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2024七下·樊城期末)积累与运用。

七年级开展“点亮语文之光,开启精彩人生"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五彩斑lán()的语文世界,蕴藏丰富的宝藏。学习语文,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宝藏的过程。

美丽的中华民族是宝藏。她旷野A广袤,平原富饶,高山巍峨,江河奔泻;五十六个民族勤劳智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赤城的家国情怀是宝藏。光未然为祖国谱写慷慨()赞歌,端木蕻良对土地许卞铮铮誓言,陆定一历长征刻下红色印记。花木兰替父从军,度万里关山,保家卫国;邓稼先B锋芒毕露,匿千里戈壁专注科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伟人说过的话依然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伟人做过的事依然惊心动pò()、C可歌可泣;伟人的精神品格依然千秋万代,滋养D哺育国人的灵魂。当代青年必须深思____是暗前顾后、止步不前呢____还是为祖国的荣光锲而不舍、勇毅前行呢

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宝藏。《卖油翁》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归田录》,让我们悟出熟能生巧的道理;《孙权劝学》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让我们明白劝说艺术的重要。”

徜徉语文世界,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一路发现!

1.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冲斗牛

慷慨

斑lán

惊心动pò。

2.语段中划短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广袤B.锋芒毕露C.可歌可泣D.哺育

3.语段中划波浪线句“当代青年必须深思是瞻前顾后、止步不前呢还是为祖国的荣光锲而不舍、勇毅前行呢"横线空缺处应填的标点依次为

4.语段中划长横线句“徜徉语文世界,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一路发现!”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仿佛"蕴藏”“在"呢”的词性依次为:副词、动词、介词、助词。

B.语段中“发现宝藏"高山巍峨”“保家卫国"国人的灵魂”依次为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C.语段中“《孙权劝学》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让我们明白劝说艺术的重要。"这句话表述无误。

D.语段中“光未然为祖国谱写慷慨赞歌,端木蕻良对土地许下铮铮誓言,陆定一历长征刻下红色印记”运用排比,使语句有节奏,有气势,赞美之情更强烈。

6.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有同学在参加本次学习活动时设计了出对联活动,请你补全下面两则对联。

①上联:笔耕不辍书源广下联:___横批:文思泉涌

②上联:读书万卷乐无限下联:下笔千言意有余。横批:。

7.活动过程中,设置了如下现场访谈环节,请你积极参与,补写诗句。

主持人小语:小文,请你结合七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体验,有理有据地谈谈你对“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宝藏"这一观点的看法。

小文:本学期,我在古诗文学习方面收获颇丰。在解读过程中,我吟一句,请同学们接吟一句,和我一起盘点收获。

古诗文似一盏盏明灯,点亮我的生活。杜牧《泊秦淮》里“商女不知亡国恨,①___”的忧患,李商隐《贾生》中“②___,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愤慨,让我深知天下之本在国;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③___”的乡思,《木兰诗》里“④,送儿还故乡"的惦记,让我明白国之本在家;刘禹锡《陋室铭》里“斯是陋室,⑤”的高尚,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⑥___"的洒脱,让我明白家之本在身。愿大家插上诗的翅膀,飞往脚力无法到达的地方,诗意生活!谢谢大家!

二、阅读与欣赏。

8.(2024七下·樊城期末)古诗阅读。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

(1)小思邀请你合作完成本诗的赏析批注:

诗歌前两句点明是时节,后两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且与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哲理:____________。

(2024七下·樊城期末)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①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②为当然。冬不改柯③,夏不易叶,其素④行原如是也。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③;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⑥天地,反⑦似德⑧之者。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⑨之笠翁⑧,孰知之哉

(节选自李渔《黄杨》)

【注】①溢:超出。②困厄:困境。③柯:枝条。④素:平素。⑤已:同“矣"。⑥憾:怨恨。⑦反:反而。⑧德:感激。⑨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⑩笠翁:李渔,号笠翁。

9.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强争无益B.亭亭净植植此宜生怜悯之心

C.宜乎众矣植此宜生怜悯之心D.水陆草木之花茂叔知之

10.请用“/”为【乙】文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①的写法,【甲】文借写莲花的坚贞高洁,表明作者②_________的志趣;【乙】文借写③____________,表明④____________。

(2024七下·樊城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

20岁,我理解了“乡村振兴"

①二十岁这年,是我警校毕业的前一年。刚刚开春,我们就踏上了前往祖国边疆的路,到村子里协助驻村工作队工作。

②下车的那一刻,我掏出手机,再打开和父母的位置共享,已经是横跨中国地图的一条线,和四千多公里的距离。这是距离目的地最近的县城。我拖着大包小包下了火车,又挤进一辆小小的面包车,人叠人,颠簸了一个小时,终于看见了乡政府的大门。

樊城区七年级语文试卷第3面(共6面)③尘土飞扬,阳光刺眼,微微眯了眼睛,下车去找接应的村干部,干部们都戴着草帽或是遮阳帽,热情地挥手打招呼,冲我们笑着。从乡里坐上车,七拐八绕的又是二十里路,就到了我们要工作的村委会。

④来到村里的第二个晚上,我刚爬上嘎吱嘎吱响的上铺,书记便打电话来叫我去开紧急会议。已是深夜,但所有的村干部都来了。他们眼睛通红,黝黑的手里紧攥着记录的笔,专注地听着书记的每一句话。会议结束已经是凌晨一点半,村委会外面的灯早就灭了。我打着手电,颤颤巍巍地走着。三月,春寒料峭,凛冽的寒风好像要撕裂我的脑神经。我跟在书记后面,心里犯嘀咕:好像没什么事是不能睡醒了再说的。书记看出我欲言又止,告诉我这是工作的常态,现在正值初春农忙,一切事都要第一时间传达。“明天天亮村干部就要给农民们开会,传达乡里的要求。他们就要去下地干活了。一刻都不能耽误。过了这几天,就过了最好的种植期了。”他嘱咐我好好休息,明天睡个好觉。

