表》,送

交治理者代表审查和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治理目标和指标的考核落实

a)各部门应区别不同的治理目标和指标,在制订治理目标和指标的同

时,确定适当的考核周期,如每周、每月、单项项目或年度等。

b)综合部按照考核周期收集整理公司、各部门治理目标和指标的完成

情形,作成《治理目标和指标考核统计表》,报送治理者代表和总经理,并

分送各部门。

4.4考核结果的奖惩

每次考核完成时,综合部按照治理目标考核结果,提出奖惩措施,

送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奖惩措施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4.5治理目标和指标的分析评判及改进

c)时期考核未达成治理目标和指标时,治理者代表应责成有关部门和

人员对未达标项目提出缘故讲明及拟采取的措施。

d)如果同一治理目标或指标的时期考核连续不达标,治理者代表应召

集并主持专项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和有关措施,指定责任人对有关措施的

实施情形和实施成效进行追踪验证,并在一个考核时期终止时提出报告。

e)每年治理评审时,应对治理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形提出报告、分析

和评审,确定治理目标和指标的连续适宜性及调整或改进的机会。

5有关文件

5.1《记录操纵程序》

6有关记录

6.1《治理目标和指标分解表》

6.2《治理目标和指标考核统计表》

人力资源治理制度

文件编号:FXT-S02

1、目的

确保从事环境爱护、健康安全治理及阻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有关的

人员的能力和素养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2、范畴

适用于公司对全体职员任职能力要求的确定与考核,及实施的能力操

纵、意识养成、专项技能、教育、培训、成效评估等治理和操纵作业。

3、职责

3.1总经理:有关文件、打算、报告和方案等的批准。

3.2治理者代表:有关文件、打算、报告和方案等的审查。

3.3综合部:确定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组织实施各种满足能力要求的

措施,并评判措施的有效性,记录和储存。

3.4有关部门:提出有关的需求,协助实施有关措施和评判。

4、措施和方法

4.1综合部应按照质量治理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进展规划》。

4.2综合部应编制《特定岗位及人员清单》,确定应得到操纵的有关岗

位和人员。

4.3综合部应编制《岗位讲明书》确定有关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即任职

条件。任职条件应包括:

a)专业技能;

b)所同意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

c)能力;

d)工作经历。

4.4综合部按照《特定岗位及人员清单》,针对各有关工作岗位的任职

条件要求,组织各部室分析并确定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需求。

4.5公司应按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总经理、作业质量检查人

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持证上岗。

4.6公司应采取适当措施,实现对有关人员的能力操纵和意识养成。

4.7现有人力资源不足时,应采取培训、聘请引进等措施。

4.8公司对职员的培训应包括:

a)治理方针、目标、指标,以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b)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c)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制度;

d)专业技能和连续教育;

e)其他必要的专项技能。

4.9培训工作的内容应包括新职员、临时用工、转岗职员、特定人员以

及连续教育。

4.10公司应编制打算对培训工作进行适当的安排。

4.11公司应当对培训的成效进行评判,以持续改进培训工作。

4.12公司现有人员的能力无法胜任工作,同时经培训仍旧不能满足要

求,或在短期内无法完成有关培训时,宜采取聘请引进人才的措施。聘请

应坚持客观公平、唯才是用的原则。

4.13公司应保持人力资源治理的有关记录,包括:

a)实施内部培训的《教育培训记录》。

b)培训完成后(不管内部培训依旧外部培训),应建立《职员教育培

训履历表》。

c)公司应建立所有职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体会的适当记录。储存

公司职员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的有关记录。如学历证明、职称证明、专门

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证明、培训实施的记录等。

d)有关记录的储存要求按《记录操纵程序》的要求执行。

5有关文件

5.1《记录操纵程序》

5.2《人力资源进展规划》

5.3《岗位讲明书》

6有关记录

6.1《特定岗位及人员清单》

6.2《教育培训记录》

6.3《职员教育培训履历表》

职员绩效考核制度

文件编号:FXT-S03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

1、持续提升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水平、作业质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绩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事故发生率,提供公

司保持可连续进展的动力;

2、加深公司职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3、持续提升员的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业绩,提升职员在工作中的主

动性和主动性;

4、建立以部门、班组为部门的团结协作、工作严谨高效的团队;

5、通过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奖惩或待遇调整、精神奖励等),营

造一个鼓舞职员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绩效考核的原则:

1、公平、公布性原则:公司职员都要同意公司考核,对考核结果一

视同仁。

2、定期化与制度化原则:绩效考核工作在绩效考核小组的直截了当

领导下进行,综合部是本制度执行的治理部门。

(1)公司对职员的考核采纳每季度考核方法,综合部将各部门考核

结果公布,考核完成的次月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2)绩效考核是公司人力资源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所有职员都要

严格遵守执行,综合部负责持续对制度修订和完善。

3、公司对职员的考核采纳分级考核的制度:考核小组考核部门负责

人,部门负责人考核下属岗位。

4、公司对职员的考核采纳百分制的制度。

5、评分标准采取3:7的制度:本人评判占30%,上级评判70%。

6、灵活性原则:公司对职员的考核分为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

中层干部:定量考核70%,定性考核30%。

生产岗位:作业时期,定量70%,定性30%;非作业时期,定量30%,

定性70%

其他岗位:定量60%,定性40%。

7、定量考核内容:

