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贴条形码区"。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沃土深源,是中国人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以伦理为本位的生活,简称伦理生活。“伦”本意为“辈”,蕴含条理;“理”,本意为“治玉”,引申为对一切事物的治理及其道理。伦理生活,就是有条理和有道理的生活,包含道德期许和美好愿望。中华文明重伦理生活,强调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存在,而与其他人、生命、宇宙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着关切和情谊。梁漱溟认为中国“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由是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中国社会通过伦理关系之网,组成了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深厚的情谊。

在彼此有情谊、有温度的伦理生活中,人们不需要怎么思考,便知道如何去做是恰当的。见父知孝,见兄知敬,见义知勇为、智为……人们对自己应当如何行为,可以做到日用而不觉、日用而不知,却总能恰到好处。《周易·系辞》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日常生活的道理,乃至整个宇宙的大道理,人们虽然没有深察,不能详细明白地道出,却实实在在地践行着。君子之道虽少有人能道尽,但总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这就是伦理生活的样貌,也是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要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必须结成群体。人类早期阶段,生产力低下,生活资源严重不足,为了生存,人不得不与大自然斗争、与其他部族斗争,形成一个个部落。这是人类最早的共同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先哲们开始思索共处的道理。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交往原则。孔子要求弟子“泛爱众”,孟子推扩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由此可见,中华文明中“可以共处"应该共处”的意识越来越明确,共处的范围越来越大,从家庭宗族到乡党、国家、天下,乃至万物宇宙。至宋明理学的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程颢和王阳明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表述,标志着万物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伦理生活和共同体意识影响之下,中华文明既创造着丰富的文化,又追求众相之下的“一”和“体”,解决一与多、特殊与普遍、单独与共同的关系,形成了“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以此构建起中华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以贯之"包含多个意思:从本体上讲,指宇宙本体贯通于万物中;从认识论上讲,指通过万物的特殊性认识宇宙本体并由宇宙本体认识万事万物;从实践论上讲,指循道而行,一生践行道。中华各民族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统一精神内核和共同价值的文化共同体。这一历史的自然进程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是先哲们以各种方式提炼的“一”,如周易的“元”,道家的“道”,儒家的“道"天理”,墨家的“天志"等。大道至简,在“一”的指导下,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如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规范着生活实践,维系着中国人重情守义的伦理生活,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泉和丰厚底蕴。

(摘编自郭清香《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和内在逻辑》)

材料二: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周易·系辞》中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语,都饱含着创新精神。公元554年成书的《魏书》首现“创新"一词,书中记载“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几千年来,创新精神活跃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中华文明各个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价值和道德规范。比如,孔子最早提出“仁"礼”“义"三个范畴,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四个范畴,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信”,发展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成为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此后,“五常"一语频频出现在史籍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如,宋代在综合先秦儒家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为中华文明注入深厚的伦理责任和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此后,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工艺美术不断创新发展,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漆器、玉器、珐琅、金银制品和各种雕塑工艺品等,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工艺品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展现了中华审美风范。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何星亮《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理生活是有条理和有道理的生活,它形成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源头。

B.人类最早的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部落,人类为了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为了争抢有限的资源而合作。

C.中华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由万物特殊性认识宇宙本体,又由宇宙本体了解万物。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和道德规范,经历代先贤不断探索完善,逐渐臻于完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共同体是伦理关系网的基础,人与人之间懂孝悌、知情谊、有温度,这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

B.君子之道是伦理生活的样貌,是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虽无人道尽,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C.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周易·系辞》中的句子,前者意在阐述伦理日用而不觉,后者意在阐释中华民族重视革故鼎新。

D.“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规范,由儒家代表人物孔孟倡导,经汉代董仲舒等人补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

B.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礼记》)

C.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费孝通《乡土中国》)

D.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曹雪芹《红楼梦》)

4.请指出材料一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并简要分析。

5.请结合文中材料,分析胖东来持续爆火的原因。

胖东来是一家以从事零售业为主的企业,近年来持续走红网络。怎么称呼顾客,在胖东来是有严格要求的:对老年顾客称“叔”“大伯"大娘”“姨”,对中年顾客称呼“哥”“姐”,对青年顾客称呼“帅哥”“美女"。在企业内部,胖东来没有官称,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员工,大家都论年龄以哥、姐相称。所有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胖东来公开向社会作出“用真品换真心,假一赔十”“不满意就退货"等承诺,并不折不扣地履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少平走进下井的黑色钢铁罐笼,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新奇感。他将要经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随着井口旁一声清脆的电铃声,铁罐笼滑下了井口。阳光消失了……

罐笼黑暗中坠向地层深处。所有的人都紧紧抓着铁栏杆。谁都不再说话,听见的只是紧张的喘气声和凹凸不平的井壁上哗哗的淌水声。恐惧使得一颗颗年轻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一分多钟,罐笼才慢慢地落在了井底。

难以想象的景象立刻展现在他们眼前:灯火、铁轨、矿车、管道、线路、材料、房屋……各种声响和回音纷乱地混搅在一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不可思议的世界!

所有来到井下的新工人一个个都静无声息。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将要长年累月工作的地方。一旦身临其境,他们才知道,一切都不是幻想中的。真正严峻的还在后面。

他们即刻被带进大巷道,沿着铁轨向没有尽头的远处走去。地上尽是污水泥浆,不时有人马趴掼倒。走出长长的一段路后,巷道里已经没有了灯光。安检员从岸壁上用肩膀接连扛开了两扇沉重的风门,把他们带进了一个拐巷。

一片寂静。一片黑暗。只有各自头上矿灯的一星豆光勉强照出脚下的路。这完全像远离人世间的另一个世界。①当阿姆斯特朗第一脚踏上月球的时候,他的感受也许莫过于此。

接连跋涉一百米左右的四道很陡的绞车坡,然后再拐进一个更小的坑道。这时,人已经不能直立了。各种钢梁铁柱横七竖八支撑着煤壁顶棚。不时有沙沙的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整个大地似乎都摇摇欲坠。

这时候,所有行进中的新工人都不由惊恐地互相拉起了手,或者一个牵着一个的衣角。严酷的环境一刹那间便粉碎了那些优越者的清高和孤傲。他们明白,在这里,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无法生存的。

现在,他们终于到了掌子面上。

这里刚放完头茬炮,硝烟还没有散尽。煤溜子隆隆地转动着。斧子工正在挂粱,擢煤工紧张地抱着一百多斤钢梁铁柱,抱着荆笆和搪采棍,几乎挣命般地操作。②顶梁上,破碎的矸石哗哗往下掉。钢梁铁柱被大地压得吱吱嚓嚓的声响从四面八方传来……天啊!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工作!危险,紧张,让人连气也透不过来。光看一看这场面,就使人不寒而栗!