⑤那天晚上我很久没睡着,在备忘录里记下:“你要走遍村里的每一条路,看看他们风吹日晒的生活,看看他们布满老茧裂纹的手,看看深夜还在工作的干部,你不亲眼所见,你不亲身经历,永远不能理解什么才是他们的生活。这世界上只有四个字最容易却也最难一一好好活着。"

⑥那段日子洗涤了我的心,二十岁的我,站在“乡村振兴工作站”的牌子下,看着村干部、工作队一遍遍给农民不厌其烦地讲新政策、新要求,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心潮翻涌,不禁泪目……

⑦我们去公路旁边挖树坑,种胡杨,晚上和妈妈视频通话,她笑我在家连给花浇水都不做,现在会种树了;我们去一户独居的残疾老人家里帮她锄地、扣大棚,覆盖薄膜,种辣椒苗,我们打算离开的时候,奶奶年龄那么大,却使出好大的力气紧紧地攥着我们的手不让我们走。她用零碎的汉语拼凑出她的意思:“好孩子,好孩子,谢谢你们,喝茶,喝完茶再走。"我从未觉得自己做了多大的好事,但此时此刻奶奶拽着我的手告诉我,我们不过是一上午做的事,对她而言却困难到努力一周、两周都完成不了;村里的小孩子都喜欢跟我们玩,说我们和之前来教他们的老师很像,哪怕是我从未见过的小孩,也会在看见我们的时候远远地跑过来和我握手,叫我老师。听说我们背了吉他来,每天放了学都要跑到村委会,求我们唱一首《孤勇者》给他们听,走的时候还要一步一回头:“老师,明天我还来找你,好吗”落在纸张上的文字,远远不能描述我当时的心情。

⑧我无比感谢这段时光,让我有机会把我的二十岁青春,把我清澈的赤诚的爱,写在祖国的边疆土地上。我为乡村振兴工作而来,但带走的胜过千千万万。

13.第④段写“三月,春寒料峭,凛冽的寒风"与“乡村振兴”有何关系请简要分析。

14.文章第⑥段说“我心潮翻涌,不禁泪目……”,请联系上下文,描写一下“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15.文章结尾说“我为乡村振兴工作而来,但带走的胜过千千万万”,请概括说说我“带走”了什么

16.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说说以书记为首的村干部们与《台阶》中的父亲都有哪些相同的精神品质。

【链接材料】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李森祥《台阶》节选,有改动

(2024七下·樊城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

等一等,就好了

①国庆节回父亲家。吃晚饭的时候,听到屋后有“啪怕啪"的声音,声音时有时无,如雨点。我问:“下雨了吗”父亲笑着说:“是板栗从树上落下来的声音。"我突然想起来,父亲屋后种了一棵板栗树,从去年就结果了。而今正是秋天,板栗飘香的季节。

②第二天一大早,我兴奋地来到屋后,一棵高大的板栗树,从上到下,挂满了如刺猬一样举头大小的小球。小球或青绿,或黄绿,或褐色,或柴色。有的小球还未成熟,一直闭合着;有的小球开了一条线,如眯着的眼,露出嫩绿色的板栗;有的小球半开或全开,壳里坐着两三个褐色的板栗;有的里面只有一个,圆嘟嘟的,样子很是可爱。

③父亲年纪大了,摘板栗肯定困难,这次回来,我想帮他把这事做了。我找来钩子和篮子,准备把树上的板栗全部摘下来。父亲看到我急忙说:“不急,不急,板栗会自己落下来的,等等就有了。”我不太明白父亲的意思,抬头看看板栗树。突然,树上有两个黑点,一前一后倏地落下来,落到树下稀稀拉拉的草丛里。父亲笑着说:“你看,说着说着板栗就落下来了。"父亲递给我一个竹编的大草帽、一个篮子,说:“戴上草帽,防止被掉下来的板栗砸到头。你到树下的草丛里找找就有了。”果然,我在树下的草丛里看到好多带着光泽的褐色板栗。我把板栗一个个捡到篮子里。母亲清洗好板栗,用刀在板栗上开了个十字口,放在水里煮。不一会儿,屋内板栗飘香。

④吃板栗的时候我问父亲:“为什么不一下把板栗全部收下来,像收割庄稼一样"父亲说:“板栗看上去很坚硬,其实是很娇贵的果子。板栗不易保存,易招虫,易霉烂。如果全部摘下来,保存是件麻烦的事。如果板栗在树上,很多鸟儿就会把板栗壳里的虫子吃掉,太阳的光照不会让板栗发霉。”我听后恍然大悟。父亲还告诉我,等一等,再等一等,那些在树梢上被风干的板栗更甜!

