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黄浦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黄浦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黄浦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黄浦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浦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7分)

1.按要求填空。(3分)

①___,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思厥先祖父,___,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

③《阿房宫赋》开篇,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4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乡土中国》与《红楼梦》虽然是不同类型的作品,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两本书参照起来阅读。用《乡土中国》的观点分析《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丰富对《红楼梦》的理解

②有助于深化对《乡土中国》核心概念的认知

③一方面有助于“转换视角”

④体会《红楼梦》人物形象与“乡土社会"的内在联系

⑤另一方面借助《红楼梦》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

A.④⑤③②①B.④③②⑤①C.③④①⑤②D.③②④⑤①

(2)下列用《乡土中国》的观点分析《红楼梦》,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贾家本是大户人家,家族势力变化后,树倒猢狲散,体现了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

B.秦可卿临终托梦王熙凤,嘱咐她多置田舍,体现了乡土社会以“土地”为重的观念。

C.王熙凤识字不多,却能把家族治理得井井有条,体现了乡土社会中文字不是必需品。

D.贾母在贾府几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为众人所敬仰,体现了典型的同意权力。

二、阅读(53分)

(一)班级开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完成3-6题。(11分)

[材料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近期,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公民在线判断能力”调查显示,学生在区分媒介信息的真实性方面普遍存在困难。这就意味着,______,已是刻不容缓。

[材料二]

《媒介信息辨识手册》媒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讹传讹……那么,我们应如何辨识媒介信息?本手册提供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要丰富自己的常识,逐步形成对可疑信息的敏感。虚假信息往往以违背常识的方式吸引受众眼球,以达成某种传播目标,或者说在编造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常识性的破绽。倘若我们能具备丰富的常识,熟谙常理常情,就比较容易对虚假信息“生疑”,只有“生疑”,才谈得到下一步的“辨识"。

第二,要形成信息查证意识。信息的出处和发出者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评估信息的真伪。出自政府部门、权威媒体等的信息,在真实性方面是最有保证的。有些信息的点击量很大,但是真实度却并不高。我们要学会在“点击场”“言论潮"中保持清醒,查证信息的发出者,理性判断传播者的意图。

第三,要学会信息比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源往往是多样的。某一个信息源发出的虚假信息,常能因其他信息源发出的不同信息而被揭露出来。特别是一些缺少权威信息源的媒介信息,对其进行信息比对是辨识其真伪的好方法。

第四,要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虚假信息往往有一些常见的语言特征,例如,夸大其词,动辄就说“惊天秘密”“突发"惊爆”;不提供信息来源,只是模糊地说“网友曝"专家说”“外媒报道";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常说“怒了”“悲愤"大快人心”等等。遇到有类似语言表达的信息,我们要引起警惕。

第五,要了解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巨大的网络点击量是很多虚假信息发出者的追求目标。点击量、关注度异常增长的信息,阅读量很多而评论、点赞很少(或大量雷同)的信息,其背后很可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炒作,而这类炒作的信息中有很多就是虚假信息。

[材料三]

黑科技中性笔“燃爆"文具界

本报讯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款黑科技中性笔“燃爆”文具市场。据许多家长反映,这款产品不仅外观精美,书写流畅,而且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作业准确率,答题精准度高达99%。据了解,该中性笔由知名文具品牌Tiger设计,采用最新纳米材料制造而成。

3.根据文意,在[材料一]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4以下关于“媒介素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素养”是对筛选、质疑、评估与制造媒介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考量。

B.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缺乏媒介素养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辨识信息的真伪。

C.一个不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读者,往往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广告所迷惑。

D.学会分析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情况,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

5.能够依据[材料二]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只要我们基于常识反复质疑,就能精准地辨识出虚假信息。

B.媒介信息的点击量能够作为辨识信息真伪的重要参考依据。

C.熟悉虚假信息的常见语言特征有利于甄别媒介信息的真伪。

D.比对不同网站发出的信息,才能掌握虚假信息的外部特征。

6.班级同学阅读[材料三]后对“这则网络新闻报道是否真实”产生争议。请你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方法,分析这则报道的真伪,有理有据阐述观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7-9题。

