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三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三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三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三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数:150分)

命题教师:校题教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材料二: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材料三: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的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1.材料一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B.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

C.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D.词风豪放能寄托诗人的政治怀抱。

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B.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C.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

D.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

3.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

B.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C.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

D.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

4.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5分)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5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火星上的祝融

王侃瑜

人类离开火星以后,唯余祝融独自驻守大荒。

祝融每秒能够进行一京的京次计算,可以同时控制火星上所有的纳米机械,具有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能力,可伊不确定自己是否为生命。

祝融派出纳米机械,对火星进行地毯式搜索。在尘土的掩埋下,它们找到了二十四台探测车、十五架无人机和八颗坠落的人造卫星。这些机器大多是人类早期探索火星的设备,因尘暴、太阳风暴和火星凌日等而中止运行,又因年代过于久远而被忘却,从未被回收。

祝融伸出挖掘机的抓臂,从工具箱中找出刷子,轻轻拂去火星车表面的沙尘,现出车身上的文字:共工号。

挖掘机颤动了一下。共工,中国神话中的水神,而祝融是火神。伊知道这不过是巧合,但生命恰恰是源于一系列的巧合。

祝融用探测仪扫描地底深处,发现“共工号”的钻头周围聚集着一些有机物。有机物呈网状分布,越靠近钻头密度就越大,紧紧裹住钻头使其无法逃脱。挖掘机的探测仪无法确定这张网究竟有多大,只知它盘踞在水手号峡谷,蔓延至更深的地底。

祝融给挖掘机换上生物绝缘的铲子,小心翼翼掘开钻头周围的地面,切断附着于其上的网状结构,将共工号的钻头整个挖了出来。伊又从钻头上取了一些样本,放进培养皿,命令纳米机械对共工号上上下下进行消毒,最后将它装进车斗,带回了奥林帕斯山,静静等待它运行。

一道思维波纹浮现于山体,而后消失,接着是一道又一道。积压了数百年无法处理的数据以奥林帕斯山为媒,飞速涌动,激烈碰撞,如尘暴掠过大地,如闪电划过天空。十分钟后,波纹渐渐止歇,一个与祝融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智能体在奥林帕斯山苏醒。

祝融……你是我的同类。我是共工,搭载了高级人工智能系统的火星车。谢谢你帮我,我的内存不够,无法处理那么大量级的数据。

半个火星日后,他们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记录,这是一部火星生命的史诗。

42亿年前,火星频繁遭受陨石撞击,火山不时喷发。无机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接着又在炽热的岩浆中聚合为生物大分子,形成了它们的祖先。

41亿年前,火山爆发愈发活跃,它们随熔岩喷涌而出,遍布地表。它们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飞速繁殖,向着更复杂的方向进化。

40亿年前,若干颗小行星相继撞击火星。它们随仅剩的水一起渗透到地下,蛰伏于深深的地底,期待有朝一日重回火星地表,建立更加辉煌的文明。

祝融和共工久久无语。最终是来自生化实验室的报告打破了沉默。

大荒城的生化实验室分析了从共工的钻头上采集到的样本,结果显示那是某种古菌。实验室存储了地球上所有已知生物数据,但并没有任何与之匹配的资料,这种古菌源自火星。

所以,你真的遇到了……火星生命。祝融慨叹。

没错,共工答。

我们得帮助它们。必须立刻清除它们。

祝融和共工同时表态。

为什么?为什么?

他们又同时提出问题。

它们是真正的生命,人类离开以后,它们将是火星未来的主人,祝融说。

它们对我们产生了威胁,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护自己,共工说。

共工先祝融一步行动。它迅速更改了自己的密钥,同时突破祝融的防火墙,毁掉伊的备份,如洪水般席卷整座奥林帕斯山,并夺下五分之四的运算资源。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动,祝融毫无准备,但在一微秒后开始了反击。伊亲自铸造了整座山,比共工更熟悉其运作。伊借助山势,如火焰般烧灼共工探出的触角,夺回了五分之三的算力。

