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B卷】(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_第1页
第三单元【B卷】(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_第2页
第三单元【B卷】(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_第3页
第三单元【B卷】(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_第4页
第三单元【B卷】(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B卷】(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第三单元【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貂裘(diāo)衡阳(héng)弦(xián)

B.羌管(qiāng)不寐(mèi)鬓(bì)

C.霹雳(pī)千嶂(zhàng)浊(zhú)

D.雕弓(diāo)擎苍(qín)炙(zhì)

【答案】A

【详解】A.无误;

B.“鬓"应读“bìn”;

C.“浊"应读“zhuó”;

D.“擎"应读“qíng”;

故选A.。

2.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今义:轻轻地抓)

【答案】D

【详解】“挠"在这里是“屈服”的意思,故D错误,选D。

3.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长跪而谢之B.轻寡人与

C.请广于君D.天下缟素

【答案】A

【详解】A.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谢:道歉,无活用;

B.句意:看不起我吗?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C.句意:请求扩大安陵君的地盘。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

D.句意:然后天下人都要穿着白色的丧服为秦王吊丧。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色丧服。

故选A。

4.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仔细阅读文章可知,A项中的“无从致书以观看”,B项里的“余立待左右”,D项里的“寒冬烈风"都与原文不符。故选C。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B.“今诸生学于太学"中的“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D.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

故选C。

6.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B.②④①⑤③C.③②①⑤④D.②③⑤①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根据句意,可知③为总起句,从句中的“前堂后室”可知,本段应该是先表述堂,后表述室;②句中的““堂"多用于举办活动”与③句中的“前堂后室"相照应,故②跟在③之后;①句中的“故有“南面称帝”之说"与②句中的“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相照应,故①跟在②之后;根据第③句,⑤应跟在①之后;④句中的“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与⑤句中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互为转折关系,所以④应跟在⑤之后。故选C。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二十余年如一梦,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④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⑤《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是“___"。

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听觉角度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

【答案】

塞下秋来风景异

会挽雕弓如满月

此身虽在堪惊

四面歌残终破楚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五十弦翻塞外声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塞、挽、雕弓、堪、翻"等字词容易写错。

8.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展“虚拟与现实”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截止2020年,我国网民规模达9.98亿,“虚拟生活"成为一种常态。这引发人们一种普遍担忧。人们认为,因为很多人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感受到游戏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的轻松自如,所以他们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状”。这样的认识有一定道理,却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了解,近年来各地博物馆纷纷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馆藏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某线上音乐会创造了数亿次的收看记录。数以千计的学术讲座通过“云端”向公众开放。

材料二:下面是《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因素的情况调查》结果。

材料三:清代吴敬梓创作了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书中虚构了一批普通士人,同时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现状作了真实的反映。小说第二回写到了周进中举前遭到梅玫、王举人、申祥甫、夏总甲欺辱。

(1)请仔细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文本表述的观点及理由。(不超过60字)

(2)请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统计图,说说你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

(3)学校开展“我看周进”主题研讨活动,请你写出《儒林外史》中人们欺辱周进的两件事。从这两件事中,你可以看出周进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答案】

(1)要正确看待“虚拟生活"的作用/不能轻易否定“虚拟生活”的作用。

虽然虚拟生活会弱化现实,但是“虚拟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有效补充/虚拟世界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文化载体。

(2)特点:①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②其中以高端不足因素为主。③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因素主要是自身原因。

(3)事:①梅玫给众人讲老友不同小友按年龄排序,嘲笑周进年老都没有进学。②梅玫嘲笑周进长期吃素,用了一首一字至七字诗,嘲笑周进厚着脸皮去谋生。③周进在薛家集做师傅的时,众人付的费用,完全不够周进吃饭④王举人说自己做梦梦到周进与七岁荀玫一起中举,讽刺周进没有真才实学/年老都没有进学。⑤申祥甫捏造了周进说荀玫中举,是讨好巴结荀家。⑥夏总甲因为周进没给她送礼,就辞退了周进。