木匠老魏

①木匠老魏坐在大门口。太阳一大早就上工了,清清朗朗,把老魏及他家门口的一切事物照得透亮。

②老魏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匠,老魏的手艺就是跟父亲学的。学木匠的一点一滴老魏都记得,锯、砍、刨、凿,都是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学会的。墨斗的线怎样拉得又直又长,也受到了父亲反复的提点。闲暇时,父亲会指导他刨木板,一棵粗壮的板材,被他刨得表面光滑,泛着木头特有的清香。刨花有长有短,有曲有直,长长的像舞动的丝带,卷卷的如落到凡间的云朵,他最喜欢云朵一般的刨花,簇簇拥拥地堆起一个又一个连绵洁白的梦。

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随着时间的沉淀,老魏的木匠手艺越来越精湛,甚至超过了父亲,每天来请他做木工的人络绎不绝。父亲乐呵呵地看着他背着工具忙里忙外。等他回到家,父亲总要亲自炒两个小菜,犒劳辛苦工作的儿子,有时还会唱上几句:“镑凿刨锯斧,般般汗水煮。大材要做小,小料需贴补。弯曲刮平直,平直刻凹凸。"

④一眨眼,老魏已经做了一二十年木匠。

⑤老魏感觉到这一二十年里,找他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家庭开始倾向于购买成品的家具,说成品家具又洋气又精致,手工家具又笨重又难看。老魏心里一阵失落。但只要有人来请他做木工,他立即浑身充满了力量。哪怕人家只是让他去修复一下门窗,做几把椅子,他都要把平生所学全部用上。无论何时,他做的手工家具都是那么美观大方、结实耐用。他真不希望木匠的手艺到自己这里会失传。

⑥可是,他的儿子都不愿意跟着他学。时代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年轻人情愿出远门打工,也不愿意守在家里学木工这种传统手艺活。对此,老魏颇感无奈。

⑦尽管现在没人找老魏做木工了,他还是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空闲时,他翻出自己的刀锯斧凿、墨斗尺子,把家门口长得歪七扭八的柳树砍了,天天在院子里忙活。妻子说他闲得慌,他只是笑嘻嘻地说“你不懂”。一个多月过去,老魏做出了十几把小靠椅,几张小茶几。还有几十个小孩子的玩具,小收纳盒、小木偶、小战车、小木碗,做工精巧,栩栩如生。他还利用树枝的拐弯之处做了几个如意摆件,造型雅致玲珑,令人爱不释手。

⑧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喜欢这些传统的木制品吗?老魏带上他的“作品"去周末市集,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围观。他们流露出惊艳的神情,对这些精巧的“小玩意”赏玩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看到这样纯手工制作的木器了。老魏的这些木制品精妙美观,既保留了传统的木工手艺,又融入了些许现代艺术感。小靠椅、小茶几随便一摆,就是风雅一景,引来不少热爱“中式美学"的年轻人拍照留念。

⑨几位年轻女孩被老魏独具匠心的收纳盒吸引住了。小小的收纳盒,采用了中式传统的构架方式,完全用桦卯连接,盒子上看不见一颗钉子;盒面上,老魏细心地雕刻上水仙、梅花、荷花等图案,婀娜多姿,典雅端庄。古人云“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又有“暗香浮动月黄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名句,为体现这样的意韵,他还特意设计了椭圆形的盖顶,让整个盒子看起来古朴圆润,透出温婉宁静的气度。

⑩不一会儿,老魏的收纳盒就卖完了,其他的“作品"也被一抢而空。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几位年轻人坚定地要跟他学木匠手艺。老魏笑笑说,学手艺可不是说说就行,首先要保证能静下心,要肯潜心钻研。年轻人欣然同意,表示明天就登门拜访,拜师学艺。

夕阳西下时,老魏和他们告别回家。说实话,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底,胡思乱想了一夜。