A)中层干部:部门重点工作(总经理安排的工作;中层干部会议确定

的部门重点工作;日常安排的工作;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分解等)完成的质

量和数量。

B)其他岗位:本岗位岗位职责规定的工作,部门负责人安排的工作。

8、定性考核内容:公司行为规范(含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安全、

卫生、考勤、行为准则等软指标)。

三、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总经理领导下的绩效考核小组,组织领导公司职员的考核

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

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主持每次考核总结会,总结上期考核工作,布置下期部

门工作重点。

2、负责考核制度的讨论、修改及监督实施。

3、负责各部门“定量考核”的评判。

4、负责安排各部门考核周期内的工作重点。

四、考核标准

分为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

1、定量考核标准讲明:

(1)中层干部考核项目分值比例由考核小组确定;各部门下属岗位考

核项目分值比例由部门负责人确定。确定分值比例必须科学合理,结合工

作重点,不得避重就轻,否则扣有关人员10分。

(2)评分小计=上一级评分X70%+自评分30%

(3)考核会时各部门负责人不能提出实质性工作(非日常事务性工

作),则视为工作不作为,由考核会扣下周定量考核积分30分。

(4)定量考核显现作业质量事故、人身安全事故、作业设备运转事故

(以上事故给公司造成经济缺失500元以上),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当

期定量考核积分为零。

(5)考核会要确定各部门每期重点工作完成的指标:质量要求、数

量要求、完成时限、责任人等,由综合部备案。

(6)对总经理的决定、指示或公司会议精神贯彻执行情形:未执行

扣30分;执行不全面,成效不明显扣10分。

(7)下属岗位职员显现严峻的工作失误或违纪行为,视给公司造成的

缺失或阻碍扣10—30分。

(8)显现办公设备事故扣10—40分。

a工作过程的正确性b工作结果的有效性

c工作方法选择的正确性d工作的改进和改善

e解决咨询题的能力f责任意识、个运气行

五、考核记录

使用《治理/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表》对受考人进行考核评分。

综合部将各受考人的考核实绩登记《绩效考核成绩表》。

生产设备治理制度

文件编号:FXT-S04

1目的

确保作业设备在作业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各类污染指标操纵在

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规定的范畴内,保证作业设备处于良

好的状态,保证安全,满足作业过程能力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范畴

适用于公司所有作业设备的治理,包括租赁设备及作业现场作业设备

的操纵。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监督实施;对作业设备的环境指标进行

考核;统一制定作业设备编号并建立健全统计台帐;

3.2负责作业设备使用或未投入使用作业设备的日常修理、保养和治

理;并做好设备状况的统计,储存台帐。

4工作程序

4.1作业设备治理的一样要求

4.1.1关于到货设备要经设备组及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对其性能进行确

认,保证技术状况良好,符合要求,作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按打算进行

修理、保养。

4.1.2作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发觉环境状况超标时,及时进行修理,

经修理后仍达不到要求者报废或者更换。

4.1.3作业设备退场时,有关人员应对作业设备的环境绩效进行分析,

以便了解作业设备的状况。

4.2防止大气污染

4.3防止噪声污染

对产生噪声、振动的作业机械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执行,严禁

违章操作,以减轻噪声。

4.4防止废水污染

在作业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运输车辆的设备及相应的排水沟和泥浆

沉淀池。

4.5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

451作业设备在保养修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油料及棉纱必须及时

清理、收集,严禁

随意丢弃。

4.5.2作业现场设专人治理物资运输,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防止遗

洒。土方运输车

辆驶显现场前必须将土方拍实,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洁净,防止带泥

上路和发生遗洒。

4.6防止机械伤人

4.6.1机械操作者必须经培训合格上岗,防止错误操作导致机械事故。

4.6.2在机械运转的安全范畴内,应有明确的标识,减少其它人员流淌。

4.6.3机械在使用、检修期间应有标识,防止带病作业。

4.6.4机械操作应符合有关安全规程。

4.7生产部每月对作业现场设备设备进行检查和抽查,填写《治理体系

运行检查记录表》,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4.8作业设备的购置

4.8.1生产部负责提供作业设备需求打算,提交总经理审批后统一购买。

4.8.2选购作业设备时,应认真选择生产厂家,按照作业质量、环保要求、

价格、运费、交货方式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衡量,择优选购。

4.8.3作业设备到货后,必须按国家关于质量检验方法、验收标准及安装、

运输、保管等方面要求,做好验收工作。

4.8.4验收内容要紧包括:作业设备的技术状况以及随机附件、易损配件、

专用工具、有关技术资料的清点工作。

4.8.5按照有关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按照随机讲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验收和检验,如发觉设计咨询题和缺件时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生产厂家

交涉、更换或索赔。

4.9作业设备的标识方法

4.9.1新购入的作业设备体会收合格后,按照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资料建立

档案,由生产部负责保留。

4.9.2由生产部负责统一编号,每台(部)作业设备编号终身制,生产部分

别负责各自保管的作业设备标识工作,建立相应的台帐。

4.9.3作业设备台帐要求及时、准确,如发生新购入、更新、报废、丢失等

情形应及时变更,保证帐物相符,作业设备的编号由生产部规定。

4.10作业设备的使用

4.10.1作业设备的使用应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按照设备

性能合理安排,正确使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4.10.2对作业设备的使用,应加大打算性,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在保证作业

