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史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这说明()A.方邦联盟是当时华夏政治的共同体B.中原文化是各部族聚合裂变的产物C.西周的封邦建国是一项宏大的创举D.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说明夏商周三代具有本质的共同性;而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体现了夏商周三代对前代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故选D项;方邦联盟是华夏政治共同体形成的一个阶段,是分封制的雏形,解除A项;材料呈现的是夏商周三代政治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非中原文化的形成,解除B项;西周的封邦建国是对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非创举,解除C项。2.关于西周灭亡的缘由,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觉、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确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缘由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确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觉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牢靠C.两人分别从不同冉勺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缘由,均为一家之言D.由于年头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灭亡的缘由。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由于所站立场、思索角度、思维方法、拥有史料等方面的差异,会得出不同的相识或结论,所以A和B均为一家之言,是否符合历史史实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探讨,A.B错误;司马迁和李峰的看法都有肯定的依据,不属于主观臆断,D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3.在春秋战国之际,有大批奴隶主贵族因没落被抛进了平民阶层,成了士人的一个重要来源,如《左传》云:三代帝王后裔,“于今为庶”,栾、郤、胥等大贵族“降在皂隶”,《国语》也有“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的记载。这一社会变动()A.导致士人阶层演化为新兴地主B.全面变更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C.动摇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基础D.客观上促进了上层文化下移民间【答案】D【解析】这些贵族大都受过教化,他们沦落为平民阶层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下移,故选D项;“有大批奴隶主贵族因没落被抛进了平民阶层”是当是社会阶级关系变更的反映,这一变更本身并不会导致士人阶层演化为新兴地主,解除A项;“全面变更了”的说法过于肯定,解除B项;C项夸大了这一变动的影响,且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4.有学者指出: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定性的结果。该学者认为秦朝亡于()A.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冲突D.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冲突【答案】B【解析】据材料“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知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推动形成新的文化认同,从而导致秦朝的灭亡,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政治新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和否定,并不是单纯的被怀疑和否定,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因素导致秦朝的灭亡,并不是郡县制,解除C项;作者认为文化认同缺失导致秦朝灭亡,并不是严刑峻法,解除D项。5.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了由统一、分裂、重新统一的过程,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也经验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郡县制为秦代统治者的急功近利而一度崩溃,而重蹈覆辙如楚霸王项羽,同样为历史所否定。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有一种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材料旨在论证()A.汉初实施郡国并行的合理性B.郡县制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秦汉由分裂到统一的必定性D.分封制违反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A【解析】从材料“郡县制为秦代统治者的急功近利而一度崩溃,而重蹈覆辙如楚霸王项羽,同样为历史所否定。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有一种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可知材料中体现的是单一的郡县制实行时存在问题,汉初实行的兼有郡县封国特征的郡国并行制,更符合时代须要,故选A项;郡县制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管理和限制,有利于中心集权,故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史实不符,解除B项;从材料“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也经验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可知材料不仅表明秦汉由“由统一、分裂、重新统一的过程”,还强调了“国家结构形式”变更,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汉的地方制度,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弊端,解除D项。6.有学者提出,秦朝快速衰亡并不是新制度的缘由,而是(关)东与西(秦)文化在认同上存在重大冲突所致。在当时,虽然大家都认为须要一统天下方能解决周制弊病与战国乱局,但这个统一天下的新主,在整个关东六国看来,绝不应当是秦国。