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端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就需要营业人员首先在形象气质上能给消费者带来好感,同时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引导技能。茶叶营销的这些变化显示出A.经济体制的转轨 B.民众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C.经济结构的变迁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2.“美国联邦宪法(TheConstitution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是联邦党人试图造就口口口口的结果。其中的‘constitution’一词,主要内涵是指经由人民约定而形成的根本大法,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政治原则而不是各个政治共同体的随意联合或结盟。”材料中的口口口口处应该填写A.中央权威 B.邦联政治 C.人民主权 D.民主共和3.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自享有专属权力,同时也分享了部分权力,如发动战争与维持和平是联邦政府的专属权力,而教育和家庭法律则专属于州政府,赋税是共享权力。上述内容主要体现了A.分权原则 B.法治思想 C.集权原则 D.民主思想4.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多利亚式希顿(图1)和爱奥尼亚式希顿(图2),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图3)。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B.崇尚理性之美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追求自由精神5.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其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6.秦汉时期负责社会基层征税和调解纠纷的是A.县令 B.三老 C.啬夫 D.里长7.1938年初,当国民党军向黄河以南大撤退、日军继续向中国腹地进军时,八路军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发动游击战,占领广大农村,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八路军的这一战略()A.推动了抗日战争转人相持阶段 B.迫使日军放弃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说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D.表明游击战成为抗战的主要作战方式8.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A.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B.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C.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9.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A.皇帝的秘书机构B.朝廷的朝贡藩属C.地方的自治机构D.中央的派出机构10.著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时很容易出现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没有出现“瓶颈危机”的是A.秦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11.“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段文字的作者当属于A.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 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C.洋务运动中的顽固派 D.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1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产业国家地区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13.二战期间,某次会议召开之时,苏军和美英联军双方对德作战的军事进展已经大体勾勒出了二战后欧洲的地缘政治轮廓,即苏联控制东欧,而西欧则在英美的影响之下。而且,在继续完成对德作战和战后对徳国占领等问题上也达成了一致。此外,美国把争取苏联加入对日作战作为会议的重要议程。据此判断,会议地点位于如图A.① B.② C.③ D.④14.梁启超说“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此诚中国未常有之事,而实千古不可易之理也。”“兴绅权”不仅是中国“古法之最善者”,而且是“今之西人,莫不如是”的善政良举。梁启超言论中可以反映出A.“绅”是指当时的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C.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西学”D.维新派注意争取下层民众支持15.洪武三年,明太祖命士人戴四方平定巾;洪熙年间,明仁宗令士人着青衣;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但屡遭政府禁止。这反映出明代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士大夫阶层的逐步衰落 D.服饰生产受到官府垄断16.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A.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规划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17.如图所示的规定出自A.《租借法案》B.三国协定C.《五国海军军备协定》D.《大西洋宪章》18.明代徽州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在内容上涉及田宅、婚姻、继承和债务等各个方面,当事人包括官僚、乡绅、地主、农民、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B.商业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C.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道德 D.商帮出现冲击了政府管理秩序19.有学者曾说,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该学者认为行省制度A.使地方权力不再受中央的节制B.有利于维护地方的稳定C.易于形成地方割据局面D.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20.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21.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这一制度,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此项政治制度”是A.封邦建国 B.内外朝制 C.郡县制 D.君主专制22.1986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建到中国,由于配方需保密.美方要求独资,但当时中国不允许外资独资。中方提出:可建浓缩汁厂和汽水厂各一个,美方把汽水厂白送给中方,两个厂组成联合董事会,各控股50%。中美第一个合作企业由此诞生。由此可见,当时A.改革开放的措施比较灵活 B.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分离C.企业的活力已被充分激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具雏形23.《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是享誉世界的名曲,这首歌来自于音乐剧《艾薇塔》,是为纪念前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夫人)所作。当阿根廷演员演唱欧美歌曲时,他们的艾薇塔成为美国和欧洲的偶像,不仅在音乐剧里,也在1996年使麦当娜成为明星的电影《艾薇塔》里。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共享和影响是一种双向现象B.全球化下拉美地区的民族文化对西方更有吸引力C.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造成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D.经济全球化下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同质化的趋向24.有亲历者回忆,我们在这个阵地上坚守了20多天,与日军展开了阵地战,地下水位很高,挖不多深就冒出水来。