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江苏省徐州市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北方某城市面朝正西方向拍摄的道路景观照片,道路两侧叶片金黄斑驳的法国梧桐与树影、道路构成了一幅静美的画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大约是()A.6:00 B.9:00 C.13:00 D.16:002.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A. B. C. D.【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从图上可以看出,树影偏向西北方,太阳的方位位于东南方,应为早上日出时拍摄,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方日出地方时应晚于6时。A错误,B正确。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当日太阳视运动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从图看,A符合条件,其他错误,故选A。【点睛】考查太阳的视运动,冬半年,北半球在部分地区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岩层的产状指的是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主要包括岩层在空间的延长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下图为某地地层照片,上下两套地层均为砂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照片中两套地层产状具有明显差异,导致其形成的缘由是()A.气候差异 B.构造运动 C.地势变更 D.外力作用4.该地质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①水平挤压②外力剥蚀③垂直运动④形成沉积层A.②③④①④ B.③④②①④C.①④③②④ D.④①②③④【答案】3.B4.D【解析】【详解】1.读图可知,上套地层整体呈水平分布,底部不平整,下层地层褶皱弯曲,且地层均为砂岩,可以推断其形成过程为:首先形成下层沉积岩,然后水平挤压,垂直隆起,地表遭遇侵蚀,然后地层垂直下陷,外力积累形成上套地层,故构造运动导致照片中两套地层产状具有明显差异。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2.首先形成下层沉积岩,然后水平挤压,垂直隆起,地表遭遇侵蚀,然后地层垂直下陷,外力积累形成上套地层,故该地质景观形成的先后依次为④①②③④,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地貌成因、地质过程能够进行分析推理。下图为2024年3月10日8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限制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低压槽 B.高压脊 C.冷锋 D.暖锋6.将来两天银川()A.气温降低 B.气压降低 C.连续性降水 D.风向偏南【答案】5.C6.A【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学问。高压脊是水平气压场上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突出的脊状部分,低压槽是低压中心向外伸展的狭长区域。由图可知,图中降水区既不在高压脊也不在低槽,A.B错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多出现在中国北方的冬、春季节。据材料可知,图中时间为我国2024年3月,降水区的北部为高压,北部冷气团向南部移动,为冷锋,C对,D错。故C正确,ABD错误。【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银川位于冷锋锋前,而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过境时简单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骤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的学问,要求学生能够依据等压线的分布状况推断处不同天气系统限制下的天气特点。下图为某探讨小组依据某地实测数据绘制的该地沥青路面、草地和近地面空气温度日变更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与沥青路面、草地和近地面空气温度日变更曲线分别对应的是()A.a、b、c B.a、c、bC.c、b、a D.c、a、b8.该城市最可能()A.乌鲁木齐 B.拉萨 C.重庆 D.哈尔滨【答案】7.A8.C【解析】【详解】1.依据已学学问,沥青路面、草地热量的主要干脆热源是太阳辐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较高。由于沥青路面的比热容较草地更小,因此沥青路面的温度比草地更高。而近地面空气的主要干脆热源是地面,因此气温上升较慢,气温较低。故沥青路面、草地和近地面空气温度日变更曲线分别对应a、b、c,故选A。2.读图可知,该地气温最高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5时前后,而当地气温最高的时间为地方时14时前后,说明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左右,也许经度为105°E左右,因此该城市最可能是重庆,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比热容的理解,同时对我国重要城市的位置和地方时计算要娴熟驾驭。长安河发源于秦岭南麓,该河中有一处河心洲,河心洲的旁边有被当地人称为“犀牛背”的巨大岩石群。河心洲对岸地势较高的老城村常常遭遇洪水而河心洲却从未被淹。下图为河心洲与老城村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河心洲积累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老城村常常遭遇洪水而河心洲却从未被淹的主要缘由是()A.