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3(共9套)(共293题)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分,共16分。)1、从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和发展看,下列的观点错误的是()。A、在原始社会,权利和义务还浑然一体,没有分离B、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分离C、在社会主义社会,权利和义务既对立又统一D、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在总量上是不平等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剥削阶级社会的法律制度中,权利和义务在数量分配上出现了不平衡,但在总量上是相等;而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实行“权利义务相一致”,权利和义务在数量分配上达到了平衡。2、《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A、普通权利B、救济权C、相对权利D、基本权利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的,人们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它是与普通权利相对的概念。普通权利是宪法以外的普通法律所规定的权利。3、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种义务属于()。A、绝对义务B、基本义务C、相对义务D、集体义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绝对义务,又称对世义务,是相对应不特定法律主体的义务;相对义务,又称对人义务,是对应特定法律主体的义务;故选C。4、债权属于()。A、对世权B、一般权利C、对人权D、专属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债权属于债权人的权利,它是对债务人的特定的权利。因此属于对人权利。5、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C、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D、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义务,即由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前一种情况是行为的义务,后一种情况是不行为的义务,两种情况合称“令行禁止”。6、只能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称()。A、可转移权B、专属权C、对人权D、对世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权利能否转移,可以分为专属权和可转移权。专属权,只能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7、公民的所有权属于()。A、绝对权B、相对权C、特殊权利D、职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权利分为对世权(绝对权)和对人权(相对权)。对世权是对其他任何人的权利。对人权是对特定人的权利。公民的所有权是针对所有人的权利。8、根据义务是否可以独立存在进行划分,法律义务可分为两类,即()。A、主义务和从义务B、公义务和私义务C、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D、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义务是否独立存在,可以把义务分为主义务和从义务。前者又可称第一位义务,后者又可称第二位义务。9、按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划分为()。A、公权利和私权利B、对世权和对人权C、原权利和救济权D、专属权和可转移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权利分为对世权(绝对权)和对人权(相对权)。对世权是对其他任何人的权利。对人权是对特定人的权利。10、按义务的效力范围不同,可将义务划分为()。A、公义务与私义务B、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C、主义务与从义务D、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按照效力不同,可以分为对世义务和对人义务。前者是一般人都承担的义务。后者是特定人对其他特定人的义务。公义务和私义务的划分是根据依照的法律不同。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是根据义务是否可以被转移所作的划分。11、人身权利属于()。A、绝对权B、相对权C、特殊权利D、职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身权利是每个人都享有的,它既不属于特殊权利也不是职权,是绝对权。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行使权利必须采用正当、合法的手段B、履行义务必须采用不作为方式C、遵守法律首先应该遵守宪法D、不能只行使权利不履行义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履行义务可以采用作为方式,也可以采用不作为方式,取决于法律的要求和具体情况。13、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10.1.6)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这一格言表明权利与法律具有密切联系,权利具有法定性,权利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表明法定的权利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才算是权利,即法律又具有现实性,要看一个人事实上是否拥有权利。与此意思最接近的是C。A项明显与常识不符。且背离原意。B项属于字面理解,未及要害,失之狭隘和生硬。D项表述最具迷惑性,对该格言做“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的理解也不能算错,但理解还不够全面,且D项前提是虚构的,该格言没有“权利是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的意思,与事实和常识也不合。14、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各执一份,留见证律师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10.1。12)A、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B、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C、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D、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该条款是一个技术性规定,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条文。非规范性法律条文并不直接规定法律规则或者法律原则,而是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如专门法律术语的界定、公布机关和时间、法律生效日期和生效方式等),并且总是附属于规范性法律条文,非规范性法律条文不可能独立存在。故AC错误,D正确。该条款尚无涉案件事实,B项表述错误。15、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B、是否合法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D、是否具有社会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以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6、只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尚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A、伪证B、诈骗C、撒谎D、诬告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法律反映一般的道德要求,但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是违法行为。撒谎行为虽然违反道德,但是并不违法。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积极义务的范畴?()(司考.2011.1.55)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A、C。积极义务是指行为人必须根据权利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叫作为义务,如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纳税、服兵役等。消极务是指义务人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也叫不作为义务,如不得破坏公共财产,禁止非法拘禁,严禁刑讯逼供等。故A、C正确,B错误。D项属于权利的范畴,不选。18、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哪些表述不能成立?()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A、B。法律所规定的权利概念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概念属于不同的领域,其所针对的对象和效力也是不同的,并非指同一事物。法律制裁是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并非主动承担。19、“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说明()。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C、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在剥削阶级社会,权利义务往往是不等量的。20、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这是()。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B、D。相对义务是针对特定人的义务。普通义务是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本题中的法律义务是由合同法规定的,相对于债权人的义务。21、权利、义务可分为基本权利义务和普通权利义务,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基本权利义务是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22、法律权利的特征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权利的本质是由法律规范所决定,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权利是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决定是否实施某种行为,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与利益紧密相连。权利的实现是以义务为保障的。