对该学者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东方六国崇尚仁义与秦国大相径庭B.文化差异使关东不服秦朝的统治C.六国对解决战国乱局的看法不统一D.秦法迎合了统治者欲统一的需求【答案】B【解析】学者强调“在认同上存在重大冲突所致”体现秦亡与文化差异,故选B项;材料中体现文化冲突但是没有体现是六国崇尚仁义,解除A项;六国看法有统一的地方“绝不应当是秦国”,解除C项;秦法迎合了统治者欲统一的需求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D项。7.嵇康《家诚》:“人无志,非人也”。魏晋时期,学问分子归隐山林,远离俗世,憧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上述现象反映了()A.儒家修齐治平的社会意识的弱化B.归隐生活更有利于文学创作灵感C.门阀制度影响下的社会运行异化D.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国家财政极剧削减【答案】C【解析】由材料“人无志,非人也”、“魏晋时期,学问分子归隐山林,远离俗世”可知嵇康认为人必需有志,但是当时很多学问分子归隐山林,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把持政权,导致学问分子入仕无门,于是远离俗世,故选C项;理学彰显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社会意识,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解除A项;当时的学问分子归隐山林是被动之举,而非为了文学的创作,解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庄园经济,解除D项。8.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敏捷性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答案】B【解析】“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在管理方式上既有中心干脆管理,也有分封管理,体现政策的敏捷性,故选B项;“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摘(嫡)亲充任”其继任的统治方式和原来的继承方法相像,不能说明由此变更了民族关系,解除A项;“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体现的是因地制宜的敏捷性,所以建立了郡国并行的机制,解除C项;“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可得中原政权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力大增,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解除D项。9.宋以前,御史台和谏院各司其职,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官邪,是监督官吏的机构;谏院的主要职责是侍从规谏,为讽谏君主的机构。宋建立以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殊是宰相,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宋代“台谏合一”()A.适应了传统政治的发展趋势B.说明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C.反映了君权与相权冲突激化D.表明宰相位尊传统起先变更【答案】A【解析】宋建立以后,原本主要职责是讽谏君主的“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殊是宰相”,表明宋代的“台谏合一”,加强了对中心官吏特殊是宰相的监管力度,适应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故选A项;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台谏合一”导致机构膨胀,解除B项;谏官不仅仅是监督宰相,也监督大臣,因此材料没有反映君权与相权冲突的激化,解除C项;“起先变更”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解除D项。10.表1是由宋人文集中抽样出的206例士人阶层女性阅读者的墓志资料统计而成的。这反映出宋代士人阶层女性()表1阅读内容阅读人数百分比排序佛道经典10551%1儒家经典6933%2史书3316.1%3诗词文3014.6%4女教典籍219.2%5音乐193.2%6家训83.9%7天文医药等83.9%7诸子百家等52.4%9A.阅读目的具有较强功利性B.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C.蔑视传统的纲常礼教观念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答案】D【解析】儒佛道书目占到80%以上,没有兵书,说明宋代崇文抑武的用人政策干脆影响到士人阶层阅读书目的类别,故选D项;宋代女性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其读书的目的并非为了求取功名,故不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解除A项;仅据女性读书的类别无法推知其社会地位如何,解除B项;阅读儒家经典明显是受纲常伦教观念的影响,而非对传统纲常伦教的蔑视,解除C项。11.明初,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地方民事,按察使司负责地方法律诉讼和监察地方官员,都指挥使司负责地方军事。后来,巡抚作为中心官被派至地方参与整顿与管理,渐渐成为地方“钉子户”,但跨省问题又使巡抚间“顶牛”,“总督”应运而生。清朝更是将巡抚与总督作为地方官常态化。明清地方行政的变更()A.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B.减弱了中心集权C.促使官僚集团内部起先分化D.实现了军政合一【答案】A【解析】由材料“巡抚作为中心官被派至地方参与整顿与管理,渐渐成为地方钉子户,但跨省问题又使巡抚间顶牛,总督应运而生。清朝更是将巡抚与总督作为地方官常态化”可知三司缺乏统一领导,导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巡抚应运而生,但巡抚只管理本省事务,遇到跨省问题,巡抚之间出现冲突冲突,不利于多省协作,总督又应运而生,因此巡抚和总督都是为了协调各种关系,目的在于加强地方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故选A项;明清中心集权不断强化,解除B项;“起先分化”表述过于肯定,解除C项;“军政合一”不符合明清史实,解除D项。12.《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常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精确的是()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答案】D【解析】张居正强调自己作为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能够“代帝执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因此内阁权力不断加大,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故选D项;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解除A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地位,解除B项;C项只是表面的现象,非本质理解,解除C项。