⑤等一等,冬雪就融化了;等一等,百花就盛开了;等一等,月亮就升起了……

⑥在这个世上,有很多事不用太过着急,太过用力。等一等,就好了。

17.“题好文一半,题高文则深”,请结合内容,说说本文标题的好处有哪些。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第二天一大早,我兴奋地来到屋后,一棵高大的板栗树,从上到下,挂满了如刺猬一样拳头大小的小球。”

19.请结合文章主旨,联系自身实际,仿照第⑤P)则线句,再写两句话,体现“等一等"给你带来的正向变化及收获。

等一等,冬雪就融化了;等一等,百花就盛开了;等一等,月亮就升起了;_________;_________。

20.生活中有些事是“等一等就好”,有些事是“快一点才好”,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二者的看法。

(2024七下·樊城期末)名著阅读。

21.学期末,年级将举行《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名著阅读竞赛,请回顾阅读内容,认真填写下表,检验阅读效果。

识惊节请根据小说原文补全空缺内容。克利斯波岛:海底森林打猎锡兰岛:①。阿拉伯隧道:击杀儒艮②:被困浮冰下(1)这幅航海图上,①是。②是。

辨人物请根据提示内容辨析人物,写出人名。甲:他博古通今,曾出版《海底的秘密》一书。海底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常常向伙伴们解说这些奇观,让人大开眼界。“他”是。乙:他忠实、沉稳、随和,从不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各种生物总是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他"是。(2)甲处“他”是___。乙处“他"是。

谈体会小艺说“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当我们心中有了向往的目标,行动也就有了方向。如尼摩船长利用“诺第留斯"号攻击侵略祖国印度的英国军舰,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⑶请参考小艺谈体会的方式,结合《骆驼祥子》相关内容,说说祥子是如何体现“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这一观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

22.(2024七下·樊城期末)因为翻越了恐惧的“山”,亨特顺利爬下悬崖,获得人生的成长;因为翻越了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红军收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因为翻越了新冠这座“疫情山”,中国捱过寒冬,有了如约而至的春天……成长中,我们因为一次次逆风飞翔,才拥有了绚丽的雨后彩虹。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任意选择一项,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任务一: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叙事为主的文章。

任务二:裴阳名山云集:隆中山、鹿门山、羊祜山、岘山、扁山、虎头山、薤山……山山苍翠,美不胜收。

请以“登山”为话题,描写一次登山过程中见到的美景、书写生发的情感或感悟。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ǒu;kǎi;斓;魄

2.B

3.,;?

4.“一路发现"和“一路成长”互换位置

5.C

6.①学海无涯春意浓;②学无止境

7.①隔江犹唱后庭花;②可怜夜半虚前席;③何人不起故园情;④愿驰千里足;⑤惟吾德馨;⑥吟鞭东指即天涯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6)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气冲斗牛:qìchōngdǒuniú;慷慨:kāngkǎi;斑lán:应写为“斑斓";惊心动pò:应写为“惊心动魄”。

故答案为:dǒu;kǎi;斓;魄

2.A.广袤:有广阔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天空,也可形容辽阔的草原、湖泊等。使用正确;

B.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语段中用来形容“中国”,使用错误;

C.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使用正确;

D.哺育:指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也指通过教育培养。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是......还是......”是选择问句,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用逗号;所以第一空应填逗号,第二空应填问号。

故答案为:,;?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和辨析。该句语序不当,“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一路发现"的顺序,虽然表达了成长过程中的多个方面,但“发现”通常是在“成长"和“收获”之前的一个过程,因为通过“发现"才能有所“成长”,进而“收获"。因此,建议将“一路发现”提到“一路成长"之前。

故答案为:“一路发现”和“一路成长"互换位置

5.ABD.正确;

C.有误,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故答案为:C

6.①上联“笔耕不辍书源广”,“笔耕不辍”表达了持续写作的状态,“书源广"说明写作的素材丰富。下联可以是“墨染常新画意浓”,“墨染常新"与“笔耕不辍”相对,都强调了不断进行创作;“画意浓"与“书源广”相对,从写作拓展到绘画,展现了艺术创作的丰富与多彩。②横批可以是“学富才高”,表示通过大量读书和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具备了高超的才华。

故答案为:①学海无涯春意浓;②学无止境

7.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馨、鞭、涯。故答案为:①隔江犹唱后庭花;②可怜夜半虚前席;③何人不起故园情;④愿驰千里足;⑤惟吾德馨;⑥吟鞭东指即天涯

8.【答案】(1)暮春;拟人;无论生活多么坎坷,都要坚守希望,只要保持乐观和坚韧,总会迎来豁然开朗的人生境地。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生活杂感

【解析】【分析】诗歌前两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明确点出了时令为春季,“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点明了是暮春时节。后两句以子规啼血为喻,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坚决挽留之情。同时,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或变化,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希望和转机。这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相呼应,共同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故答案为:暮春;拟人;无论生活多么坎坷,都要坚守希望,只要保持乐观和坚韧,总会迎来豁然开朗的人生境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答案】9.C

10.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1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12.①托物言志;②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③黄杨坚守困境(或黄杨的“知命");④作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观点,要敢于迎难而上,在困境中奋发有为,摆脱困境,以求成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是有很多人了!