形象: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淳朴老实、逆来顺受。

【详解】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虚拟生活’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他们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状’”“这样的认识有一定道理,却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近年来各地博物馆纷纷通过数字化手段……向公众开放”等内容可知,我们要正确看待“虚拟生活”,因为虚拟生活虽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现实,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读图可知,《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因素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端不足”的因素占36%,“创新意识不足"的因素占21%,“低端过剩”的因素占15%,“虚拟经济挤压"的因素占10%,其他因素占6%。由此可见,实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由“高端不足”的因素占36%可知,实体经济发展滞后以高端不足因素为主;综合图表信息可见,实体经济发展滞后主要是高端不足、低端过剩、创新意识不足等自身原因造成的。

(3)本题考查概括名著内容及分析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儒林外史》内容可知,作品中将周进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但又懂得感恩的人。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却依然还是个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只好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最终晚年得志。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的梅玖,而对六十多岁,依旧是老童生的周进,搬出“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学校规矩”,接受了周进的“作揖”,然后又“即兴创作”恶作剧地编了一首“宝塔诗”,讽刺挖苦周进;三十多岁中了举人的王惠,轻视只是小友的周进。周进奉承他的八股文写得好时,他说贡院里鬼神相助,把举人神圣化、迷信化。等到荀玫送仿请老师批的时候,他又做神做鬼,说梦当不得真。吃饭的时候,他也不想着请周进入席,只顾着自己大吃大嚼。第二日离开,丢下地的垃圾,让年长自己快三十岁的周进打扫。从这两人对周进的嘲弄可见周进是一个年迈迂腐、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的人。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秀才梅玖以“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学校规矩",欣然接受老童生周进的“作揖”,随后又“即兴创作"恶作剧,编了一首“宝塔诗”,讽刺周进还不是秀才,最后又貌似恭维实则挖苦地预言周进今秋就会进学;举人王惠,轻视只是小友的周进,不顾周进是否入席,吃饭时只顾着自己大吃大嚼。吃完也不打扫,把地垃圾留给年长自己快三十岁的周进。从这两人对周进的嘲弄中可见周进是一个年迈迂腐、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的人。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答案】

9.可怜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

1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词人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的英雄形象。

【解析】

9.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10.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意思是: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此处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驰骋沙场、杀敌立功的英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自秦、汉以来,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①,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②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③,以为己有。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节选自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注】:①【苟简】草率简略。②【倍蓰(xǐ)】一倍、五倍。概指数倍。③【膏味】甘美的滋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走送之:(2)尝趋百里外:

(3)多且易致如此:(4)将以遗来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1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1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读书,宋濂幼时和老儒学者少时都采用了①的读书方法。甲文中宋濂将自己与太学生的学习条件对比,突出了②对学有所成的重要作用;而乙文中李公择“③”的读书表现与学者、后生科举之士不同,表明了李公择能把所读转化为学养的原因。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的启示是④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走:跑(2)趋:快步走(3)致:得到(4)遗:给予,赠送

12.(1)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2)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

13.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14.①示例:抄书

②示例:专心

③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

④示例:我们现在不愁无书可读,但不能拿书当摆设,要用心读书,深入钻研,才能不断丰富自己。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为:赶快跑着送还人家。走:跑。

(2)句意为: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趋:快步走。

(3)句意为:(当今的书)是这样的多又是这样地容易得到。致:得到。

(4)句意为: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遗:给予,赠送。

1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句。故:所以;余:我;卒:最终;

(2)句。是以:因此;故:先前、旧的、原来的。

1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最后断句。

句意: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公择既去”为状语,“而"为连词,应在其前断一处;“山中之人思之”是“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的原因,应在“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前断一处;断句为: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14.本题考查阅读比较及感悟。

第一空。阅读文本,根据甲文第一段“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可知,宋濂少时“手自笔录”;根据乙文第一段“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可知,老儒学者“幸而得之,皆手自书”;可知,他们都采用了“抄书"的读书方法。

第二空:根据甲文第二段“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绍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可知,宋濂将自己与太学生的学习条件对比,指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强调了“专心”的重要性;

第三空:根据乙文第二段“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可知,李公择用实践的方法来巩固所学,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是与众不同的。注意题干处用的双引号,应用原文“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回答。

