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9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9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9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9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合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分为第1卷(阅读题)和第I1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规定,水下文化遗产是指“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至少100年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该公约列举的例子包括遗址、建筑、房屋、人工制品、人类遗骸,船舶、飞行器、其他交通工具或其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他内容物,以及具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及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

一般说来,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其作用是永续的。水下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上述特点。由于常年沉没在水下,受到人为干预的可能性较小,它们可以为考古学家提供大量可靠的考古、文化、科技等信息,可以由此推断出当时社会的军事、商业和贸易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既可以补充从陆上遗址遗迹中获取的信息,又可以验证、佐证这些信息。简言之,水下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需要人们善加保护和管理,原则上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公共资源,由国家妥善保管在开放性的公共场所中,供后世欣赏、研究和借鉴。

相对于陆上文化遗产而言,水下文化遗产具有特殊之处。其一,陆上文化遗产处于一国享有主权的领土之内,国家可以依据领土主权予以管辖。水下文化遗产则既可能位于一国享有主权的内水、群岛水域和领海内,也可能位于一国依照国际法仅对特定事项享有管辖权或主权权利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内或大陆架上,还可能位于各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内。换言之,国家对领海之外海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提出保护和管辖主张时应当具有国际法依据。其二,所处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对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发掘工作十分困难,费用高昂且风险巨大,海洋中的遗产更是如此。

(摘编自赵亚娟《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建议》)

材料二:

中国网:张馆长您好,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相比,它的难度或特殊之处在什么地方?

张威:水下考古可以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它是田野考古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域的一个延伸。它和田野考古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环境截然不同,因为需要考古学家到海洋或水域里进行水下文化遗产的发掘、调查工作,所以必须要借助特殊的工具、特殊的技术和特殊的方法。人不是鱼类,不可能在海洋里自由地呼吸,这就是说考古队员要完全依靠一套机械的设备来维持生命,这样才能进行工作。所以它的困难之处、它的危险和挑战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田野考古产生以后一开始还没有水下考古,那时候人类还不具备这种水下生存的技术,直到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轻潜水的装置,这才给考古学家提供这种手段,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下考古。

当然水下文物的打捞活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到现在起码有100多年了。原来的潜水工具比较简陋,可以下去捞一些东西,这样也可以进行初始的潜水捞宝。但是带有保护和研究目的的考古活动是很晚才发生的,是有了潜水设备以后才有的。水下考古到了中国的时间就更晚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对世界了解比较少,一些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引进。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才开始做这项工作。

中国网:水下考古的关键是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还是说考古本身?

张威:做水下考古首先是作为考古工作者,潜水只是你的工具,当然这个工具直接关系着生命,因此绝不能忽视。但是你工作的指导思想,你去做这件事的目的,你的指导理念必须是考古工作者的理念才可以,不然的话就变成了水下打捞。做水下捞宝的人现在也很多,有些商业性的公司非常活跃,不光在中国沿海、整个南中国海,在世界范围内还在一些古代航线、近现代的航线上进行商业打捞活动的大公司非常多。他们的技术肯定非常高超,甚至比我们水下考古工作者要厉害,但是他不能成为科学家。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公约都公认,对这种行为是予以谴责的和反对的。这种商业打捞如果从法律来讲,可能有的国家是合法的,有的国家是非法的。总的来讲,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水下考古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

中国网: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是怎样的?

张威:出水文物的保护现在还比较薄弱,这还需要向国外学习,我们没有专门的大规模实验室。20世纪80年代我去国外,像荷兰、美国都有大规模水下实验室,我们在这方面有欠缺。我们国家博物馆也有科技部实验室,但是它的主要工作是青铜器,很多文物保护任务非常繁重,水下工作鞭长莫及。现在整个沉船也出来了,大批的水下文物遗址出来了,保护问题就非常尖锐。现在国家文物局也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办一个出水文物的培训班,将来工作重心在全国各地,像宁波、海南、广东,这些水下考古工作做得多的地方势必会建立实验室,把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

中国网:也就是说,这些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田野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方式是不一样的。

张威:它们需要脱水、脱盐,这是最起码的,特别是瓷器。所以现在水下文物保护,我们不要求他们和我潜水,但是一般都是化学、化工专业毕业,另外有一定的文物保护经验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包括木材的保护也是难题,小木材大家都做过,例如竹简;但大的船体,大的木质结构部件谁都没做过,还有铁器的保护,这些工作困难极了。我们目前的水下考古等于是整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做了,后续的保护工作还要靠整个文博专家们的共同的努力才能把这个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中国网:我们有网友比较好奇,目前已经被发掘的水下沉船,它的深度一般都在水下的十米到二十米左右,这是什么缘由呢?