地转偏向力影响 B.排水系统差异C.地面硬化率不同 D.“犀牛背”的分水作用【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河心洲积累明显的应为夏季,一方面,长安河夏季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与碎石;水流流经犀牛背时,受其阻挡,犀牛背南侧水流速度减缓,河水携带的物质大量积累,另一方面,河心洲位于凸岸,夏季丰水期对凹岸侵蚀较强,凸岸积累明显,故夏季积累最明显,B正确,故选B。10题详解】夏季,长安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犀牛背上游来水量大;受犀牛背分流影响,大部分洪水流向老城村一侧;老城村位于长安河的凹岸,洪水期水位明显增高,老城村常常遭遇洪水。而河心洲由于受“犀牛背”的分水作用,水量少,水位低,不简单受灾。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流水的侵蚀与积累作用。结合图形信息进行推断可得出正确答案。青藏高原的隆起在很大程度上变更了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的大气环流。下图为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A.东亚季风势力减弱 B.我国西北降水增多C.我国东部季节变更增加 D.南亚地区降水显著削减12.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比目前()A.湿冷 B.湿热 C.干冷 D.干热【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青藏高原的隆起,冬季阻挡了北来的冷空气南下,使东亚北部的冷空气集聚更快,势力更强,使西风分流,使东亚的夏季风势力加强,A错误。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夏季风北上,使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削减,形成干旱气候。B错误。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季节变更增加,C正确。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西南季风北上,使西风分流,青藏高原南部的西风势力更强,再加上西南季风使南亚地区降水明显增多,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西风分流,西风绕过青藏高原南部转变成西南风,绕过青藏高原北面转变成西北风,两股气流在青藏高原东边的长江中下游汇聚形成丰富降水,持续时间很长,假如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比目前少,会更干热,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屋久岛是日本最早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区,岛上森林茂密,植被类型多样,发育有茂密的温带雨林。下图为屋久岛位置及其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屋久岛沿海地带的典型植被为()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14.屋久岛温带雨林发育缘由是()①沿岸暖流流经②山地多地形雨③终年受西风带限制④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限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3.B14.A【解析】【详解】1.屋久岛位于日本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沿海地带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屋久岛沿岸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故①项正确。岛上多山,山地多地形雨,故②项正确。屋久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大,不受西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限制,故③④项错误。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日本的气候和植被熟识并驾驭。小城镇的土地利用受主导产业影响大,依据小城镇主导产业特点,可将小城镇划分为农业型、工业型、商贸型和旅游型四类。下图为某小城镇城市用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小城镇类型为()A.农业型 B.工业型 C.旅游型 D.商贸型16.该小城镇主要功能区()A.工业用地面积最大 B.住宅区分布在城市外围C.商住用地面积最小 D.公共用地分布比较分散【答案】15.B16.D【解析】【详解】1.读图可知,该小城镇的住宅用地面积最大,住宅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一般占城市用地的主体。工业用地的面积较大,商业用地面积很小,旅游和农业用地在图中没有显示,因此可以推断该小城镇类型为工业型。故选B。2.读图可知,该小城镇的住宅用地面积最大,故A错。住宅区在城市的中心和外围都有分布,故B错。公共用地面积最小,而且分散在城市的各处,故D对,C错。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城市功能区的理解和驾驭。长江下荆江河段,平均每29km即有一条比较大的故道,故道的分布密度在我国河流中极为罕见。下图为不同时期下荆江河段河道形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能够正确表示下荆江河段故道形成过程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18.