第四空:结合甲文“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和乙文“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可知,古人想要读书是十分困难的,古人用心学习,未曾懈怠,用知识丰富自己;据此可知,阅读启示可以从用心读书这个角度来谈。示例: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我们虽然不愁没有书读,但是不能因此忽视读书的重要性,不管什么年代都要用心、努力刻苦去读书,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

【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乙】自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都一定是从读书开始的。自从秦汉以来,著书的人越来越多,纸张和文字笔画一天天趋于简便,因而书籍也随之日趋丰富,读书的人没有哪一个没有书的,然而学习、读书的人却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为什么呢?我还赶得上见到那些老一辈的儒学先生,据说他们小时候,想要找《史记》《汉书》也找不到;有幸借到了,都要亲自动手抄写,日夜背诵,唯恐抄不完、背不熟就要归还了。近年来,书商间相互辗转翻刻刊印书籍,诸子百家的书,每天都有千万流传于世。对于读书人来说,当今的书是这样地多又是这样地容易得到,照理说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可是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士子,全都把书捆扎起来而不去阅读,言谈空洞无物;漫无根底,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好友李公择,年轻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中的僧舍里读书。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那里的藏书共有九千多卷。公择已经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探讨了它们的源流,采撷了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了其中的美味,化为已有,体现于文章中,表现在行动上,因而闻名于当世。可是那些书依然像它们本来的样子,并没有丝毫的损毁。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所以不把书藏在家里,而是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这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苦心。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找到自己的“燃”点

宋威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

15.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找到自己的燃点。

B.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C.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D.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16.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邓稼先心有祖国,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从美国归来后甘守戈壁荒滩,隐姓埋名,至死不懈,默默地燃烧着自己,他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D.武汉打工者中的一对普通夫妻,虽然他们还只是刚刚在疫情中得到治愈,但是他们夫妻二人不顾身体的虚弱,毅然来到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爱心献血屋各自捐献了400毫升血浆。

17.请分析本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

15.C

16.B

17.第③段首先提出分论点: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然后列举了生活中种种心态消极、意志消沉的人的例子从反面论证分论点,最后引用名言从正面论证分论点。

【解析】

15.本题考查中心论点概括。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

阅读文章可知,本文第一、二段在分析“燃”的内涵与意义后,提出论点: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故选C。

16.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A.虽然邓稼先默默地做着贡献,但他的一颗为国之心其实是“燃”起来的,他的工作热情也是“燃"起来的;

B.其中的观点是人需淡泊宁静,不能证明本文观点;

C.其中的观点是年老也需要壮志,穷困也要有大志,能证明本文观点;

D.这对普通的夫妻,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是“燃”起来的;

故选B。

17.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结合③段中“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可知,首先提出分论点: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结合③段中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可知,然后列举了生活中种种心态消极、意志消沉的人的例子从反面论证分论点;

结合③段中“‘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可知,最后引用名言从正面论证分论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小题。

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

曾利华

①那时的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学期的学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才凑足的。虽然远在十里之外的小镇上学,但从未向父母开口索要过一分零花钱。寄宿在校,他吃的是母亲腌制的咸菜。

②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只有他没有文具盒,更不用说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

③寒冬漫入校园的时候,就要学几何知识了。新来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备齐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这“四件套”,同时宣布,一周后将进行检查。

④三天过去后,他就发现,不少同学都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四件套”。看到一些同学们用“四件套"绘出的那些美丽而神奇的几何图案时,他的眼里闪过如流星一般的美慕。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转过头向窗外望去。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

⑤他很想拥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但这种渴望对于他来说,却是奢侈的。

⑥上课的铃点响了,很快就到了教学老师检查同学们“四件套”的时间。他把头深深地理进书时,却一个字也未看进去。他甚至希望教学老师不要靠近他的课桌。

⑦但数学老师检查得相当仔细,似乎要做到一个不派漏。终于,数学老师稳健的步线在他身停了下来。数学老师弯下腰来,附在他耳边,轻轻地问:“你,忘了买吗?"

⑧他的脸倏地红了,脱口而出,声音却细若蚊丝:“我……

⑨他吞吞吐吐,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想告诉数学老师,因为近段时间母亲悲了风寒,入院治疗都困难不已,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说过要购置学习用品的事情。

⑩数学老师也不再深究原由,只是轻轻地“噢”了声,便径自离开了他的座位。但他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只有自己没有买几何学习用品,数学老师会在班上宣布吗?