任务需要的情形下,尽量减少动用台数。

4.10.3作业设备的工作能力要与生产任务和作业条件相习惯,保证既节约

动力又不超负荷作业。

4.10.4作业设备均应有专人负责治理和使用,凡要求持证上岗的必须培训

合格后持证上岗,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度。每台(部)作业设

备在使用前均应进行试运转,运转合格后方可使用。

4.10.5各班作业和多班操作的作业设备,实行机组长负责制,任命一人为

机组长,其余为机员,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

做到四会三懂(会修理、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懂构造、懂原理、

懂性能),设备的燃油、润滑油必须符合该机的要求,并按照季节性变化及

时更换。

4.10.6作业设备在专门条件下使用(严寒、高温季节)应采取必要的技术

措施以减少不正常磨损。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4.11作业设备事故的处理

4.11.1概念:凡因操作不当、检修不良、治理不善等人为缘故导致作业设

备损坏或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不论对生产有无阻碍,统称为机械事

故。

4.11.2分类

a)一样事故:作业设备损坏,直截了当缺失在200—1000元以内的停

用时刻在3天以上10天以下者(不包括10天)。

b)大事故:作业设备要紧部件损坏,直截了当缺失在1000—5000元

以内或作业设备停用时刻在10天及以上者。

c)重大事故:作业设备要紧部件严峻损坏,直截了当缺失达到5000

元以上者。

4.11.3一样事故由生产部按照实际情形进行处理。

4.11.4大事故、重大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赶忙停止运转,爱护事故现

场,并及时报告总经理和生产部主管负责人。

4.11.5各类机械事故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事故发生后必须按照“三不放

过”的原则(事故缘故没分析清晰不放过、职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

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不放过)进行认真分析处理,并要按照情节轻重、对

事故部门负责人及要紧负责人处以罚款直至开除。

4.12作业设备的保养

4.12.1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实施,要紧对作业设备在作业前、运行中、

作业后进行“十字方针”保养(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此项工

作应在10-30min内完成。

4.12.2一样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要紧是以紧固、润滑为内容并检查各

部位的油面,清洁二滤装置(机油、燃油、空气滤清器),此操作应在2—4

h内完成。

4.12.3复原性保养:由专业修理人员在小修时一并完成,其要紧内容对部

分总成进行解体、检修调整,此工作应在24—28h内完成。

4.12.4换季保养:由专业修理人员负责,要紧是在入夏、入冬前更换习惯

本地区、本季节的燃油和润滑油,此项工作应在2—4h内完成。

4.12.5磨合期保养:由操作人员与专业修理人员共同完成,要紧是按照不

同设备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作业,一样应在8h内完成。

4.12.6停放保养:由操作人员或修理人员完成,要紧是以清洁、润滑、防

腐为内容,此项工作在1—2h内完成。

4.12.7在各类保养过程中,要做好防污染措施,生产部进行监督检查。

4.13作业设备的修理

4.13.1小修:是一种修理性修理,要紧是排除使用不当,保养失误及使用

中发生的临时故障和局部损坏,爱护作业设备的正常运转,小修应结合保

养进行,并保证在24h内完成。

4.13.2中修:是在两次大修之间或新作业设备第一次大修之前有打算的平

稳性修理,其目的在于排除总成间损坏不平稳的状态,以尽可能延长大修

间隔期,中修一样由专业修理人员完成,要求中修应对半数以上的总成进

行修理,其余总成按保养作业项目保养。

4.13.3大修:是对设备的总状态达到极限磨损的程度进行技术鉴定.进行一

次全面完全的复原性修理,使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以延长使用寿命,

大修由生产部按照大修打算组织各专业修理人员及生产厂家共同完成,原

则上要求通过大修的设备达到或接近出厂的技术性能。

4.13.4作业设备的小、中、大修过程中要做好防止污染措施,修理人员要

做好记录,生产部或生产部负责人要进行验收,生产部对修理中的污染情

形进行监督检查。

4.14作业设备的存放

4.14.1长期存放:长期存放前,应按停放保养要求进行检查保养,放

出燃油和冷却水,然后将油箱、管道洗净,把所有需润滑处进行润滑,橡

胶部分(包括轮胎、软管)取下,洗净吹干,专门保管,蓄电池和工具取

下来妥善保管,履带式机械要垫在木板上停放。

4.14.2短期存放:短期存放(一样在1个月之内)应按停放保养要求进行

检查保养,轮式机械要悬置于专用支架上,履带式机械要垫在木板上停放,

要有必要的防雨覆盖措施。

4.14.3作业设备的存放需由生产部填写作业设备封存记录。

4.14.4重新使用前,应由修理人员进行检验。确保作业设备满足使用功能。

4.14.5供销部要检查作业设备存放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并做好记录。

4.15作业设备的报废

4.15.1因使用周期限制,已达到报废要求的,由生产部提出报废申请,经

供销部审批后报废,并及时从作业设备名册中删除。

4.15.2凡因作业设备事故造成报废,除按本程序有关规定处理外,并应及

时报有关部门在名册中删除。

4.15.3作业设备的报废有关资料应由生产部统一存档。