他们一个个狼狈不堪,四肢着地爬过柱林横立的掌子面。许多人丢盔卸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熬到上井以后,大部分人都绷着脸,情绪颓败地通过暗道,在矿灯房交了灯具,去浴池洗澡、换衣服。那身刚才还干干净净的工作衣,现在却像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似的。白净的脸庞都变成了古戏里的包公。

回到宿舍以后,少平看见,那些一直咋咋唬唬的干部子弟们,此刻都变得随和起来。有人开始给他递上了纸烟。两个钟头的井下生活,就击碎了横在贫富者之间的那堵大墙。③大部分人直至现在还都脸色苍白。有个可怜的家伙已经趴在缎被子上哭开了。

少平的心情是平静的,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把一切想得很好。说实话,在他看来井下的生活也是严酷的。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已经有过一些吃苦受罪的经历,因此对这一点在精神上还是能够承受的。是啊,他脊背上被石块压烂的伤疤,现在还隐隐作疼!他更多的是看到这里好的一面:不愁吃,不愁穿,工资高,而且是正式工人!

……

十一月初,铜城地区落了第一场雪。

这天上午十点钟左右,少平上井后欣喜地看见,外面已经是白茫茫一片。雪花仍然在纷纷扬扬飘飞着,大地上流布着微微暖意。昨夜十二点下井时,天空还是星疏月朗,一片乌蓝,想不到现在竟成了这样一个晶莹洁白的世界。他心情愉快地沉浸在这一片美丽之中。

今天,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要第一次领工资了。他已经在心里算好自己的工资。只有他和另外两个农村来的新工人在一月中上了满班。他们是四级工,加上入坑费,月工资能领一百三十元。好大一笔钱啊!

排在他前面的有两个断工人,一个领了十八元,一个领了二十元。蹲在旁边的雷区长对他们说:“你们这月吃球呀?不好好下井,裤衩都要卖得吃了!甭看矿井是黑口口,很公正!钻得多了钱就多,在地面上瞎逛球毛都没一根!”那两个新工人垂着脑袋悄悄退出了人群。

办事员给少平扔过来一摞子钱。少平连点也没点,揣在怀里就走出了区队办公室,穿过楼道,来到外面。④飘飘洒洒的雪花像无数只白蝴蝶在天地间飞舞。矿区的黑色无踪无影,和周围山野连成一片银白。往日喧嚣的大牙湾宁静下来,充满了某种肃穆的气氛。孙少平踏着松软的荒雪,穿过马路,径直走向那个他早已打算过的地方。他来到邮政所,他是来寄钱的。除留够本月伙食和买一床铺盖的钱外,他还剩五十元。他要把这钱寄给父亲。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是的,这是他正式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他能想象出来,这张汇款单出现在双水村将意味着什么。他似乎看见,父亲是怎样捏着那张纸片走进了石圪节邮政所墨绿色的大门。

孙少平用一分钱买了一张汇款单,然后伏在柜台上开始填写。圆珠笔在他手里微微地抖着。当他在收款人栏里一笔一划写上“刘玉厚"三个字的时候,止不住的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

(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四章,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平将第一次下井看做历史性的时刻,是因为他此前从未下过井,也从未见过井下令人眼花缭乱、不可思议的世界。

B.巷道严酷的环境使富家子弟放下了清高和孤傲,新工人们行进时互相拉手或牵着衣角,他们明白了险境互助的重要。

C.初次下井时,少平心情是复杂的,既有面对一个全新世界的新奇感,也和别人一样,怀有坠向地层深处的紧张恐惧。

D.文末写少平用微微发抖的手在汇款单上写下父亲的名字,泪水模糊双眼,体现出少平节俭孝顺,也让读者心生感动。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新工人在寂静黑暗的巷道行走时因环境陌生产生的恐惧。

B.②从视觉听觉角度描绘煤矿施工现场的景象,渲染紧张气氛,突出工人劳作艰辛。

C.③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勾勒新工人返回宿舍后的情形,侧面表现井下生活严酷。

D.④运用比喻写雪花飞舞的景象,渲染静美肃穆的氛围,烘托少平轻松兴奋的心境。

8.文学叙事理论认为:“小说家对事件发生地进行细致描述,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故事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引导读者进入虚构的故事世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9.路遥敬佩鲁迅,说他喜欢“鲁迅的全部著作”,他的创作深受鲁迅影响,但却不是亦步亦趋,完全模仿。请从叙事视角以及创作意图方面,比较本文与鲁迅《祝福》的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裴寂坐事免,放归乡宅。寂表乞住京师,久而不去。太宗大怒,长安令王文楷坐不发遣,令笞三十。公进谏曰:“裴寂所为事合万死,今陛下念其旧功,不置于法,唯解其官,止削半封,合流之人尚自给假,况寂放还乡宅。古人云:进人以礼,退人以礼。臣愚以为,文楷识陛下恩贷,见寂是大臣,不时蹙逼,论其此情,未合得罪。”太宗曰:“朕令寂拜埽,岂非礼邪!"乃释文楷不问。使者从奚契丹中返者,太宗问其土俗,对曰:“最爱肉珠,以数百珠博一马。”太宗曰:“何为爱重此物?"对曰:“穿以系颈及交络身。”太宗哂之。公曰:“此物诚不足重,人各有所惑。西域诸贾,爱重珍宝,若遇好殊,则倾家市取,乃劈肌肤,藏之于身内,此人有所经过,咸共敬重,其意所须,莫不资给,人闻皆以为笑。然国家今日亦太重之。"太宗曰:“魏徵即以我为一胡也,事皆如此。往者见林邑使人,每旦磨沈水等诸香,用涂身体,皆共笑之,以为虚费;我今爱重此物与彼亦何异乎有识者还共笑我耳安可不深思也?”