当朝阳又升起来时,老魏一开门,______。

(有删改)

7.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8.分析第⑨段对收纳盒的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9.结合全文,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为小说续写结尾(50字左右),并简要阐述这样写的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6分)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望岳》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在齐、赵漫游所作。《登高》为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本诗为大历三年(768)岁暮作,这年春天,杜甫乘舟由夔州出三峡,岁暮抵达岳阳。

(1)结合作品及注释,对初中和高一教材中杜甫的登临诗进行梳理与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体裁题材所见之景所抒之情

《望岳》①登临诗雄伟磅礴的泰山气象勇于攀登的雄心与卓然独立的豪情

《登高》空旷寂寥的秋江景色③

《登岳阳楼》②

从情景关系角度,归纳鉴赏“登临诗”的方法:④

从知人论世角度,基于梳理,提出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⑤

(四)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1-18题。(24分)

[甲]

魏征,钜鹿人也。武德末,为太子洗马。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①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吴兢《贞观政要》

[乙]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丙]

朕闻晋武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①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贻③厥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④。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曾位极台司⑤,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持,____用彼相?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唐太宗《答魏征手诏》

【注】①仇虏:被俘的敌手。②何曾:西晋大臣。③贻:传给。④为淫刑所戮:死于滥刑。⑤台司:指宰辅大臣。

⑥弦韦;喻缓急,借用以警勉自己。《韩非子》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征雅有经国之才___②承天景命

12.下列成语加点词与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永保无疆之休

A.喋喋不休B.休戚与共C.善罢甘休D.休养生息

(2)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

A.经世之才B.经史百家C.经年累月D.经验之谈

13.[甲]文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14.把[乙]文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5可填入[丙]文横线处的一项是

A.皆B.然C.孰D.焉

16分析[乙]文第②段是如何在第①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论述的。

17.结合[甲][丙]两文,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

18.理性的声音需要理性地表达,从论述方法的角度,比较[甲][乙][丙]文的异同。

三、写作40分

19.有人说,文学是灯,照亮前行之路;也有人说,文学是火,启发生命之思。

请以“文学的光亮"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不少于700字。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7分)

1.按要求填空。(3分)

①___,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思厥先祖父,___,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

③《阿房宫赋》开篇,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故答案为:

①为国以礼(重点字:礼)

②暴霜露六国论(重点字:暴)

③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重点字:覆)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按要求选择(4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乡土中国》与《红楼梦》虽然是不同类型的作品,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两本书参照起来阅读。用《乡土中国》的观点分析《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丰富对《红楼梦》的理解

②有助于深化对《乡土中国》核心概念的认知

③一方面有助于“转换视角"

④体会《红楼梦》人物形象与“乡土社会”的内在联系

⑤另一方面借助《红楼梦》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

A.④⑤③②①B.④③②⑤①C.③④①⑤②D.③②④⑤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连贯能力。做此题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现代文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意合理。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和体会。

【解答】语段介绍了《乡土中国》与《红楼梦》的相关阅读方法。根据横线处的分号可知,五个句子应该分出两个层次。③句的“一方面"和⑤句的“另一方面”相对,分别作两个层次的第一句;先看与③相关的句子,“转换视角"应该先接④“体会《红楼梦》人物形象与‘乡土社会’的内在联系”,最后再接①“丰富对《红楼梦》的理解";再看与⑤有关的句子,⑤“借助《红楼梦》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后面应该接对阅读《乡土中国》的帮助,故接②。

最后根据两个层次的句子数量确定先③④①,后⑤②。

故选:C。

【点评】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2)下列用《乡土中国》的观点分析《红楼梦》,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贾家本是大户人家,家族势力变化后,树倒猢狲散,体现了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

B.秦可卿临终托梦王熙凤,嘱咐她多置田舍,体现了乡土社会以“土地"为重的观念。

C.王熙凤识字不多,却能把家族治理得井井有条,体现了乡土社会中文字不是必需品。

D.贾母在贾府几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为众人所敬仰,体现了典型的同意权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概念、内容的判断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名著相关的观点和内容,再判断选择。

