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合肥国际贸易结构及发展对策中文摘要改革开放后,安徽省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生产总值也取得了显著性的提高。同时,安徽省还积极的调整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使安徽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贸易规模也不断地扩大。但是近年来,受单边贸易主义、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受到较大阻碍,特别是国际贸易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安徽省乃至合肥市的国际贸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内外形式变得十分严峻。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环境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合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积极探索如何发展合肥的国际贸易。本文通过分析合肥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找出合肥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国际贸易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合肥;国际贸易;对策目录TOC\o"1-3"\h\u283981、引言 1216001.1选题背景 187291.2研究意义 1230882、合肥市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2153232.1合肥国际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2286642.2合肥的国际贸易方式分析 390812.3国际贸易对象所在地区的份额分析 4183942.4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 5211773、合肥市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5276603.1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6195693.2对外贸易市场过于依赖亚洲地区 6224253.3对外贸易方式过于单一 7237553.4贸易规模较小 756704、双循环新格局下合肥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策 762574.1改善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 8109824.2依托双循环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地区多元化合作 8312884.3优化贸易方式,发展外贸新模式 9164154.3.1重视加工贸易,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平衡 9151104.3.2培育外贸新模式 10276324.4依托国内人才的引入与累积,升级传统产业,扩大贸易规模 1076844.4.1加大人才培养与引入力度 10318054.4.2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11315894.5依托双循环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 1127865、结束语 1226175参考文献 121、引言1.1选题背景“双循环”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战略发展上的转型,同时也适应了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目前,中国正经历国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转型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使得全球的生产链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中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为了能够恢复经济发展,改变现状,我国顺势提出了双循环这一发展战略。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我国不再需要外部的力量,而是要以自我为中心,提升自主性。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发展的基础,积极的补充短板,疏通阻力,从而打通国内生产、分配等环节;要提高“走出去”的质量,优化国际循环,激发市场的活力,实现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要坚持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双循环的作用。[1]1.2研究意义目前,合肥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疫情虽然对合肥的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在世界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合肥应当顺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助推企业复工达产,进一步促进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提高合肥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2、合肥市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2.1合肥国际贸易发展规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带动整个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做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在全省外贸格局当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各种自贸区以及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实施,合肥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2010年至2020年合肥的对外贸易发展整体处于增长的状态。2020年合肥进出口总额为382.93亿美元,相比2010年增长73%;进口额从2010年的43.47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33.16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81.4%;出口额从58.33亿美元增长到149.77亿美元,同比增长61.5%。2017年以来,合肥积极主动的推行发展国际贸易的平台,优化各类产业的出口结构,着重发挥自身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所占的优势,并且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合作,能够进一步扩大本市的贸易规模。近5年来,合肥市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当前合肥市在国际贸易的潜力上还具有很强的可发掘性,发展形势总体上预期优良。图12010-2020年合肥市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局[2]2019年出人意料的新冠疫情爆发,使全球的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合作都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在进出口商品交易方面,许多企业受国外疫情的影响导致订单大量流失甚至出现了零订单的情况。但同时期合肥市的对外贸易订单却没有缩水。2019年9月27号,一列载满数控机床、太阳能组件、机电设备、服饰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驶出合肥铁路货运中心,一路奔向德国,这是2019年开行的第300列合肥中欧班列。这从侧面反映了合肥市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呈现了稳中有进的态势。在这一年合肥市的外贸发展速率优于全国。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7%,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6.5%。此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截止到2020年10月,在省会城市中,合肥市进出口总额在中部地区排名第3位(落后于郑州、武汉),居于全国第9位;增速同比郑州高出8.7%,居全国第11位。2.2合肥的国际贸易方式分析对外开放政策开始实施的初期,合肥市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后期对外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之后更是处于外向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合肥市在对外开放初期发展较慢而后期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因此合肥市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依然是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而其他的贸易形式则相对较少。[3]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在所有贸易方式中始终占据第一。从表一中可以看出,2019年合肥市的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为192.79亿美元,占所有贸易方式总额的60%;其中一般贸易的出口额为115.382亿美元,进口额为77.4亿美元;加工贸易总额为93.47亿美元,而其他贸易方式总额则只达到35.74亿美元。随着安徽省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贸易政策的实施,更多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2016年,在对外贸易方式中合肥市出现了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这一方式。贸易方式不断多样化一方面会促进地区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会给该地区带来新的技术从而促进地方技术水平的提升。因此,合肥市应当开拓探索更多的贸易方式,促进贸易方式多样化。表一2019年合肥市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总值项目出口进口金额比上年增长