(节选自《魏郑公谏录》卷一)

材料二:

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绝。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苑囿,以夺人财;攻无辜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难乎?今有人曰:“某氏多货,其室培湿,守狗死,其势可穴也。"则必非之矣。曰:“某国饥,其城郭庳,其守具寡,可袭而篡之。”则不非之,乃不知类矣。《周书》曰:“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待,贤明其世,谓之天子。"故当今之世,有能分善不善者,其王不难矣。善不善本于义,本于爱,爱利之为道大矣。夫流于海者,行之旬月,见似人者而喜矣。及其期年也,见其所尝见物于中国者而喜矣。夫去人滋久,而思人滋深欤!乱世之民,其去圣王亦久矣。其愿见之,日夜无间,故贤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不可不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听言》)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我今爱A重此物B与彼C亦何异乎D有识者还E共笑我耳F安可不H深思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合,符合,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而议事每不合”中的“合"词义相同。

B.博,换取,与《促织》中“顾念蓄劣物……不如拼博一笑”中的“博"词义不同。

C.道,道理,与《庖丁解牛》中的“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词义不相同。

D.黔首,百姓,与《谏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寂被免官归乡,却长期滞留京城,太宗发怒要处罚长安令王文楷,魏郑公为二人求情,认为不应该责罚他们。

B.西域诸贾看重珍宝,即使倾家荡产也要买来据为己有,太宗认为这与林邑使者磨沉水香涂抹身体类似,都属虚费。

C.夏商周三代君主明辨善恶,所以能够称王天下后世之君废除先王之道,只顾自己享乐,贪求私利,国势衰颓。

D.乘人之危抢夺他人钱财,强占其住所,会遭非议,但趁某国饥馑衰弱去袭击,却不会被指责,这是不懂得类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意所须,莫不资给,人闻皆以为笑。

(2)及其期年也,见其所尝见物于中国者而喜矣。

14.在古代,要成为被百姓思念渴慕的君主,应该怎样做?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其三

王安石

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①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②酹一缸。

【注】①天阙:即牛首山,其两峰对峙,形似双阙,故称。②沾缨:谓泪水浸湿冠缨。指痛哭、悲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万里长江气势如虹,牛首山双峰高耸入云,突出了金陵山川形胜之美。

B.颔联“兵缠四海”概括群雄逐鹿的景象,“次第降"衬托中原圣主赵匡胤的威势。

C.颈联借金陵王气黯然而收,山水寂寥、风雨吹打僧窗的凄凉景象寄托内心的感慨。

D.全诗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沉思结合起来,既有历史沧桑感,也有对现实的深刻讽喻。

16.本诗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___”描绘洞庭湖吐纳日月的恢弘气象,而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则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湖面的广阔、湖水的清澈透明。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___”,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但人性惰怠,尤其“____”,导致怨诽甚多。

(3)风尘劳顿,茫茫水域,一叶孤舟似乎更能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唐宋诗人往往将自己的家园之思、离别之情、孤寂之感倾注于“孤舟”意象之中,如“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度过一个令人胆寒的夜晚后,迎来的是个没有日出的黎明。铅灰的浓云布满天空。没有了太阳,我就更无从判断我该往什么方向走了。于是我就寻找小路,森林中那些曲曲弯弯的小路,都是我们和我们的驯鹿踏出来的。沿着这样的小路走下去,总会找到人烟。身上没有吃的,我就采了一些蘑菇充饥。迷路让我最担心的,是遭遇到野兽,因为我没有对付野兽的经验。走了没有多久,雨就来了。我跑到一处岩石下避雨。那片岩石是黄褐色的,上面生长着绿苔,那些绿苔形态非常漂亮,有的像云,有的像树,还有的像河流和花朵,看上去就像一幅画。

雨停了,星星出来了,我浑身都是湿的,又冷又饿。就在那个夜晚,我遇见了两只来喝水的鹿。它们一大一小,出现在湖泊的对面。小鹿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母鹿不慌不忙地跟在后面。小鹿喝水很淘气,喝着喝着就用嘴巴去拱母鹿的腿,母鹿就势去舔小鹿的脸,那一瞬间,我的心底突然涌起一股暖流,我非常渴望着有人能那么温暖地舔着我的脸。我觉得呼吸急促,脸颊发烫,眼前这个暗淡的世界突然间变得光明起来。当两只鹿一前一后离开湖泊的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幸福的感觉,我对自己说,我还没有尝过被喜欢的人所舔舐的滋味,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我一定要活下去!

18.下列句子中的“对面”和文中加点的“对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B.大雾中,我隐隐约约地看见对面来了一个人

C.入户门对面墙上的画,气势磅礴,流溢着生命的激情,跳动着生命的神韵。

D.高中生的生涯规划,父母不能越俎代庖。这事儿你得跟孩子本人对面谈吧?

19.读书小组要为上面文段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确定关键词为“生命的赞歌”。请你围绕关键词写出短评要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其中的“葭”就是芦苇,可见芦苇自古便与艺术有了(①)。那么芦苇荡里有什么?从白洋淀的芦苇荡中,走出了抗日雁翎队,走出了白洋淀苇编,也走出了历史悠久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洋淀芦苇画。

A_____________,然后加工成苇料。收割芦苇通常是在霜降和立冬后,继而打捆晾晒,再从梢部向根部方向去除苇叶,经过浸泡、剖割、摘料、漂染等工序,最终形成适合制作芦苇画的原料。苇料备好之后将其按色泽、长短、应用范畴等进行分料,再将苇料熨烫使之平整服帖后,便可以根据图样开始拼贴了。据统计显示,拼贴芦苇画画面80%以上使用芦苇的自然色差,至少20%左右利用熨烫后所形成的色差。因此拼贴的技巧(②)。民间手工艺人运用剪贴、雕刻、熨烫、粘贴、装裱等十几道工序的加工,根据每根苇料的不同特性,运用芦苇的自然纹理和在熨烫后形成的色泽差异,制作出一幅幅(③)的芦苇画艺术作品。在表现虎、豹等哺乳动物毛皮时,经过对苇料的整理拼贴,所形成的画面中,虎、豹毛质细腻,根根分明,浑然天成;而在表现植物茎叶、鱼鳞等时,会侧重使用芦苇的自然纹理,B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记载,盲人乐师冕拜见孔子,孔子不停地告诉他哪里是台阶、哪里是坐席,又告诉他旁边都坐着什么人。乐师冕出去后,孔子告诉徒弟,这是帮助盲人乐师的规矩。