【解答】D.同意权力:是一种在社会合作中产生的权力形式,它基于社会契约和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每个人对彼此的依赖。在社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要尽职尽责,否则就会影响到别人的利益,接受别人的干涉。任何人干涉别人是一种权力,接受别人干涉是一种义务,这种权力的实质是一种契约精神。而贾母利用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去支配别人,这是“横暴权力”。横暴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为。

故选:D。

【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二、阅读(53分)

(一)班级开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完成3-6题。(11分)

[材料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近期,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公民在线判断能力”调查显示,学生在区分媒介信息的真实性方面普遍存在困难。这就意味着,______,已是刻不容缓。

[材料二]

《媒介信息辨识手册》媒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讹传讹……那么,我们应如何辨识媒介信息?本手册提供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要丰富自己的常识,逐步形成对可疑信息的敏感。虚假信息往往以违背常识的方式吸引受众眼球,以达成某种传播目标,或者说在编造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常识性的破绽。倘若我们能具备丰富的常识,熟谙常理常情,就比较容易对虚假信息“生疑”,只有“生疑”,才谈得到下一步的“辨识"。

第二,要形成信息查证意识。信息的出处和发出者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评估信息的真伪。出自政府部门、权威媒体等的信息,在真实性方面是最有保证的。有些信息的点击量很大,但是真实度却并不高。我们要学会在“点击场”“言论潮"中保持清醒,查证信息的发出者,理性判断传播者的意图。

第三,要学会信息比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源往往是多样的。某一个信息源发出的虚假信息,常能因其他信息源发出的不同信息而被揭露出来。特别是一些缺少权威信息源的媒介信息,对其进行信息比对是辨识其真伪的好方法。

第四,要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虚假信息往往有一些常见的语言特征,例如,夸大其词,动辄就说“惊天秘密”“突发"惊爆”;不提供信息来源,只是模糊地说“网友曝"专家说”“外媒报道";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常说“怒了”“悲愤"大快人心”等等。遇到有类似语言表达的信息,我们要引起警惕。

第五,要了解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巨大的网络点击量是很多虚假信息发出者的追求目标。点击量、关注度异常增长的信息,阅读量很多而评论、点赞很少(或大量雷同)的信息,其背后很可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炒作,而这类炒作的信息中有很多就是虚假信息。

[材料三]

黑科技中性笔“燃爆"文具界

本报讯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款黑科技中性笔“燃爆”文具市场。据许多家长反映,这款产品不仅外观精美,书写流畅,而且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作业准确率,答题精准度高达99%。据了解,该中性笔由知名文具品牌Tiger设计,采用最新纳米材料制造而成。

3.根据文意,在[材料一]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4以下关于“媒介素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素养”是对筛选、质疑、评估与制造媒介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考量。

B.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缺乏媒介素养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辨识信息的真伪。

C.一个不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读者,往往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广告所迷惑。

D.学会分析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情况,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

5.能够依据[材料二]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只要我们基于常识反复质疑,就能精准地辨识出虚假信息。

B.媒介信息的点击量能够作为辨识信息真伪的重要参考依据。

C.熟悉虚假信息的常见语言特征有利于甄别媒介信息的真伪。

D.比对不同网站发出的信息,才能掌握虚假信息的外部特征。

6.班级同学阅读[材料三]后对“这则网络新闻报道是否真实”产生争议。请你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方法,分析这则报道的真伪,有理有据阐述观点。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内容,结合语境合理补写。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推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把握材料相关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推断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上文先写了什么是“媒介素养”,然后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获取的信息不都是真实的,并且学生在“区分媒介信息的真实性方面普遍存在困难”,故本空的语境是提高媒介素养已是刻不容缓,故可填写“提升媒介素养培养信息辨别能力"。

(2)B.“主要原因就是无法辨识信息的真伪”错误。根据材料一“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可知,无法辨识信息的真伪是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