23、法律义务的特点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法律义务是指法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它与法律权利密切相关,体现了人们行为的不可选择性。24、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法律上规定的极利和义务的区别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义务是有待于实现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属于可能性领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是法律关系主体在实施法律活动过程中所实际享有的权利和正在履行的义务.属于现实性领域。前者针对的是一国之内所有不特定的主体,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法律效力;后者针对的主体是特定的,仅对特定的主体有效。25、权利一词可以在以下哪几种意义上使用?()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权利一词可以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如道德权利、自然权利、习惯权利、法律权利,等等。2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它所规定的义务属于()。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A、B。基本义务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根本义务,绝对义务是与不特定法律关系主体相对应的义务。27、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它所规定的权利属于()。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B、D。此法律条文规定了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系由宪法规定的国家的基本权利、绝对权利。28、关于权利和权利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权利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一国所有公民自出生起即具有权利能力.不以认识和控制能力为前提。权利能力在法律关系中体现为权利。29、权利表现为权利人()。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B、D。权利,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所承认和保护的,是一般的行为规则,对侵犯这种权利的行为,要受到有关国家机关的制裁。从形式上讲,权利的一般含义是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权利主体或享有权利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以至国家本身),具有自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30、下列哪些法律行为必须经过有关国家机关履行一定手续加以证明,才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A、B。我国结婚采用登记制,登记后才有效,房屋转让也须登记才有效。31、法律责任是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而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行为,关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以下论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本题考查的是关于违法行为的概念。关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第二,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第三,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第四,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但是在行政法领域,一般实行的是过错推定原则,在民法领域也有无过错原则的适用;第四,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法定行为能力。32、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违法行为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主体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并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照现行法律应当予以追究的行为。有些不道德的行为并不违法,比如骂人;有些违法行为也不一定违反道德,比如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无效的行为也不必然是违法行为。另外还存在一些既不合法,但也不违法的行为。33、下列有关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考研题)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完成,其着眼点在于某一法律行为是否已经客观存在。而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法律行为的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产生了法律效力,其着眼点在于法律是否对某一已成事实的法律行为的效果给予积极的评价;法律行为的生效除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外,还以意思表示的内容及形式的合法为要件。因此,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与生效条件是不同的;法律行为的生效以其成立为前提;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可能同时,也可能不同时,所以,A错误,B、C、D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4、我国《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的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司考.2007.1.91)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权利和义务总是相互对应的,关于A,军人的配偶在离婚方面所承担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利存在,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关于B,认为现役军人与其配偶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不一致的,也是不正确的。关于D,法律规则的要素分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该条文没有具体规定法律后果,故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关于C,现役军人的配偶的义务只是对军人而言的,因此它只是一种相对义务,不是绝对义务。因此C正确。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题1.0分,共13分。)1、范某参加单位委托某拓展训练中心组织的拔河赛时,由于比赛用绳断裂导致范某骨折致残。范某起诉该中心,认为事故主要是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引起,要求赔偿10万余元。法院认定,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事故的发生,范某本人也有过错,判决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司考.2013.1.15)A、范某对案件仅做了事实描述,未进行法律判断B、“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一语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裁判事实,可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C、“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是从逻辑前提中推导而来的D、法院主要根据法律责任的效益原则作出判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范某“认为事故主要是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引起”,即对该中心违约行为的法律判断。B项,演绎推理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必然推导出结论或结论必然蕴涵在前提之中的推论。大前提通常是法律规定,小前提是裁判事实,因此题中裁判事实应作为演绎推理的小前提。c项,“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就是从大前提(法律规定)和小前提(裁判事实)中推出的结论(判决)。D项,法院主要根据法律责任的公正、合理原则作出判决。故ABD错误,C项正确。2、规范责任论认为,法律体现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指引和评价人的行为的规范,法律责任的本质是什么?()A、对违法者的道义责难B、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存在C、使违法者适应社会生活和再社会化D、行为的规范评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规范责任论认为,法律责任的本质是行为的规范评价。因为该流派认为,法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指引和评价人的行为的规范。3、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A、责任主体B、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C、损害结果和主观过错D、因果关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包括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由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和根据,是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前提,因此,它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故本题选B。4、下列属于根本不适合使用法律手段加以调节的是()。A、离婚纠纷B、亲属间的财产纠纷C、仅有作恶的思想而并无作恶的行为D、家庭内部矛盾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准则的社会规范,纯粹的思想不是法的调整的范围。5、某人的一项违法行为同时引起了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追究,请问行为人首先应该承担那一种责任?