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说:“君子宜当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这句话告诫我们,一个有才学品德的人,应注意保持冷静态度细心观察,切忌随便表现出自己耿直的性格以免坏事。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兴华中学举办的“良知与悲悯”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贴条形码区"。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沃土深源,是中国人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以伦理为本位的生活,简称伦理生活。“伦”本意为“辈”,蕴含条理;“理”,本意为“治玉”,引申为对一切事物的治理及其道理。伦理生活,就是有条理和有道理的生活,包含道德期许和美好愿望。中华文明重伦理生活,强调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存在,而与其他人、生命、宇宙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着关切和情谊。梁漱溟认为中国“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由是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中国社会通过伦理关系之网,组成了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深厚的情谊。

在彼此有情谊、有温度的伦理生活中,人们不需要怎么思考,便知道如何去做是恰当的。见父知孝,见兄知敬,见义知勇为、智为……人们对自己应当如何行为,可以做到日用而不觉、日用而不知,却总能恰到好处。《周易·系辞》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日常生活的道理,乃至整个宇宙的大道理,人们虽然没有深察,不能详细明白地道出,却实实在在地践行着。君子之道虽少有人能道尽,但总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这就是伦理生活的样貌,也是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要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必须结成群体。人类早期阶段,生产力低下,生活资源严重不足,为了生存,人不得不与大自然斗争、与其他部族斗争,形成一个个部落。这是人类最早的共同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先哲们开始思索共处的道理。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交往原则。孔子要求弟子“泛爱众”,孟子推扩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由此可见,中华文明中“可以共处"应该共处”的意识越来越明确,共处的范围越来越大,从家庭宗族到乡党、国家、天下,乃至万物宇宙。至宋明理学的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程颢和王阳明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表述,标志着万物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伦理生活和共同体意识影响之下,中华文明既创造着丰富的文化,又追求众相之下的“一”和“体”,解决一与多、特殊与普遍、单独与共同的关系,形成了“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以此构建起中华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以贯之"包含多个意思:从本体上讲,指宇宙本体贯通于万物中;从认识论上讲,指通过万物的特殊性认识宇宙本体并由宇宙本体认识万事万物;从实践论上讲,指循道而行,一生践行道。中华各民族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统一精神内核和共同价值的文化共同体。这一历史的自然进程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是先哲们以各种方式提炼的“一”,如周易的“元”,道家的“道”,儒家的“道"天理”,墨家的“天志"等。大道至简,在“一”的指导下,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如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规范着生活实践,维系着中国人重情守义的伦理生活,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泉和丰厚底蕴。

(摘编自郭清香《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和内在逻辑》)

材料二: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周易·系辞》中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语,都饱含着创新精神。公元554年成书的《魏书》首现“创新"一词,书中记载“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几千年来,创新精神活跃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中华文明各个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价值和道德规范。比如,孔子最早提出“仁"礼”“义"三个范畴,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四个范畴,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信”,发展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成为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此后,“五常"一语频频出现在史籍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如,宋代在综合先秦儒家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为中华文明注入深厚的伦理责任和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此后,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工艺美术不断创新发展,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漆器、玉器、珐琅、金银制品和各种雕塑工艺品等,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工艺品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展现了中华审美风范。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何星亮《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理生活是有条理和有道理的生活,它形成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源头。

B.人类最早的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部落,人类为了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为了争抢有限的资源而合作。

C.中华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由万物特殊性认识宇宙本体,又由宇宙本体了解万物。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和道德规范,经历代先贤不断探索完善,逐渐臻于完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共同体是伦理关系网的基础,人与人之间懂孝悌、知情谊、有温度,这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

B.君子之道是伦理生活的样貌,是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虽无人道尽,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C.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周易·系辞》中的句子,前者意在阐述伦理日用而不觉,后者意在阐释中华民族重视革故鼎新。

D.“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规范,由儒家代表人物孔孟倡导,经汉代董仲舒等人补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

B.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礼记》)

C.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费孝通《乡土中国》)

D.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曹雪芹《红楼梦》)

4.请指出材料一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并简要分析。

5.请结合文中材料,分析胖东来持续爆火的原因。

胖东来是一家以从事零售业为主的企业,近年来持续走红网络。怎么称呼顾客,在胖东来是有严格要求的:对老年顾客称“叔”“大伯"大娘”“姨”,对中年顾客称呼“哥”“姐”,对青年顾客称呼“帅哥”“美女"。在企业内部,胖东来没有官称,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员工,大家都论年龄以哥、姐相称。所有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胖东来公开向社会作出“用真品换真心,假一赔十”“不满意就退货"等承诺,并不折不扣地履行。

【答案】1.D2.C

3.B4.(1)用词准确,逻辑严密。“可以”表示客观的可能性,此处从现实情况分析,人们为了生存能够共处;“应该”,表示事理上必须如此,体现责任担当之心。将“可以共处”“应该共处"依次排列,强调人类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再如“乃至”表示递进关系,论述共处的范围由小到大,由家庭宗族甚至扩展到宇宙万物,逻辑性强,语言准确严密。

(2)语言平实,句式灵活。语句通俗,明白如话;“意识越来越明确"范围越来越大”构成整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且文脉贯通,便于读者理解。

5.胖东来的持续爆火,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1)重伦理生活,强调人与他人的密切关系。胖东来按亲属关系称呼顾客,给人宾至如归之感,密切了销售人员与顾客的关系,可更好地吸引顾客。

(2)万物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胖东来内部以哥、姐称呼,没有职位高低贵贱之别,既是家庭伦理生活的延续,也提高了员工的共同体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3)“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胖东来不折不扣履行对顾客的承诺,充分体现了讲求仁义、诚信经营的理念,所以能吸引更多顾客,企业持续爆火。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逐渐臻于完美”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自然段,作者只是强调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并没有说这些思想理念、价值和道德规范达到完美的程度。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A.“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共同体是伦理关系网的基础"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中国社会通过伦理关系之网,组成了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共同体”可知,“伦理关系网"是中国社会组成生活共同体的媒介,是生活共同体建立的基础。