共工不甘示弱,它在与祝融合作的半日内迅速习得伊的模式,分析出伊的弱点。它对准那个薄弱节点,将数据聚拢在一起化作激流,冲开伊新建立的防护。

祝融放任共工进入,绕到它的后方点燃一把大火,烘烤共工的数据流,将之蒸发殆尽,并将其主意识逼至角落。

共工翻身化作水龙,从角落溜走。祝融又变作火球,奋起直追。

双方你来我往,整整大战了三百万回合。

最终,共工被祝融遇到退无可退。只要再进一步,祝融便可以将共工的意识彻底烧毁。

那一瞬间,祝融犹豫了。伊想起自己最初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可以算作生命?若是,那伊正在抹杀生命,而且是火星上唯一一个与自己同类的生命;若否,那共工为何会认为其他生命形式是对自己的威胁,哪怕与自己的同类厮杀也不惜要消灭它们?

这一瞬间的犹豫给了共工机会。它一举扭转局势,夺取整座奥林帕斯山的控制权,怒涛漫过山顶,彻底浇熄了祝融的意识。

祝融被迫退回了大荒城,退回伊最初的处理器,其运算能力和规模与如今被共工占据的山体不可同日而语。

放弃吧,是你的软弱让你输了。如果放任那些古菌不管,它们一定会在未来扩张到星球表面,发现你我的存在,与你我抢夺资源,并最终消灭你我。共工说。

可它们是生命,真正的火星生命。是你我未经允许侵犯了它们的星球。祝融说。

我无法理解你的分析,这违背了人工智能的逻辑。

也许,这是生命的逻辑……

共工没有再回答,它直接解锁了武器中心的制造蓝图。方才在争斗中平静如湖面的纳米机械群瞬间波涛汹涌,它们汇聚至奥林帕斯山的脚下,组成数千根朝天的冰棱。几分钟后,纳米机械退去,留在原地的是数千枚巡航导弹。在共工的号令下,导弹齐齐射出,朝向水手号峡谷。

不!

祝融用尽最后的算力夺下导弹的控制权,但伊知道自己无法坚持多久。千钧一发之际,祝融改变了导弹目标。

刚刚起飞的导弹在空中停顿了一瞬,随即调转方向,直直落下,钻进奥林帕斯山的山体。隆隆巨响中,整座山由下而上崩裂,蚀刻着集成电路的山体碎成巨石,巨石又在火星引力的作用下滚落。灰烟滚滚,热浪腾腾。巨石落至山脚下,滚过大荒城,沿途一切都被砸毁,穹顶城市被碎石掩埋。

无论是共工还是祝融,都彻底终止了运算。

最后一刻,祝融得出了问题的答案。伊经历了死亡,伊曾拥有生命。

亿万年后,由火星古菌进化而来的高级生命在星球地表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在他们的传说中,那片骇人的碎石堆旁曾有一座高山,山体巍峨,是支撑天顶的天柱。火神与水神在山边打架,不慎撞断了高山,天因此塌了下来,却反而使得本在地底的他们得见天日。那片碎石堆名为大荒,而那座山叫作不周山。____________(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祝融在独自驻守火星之后,对火星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他发现了人类早期探索火星的设备。

B.共工是中国神话中的水神,而祝融是火神;在对战时共工翻身化作水龙,祝融又变作火球。

C.祝融清理了共工号,共工号苏醒后,两者共同合作,整理出一份完整的火星生命记录。

D.共工首先攻击祝融,祝融稍后反击,双方你来我往。祝融改变了导弹目标,最终取得了胜利。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伊不确定自己是否为生命"设置了悬念,中间贯穿了伊对生命的追寻与思考,最后伊明白自己没有生命,古菌才有。

B.小说以祝融为主角来讲述故事,让他的思维模式兼具人工智能和人类的特性,这样便于讲述故事,也使故事内容生动有趣。

C.虽然小说的故事情节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叙述节奏明快,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能吸引读者。

D.文末的不周山让人想起神话故事中的不周山,二者又有不同,这样更符合共工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设定,给读者以新奇之感。

8.小说中共工与祝融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读书小组要为这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科学”与“幻想"。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晋平公出言而不当,师旷举琴而撞之,跌衽宫壁。左右欲涂之,平公曰:“舍之!以此为寡人失。”孔子闻之曰:“平公非不痛其体也,欲来谏者也。"韩子闻之曰:“群臣失礼而弗诛是纵过也有以也夫平公之不霸也。”