()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财产责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某种违法行为符合多种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多种法律责任并存或冲突,这种现象被称为“责任竞合”。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的责任,在所有法律责任中是最严厉的,当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发生竞合时,行为人应当首先承担刑事责任。6、某市政府建新办公大楼,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包。工程按期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市政府由于财政困难,部分工程款一直未按期付给建筑公司,致该公司陷入严重经济困难。建筑公司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遂诉至法院。本案中,市政府应负()。A、侵权责任B、违约责任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本题中市政府依合同约定负有向建筑公司支付承包工程款的义务,却没有履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7、《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体现了法律责任归结的()。A、责任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效益原则D、合理性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责任法定原则的含义包括: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8、下列属于法律制裁的是()。A、甲、乙两公司签订有合作协议,后甲公司违约,经乙公司聘请的律师与之进行交涉,并以提起诉讼相威胁,甲公司被迫付给乙公司一笔违约金B、党员张某因违反党纪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C、学生李某因严重违反校规被学校通报批评D、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因与宪法相抵触,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A、B、C中的各种处罚都不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实施的,因此不属于法律制裁。故选D。9、张某过马路闯红灯,司机李某开车躲闪不及将张某撞伤,法院查明李某没有违章,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判李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司考.2008.1.5)A、《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正式的法的渊源B、违法行为并非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源C、如果李某自愿支付超过10%的赔偿金,法院以民事调解书加以确认,则李某不能反悔D、李某所承担的是一种竞合的责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渊源。在本案中,李某并未违章,他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并非由于其违法行为所致,而是来自于法律的规定;民事调解书确认李某自愿支付超过10%的赔偿金后,李某即不能反悔;他承担的责任既不是侵权责任,也不是违约责任,而只是无过错责任,所以不存在责任竞合问题。故应选D项。10、将法律责任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与违宪责任的标准是()。A、责任的内容B、责任的人数C、责任的程度D、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与违宪责任。11、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下列哪项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A、李某家贫如洗却不小心在打工的企业损坏了价值30万元的仪器B、王某偷了一辆价值100元的自行车,14年后被人查出C、赵某遇到抢劫的3个手拿利刃的歹徒时奋起反抗,夺过刀将其中一个歹徒刺成重伤D、朱某偷彩电被事主抓住,双方签订了由张向事主赔偿1000元精神损失的协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中行为人应承担由其过失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其经济财产状况可以适当减轻责任或免除责任;B中行为人的行为虽系盗窃行为,但情节较轻,且已过追诉时效,不再承担刑事责任;c中行为人的行为系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D中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选D。12、刑事制裁与民事制裁的相同处表现在哪一方面?()A、制裁目的B、制裁程序C、制裁方式D、制裁机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刑事制裁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民事制裁旨在补救受害人损失;在程序上,刑事制裁一般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民事制裁一般由被侵害人提起诉讼;刑事制裁的方式由限制、剥夺自由、生命,民事制裁主要是对受害人进行财产补偿。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制裁机关都是人民法院。故选D。13、我国的法律制裁中,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一种制裁是()。A、行政制裁B、经济制裁C、民事制裁D、刑事制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因此民事制裁是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其制裁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旨在保护财产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分,共16分。)14、依据()可将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行为规则的内容;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违法行为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执行着法的保护职能,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保护规则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15、纵向法律关系的特点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C、D。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其特点是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地位,法律主体问的权利义务具有强制性。16、关于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A、C、D。按照相关法律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主法律关系,即不依赖其他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或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即由主法律关系产生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如实体性法律关系是主法律关系,程序性法律关系是从法律关系。17、某省人民政府慰问灾区,向某村赠送了现金和生活用品。省政府和该村在此事中的关系是()。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A、D。单向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的法律关系;横向(平权)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权利义务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省人民政府的赠与行为不是作为国家机关实施的。18、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能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在我国,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侨民和无国籍人)和机构、组织以及国家均可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外国侨民和无国籍人参与法律关系以我国有关法律和与有关国家签订的条约为依据。19、行为能力包括()。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根据内容的不同,行为能力可分为权利行为能力,即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权利的能力;义务行为能力,即能够实际履行法律义务的能力;责任行为能力,即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20、关于权利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B、C。并非每一主体都必然具有权利能力,例如,法人在依法成立时才具有权利能力。具有权利能力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但具有行为能力必然具有权利能力。21、某公司于2004年1月8日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具有法人资格,2月18日正式营业,2009年3月1日被撤销,关于该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B、D。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成立时产生,至解体时消灭。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22、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作为法律规则内容的权利和义务,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作为法律规则内容的权利和义务,两者领域不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属于现实性领域,而作为法律规则内容的权利义务属于可能性领域;针对的主体不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针对的主体是特定的,而法律上规定的权利义务所针对的是一国之内所有不特定的主体;法律效力不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属于个别化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属于一般化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属性不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未必都由法律所规定,并不必然具有法律属性,而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必然具有法律属性。