(%)金额比上年增长
(%)所有方式201989510.701201081-4.26一般贸易115381619.37774042-7.89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753-31.41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捐赠物资来料加工装配贸易1484154.141436643.71进料加工贸易7266540.28178840-13.16来料加工装配进口的设备337572.19对外承包工程货物15491-10.56租赁贸易1122-94.93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3613-80.62出料加工贸易84825.46219913.58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30311055.433252316.97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964391.7614243529.69其它106376.997655140.64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4203120.702.3国际贸易对象所在地区的份额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后,合肥市紧紧的抓住了这次机会,依托合肥市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积极全面的促进与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对外交流合作。合肥市大部分的外贸企业也纷纷与沿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截止2019年与合肥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254个,其中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为三大主要市场,非洲、中南美洲等新兴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在逐渐的增加。[4]2019年合肥市的主要贸易地区在亚洲地区,与亚洲的贸易总额为145.86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45.3%;其次是欧洲市场贸易总额为61.22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19%;最后则是北美洲,二者之间的贸易额为59.41亿美元,占总额的18%。从具体国别来看,美国占据了合肥市对外贸易总额的第一位,以52.56亿美元的数额占全市贸易总额的17%。其次对合肥市国际贸易比较重要的分别是日本、韩国、台湾。各国进出口总额数据如图2所示。图22019年合肥市同各国(地区)进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2.4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是外贸商品的两种结构。工业产品和初级产品相比附加值较高,因此出口更多的工业产品可以获得较多的外汇利润。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加,合肥市出口商品的结构也逐渐优化。据合肥市商务局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合肥市机电类产品的出口额数值较大达到993.5亿元,增长14.6%,占本市出口总值的75.9%;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为630.5亿元,增长16.4%;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为200.1亿美元,增长20.8%;占全市出口总值15.3%。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值比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2倍还要多。从商品出口结构上来看,2010年初级产品的出口额为10亿美元,2016年的出口额则为3.38亿美元,二者相比下降了66%,而工业产品的占比却是增加的。初级商品出口减少表明合肥市不再只依靠初级商品来增加收入,工业产品比重增加说明合肥市的工业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且质量和结构都有所优化。从商品进口结构来看,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要高于工业产品。初级产品的进口额在2010年-2016年间增加较快,进口额从8.4万美元增加到41.75万美元,增长了80%。而工业产品的进口额从35.14亿美元下降到18.65亿美元。3、合肥市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虽然合肥市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双循环格局提出之前已经有所改善,产业结构也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改善。但合肥市的国际贸易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3.1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在进口贸易中合肥市的初级产品占比仍然较高,主要分布在动植物油类和原材料上面,工业产品与之相比占比则较低;工业制成品在合肥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又以机械产品和纺织品为重点,二者分别是重工业和轻工业的代表。[5]合肥市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上所占比例较大是因为当地的劳动力生产要素密集,从而会产生多余的产品进行出口;进口初级产品主要是因为合肥在资源要素上欠缺,需要进口来弥补不足。同时,在加工贸易产、工业制造能力以及先进产品生产工艺的发展上,合肥仍落后于东部的发达城市,贸易结构的综合评估也落后于全国发达地区的同期水平。为了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合肥市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得部分企业为了增加利益而扩大出口,但一味地追求规模和短期经济利益,将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技术更新等关键因素抛之脑后,最终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浪费、产能效率停滞不前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果合肥市依旧采取这种结构进行对外贸易,一方面会使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而浪费,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拉大与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贸易上的差距,不利于合肥市进出口贸易的稳定以及制造加工业的循环发展。3.2对外贸易市场过于依赖亚洲地区从对外贸易的发展地区上来看,亚洲市场是合肥的主要合作伙伴,尤其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少数国家与地区,每年的平均进出口额达到总贸易额的35%-45%。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进出口额度差别不大,分别占贸易总额的15%左右,非洲、中南美洲以及大洋洲与合肥的国际贸易往来则较少。[6]国际贸易市场过分集中对于一个区域外贸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性都具有一定的隐患,如果亚洲地区的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产生经济危机,那么将会通过贸易链传递从而直接影响到合肥市的对外贸易,进而影响合肥市的经济发展与贸易效益;且如果某些国家或地区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实施非关税壁垒等政策,也将会对合肥的外贸企业产生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使与外贸相关的产品、行业以及员工就业受到影响。安徽省的外贸市场格局之所以集中在一些经济区域集团国家,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和距离较近的国家进行贸易,在运输条件、产品到货方面都比较便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需求,像欧盟成员国这些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容纳和接受大量的出口物。但对外贸易市场过度集中对于形成稳定的外贸市场不利,因此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果合肥市继续把贸易中心放在亚洲市场上,一方面合肥市的外贸企业要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合肥市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3.3对外贸易方式过于单一合肥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较低。2016年,合肥市一般贸易进出口754亿元,增长10.8%,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1.1%。加工贸易进出口374.8亿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30.4%。近年来,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目前的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的档次偏低。附加值高、技术高的项目相对较少,所获得的利润也相对较少。单一的外贸方式不利于合肥外贸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合肥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会导致合肥的外贸企业不能与国际上的一些大型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从而无法更好的与国际市场进行联系。和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合肥的加工贸易所占比例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次,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合肥的工业基础较薄弱;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难以形成发达地区的高水平的加工贸易产业群,企业在配套生产和产品质量上都难以满足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要求。