【乙】黄杨每年长一寸,一点也不多长,到闰年反而会缩短一寸,这是一种被天地限制的树。种植它应当生出怜悯之心。我刚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命树"。上天不让它长高,勉强去争没有益处,所以把安守困境看作理所当然。冬天不改变枝条,夏天不改变叶子,它向来就是这样的。最让人怜悯的是,每年长一寸也就罢了,到闰年反而缩短一寸,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极其不仁不义了。但黄杨不怨恨天地,反而像是感激天地的样子。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这黄杨就是树中的君子。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周敦颐能知道;黄杨是树中的君子,除了稍微能够推究事物道理的我,还有谁知道呢

9.A.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益:更加。强争无益:强争是无益的。益:益处;

B.亭亭净植: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植:竖立。植此宜生怜悯之心:种植它(竹子)应该产生怜悯之心。植:种植。

C.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应当就很多了。宜:应当。植此宜生怜悯之心:种植它(竹子)应该产生怜悯之心。宜:应当。

D.水陆草木之花: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之:的。茂叔知之:茂叔知道它(竹子)。之:代词娑。

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是天地之待黄杨”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主语是“是天地之待黄杨”,谓语是“可谓”,这里表达了一个观点或评价的开始,因此应在“黄杨"后断开。“不仁之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极不仁慈";“不义之甚者矣”是另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极不道义到了极点"。这两个短语在语法上并列,共同作为“可谓”的宾语,因此应在“不仁之至"后断开。“不义之甚者矣”中,“甚者"是对“不义”的进一步说明,强调“不义"的程度到了极点,而“矣”是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确定。因此,这个短语内部不需要再断开。

故答案为: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重点词语:“中":指中间,内部。“通”:贯通。“外":外部,外面。“直”:笔直。

故答案为:(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①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意愿。【甲】文借写莲花的坚贞高洁,表明作者②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志趣: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描绘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特质,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尚品德的决心。【乙】文借写③黄杨的生长特性:文中详细描述了黄杨每年生长一寸,闰年反而缩一寸的特点。“表明④作者对黄杨安守困境、不怨天地的赞赏,表达了作者要学习黄杨安于困境、坚守自我的态度”:作者将黄杨视为木之君子,认为它虽遭遇不公却毫无怨言,由此抒发自己的感悟。故答案为:①托物言志;②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③黄杨坚守困境(或黄杨的“知命");④作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观点,要敢于迎难而上,在困境中奋发有为,摆脱困境,以求成功。

【答案】13.景物描写,交代时令,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渲染压抑的气氛,烘托“我"烦闷的心情,突出村干部们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成功的关键。

14.示例:村干部、工作队的同志们顶着烈日一遍遍给农民不厌其烦地讲新政策、新要求,他们太伟大了,真让我感动和敬佩。我一定要学习他们吃苦耐劳、有担当的精神,好好磨练和提高自己。

15.⑴“带走"了村干部们热情、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⑵“带走”独居的残疾老人的赞美与感激⑶“带走"了孩子们的信任与喜爱

16.相同的精神品质:勤劳坚忍、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和担当。如原文中:所有的村干部深夜都来专注地听书记开会,赶在村民天亮下地干活前,给农民们开会,传达乡里的要求,链接材料中的父亲忙完晚稻收仓,春花种地后,起早贪黑为家烧为卖钱建屋去山里砍柴等。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感受、分析环境描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并用特定的口吻表述出来。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13.从内容层面来看,这段环境描写烘托出当时条件的艰苦和恶劣,突出了工作环境的艰辛。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和艰苦的环境下,村干部们依然深夜坚持工作,为乡村振兴争分夺秒,展现了他们为实现乡村振兴不畏艰难的精神。从主题层面分析,这种环境描写与乡村振兴工作者们的热情和努力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凸显他们为了乡村发展、为了农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责任感,从而深化了“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强调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不易以及工作者们的付出。从结构层面考虑,这段描写为下文作者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理解和自身的感悟做了铺垫,使作者后续的情感抒发和对乡村振兴工作意义的认识更加自然和深刻。故答案为:景物描写,交代时令,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渲染压抑的气氛,烘托“我"烦闷的心情,突出村干部们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成功的关键。

14.我们需要在文章第⑥段的语境中,理解“我"心潮翻涌、泪目的原因。此时“我”看到村干部和工作队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地给农民讲解新政策、新要求,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心理活动应围绕对他们无私奉献、为乡村振兴努力工作的感动和敬佩,以及对自己能参与其中的感慨和自豪来写。同时,可能还会有对乡村发展的期待和对村民们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等。

故答案为:示例:村干部、工作队的同志们顶着烈日一遍遍给农民不厌其烦地讲新政策、新要求,他们太伟大了,真让我感动和敬佩。我一定要学习他们吃苦耐劳、有担当的精神,好好磨练和提高自己。

15.这道题需要综合全文来分析“我"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收获。可以从情感、认知、人生经验等方面思考。“我”带走的可能有对乡村生活的深刻认知和理解,不再是之前的陌生和懵懂;有村民们的淳朴善良和真挚情感,如残疾奶奶的感激、孩子们的喜爱等;有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出的坚韧品质和奉献精神,从村干部们身上学到的责任与担当;还有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定位,认识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帮助和改变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故答案为:⑴“带走"了村干部们热情、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⑵“带走”独居的残疾老人的赞美与感激⑶“带走"了孩子们的信任与喜爱

16.需要从文章中总结以书记为首的村干部们的特点,如为了乡村发展不辞辛劳、深夜工作、及时传达政策等。链接材料中的父亲为了家庭默默付出,辛勤砍柴。他们的共同精神品质包括:勤劳,村干部们为乡村工作奔波,父亲为家庭砍柴劳作;坚韧,面对困难和辛苦不抱怨、不退缩;有责任感,村干部们肩负乡村振兴的责任,父亲承担着家庭的重担;默默奉献,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目标默默努力,不计较个人得失。

故答案为:相同的精神品质:勤劳坚忍、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和担当。如原文中:所有的村干部深夜都来专注地听书记开会,赶在村民天亮下地干活前,给农民们开会,传达乡里的要求,链接材料中的父亲忙完晚稻收仓,春花种地后,起早贪黑为家烧为卖钱建屋去山里砍柴等。