4.16作业设备的租用

4.16.1作业设备供方评审与选择

向社会有关部门租用作业设备,应对其进行评审与选择,要紧评审内

容为作业设备的完好率、磨损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形、服务爱护情形、

服务价格等。与本公司长期合作且信誉较好者优先选择使用。

4.16.2需向社会有关部门部门租用作业设备时,由设备治理员提出租赁打

算,报总经理审批。

4.16.3所租用的作业设备要与作业组织对机械性能、技术参数的要求相符,

要保证经济适用,满足作业要求。

4.16.4生产部要与出租作业设备的部门(部门)签订租赁合同。

5有关文件

5.1《作业设备操作规程》

5.1《作业设备保养规程》

6有关记录

6.1《设备购置申请单》

6.2《设备设施台帐》

6.3《设备日常保养记录》

6.4《设备年度修理保养打算》

6.5《设备处置报告》

采购治理制度

文件编号:FXT-S05

1目的

确保适质、适量、适价、适时、适地供应所需物资,满足作业所需。

2适用范畴

公司所需各类、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采购与供方的选择评判。

3职责

3.1总经理:合格供方的批准,重要物资采购合同的批准。

3.2供销部:制订供方评判准则,评判并选择供方。

3.3采购员:实际考察供方,执行采购作业。

3.4有关部门:提出采购打算,验证采购物资质量。

4工作程序

4.1物资采购过程

4.1.1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操纵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

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阻碍

4.1.1.1物资分类:按照物资用量、重要程度、价值进行I、II、III分

类。

a)I类物资

采购量大、质量对项目阻碍大;采购量小,对项目质量阻碍大,占用

资金份额大的物资。具体有:批量采购零配件、发动机、发电机等设备。

b)II类物资

采购量小,占用资金相对小,对项目质量阻碍较大;或采购量大,对

项目质量阻碍一样的物资。有:进排气门、活塞等。

c)in类物资

五金、工具及其他零星采购物资。

4.1.1.2供方分类

a)生产厂家供方;

b)中间商或代理商。

4.1.1.3对供方的评定

①对供方的评定职责

项目所需的材料、半成品供方由供销部负责评判及选择。

②对供方或产品的评定的类型

a)I、n类物资必须经供销部或总经理部对供方现场考察或产品验证。

若I类物资供方为非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除对供方进行物资搬运、贮存、

保管能力,供应能力进行考察外,在条件承诺情形下,可对有关生产厂家

的生产能力,资质等进行调查或按照有关情形了解,通过间接渠道进行评

审。

b)ID类物资由采购员对供方提供的物资进行产品评定,外观检测,满

足使用要求。

4.1.1.4对供方的操纵类型

a)供方的调查;

b)公司对供方进行第二方审核评判;

c)以往业绩的评判;

d)同行类比的评判。

4.1.1.5对供方的产品操纵按本程序中“4.5采购产品的验证”执行。

4.1.2组织应按照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判和选择供方

a)采购人员填报(证实)《供方评审表》进行现场考察(包括供方资

质、实力、信誉状况、供货能力、检测能力、物资差不多品质状况),对技

术与治理,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调查,交生产部审核。

b)供销部审核、汇总后,签发《合格供方名册》。

c)供销部负责将已审核、批准合格的供方评审表及资料分类存档,并

编印《合格供方名册》供采购各职能部门查询。

4.1.3应制定选择、评判和重新评判的准则

4.131供方的选择准则

a)供方有合法的执照和资质;

b)供方有质量保证能力和证实所提供物资合格的证据;

c)供方的社会信誉良好,价格合理;

d)供方的生产或提供能力稳固,能满足公司项目进度和质量要求;

e)供方与本公司互动良好,能配合本公司的治理要求。

4.1.3.2供方的评判准则

a)供方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b)供方提供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认证;

c)供方提供的样品检验合格;

d)有必要时,公司对供方进行第二方审核,通过本公司的第二方审核。

4.1.3.3供方的重新评判准则

a)每个项目完后由生产部对采购的供方进行年终重新评判;

b)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为不合格供方

——在供货期内,供方的资质或执照被政府部门吊销或停业整顿

的。

——因违约阻碍作业的。

------年内三次供应物资达不到所规定规格或标准的。

——所提供的物资阻碍项目质量和使用功能的。

——供方服务质量差。

c)年终重新评判后,供销部应新增或除名供方时,应重新签发《合格

供方名册》。

d)被除名供方一年内不得使用。

4.1.3.4III类物资可分别采纳不同物资供方,如商店、厂家门市等,但

必须到国家认可有资质和信誉的供方处采购。I、II类物资原则上需从《合

格供方名册》中选取(应急采购专门情形除外)。

4.1.4应急采购

4.1.4.1适用条件:关于项目急需、少量、货源紧俏物资(如增补零星

装饰材料),而需从《合格供方名册》外的部门采购。

4.1.4.2应急采购评判:采购员接到适合应急采购的材料打算,可先行

落实货源,取得使用材料样品,送顾客认定,抽检合格后,填写《应急采

购评判表》,交总经理部负责人审定后,进行购买。

4.1.4.3在此次采购完毕后,应将《应急采购评判表》及检验报告送交

生产部存档,作为增补合格供方质量记录之一。

4.1.5评判结果及评判所引起的任为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4.151供方的调查评判记录、重新评判记录(年终)合格供方名册等