23、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A、C、D。因为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结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任何法律关系的产生变化都是以有法律规定为前提。大多数情况下,法律规范仅为法律关系的变更提供了前提和模式,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还需要有具体的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事件,另一类是法律行为。24、作为法律事实组成部分的行为,具有如下()特点。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作为法律事实组成部分的行为,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化、发展的人的有意志的行为。25、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不具有合法性.不符合法律关系的含义。26、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C、D。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无效的合同关系”本身不是法律关系,无效的合同关系可能引起法律关系,这一选项比较难,关键是对法律关系概念的真正理解。“奴隶主对奴隶之占有使用关系”,按照奴隶制法属于法律关系,不能按照现在的法律进行理解。27、法律关系是一种()。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所结成的权利(权力)义务关系。它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现象。法律本身规定的抽象的权利(权力)义务关系仅体现国家意志;而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利(权力)义务关系则不仅体现国家意志,而且更体现具体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意志。但当事人的意志必须符合国家意志,才能构成合法行为。28、法律关系客体包括()。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B、D。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有以下几类:①物;②人身;③精神产品;④行为结果。29、法律关系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如果按照公私法的划分的标准法律关系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公法法律关系、私法法律关系和公私法(社会法等)混合法律关系。关于以上的分类,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A、C、D。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关系的分类。我国传统对于公私法划分长期持否定态度,而自80年代末期以来,对于此观点逐步改变。考生主要要理解对于公法的范畴,私法的范畴和公私法混合的范畴。分类的标准主要是通过法律保护的利益以及保护方法。公法主要指宪法、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私法主要指民商法;公私混合法主要指经济法、劳动法以及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有些学者也认为主要指社会法。答案B指出私法不受国家的干预是不对的,因为像民法这种典型的私法在救济手段方式方面也是需要国家干预的,又如民法物权法定的原则也主要是国家意志的干预体现。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一般而言,《著作权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A、行政法B、民法C、商法D、经济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著作权法》调整的是著作权法律关系,保护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属于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应属于民事法律。故选B。2、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B、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包括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C、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其规范的性质,可以归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D、《刑法》是“刑法”这一部门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所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件。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单独构成一个法律部门,只有当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达到一定数量并且具有相当重要的法律地位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故A不正确。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A、法律体系B、法系C、立法体系D、法律部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即将一国的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法系,是指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对法所作的分类。立法体系是指与一国立法体制密切相关的各个有权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体系。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对一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故选D。4、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构成的体系。A、国际法B、国内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成文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体系是将一国的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是由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故选B。5、《国家赔偿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A、行政法B、经济法C、宪法D、民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国家赔偿法》是有关国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法律规范,属于行政法的法律部门。6、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A、法律调整的范围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后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对象和方法。7、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应划归为()。A、行政法B、民法C、商法D、劳动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商法是调整商事法律关系和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劳动法是指调整关于劳动关系以及由劳动关系产生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8、从法律部门的角度看,下列有关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目的具有独特性B、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C、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D、刑法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划分部门法主要是依据调整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2题,每题1.0分,共22分。)9、法律规则的特征有哪些?()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法律规则是对一定的事实状态(事件和行为)赋予明确的法律意义,并确定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它具有明确性和确定性、可预测性和一般性。可预测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则预测自己或者他人如何行为以及由此所要承受的法律上的后果。一般性是指法律规则是对某类事作出的规定,可以反复适用。10、由技术规范构成的法,在法学上被称为“技术法规”。这种技术法规属于()。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B、D。技术法规调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因不遵守技术规范而可能造成的损害而将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所形成的法律规范。11、关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司考.2008.1.51)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B、D。案件审判中,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此外,法律原则的适用还有两个严格的条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不同于法律规则,它不是像后者那样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而是取决于法官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强度的原则间作出权衡:被认为强度较强的原则对该案件的裁决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比其他原则的适用更有分量。但另一原则并不因此而无效,也并不因此被排除在法律制度之外,因为在另一个案中,这两个原则的强度关系可能会改变。故选ABD。