张威:___

(摘编自《中国水下考古探秘水下文化遗产》)

1.下列关于水下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下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它们沉没水下至少100年,对从陆上遗址遗迹中获取的信息具有补充作用。

B.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水下文化遗产不会受到人为干预,因此能为考古学家提供更可靠的考古、文化、科技等信息。

C.水下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给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发掘工作带来困难,尤其是海洋水下遗产。

D.水下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特点,各国只能对领海内的水下文化遗产予以管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水下文化遗产位于一国享有主权的内水、群岛水域或领海内,那么该国就有权对水下遗产进行调查、研究,保护和发掘。

B.真正意义上的水下考古是20世纪40年代轻潜水装置出现后才有的,可见水下考古对潜水工具的依赖性很强。

C.在记者采访之时,我国宁波、海南、广东还没有建立大型实验室,可见,当时我国出水文物的保护还是比较薄弱。

D.如果仅仅秉持商业性的工作指导思想,那么即使技术再高超,也只能算是水下打捞,而不是水下考古,而且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3.材料二中,针对记者最后的提问,下列可能不属于张威回答内容的一项是()

A.古代帆船时代,远海沉没的船都是从中国港口出去不久,还没走到外海就沉没了。

B.可以通过特殊的高氧潜水,延长人在深水停留的时间,且有效杜绝潜水病的发生。

C.自身工作的技术手段、方法、能力有限,轻潜到了50米水深就只能停留一分钟。

D.发现沉船的往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民,此外,盗挖、盗捞的团伙的潜水技术有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写作思路。

5.记者提问应注意逻辑性、指向性、引导性,材料二中国网记者的提问是如何做到这些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C2.D3.B

4.文章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水下文化遗产,接着介绍说明水下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价值,最后指出水下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

5.①逻辑性强。访谈过程中记者紧紧围绕“水下考古”展开提问,从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的区别开始,进而追问水下考古的技术及出水文物的保护等。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②问题简洁明确,指向性强。记者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与水下考古相关的问题,表述简洁,能让采访对象迅速理解问题。

③重视对方的观点,善于引导。当张威谈到水下考古技术的时候,能及时追问水下考古的关键;当张威谈到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维修时,又及时加以总结。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它们沉没水下至少100年"错误。原文说“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至少100年”。

B.“水下文化遗产不会受到人为干预"错误。原文说“受到人为干预的可能性较小”。

D.“各国只能对领海内的水下文化遗产予以管辖"错误。根据原文“国家对领海之外海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提出保护和管辖主张时应当具有国际法依据”可知。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而且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错误。说法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这种商业打捞如果从法律来讲,可能有的国家是合法的,有的国家是非法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记者的提问是为什么“目前已经被发掘的水下沉船,它的深度一般都在水下的十米到二十米”,B项强调的是“高氧潜水”的优势,与其余三项的角度不同。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三段。

第一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规定引出话题“水下文化遗产是指‘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至少100年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介绍了什么是水下文化遗产。

第二段,结合“一般说来,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其作用是永续的。水下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上述特点”“水下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需要人们善加保护和管理,原则上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公共资源,由国家妥善保管在开放性的公共场所中,供后世欣赏、研究和借鉴"分析可知,介绍说明水下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价值。

第三段,结合“相对于陆上文化遗产而言,水下文化遗产具有特殊之处。其一,……。其二,……”分析可知,指出水下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特征的能力。

逻辑性强。结合“中国网:张馆长您好,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相比,它的难度或特殊之处在什么地方"中国网:水下考古的关键是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还是说考古本身”“中国网: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是怎样的"中国网:我们有网友比较好奇,目前已经被发掘的水下沉船,它的深度一般都在水下的十米到二十米左右,这是什么缘由呢”分析可知,访谈过程中记者先从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的区别开始,进而追问水下考古的技术及出水文物的保护等。紧紧围绕“水下考古"展开提问,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问题简洁明确,指向性强。结合“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相比,它的难度或特殊之处在什么地方”“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是怎样的"等提问分析可知,记者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与水下考古相关的问题,表述简洁,能让采访对象迅速理解问题。

重视对方的观点,善于引导。结合“然水下文物的打捞活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到现在起码有100多年了。原来的潜水工具比较简陋,可以下去捞一些东西,这样也可以进行初始的潜水捞宝。但是带有保护和研究目的的考古活动是很晚才发生的,是有了潜水设备以后才有的。水下考古到了中国的时间就更晚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对世界了解比较少,一些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引进”“中国网:水下考古的关键是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还是说考古本身"分析可知,当张威谈到水下考古技术的时候,能及时追问水下考古的关键;结合“现在国家文物局也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办一个出水文物的培训班,将来工作重心在全国各地,像宁波、海南、广东,这些水下考古工作做得多的地方势必会建立实验室,把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中国网:也就是说,这些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田野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方式是不一样的"分析可知,当张威谈到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维修时,又及时加以总结。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75岁了,我还有理想

冯骥才

我今年75岁了,人的年龄就像大自然的四季一样,往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下一个季节。你还觉得自己是中年人,可年龄上你已经是老年人了。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总结自己,我们要活得明白。

尤其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天生背负着使命到这世界上来的。他就得追求纯粹,他就得洁身自好,他就是理想主义者,他当然也是唯美主义者。我觉得这就是知识分子。到了这个年龄一定要总结自己。

我的文学,我所写的这几百万字究竟怎样?五年前,我在北京办了一个展览,叫作“四驾马车”,它是我从事的四个方面的工作: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我说,不是四匹马拉着我,是我拉着四驾马车。这四驾马车,哪一驾马车我到今天都没有放手,因为它们都走进了我的生命,我放不开。我知道我的事业只有生命能给它画上句号,我没有权力画句号。

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今年我到西安去,想沿着丝路,从西安走到麦积山,再走到河西走廊。我想看希腊化的健陀罗佛教造像,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道北道,穿过河西走廊,再进入中原的一个渐变的中国化的过程。

我必须要去一趟麦积山,但是我走到彬县的唐代大佛寺,去年被评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我发现一个问题,高的台阶我上不去了。我的同行者说,冯骥才,照这么看,麦积山你绝对上不去。