故道及其周边应主要用于()①发展水产养殖②房地产开发③蓄洪泄洪④粮食种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17.D18.C【解析】【17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河流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凸岸越凸,凹岸越凹,形成过程首先为④—③,河流过于弯曲,在汛期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牛轭湖慢慢增多,故为①—②,综上可知,形成过程为④③①②,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故道及其周边在河流汛期将会被沉没,故不相宜开发房地产和进行粮食种植,②④错误。可以用来发展水产养殖和进行蓄洪泄洪,①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积累,出现和湾,并且会越来越弯,当河流过于弯曲时,在汛期,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废弃的河道便成为牛轭湖,并且牛轭湖慢慢增多。理解河流地貌的发展演化过程,细致对比分析每幅图中河道的不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双项选择题马铃薯耐寒、耐早、耐瘠薄,适应性广,农夫种植马铃著省水、省肥、省药、省力。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自2015年起,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粉易保存,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下表为2013年世界和我国马铃薯生产概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区域种植面积(万km2)总产量(万t)单产(t/km2)世界19463681018.9中国577889915.419.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最须要重视的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国家政策20.适合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的区域是()A.内蒙古东北部 B.黄河下游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答案】19.BD20.AD【解析】【19题详解】从材料和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广,但单产低,推广推动马铃薯主粮化,一方面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单产质量,另一方面国家要实行更多的实惠政策,调动农夫的种植主动性,BD正确。劳动力和交通运输对推广马铃薯主粮化影响不大,AC错误,故选BD。【20题详解】马铃薯耐寒、耐早、耐瘠薄,因此,纬度高,降水少,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相宜推广,内蒙古东北部和黄土高原比较适合种植,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睛】本题考查马铃薯的种植区位条件和分布,结合材料和图表数据可分析得出正确答案。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干脆凝华,或过冷雾滴干脆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黑龙江伊春市库尔滨河雾凇景观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下图为黑龙江省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库尔滨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海陆分布 C.太阳辐射 D.东南季风22.甲地为闻名雾凇欣赏区的缘由是()A.河流流量大,含沙量低 B.风速大,水汽简单扩散C.冬季温度低,利于水汽凝华 D.旁边河段终年不冻,供应大量水汽【答案】21.AC22.CD【解析】【21题详解】依据图示的等温线分布特征可知,图中等温线基本依据由南向北递减,所以和当地的纬度即受到的太阳辐射影响有关,C对。同时推断图中的地形,东北地区中部是平原,东北部即小兴安岭,东南部即长白山脉,西北部即大兴安岭,受到地形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A对。图中温度变更显示不出海陆距离关系,即海陆分布对其的影响,B错。东南季风主要影响降水,对气温变更影响并非确定性缘由,D错。故选AC。【22题详解】雾凇,俗称树挂,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干脆凝华,冷雾滴干脆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要求冬季寒冷漫长,低温的温度达到肯定的条件;但是又有足够的水汽条件,存在冷雾滴,结合选项推断得知,C和D正确。河流的流量、含沙量和风速对雾凇形成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关联不大,故解除A和B。故选CD。【点睛】等温线数值大小一般与纬度位置、地势凹凸、寒暖流等因素有关。位于河北西北部的塞罕坝历史上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频率显著削减。下图为塞罕坝高床育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与平床育苗相比,采纳高床育苗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的主要缘由是()A.土层深厚,利于根系深扎 B.土层增厚,利于削减虫害C.地势抬升,利于雨季排水 D.地势抬升,利于增加光照24.如今当地霜冻发生频率显著削减,说明森林具备的作用有()A.增加区域的降水量,削减空气扬尘数量B.增大地表比热容,提高冬半年气温柔土温C.增大冬季积雪厚度,降低地表温度D.