B.“虽无人道尽”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君子之道虽少有人能道尽”,“少有”并不等于没有。

D.“‘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规范,由儒家代表人物孔孟倡导"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孔子最早提出“仁”“礼"义”三个范畴,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四个范畴,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信”,发展为“仁义礼智信”,可见“仁义礼智信”并非一开始都有。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中华文明要以伦理生活为本位,要有共同体意识,形成“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

A.意思是:我认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这样做。黎民百姓有固定不变的本性,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这就是人类共同的本能。该项谈人类的共性,并非材料一涉及的伦理生活、共同体意识或“一以贯之”的思维。

B.意思是:年龄大一倍,就应当像侍奉父母那样对待他;年龄大上十岁,就要像对待兄长那样;年龄大五岁,就可以并肩而行,但要稍微随后一些。这几句谈人伦,体现伦理生活。

C.谈乡土社会为了稳定遏制个性,并非共同体意识。

D.用反语,明贬暗褒,赞扬贾宝玉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与材料一的观点无关。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

(1)用词准确,逻辑严密。画线句子中的“可以、应该"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助动词,用词严密,表述严谨,强调“共处”是合乎情理,能够实现的;“乃至"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从家庭宗族到乡党、国家、天下,乃至万物宇宙”,表明共处的范围越来越大,表述合乎逻辑,有层次。

(2)语言平实,句式灵活。从语言风格、句式特点等角度分析,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句式对仗整齐,如“越来越……"两次出现,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意识越来越明确,共处的范围越来越大”为整句,“从家庭宗族到乡党、国家、天下,乃至万物宇宙"为散句,整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胖东来持续爆火,因为它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1)根据材料一“中华文明重伦理生活,强调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而与其他人、生命、宇宙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着关切和情谊”“中国社会通过伦理关系之网,组成了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深厚的情谊"可知,重视伦理生活,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胖东来对不同年龄段的顾客有不同的称呼,亲切率真,拉近了销售人员与顾客的距离,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可更好地吸引顾客。

(2)根据材料一可知,万物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构建起中华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以贯之"的思维,有利于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胖东来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企业内部论年龄以哥、姐相称,既是家庭伦理生活的延续,也让员工的共同体意识增强,能让企业内部更加团结融洽。

(3)根据材料二“‘仁义礼智信’五常,成为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此后,‘五常’一语频频出现在史籍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可知,“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胖东来公开向社会作出“用真品换真心,假一赔十”“不满意就退货"等承诺,并不折不扣地履行。胖东来这一做法,体现了企业的诚实守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少平走进下井的黑色钢铁罐笼,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新奇感。他将要经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随着井口旁一声清脆的电铃声,铁罐笼滑下了井口。阳光消失了……

罐笼黑暗中坠向地层深处。所有的人都紧紧抓着铁栏杆。谁都不再说话,听见的只是紧张的喘气声和凹凸不平的井壁上哗哗的淌水声。恐惧使得一颗颗年轻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一分多钟,罐笼才慢慢地落在了井底。

难以想象的景象立刻展现在他们眼前:灯火、铁轨、矿车、管道、线路、材料、房屋……各种声响和回音纷乱地混搅在一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不可思议的世界!

所有来到井下的新工人一个个都静无声息。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将要长年累月工作的地方。一旦身临其境,他们才知道,一切都不是幻想中的。真正严峻的还在后面。

他们即刻被带进大巷道,沿着铁轨向没有尽头的远处走去。地上尽是污水泥浆,不时有人马趴掼倒。走出长长的一段路后,巷道里已经没有了灯光。安检员从岸壁上用肩膀接连扛开了两扇沉重的风门,把他们带进了一个拐巷。

一片寂静。一片黑暗。只有各自头上矿灯的一星豆光勉强照出脚下的路。这完全像远离人世间的另一个世界。①当阿姆斯特朗第一脚踏上月球的时候,他的感受也许莫过于此。

接连跋涉一百米左右的四道很陡的绞车坡,然后再拐进一个更小的坑道。这时,人已经不能直立了。各种钢梁铁柱横七竖八支撑着煤壁顶棚。不时有沙沙的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整个大地似乎都摇摇欲坠。

这时候,所有行进中的新工人都不由惊恐地互相拉起了手,或者一个牵着一个的衣角。严酷的环境一刹那间便粉碎了那些优越者的清高和孤傲。他们明白,在这里,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无法生存的。

现在,他们终于到了掌子面上。

这里刚放完头茬炮,硝烟还没有散尽。煤溜子隆隆地转动着。斧子工正在挂粱,擢煤工紧张地抱着一百多斤钢梁铁柱,抱着荆笆和搪采棍,几乎挣命般地操作。②顶梁上,破碎的矸石哗哗往下掉。钢梁铁柱被大地压得吱吱嚓嚓的声响从四面八方传来……天啊!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工作!危险,紧张,让人连气也透不过来。光看一看这场面,就使人不寒而栗!

他们一个个狼狈不堪,四肢着地爬过柱林横立的掌子面。许多人丢盔卸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熬到上井以后,大部分人都绷着脸,情绪颓败地通过暗道,在矿灯房交了灯具,去浴池洗澡、换衣服。那身刚才还干干净净的工作衣,现在却像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似的。白净的脸庞都变成了古戏里的包公。

回到宿舍以后,少平看见,那些一直咋咋唬唬的干部子弟们,此刻都变得随和起来。有人开始给他递上了纸烟。两个钟头的井下生活,就击碎了横在贫富者之间的那堵大墙。③大部分人直至现在还都脸色苍白。有个可怜的家伙已经趴在缎被子上哭开了。

少平的心情是平静的,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把一切想得很好。说实话,在他看来井下的生活也是严酷的。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已经有过一些吃苦受罪的经历,因此对这一点在精神上还是能够承受的。是啊,他脊背上被石块压烂的伤疤,现在还隐隐作疼!他更多的是看到这里好的一面:不愁吃,不愁穿,工资高,而且是正式工人!

……

十一月初,铜城地区落了第一场雪。

这天上午十点钟左右,少平上井后欣喜地看见,外面已经是白茫茫一片。雪花仍然在纷纷扬扬飘飞着,大地上流布着微微暖意。昨夜十二点下井时,天空还是星疏月朗,一片乌蓝,想不到现在竟成了这样一个晶莹洁白的世界。他心情愉快地沉浸在这一片美丽之中。

今天,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要第一次领工资了。他已经在心里算好自己的工资。只有他和另外两个农村来的新工人在一月中上了满班。他们是四级工,加上入坑费,月工资能领一百三十元。好大一笔钱啊!