合一”不符合明清史实,解除D项。13.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行政权力趋向集中有三条清楚的轨迹与特征,见下表强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心集权“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如秦始皇、汉武帝和明太祖等强势君主统治,加强君主个人专权弱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心集权以丞相或摄政之类的重臣为代表的中枢行政系统地位上升。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司马鼓和清初顺治帝时期的多尔衮等人从行政上强化了中心政府的限制实力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心集权群臣谏议,“政通人和”。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等,君主集权与行政中枢权力集中较为和谐同步运行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心集权制度()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B.中心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C.体现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与政治取向D.能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答案】C【解析】据表格可知古代中国始终把中心集权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取向,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故选C项;中心集权制度说的是中心与地方的关系,并不是君主专制制度,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君权强弱影响中心权力,解除B项;“全面”一词表述过于肯定,解除D项。14.清朝对官吏考核承袭明制并稍有改进。每三年考课一次,考课措施称“四格八法”,“八法”中凡犯有一法者即遭淘汰。若犯“八法”中的“贪”条,贪银十两即处以死刑。各级考核建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绩是考核详细内容。清朝的这一做法()A.意在培育官员对现政权的忠诚感B.目的是树立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C.保证了国家经济旺盛和政治稳定D.建立了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答案】A【解析】据材料“各级考核建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绩是考核详细内容”可知,清朝尤其注意对官员的思想倾向的考核,目的在于培育官员对现政权的忠诚感,故选A项;这一做法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树立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解除B项;经济旺盛和政治稳定是由多种因素确定的,C选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肯定,解除C项;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能否建立也是由多种因素确定的,D项“建立了”的说法也过于肯定,解除D项。15.雅典公民大会的投票,尤其是关于陶片放逐的投票中,雅典政治小集团形成的俱乐部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干脆影响投票结果。这主要反映了()A.公民大会享有确定权B.雅典缺失监督机制C.陶片放逐开启权力滥用D.公民集体荣誉感弱【答案】A【解析】雅典虽然形成政治小集团,但陶片放逐的投票都是通过公民大会进行的,说明公民大会享有确定权,故选A项;结合所学可知,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在民主政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非缺失监督机制,解除B项;陶片放逐法是为防范野心家滥用权力而颁布的,说明此法颁布前就存在权力滥用,解除C项;雅典公民集体荣誉感很强,强调城邦至上,解除D项。16.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多个村社。村社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确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确定于氏族族籍。很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这一变更()A.铲除了血缘贵族的权力垄断B.意在爱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C.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D.使个人自由受到肯定的限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公民权的认可确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确定于氏族族籍。很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知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有利于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故选C项;由材料“公民权的认可确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确定于氏族族籍”可知减弱了血缘贵族势力,但不肯定铲除了血缘贵族的权力垄断,解除A项;据所学这一变更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意在减弱贵族势力但也不爱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解除B项;据材料“很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知扩大了民主范围,与个人自由无关,解除D项。17.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非雅典人之子和异邦人要想成为雅典公民几乎不行能,因为这种设想无法获得公民大会通过,追在眉睫的兵源和财源问题也因此无法得到解决,雅典最终输掉了与斯巴达的斗争。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决策方式难以适应形势B.公民大会反对斗争C.