增加地表摩擦力,减弱冬春季风力【答案】23.AC24.BD【解析】【23题详解】与平床育苗相比,采纳高床育苗,增加了土层厚度,利于根系深扎,A项正确。土层深厚,并不能削减虫害,B项错误。高床抬升了地势,利于雨季排水,C项正确。地势抬升仅30cm,不会增加光照,改善光照条件,D项错误。【24题详解】如今当地霜冻发生频率显著削减,说明气温有所上升,故森林具备的作用有增大地表比热容,提高冬半年气温柔土温,B项正确,C项错误。霜冻一般发生在冬半年,受冬季风影响剧烈的地区,霜冻发生频率较高,当地霜冻发生频率显著削减,说明故森林具备的作用有增加地表摩擦力,减弱冬春季风力,D项正确。森林覆盖率增加,可以增加区域的降水量,削减空气扬尘数量,但是对霜冻的影响很小,A项错误。下图为2024年东北三省较2024年常住人口变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对2024年东北三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省中吉林常住人口数量削减最少 B.三省常住人口总量均削减C.三省中辽宁常住人口数量削减最多 D.三省户籍人口总量较常住人口多26.影响东三省人口出现图示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 B.国家政策 C.基础设施 D.气候条件【答案】25.BD26.AD【解析】【25题详解】常住人口数量变更应是常住人口数与变更比例的乘积,由此可知三省中吉林常住人口数量削减最多,辽宁常住人口数量削减最少,A、C错误。三省常住人口变更比例均为负值,说明三省常住人口总量均削减;三省人口以外迁为主,户籍人口总量较常住人口多,B、D正确。故选B、D。【26题详解】三省常住人口变更比例均为负值,说明三省常住人口总量均削减,人口以外迁为主。目前经济缘由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此外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条件较差也是影响人口外迁的主要缘由。A、D正确。东北人口外迁与国家政策无关,基础设施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B、C错误。故选A、D。二、综合题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条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对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一条游牧的河”,牧民往往沿河谷在不同牧场之间转场。下图为阿勒泰地区主要牧场分布示意图。(1)分析图示区域额尔齐斯河主要支流分布特点及其成因。(2)若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是自然联通的,推想其对额尔齐斯河水系的影响。(3)夏牧场被牧民形容为“草深找不到马儿”,是牲畜快速生长的主要地点,分析其水草丰美的主要缘由。(4)额尔齐斯河被称为是“一条游牧的河”,请说明其缘由。【答案】(1)均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以北北部为高大山体,多地形雨,降水较多;额尔齐斯河南岸地势较高。(2)乌伦古河成为额尔齐斯河干流;乌伦古湖由内陆湖成为外流湖;乌伦古河由内流河成为外流河;流域面积增加;河流长度增加等。(3)山区夏季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牧草生长较好。(4)(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远离海洋,降水稀有,气候干旱;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区水源足够,是重要的牧场;额尔齐斯河的支流(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是牧民转场的通道;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为游牧(牧民和牲群)供应了水源。【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学问。【详解】(1)读图可以看出,图示区域额尔齐斯河主要支流均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以北。主要缘由是:北部为高大的山地,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水源丰富,发育众多的支流。额尔齐斯河南岸地势较高,额尔齐斯河南部盆地降水量少,没有大的支流汇入。(2)若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是自然联通的,而乌伦古湖又与乌伦古河联通,则乌伦古河会成为额尔齐斯河的干流;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联通,则乌伦古湖会由内陆湖成为外流湖;乌伦古河由内流河成为外流河;而额尔齐斯河的流域面积将会大大增加;河流长度增加等。(3)夏牧场水草丰美的主要缘由是夏季山区的水分热量条件好,土壤肥沃,牧草生长较好,所以,夏牧场水草丰美,“草深找不到马儿”。(4)额尔齐斯河被称为是“一条游牧的河”,其缘由是额尔齐斯河对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阿勒泰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有,气候干旱,水源缺乏;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为牧民和牲群供应了丰富的水源。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区水源足够,水草丰美,因此,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区又是重要的牧场。额尔齐斯河的支流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是牧民转场的通道。所以,额尔齐斯河对阿勒泰地区的畜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被称为是“一条游牧的河”。