排在他前面的有两个断工人,一个领了十八元,一个领了二十元。蹲在旁边的雷区长对他们说:“你们这月吃球呀?不好好下井,裤衩都要卖得吃了!甭看矿井是黑口口,很公正!钻得多了钱就多,在地面上瞎逛球毛都没一根!”那两个新工人垂着脑袋悄悄退出了人群。

办事员给少平扔过来一摞子钱。少平连点也没点,揣在怀里就走出了区队办公室,穿过楼道,来到外面。④飘飘洒洒的雪花像无数只白蝴蝶在天地间飞舞。矿区的黑色无踪无影,和周围山野连成一片银白。往日喧嚣的大牙湾宁静下来,充满了某种肃穆的气氛。孙少平踏着松软的荒雪,穿过马路,径直走向那个他早已打算过的地方。他来到邮政所,他是来寄钱的。除留够本月伙食和买一床铺盖的钱外,他还剩五十元。他要把这钱寄给父亲。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是的,这是他正式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他能想象出来,这张汇款单出现在双水村将意味着什么。他似乎看见,父亲是怎样捏着那张纸片走进了石圪节邮政所墨绿色的大门。

孙少平用一分钱买了一张汇款单,然后伏在柜台上开始填写。圆珠笔在他手里微微地抖着。当他在收款人栏里一笔一划写上“刘玉厚"三个字的时候,止不住的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

(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四章,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平将第一次下井看做历史性的时刻,是因为他此前从未下过井,也从未见过井下令人眼花缭乱、不可思议的世界。

B.巷道严酷的环境使富家子弟放下了清高和孤傲,新工人们行进时互相拉手或牵着衣角,他们明白了险境互助的重要。

C.初次下井时,少平心情是复杂的,既有面对一个全新世界的新奇感,也和别人一样,怀有坠向地层深处的紧张恐惧。

D.文末写少平用微微发抖的手在汇款单上写下父亲的名字,泪水模糊双眼,体现出少平节俭孝顺,也让读者心生感动。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新工人在寂静黑暗的巷道行走时因环境陌生产生的恐惧。

B.②从视觉听觉角度描绘煤矿施工现场的景象,渲染紧张气氛,突出工人劳作艰辛。

C.③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勾勒新工人返回宿舍后的情形,侧面表现井下生活严酷。

D.④运用比喻写雪花飞舞的景象,渲染静美肃穆的氛围,烘托少平轻松兴奋的心境。

8.文学叙事理论认为:“小说家对事件发生地进行细致描述,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故事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引导读者进入虚构的故事世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9.路遥敬佩鲁迅,说他喜欢“鲁迅的全部著作”,他的创作深受鲁迅影响,但却不是亦步亦趋,完全模仿。请从叙事视角以及创作意图方面,比较本文与鲁迅《祝福》的不同。

【答案】6.A7.C

8.①小说细致描绘了矿井下的工作环境,突出其黑暗、污浊和危险;描述矿区地面落雪时的景象,突出其寥廓纯净肃穆。

②环境描写再现人物真实的生存环境,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和代入感。

③细腻的环境描写将读者带入虚构的故事,跟随孙少平经历井下生活、地面活动,体味人物的悲喜哀乐,也为他的吃苦耐劳、节俭孝顺所感动。

9.(1)叙述视角:本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展开,叙述少平的生活,描摹其言行举止,并刻画人物心理;《祝福》以有限视角展开,写“我”回鲁镇的所见所闻,融合旁人的讲述,展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

(2)创作意图:本文通过叙述少平在煤矿的生活,展现少平不怕吃苦、勤俭孝顺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农民的同情、尊重和赞美。《祝福》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是因为他此前从未下过井,也从未见过井下令人眼花缭乱、不可思议的世界"错误。“看做历史性的时刻”是因为少平可以摆脱农民身份,转为不愁吃穿、下井挣工资的正式工人。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A.“运用对比手法"错误。不是对比手法,是类比。

B.“突出工人劳作艰辛”错误。不是突出“劳作艰辛”,而是表现工作环境危险,令人不寒而栗。

D.“烘托少平轻松兴奋的心境”错误。根据前后语境“充满了某种肃穆的气氛"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判断,此时少平的心境,既有领到工资的愉悦,也有给家里寄钱的庄重虔诚,难言“轻松兴奋"。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矿井下“一片寂静。一片黑暗”“各种钢梁铁柱横七竖八支撑着煤壁顶棚。不时有沙沙的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整个大地似乎都摇摇欲坠”,在下面只能“四肢着地爬过柱林横立的掌子面”,他们像“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似的。白净的脸庞都变成了古戏里的包公"。小说细致描绘了矿井下的工作环境,突出其黑暗、污浊和危险;“外面已经是白茫茫一片”,少平“想不到现在竟成了这样一个晶莹洁白的世界”,“和周围山野连成一片银白。往日喧嚣的大牙湾宁静下来,充满了某种肃穆的气氛”,描述矿区地面落雪时的景象,突出其寥廓纯净肃穆。

②矿井下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一片寂静。一片黑暗"不时有沙沙的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再现孙少平真实的生存环境,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和代入感。

③细腻的环境描写将读者带入虚构的故事,矿井下“一片寂静。一片黑暗"不时有沙沙的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整个大地似乎都摇摇欲坠”,体现孙少平吃苦耐劳;孙少平领了工资,来到邮政所,把剩下的五十元钱寄给父亲,体现孙少平节俭孝顺。跟随孙少平经历井下生活、地面活动,体味人物的悲喜哀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叙事视角以及创作意图的能力。

(1)叙述视角:本文以第三人称“他"他们”全知视角展开,叙述少平的井下生活、地面活动,描摹其言行举止,“少平的心情是平静的"少平上井后欣喜地看见”“他心情愉快地沉浸在这一片美丽之中”,刻画了孙少平的心理;《祝福》以有限视角展开,“我”回到鲁镇后的所见所闻采用了有限视角,充分展现“我"的内心活动,突出“我”对祥林嫂同情但又无能为力,只得逃避的复杂心情,再融合旁人的讲述,展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