12、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8.1.54)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B、D。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在逻辑上缺一不可。但是.本题没有区分规范性法律条文与非规范性法律条文。如果是规范性法律条文,假定部分和法律后果可以省略;如果是非规范性法律条文,则三个要素都不存在。故选BD。13、《政府采购法》第35条规定:货物和服务项目实行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该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的行为模式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C、D。行为模式即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或范式。该法条规定的行为模式系“应为模式”。14、下列规则中属于确定性规则的是()。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B、D。A为委任性规则;C为准用性规则。15、有关职权性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C、D。职权性规则是一种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相重合的特殊的法律规则,属于强行性埤则。16、法律原则可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下列属于政策性的原则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公理性原则是由法律原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原则,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17、《合同法》第24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承租人可以要求部分返还。”在该法律规则中,假定条件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适用的条件,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的时间和场合、行为的确定主体、范围和对象问题。18、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哪一条不属于法的要素中的法律规则?()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作为法的要素的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的要素除了法律规则,还有原则和概念。依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D。19、下列规则中属于任意性规则的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C、D。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确定的范围和程序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在任意性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行为主体可以进行选择。20、“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是一条()。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A、C。公理性原则,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实体性原则是指直接涉及规定和确认实体性权利、义务和职权、职责方面的原则。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在立法实践中,表述法律规则内容时,假定条件可以省略。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前提,前两者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会有不同的法律后果。22、《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该法律条文包含了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的()。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这一部分是假定条件;“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这一部分为行为模式;“不负刑事责任”是法律后果,由于法律认为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这种法律后果是合法的法律后果。23、《担保法》第96条规定:“本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条文()。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规范性法律条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规范的法律条文。非规范性法律条文是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是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如专门法律术语的界定、公布机关和时间、法律生效日期等)的条文。24、下列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BCD中的法律文件只针对特定事件和特定当事人发生效力,不具有普遍效力,属于非规范性文件。25、下列哪些选项表述的内容不是法律规则?()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B、D。A、B系法律原则;D不属于法律。26、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有哪些方面?()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A、C、D。法律规则的要求是具体的、明确的,行为主体必须按照规则的要求去行为,法律原则只对行为设定一些起码的要求,具有更高程度的一般性。由于法律规则是具体、明确的,它只能调整某一类型的行为,而原则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它所涵盖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领域要宽泛的多。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在遇到新型的和疑难的案件时,如果没有现成的规则可循,可以直接适用法律原则。27、《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者抗诉,经过审查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本法第225条、第227条和第228条的规定,分别情形用裁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撤诉、变更原裁定。这一规定属于()。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A、C。义务性规则是为人们设定义务的规则。它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准用性规则是没有具体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是规定可以参照或援用其他法律规则的规定来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则。28、下列哪些内容的表述,不属于法律规则?()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A、B、C、D。AB为法律原则;C为法律概念;D不属于法律规范。29、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三者,在以下法的要素的论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本题考查的是对法的要素的理解。涉及法的要素的所有方面,是比较宏观方面的把握。除了题干中的命题外,在法律规则方面要注意到各种不同的分类以及具体的法条可以归属的规则的分类。而在法律概念方面要注意到法律概念的具体定义以及法律概念的具体发展,并且要注意到对于概念法学所运用方法,即认为概念法学是“逻辑自足的”批判,同时还要注意到法律概念的历史性、地域性的特点。在法律原则方面,注意到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一样没有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但是在创制、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他们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相应法律规则时,法律原则可以代替法律规则来作出裁决,即应付没有现成规则时可适用的新情况。30、从结构上看,法的内容可分为()。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C、D。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构成法律部门;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法律部门构成法律体系。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1、关于法的规范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道德虽然也是规范,但不具有社会规范性B、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C、《民法通则》的适用对象是特定的人D、某市人民法院针对某一刑事案件所作的民事判决书是可以反复适用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道德也是规范,具有社会规范性,故选项A错误;《民法通则》的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故选项C错误;某市人民法院针对某一刑事案件所作的民事判决书只能针对该特定案件适用一次,故选项D错误。2、下列关于法律原则作用的选项哪一项不能成立?()A、法律原则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依据B、法律原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审判案件的确定依据C、理解法律原则有助于完整地把握法律整体,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更好地适用法律D、公民理解法律原则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权利,规范自己的行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处理法的价值冲突,一般有三种主要原则:价值位阶原则、个案平衡原则、比例原则。在下列事例中,哪一项体现了个案平衡原则?