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大同旁边地区自古位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处,大同旁边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调查发觉,明长城位置较春秋战国时期偏南。材料二悬空寺位于山西省衡山金龙峡谷,奇妙地利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梁架组合,是典型木结构高空摩崖建筑,因选址奇妙而“日晒不着、雨淋不着、石砸不着、风吹不着、水淹不着、千年不倒”。材料三下图为悬空寺及其旁边区域示意图。(1)推想大同旁边长城位置变更的自然缘由。(2)读图分析悬空寺所在位置“风多且小”的缘由,及其对建筑爱护的意义。(3)说明悬空寺“日晒不着,雨淋不着”的缘由。(4)悬空寺建成时,距离谷底有90余米,到上世纪初高差削减为50余米。1960年,当地在悬空寺上游建成恒山水库后,高差增加到60余米,分析其缘由。【答案】(1)明代时期气候较春秋战国时期寒冷,农牧分界线位置南移。(2)缘由:悬空寺地处峡谷,常年多风;位于峡谷开阔地区,风速较小。意义:常年多风,空气干燥,建筑木质结构不易被腐蚀;风速较小,侵蚀作用弱,有利于建筑爱护(3)悬空寺地处陡峭狭窄山谷,年光照时间短,日光照时间也短;悬空寺修建于悬崖凹处,使古寺免于雨水冲刷。(4)水库建成前,河流泥沙淤积,河床不断上升;水库建成后,可拦截泥沙,河床上升趋势减缓甚至下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悬空寺的建筑特点,重点考查对地形图的判读,难度一般。【详解】(1)从材料可知,此处为农耕与游牧的分界,明代时期气候较春秋战国时期寒冷,热量下降,农耕区向南移,导致农牧分界线位置南移。(2)缘由:从图上看,悬空寺位于峡谷地带,常年多风;由于峡谷相对开阔,风速较小。意义:常年多风,空气干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物不易被腐蚀;风速较小,风力侵蚀作用弱,对建筑物的破坏小,有利于建筑爱护。(3)悬空寺地处陡峭狭窄山谷,两边陡壁的遮挡作用,使年光照时间短,日光照时间也短;悬空寺修建于悬崖凹处,雨水难以淋涮。(4)本题考查河流和沉积作用。水库建成前,河流泥沙淤积,河床不断上升,使悬空寺与河谷底部的距离缩小;水库建成后,可拦截泥沙,河床上升趋势减缓甚至下降,距离增大。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要冲的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人口居于中亚五国首位,粮食可完全自给,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瓜果种植快速发展,多种瓜果出口量居于世界前十位。下图为中亚五国位置和乌兹别克斯坦略图。(1)指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的缘由。(2)对乌兹别克斯坦成为古代丝绸之路要冲做出合理说明。(3)分析乌兹别克斯坦瓜果业能够蓬勃发展的自然条件。(4)以瓜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乌兹别克斯坦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实行的措施。【答案】(1)位于欧亚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被五个内陆国所包围。(2)地处欧亚大陆陆路交通的十字路口;大部分地区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水源丰富,绿洲农业发达。(3)光热资源丰富;瓜果生长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浇灌水源丰富。(4)引进、培育并改良抗盐碱和抗旱优良品种;建设水利设施,发展节水技术;改良土壤;建设冷库;吸引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树立品牌;加大宣扬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农业区位条件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学问。【详解】(1)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的缘由可以从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来分析。从海陆位置看,乌兹别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内部,深居内陆。从相对位置来看,乌兹别克斯坦被五个内陆国包围。因此,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2)乌兹别克斯坦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的缘由可以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农业地位的重要性来分析。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看,乌兹别克斯坦地处欧亚大陆陆路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从农业地位来看,乌兹别克斯坦大部分地区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水源丰富,绿洲农业发达,所以,乌兹别克斯坦成为古代丝绸之路要冲。(3)乌兹别克斯坦瓜果业能够蓬勃发展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光照、热量、昼夜温差、水源等方面分析。乌兹别克斯坦深居欧亚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少,晴天多,瓜果生长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阿姆河和锡尔河流经,浇灌便利。(4)乌兹别克斯坦经济进一步发展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