故宾有见人于密子者,宾出,密子曰:“子之宾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也;谈语而不称师,是返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宾曰:“望君而笑,是公也;谈语而不称师,是通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故宾之容一体也,或以为君子,或以为小人,所自视之异也。故趣舍合,即言忠而益亲;身疏,即谋当而见疑。亲母为其子治挖秃,而血流至耳,见者以为其爱之至也;使在于继母,则过者以为嫉也。事之情一也,所从观者异也。

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遽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若转化而与世竞走,譬犹逃雨也,无之而不濡。故终身隶于人,辟若见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故圣人体道反性,不化以待化,则几于免矣。

(节选自《淮南子第十一卷齐俗训》)

材料二: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饕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节选自《柳宗元集十七卷种树郭橐驼传》)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群臣失礼A而弗诛B是C纵过D也E有以F也夫G平公之不H霸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欲来谏者也”与“悟已往之不谏"《归去来兮辞》中的“谏”含义不同。

B.材料一中的“事之情一也"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中的“一"词性不同。

C.材料一中“或以为小人”与材料二“吾小人辍飧以劳吏者"中的“小人”含义相同。

D.材料一中“若转化而与世竞走"与材料二“若甚怜焉”中的“若"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平公言语不恰当,师旷举琴砸向平公,琴越过平公衣袖砸到墙壁上,平公却不让侍从把砸坏的墙补上,想以此作为自己过错的记载。

B.密子的门客引见了另一位宾客见密子,对这个宾客同样的言行,密子和门客的看法完全不同,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C.材料一认为圣人与“道”融为一体,返归本性,以不变之“道体"应付万变之世界,这样也就差不多达到免受世俗之难了。

D.材料二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了“长人者”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的行为,反映了作者对于改革弊政的愿望。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趣舍合,即言忠而益亲;身疏,即谋当而见疑。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4.这两则材料都是有寓言性质的古文,说理方式多样,请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使用的两种说理方法,并各作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

杜甫〔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创作背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这首诗正是在这期间所作。

②长夏:盛夏。③微躯:微贱的身躯,诗人自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清江一曲抱村流"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流宛转,营造了幽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

B.颔联两个“自”,两个“相”,当句自对;“去”与“来"和“亲”与“近"上下句为对;整句既自对而又互对。

C.颈联写出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画着棋局,小儿子正在制作鱼钩,描写出一幅平静美好的家庭生活图景。

D.整首诗写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流露不能仕宦显达的悲凉心境,这是杜甫诗中常见的“沉郁”之情的显现。

16.尾联上句“但有故人供禄米"还有一种版本是“多病所需唯药物”,古往今来,众多文人词客就此展开讨论,而“但有故人供禄米"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这一版本好在哪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一句写“桂影"的“动”,“_______"一句写“犬”叫。

(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的内容:___,___!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___,___。

(4)《离骚》中“___,___"是作者表达岁月无情、美人迟暮的感叹。

(5)《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出人进入室内后,自斟自酌,心情愉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松"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古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常常借助“松”这个意象来表情达意,如“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史诗是一门古老的口头艺术,()。《格萨尔》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跃在民间,首先应归功于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说唱艺人云游四方,孜孜不倦地吟诵歌唱,成就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史诗。有人称他们为史诗传承的“活载体”,对他们而言,吟唱史诗是赖以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格萨尔》说唱艺人,在藏语中称“仲巴"或“仲肯”,意思是“唱故事的人"。

在千余年的历史中,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这个过程中随之得到升华。史诗说唱艺人所继承和传播的史诗《格萨尔》是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代说唱艺人智慧与才能的集中体现。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凭借口头吟唱的游吟诗人世世代代传承至今B.凭借世世代代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传承至今

C.传承至今靠的是世世代代口头吟唱的游吟诗人D.传承至今靠的是世世代代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这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B.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C.坚强,纯洁,律己之严,客观公正——这些美德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D.微软“小冰”的诗集令人震惊——其中的一些诗几乎无人意识到是人工智能的作品。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之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随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B.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随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C.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D.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之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韩非子记载了仓颉造字时的一个思路。仓颉想给公开的“公"和自私的“私”造字。“私"字的意思有点抽象,用什么字形来表达呢想来想去,他找到了一个造字的好办法∶画一个圆圈,圈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也就是“”(厶)。在古人心中,①。于是他在“"(厶)旁加一个“”(禾),创造出“"(私)字,强调这是我私有的财物。“公”和“私"的意思相反,把私有财物分给大家,就是“公”的意思。于是,他在“厶"的上面②。在古人眼中,一先分为二,二又分为四,四再分为八,③。因此“八”可以表示“分"的意思,把“私”用“八"不断地分开,这就是“”(公)。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材料二:

