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o"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考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态二氧化碳(干冰);2、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应用: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做灯火实验。3、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1)实验:将O2倒入装有高、低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面的蜡烛比上面的先熄灭。(2)现象:将水倒入装满O2的软塑料瓶,旋紧瓶塞,振荡,软塑料瓶变瘪。(3)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变小,大气压使瓶子变瘪。4、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资料: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实验操作=1\*GB3①干燥的石蕊小花上喷稀醋酸=2\*GB3②干燥的石蕊小花上喷水=3\*GB3③把干燥的小花放进O2气体中=4\*GB3④把用水湿润的石蕊小花放入O2气体=5\*GB3⑤取出实验=4\*GB3④取出用吹风机烘干现象变红不变红不变红变红红色变为紫色分析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分解结论CO2不显酸性,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H2CO3=H2O+CO2↑5、证明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操作: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典例1】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两支蜡烛从上到下依次熄灭,下面的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所以A不正确;B、该实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所以B不正确;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这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所以C不正确;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对二氧化碳的倾倒,该操作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所以D正确。故选:D。【典例2】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水 B.稀硫酸 C.食盐水 D.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能与水发生反应,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与食盐水反应,不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法正确;故选:D。【典例3】通常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固体CO2俗称干冰,易升华.【答案】能;大;干冰;升华。【解析】通常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固体CO2俗称干冰,易升华.故填:能;大;干冰;升华.【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会出现的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答案】C。【解析】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进入装置后向下运动的速率比向上运动的速率快,因此到达④需要的时间比到达①需要的时间短,因为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二氧化碳到达后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④比①先变红,而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二氧化碳到达后不能生成碳酸,因此②、③不变红,由分析可知,①比④先变红是不正确的。故选:C。【典例4】如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1)指出仪器A的名称:烧杯。(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振荡。(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填“能”或“不能”)溶于水。【答案】(1)烧杯;(2)振荡;(3)塑料瓶变瘪;能。【解析】(1)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故答案为:烧杯;(2)旋紧瓶盖后,振荡使之充分接触,故答案为:振荡;(3)根据压强的原理,由于瓶内气体的减少,造成了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答案为:塑料瓶变瘪;能。【变式训练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答案】B。【解析】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甲中燃烧更旺,而乙中木条熄灭。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变式训练3】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红色,反应的方程式是CO2+H2O═H2CO3,加热后溶液呈紫色,反应的方程式是H2CO3CO2↑+H2O;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稀盐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答案】红;CO2+H2O═H2CO3;紫;H2CO3CO2↑+H2O;碳酸钙;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为红色,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加热后溶液呈紫色,反应的方程式为H2CO3CO2↑+H2O;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稀盐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红;CO2+H2O═H2CO3;紫;H2CO3CO2↑+H2O;碳酸钙;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2二氧化碳的用途O2的用途依据的性质=1\*GB3①干冰(固体二氧化碳)作制冷剂,用于食品冷藏、制造舞台雾景、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物理变化)=2\*GB3②灭火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密度比空气的大=3\*GB3③温室肥料(气肥),可以增大农作物的产量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光合作用=4\*GB3④制汽水饮料(碳酸饮料)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5\*GB3⑤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等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典例5】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急救病人 B.温室肥料 C.人工降雨 D.灭火【答案】A。【解析】病人急救一般需要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原因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氧气支持;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为:制冷、降雨、制饮料、做气体肥料(进行光合作用)和灭火等。故选:A。【典例6】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氧气的用途是①③(填序号)。B.二氧化碳的用途是②④(填序号)。①炼钢②灭火③医疗急救④生产碳酸饮料【答案】A.①③;B.②④。【解析】A.氧气的用途有供给呼吸、助燃剂,故可选①③;B.二氧化碳的用途有气体肥料、灭火、工业原料、制作碳酸饮料,故可选②④;故填:A.①③;B.②④。【变式训练1】在蔬菜大棚内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时,常向大棚内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C.产生温室效应,使棚内温度降低 D.避免火灾发生【答案】B。【解析】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CO2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加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即产量会增加。故选:B。【变式训练2】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合理即可)。【答案】升华;制冷剂(合理即可)。【解析】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合理即可)。故答案为:升华;制冷剂(合理即可)。考点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两方面,是一把双刃剑:

1、有利的方面: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等等;

2、不利的方面:(1)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2)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森林遭到破坏等)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除二氧化碳外,现在这一群体的成员越来越多,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等,使温度升高,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还有,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全部融化,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虽然大气中的水蒸气、云量、颗粒物有可能抵消温室效应,但对温室效应及其长期影响还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共同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例如,人类应该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等。【典例7】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指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相抵,达到净排放为零。下列概念中的“碳”与“碳中和”中的“碳”的意思相近的是()A.一氧化碳 B.碳纳米管 C.低碳生活 D.碳素墨水【答案】C。【解析】A、“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故A错误;B、“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碳纳米管是一种碳的单质,故B错误;C、“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碳中和”中的“碳”的意思相近,故C正确;D、碳素墨水的“碳”是指炭黑,其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并不是指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典例8】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中A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全球平均气温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升高;(2)科学家已经研究固碳的多种途径: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高效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其原理化学方程式是6CO2+6H2OC6H12O6+6O2;②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如图乙所示),图中B合成工厂所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H2+CO2=CH3OH+H2O。【答案】(1)全球平均气温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升高;(2)6CO2+6H2OC6H12O6+6O2;(3)3H2+CO2=CH3OH+H2O。【解析】(1)图甲说明了全球平均气温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升高,证明了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2)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3)图中B合成工厂所发生反应为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故答案为:(1)全球平均气温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升高;(2)6CO2+6H2OC6H12O6+6O2;(3)3H2+CO2=CH3OH+H2O。【变式训练1】下列气体与温室效应无关的是()①二氧化碳②臭氧③甲烷④氟氯代烷⑤氮气⑥氧气.A.⑤⑥ B.①②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氮气和氧气与温室效应无关。故选:A。【变式训练2】我国正通过“节能减排”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举措的是()A.刷牙时选用电动牙刷代替普通牙刷 B.厨余垃圾经处理产生的沼气供居民使用C.乘坐新能汽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家庭照明选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白炽灯【答案】A。【解析】A.刷牙时选用电动牙刷代替普通牙刷就需要消耗电能,这样就需要多消耗化石能而多排放二氧化碳,符合题意;B.厨余垃圾经处理产生的沼气供居民使用可以减少厨余垃圾腐败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合题意;C.乘坐新能汽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合题意;D.家庭照明选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白炽灯可以节约电能,减少因燃烧化石能发电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合题意。故选:A。【变式训练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