是的,近两年我跑田野的时间少了,不知不觉在书斋的时间长了,于是我的文学冒出来了。

所以我这两年写了四部非虚构的作品,包括我写韩美林的一部口述史。我还写了一部文化随笔《意大利读画记》,一部小说《俗世奇人·贰》,总共六部文学作品。媒体说了,冯骥才转型了,调头回到了文学。是不是我真要回到文学了?我不知道。文学和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我孰轻孰重,我希望大家帮着我思考。

文化遗产抢救不是冯骥才一个人做的,是我们一代人做的。我们在90年代抢救天津地方的城市文化;进入新世纪初,我们这一批学者发誓要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的一切民间文化进行地毯式的、盘清家底的普查。

这第一批学者当时很年轻,现在都有点老了,潘鲁生、乔晓光、樊宇、曹保明、刘铁梁,这批专家都有点老了。乌丙安老师今年90岁了,他来了我很感动,我们十几年前一起爬到了晋中后沟村的山顶上。2015年我邀请了这些专家,重新在后沟村聚一聚,我们聚一聚干什么,只是重温昨天吗?不是,我们要找回当年的状态。

我希望找到80年代对文学的激情,我希望找到世纪初我们对文化的那种心中的圣火,找出知识分子的那种纯粹感,找出我们内心的纯洁。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我说:“人最有力量的是背上的脊梁,知识分子是脊梁中间那块骨头。"

我们做的事情是前无古人的。我们的精英文化有《四库全书》做过整理。但是,我们七千年以上农耕文明历史的大地上的创造的多彩灿烂的文化从来没做过整理。这些文化大多数我们不知道。在普查时我说过一句话:“对大地上的民间文化,我们不知道的远远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无论你是多大的一个学者,都是一样。”

可是我们在做这样的文化调查的时候,没有任何依据。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经验,在世界上也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方法,没有一个国家做过这样的事情。只有法国人,马尔罗做文化部长的时候,他做过法国的文化普查,但不是民间文化普查,他基本是文物普查。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没有依据的,全要靠我们创造的。概念要创造,方法要创造,标准要创造,理论要创造,思想要创造,尤其是思想。

支持我们的是思想。我特别觉得这三个词儿好:先觉、先倡、先行。这三个概念里边都有先。你凭什么先觉?你凭思想先觉。思考未来,思辨现在,反思过去。反思我们的工作,也反思自己。

我已经75岁了,我还有理想。

(摘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虽已75岁,但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内心深处依然蕴藏着一种不服老的精神。

B.作者对自身的身份和工作职业有着准确的定位,他在总结自己时,颇有功成名就之感。

C.作者计划走丝绸之路,探索异域文化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但因上不去高台阶而作罢。

D.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文学的激情渐退,于是招聚曾经共事的朋友,为要找回初心。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话题,第二段进一步延伸,强调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定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B.文章语言朴素自然,简洁流畅,娓娓道来,不刻意雕琢,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C.作者在文章中两次引用自己的原话,清晰地表明了特定的立场和观点,直观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深化了文章主题。

D.文章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能够扩大读者的视野,使读者领略不同的地域风物,呈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8.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冯骥才先生的演讲能给当下知识分子以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析。

【答案】6.A7.D

8.①结构上,照应标题;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②卒章显志,表明了作者的心志,虽已步入老年,但将继续在文化事业上前行。

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

9.①知识分子需自觉自身的使命,追求纯粹,洁身自好,拥有理想和热忱,自觉承担起中国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

②知识分子需具备不惧困难、开拓创新的能力,从事文化工作即使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世上没有方法可以参考,也当勇往直前。

③知识分子要有思想,反思过去、思辨现在、思考未来,反思工作也反思自己,做到先觉、先倡、先行。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作者对自身的身份和工作职业有着准确的定位"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文学和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我孰轻孰重,我希望大家帮着我思考”可知,作者对于自身的定位并不那么准确。

C.“但因上不去高台阶而作罢"说法有误。根据后文“是的,近两年我跑田野的时间少了,不知不觉在书斋的时间长了,于是我的文学冒出来了”可知,作者写上不去台阶并不是为了说明停止计划走丝绸之路,而是为了说明自己将实地研究更多地转换成写作实践。

D.“作者对文学的激情消退"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我们聚一聚干什么,只是重温昨天吗?不是,我们要找回当年的状态”“我希望找到80年代对文学的激情,我希望找到世纪初我们对文化的那种心中的圣火,找出知识分子的那种纯粹感,找出我们内心的纯洁"以及文章结尾“我已经75岁了,我还有理想”可知,作者的激情并未消退。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D.“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能够扩大读者的视野,使读者领略不同的地域风物"说法有误。原文中涉及地域特色较多的是“今年我到西安去,想沿着丝路,从西安走到麦积山,再走到河西走廊。我想看希腊化的健陀罗佛教造像,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道北道,穿过河西走廊,再进入中原的一个渐变的中国化的过程”,但作者写这些一方面只是列举了地名,并没有具体描绘不同的地域风物,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出下文自己在方向上的转变。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作者演讲的标题是“我已经75岁了,我还有理想”,因此作者在全文结尾描述同样的一句话,在结构上能照应标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作者在文中写“我知道我的事业只有生命能给它画上句号,我没有权力画句号”“思考未来,思辨现在,反思过去。反思我们的工作,也反思自己”,表达了自己想要一直为文化遗产和文学奋斗下去的信念。而文章最后一段,以言简意赅的“我还有理想”结束,则起到了卒章显志的作用,进一步表明了作者的心志,虽已步入老年,但将继续在文化事业上前行