【答案】17.结构上作为主线贯穿全文并和文末形成照应,内容上点明主旨,做事不要太过着急,太过用力,学会等待,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18.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板栗果实比作刺猬和小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板栗的外形特点和大小,表达了作者对板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9.示例:等一等,有些矛盾会解决;等一等,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

20.比如在家里要按照学习计划尽快开始学习,不能拖延磨蹭,这样会浪费掉宝贵的时间,这是不能“等一等”的。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快,要认真思考、细心积累,成绩的提高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标题的意义与作用。文章题目的作用有: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点明文章中心;③题目具有象征意义;④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⑤贯穿全文,为文章的线索。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7.点明中心,突出主题:标题直接概括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即在生活中很多事情不需要太过急躁和强求,等待一段时间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这一主题贯穿全文,无论是摘板栗的经历,还是对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感悟,都体现了“等一等”的智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一等,就好了"这样的标题富有悬念,读者会好奇为什么要“等一等”,以及“等一等"之后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这种好奇心驱使读者继续阅读,寻找答案。呼应结尾,升华主题:文章结尾部分通过排比句“等一等,冬雪就融化了;等一等,百花就盛开了;等一等,月亮就升起了……”进一步强化了“等一等,就好了"的主题,使文章结构紧凑,首尾呼应。同时,这些排比句也升华了主题,将“等一等”的智慧扩展到更广泛的生活领域。

故答案为:结构上作为主线贯穿全文并和文末形成照应,内容上点明主旨,做事不要太过着急,太过用力,学会等待,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18.本句中,作者将板栗树上的小球(即板栗壳包裹的未成熟板栗)比作“如刺猬一样拳头大小的小球"。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生动,因为板栗壳上确实布满了类似刺猬身上的尖刺,而它们的体积又与拳头大小相近。通过这个比喻,读者能够立刻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感受到板栗树上挂满小球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巧妙地暗示了板栗壳的坚硬和不易采摘的特点,为后文中父亲建议“等一等”再摘板栗埋下了伏笔。故答案为: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板栗果实比作刺猬和小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板栗的外形特点和大小,表达了作者对板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9.这道题要求结合文章主旨,联系自身实际,仿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体现“等一等"带来的正向变化及收获。文章主旨强调了“等一等”所带来的好处,如让板栗自然成熟变得更甜,也暗示了在生活中适当等待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对于给定的句式“等一等,……就……了”,需要补充的内容应与个人经历、成长或生活中的现象相关,且突出等待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等一等,误会就消除了”,这可能是指在与人产生矛盾或误解时,不急于争辩,等待合适的时机或冷静下来,误会自然会化解。“等一等,灵感就闪现了”,比如在写作或解决问题时,暂时没有思路,耐心等待,灵感可能会突然出现。故答案为:示例:等一等,有些矛盾会解决;等一等,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

2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对于“等一等就好”,可以从一些需要耐心等待才能达到更好效果的情况来论述,比如等待机会成熟去做一件事,能避免冲动和错误;等待自己积累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再去迎接挑战,会更有把握。对于“快一点才好”,则可以从时间紧迫、竞争激烈等情况下,迅速行动能够抢占先机、及时解决问题等方面来阐述。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是绝对的“等一等”或“快一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比如在准备考试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这时候“等一等”,扎实复习是好的;但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题,不能长时间纠结,需要“快一点"跳过,先完成其他题目。

故答案为:比如在家里要按照学习计划尽快开始学习,不能拖延磨蹭,这样会浪费掉宝贵的时间,这是不能“等一等”的。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快,要认真思考、细心积累,成绩的提高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

【答案】21.①拯救采珠人;②南极;甲处:阿龙纳斯;乙处:康塞尔;示例:祥子初到北京城,老实坚忍,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所以他勤勤恳恳,在烈日和暴雨等恶劣的条件下辛苦拉车,努力攒钱,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解析】【点评】(1)(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从名著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21.(1)在小说中,锡兰岛是主角们进行海底采珠活动的地方,他们目睹了采珠人的艰辛并救助了一位遭遇危险的采珠人。因此,这个空缺可以补全为“参观海底采珠场”或“救助采珠人"。在《海底两万里》中,击杀儒艮的场景发生在托雷斯海峡,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海域,因为其中暗礁众多,且小说中有与土著人冲突和击杀儒艮(一种海洋哺乳动物)的情节。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甲处:通过“博古通今”“出版《海底的秘密》一书"饱览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并向伙伴解说”这些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他"是阿龙纳斯教授。乙处:从“忠实、沉稳、随和”“精通分类理论却对生物名字一无所知"的特点,能推断出“他”是康塞尔。

(3)在《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祥子这一角色深刻地诠释了“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这一人生哲理。祥子,一个来自农村的朴实青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只身来到北平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从而过上安稳、独立的生活。这正是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即“心之所向”。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祥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拉车的行业中。他不怕苦、不怕累,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将每一分钱都积攒起来,只为早日买上那辆属于他的车。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身之所往"的具体体现。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每一次的打击都异常沉重,但他从未真正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未曾停下前进的脚步,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种对梦想的坚持和不懈努力,再次印证了“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坚韧与执着。在祥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更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

故答案为:①拯救采珠人;②南极;甲处:阿龙纳斯;乙处:康塞尔;示例:祥子初到北京城,老实坚忍,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所以他勤勤恳恳,在烈日和暴雨等恶劣的条件下辛苦拉车,努力攒钱,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2.【答案】例文:

翻过那座山

人生之路,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山。有的山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有的山荆棘密布,让人寸步难行。而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也遇到了一座让我刻骨铭心的山。