出乎意料的是,检查过后,数学老师却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购置“四件套"的积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捉他的事。这让忐忑不安的他放下了悬着的心,他翻开书,正要准备听课。数学老师却宣布:“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我们搞一次‘绘图。作文’竞赛活动,要求用自己的圆规绘一个圆,然后用词语描绘圆,优胜者可是有奖的呵!”

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颇有难度的作文题,因为圆的知识尚未学习,但却要用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词语来描绘圆。

同学们都用圆规画出了美丽的圆,然后开始绞尽脑汁作文。没有圆规的他,悄悄揭下墨水瓶盖,用笔沿着瓶盖边缘,画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圆,那线条如锯齿一般,凸凹不平。看着这有点像齿轮的圆,他写下了:圆是开放在几何图形中最美的花朵,圆的世界是丰盈的,没有缺陷,但闭塞的圆,也是无奈和孤寂的!

他很快就忘了这次竞赛,令他不曾想到的是,仅仅几天时间,数学老师便公布了竞赛结果,而他居然获得了第一名。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那是他日夜渴望拥有的“四件套"。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从数学老师手中接过奖品,然后握住数学老师伸过来的右手,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遒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

那个学期,这“四件套”不但助他学好了几何知识,而且放飞了他心中的梦想。

后来,他上了一所大学,选择了美术系。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图案设计,并且成为了著名的广告设计师。此时的他,已经很少再用“四件套”,他的不少创意与设计,都是通过电脑直接完成的。但那已经无比陈旧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保存着,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曾经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

(选自《湖南教育》)

18.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他"的情感

老师布置购买“四件套”(1)

(2)忐忑

老师奖励“四件套"(3)

“他”保存“四件套"感恩

19.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道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0.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否可以删掉?请你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

21.文中的数学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18.(1)渴望(羡慕)(2)老师检查“四件套”(3)高兴(激动)

19.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老师温暖的手比作炉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在那个寒冷冬日,老师所给予的关爱、鼓舞。

20.不能删掉。理由:这句话写黄叶飘落,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凄冷的氛围,烘托出他的无奈、孤寂。

21.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拥有教学机智的人。如:当数学老师知晓“他"没有“四件套”时,没有批判他,而是维护了他的自尊,采用“绘图作文"的方式,让他心安理得地得到帮助。

【解析】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第(1)空:根据故事情节“老师布置购买“四件套”"和第⑤段“他很想拥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可知,“他”的情感是:渴望(或:羡慕)。

第(2)空:根据“他"的情感“忐忑”和第⑥段“上课的铃点响了,很快就到了数学老师检查同学们‘四件套’的时间"、第⑦段“但数学老师检查得相当仔细,似乎要做到一个不漏”,故事情节可概括为:老师检查“四件套"。

第(3)空:根据故事情节“老师奖励‘四件套”和第段“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那是他日夜渴望拥有的‘四件套’。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从数学老师手中接过奖品"可知,“他”的情感是:高兴(或:激动)。

19.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遒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一句中“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可以判断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老师温暖的手比作炉火,炉火给人温暖,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在那个寒冷冬日,老师所给予的关爱、鼓舞。

20.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点明时间地点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旨。回答此类题,要先明确态度:不能删掉,再具体分析效果。“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一句描写黄叶飘落的情景,“淡黄的树叶”“悄然飘落"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根据上文“看到一些同学们用‘四件套’绘出的那些美丽而神奇的几何图案时,他的眼里闪过如流星一般的羡慕。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转过头向窗外望去”可知,他当时的情感应是无奈、孤寂,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结合第⑨段“他也不想告诉数学老师,因为近段时间母亲悲了风寒,入院治疗都困难不已,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说过要购置学习用品的事情"和段“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我们搞一次‘绘图作文’竞赛活动,要求用自己的圆规绘一个圆,然后用词语描绘圆,优胜者可是有奖的呵!”,段“数学老师便公布了竞赛结果,而他居然获得了第一名。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那是他日夜渴望拥有的‘四件套’"分析,数学老师知晓“他”没有“四件套"时,不仅没有批评指责,也没有像施舍一般,而是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想出了作文竞赛这个办法,可见这既是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又是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老师。