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D.法律听从民众意愿【答案】A【解析】据材料“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非雅典人之子和异邦人要想成为雅典公民几乎不行能,因为这种设想无法获得公民大会通过,追在眉睫的兵源和财源问题也因此无法得到解决,雅典最终输掉了与斯巴达的斗争”,当时雅典的决策方式存在弊端,进而导致了与斯巴达斗争的失败,故选A项;材料只是说兵源和财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不是公民大会对斗争的看法,解除B项;材料主旨是斗争失败的缘由,并不是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解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法律,解除D项。18.苏格拉底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他的死,振动了当时的希腊,也以其悲剧色调震撼着后人的心灵。不久,雅典人对苏格拉底之死感到懊悔,又匆忙忙忙将三个起诉苏格拉底的其中两人判处死刑。材料说明雅典()A.司法缺乏实证意识B.公民政治生活趋向理性C.城邦利益高于一切D.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的死因是因为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进行批判等言辞,给雅典很多公民带来不快,所以被判处死刑,后来雅典人感觉懊悔就又把起诉苏格拉底的两人判处死刑,说明雅典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是不理性的,而司法过程则忽视了实证,只是依据公民好恶来裁决,故选A项;题干中苏格拉底的死和起诉他的两个人之死都是雅典公民依据好恶来决断的,这是不理性的表现,解除B项;题干中的两个时间都没有提到雅典城邦利益,所以没法体现雅典城邦利益至上,解除C项;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解除D项。19.罗马共和国末期裁判官在告示中规定:允许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可以不再遵循过去的固定做法,只要继承人能够提交盖有至少七名证人印章的密封遗嘱,裁判官将给予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以恳求占有遗产的权力。这表明()A.罗马法的发展顺应了帝国扩张的须要B.遗嘱的订立必需符合密封遗嘱的要求C.罗马法的形式主义随社会发展有松动D.习惯法的法律效力低于裁判官的告示【答案】C【解析】共和国末期关于遗嘱的规定不再沿用原有的固定模式,说明其形式主义原则随着社会发展有所松动,故选C项;帝国时期始于公元前27年,而当时处于共和国时期,解除A项;密封遗嘱属于当时的立遗嘱方式之一,并非唯一,解除B项;公元前5世纪中期成文法已经出现,且仅据告示中关于立遗嘱时的有关规定无法推知习惯法与裁判官告示之间法律效力的凹凸,解除D项。20.罗马帝国时期为保障离婚女子的生活来源,规定“解除婚姻应当将婚前嫁资返还给妻子”,但也考虑到婚姻关系也有可能是因女方的过错而解除,对嫁资的返还作出了肯定限制,即丈夫对嫁资的留置权,一般有因花费留置、因子女留置、因伤风败俗留置、和因赠与物留置等规定。这表明罗马法()A.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允正义的理念B.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C.渗透着私有财产不受侵扰的原则D.影响着后世资本主义的立法【答案】A【解析】据材料“‘解除婚姻应当将婚前嫁资返还给妻子’,但也考虑到婚姻关系也有可能是因女方的过错而解除,对嫁资的返还作出了肯定限制,即丈夫对嫁资的留置权,一般有因花费留置、因子女留置、因伤风败俗留置、和因赠与物留置等规定”,可知罗马法重视双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对过错方的适当惩处,体现了罗马法维护社会公允正义的理念,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私人利益的爱护,不是维护统治秩序,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私有财产不受侵扰的观念,解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些规定对后世资本主义立法的影响,解除D项。21.20世纪,英国自由党政府以新自由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干预为手段,通过不断地实施社会改革,削减了劳资冲突,发展了社会保障,调整了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缓解了日益严峻的社会贫困现象,在为现代福利国家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英国社会的抗风险实力。由此可见英国的社会改革()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B.为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供应借鉴C.消退了两极分化的现象D.为英国夺取一战成功奠定基础【答案】B【解析】英国的改革通过国家干预提高了社会的抗风险实力,这为后来主见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供应了借鉴,故选B项;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而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经济改革,解除A项;“消退”说法过于肯定,解除C项;材料强调国家干预,与英国夺取一战成功无关,解除D项。22.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历史时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下列有关英国重大事务,符合时序性的是()①沃波尔成为事实上的首相②议会多次进行选举改革③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④史蒂芬孙独创蒸汽机车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答案】D【解析】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651年,沃波尔成为事实上的首相是在1721年,史蒂芬孙独创蒸汽机车是在1814年,议会多次进行选举改革是从1832年起先的;选择D项符合题意。23.英国1679—1681年议会期间,议员们对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公爵能否继承王位问题发生分歧。富有的资产者和在革命中得到好处的新贵族持否定看法,主见限制王权,他们被斥为“辉格”;持赞成看法的议员们被反讥为“托利”。据比可知,两党制的形成()A.巩固光荣革命成果B.折射了英国革命的精神C.完善了君主立宪制D.