()A、在抢险救灾中,王某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同意救灾队拆掉了自家篱笆作为救灾物资B、李某向法院起诉要和妻子离婚,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李某的妻子正在怀孕期间,遂判决二人不得离婚C、出租车司机张某送孕妇去医院,途中孕妇临产,情形危急,为了争取时间,张某将车开到了非机动车道上调头,结果被交警拦住并被告知罚款,经过张某的解释,交警不仅没有处罚,还用警车为它开道,将孕妇及时送到了医院D、在一起遗产纠纷案件中,继承人甲、乙两人按法律规定应当平均继承遗产,但由于乙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无劳动能力,法官判决乙继承了70%的遗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该条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条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则B、该条规定不属于法律原则C、该条规定属于法律规则中的授权性规则D、该条规则体现了法对人们的行为的强制和引导的功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该条规定属于法律规则中的义务性规则。5、某村一对青年男女依照当地的习惯举行婚礼(尚未领取结婚证),几天后,新娘逃走并向公安机关控告新郎强奸了她,当地公安机关以涉嫌强奸罪立案并逮捕了新郎,后法院审理认为强奸罪成立并判处有期徒刑3年。当地村民对此反映强烈,按照当地习惯法办完喜事新娘便是新郎家的人,强奸之说实在是荒唐。对此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习惯法和国家法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一致B、习惯法有自己存在的基础、价值和实施方式C、习惯法应该以国家法为标准,按照国家法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审视和调整D、形式的法律与社会实际的生活产生距离,不利于国家立法目的的最终实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习惯有自己存在的社会基础和价值,是社会长期发展的方式,反映了一定地域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时的确与国家法的规定不一致,甚至是冲突,但这不是说要习惯法必须同国家法保持一致,国家法在制定时也要考虑法律是否同人们的传统价值相契合,要通过民主立法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凝聚人们的共识,更好的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相一致。因而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6、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为哪一个选项?()A、某烟酒批发商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执法人员打成重伤,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B、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个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将3000斤优质大米交付给乙;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所有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或者违反了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对法律责任的理解。B项“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个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将3000斤优质大米交付给乙;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责任”,错误之处在于履行期内,甲、乙双方都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不是单方面的。C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所有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或者违反了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这一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触犯了刑法或者违反了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没有直接违反宪法,不是违宪行为,因此不应承担违宪责任。D项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但是法律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法律的内部证成是指法律决定必须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法律的外部证成则是指对法律决定所信赖的前提的证成B、法律的内部证成保证了结论是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它对前提是否是正当的、合理的没有任何的保障C、法律的外部证成关涉的只是从前提到结论之间推论是否是有效的,而推论的有效性或真值依赖于是否符合推理规则或规律D、在法律适用中,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是相互关联的。外部证成是将一个新的三段论附加在论证的链条中,这个新的三段论是用来支持内部证成中的前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的外部证成关涉的是对内部证成中所使用的前提本身的合理性,即对前提的证立。8、当谈及“理性的目的”所指向的对象时,拉伦茨认为:“其一关涉被规整之事物领域的结构;反言之,连立法者也不能改变的实际的既存状态,假使他要合理地立法的话,在作任何规整时,他都必须考虑及此;另一类是一些法伦理性的原则,其隐含于规整之中,只有借助这些原则才能掌握并且表达出规整与法理念间的意义关联。”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法律解释中的哪一种?()A、历史解释B、体系解释C、比较解释D、客观目的解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关于法的继承的根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法的继承性源于统治阶级的需要B、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的继承性C、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D、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法的继承的必要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下面关于法律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意识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A、法律意识同法律文化关系密切,与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等因素没有关系B、在同一国家内部法律文化是统一的C、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法律文化不会有很大差异D、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中的基本组成要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法律意识与其他的法律现象,如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行为等,既有有机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由于地域的差异、风俗的不同,人们对法律的认同所形成的法律文化也是不同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法律文化自不相同。因而ABC三个选项是错误的。11、下列关于法与社会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B、法须以社会为基础,表明制定、认可法律的国家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权力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同时可以说,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础C、法对社会的调整,首先是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D、法以社会为基础,不仅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而且还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完全一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12、下列哪些情况符合适用法律原则的条件?()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下列哪些法律行为还需要其他法律事实,才能导致有关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对符合法律事实的行为的理解。离婚和房屋买卖都需要经过登记、批准等行为才能成立。14、英国某法院曾审理一件颇为棘手的刑事案。一名叫乔治的年轻人设法进入某皇家空军机场,坐在机场跑道上观看天上的飞机,被警察带走并于几天后被送上法庭。乔治的辩护律师为其辩道:《官方机密条例规定》:“不得在禁区附近妨碍皇家军队成员的行动。”虽然军用机场是个“禁区”,乔治也妨碍了皇家军队成员的行动,但是,他不是在“禁区附近”而是在“禁区里”做的事。条例只规定了“在……附近”,没有规定“在……里”,所以依据这条规定是不能处罚乔治的。律师还提醒法官注意,英国是个法治国家,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官在对此案进行裁决时甚感为难。对此,下列哪些评论是正确的?()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一天晚上,田某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黄某持刀逼向田某并让他交出钱和手机。田某见状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某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黄某挥去,黄某应声倒下。田某立即向派出所报案,后经查验,黄某已死亡。对此,下列哪些评论是不正确的?()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可以成立?()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行政诉讼法》第5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关于这一规定,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选项A的前半段是正确的,但规章属于法律的正式渊源,故A项错误。B项是正确的,选项C错误。部门规章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发生矛盾时,应当报由国务院裁定,因此选项D错误。18、某法官在审理一起刑事案件过程中,需要对我国《刑法》中的“人户盗窃”中的“户”进行界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一般认为,法律产生的主要标志包括下列哪些选项?