“我还有梦想”,作者老骥伏枥,却仍志在千里。“梦想”一词,引发读者思考作者有什么梦想,还会为梦想做些什么,言有尽而意无穷,对梦想的思考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尤其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天生背负着使命到这世界上来的。他就得追求纯粹,他就得洁身自好,他就是理想主义者,他当然也是唯美主义者。我觉得这就是知识分子"中的“纯粹”“洁身自好"理想”等关键词可归纳出:知识分子需自觉自身的使命,追求纯粹,洁身自好,拥有理想和热忱,自觉承担起中国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

根据原文“可是我们在做这样的文化调查的时候,没有任何依据。……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没有依据的,全要靠我们创造的"中的“创造”这一关键词以及作者在前后文描述的相关经历可归纳出:知识分子需具备不惧困难、开拓创新的能力,从事文化工作即使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世上没有方法可以参考,也当勇往直前。

原文“支持我们的是思想。我特别觉得这三个词儿好:先觉、先倡、先行。这三个概念里边都有先。你凭什么先觉?你凭思想先觉。思考未来,思辨现在,反思过去。反思我们的工作,也反思自己"中,“支持我们的是思想”可知知识分子要有思想,根据“先觉、先倡、先行"思考未来,思辨现在,反思过去”等关键词可归纳出:知识分子要有思想,反思过去、思辨现在、思考未来,反思工作也反思自己,做到先觉、先倡、先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体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周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乙】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节选自孔子《季氏将伐颛臾》)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C.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庠序,指古代地方学校,属私立启蒙学校。古代官办学校称为“太学"。

B.孝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社稷”后来指代国家。

D.萧墙,指古代宫室用以区隔内外的当门小墙。“萧墙之内"即家里,比喻内部。

12.下列对两则短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一篇对话记录节选,主要是孟子向齐宣王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B.孟子认为,先要让百姓有恒产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C.【乙】文节选的是孔子与弟子的一番对话,反映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主张。

D.两则选文在说理方面义正词严,破立结合。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4.孟子和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实现政治主张都提出了自己的具体措施,请结合选文中的语句加以概括。

【答案】10.D11.A12.D

13.(1)对上不能赡养父母,对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

(2)老年人能穿丝绸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像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或“那是没有的事情")。

14.孟子认为要“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孔子主张“修文德以来”远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本题中,“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结构对称,独立成句,据此排除BC;

“夫如是”,“如是"动宾结构,其后断开,排除A。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属私立启蒙学校。古代官办学校称为太学”错。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无论私办公办,小学高校。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两则选文在说理方面义正词严,破立结合"错误。【甲】文不能说“义正词严”,也不是“破立结合"。这与对话的对象有关,孟子对齐宣王说理较委婉、形象,孔子对学生则比较直接、严厉。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仰”,对上;“妻子”,妻子儿女;“凶年”,坏年景,荒年;

(2)“衣”,名作动,穿衣;“王”,名作动,称王;“未之有”,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有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分析可知,孟子认为要“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结合“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分析可知,孔子主张“修文德以来"远人。

参考译文:

【甲】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乙】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它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拥有邦国封邑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二首(其一)

李贺

长卿①怀茂陵②,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③,金泥④泰山顶。

①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弃官后闲居茂陵。②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东南。③一简书:指司马相如的遗作《封禅书》,后被汉武帝封禅泰山所用。④金泥:水银和金屑和成的泥用以涂封玉牒,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直接入题,交代了司马相如闲居茂陵这一历史史实,为下面写景、叙事张本。

B.第二句写绿草茂盛,挂满井边石栏,勾勒出一幅荒芜、萧条的画面,意在表现司马相如居住环境之恶劣。

C.第三句采用白描手法,普普通通一个“看”字,蕴含无限深情,描绘出司马相如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D.第四句承接上句“看"字而来,描绘了一幅春风轻拂、佳人鬓发飘飘的唯美画面,不禁令人陶然心醉。

16.简要赏析诗歌后两联

【答案】15.B16.颈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司马相如像残断的草梗被梁王和武帝弃置不用,寄寓了诗人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尾联采用对比手法,仅留的“一简书”与其泰山顶封禅被奉为至宝对比鲜明,表现了司马相如的过人之才,隐含了诗人对他未尽其才的遗憾。颈、尾两联再行对比,彰显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与死后的表面繁荣,诗人的怨愤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B项,“意在表现司马相如居住环境之恶劣"曲解诗意。诗中重在表现一种清幽雅洁的环境氛围。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颈联中“弃之如断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司马相如像残断的草梗被梁王和武帝弃置不用,表达诗人对其处境的同情。尾联“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意思是司马相如仅留的“一简书”被帝王用于泰山顶封禅,被奉为至宝。生前的落寞与死后的表面繁荣,前后命运形成对比,也暗含作者内心的不平和怨愤之情。后四句说明这是当权者不重视人才造成的结果。他在世时才气纵横,梁王与武帝却“弃之如断梗”,把他当成断残的草梗弃置不用,而他去世以后,“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汉武帝才把他遗留下来的那篇《封禅书》奉为至宝,躬行实践,登泰山而祭天,至梁父而祭地。“金泥泰山顶”,那仪式和场面是何等的庄严肃穆,显示出《封禅书》的价值和威力。而“惟留一简书”的“惟"字又揭示了这种景况的凄凉可悲:难道满腹经纶的司马相如,其全部价值只在于这篇《封禅书》吗?他那学富五车的大才和这笔少得可怜的精神遗产是多么的不相称啊!作者词斟句酌,用最经济的笔墨从各个侧面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和死后的虚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表达的情感基本相同,但分别运用了对比、比喻手法。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陈述,面对神宗想要改变大臣得过且过、不虑国事的情况,自己“_____________,”,却引来众人“汹汹然"反对。