反映了议会政治的弊端【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持否定看法的议员们代表着主见限制王权的革命倾向,反映的是富有的资产者和在革命中得到了好处的新贵族的政治愿望;持赞成看法的议员们则代表着主见加强王权的保守倾向,反映的是在革命中利益受到肯定侵害的贵族和英国国教高级僧侣的政治愿望,即两党制的形成与英国革命的精神亲密相关,故选B项;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记着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1679—1681年间还没确立君主立宪制,解除C项;材料强调两党制的形成,不涉及议会政治的弊端,解除D项。24.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首相提名各部大臣。假如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需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美国则以总统为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干脆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响。由此可见,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A.首相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B.总统由选民选出受议会制约C.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制衡原则D.英美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答案】C【解析】据材料“假如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需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干脆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与美国都是代议制民主都有分权制衡原则,故选C项;据所学美国没有首相,解除A项;总统由选民选出受议会制约是美国的政治制度,英国没有总统,解除B项;材料问题是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各具特色不属于相同之处,解除D项。25.对图3中历史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图3A.《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B.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1875年宪法使法国共和政体稳固【答案】A【解析】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故选A项;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制政体,解除B项;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解除C项;1875年宪法是法国共和派以一票的优势通过的,故当时共和政体并不稳固,解除D项。26.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因此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纷纷出现,其中并没有设立特地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材料表明美国()A.政治腐败问题得以遏制B.努力构建廉洁政府C.监督机制工作效率低下D.力图防止专制重现【答案】B【解析】“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纷纷出现”美国监督的普遍存在只能说明大家均在思索如何保持政府廉洁,故选B项;“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因此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纷纷出现”信息中能看到美国普遍存在的监督意识,并没有供应政府的廉洁状况,解除A项;“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并不代表工作效率低下,解除C项;美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专制传统,解除D项。27.美国学者内森·加德尔斯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屈服于“即时新闻”和“一人一票”的“短期暴政”,民主受制于单纯选票竞争。据此,他认为西方代议制民主制度()A.缺乏持续稳定的政治实力B.必将导致民粹主义的泛滥C.保障了民众选举自由权利D.必将被社会主义民主取代【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西方民主制度屈服于‘即时新闻’和‘一人一票’的‘短期暴政’”可知,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只是短暂的政治,并不能有持续稳定的政治实力,故选A项;题干仅提到了西方民主制度对当时的影响,并没有提到对民族的影响,解除B项;由“屈服于”可知,作者看到的是西方民主制度的缺点与不足,而不是其主动作用,解除C项;题干中作者并没有提到西方民主制度在后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解除D项。28.汉密尔顿在制宪时说:“然而,对绝大多数代表来说,制宪会议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民主政府体制,他们关切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据此可知()A.多数代表反对建立民主政体B.民主自由并未成为时代潮流C.联邦制下权力安排严峻失衡D.制宪须要选择妥协并寻求平衡【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权力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心政府,又要竭力爱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利;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胆怯 简洁无序的“暴民政治”,即须要各方妥协并在各个政治因素之间寻求平衡,故选D项;多数代表关切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而不是反对建立民主政体,解除A项;材料不是探讨民主自由是否是时代潮流,解除B项;权力安排严峻失衡是邦联体制的弊端,并不是联邦政府,况且当时宪法尚在制定之中,联邦政府尚未建立,解除C项。29.1789年,美国国会议员詹姆斯·杰克逊说:“我们的宪法,犹如初次下水的一艘航船,正停岸在码头;她将如何去回应舵手,还未可知。”在他看来,美国1787年宪法()A.立法原则难以适应时代要求B.缺乏民众的普遍认可C.变更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方向D.