()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下列哪些选项说明了法治所体现的法律价值、法律精神?()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关于法与社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社会是个复杂的统一体,法律是社会的一部分,法律的变迁要同社会的变迁相适应。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并不是把法律作为唯一的调整规范,忽视其他社会规范效果只会适得其反。22、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产生于人类社会自身的需要,但是通过法律的施行和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也会对社会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法律是社会运转的一种重要调整机制。法律对社会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运转的一种重要调整机制。主要表现如下:法律形成社会共同目标和价值;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法律满足社会成员社会化的需要;法律推进社会变迁;法律解决社会冲突。四个选项的表达都是正确的。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23、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哪一或哪些选项可以成立?()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下列属于正式法律解释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正式的法律解释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约束力,所以ABC三项都不属于正式解释,只有D项属于正式法律解释。26、某气雾剂公司生产的卡式炉燃气罐属于不合格产品。某厨房配套设备用具厂生产的卡式炉的质量存在缺陷,甲在使用时发生爆炸,其女儿脸部大部分受伤并且留下疤痕,法院查明上述缺陷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在诉讼中,甲要求被告赔偿其女儿的精神损失费,被告均承认自己有错,但是均不认为其应当对精神损害赔偿承担责任,理由是法律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法律确实没有规定)。法官在判决中却支持了甲的请求,法官对此在判决书中指出:“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的原则和司法实践掌握的标准,实际损失除物质方面外,也包括精神损失,即实际存在的无形的精神压力与痛苦。原告在事故发生时尚未成年,烧伤造成的片状疤痕对其容貌产生了明显影响,严重地妨碍了她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除肉体痛苦外,无可置疑地给其精神造成了伴随终身的遗憾与伤痛,必须给予抚慰与补偿。”法官在这个案件中使用了下面哪一或哪些推理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中法官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了价值评价,所以为辩证推理,而归纳和演绎推理则是形式推理。27、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判断。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是法律意识的初级形式和阶段。法律思想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选项B虽然是一种心理,但与法律没有直接关系,不属于法律心理。28、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正确表达了法治的含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法治的含义。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为法律继承。29、下列关于法与传统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关于法律与政策,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的表述能够成立?()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某省会市的《学校安全条例》规定,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危险性活动。这一条款意味着,在该市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活动被视为违法。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法律与道德、人权保障等方面的实例题。“这一规定表达的是‘未成年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路,这不仅不符合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这一选项值得讨论,应该说这一规定于德、于法相符。32、“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是应当由这个基础来说明。”关于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关于法与人权关系的说法,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下列关于法与经济经济基础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根源于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会自发地产生法B、法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制约,所以法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C、在同一社会形态里,当经济基础发生局部变化时.也会引起法的相应变化D、法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积极地反映经济基础。而且也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下列关于法与社会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B、法须以社会为基础,表明制定、认可法律的国家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权力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同时可以说。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础C、法对社会的调整,首先是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D、法以社会为基础,不仅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而且还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完全一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法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下列哪一个选项没有正确表述二者的关系?()A、法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如果在分权型权力结构中.法的被需要还只是作为人治这种权力运行方式的点缀或辅助,则在集权型权力结构中,权力的配置和行使皆须以法为依据B、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因而总体上法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C、法对于国家机构、政治组织、利益集团等政治角色行为和活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控制,表明法对重要政治角色行为控制、调整的必然和必要D、政治运行的规范化,政治发展中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政治体系的完善化,离开法的运作都无从谈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如果在集权型权力结构中。法的被需要还只是作为人治这种权力运行方式的点缀或辅助,则在分权型权力结构中,权力的配置和行使皆须以法为依据。4、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社会决定法律,法律完全依赖于社会,只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发展B、法律是社会实践长期积累的结果,社会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渊源C、法律的变化、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法律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完全同步D、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规范,与其他的社会规范之间的联系不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关于法律与政策的区别和联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法律保证政策的实施,政策是法律所体现的一般原则、精神和内容,法律是执政党政策的定型化和条文化B、政策主要依靠宣传教育和纪律保证实施,而法律则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它一旦制定出来就要相对稳定地存在一个时期,政策的内容则随时随地发生变化D、从调整范围上看,法律调整的范围要比政策所调整的范围广泛得多,政策应当适应社会情势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下列哪个说法不能成立?()A、法律的起源与道德有一定关系B、有些法律规范是由社会习俗演化而来的C、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D、法律是唯一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法律与宗教是两类关系非常密切的社会现象。下列哪个选项没有正确指出这两者的关系?().A、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独立的法学消失了,这意味着法学思想的消失B、在我国,宗教应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因宗教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均受法律规范的调整C、自13、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一批出身于新兴中产阶级的思想家把君主(而不是上帝)或人性(而不是神性)作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使法律和法学从天国重新回到了人间D、宗教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法律一样都起着调整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作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而,独立的法学消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学思想的消失。