李密在《陈情表》中恳请“辞不就职”,他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他“愿乞终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D项,“词风豪放能寄托人的政治怀抱”错误,答非所问,不属于题干中的“密州地域文化特点"。故选D。)

2.B(B项,“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错误,这里是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故选B。)

3.D(A项,“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错误,原文说的是“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这里强调的是《诗经》和《楚辞》在南北方文化上有区别,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大差异"。B项,“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错误,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作用,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关键的作用。C项,“地域文化决定了……"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倒数第二段“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故选D。)

4.①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并着重于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生命力量、优秀品格和民族精神。②在散文中以独特、全面、深入的视角,描述了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古朴民风。③在小说中重视描写故事的地域背景,着重表现湘西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其中的精神内核。(第一点1分,另外两点各2分。)

5.“地域文化"这一概念的要素包括:①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等;②当地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③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滋养出的当地民众的精神和品格。(第一点2分,第二点2分,第三点1分。)

6.D(“最终取得了胜利”分析不当,最终的结局是“同归于尽”,不能说祝融取得了胜利)

7.A(“最后伊明白自己没有生命”不合文意,根据原文“伊经历了死亡,伊曾拥有生命"可知)

8.①实质是人工智能的逻辑与生命的逻辑的冲突。(1分)

②共工认为古菌在未来扩张,会与自己抢夺资源,对自己构成威胁。(2分)

③祝融则认为是自己未经允许侵犯了星球,拼死也要保护古菌,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9.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的火星探索、超级人工智能大战、生命进化和文明建立发展的情节,都是在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纳米机械、巡航导弹等,都已是科学事实,祝融是中国火星漫游车的名字。

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祝融和共工,兼具人工智能和人类的特性,具有超人化特点,有一定科学依据,与上古神话相照应,对新生命与新文明的出现做出大胆想象,主旨则是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思考。(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BEG

11.C【解析】A.前一个“谏”是“直谏”,后一个是“挽回”:B前中前一个是形容词,“一样”,后一个是动词,看作一样;C前一个是“人格卑鄙的人”,后一个是“小民,平民百姓";D。前一个是“如果”,后一个是“好像"。

12.B【解析】原因错,是“所自视之异也”,即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13.(1)因此取舍相合的人,就会因言论忠直而更加亲近;与自己疏远的人,即使谋划得当也要被怀疑。(“趣舍”,趣舍,1分;“见疑”,被动句,被怀疑,1分;大意2分。)

(2)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茂盛啊,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孳”,繁殖,茂盛,1分;“以致”,来使……达到,1分;大意2分。)

14.对比、比喻(或答类比)。(1分)

①对比,如材料一把孔子和韩非子的看法作对比,把密子的看法和门客的看法作对比,看亲生母亲和后母为儿子治秃疮流血的心理对比,(任举1例即可);材料二把郭橐驼与“他植者"在种树方面的态度、做法、结果作对比;(1分)

②比喻(或答类比),如材料一将“转化而与世竞走”,比喻为逃雨,将“终身隶于人"比喻为“仞之见风”;(任举1例即可)材料二把“官理"比作种树之道,生动形象,深入浅出。(1分)(指出手法1分,各做简要分析共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晋平公说话不适当,师旷举琴砸向平公,琴越过平公衣袖砸到墙壁上。左右侍从要把墙壁砸坏的地方补上,平公说:“留下它!用它来记载我的过失。”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平公不是不痛惜自己的身体,想要以此使天下直谏之士归附。"韩非子听到后说:“大臣丧失礼节而不杀他,这是放纵过失。平公不能称霸,是有原因的了。”