由生产部储存。

4.1.5.2评判和重新评判所引起的措施时,由生产部按《改进措施操纵

程序》执行,并储存相应的记录。

4.2采购信息

4.2.1采购信息包括

a)物资需用打算(含周转架料)配筋表、标准图集大样图等。

b)订货合同、协议。

c)各类材料质量规范标准。

422物资需用打算编制

422.1供销部编制需用打算,供销部经理负责审查,总经理认可,签

字、盖章后安排采购供应。

4.2.2.2物资打算必须列明:

a)使用项目;

b)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用途;

c)到货日期;

4.2.3订货合同

订货合同(或长期协议)由供销部与供方拟定,总经理签字、盖合同

专用章后生效。

合同中应确定:物资名称、数量、单价、物质规格、型号、质量标准、

验证方法、供货时刻、方式(合同专用章、往来部门帐号应清晰)。

4.2.4采购文件变更

4.2.4.1材料需用打算变更时,需用打算应及时通知物资采购部门,并

提交变更物资需用打算(明确注明“变更”字样)。

424.3采购合同更换须及时通知供方,在双方协商一致下进行,应承

担违约责任的,应以合同规定为限。合同更换审批按原签发程序执行。

4.2.5顾客部门提供的物资,能够不进行供方调查、评判和重新评判,

直截了当参照本程序中第4.5节采购产品的验证的要求,进行项目物资的检

验、验收。

4.3采购制度

4.3.1差不多要求

采购通知(或指令)下达后,对I、II类材料可采纳书面订货合同(或

长期协约方式)在《合格供方名册》中选取厂家进行采购,对ni类材料或

零星材料可到供方(商家、直销部、点)直截了当采购,I、n、in类材

料的质量都必须合格。

4.3.2合同订购

4.3.2.1对项目质量阻碍关系较大的I、II类物资,需采纳合同(或长

期协约)订购。

4.3.2.2一样情形,采购人员应从《合格供方名册》中选择供方。从中

选择质量保证力强,信誉高、价格合理的供方为采购对象。

4.3.2.3所有的订购合同,应由生产部的有关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4.3.2A未计价材料的采购:

采购员要通知供方送样品或有关资料进行检验,核对是否符合要求,

交顾客(建设部门)代表审核。若顾客代表不批准或供方无法按要求供货,

协商不能一致时,采购员应向总经理部经理汇报,更换方案,代替物资被

顾客代表批准后,采购员按合同订购制度订货。

4.3.2.5订购合同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要求,对项目用重

要物资(设备),需供方监控的,须注明。

4.3.2.6合同治理人员应按《文件操纵程序》和《记录操纵程序》要求,

对采购合同和打算分类归档。

4.3.2.7采购打算变更时,打算人员应及时书面通知有关采购人员,由

采购员发函通知供方。往来函件由合同治理人员归档储存。

4.3.3非合同订购

4.3.3.1除合同订购外的项目用物资,用此方法订购。

4.332采购人员按照采购打算中重要(要紧)物资的质量要求,从合

格供方中选择一些质量达标、价格合理、按时送货的供方作为定点供方。

经总经理部经理认可后,采纳协议或承诺方式采购。

4.4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所规定的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在与供方正式沟通、达成协议之前,公司的物资需用打算、采购打算、

订货合同、协议等采取审批的方式来确保所规定的要求是全面、充分的和

适宜的。

4.5采购产品的验证

4.5.1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

定的采购要求。

4.5.1.1物资到货由采购员、材料员负责,采购验证包括:文件验收及

实物验收。

4.5.1.2文件验收

a)进货单数量、规格、标准是否满足采购合同要求。

b)证明所供物资合格的材质证明或产品合格证、准入证、设备登记备

案证。

4.5.1.3实物验收

a)实物是否为所要求品种规格型号的产品。

b)实物数量与进货单是否相符。

c)实物是否满足现行《建筑装饰材料规范》规定标准。

d)原材料复试是否满足现行《建筑装饰材料规范》规定标准。

4.5.1.4物资进货验证后,必须按《物资验收治理制度》进行标识。

4.5.1.5经进货检验或实验确认不合格物资,必须按《质量咨询题处理

制度》操纵、标识和退货。

4.5.2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验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

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4.5.2.1公司打算在供方货源处对采购物资进行验证时,在订货合同、

协议中应明确规定验收活动的安排和放行的方法,由采购员到供方货源处

按合同、协议和有关验收标准进行验证,并做好采购物资质量状况验证记

录。

4.5.2.2当顾客要求到供方处验证供方产品时,在订货合同、协议中应

明确规定验收活动的安排和放行的方法,生产部应予以安排。但顾客验证

不能代替采购部门对供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的依据,同时不排除其后顾客

对该供方产品的拒收。

4.6有关记录和储存的要求按《记录操纵程序》执行。

节能降耗治理制度

文件编号:FXT-S06

1目的

节约资源能源,减少资源能源的用量,有效的使用资源、能源。

2范畴

适用于公司范畴内所使用的资源、能源,包括水、电、油、纸张、

木材、原物料等。

3职责

3.1生产部在作业预备时有责任考虑到资源、能源的节约、减少不可再

生材料的使用,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上节约资源、能源的使用。

3.2生产部有责任定期爱护机器设备保证其使用正常。

3.3各部门按照识别出来的重大环境因素,设定资源、能源的节约措施。

3.4综合部组织各部门对本部门人员进行节约资源、能源的教育。

3.5综合部组织有关人员对资源、能源的使用状况进行统计、记录。

3.6综合部有责任了解市场上的物料回收信息,结合客户的物料回收要

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的回收打算。

4工作程序

4.1生产部在选择新的材料、设备、生产流程时,考虑与其有关的物料、

人工节约及材料替换等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相应的操纵措施。

4.2综合部制定生产所需物料的耗用量来操纵各部门物料的领用,严格

按耗用量发放,超耗部分按公司有关超耗物料领用规定执行。

4.3治理者代表在组织各部设定目标指标时,资源、能源使用部门确定

自己的节约打算及目标指标。

4.4供销部结合客户的物料回收要求,制定公司内的资源(包括物料)