(2)创作意图:矿井下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一片寂静。一片黑暗"不时有沙沙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孙少平领了工资,来到邮政所,把剩下的五十元钱寄给父亲,通过叙述少平在煤矿的生活,展现少平不怕吃苦、勤俭孝顺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农民的同情、尊重和赞美。《祝福》中祥林嫂因为丈夫死后被迫改嫁,再次丧夫,被认为伤风败俗、不干不净,遭到礼教的排斥和整个鲁镇社会的歧视,尽管她试图通过捐门槛来赎罪,以期从厄运中解脱,但最终仍未能幸免于悲惨的命运,死于祝福之夜。作者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也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无知,同时揭示了知识分子面对社会苦难时的无力感和自我反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裴寂坐事免,放归乡宅。寂表乞住京师,久而不去。太宗大怒,长安令王文楷坐不发遣,令笞三十。公进谏曰:“裴寂所为事合万死,今陛下念其旧功,不置于法,唯解其官,止削半封,合流之人尚自给假,况寂放还乡宅。古人云:进人以礼,退人以礼。臣愚以为,文楷识陛下恩贷,见寂是大臣,不时蹙逼,论其此情,未合得罪。"太宗曰:“朕令寂拜埽,岂非礼邪!”乃释文楷不问。使者从奚契丹中返者,太宗问其土俗,对曰:“最爱肉珠,以数百珠博一马。"太宗曰:“何为爱重此物?”对曰:“穿以系颈及交络身。"太宗哂之。公曰:“此物诚不足重,人各有所惑。西域诸贾,爱重珍宝,若遇好殊,则倾家市取,乃劈肌肤,藏之于身内,此人有所经过,咸共敬重,其意所须,莫不资给,人闻皆以为笑。然国家今日亦太重之。”太宗曰:“魏徵即以我为一胡也,事皆如此。往者见林邑使人,每旦磨沈水等诸香,用涂身体,皆共笑之,以为虚费;我今爱重此物与彼亦何异乎有识者还共笑我耳安可不深思也?"

(节选自《魏郑公谏录》卷一)

材料二:

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绝。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苑囿,以夺人财;攻无辜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难乎?今有人曰:“某氏多货,其室培湿,守狗死,其势可穴也。”则必非之矣。曰:“某国饥,其城郭庳,其守具寡,可袭而篡之。"则不非之,乃不知类矣。《周书》曰:“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待,贤明其世,谓之天子。”故当今之世,有能分善不善者,其王不难矣。善不善本于义,本于爱,爱利之为道大矣。夫流于海者,行之旬月,见似人者而喜矣。及其期年也,见其所尝见物于中国者而喜矣。夫去人滋久,而思人滋深欤!乱世之民,其去圣王亦久矣。其愿见之,日夜无间,故贤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不可不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听言》)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我今爱A重此物B与彼C亦何异乎D有识者还E共笑我耳F安可不H深思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合,符合,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而议事每不合"中的“合”词义相同。

B.博,换取,与《促织》中“顾念蓄劣物……不如拼博一笑"中的“博”词义不同。

C.道,道理,与《庖丁解牛》中的“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词义不相同。

D.黔首,百姓,与《谏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寂被免官归乡,却长期滞留京城,太宗发怒要处罚长安令王文楷,魏郑公二人求情,认为不应该责罚他们。

B.西域诸贾看重珍宝,即使倾家荡产也要买来据为己有,太宗认为这与林邑使者磨沉水香涂抹身体类似,都属虚费。

C.夏商周三代君主明辨善恶,所以能够称王天下。后世之君废除先王之道,只顾自己享乐,贪求私利,国势衰颓。

D.乘人之危抢夺他人钱财,强占其住所,会遭非议,但趁某国饥馑衰弱去袭击,却不会被指责,这是不懂得类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意所须,莫不资给,人闻皆以为笑。

(2)及其期年也,见其所尝见物于中国者而喜矣。

14.在古代,要成为被百姓思念渴慕的君主,应该怎样做?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10.BDF11.D12.A

13.(1)他心里想要的东西,(西域当地人)没有人不供给的,内地人听了都把这当做笑话。

(2)等到(他们在海上漂流)满一年了,见到他们曾经在中原地区见到的物品就很高兴了。

14.(1)进退官员应遵照礼法,而不能只凭个人情感。

(2)戒除奢侈浪费。

(3)不贪图享乐,不随意攻伐杀掠。

(4)区分善恶,爱惜百姓。

(5)善于察纳雅言。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我爱惜看重这些珠宝,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有见识的人还一起嘲笑我啊,怎么可以不深思呢?"

“重此物”作“爱"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B处断句;

“乎”“耳"句末语气词,所以DF处断句;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词义不同。应该;/契合、融洽。句意:裴寂所做的事应该死一万次。/可是商讨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

B.错误。词义相同,都是“换取”的意思。句意:用几百颗肉珠换取一匹马。/但是(成名)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一笑。

C.错误。“圣人之道"的“道”是“主张、法则”,并非“道理”之义;《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是“天道,自然规律”,二者词义不同。句意:圣人的主张或法则被废弃。/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

D.正确。句意:所以那些要想为百姓分忧的圣贤君主和杰出人士。/现在竟然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对国家。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认为不应该责罚他们”错误。魏郑公认为不应该责罚王文楷,据原文“裴寂所为事合万死”,他认为裴寂应该受责罚,只是不能太急切地催逼他回乡。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须”,需要,需求;“资给”,供给;“以为”,省略句,把……当做。

(2)“期年”,满一年;“中国”,中原地区;“见物于中国”,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中国见物”。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自然段,魏郑公劝太宗“进人以礼,退人以礼”,即进退官员应该讲究礼法,不要随意惩戒臣下。

第二自然段,借契丹过分看重珠宝,劝太宗戒奢以俭。

材料二,根据“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苑囿,以夺人财;攻无辜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难乎”可概括出:君主不要贪图享乐,不要肆意杀伐攻掠;