第三部分写作

22.请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解释: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②文章不得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例文

人生贵在自强

什么是自强?当你摔倒了再爬起来的时候,那是自强;当你遇到一道难题是选择做下去的时候,那是自强;当你遭遇了生活的不幸而选择活下去的时候,那是自强。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如果没有自强,太史公司马迁被阉割之后,也就无颜活在这世上了吧。也就不会有令世人为之动容的《史记》了。如果没有自强,屈原被放逐之后,也就会像普通人一样自甘堕落吧。如果没有自强,中国或许还是像以前一样任“人”宰割吧。

自强不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品格,甚至一生。19岁的海伦·凯勒被一场大病无情的夺取了听力、视力和语言能力。十九岁的她活在痛苦中,可海伦·凯勒并没有气馁,她渐渐从痛苦中走出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她的老师。但主要还是她有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听了她的遭遇我们可能会同情她,也会敬佩她。但是如果我们在19岁的时候遭遇了像她一样的境况,我们或许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吧。所以一个人只要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论他失败多少次,不论他被生活打倒了多少次,他都会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自强不息乃立国之本,我们中小学生就要具备这种自强不息,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为我们的明天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根据材料“自强不息:出处:《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解释: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可知,中心词是自强不息。审题时应思考什么是自强不息、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如何做才能自强不息。结合材料“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的提示,应把自强不息与国家民族联系起来,而不是拘泥于个人小天地。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参考立意:青年人应该自强不息、勇于进取;青年要正视自身缺点,战胜自己;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2)选材构思。请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确定一个鲜明的立意,如青年当自强、自强不息永远是时代主流、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等。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自己与立意有关的故事,如爸爸下岗后自强不息,开创了自己的公司;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自强不息的意义或作用。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人生贵在自强不息,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第三单元【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貂裘(diāo)衡阳(héng)弦(xián)

B.羌管(qiāng)不寐(mèi)鬓(bì)

C.霹雳(pī)千嶂(zhàng)浊(zhú)

D.雕弓(diāo)擎苍(qín)炙(zhì)

2.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今义:轻轻地抓)

3.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长跪而谢之B.轻寡人与

C.请广于君D.天下缟素

4.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B.“今诸生学于太学”中的“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D.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6.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B.②④①⑤③C.③②①⑤④D.②③⑤①④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二十余年如一梦,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④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⑤《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是“___"。

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听觉角度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

8.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展“虚拟与现实"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截止2020年,我国网民规模达9.98亿,“虚拟生活”成为一种常态。这引发人们一种普遍担忧。人们认为,因为很多人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感受到游戏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的轻松自如,所以他们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状"。这样的认识有一定道理,却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了解,近年来各地博物馆纷纷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馆藏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某线上音乐会创造了数亿次的收看记录。数以千计的学术讲座通过“云端"向公众开放。

材料二:下面是《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因素的情况调查》结果。

材料三:清代吴敬梓创作了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书中虚构了一批普通士人,同时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现状作了真实的反映。小说第二回写到了周进中举前遭到梅玫、王举人、申祥甫、夏总甲欺辱。

(1)请仔细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文本表述的观点及理由。(不超过60字)

(2)请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统计图,说说你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

(3)学校开展“我看周进"主题研讨活动,请你写出《儒林外史》中人们欺辱周进的两件事。从这两件事中,你可以看出周进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自秦、汉以来,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①,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②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③,以为己有。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节选自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注】:①【苟简】草率简略。②【倍蓰(xǐ)】一倍、五倍。概指数倍。③【膏味】甘美的滋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走送之:(2)尝趋百里外:

(3)多且易致如此:(4)将以遗来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1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1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读书,宋濂幼时和老儒学者少时都采用了①的读书方法。甲文中宋濂将自己与太学生的学习条件对比,突出了②对学有所成的重要作用;而乙文中李公择“③”的读书表现与学者、后生科举之士不同,表明了李公择能把所读转化为学养的原因。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的启示是④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找到自己的“燃"点

宋威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

15.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找到自己的燃点。

B.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C.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D.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16.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邓稼先心有祖国,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从美国归来后甘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