回收打算。生产部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

4.5综合部设置环保信箱,收集公司内人员的对资源、能源节约方面的

意见建议。

4.6综合部利用张贴宣传物等形式配合资源、能源节约的宣传教育。

4.7资源能源节约记录

综合部对全公司用水及用电部门每月记录用量。如有必要可设置分开

关来测量,如:用水量、用电量、用汽油、柴油量。各部门在综合部领用

纸张时,综合部记录其领用量。各部门记录其使用回收纸张量。

危险化学品治理制度

文件编号:FXT-S07

1目的

为使生产部在生产、生活中的油料、油漆、化学品、易燃及易爆

品得到有效操纵,爱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范畴

适用于公司使用的易燃、易爆品、所有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操

纵和治理。

3职责

3.1生产部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制度,负责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收发,

建立收发台账。

3.2综合部负责对机关办公区、生活区的易燃易爆品的操纵。

3.3生产部负责对作业现场的易燃易爆品的操纵;负责对易燃、易爆品

防火操纵的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加大对人员的治理

4.1.1做好全员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

4.1.2严格执行防火安全制度。

4.1.3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4.1.4做好防火、灭火预备。

4.1.5经常性的检查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形。

4.2加大对易燃、易爆品的治理

4.2.1易燃、易爆品的储存

a)易燃、易爆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并设专人治理。

b)仓库内应当配备消防力量和灭火设施,严禁在仓库内吸烟和使

用明火。

c)仓库要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物品之间通道要保证安全距

离。

d)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

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e)受阳光照耀容易燃烧、爆炸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f)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易燃、易爆品,不得在同

一仓库内存放。

4.2.2易燃、易爆品的运输装卸

a)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

b)对碰撞、互相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和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

方法互相抵触的易燃、易爆品不得违反配装限制和混合装运。

c)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装运时应

当采取隔热措施。

4.2.3易燃、易爆品的使用治理

a)使用易燃、易爆品的部门要填写《易燃、易爆、油料及化学品

收发台账》,对物品的名称、数量及入库日期进行登记,并及时进行清点。

b)易燃、易爆品的使用及灭火方法应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或产品使

用讲明严格执行。

c)各种气瓶在使用时,距离明火10m以上,氧气瓶的减压器上

应有安全阀,严防沾染油脂,不得曝晒、倒置、平常与乙烘瓶工作间距不

小于5mo

d)加大对火源、电源和生产中贮存、使用易燃、易爆品的场所监

控。

4.3油料、油漆及化学品治理

4.3.1油料、油漆及化学品大部分是油液、胶质的易燃物或可燃物,既

易干燥、挥发,又易受外界阻碍变质。因此,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储存

及运输,必须专门注意防火、防爆、防毒、防变质。

4.3.2明火治理及消防

贮存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库房必须加大消防及明火治理,必须

在明显地点标明“严禁吸烟”、“严禁火种”等醒目字样或标志。库房区必

须备有充足的并与各类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相习惯的消防器材。

4.3.3库房温度和湿度

储存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库房必须干燥、阴凉、通风,库房尽

可能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库房最好面向北,防止烈日曝晒。

油料、油漆及化学品过冷过热易变质,库房温度过高,会加速油

料、油漆及化学品挥发而引起容器变形,甚至爆裂渗漏,也会引起油料、

油漆及化学品胶凝或粘度增浓,库房温度过低会使水溶性漆、乳胶漆结冰,

阻碍物理化学性能,给环境带来污染。

4.3.4严禁火种

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贮存库房应严禁火种,当焊补渗漏包装时

不得直截了当用火烧烙铁,应用电烙铁,并搬至库房外安全地点操作。货

架或堆垛至少应距采暖设施1m以外。库房内应在门口及其他明显地点粘

贴“严禁吸烟”及“严禁明火”字牌,以提升小心。

4.3.5隔离存放

油料、油漆及化学品应分类分项存放,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

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4.3.6码放

油料、油漆及化学品小包装贮存时可上货架,大包装可码垛,垛高不

得超过2m,垛底应垫高10cm以上。油料、油漆及化学品商标要一律朝外。

4.3.7油料、油漆及化学品应定期翻转堆放,以免贮存日久沉淀结块,

阻碍使用。

4.3.8包装检查

油料、油漆及化学品在贮存期中,应对其包装容器经常检查封口

是否严密,桶身有无锈蚀、渗漏及变形之处,如有,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3.9保持库房清洁