那些日子,日军飞机狂炸,军舰乱轰,步炮兵不断发起强大攻势。我对官兵们说:“弟兄们,要趁着夜晚,赶快挖好战壕。我们胜利了,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复兴地;如果我们牺牲了,也是为自己准备好坟墓。”他回忆的是A.卢沟桥事变 B.长城抗战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25.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A.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 B.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C.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 D.直接开启了理性王国的时代26.“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这里的“大炮”是指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27.在历史上,教育只是局限于贵族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代人都是巴黎和博洛尼亚而非雅典和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和接班人”,是因为A.经院哲学的产生 B.大学的兴起C.骑士文学的盛行 D.市民文学的出现28.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据此可知,七届二中全会A.对新型政权性质作出重要论断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C.开创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得到各政党和团体的广泛拥护29.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实行了普选制和竞选制。1941年,延安县乡政府委员改选,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绥德县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渎职和不称职的干部在选举中被淘汰。这表明A.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成就斐然 B.普选开始使人民获得民主权利C.竞选制度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 D.民众监督消除了基层腐败现象30.如图是1954年初缪印堂所做的漫画《敬祝进步》。作者为画面上的两位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对话:1954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该漫画意在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的胜利B.国家工业化建设已奠定初步基础C.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D.人民群众参与工业化的建设热情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19世纪末,列强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带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是难以负担的。沙皇俄国政府两次倡议召开国际和平会议,声称“这次会议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在沙俄倡导下,1899年和1907年列强先后两次在荷兰海牙举行了和平会议。两次会议都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气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其中部分原则至今在国际上仍然有效。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俄倡导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次海牙和平会议。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韩愈儒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他吸取了佛教“祖统”说的思想资料,虚构出一个儒家的学术传统,据说这个学术传统从古及今,世代相传,即所谓的“道统”。本来佛教,特別是中国禅宗是最讲求祖师法裔继承关系的,韩愈洞悉佛教思想的演变情况,为对抗“祖统”说,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说,韩愈认为,儒学的“道统”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汤“尧以之传之舜,舜以之传之禹,禹以之传之汤,汤以之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直到韩愈才把“道统”恢复起来,使之相续不断。——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韩愈“道统论”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韩愈的“道统论”。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虞衡是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的泛称,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种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地官·山虞》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秦汉时期,虞衡转称少府,但其职责仍为管理山林川泽,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宋元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贡献。——摘编自卜晓军、任保平《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材料二左宗棠在就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1867—1881年)紧张繁重的军事、政治、经济活动之外,对西北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推行了一系列朴素但却富有针对性的环保举措,主要集中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而且首要目的是先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这与当时战乱刚过、元气未复的社会实际相适应的。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西部荒地渐少,生态渐转,民困渐苏,百业肇兴,民气日旺,气象一新的局面日渐形成。光绪帝因此在上谕中称赞左宗棠经营西北的计划“井井有条”,且其工作已“渐著成效”,要求他“认真经理,以期次第就绪,教养有资。”——摘编自马啸《左宗棠对近代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虞衡制度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左宗棠在西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背景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信息是,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经历了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再到各种营销手段的使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茶叶营销的这些变化显示出市场化的色彩越来越浓,这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故A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众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故B错误;材料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无关,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D错误。2、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材料中的联邦党人的目的是代表最高政治原则,而不是随意的结盟,所以方格处应该填写的是中央权威,故A项正确。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联邦制3、A【解析】