故选B。

(3)A.“只要……就”错误,反复质疑有助于辨识出虚假信息,但“就能"说法过于绝对。

B.“媒介信息的点击量”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六段“巨大的网络点击量是很多虚假信息发出者的追求目标。点击量、关注度异常增长的信息"可知,是点击量、关注度异常增长,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C.正确。

D.“才能掌握虚假信息的外部特征”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四段“要学会信息比对”,第六段“要了解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可知,这两段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不是条件关系。

故选C。

(4)首先要明确这则报道是假的。

这款中性笔的功能被夸大了,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作业准确率,答题精准度高达99%,这种的说法符合材料二第二段“会有常识性的破绽”,第五段“夸大其词”的虚假信息的特征。

本则报道中没有提供信息具体来源,只是说“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这种的说法符合材料二第五段“不提供信息来源,只是模糊地说”的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本则报道题目及内容中都提到“黑科技中性笔‘燃爆’文具界”,这种的说法符合材料二第五段“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的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本则报道阅读量5.2万与点赞量2人之间形成明显差距,这种表现符合材料二第六段“阅读量很多而评论、点赞很少"的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

答案:

(1)提升媒介素养培养信息辨别能力

(2)B

(3)C

(4)我认为这则报道是假的。①这款中性笔使答题精准度高达99%,这种夸大其词的、违背常识的说法符合虚假信息的特征。②报道中没有提供信息来源,只是模糊地说“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这是虚假信息的常见语言特征。③报道中说“‘燃爆’文具界”,符合虚假信息刻意迎合社会情绪的语言特征。④本则新闻阅读量大、点赞很少,符合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7-9题。

木匠老魏

①木匠老魏坐在大门口。太阳一大早就上工了,清清朗朗,把老魏及他家门口的一切事物照得透亮。

②老魏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匠,老魏的手艺就是跟父亲学的。学木匠的一点一滴老魏都记得,锯、砍、刨、凿,都是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学会的。墨斗的线怎样拉得又直又长,也受到了父亲反复的提点。闲暇时,父亲会指导他刨木板,一棵粗壮的板材,被他刨得表面光滑,泛着木头特有的清香。刨花有长有短,有曲有直,长长的像舞动的丝带,卷卷的如落到凡间的云朵,他最喜欢云朵一般的刨花,簇簇拥拥地堆起一个又一个连绵洁白的梦。

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随着时间的沉淀,老魏的木匠手艺越来越精湛,甚至超过了父亲,每天来请他做木工的人络绎不绝。父亲乐呵呵地看着他背着工具忙里忙外。等他回到家,父亲总要亲自炒两个小菜,犒劳辛苦工作的儿子,有时还会唱上几句:“镑凿刨锯斧,般般汗水煮。大材要做小,小料需贴补。弯曲刮平直,平直刻凹凸。”

④一眨眼,老魏已经做了一二十年木匠。

⑤老魏感觉到这一二十年里,找他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家庭开始倾向于购买成品的家具,说成品家具又洋气又精致,手工家具又笨重又难看。老魏心里一阵失落。但只要有人来请他做木工,他立即浑身充满了力量。哪怕人家只是让他去修复一下门窗,做几把椅子,他都要把平生所学全部用上。无论何时,他做的手工家具都是那么美观大方、结实耐用。他真不希望木匠的手艺到自己这里会失传。

⑥可是,他的儿子都不愿意跟着他学。时代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年轻人情愿出远门打工,也不愿意守在家里学木工这种传统手艺活。对此,老魏颇感无奈。

⑦尽管现在没人找老魏做木工了,他还是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空闲时,他翻出自己的刀锯斧凿、墨斗尺子,把家门口长得歪七扭八的柳树砍了,天天在院子里忙活。妻子说他闲得慌,他只是笑嘻嘻地说“你不懂"。一个多月过去,老魏做出了十几把小靠椅,几张小茶几。还有几十个小孩子的玩具,小收纳盒、小木偶、小战车、小木碗,做工精巧,栩栩如生。他还利用树枝的拐弯之处做了几个如意摆件,造型雅致玲珑,令人爱不释手。