库房地面必须防潮、防渗,库房内应保持清洁,注意防火。所有

擦过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棉纱、碎布、纸屑及其他易燃物,均不得随地

乱扔,应及时清扫。

4.3.10发放原则

油料、油漆及化学品易挥发变质,一样情形下,应随用随购,尽

量减少库存。

4.3.11建筑油漆的稀释剂、防潮剂、固化剂和油漆组成中的溶剂,如

汽油、苯类、酮类等都具有一定毒性,因此,这些油漆整理包装、分装换

桶时,均应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并须戴口罩、手套,以防中毒。

4.3.12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运输注意事项

4.3.12.1装卸

油料、油漆及化学用品装卸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碰撞或在地

上滚动。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容器和包装,装卸时不得有损害,更不得

碰坏或致漏。

油料、油漆及化学品在装卸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密封是否良好,

发生咨询题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3.12.2危险品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的运输

a)由综合部或专业运输部门负责运输、押运及卸货。如属危险品,

则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运输部门负责运输、押运及卸货。

b)碰撞、相互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他危险的物品,

以及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合装运。

c)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在装

运时应当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4.3.12.3合成树脂乳液内外墙涂料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曝晒、碰撞。

4.3.12.4在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发生渗漏遗撒时,由当事人及时用

棉纱擦净,并将棉纱集中,设置防火措施。

4.3.12.5废旧容器的回收,生产部对废旧容器必须集中回收,桶口朝上

码放,由材料供方及时回收。

4.4生产部对各部室的易燃易爆预防措施及制度的执行情形进行检查,

生产部对作业现场进行日常检查,填写《治理体系运行检查记录表》。各责

任部门对存在易燃、易爆品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落实。

4.5紧急情形的响应

易燃、易爆品在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或重大阻碍时,执

行《应急预备与响应操纵程序》。

职业病防治治理制度

文件编号:FXT-S08

1目的

为预防、操纵和排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爱护职员的躯体健康

及其有关权益把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发病率降低在最低限。

2范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各部室及生产部。

3职责

3.1综合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员劳动合同和培训的归口治理。

3.2生产部负责作业现场作业环境的作业检查。

3.3各部室及生产部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机构设置

建立健全公司职业病防治治理体系,定期召开系统会议,确保公司职

业病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4.2打算治理

4.2.1综合部负责制定公司年度职业病防治治理打算和实施方案;

4.2.1.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员健康监护档案》。

4.2.1.2各部室及生产部负责制定各自的年度职业病防治治理打算和具

体实施方案。

4.3实施

4.3.1人员治理

4.3.1.1综合部负责对职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在岗期间

的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普及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增强职员的职

业健康安全防范观念,提升职员的自我爱护意识。督促职员遵守职业病防

治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

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3.1.2生产部负责组织对从事接触职业损害作业的职员,到指定医院

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

职员本人和其所在的部室。

4.3.1.3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觉有与所从事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职

员,生产部书面通知综合部,对其调离原岗位,安排非有害作业岗位。

4.3.1.4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

作业。

4.3.1.5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职员、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女工,

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的作业。

4.3.1.6职员在离岗前没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

立的劳动合同。

4.3.1.7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员,应当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4.3.1.8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员在调离原部门时,其健康档案随同,以使

职员健康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

4.3.1.9如职员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部门应对其进行教育。

4.3.2防护用品的治理

4.3.2.1为职员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护

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4.3.22负责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人员,须通过职业病防护专业培训I,

否则不得担任此项工作。

4.3.2.3采购员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护的要求,严把质量关,严禁采购非

职业病防护用品。

4.3.2A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各部室及生产部负责指导正确使

用,发觉咨询题及时纠正或更换。

4.3.3防护设施的配备与治理

4.3.3.1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有效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

4.3.3.2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报

警装置,配合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4.3.3.3对作业现场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各部室及生产部技术人

员应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爱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成效,确保其处于

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4.3.4作业治理

4.3.4.1粉尘、毒物等作业的治理,按照附录的有关规定执行。

4.3.5现场监测

4.3.5.1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及评判制度。

4.3.5.2部室及生产部有条件时应配备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检测

仪器。每季度监测一次,并将结果向职员公布;半年将监测结果上报公司

生产部,存人职业健康防护档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3.53对检测仪器,部室及生产部要设专人负责,定期校对、修理,

确保正常使用。

4.3.5.4同意上级主管部门每年一度的粉尘、毒物、噪声及射线监测,

发觉咨询题及时整改。

4.3.5.5作业现场,专门是对产生严峻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

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讲明。警示讲明应明示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

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抢救措施等内容。

4.3.5.6要为职员制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

条件,并采取措施爱护职员享有应获得的职业健康的卫生防护。

4.4监督检查

4.4.1生产部每年对作业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判活动进行监督

检查。

4.4.2认真查阅各部室及生产部有关职业病防护的各项记录台帐,发觉

咨询题及时纠正。

4.4.3对作业现场职员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形及防护设备的

运转情形进行监督检查。

4.4.4生产部接到作业现场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的险情报告时,赶忙向

上级领导报告,同时赶到作业现场进行布控。

4.4.5生产部与上级领导执行任务时,被检部门应当同意检查并予以支

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5有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2《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操纵程序》

5.3规范性附录A《粉(烟)尘作业岗位防护的要求》

5.4规范性附录B《噪声性作业岗位卫生防护的要求》

5.5规范性附录C《化学毒物及有害气体中毒的防护要求》

5.6规范性附录D《高温作业防护要求》

6有关记录

6.1《尘肺作业测定记录》

6.2《噪声测定记录》

6.3《高温作业气象条件测定记录》

6.4《职员健康监护档案》

规范性附录A

粉(烟)尘作业岗位防护的要求

A)1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员须通过上岗前的职业病防尘知识培训,方

可上岗。

A)2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员须配戴防尘过滤口罩,方可上岗操作。

A)2.1操作者应站在上风向位置操作,以免在下风向粉尘的吸入;