那是一次重要的考试,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以为自己准备得十分充分。然而,当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那些题目仿佛是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向我挑衅着。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呆呆地看着那未完成的试卷,心中充满了失落和自责。

走出考场,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那座名为“失败"的山,横亘在我的面前,挡住了我前进的道路。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再也无法翻过这座山。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默默地流泪。这时,父亲走了进来,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这座山虽然陡峭,但只要你有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翻过去。”父亲的话犹如一道光,照亮了我黑暗的世界。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早早地起床,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晚上,我在台灯下认真复习,直到深夜。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的话,想起那座挡住我去路的山。

终于,又迎来了一次考试。我走进考场,心中不再有恐惧和不安,只有坚定的信念。试卷发下来,我认真地阅读每一道题目,仔细地思考,从容地作答。

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成功了!我终于翻过了那座名为“失败"的山,看到了山那边绚丽的风景。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人生中的山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翻过它,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1)材料的中心话题是“翻越”,通过亨特、红军、中国战胜困难的事例,展现了翻越艰难险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收获。

【题干分析】①材料中,亨特翻越恐惧之山获得成长,红军翻越老山界取得长征胜利,中国翻越疫情之山迎来春天,这些都表明“翻越"是克服困难、实现突破和取得成功的关键。“山”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各种艰难险阻和挑战。②写作思路上,如果选择任务一“翻过那座山”,写作中心可以是讲述自己在成长中战胜某个具体困难的经历。比如学习上的瓶颈、家庭中的矛盾等,重点阐述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挣扎、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最终成功克服后的感悟。学生容易出现的误区可能是将“山”的象征意义表述得过于模糊,或者在叙述克服困难的过程时缺乏细节描写。作文开头可以通过回忆或描述困境引入“山”,事例素材可以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选取,结尾应总结经验,强调翻越“山”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立意提取】

1.跨越困境,迎接光明;

2.攀登心灵的高峰

(2)材料围绕“翻越"展开,列举了不同主体克服巨大困难而迎来成功或美好的局面,强调了勇于挑战和突破的重要性。

【题干分析】①材料中,亨特翻越恐惧之“山”实现个人成长,红军翻越老山界推动长征胜利,中国翻越新冠“疫情山"迎来春天,这些例子中的“山”都代表着巨大的阻碍和艰难的局面。②对于任务二“登山”,应以登山的经历为线索,重点描绘沿途的美丽景色以及登山过程中的情感起伏和思考。学生可能会在景色描写上缺乏层次和细节,或者情感与景色结合不够紧密。开头可以交代登山的原因或表达对山的憧憬,中间按照登山的路线有序描写景色,结尾可以由登山联想到人生道路,表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立意提取】

1.翻过挫折之山,拥抱美好未来;

2.山巅的启示【点评】(1)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本题考查话题作文。文章应当素材丰富,列举了相关的事例或引用了恰当的名言警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同时要做到用词准确,文笔流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并且文章观点要明确,作者对话题应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立意深远,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1/1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2024七下·樊城期末)积累与运用。

七年级开展“点亮语文之光,开启精彩人生"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五彩斑lán()的语文世界,蕴藏丰富的宝藏。学习语文,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宝藏的过程。

美丽的中华民族是宝藏。她旷野A广袤,平原富饶,高山巍峨,江河奔泻;五十六个民族勤劳智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赤城的家国情怀是宝藏。光未然为祖国谱写慷慨()赞歌,端木蕻良对土地许卞铮铮誓言,陆定一历长征刻下红色印记。花木兰替父从军,度万里关山,保家卫国;邓稼先B锋芒毕露,匿千里戈壁专注科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伟人说过的话依然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伟人做过的事依然惊心动pò()、C可歌可泣;伟人的精神品格依然千秋万代,滋养D哺育国人的灵魂。当代青年必须深思____是暗前顾后、止步不前呢____还是为祖国的荣光锲而不舍、勇毅前行呢

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宝藏。《卖油翁》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归田录》,让我们悟出熟能生巧的道理;《孙权劝学》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让我们明白劝说艺术的重要。”

徜徉语文世界,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一路发现!

1.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冲斗牛

慷慨

斑lán

惊心动pò。

2.语段中划短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广袤B.锋芒毕露C.可歌可泣D.哺育

3.语段中划波浪线句“当代青年必须深思是瞻前顾后、止步不前呢还是为祖国的荣光锲而不舍、勇毅前行呢"横线空缺处应填的标点依次为

4.语段中划长横线句“徜徉语文世界,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一路发现!”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仿佛"蕴藏”“在"呢”的词性依次为:副词、动词、介词、助词。

B.语段中“发现宝藏"高山巍峨”“保家卫国"国人的灵魂”依次为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C.语段中“《孙权劝学》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让我们明白劝说艺术的重要。"这句话表述无误。

D.语段中“光未然为祖国谱写慷慨赞歌,端木蕻良对土地许下铮铮誓言,陆定一历长征刻下红色印记”运用排比,使语句有节奏,有气势,赞美之情更强烈。

6.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有同学在参加本次学习活动时设计了出对联活动,请你补全下面两则对联。

①上联:笔耕不辍书源广下联:___横批:文思泉涌

②上联:读书万卷乐无限下联:下笔千言意有余。横批:。

7.活动过程中,设置了如下现场访谈环节,请你积极参与,补写诗句。

主持人小语:小文,请你结合七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体验,有理有据地谈谈你对“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宝藏"这一观点的看法。

小文:本学期,我在古诗文学习方面收获颇丰。在解读过程中,我吟一句,请同学们接吟一句,和我一起盘点收获。

古诗文似一盏盏明灯,点亮我的生活。杜牧《泊秦淮》里“商女不知亡国恨,①___”的忧患,李商隐《贾生》中“②___,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愤慨,让我深知天下之本在国;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③___”的乡思,《木兰诗》里“④,送儿还故乡"的惦记,让我明白国之本在家;刘禹锡《陋室铭》里“斯是陋室,⑤”的高尚,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⑥___"的洒脱,让我明白家之本在身。愿大家插上诗的翅膀,飞往脚力无法到达的地方,诗意生活!谢谢大家!