⑧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喜欢这些传统的木制品吗?老魏带上他的“作品”去周末市集,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围观。他们流露出惊艳的神情,对这些精巧的“小玩意"赏玩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看到这样纯手工制作的木器了。老魏的这些木制品精妙美观,既保留了传统的木工手艺,又融入了些许现代艺术感。小靠椅、小茶几随便一摆,就是风雅一景,引来不少热爱“中式美学”的年轻人拍照留念。

⑨几位年轻女孩被老魏独具匠心的收纳盒吸引住了。小小的收纳盒,采用了中式传统的构架方式,完全用桦卯连接,盒子上看不见一颗钉子;盒面上,老魏细心地雕刻上水仙、梅花、荷花等图案,婀娜多姿,典雅端庄。古人云“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又有“暗香浮动月黄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名句,为体现这样的意韵,他还特意设计了椭圆形的盖顶,让整个盒子看起来古朴圆润,透出温婉宁静的气度。

⑩不一会儿,老魏的收纳盒就卖完了,其他的“作品”也被一抢而空。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几位年轻人坚定地要跟他学木匠手艺。老魏笑笑说,学手艺可不是说说就行,首先要保证能静下心,要肯潜心钻研。年轻人欣然同意,表示明天就登门拜访,拜师学艺。

夕阳西下时,老魏和他们告别回家。说实话,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底,胡思乱想了一夜。

当朝阳又升起来时,老魏一开门,______。

(有删改)

7.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8.分析第⑨段对收纳盒的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9.结合全文,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为小说续写结尾(50字左右),并简要阐述这样写的理由。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画线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语境从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细节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抓准细节描写语句,要结合文章相应的内容,具体分析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给小说续写结尾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在整体把握基础上,从结尾的结构、主题、人物形象塑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续写符合作者意图的,又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结尾。

【解答】(1)画线句中,作者分别用“长长的像舞动的丝带"卷卷的如落到凡间的云朵”,把长刨花比作舞动的丝带、卷刨花比作落入凡间的云朵,从而表现刨花长短不一、曲直有别的丰富形态。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对于刨花的描写生动形象,如在眼前。

画线句中还提到“他最喜欢云朵一般的刨花”,为此作者还将之比作“连绵洁白的梦”。两者都纯洁柔软,也都能给老魏愉悦舒心的感觉。由此,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老魏对于木匠这份工作的喜爱之情。

(2)前文提到“老魏的木匠手艺越来越精湛,甚至超过了父亲”,可见老魏的木匠手艺非常高超。而第⑨段中对于收纳盒“完全用榫卯连接,盒子上看不见一颗钉子”以及盒面图案“婀娜多姿,典雅端庄"的描写,都充分展现了老魏作为一个优秀木匠的高超手艺。

本文作为一篇写人记事文,总体风格偏朴实平淡。而第⑨段中,作者特意引用了“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又有“暗香浮动月黄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经典古诗词,就使文章显得不那么寡淡了,而是富有浓浓的文学韵味。

前文提到“大多数家庭开始倾向于购买成品的家具,说成品家具又洋气又精致,手工家具又笨重又难看”,说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不可避免地对于传统文化与工艺曾有过“遗失”。但第⑨段中对于收纳盒“婀娜多姿,典雅端庄"古朴圆润,透出温婉宁静的气度”等的评价与赞赏,都充分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正因如此,收纳盒的境遇才不会与曾经被嫌弃的手工家具一样,才会如此受顾客欢迎。这一对比,也生动地彰显了本文尊重、继承传统手工艺与传统文化的主旨。