实践面临艰难的挑战【答案】D【解析】依据“犹如初次下水的一艘航船”“还未可知”,结合1789年《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刚刚建立可知,1787年宪法面临着实践的艰难挑战,故选D项;1787年宪法的代议政府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解除A项;联邦制实现了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相结合,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等,都表明1787年宪法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解除B项;1787年宪法只是改革了独立之初确立的邦联制,并没有变更美国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解除C项。30.下表为近代法国与英国政治运行状况表(节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政权内阁与议会关系政局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800—1921年)内阁总辞职,内阁与首相政治上共进退内阁有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在1801年到1937年仅更换44届内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内阁的更替并不是全体部长的大换班,而只是总理下台内阁无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1870年到1940年共更换了108届内阁A.内阁部长的相对稳定有助于缓解政局危机B.多党制导致第三共和国存在较短C.责任内阁与议会之间实现了有效的制约D.内阁各部部长均对国家元首负责【答案】A【解析】法国的内阁更替只是更换总理,而内阁部长并未频繁大换班,即内阁部长的相对稳定缓冲了总理频繁更替期间的政治危机,故选A项;第三共和国前后存在了70年,B项说法错误,解除B项;内阁无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即内阁与议会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解除C项;依据1875年宪法,内阁部长对议会负责,并不对总统负责,D项说法错误,解除D项。31.“德意志小邦诸侯仿效版‘宏大君主’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生活和奢华气派,虽然显得荒谬可笑,但他却因此不得不对他的臣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括而显得可憎。全部这些状况使德意志南在三十年斗争以后依旧还是欧洲冲突的战场。上起皇帝,下至各邦诸侯,几乎都被卷入欧洲的大小纷争中,他们为了取得金钱而把自己‘典’给外国强权。”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A.严谨务实的行事作派B.追求浪漫的社会风气C.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D.立宪是虚而专制是实【答案】C【解析】据材料“德意志各邦诸侯为了取得金钱而把自己‘典’给外国强权”,说明德国各邦国各自为政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故选C项;据材料“荒谬可笑”、“为了取得金钱而把自己‘典’给外国强权”,不是严谨务实的行事作派,解除A项;材料中主要讲解并描述德意志皇帝和诸侯奢华、昏庸腐朽的行为,未涉及浪漫的社会风气,解除B项;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立宪是虚而专制是实,时间不符合题意,且与题意无关,解除D项。32.有学者指出:出身于普鲁士勃兰登堡容克世家的俾斯麦在日后担当起统一德国的历史使命,事实上是为爱护自身利益而主动顺应历史发展的“向前逃跑”。这说明德意志的统一()A.遭到来自国内外的重重阻力B.实行了王朝斗争的方式C.是为了阻挡革命和爱护特权D.符合不同派别的共同利益【答案】C【解析】据材料“事实上是为爱护自身利益而主动顺应历史发展的‘向前逃跑’”,可知俾斯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阻挡自下而上的革命,顺应了德意志统一的潮流,故选C项;材料强调俾斯麦顺应历史潮流以维护其自身利益,并不是统一的阻力,解除A项;材料强调俾斯麦的目的,并不是统一的方式,解除B项;俾斯麦统一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解除D项。非选择题(共三大题,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雍正帝否认《春秋》有“尊王攘夷”“华夷之辨”的内容,认为《春秋》大义在于扶植纲常、辨定名分,故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提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接着,雍正帝又分析了历史上一统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雍正帝的“大一统”思想是在清朝国力日益强盛的形势下,与汉族士人反清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包含着维护清朝统治地位的动机。这种新的“大一统”理论,使清帝以天下之主自居,不容忍任何分裂割据现象,因而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空前地巩固了中国的统一,奠定了中国领土疆域的基础。——摘编自刘泽华《中国古代的“大一统”论与“正统”观念》材料二罗马帝国边缘省份对于中心的离心力巨大,于是帝国后期出现四帝共治、东西分裂的政治割裂。帝国覆灭后,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成了人们心灵的安慰,这本是欧洲文明又一次统合的契机。然而,11世纪,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与东正教两个相互拆台与对立的宗教派别。16世纪的宗教改革又让一大批民族国家逐步兴起,将世俗政权凌驾于宗教权力之上。还有来自南方的伊斯兰势力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这种外部力气威逼为欧洲内部多元势力的崛起供应了契机。——摘编自王凯迪《历史上的欧洲为何难以走向统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雍正帝提出“大一统”理论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影响。(1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同中国古代“大一统”相比罗马帝国政治的特征,并简析11—16世纪欧洲难以实现统一的缘由。(12分)【答案】(1)时代背景:清朝前期盛世局面出现国力强盛;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影响深远;平定西北部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反清思想,满汉冲突仍旧尖锐。(1点2分,3点6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影响:“大一统”思想有利于消退汉族上人的反清思想,加强君主专制,巩固清朝统治(;)“大一统”思想强调中外一家,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合力,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理论基础;推动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