例如,在托马斯.阿奎那的著述中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阿奎那通过把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法律思想糅合在神学中,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8、下列哪个关于法律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一定的法律内容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B、法律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不意味着它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C、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取决于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变化D、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必然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才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并不必然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9、苟子提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关于这句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选项?()A、这句话反映出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界限的模糊B、这句话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礼的地位要高于法C、苟子认为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D、这句话反映出以法为主、以德为辅的思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荀子的法律思想有自己的独特性,他支持礼法并用的思想.既强调礼的作用,也认为法律不可或缺。但是从总体上看,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倾向于肯定礼的作用超过法律的。因此,选项D错误。10、法与政策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在当代政治和法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法与政策的区别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党的政策是党的意志的体现B、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政策主要依靠宣传教育和纪律保证实施C、法律具有较大稳定性,政策则具有较大灵活性D、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要比政策广泛得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11、下列关于立法程序的各种观点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下列有关法律论证中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关于立法的科学性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某公共场所发布规定“禁止带狗进入”,一人带熊前来被拒之门外,遂以自己所带的是熊而不是狗提出抗议。该人对于规则的解释属于下列哪些解释方法?()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这说明了法律适用的哪些特征?()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下列关于设证推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选项?()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是因为设证推理虽然效力很弱,但却是任何一个法律人在其工作中必然会用到的假设。如果没有这种假设,法律人就只能漫无计划和目的地查找法律。17、2008年2月,为指导下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该解释属于司法解释。因此选项A错误:司法解释只是司法机关裁判的参考,效力等级不能与法律条文相比,因此选项B错误;司法解释不属于法律,不能认为是法官造法,因此C项错误。18、《行政诉讼法》第5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关于这一规定,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选项A的前半段是正确的,但规章属于法律的正式渊源,故A项错误。B项是正确的,选项C错误。部门规章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发生矛盾时,应当报由国务院裁定,因此选项D错误。19、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可以成立?()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方律师的这一思维方式属于类比推理。类比推理为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法上也可能存在相同点的推理。故D项不正确,ABC项可以成立。21、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选项?()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一辆外地面包车因违章行驶被A市交警拦下。驾驶员张某解释自己第一次来到A市,不熟悉路况。张某还诚恳地说:“这里有些交通标志和信号在我们县城都没有见过。”交警考虑到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作出免予处罚、教育后放行的决定。对于这一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交警在执行交通法规时合理运用了自由裁量权,并没有对法律进行扩大解释,因此C项错误。此事件交警的做法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不存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冲突,D项错误。23、下列对法律执行的特征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考查法律执行的特征。就主体而言,法律执行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法律执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法律执行的活动具有单方性。法律执行活动具有主动性。法律执行活动具有单方性并不是说法律机关可以武断地行事,而是说执法机关的意志居于主导地位,但是还是需要保障相对人应有的权利的,在作出重大的决定时还是要允许相对人申辩。24、周某自己挣钱买了一套房子,其父再婚又离婚后无房可住,便来投靠周某。后父子不和,周某起诉让父亲搬走。一审法院从保护所有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儿子享有房屋产权判决父亲搬出;二审法院却从“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和对公序良俗的理解出发,认为父亲有随周某居住的权利。下列对这个案件的评述,正确的选项有哪些?()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法官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个案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分析案件既包括了技术性的分析,同时还包含了价值判断,考虑各种社会关系和法律价值。社会时时刻刻在发展,法律一旦制定后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要处理新出现的情况,必须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另外法律的规定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是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法官利用自由裁量权审判案件恰恰是为了维护法律的统一性。25、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些选项?()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某法学专家在解释《民法通则》这一条款时根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进行解释,这一解释方法属于比较解释;某法学教师在解释某法律条款时参照了当时的立法资料,这种解释方法属于历史解释。27、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某法官在审理一起刑事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沪教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山市数学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健康教育的新篇章跨学科合作在学校的应用
- 2024年电力设施安装劳务作业分包书
- 2024年专业会议资料定制与印制合同3篇
- 以数据驱动的家庭健身计划调整与优化
- 办公环境中如何帮助员工建立自信心
- 2025中国铁塔集团河南分公司招聘2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西电集团(中国西电)招聘2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石化高桥石化分公司毕业生招聘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精品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竖井涌水量方程判定方法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6.2Kendall 相关性检验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1》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管理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师范大学论文封面
- (整理)《运筹学》期末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 机动车检测站内部管理制度.doc
- (完整版)《金匮要略》方剂总汇(完整版)
- 供电服务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