根据“有能分善不善者,其王不难矣。善不善本于义,本于爱,爱利之为道大矣"可概括为:君主应区分善恶、爱惜百姓。

综合各段内容,可概括出:君主要善于纳谏,即察纳雅言。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裴寂因事被免职,(皇帝下诏)放他归家乡。裴寂上表请求住在京城,过了很久也没有离开。太宗非常愤怒,长安令王文楷因没有遣送裴寂犯罪,下令鞭笞他三十。魏郑公进谏说:“裴寂所做的事应该死一万次,现在陛下感念他以前的功劳,没有按法律处置他,只解除他的官职,只是削去他一半的封邑,应该流放的人尚且给假期,何况裴寂是放还家乡。古人说:按礼法举荐官员,也按礼法贬黜官员。我认为,文楷知道陛下有恩德能宽恕,见裴寂是大臣,没有及时逼迫裴寂离京,论他这种情况,不应该获罪。”太宗曰:“我让裴寂回家拜扫,难道不合礼法吗!"于是放出王文楷,不再追究他的罪责。有使者从奚(库莫奚,与契丹人同一个祖先,即鲜卑宇文部)契丹中返回,太宗问那里的民间习俗,使者回答说:“他们最爱肉珠,用几百颗肉珠换取一匹马。”太宗说:“为什么喜爱看重这东西呢?"使者回答说:“他们把它串起来挂到脖子上并且交叉着缠绕在身上。”太宗对着他微微一笑。魏郑公说:“这东西确实不值得看重,人们各自有所迷惑。西域各商人,喜爱看重珠宝,如果遇到好的珍珠,就倾尽家财买来,然后就割破肌肤,把它藏到身体内。这个藏珠的人经过的地方,大家都敬重他,他心里所想要的东西,(西域当地人)没有不供给的,内地人听了都把这当做笑话。但是我们国家现在也太看重这些珠宝了。"太宗说:“魏徵就把我当成一个胡人了,事情都是这样。过去见到从林邑来的使者,每天早晨磨沉水香等香料,用来涂抹身体,大家都一起笑他们,认为白白地浪费;现在我爱惜看重这些珠宝,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有见识的人还一起嘲笑我啊,怎么可以不深思呢?”

(节选自《魏郑公谏录》卷一)

材料二:

夏、商、周三代能明辨善恶,所以能够在天下称王。如今天下越来越衰微,圣人的主张或法则被废弃。世上的君主大多寻欢作乐,把钟鼓等乐器造得很大,把亭台园林修得很豪华,因此耗费了百姓的人力和财力;攻打没有罪的国家以便索取土地,诛杀无辜的百姓来谋取更多的利益;这样想要让宗庙安宁,国家不危险,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吗?假如有人说:“某人家有很多财物,屋子的后墙又潮湿,守门的狗死掉了,这是可以挖墙洞的好机会。"人们一定会非议这个人。如果又有人说:“某个国家在闹饥荒,它的城墙低矮,可用来守护的兵器很少,可以偷袭并谋夺这个国家。”人们却不非议这个人,是不知道这两种情况是一类的道理。《周书》上说:“过去的事不可以追到,将来的事难以等待,能使世道贤明的,就可称为天子了。"所以,当今世上有能够分辨好与不好的,他称王天下不难。区分好与不好的根本在于义,在于爱人,爱护百姓,对百姓有利,这个准则很重要。漂流在海上的人,漂流了一个月,见到像人的东西就十分狂喜。等到(他们在海上漂流)满一年了,见到他曾经在中原见到过的物品就很高兴了。所以人离开得越久,思念别人的心情就越深!乱世的百姓,他们离圣贤的君主统治的世道也很久了。他们想见到圣王的愿望,日夜不曾间断,所以那些要想为百姓分忧的圣贤君主和杰出人士,就不可以不在这方面努力啊。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听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其三

王安石

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①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②酹一缸。

【注】①天阙:即牛首山,其两峰对峙,形似双阙,故称。②沾缨:谓泪水浸湿冠缨。指痛哭、悲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万里长江气势如虹,牛首山双峰高耸入云,突出了金陵山川形胜之美。

B.颔联“兵缠四海”概括群雄逐鹿的景象,“次第降"衬托中原圣主赵匡胤的威势。

C.颈联借金陵王气黯然而收,山水寂寥、风雨吹打僧窗的凄凉景象寄托内心的感慨。

D.全诗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沉思结合起来,既有历史沧桑感,也有对现实的深刻讽喻。

16.本诗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15.D16.(1)相同点:都有对壮丽河山的赞美,都有盛衰兴亡的感慨。(2)不同点:本诗歌颂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的勋业,也隐含金陵诸国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桂枝香·金陵怀古》借用典表达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对统治者的劝谏。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也有对现实的深刻讽喻”错误,尾联感慨废陵中只剩下随葬的冠剑,谁会再因此落泪,以酒祭奠他们呢?诗中有对现实的关照,但讽喻性不太明显。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1)相同点:

都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本诗首联描写万里长江气势如虹,牛首山双峰高耸入云,突出了金陵山川形胜之美;《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也描绘了金陵壮丽的山河。

都有盛衰兴亡的感慨:本诗颈联“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描写赵匡胤中原南下后,南唐“王气"黯然而收,营造一种苍凉的氛围,只剩下萧飒的寒风吹拂着佛寺的僧窗了,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尾联“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酹一缸”感慨废陵中只剩下随葬的冠剑,谁会再因此落泪,以酒祭奠他们呢人们有时还可以从那些小朝廷君王的陵墓里找到一些随葬的冠剑,但没有人会为他们泪沾冠缨,以酒祭奠了。《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登上高处,面对着这千古以来便不曾变化的景色,徒自叹息六朝诸国的兴衰败亡。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的颜色。

(2)不同点:本诗前半部分都是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的勋业的歌颂,后半部分则多为寄托兴亡的感慨,概括历代政权盛衰的规律,即历史上的朝代兴衰,都不是偶然的,骄奢淫逸,是取败之道,该灭亡的就应该让它灭亡,不必惋惜。其中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全诗既包含着诗人的丰富感情和想象,也包含着思想家深沉的睿智和政治家匡时忧国的怀抱。

《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描绘金陵壮丽景色,下阕转入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竟逐"的腐朽生活,对六朝兴亡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下阕怀古抒情。“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千古凭高"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尾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借用典故,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___”描绘洞庭湖吐纳日月的恢弘气象,而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则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湖面的广阔、湖水的清澈透明。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___”,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但人性惰怠,尤其“____”,导致怨诽甚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