(3)洞庭湖景色雄美壮阔,在古诗词中多有描绘,如“_____________,”。

【答案】①.譬如朝露②.去日苦多③.(而某)不量敌之众寡④.欲出力助上以抗之⑤.吴楚东南坼⑥.乾坤日夜浮(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譬,寡,坼,乾,坤,鉴,顷,撼。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在树木的世界里,绚丽多姿的树皮也如衣裳一般,给不同的树木赋予了不同的“穿衣风格”。每一种树木都像是一个“绿色精灵”,被多彩的树皮装点,这赋予了林界多元的美感。例如,着一身“迷彩服”的白皮松,其幼树树皮呈灰绿色,待其脱落后露出浅黄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黄褐、红色,展现出迷人的色彩;彩虹桉树,则身披五颜六色的外衣,水分充足时,它毫不吝啬自己的美丽,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而“火烧木”罗浮柿,则以黑褐色的树皮傲视群芳,宛如穿着黑天鹅晚礼服的公主,显得高贵冷艳。

①,树皮的不同形态特征还赋予了树皮纹理之美。朴树的树皮光滑无痕,展现出平滑之美;黄连木的外皮呈现出鳞状开裂的形态,展现出独特的开裂之美。此外,还有些树皮的形态各异,如眼睛状的枝痕、圆环形的叶痕等,都散发出象形之美。这些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达到完美。

林林总总的树皮千姿百态,但你以为它仅仅是件美丽的“皮囊"?不,树皮还承担着运送养料的重要功能。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通过树皮里的韧皮部组织被输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如果韧皮部受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树根②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18.下列句中的“通过"与文中加点的“通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冀申调动,没有通过局党委,你为什么放他走?

B.我们又在通过一片洼地,水从脚腕没到膝盖了。

C.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

D.请唐先生宣布《保国会草章》,请往会诸君通过,以便进行。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彩虹桉树的树皮五颜六色,水分充足时,更容易呈现出多样色彩”,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2.请结合语段内容写一则倡导语,倡导人们爱树护树,要求使用“让字句”,字数不少于30字。

【答案】18.C19.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自然产物,这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完美。

20.①除了色彩之美②就会因得不到养料而死亡

21.①原句巧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使彩虹桉树形象特点更鲜明具体;②原句“撞色拼接"本为服装设计手法,借用于此,写出彩虹桉树色彩丰富之美,引发读者联想;③原句“彩虹桉树”单独成句,强化对象,增强语言节奏感。

22.让我们用心呵护树木的“衣裳”,让每一棵树都健康生长,为世界增添勃勃生机!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通过”介词,是经由的意思。

A.动词,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

B.动词,穿过。

C.介词,经由。

D.动词,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这些形态各异的树皮是……形成"句式杂糅,应该改成“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或者“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自然产物";

前后主语不一致,前句主语是“树皮”,后句主语说的是这一进化过程,在“也"前添加“这”。

自相矛盾,“趋于"达到”相矛盾,删去“达到"。

修改为: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自然产物,这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完美。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句所填的是过渡句,承接前一段的主要内容——树皮的色彩之美;连接着后一句“树皮的不同形态特征还赋予了树皮纹理之美”,所以要有关联词“不仅"除了”与“还"对应。可填:除了色彩之美。

②句所填的是总结句,承接这段前面的主要内容——树皮有输送养料的作用,要填如果没有树皮,树根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所填的句子包含“养料、就”二词。可填:就会因得不到养料而死亡。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和改句对比,发现原句采用了拟人修辞,“彩虹桉树,则身披五颜六色外衣,它毫不吝啬自己的美丽,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身披”“毫不吝啬"展示”这些词赋予树木以人的动作情感,生动展现了彩虹桉树的形象特色。

原句“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用“撞色拼接”的服装设计手法来写彩虹桉树,前面说彩虹桉树“五颜六色的外衣”,此处用“撞色拼接”突出了彩虹桉树色彩丰富之美,引发读者联想。

“彩虹桉树"放在句首,单独成句,突出描写对象,同时在此处停顿,增强语言节奏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倡导语、选用句式的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第一内容上写一则倡导语,形式上要求使用“让字句”,无论是“让人们”,还是“让树木”均可;

第二,在此基础上立足文本关键词,应该是保护“树木"树皮(外衣、衣裳)”,突出“保护"的主题即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公布了20名拟聘教师名单,其中19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所有人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此前,深圳中学公布了去年28名教师录用名单,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有人认为,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他们应该在更高更广的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人认为,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他们会培养出和他们一样优秀的学子。

请你针对两种观点中的某一种观点,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毕业于知名大学的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做了中小学的教师,这一现象,让人们纷纷热议,有人表示惊叹,还有的人表示可惜,更有人认为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而我认为:博士、硕士助力中小学教育实在是大材小用!