A)2.2凡是在作业生产条件承诺的情形下,须采取湿式作业。

A)3在室内操作,应当设有通风吸尘设备。

A)3.1操作者在压力容器内施焊时,应用局部密闭尘源机械吸风及

局部送风的联合通风方式;

A)3.2在容器内进行清根、除锈的操作者,须配戴防尘面具,穿防

尘服,同时采取局部机械吸尘和送风的联合通风方式。

A)4就业前职业健康检查

A)4.1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员,必须进行就业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A)4.2如发觉粉尘作业禁忌症者,不得安排粉尘作业。

A)4.2.1粉尘作业禁忌症有:

a)活动性疾病;

b)慢性尘肺疾病,严峻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疾病;

c)明显阻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

d)严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A)5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A)5.1在取得就业前检查记录后,连续从事粉尘作业5年以上,可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A)5.2对已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员,每2—3年检查一次;

A)5.3已诊断为尘肺病、尘肺结核或已诊断为疑似职业病的职员,最

少每年复检一次;

A)5.4对不适宜连续从事原作业岗位职员,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

排非粉尘作业岗位;

A)5.5对调离原岗位的职员,调离前应做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规范性附录B

噪声性作业岗位卫生防护的要求

B)1职员上岗前须通过防护的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B)2操作者上岗时,须配戴防噪声耳罩,隔音成效须达到30db;

B)3从事噪声作业的职员,应进行就业前职业禁忌症健康检查,以下

疾患者不得从事噪声作业。

B)3.1噪声作业工人职业禁忌症:

B)3.1.1耳部疾患及听觉器官疾病;

B)3.1.2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B)3.1.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植物神经功能专门;

B)3.1.4神经、精神疾患及内分泌疾患。

B)4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B)4.1就业后每2—3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B)4.2如发觉职员高频段听力下降达30db时,应采取听力复原治疗

或强制配戴护耳器等。

B)5室内噪声的操纵

B)5.1可采纳吸声、消声、隔声的材料,操纵噪声的传播。

B)5.2采纳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高噪音设备。

规范性附录c

化学毒物及有害气体中毒的防护要求

C)1职员上岗前,须进行有毒物质的防护知识培训。

C)2职员上岗前,须进行就业前职业禁忌症的健康检查,杜绝有职业

禁忌症的职员从事毒物作业岗位。

C)2.1职业禁忌症有:

C)2.1.1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类出血性疾病;

C)2.1.2肝、胃器质性疾病;

C)2.1.3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病;

C)2.1.4呼吸道疾患,活动性肺结核,过敏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C)2.1.5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

神病。

C)2.1.6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硬化病、高血压器质性疾病。

C)2.1.7各种眼病,鼻病及内分泌疾患。

C)3就业后定期健康检查

C)3.1就业后每2—3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C)3.2专门情形时,及时检查。

C)4上岗时的预备工作.

04.1上岗时应按照接触毒物的种类、浓度,选择使用防毒过滤口罩、

防毒面具或防护面具等;

C)4.2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

C)5室内应当设排毒通风设备。

C)5.1室内操作应当设通风排毒(烟)气的设施;

C)5.2如散发金属烟气或是刺激性气体,须加以局部排风。

C)6化学物品的治理

C)6.1各种化学物品的治理,应当设专人负责;

C)6.2化学物品的存放,严格按种类分别摆放;

C6.3防止化学毒物的跑、冒、滴、漏。

C)7须设淋浴室,冲洗水龙头,洗手设施。

C)8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应迅速撤离中毒事故现场,在主动抢救的同

时报告有关部门,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进展。

C)9普及急救和预防知识,增强防护意识,做好防护工作。

规范性附录D

高温作业防护要求

D)1通风降温

D)1.1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D)2职员的保健措施

D)2.1供给清水饮料,如盐汽水、盐茶水,一样每人每天须补充水3

—5升;

D)2.2职员须补充热量、蛋白质、维生索B族和C族;

D)3高温作业员佩戴的物品

D)3.1高温作业职员应配戴防热面罩、防护眼镜、工作帽汗套、鞋盖

等个人防护用品。

D)4就业前和入暑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D)4.1职员凡有就业禁忌症及重病复原期、年老体弱者不宜从事高温

作业。

D)4.2高温职业禁忌症有:

D)4.2.1高血压(有高血压史一年以上,有三次以上舒张压2100的

病史记录)

D)4.2.2心脏疾患,心率增快(有心动过速病史,并有三次以上心率

>120次/分的病史记录)

D)4.2.3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D)4.2.4严峻的大面积皮肤疾患。

D)5组织措施

D)5.1加大领导和治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D)5.2生产部、综合部对防暑降温工作要进行监督检查。

D)5.3生产部要深入高温作业现场进行健康监护,同时向职员宣传防

暑降温知识,教育职员遵守高温作业的安全规则和保健制度。

D)5.4发觉中暑者,应赶忙将其搬到通风阴凉区,解开衣服,同时向

医院求救,有条件的可赶忙送往医院救治。

D)5.5高温季节,应按照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劳动休息时刻,

躲开中午最高气温作业,增加休息次数,缩短劳动时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