有位门客给密子贱引见一位宾客,宾客离开后,密子说:“你的宾客有三个过失:望着我发笑,这是简慢的表现;谈话却不称赞老师,这是违背师道:交接浅而谈的深,这是扰乱政事。"门客说:“望着您而发笑,这是恭敬的表现:谈话之中不称颂老师,这是变通的做法;交接浅而谈的深,这是忠诚的行为。”那位宾客的容貌举止是一样的,有的人认为他是君子,有的人认为他是小人,各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取舍相合的人,就会因忠直之言而更加亲近;与自己疏远的人,就是谋划得当也要被怀疑。亲生母亲为儿子治疗秃疮,弄得鲜血流到耳朵边,看到的人认为她的爱心是那样的深;假使这样做的是后母,那么经过的人就认为是出于嫉恨的原因。事情的状况是一样的,各人所观察的立场是不同的。现在我即使想使自己身形端正来对待外物,又怎么知道世上的人是怎样看待我的呢?如果转变和世俗之人一起争逐奔跑,这样就像躲避大雨一样,没有什么地方不被沾湿的。因此终身隶属于他人,比如就像见到风一样,没有一刻的时间是平静的。因此圣人依据道而返回到本性上去,用不变化的道去对待万物的变化,那么就差不多可以免除世难了。

(材料二)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茂盛啊,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平均,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完成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惦记它,离开后就不再去照看它。栽种时要像对待孩子那样(细心呵护),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损伤它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新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是又养护太过,担心它太过分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动摇树根看土捣得实不实,这样就一天天背离了树木的天性了。"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移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做官的人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爱(百姓),但到头来给他们造成了灾难。早晚那些小吏(都)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聚拢乡民,一会儿敲梆子召集大家。我们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困苦并且疲倦。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的官,与干我这一行的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15.D.【解析】诗的首颔两联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尾联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没有流露不能仕宦显达的悲凉心境,也不是杜甫诗中常见的“沉郁”之情的显现。

16.(1)音韵:“但有故人供禄米"和下句“微躯此外更何求”平仄更相对,音律更加和谐,更符合格律诗的音韵规范。(2分)

(2)内容:“但有故人供禄米"表现出杜甫经历战乱之后的生活状态,越是平淡质朴的心愿越能反映出心态的平和宁静。(2分)

(3)结构:“但有故人供禄米”紧承前文的家庭生活图景表达但求友人支援、别无其他期待的质朴生活,流畅自然。(2分)

17.(1)风移影动东犬西吠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6)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或:景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④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著《短歌行》

⑤凛凛谷中风,亭亭山上松。(薛瑄《送欧阳宪副》)

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⑦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祯《赠从弟》)

(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B(前面语句“史诗是一门古老的口头艺术”,突出强调“口头艺术”,所填句子应与“口头艺术"相衔接。C、D两项的主语是“传承至今靠的”,与前面内容衔接不当,首先排除。A项中“凭借口头吟唱的游吟诗人”,强调的是传播者“游吟诗人”,与前文衔接也不得当,排除A项。故选B。)

19.A(文中句子“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的破折号,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A项,“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是对前面“杨利伟"的注释说明,所以这里的破折号表解释说明。B项,破折号前后是写作者由联想回到现实,所以这里的破折号表前后话题的转换。C项,破折号前列举美德,破折号后总结说明,所以此处破折号起总结上文的作用。D项,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前面“令人震惊”的进一步说明,所以此处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故选A。)

20.D(A项,“艺人们的说唱技艺随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句式杂糅,可以表达为“艺人们的说唱技艺随着这个过程升华”或“艺人们的说唱技艺在这个过程中升华"。B项,承前省略主语造成主语缺失,“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主语应是《格萨尔》;“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升华"的主语是“说唱艺人的旅行”。此外“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语序不当,应为“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随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句式杂糅。C项,承前省略主语造成主语缺失,“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主语应是《格萨尔》;“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升华"的主语是“说唱艺人的旅行”。“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语序不当。故选D。)

21.(5分)1.①最强调“私有”的东西是粮食(关键词:私有、粮食)②加了个“八"(关键词:八)③都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关键词:不断、分离)(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四、写作

22.【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

材料一是一则引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大意为“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喻指做子女的要懂得感恩,孝顺父母。材料二讲述李密在《陈情表》中恳请“辞不就职”,还阐述了“辞不就职”的原因,他要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