由材料中“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自享有专属权力,同时也分享了部分权力”可知,这体现了联邦宪法中的分权制衡的原则,A选项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即依法治国,B选项排除。“集权”即国家权力的集中,C选项排除。“民主”与专制相对,即国家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手中,D选项排除。4、B【解析】
材料“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的方式……形成优美的垂褶”,可知希顿是一种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但这是表面现象,并没有回答出希顿这种变化的本质,故A错误。希顿设计的变化是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体现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对理性的崇尚。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自由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的相关信息,故CD错误。5、D【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西周的环形防线是由同姓诸侯国如“蔡、鲁、燕、晋”组成,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比较富庶且战略地位重要,故D正确;而“巩固分封宗法秩序、防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及防止殷商旧族叛乱”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BC错误。6、C【解析】
根据所学秦朝“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可知啬夫是秦汉基层社会中负责征税和调解纠纷的群体,C正确;县令不直接负责基层社会,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长负责户口赋役,不负责调节纠纷,排除D。7、A【解析】
八路军采取的措施在日军背后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利于迟滞日军的行动和进攻,从而推动了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故选A项;打破日军意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是淞沪会战,排除B项;八路军此时的战略并不能说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更不能说明游击战成为抗日的主要作战方式,排除CD项。故选A。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不属于科技进步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BC三项不符合题意。9、D【解析】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依据材料可知,“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字面的意思是行动的中书省,是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即中央的派出机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行省”是地方管理机构,不是皇帝的秘书机构;B选项错误,“行省”是元朝的地方管理机构,不是朝廷的朝贡藩属;C选项错误,“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派出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地方自治机构。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0、D【解析】
清朝自太祖、太宗、顺治、康熙没有发生任何政变危机,故D正确;秦朝自二世而亡,排除A;明朝发生燕王朱棣夺位的政变,排除B;隋朝,二世隋炀帝时期灭亡,排除C。故选D。11、C【解析】
“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拜异类为师”都是顽固派反对洋务运动中开展的活动的说辞,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时还没有同文馆,排除A项,洋务派不可能反对自己,排除B项;维新派也追求的是新事物,D不符合题意。12、D【解析】根据题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说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题干体现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排除B。题干反映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不平衡发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3、A【解析】
由材料信息“苏联控制东欧,而西欧则在英美的影响之下。而且,在继续完成对德作战和战后对徳国占领等问题上也达成了一致。此外,美国把争取苏联加入对日作战作为会议的重要议程”可知,此次会议是雅尔塔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会议地点位于①处,故A正确;②是波茨坦,③是开罗,④是德黑兰,故BCD错误。14、C【解析】
“兴绅权”不仅是中国“古法之最善者”,而且是“今之西人,莫不如是”的善政良举。从材料中的这段信息可见梁启超借助中国传统的绅权来宣扬近代西方的民权思想,故选C。“绅”是一种非官非民的身份,多有学历或有党派身份,不仅仅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故A表述不准确,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的信息,故排除B。材料也没有体现“维新派注意争取下层民众支持”的信息,故排除D。15、A【解析】
明代中后期,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士人的服饰冠冕日趋个性多元化,冲击了原有“四方平定巾”“青衣”的规矩和观念,故选A项;题干中只提及“士人”,无法体现“普遍”提高,排除B项;明代,士大夫阶层仍借助科举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官府对士人着装的要求,与服饰生产无关,排除D项。1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6月进行的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接下来进行的一届人大的召开和全国普选的进行提供准确的数据,B项正确;1952年底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A项错误;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与制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无关,C项错误;当时的一五计划的建设和改革工作已经展开,D项错误。17、C【解析】
1922年的《五国海军军备协定》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故C符合题意;《租借法案》是在美国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但前提条件是盟国必须使用它们自己的货船来运输这些战争物资,以避免可能的对美国商船的攻击,故A不符合题意;《三国协定》是英、法、俄三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达成的军事协定,故B不符合题意;《大西洋宪章》是美、英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故D不符合题意。18、A【解析】
根据材料“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等信息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民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通过法律方式维护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增强,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民事诉讼案件的增多,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性,B项错误;市民阶层在宋朝时期发展壮大,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市民阶层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商帮信息,无法得出商帮出现的影响,D项错误。19、C【解析】