高学历的人降低就业标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也许是真心喜欢做教师,衷心愿意为中小学教育事业注入新力量,或许未来会创造教育的点点奇迹。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高学历任低职位,这不仅是大材小用,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担任中小学教师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这种选择未免有些“任性”和不负责任,虽说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有自由权利,但这样的职业选择,还是应基于理性,理智思考自己的能力,定位好自己,既要让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也要让自己得到充分锻炼。况且,现在高科技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此时,社会的发展正需要一些博士生、硕士生这样高学历的人才来助力,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进行学术创造,以更好、更深入地造福社会。如果他们仅是因个人利益关系而弃社会利益于不顾,那么这样的选择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遗憾,这绝对不算是人尽其才,只能是才不得用。

例如:以上海交大工科博士身份毕业的李宏烨,就因为个人的爱好而“转行"做了一名相声演员。职业与身份落差之大,让人难以接受。为了梦想,勇于从零开始的胸怀固然令人佩服,但在此之余,我方辩手始终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过于感情用事,试问:人生有多少从头开始的机会,又有多少可以浪费的既得资源?不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是助力了社会的发展,还是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呢如果有人纷纷效仿,从长远来看,深造多年之后,不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到底是落后还是进步呢?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再看,大到国家或小到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博士生或硕士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更何况那些出身于名牌大学的人,他们又被寄予多少希望,又有多少更加重要的领域期待着他们的加入更严重的是,从社会层面上看,高学历的人任低职,挤掉了本应在那个职位上工作的人,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长期虚位以待,这是社会的悲哀,也必然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林则徐曾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或许可以告诫那些浪费优势资源的高学历者——担当精神,不可或缺!

所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人尽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博士、硕士助力中小学教育实在是大材小用!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为材料作文。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所录用的教师的学历和毕业学校引发人们的议论。有人认为,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有人认为这是大材大用。从材料看,本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只要按照任务要求“针对两种观点中的某一种观点,写一篇驳论文”,选择所给立场写作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驳论文的要求和特点,即文章中心必须反驳“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或反驳“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如这一任务指令没有完成,即为偏离题意之作。

如果反驳“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即赞成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可从教育的重要性、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思路。

如果反驳“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即反对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可从高学历的人才应该从事科研、教育本身的特点等方面展开思路。

【立意】1.顶尖人才塑造优质教育

2.百年之计,教育最重

3.不是“人才浪费”,而是基础教育发展之必需

4.教育是头等大事,“大才"应该用在教育上

【素材】1.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众所周知,那些顶着“顶尖名校毕业生”“高质量人才"光环的天之骄子们曾经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读书,正是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他们才能成为如今的“国之希望”,那么,如今他们选择去中小学教书,帮助下一批莘莘学子打牢基础,用自己的名校思想、名校行为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这又怎么能算是大材小用呢?

2.也许有人会问,如果高材生都去教书了,那么还有人搞科研吗?国家要怎么发展呢?甚至十几、二十几年后我们的国家是否会再次落后于世界各国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高材生不可能全去教书,每个人理想不同,社会责任也不同,所以仍会有热爱科研的人去搞科研,喜欢管理的人做CEO,国家也依旧会发展下去,至于若干年后,我们则更不用担心,因为一个高材生会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一个甚至几个班的同学,造就更多高材生,这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远程与发散投资,以一个人的力量培养出成百上千个可造之才,又何谈是大材小用呢?

3.近几年,网络上流行一条“大学老师鄙视高中老师,高中老师鄙视初中老师"的鄙视链,鄙视任教于中小学校的行为,抬高任职于各大高校的做法,将职业分等级、论差距,我方对此强烈反对。众所周知,所有的知识都是平等的,传授知识的人也并无身份等级之别,无论是初中的简单运算,高中的复杂代数,还是大学的微积分,都是循序渐进的,没有前面的基础,就没有后面的成功!

4.顶尖人才投身教育,承载三方厚望,古人云“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对于家长来说,家长自然希望孩子能得到顶尖人才的培育与指导;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既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一定是经过仔细考量的,绝对不会是冲动的产物,他们也一定是寄厚望于为祖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对渴望知识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多么希望有一位学识渊博,智慧聪敏的老师来教导自己,在幼小心灵里种下一颗能与老师成为校友的种子,这何其幸哉!所以,承载三方厚望的高材生在中小学教书又怎么能是大材小用呢?

5.如今,研究生到中学,尤其是到高中教书已经比较普遍。去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深圳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人才最聚集的地区之一,而深圳中学是深圳最好的高中之一,它的口号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可见其不仅立足国内,还放眼世界。北大清华研究生能进入这样厉害的中学,没什么吃亏的。

另外,硬件设施一流的深圳中学,也能提供一些科研平台供这些名校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虽然中学开展科研的高度与大学有些差距,但这些科研内容会更接地气。中学老师开展科研活动是学生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挖掘具有研究潜能的高中生。名校研究生在中学教书,并进行接地气的科研活动,将科研风尚带到中学,用科研精神感染高中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比那些只为了写论文而进行的大学科研要好很多。

6.清华北大博士到中学教书,无关“大材小用”,也谈不上“浪费”,他们仍然可以发挥自己在科研领域的长处,做出不一般的成绩。知识性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科学教育也是高中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学不是只培养“考试机器”,而是要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强烈求知欲、有思想、有灵魂、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个体。他们在科学之路上慢慢求索;他们意志坚定、坚持不懈。这样的年轻人才能承担民族复兴之大任。话说回来,并非所有的中学都能吸引名校研究生加盟。清华北大博士、硕士选择深圳中学,更多的也是看重经济待遇和事业发展。“世界一流中学”当然要配一流大学高材生。合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分为第1卷(阅读题)和第I1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规定,水下文化遗产是指“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至少100年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该公约列举的例子包括遗址、建筑、房屋、人工制品、人类遗骸,船舶、飞行器、其他交通工具或其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他内容物,以及具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及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

