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_第1页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_第2页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_第3页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外科护理管理前瞻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研究组前瞻性护理,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将两组的急救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急救时间(68.32±7.21min)短于参照组(87.65±5.31)min,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91.11%)高于参照组(75.56%),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中,前瞻性护理可使临床的急救时间缩短,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关键词】急诊外科;护理管理;前瞻性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前言急诊外科是抢救各种紧急突发性疾病患者的科室,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危、急,有效的抢救时间相对较短,部分患者会因为抢救时间不足而死亡。为了提升急诊外科的诊疗结果,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须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进而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从而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减少抢救无效死亡的发生率。前瞻性护理模式是医护人员参考以往的医护经验对当前患者实施预见性医护服务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预防性医护服务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1]。有相关研究显示该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为验证此观点,本次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在诊疗期间分别给予前瞻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就两种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展开对比性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将9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急诊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将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其中,参照组女性18例,男性27例;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为23岁,平均(42.15±5.08)岁;多发伤17例,失血性休克18例,骨折10例。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骨折8例,失血性休克17例,多发伤20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67岁,平均(42.07±5.23)岁。两组观察对象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如接到急救电话后通知救护车到现场,并给予患者止血、消毒伤口等紧急处理,返院途中观察患者的病情,联系相关医护人员做好救护准备等。研究中行前瞻性护理,具体如下:(1)接诊护理: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及时联系救护车,保证3分钟内可以出发;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以及周围环境,禁止患者擅自挪动患者。(2)现场护理:救护车抵达现场后,护士询问患者(意识清醒者)及其家属疼痛部位、疼痛情况以及发病时间。给予骨折患者镇痛处理;检查多发伤患者的伤口,给予伤口止血;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胸腔或腹部出血;给予休克者压迫止血,并使患者的气道通畅,以免患者呼吸不畅。(3)转运途中护理: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体征,观察伤口是否继续出血;安抚患者(意识清醒者),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并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以免发生护患纠纷。(4)医院抢救护理:在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时护士应积极配合,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发生意外,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5)病房护理:护士协助搬运患者过床,调整好病床高度,调控好患者静脉输液速度。注意患者的气道呼吸情况、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伤口,确保伤口无渗血或出血[2]。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在患者出院前评估其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所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对护理速度、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满意程度,共100分,分4个评估等级:得分<60分,为不满意;60≤得分<80分,则为基本满意;80分≤得分<90分,则为满意;90分≤得分≤100分,则视为非常满意[3]。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以及满意率之和视为满意度。1.4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的急救时间比较本次研究中,研究组45例患者的平均急救时间为(68.32±7.21)min,参照组为(87.65±5.31)min,两组相比,P=0.00,t=5.21,组间差异明显。2.2两组的满意度比较见表1,参照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结果的满意度为75.56%,而研究组的满意度高达91.11%,P<0.05,差异明显。表2两组的满意度对比[n(%)]组别(n=45)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研究组18(40.00)12(26.67)4(8.89)11(24.44)41(91.11)参照组12(26.67)15(33.33)11(24.44)7(15.56)34(75.56)1.800.473.921.113.92P0.170.490.040.290.043.讨论在急诊外科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常规的护理干预侧重于危险发生后的护理,忽略预防性护理,进而导致患者的急救时间较长,患者满意度不高。前瞻性护理是一种以预防危险或者不良事件发生为主的护理模式,本研究在研究组急诊外科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前瞻性护理;除了给予患者相关的紧急操作处理外,还在各个阶段均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服务,各个流程护理妥善、到位护理,进而节省急救时间,为临床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从而将患者的危险降低,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急救用时(68.32±7.21min)少于参照组(87.65±5.31min),P<0.05,表明经过前瞻性护理,可缩短急救时间,可在有效的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风险。此外,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结果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91.11%vs75.56%),P<0.05,表明前瞻性护理通过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服务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的结果与房海燕[5]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见前瞻性护理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综上所述,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给予患者前瞻性护理,可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建议推广。【参考文献】[1]冯艳红.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7):216-217.[2]池洋.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的急救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4):153-155.[3]冯乖娟.急诊外科护理中前瞻性护理模式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