【答案】1.dǒu;kǎi;斓;魄

2.B

3.,;?

4.“一路发现”和“一路成长"互换位置

5.C

6.①学海无涯春意浓;②学无止境

7.①隔江犹唱后庭花;②可怜夜半虚前席;③何人不起故园情;④愿驰千里足;⑤惟吾德馨;⑥吟鞭东指即天涯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6)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气冲斗牛:qìchōngdǒuniú;慷慨:kāngkǎi;斑lán:应写为“斑斓”;惊心动pò:应写为“惊心动魄"。

故答案为:dǒu;kǎi;斓;魄

2.A.广袤:有广阔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天空,也可形容辽阔的草原、湖泊等。使用正确;

B.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语段中用来形容“中国”,使用错误;

C.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使用正确;

D.哺育:指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也指通过教育培养。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是......还是......"是选择问句,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用逗号;所以第一空应填逗号,第二空应填问号。

故答案为:,;?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和辨析。该句语序不当,“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一路发现”的顺序,虽然表达了成长过程中的多个方面,但“发现"通常是在“成长”和“收获"之前的一个过程,因为通过“发现”才能有所“成长”,进而“收获”。因此,建议将“一路发现"提到“一路成长”之前。

故答案为:“一路发现"和“一路成长”互换位置

5.ABD.正确;

C.有误,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故答案为:C

6.①上联“笔耕不辍书源广”,“笔耕不辍"表达了持续写作的状态,“书源广”说明写作的素材丰富。下联可以是“墨染常新画意浓”,“墨染常新”与“笔耕不辍"相对,都强调了不断进行创作;“画意浓”与“书源广"相对,从写作拓展到绘画,展现了艺术创作的丰富与多彩。②横批可以是“学富才高”,表示通过大量读书和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具备了高超的才华。

故答案为:①学海无涯春意浓;②学无止境

7.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馨、鞭、涯。故答案为:①隔江犹唱后庭花;②可怜夜半虚前席;③何人不起故园情;④愿驰千里足;⑤惟吾德馨;⑥吟鞭东指即天涯

二、阅读与欣赏。

8.(2024七下·樊城期末)古诗阅读。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

(1)小思邀请你合作完成本诗的赏析批注:

诗歌前两句点明是时节,后两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且与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哲理:____________。

【答案】(1)暮春;拟人;无论生活多么坎坷,都要坚守希望,只要保持乐观和坚韧,总会迎来豁然开朗的人生境地。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生活杂感

【解析】【分析】诗歌前两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明确点出了时令为春季,“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点明了是暮春时节。后两句以子规啼血为喻,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坚决挽留之情。同时,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或变化,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希望和转机。这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相呼应,共同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故答案为:暮春;拟人;无论生活多么坎坷,都要坚守希望,只要保持乐观和坚韧,总会迎来豁然开朗的人生境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2024七下·樊城期末)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①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②为当然。冬不改柯③,夏不易叶,其素④行原如是也。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③;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⑥天地,反⑦似德⑧之者。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⑨之笠翁⑧,孰知之哉

(节选自李渔《黄杨》)

【注】①溢:超出。②困厄:困境。③柯:枝条。④素:平素。⑤已:同“矣"。⑥憾:怨恨。⑦反:反而。⑧德:感激。⑨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⑩笠翁:李渔,号笠翁。

9.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强争无益B.亭亭净植植此宜生怜悯之心

C.宜乎众矣植此宜生怜悯之心D.水陆草木之花茂叔知之

10.请用“/”为【乙】文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①的写法,【甲】文借写莲花的坚贞高洁,表明作者②_________的志趣;【乙】文借写③____________,表明④____________。

【答案】9.C

10.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1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12.①托物言志;②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③黄杨坚守困境(或黄杨的“知命");④作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观点,要敢于迎难而上,在困境中奋发有为,摆脱困境,以求成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是有很多人了!

【乙】黄杨每年长一寸,一点也不多长,到闰年反而会缩短一寸,这是一种被天地限制的树。种植它应当生出怜悯之心。我刚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命树"。上天不让它长高,勉强去争没有益处,所以把安守困境看作理所当然。冬天不改变枝条,夏天不改变叶子,它向来就是这样的。最让人怜悯的是,每年长一寸也就罢了,到闰年反而缩短一寸,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极其不仁不义了。但黄杨不怨恨天地,反而像是感激天地的样子。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这黄杨就是树中的君子。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周敦颐能知道;黄杨是树中的君子,除了稍微能够推究事物道理的我,还有谁知道呢

9.A.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益:更加。强争无益:强争是无益的。益:益处;

B.亭亭净植: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植:竖立。植此宜生怜悯之心:种植它(竹子)应该产生怜悯之心。植:种植。

C.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应当就很多了。宜:应当。植此宜生怜悯之心:种植它(竹子)应该产生怜悯之心。宜:应当。