一般说来,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其作用是永续的。水下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上述特点。由于常年沉没在水下,受到人为干预的可能性较小,它们可以为考古学家提供大量可靠的考古、文化、科技等信息,可以由此推断出当时社会的军事、商业和贸易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既可以补充从陆上遗址遗迹中获取的信息,又可以验证、佐证这些信息。简言之,水下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需要人们善加保护和管理,原则上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公共资源,由国家妥善保管在开放性的公共场所中,供后世欣赏、研究和借鉴。

相对于陆上文化遗产而言,水下文化遗产具有特殊之处。其一,陆上文化遗产处于一国享有主权的领土之内,国家可以依据领土主权予以管辖。水下文化遗产则既可能位于一国享有主权的内水、群岛水域和领海内,也可能位于一国依照国际法仅对特定事项享有管辖权或主权权利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内或大陆架上,还可能位于各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内。换言之,国家对领海之外海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提出保护和管辖主张时应当具有国际法依据。其二,所处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对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发掘工作十分困难,费用高昂且风险巨大,海洋中的遗产更是如此。

(摘编自赵亚娟《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建议》)

材料二:

中国网:张馆长您好,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相比,它的难度或特殊之处在什么地方?

张威:水下考古可以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它是田野考古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域的一个延伸。它和田野考古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环境截然不同,因为需要考古学家到海洋或水域里进行水下文化遗产的发掘、调查工作,所以必须要借助特殊的工具、特殊的技术和特殊的方法。人不是鱼类,不可能在海洋里自由地呼吸,这就是说考古队员要完全依靠一套机械的设备来维持生命,这样才能进行工作。所以它的困难之处、它的危险和挑战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田野考古产生以后一开始还没有水下考古,那时候人类还不具备这种水下生存的技术,直到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轻潜水的装置,这才给考古学家提供这种手段,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下考古。

当然水下文物的打捞活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到现在起码有100多年了。原来的潜水工具比较简陋,可以下去捞一些东西,这样也可以进行初始的潜水捞宝。但是带有保护和研究目的的考古活动是很晚才发生的,是有了潜水设备以后才有的。水下考古到了中国的时间就更晚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对世界了解比较少,一些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引进。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才开始做这项工作。

中国网:水下考古的关键是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还是说考古本身?

张威:做水下考古首先是作为考古工作者,潜水只是你的工具,当然这个工具直接关系着生命,因此绝不能忽视。但是你工作的指导思想,你去做这件事的目的,你的指导理念必须是考古工作者的理念才可以,不然的话就变成了水下打捞。做水下捞宝的人现在也很多,有些商业性的公司非常活跃,不光在中国沿海、整个南中国海,在世界范围内还在一些古代航线、近现代的航线上进行商业打捞活动的大公司非常多。他们的技术肯定非常高超,甚至比我们水下考古工作者要厉害,但是他不能成为科学家。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公约都公认,对这种行为是予以谴责的和反对的。这种商业打捞如果从法律来讲,可能有的国家是合法的,有的国家是非法的。总的来讲,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水下考古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

中国网: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是怎样的?

张威:出水文物的保护现在还比较薄弱,这还需要向国外学习,我们没有专门的大规模实验室。20世纪80年代我去国外,像荷兰、美国都有大规模水下实验室,我们在这方面有欠缺。我们国家博物馆也有科技部实验室,但是它的主要工作是青铜器,很多文物保护任务非常繁重,水下工作鞭长莫及。现在整个沉船也出来了,大批的水下文物遗址出来了,保护问题就非常尖锐。现在国家文物局也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办一个出水文物的培训班,将来工作重心在全国各地,像宁波、海南、广东,这些水下考古工作做得多的地方势必会建立实验室,把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

中国网:也就是说,这些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田野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方式是不一样的。

张威:它们需要脱水、脱盐,这是最起码的,特别是瓷器。所以现在水下文物保护,我们不要求他们和我潜水,但是一般都是化学、化工专业毕业,另外有一定的文物保护经验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包括木材的保护也是难题,小木材大家都做过,例如竹简;但大的船体,大的木质结构部件谁都没做过,还有铁器的保护,这些工作困难极了。我们目前的水下考古等于是整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做了,后续的保护工作还要靠整个文博专家们的共同的努力才能把这个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中国网:我们有网友比较好奇,目前已经被发掘的水下沉船,它的深度一般都在水下的十米到二十米左右,这是什么缘由呢?