[7]3.4贸易规模较小近年来,合肥市的进出口总额上基本处于增长状态,同期增长率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增长额度和增长幅度上合肥的进出口贸易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和全国水平相比,尤其是发达地区,合肥的外贸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贸易规模与全国较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安徽省是一个内陆省份,内陆城市居多,和沿海城市相比,港口城市较少,而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则是海洋运输,这就导致合肥在运输和物流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国家在实施区域优惠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的是东部地区的城市。因为这种不平衡性,使得安徽省享受优惠发展政策的时间较晚,进而导致合肥市的对外贸易发展起步较晚。合肥也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走的是内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外向型经济基础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除此之外,为了达成出口创汇的这一指标,一些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利润,却忽视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由于安徽省经济体制不健全,省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贸易与吸引投资的实践经验不足,使得合肥市在外贸发展上落后于其他城市和地区。4、双循环新格局下合肥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策4.1改善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在进口方面,合肥市应当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从国外进口一些国内暂时没有能力生产的零部件,从而更好的推动产品的生产。在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提下,加强国内优秀人才的保留,先进技术的引入,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这对于国内大循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同时合肥市要优化本市的投资环境、健全并完善引资制度、适当放宽引进资金的管制、创新外资的利用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要注重优化引资结构,实现资金来源和资金投向的双重优化。在出口上,出口质量是衡量贸易结构的重要因素,提高出口质量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贸易的主动权,同时也有利于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8]合肥在出口贸易中存在出口依存度较高的问题,这将严重阻碍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合肥需要将外贸增长方式作为重点,转变传统的思想,不断提高商品出口种类的档次,对于高科技产品,“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对于传统农业、手工业和纺织服装等贸易部门,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员简化、自动化的目标,推进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进。4.2依托双循环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地区多元化合作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合肥市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贸易往来,但是贸易的对象却集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这对于合肥国际贸易的发展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2017年-2018年,货物贸易出现十分严重的逆差情况,发达国家对我国各类商品采取了反倾销、反垄断等措施,使得我国产品普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给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布局带来了较多的障碍,合肥的出口贸易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合肥市应当根据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积极主动的开拓更多的外贸市场,与更多国家的企业进行外贸合作,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降低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由于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国政府相继采取了严格的“宵禁”和“封城”等防控措施,人员往来和经济活动受到限制,从而使得投资项目进展迟滞,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在这种情况下,中欧班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显示出独特优势,成为支撑亚欧大陆贸易往来的战略通道,为我国的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2020年合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全年开行568列、增长35.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660.0亿元,增长13.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5.4%。对其他14个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值807.7亿元,增长22.8%,占比为31.1%。因此,要想更好的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合肥首先要继续保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因为这些国家的市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大,产品技术层次高,贸易结构较为完善与合理。其次,要加大与RCEP协议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提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份额。同时还要进一步加深与非洲、北美洲等新兴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而分散外贸风险,改善合肥当前对外贸易市场过于单一的问题。促进本市国际贸易水平的长期稳定与发展。4.3优化贸易方式,发展外贸新模式4.3.1重视加工贸易,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平衡近年来,合肥市国际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且贸易总额也在持续的上升。在贸易方式上,合肥的加工贸易在所有的贸易方式中排第二。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比超过75%,其中进料加工趋势显著增强。然而,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工贸易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利润较低。合肥市应不断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的商品的研发和投入,提高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与此同时,合肥应该利用自身省会城市的优势,大力发掘国际运输,国际旅游和文化产品等产业的潜力;对于国家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以及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合肥市应大力支持,使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远销全球。此外,还应引导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培养更多的贸易人才从而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实力。从合肥市的发展规模可以看出,合肥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即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出口给经济带来的效应要大于进口带来的效应,尽管出口商品给经济带来很大的效益,但是也不能忽视进口的作用。[9]在保证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大对进口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二者的均衡发展。要想促进进口贸易,首先要从国外引进本市稀缺的资源以此来缓解本市对稀缺资源的供给,进一步拓宽稀缺资源的进口渠道,以防出现贸易风险,融资风险等不可控因素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其次,进口贸易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而提高本市外贸企业的创造力以便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最后,合肥市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国家的贸易优惠政策,针对不同的进口产品采取不同的关税政策。对于一些稀缺产品在进口时可降低关税,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于本市已拥有的优势资源在进口时则可以设定高关税,保护本市的产业。最后,政府对于加工贸易应该设立相关的地方法规与市场政策,对加工贸易进行监督和约束,在保证企业活力的前提下,做到市场资源的科学分配,以便能够更好的发展加工贸易,优化贸易方式。4.3.2培育外贸新模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塑造我国对外贸易新优势。培育外贸增长新优势,要重点推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以及服务贸易外贸新模式的发展。