D.水陆草木之花: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之:的。茂叔知之:茂叔知道它(竹子)。之:代词娑。

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是天地之待黄杨”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主语是“是天地之待黄杨”,谓语是“可谓”,这里表达了一个观点或评价的开始,因此应在“黄杨"后断开。“不仁之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极不仁慈";“不义之甚者矣”是另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极不道义到了极点"。这两个短语在语法上并列,共同作为“可谓”的宾语,因此应在“不仁之至"后断开。“不义之甚者矣”中,“甚者"是对“不义”的进一步说明,强调“不义"的程度到了极点,而“矣”是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确定。因此,这个短语内部不需要再断开。

故答案为: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重点词语:“中":指中间,内部。“通”:贯通。“外":外部,外面。“直”:笔直。

故答案为:(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①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意愿。【甲】文借写莲花的坚贞高洁,表明作者②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志趣: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描绘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特质,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尚品德的决心。【乙】文借写③黄杨的生长特性:文中详细描述了黄杨每年生长一寸,闰年反而缩一寸的特点。“表明④作者对黄杨安守困境、不怨天地的赞赏,表达了作者要学习黄杨安于困境、坚守自我的态度”:作者将黄杨视为木之君子,认为它虽遭遇不公却毫无怨言,由此抒发自己的感悟。故答案为:①托物言志;②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③黄杨坚守困境(或黄杨的“知命");④作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观点,要敢于迎难而上,在困境中奋发有为,摆脱困境,以求成功。

(2024七下·樊城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

20岁,我理解了“乡村振兴"

①二十岁这年,是我警校毕业的前一年。刚刚开春,我们就踏上了前往祖国边疆的路,到村子里协助驻村工作队工作。

②下车的那一刻,我掏出手机,再打开和父母的位置共享,已经是横跨中国地图的一条线,和四千多公里的距离。这是距离目的地最近的县城。我拖着大包小包下了火车,又挤进一辆小小的面包车,人叠人,颠簸了一个小时,终于看见了乡政府的大门。

樊城区七年级语文试卷第3面(共6面)③尘土飞扬,阳光刺眼,微微眯了眼睛,下车去找接应的村干部,干部们都戴着草帽或是遮阳帽,热情地挥手打招呼,冲我们笑着。从乡里坐上车,七拐八绕的又是二十里路,就到了我们要工作的村委会。

④来到村里的第二个晚上,我刚爬上嘎吱嘎吱响的上铺,书记便打电话来叫我去开紧急会议。已是深夜,但所有的村干部都来了。他们眼睛通红,黝黑的手里紧攥着记录的笔,专注地听着书记的每一句话。会议结束已经是凌晨一点半,村委会外面的灯早就灭了。我打着手电,颤颤巍巍地走着。三月,春寒料峭,凛冽的寒风好像要撕裂我的脑神经。我跟在书记后面,心里犯嘀咕:好像没什么事是不能睡醒了再说的。书记看出我欲言又止,告诉我这是工作的常态,现在正值初春农忙,一切事都要第一时间传达。“明天天亮村干部就要给农民们开会,传达乡里的要求。他们就要去下地干活了。一刻都不能耽误。过了这几天,就过了最好的种植期了。”他嘱咐我好好休息,明天睡个好觉。

⑤那天晚上我很久没睡着,在备忘录里记下:“你要走遍村里的每一条路,看看他们风吹日晒的生活,看看他们布满老茧裂纹的手,看看深夜还在工作的干部,你不亲眼所见,你不亲身经历,永远不能理解什么才是他们的生活。这世界上只有四个字最容易却也最难一一好好活着。"

⑥那段日子洗涤了我的心,二十岁的我,站在“乡村振兴工作站”的牌子下,看着村干部、工作队一遍遍给农民不厌其烦地讲新政策、新要求,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心潮翻涌,不禁泪目……

⑦我们去公路旁边挖树坑,种胡杨,晚上和妈妈视频通话,她笑我在家连给花浇水都不做,现在会种树了;我们去一户独居的残疾老人家里帮她锄地、扣大棚,覆盖薄膜,种辣椒苗,我们打算离开的时候,奶奶年龄那么大,却使出好大的力气紧紧地攥着我们的手不让我们走。她用零碎的汉语拼凑出她的意思:“好孩子,好孩子,谢谢你们,喝茶,喝完茶再走。"我从未觉得自己做了多大的好事,但此时此刻奶奶拽着我的手告诉我,我们不过是一上午做的事,对她而言却困难到努力一周、两周都完成不了;村里的小孩子都喜欢跟我们玩,说我们和之前来教他们的老师很像,哪怕是我从未见过的小孩,也会在看见我们的时候远远地跑过来和我握手,叫我老师。听说我们背了吉他来,每天放了学都要跑到村委会,求我们唱一首《孤勇者》给他们听,走的时候还要一步一回头:“老师,明天我还来找你,好吗”落在纸张上的文字,远远不能描述我当时的心情。

⑧我无比感谢这段时光,让我有机会把我的二十岁青春,把我清澈的赤诚的爱,写在祖国的边疆土地上。我为乡村振兴工作而来,但带走的胜过千千万万。

13.第④段写“三月,春寒料峭,凛冽的寒风"与“乡村振兴”有何关系请简要分析。

14.文章第⑥段说“我心潮翻涌,不禁泪目……”,请联系上下文,描写一下“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15.文章结尾说“我为乡村振兴工作而来,但带走的胜过千千万万”,请概括说说我“带走”了什么

16.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说说以书记为首的村干部们与《台阶》中的父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