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动中国烈士事迹5篇感动中国烈士事迹5篇
清明节的期间,其实是许多人会自发的前往烈士陵园祭祀,也已经明确地表明: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环境如何转变,敬重英雄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烈士事迹,假如大家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
感动中国烈士事迹(篇1)
杜富国,男,汉族,1991年11月诞生,中共党员,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2022年12月入伍。
2022年,杜富国主动申请到边疆扫雷,3年来,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2022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扫雷作业中为爱护战友勇敢负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为边疆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英雄壮举,在全国引起剧烈反响。
杜富国个人荣誉:
2022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2022年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
2022年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2022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22候选人物。
“你退后,让我来”
2022年7月,南部战区云南扫雷大队组建,杜富国如愿成为了一名扫雷战士。初到扫雷大队的杜富国曾暗暗立誓,不扫完雷,绝不离开这片战场。
2022年9月,满服役期的战士窦盼望曾问过2022年12月份退伍的杜富国:“阿杜,你走不走?”
杜富国:“活没干完,就退伍,谁来扫雷?”
2022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雷场扫雷时,发觉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弹弹体。他对同组作业的战士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独自上前排解手榴弹时突遇爆炸。杜富国用身体拦住弹片,爱护了战友,自己却永久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稳无恙。
《感动中国》是这样介绍他的:
你退后,让我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
以血肉拦住危急,
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
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
你听,那响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杜富国临危岂顾生
2022年,杜富国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他的伤情也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急、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大家好,我是“播音员杜富国”
扫雷英雄杜富国负伤后说的第一句话,经过一年多努力实现了!
受伤住院期间,当被问及出院后有什么准备,杜富国表示,“盼望能够成为一名播音员”。
2022年3月,由“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担当主播的“播音员杜富国”系列节目,依托南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正式开播。
为早日实现幻想,杜富国每天除了做康复治疗外,还乐观练习一般话。吐字、发声,一字一句,杜富国学得很吃力。那次受伤,除了眼睛和双手,他的肺部和声带也受到一些损伤。一遍又一遍,在学习中,他的声音也慢慢清楚而嘹亮,整个人变得自信起来。“虽然我的水平离专业播音员还差得很远,但就像当时学扫雷一样,即使从零开头,只要不断坚持,肯定能进步。”杜富国说。
为关心排雷英雄实现播音幻想,2022年初,南部战区陆军机关特地为杜富国购置了一套播音设备,并帮助杜富国进行系列播音策划,开设专题播音节目。杜富国在首期节目中以《我只是做了军人应当做的事》为题,深情叙述自己从参军到扫雷、从负伤到康复的过程中,用无悔选择诠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神担当,快速收获很多“铁杆粉丝”。
作为“播音员杜富国”系列节目的忠实听众,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指导员杨盛强被排雷英雄的坚韧与阳光深深打动。为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更多战友,他将“播音员杜富国”系列节目搬进课堂,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战士们听课后表示:“杜富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怕牺牲、坚韧拼搏的战斗精神,是我们前行的榜样。”
感动中国烈士事迹(篇2)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四队作业组长、中士杜富国面对死神威逼时的一句“口头禅”。
时隔1个多月,杜富国的这句话依旧在战士艾岩耳边回响。面对笔者,艾岩的眼眶红了,哽咽着说:“是他救了我的命啊!”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到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觉一枚加重手榴弹,他马上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状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拦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进行了一场庄重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
杜富国1991年11月诞生于贵州省遵义市,2022年12月入伍,2022年11月入党。3年来,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先后获得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杜富国所在的云南边疆雷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作业区最高坡度达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扫、用手排。
在马嘿雷场,战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急的火箭弹。杜富国让战友退到平安地域观看,独自上前处理。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急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
“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探雷器是扫雷兵的“手中枪”,为了早日奔赴扫雷场,杜富国将各种金属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训练场的土地翻了个遍。他还和战友“背靠背”对抗,请别人随便埋设铁钉、硬币、弹片,通过斜放、深埋、混合、缠绕增加难度,以此训练“听声辨物”本事。经年累月,他娴熟把握了10多种地雷的排解法,将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
老山地区,地雷、炮弹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扫雷兵脚一滑,甚至一块石头滚过,都可能引爆地雷。”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官兵们在这样的雷场作业,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绣花针”。
2022年,杜富国申请到边疆扫雷,父母始终很担忧。3年多来,杜富国从不和家里多讲扫雷的事。杜富国负伤后,他的父亲杜俊来到儿子作业雷场,当他听了麻栗坡县猛硐乡乡亲们含泪的叙述,这位老党员愈加明白了儿子这些年经受了什么,又为何不愿退伍。
杜富国负了重伤,猛硐乡乡长盘院华几度哽咽:猛硐全乡共2万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进去耕种,只能撂荒。部队进驻当地扫雷后,已将三分之二以上的雷区土地平安地移交给村民耕种,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他说:“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盼望了。”
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主题文艺晚会在县礼堂隆重进行。麻栗坡驻地官兵赶来了,当地群众赶来了,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杜富国的父母、妻子应邀出席。
每当舞台背景上消失儿子的身影,杜俊都会含着泪拿起手机拍个不停,或许他是想让曾经健全的儿子定格在心中。
杜富国妻子王静说:“我们结婚一年多,两地分居,离多聚少,他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时,舞台背景上出现出一个镜头:在医院陪护丈夫时,她拉着杜富国的胳膊,一只手从他袖口里伸了进去,当她摸到那光秃秃的胳膊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杜富国是扫雷兵的傲慢,也是扫雷兵的代表。这群与死神较量的90后扫雷兵,始终把圆满、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感动中国烈士事迹(篇3)
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2022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坚决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事故发生后,张超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团长张叶始终陪在他身边,清晰记得张超说的最终一句话:“团长,我还能不能飞”。
张超走了,留下刚刚满两岁的女儿和妻子,带着深深的圆满走了,再有半个月就要着舰飞行了,这始终是他最大的心愿。
面对张超,《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时文潮说,我们必需牢记每一位军人的牺牲,都是在为国家换来更多的安静和幸福。
感动中国烈士事迹(篇4)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讨论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预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进展航空工业。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定患病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的硝烟中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高校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连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抱负。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消失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侮,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决地说。从今,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高校的航空系,是由于这份初心;高校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由于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头。
根据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精确 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高校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高校(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即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同学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精彩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胜利后,几乎是无缝连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纳,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胜利,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胜利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知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和他的同事们从不畏惧做无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嘉奖、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却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许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悄悄无闻、坚韧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感动中国烈士事迹(篇5)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进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感动着。
从20__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我都坚持收看,仔细地倾听着那些感人的故事,仔细地品尝着每一段颁奖词;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段故事,成为我前行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推动器。
特别感谢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比暨颁奖典礼这是一档让人们体会感动、仰视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灵魂的好节目。我一发觉他,就把他当做一个滋养自己心灵、软化自己感情、培育并保持自己有一颗能感动的心的好节目;事实上,我的这个想法在欣赏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能得以实现。
至今还记得,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还在行进中,我就在感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