[10]跨境电商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外贸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正逐渐成为我国产品走出国门的新模式和满足国内居民新消费需求的新渠道。一方面,跨境电商可以减少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更多产品走向海外,带动出口贸易的国际循环发展;另一方面,跨境电商能够把海外更多的产品带入国内,使国内的消费者接触到许多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商品,从而进一步释放国内的消费潜力,逐步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外疫情的蔓延,促使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转变,线上消费变得更受欢迎,这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消费习惯的转变在欧美国家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欧美市场电商行业发展成熟,物流服务十分到位;另一方面,欧美市场的人群消费能力较强,再加上疫情导致欧美市场资源供应短缺,跨境电商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购物渠道。因此,合肥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在当前全市的对外贸易处于顺差的基础上。鼓励外贸企业利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推动自身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同时要加大对网络设计和应用的建设,逐步完善跨境电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处罚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推动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为跨境电商提供便利。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也正在加速迈入这个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也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中,合肥市应当充分利用外贸顺差带来的资金积累,推动贸易结构更加科学化,贸易方式更加多元化,区域产业更加丰富且具有创新性。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服务贸易机制平台的建设,为服务贸易培养了国际合作新机制,推动服务贸易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形成贸易顺差的良性循环。4.4依托国内人才的引入与累积,升级传统产业,扩大贸易规模4.4.1加大人才培养与引入力度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和困境也逐渐增加。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外贸人才队伍对于提升国际贸易的发展尤为重要。合肥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在科技和教育上拥有丰富的资源,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人才的培养。外贸人员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水平的培养,还要注重人员工作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培养,使外贸人员既能拥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又能在面临国际贸易摩擦时临危不乱,及时的进行变通。因此,合肥市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不断的扩大外贸人员的队伍,为合肥市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合肥市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企业的品牌意识,培育产业的发展优势,从而提高合肥市对外贸易发展的水平和核心竞争力。4.4.2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当前,合肥出口贸易仍然是以传统贸易形式为主。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提高企业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根本途径。[11]合肥在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应当逐步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扶持当地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引进的先进技术,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应用,优化和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加大对新兴技术产业的扶持,同时要顺应国际市场的潮流,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促进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12]政府需要根据合肥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推动合肥进出口贸易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同时,合肥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依托已有的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等产业园区,培养一批优势转型升级的外贸企业。发挥优势外贸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外贸企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要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自主品牌建立为重点,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合肥国际贸易的质量。4.5依托双循环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2020年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为全省对外开放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空间。对于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来说,也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2019年初,国家针对综合保税区试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申请做出了明确的批准。以往,入驻综合保税区的企业由于境内关外的特性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进入国内增值税抵扣链条。而合肥经开区的综合保税区很幸运的拥有了这一次的试点资格,成功的打通了入驻综合保税区企业进入国内市场、进入增值税抵扣链条的通路,使得企业在享受综保区保税、免税政策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营改增政策红利,为更多入驻综合保税区的企业提供了政策保障。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论是进入国内市场还是采购国产替代品,这一政策的试点都将助力企业更好地参与国内大循环。同时,为了能够保障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合肥市正在建设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计划明年建成投入运营。该物流园距综保区仅有七八分钟的车程。将综合保税区的口岸功能、保税功能与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的多式联运优势相互叠加,进一步延伸综合保税区的平台功能,从而服务更多的企业。随着长三角通关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未来可以将经过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进出口货物的保税仓储、报关、报检、拆(装)箱、清关等作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秦皇岛市2025届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芷兰实验学校历史班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证券投资与分析》课件
- 10.1《劝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
- 现代学徒制课题: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动力机制研究(附:研究思路模板、可修改技术路线图)
- 专题06 阅读理解(单选)说明文20篇(解析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名校真题进阶练(深圳专用)
- 2025届宜春市重点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 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陕西省渭南韩城市高三压轴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202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口算题训练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城镇历史与遗产保护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培训课件】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车间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与质量改进
- 危岩治理施工方案
- 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社会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疾病健康宣教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