依据材料“行省制度‘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可知该学者认为行省制度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局面,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依据材料“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可知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央的节制,错误;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在中央政权受到削弱时,行省容易形成割据力量;D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学者认为行省制度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而是地方权重、中央权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0、A【解析】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21、C【解析】
从题中关键信息“秦汉以来”“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钱穆强调的是郡县制在巩固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故C正确;秦汉时期实行的郡县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排除A;内外朝是汉代实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民国时期已经消失,排除B;君主专制民国时期已经不存在,排除D。故选C。故选C【点睛】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2、A【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不允许外资独资,但外国有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中外合作这种新型的合作企业,这说明当时改革开放的措施比较灵活,A项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要进行分离,B项错误;中外合作企业是一种新型合作企业,并非是老企业活力的充分激发,C项错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项与材料时间明显不符。23、A【解析】
南美阿根廷的“艾薇塔”音乐剧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欢,而阿根廷的“艾薇塔”也成就了美国电影明星麦当娜,很好的证明了文化的交流、共享和影响是相互的,双向的,故选A;B项和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同质化不符合事实,排除D。故选A。24、C【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日军、阵地战、挖不多深就冒出水来”可以判断出该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沿海地区,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卢沟桥事变位于北平,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百团大战主要以游击战为主,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5、A【解析】
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圣经》《九十五条论纲》的大量印刷,使得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可见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A正确;德国是活字印刷机发明地,但是不能由此证明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B正确;民众接触的文本媒介是《圣经》和《九十五条论纲》,这依然是以宗教信仰为主题,不能迅速推动德国世俗化,C排除;题干背景是宗教改革,理性王国是启蒙运动,排除D。26、D【解析】
根据材料“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表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批评与改造当时社会制度的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兴起,其中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等,因此“大炮开火”预示的是一个新的开端,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D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发生于14-17世纪,A项错误;启蒙运动主发生于17-18世纪,B项错误;材料中“乌托邦式的”是指空想社会主义,C项错误。27、B【解析】
西欧大学的兴起打破了“教育只是局限于贵族阶层”的局面,故B正确;经院哲学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不符合题意,排除A;骑士文学以描写已居于封建阶层的骑士的爱情和冒险故事为主,排除C;市民文学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D。故选B。28、A【解析】
通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而是必须强化”可知,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即将建立的新政权的性质作出了重要的论断,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故选A;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新中国还没有建立,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为执政党,排除B;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会议标志着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七届二中全会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排除D。29、B【解析】
据材料“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可知,显示普选制和竞选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获得了一定民主权利,故B选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延安县政府委员的改选,不能代表整个抗日根据民主建设,故A选项错误;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远未确立,故C选项错误;D项“消除”说法绝对,故D选项错误。30、D【解析】
该漫画信息是,身着崭新工作服的1954年劳动者骑在崭新的摩托车上,实现了与骑自行车的1953年劳动者关于“五年计划”的接力。这显示了人民群众参与“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故D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胜利是在1956年,而国家工业化建设已奠定初步基础在1957年,故AB错误;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指的是1954年全国人大的建立,漫画是经济建设,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类货物运输合同
- 私家车租车合同范本
- 木门购买安装合同范本
- 会展服务协议合同正规范本
- 《教师嗓音保健》课件
- 企业人员借调合同
-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补充协议
- 光之教堂调研报告
- 基于非铅钙钛矿单晶的高性能X射线探测器研究
- 基于双氰基新型荧光染料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章程
- (正式版)CB∕T 4552-2024 船舶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文件编制和管理规定
-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检查要点
- 2024年西藏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九型人格与领导力讲义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廉洁应征承诺书
-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教学查房
- 医院定岗定编
- 2023年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 脑出血的护理课件脑出血护理查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