张威:___

(摘编自《中国水下考古探秘水下文化遗产》)

1.下列关于水下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下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它们沉没水下至少100年,对从陆上遗址遗迹中获取的信息具有补充作用。

B.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水下文化遗产不会受到人为干预,因此能为考古学家提供更可靠的考古、文化、科技等信息。

C.水下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给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发掘工作带来困难,尤其是海洋水下遗产。

D.水下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各国只能对领海内的水下文化遗产予以管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水下文化遗产位于一国享有主权的内水、群岛水域或领海内,那么该国就有权对水下遗产进行调查、研究,保护和发掘。

B.真正意义上的水下考古是20世纪40年代轻潜水装置出现后才有的,可见水下考古对潜水工具的依赖性很强。

C.在记者采访之时,我国宁波、海南、广东还没有建立大型实验室,可见,当时我国出水文物的保护还是比较薄弱。

D.如果仅仅秉持商业性的工作指导思想,那么即使技术再高超,也只能算是水下打捞,而不是水下考古,而且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3.材料二中,针对记者最后的提问,下列可能不属于张威回答内容的一项是()

A.古代帆船时代,远海沉没的船都是从中国港口出去不久,还没走到外海就沉没了。

B.可以通过特殊的高氧潜水,延长人在深水停留的时间,且有效杜绝潜水病的发生。

C.自身工作的技术手段、方法、能力有限,轻潜到了50米水深就只能停留一分钟。

D.发现沉船的往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民,此外,盗挖、盗捞的团伙的潜水技术有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写作思路。

5.记者提问应注意逻辑性、指向性、引导性,材料二中国网记者的提问是如何做到这些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75岁了,我还有理想

冯骥才

我今年75岁了,人的年龄就像大自然的四季一样,往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下一个季节。你还觉得自己是中年人,可年龄上你已经是老年人了。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总结自己,我们要活得明白。

尤其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天生背负着使命到这世界上来的。他就得追求纯粹,他就得洁身自好,他就是理想主义者,他当然也是唯美主义者。我觉得这就是知识分子。到了这个年龄一定要总结自己。

我的文学,我所写的这几百万字究竟怎样?五年前,我在北京办了一个展览,叫作“四驾马车”,它是我从事的四个方面的工作: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我说,不是四匹马拉着我,是我拉着四驾马车。这四驾马车,哪一驾马车我到今天都没有放手,因为它们都走进了我的生命,我放不开。我知道我的事业只有生命能给它画上句号,我没有权力画句号。

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今年我到西安去,想沿着丝路,从西安走到麦积山,再走到河西走廊。我想看希腊化的健陀罗佛教造像,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道北道,穿过河西走廊,再进入中原的一个渐变的中国化的过程。

我必须要去一趟麦积山,但是我走到彬县的唐代大佛寺,去年被评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我发现一个问题,高的台阶我上不去了。我的同行者说,冯骥才,照这么看,麦积山你绝对上不去。

是的,近两年我跑田野的时间少了,不知不觉在书斋的时间长了,于是我的文学冒出来了。

所以我这两年写了四部非虚构的作品,包括我写韩美林的一部口述史。我还写了一部文化随笔《意大利读画记》,一部小说《俗世奇人·贰》,总共六部文学作品。媒体说了,冯骥才转型了,调头回到了文学。是不是我真要回到文学了?我不知道。文学和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我孰轻孰重,我希望大家帮着我思考。

文化遗产抢救不是冯骥才一个人做的,是我们一代人做的。我们在90年代抢救天津地方的城市文化;进入新世纪初,我们这一批学者发誓要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的一切民间文化进行地毯式的、盘清家底的普查。

这第一批学者当时很年轻,现在都有点老了,潘鲁生、乔晓光、樊宇、曹保明、刘铁梁,这批专家都有点老了。乌丙安老师今年90岁了,他来了我很感动,我们十几年前一起爬到了晋中后沟村的山顶上。2015年我邀请了这些专家,重新在后沟村聚一聚,我们聚一聚干什么,只是重温昨天吗?不是,我们要找回当年的状态。

我希望找到80年代对文学的激情,我希望找到世纪初我们对文化的那种心中的圣火,找出知识分子的那种纯粹感,找出我们内心的纯洁。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我说:“人最有力量的是背上的脊梁,知识分子是脊梁中间那块骨头。"

我们做的事情是前无古人的。我们的精英文化有《四库全书》做过整理。但是,我们七千年以上农耕文明历史的大地上的创造的多彩灿烂的文化从来没做过整理。这些文化大多数我们不知道。在普查时我说过一句话:“对大地上的民间文化,我们不知道的远远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无论你是多大的一个学者,都是一样。”

可是我们在做这样的文化调查的时候,没有任何依据。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经验,在世界上也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方法,没有一个国家做过这样的事情。只有法国人,马尔罗做文化部长的时候,他做过法国的文化普查,但不是民间文化普查,他基本是文物普查。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没有依据的,全要靠我们创造的。概念要创造,方法要创造,标准要创造,理论要创造,思想要创造,尤其是思想。

支持我们的是思想。我特别觉得这三个词儿好:先觉、先倡、先行。这三个概念里边都有先。你凭什么先觉?你凭思想先觉。思考未来,思辨现在,反思过去。反思我们的工作,也反思自己。

我已经75岁了,我还有理想。

(摘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虽已75岁,但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内心深处依然蕴藏着一种不服老的精神。

B.作者对自身的身份和工作职业有着准确的定位,他在总结自己时,颇有功成名就之感。

C.作者计划走丝绸之路,探索异域文化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但因上不去高台阶而作罢。

D.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文学的激情渐退,于是招聚曾经共事的朋友,为要找回初心。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话题,第二段进一步延伸,强调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定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B.文章语言朴素自然,简洁流畅,娓娓道来,不刻意雕琢,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C.作者在文章中两次引用自己的原话,清晰地表明了特定的立场和观点,直观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深化了文章主题。

D.文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能够扩大读者的视野,使读者领略不同的地域风物,呈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8.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冯骥才先生的演讲能给当下知识分子以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体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周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