(3)从文章整体的情节走向来看,老魏的木匠手艺在过去备受欢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曾走向没落。但在如今,随着国家实力的崛起与民族文化的复兴,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甚至是年轻人的喜爱。由此可见,文章整体思想是想要表现对于传统手工艺与文化复兴的关切的。因此,对于文章结尾的叙写,应该符合这个基本情节逻辑,呼应上文几个年轻人想要学习老魏的木匠手艺的想法。因此,此处可以叙写老魏第二天开门,又重新见到了这几位来真诚求学的年轻人的身影,展现他们愿意继承传统手工艺的态度的相关内容。

答案:

(1)①运用比喻,将刨花比作丝带和云朵,生动表现了刨花的形态多样、生动多姿。②将刨花比作梦境的比喻,也形象有力地强调了老魏对于木匠工作的喜爱之情。

(2)①收纳盒的精美充分展现老魏高超的木匠手艺;②借助古诗词展现收纳盒的意蕴,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丰富了文章的意蕴;③收纳盒的传统构造、古朴圆润,也暗示了尊重、继承传统手工艺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

(3)结尾:“师傅,我们来啦!"几张年轻又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老魏眼前。“好!好!来了就好!”老魏见此,终于放下心来,将他们迎进了自己的工具室……

理由:年轻人的到来,说明老魏的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

【点评】文学作品鉴赏人物形象,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根据人物描写分析(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二是联系情节背景(即将某段人物描写放到情节背景中去考察),三是联系人生经验(只有调动自己已有生活储备才能从人物描写中抽象出人物形象特征)。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6分)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望岳》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在齐、赵漫游所作。《登高》为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本诗为大历三年(768)岁暮作,这年春天,杜甫乘舟由夔州出三峡,岁暮抵达岳阳。

(1)结合作品及注释,对初中和高一教材中杜甫的登临诗进行梳理与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体裁题材所见之景所抒之情

《望岳》①登临诗雄伟磅礴的泰山气象勇于攀登的雄心与卓然独立的豪情

《登高》空旷寂寥的秋江景色③

《登岳阳楼》②

从情景关系角度,归纳鉴赏“登临诗"的方法:④

从知人论世角度,基于梳理,提出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⑤

【分析】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的判断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学生需了解诗歌体裁特征,然后可根据诗歌诗句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的特征来判断。

②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所绘景象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本题既需要对诗歌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又需要抓住诗歌语言、意象和整体意境来分析概括。

③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对词情感有整体的把握,也需结合词的标题、注释和词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④本题考查学生对鉴赏诗词的技巧的概括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表格信息及平时学习中积累的登临诗的鉴赏方法来概括。

⑤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及拓展能力。解答本题需对诗歌内容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疑问。

【解答】①《望岳》《登高》和《登岳阳楼》都是共有八句,双数句押韵,中间两联对仗工整,故体裁都属于律诗。

②根据《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可知,这两句诗写景,写浩瀚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据此可概括出:《登岳阳楼》描画出洞庭湖波澜壮阔、宏阔壮观的图景。

③根据《登高》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知,这四句诗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尾联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其中“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潦倒"是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再根据《登岳阳楼》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知,诗人写自己的处境,“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孤舟”,写出了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据此可概括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个人的年老体衰、漂泊孤苦、壮志难酬,及对国家战乱和百姓困苦的担忧之情。

④根据题目要求“从情景关系角度,归纳鉴赏‘登临诗’的方法”,《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登高》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借天、风,沙、渚,猿啸、鸟飞,从不同角度写夔州秋季特有的景物,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登岳阳楼》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颔联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诗句中包蕴着诗人未尽的雄心和博大的胸怀。由此我们可总结鉴赏登临诗的方法:首先明确登临的时间、地点,其次要鉴赏登临看到的景物,然后结合登临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心境,来理解诗歌景物中包含的诗人情感。

⑤读诗歌要知人论世,读登临诗更是需要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来鉴赏。比如《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而《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已经五十六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由此,我们可以探究诗人所处人生阶段对诗歌内容和所抒情感的影响。

答案:

①律诗;

②宏伟壮观的洞庭湖景象;

③个人的年老体衰、漂泊孤苦、壮志难酬,对国家战乱和百姓困苦的担忧;

④何时登临何处;看到何景何物;登临背景心境;抒发何种情感。

⑤诗人所处人生阶段对诗歌内容和所抒情感的影响。

译文:

《望岳》

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神奇自然,汇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登高》

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儿回旋。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堕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万里悲秋感慨长期漂泊,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登岳阳楼》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赏析:

《望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登高》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登岳阳楼》

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但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一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水,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这个“水"字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得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仿佛整个苍穹是被湖水托住的一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写出了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是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内涵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的精神痛苦。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四)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1-18题。(24分)

[甲]

魏征,钜鹿人也。武德末,为太子洗马。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①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吴兢《贞观政要》

[乙]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丙]

朕闻晋武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①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贻③厥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④。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曾位极台司⑤,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持,____用彼相?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唐太宗《答魏征手诏》

【注】①仇虏:被俘的敌手。②何曾:西晋大臣。③贻:传给。④为淫刑所戮:死于滥刑。⑤台司:指宰辅大臣。

⑥弦韦;喻缓急,借用以警勉自己。《韩非子》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征雅有经国之才___②承天景命

12.下列成语加点词与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永保无疆之休

A.喋喋不休B.休戚与共C.善罢甘休D.休养生息

(2)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

A.经世之才B.经史百家C.经年累月D.经验之谈

13.[甲]文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14.把[乙]文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5可填入[丙]文横线处的一项是

A.皆B.然C.孰D.焉

16分析[乙]文第②段是如何在第①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论述的。

17.结合[甲][丙]两文,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

18.理性的声音需要理性地表达,从论述方法的角度,比较[甲][乙][丙]文的异同。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句的断句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读懂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句意、语法、标志词等特征综合考虑,由易到难逐层断句。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的能力。熟知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论证思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段落,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特征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要分别结合相关文段文句,分析人物表现和他人评价综合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论证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思路,抓准题干涉及的段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论证方法的异同。

【解答】(1)①雅:很。句意: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②景:大。句意: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

(2)①休:吉庆,美好。句意: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A.停止。句意: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B.欢乐,吉庆。句意: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C.了结。句意: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D.休息。句意: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故选B。

②经:治理。句意:我每次上朝看到皇上不谈论治理国家的宏图大略。

A.治理。句意:治国安民的才能。

B.儒家经典。句意:儒家经典、史书、诸子百家的著作等,泛指我国古代的典籍。

C.经历。句意:经历了很多年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

D.经过。句意:比喻由实践得来的言论。

故选A。

(3)句意:多次升迁做了秘书监,参与朝廷大政,深谋远虑,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

“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为动宾结构,后面断开。

“深谋远算"是成语,其结果是“多所弘益”,在“深谋远算"断开。

(4)“殷忧”,深深忧虑;“得志”,实现志愿,成功;“物”,别人。

译句: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

(5)“危而不持,□用彼相?"是反问句。句意:国家危急了而不扶持,怎能用这种人做丞相?

“皆”为范围副词,不能表示反问语气;“然"做连词,表转折;“孰”表示疑问语气;“焉"可表示反问语气。

故选D。

(6)第一段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提出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第二段作者首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后面,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即便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威吓,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作者通过剖析这一历史现象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一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了。

其中“殷忧而道著"与“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形成对比,分析原因时,“竭诚以待下"与“纵情以傲物”形成对比。

引用古圣先哲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和“载舟覆舟”等至理名言,哲理剀切,反复阐述。

作者将百姓妙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行船。水能浮载行船,但也可以将行船倾翻。这个比喻简洁而传神,直接明了地向唐太宗表明其利害关系。

(7)从“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敬伫德音"可知,唐太宗善于纳谏。

从批判“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和“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可知,唐太宗有志于做明君,反对骄奢淫逸,努力做到虚怀若谷,改过自新。

(8)甲文主要用的是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中,唐太宗一金自比,希望遇到直言敢谏的忠臣。举自己“拔卿于仇虏之中”的事例,表明自己任用贤良、虚心纳谏的态度。

乙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如先用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