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1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2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3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4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北京故宫介绍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

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

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

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

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

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

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

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根柩停在此殿。

故宫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

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宫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

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

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故宫御花园

1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

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

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

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

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建筑简介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

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

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

(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

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

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

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

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

屏障。

布局介绍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建造背景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

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

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2

图2:故宫神武门

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

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

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经历时间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

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

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

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

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

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

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年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

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现代状况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

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

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

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败,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

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建筑构造

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

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

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

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

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

脊的两端各有琉3

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

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建筑造型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

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

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

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

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

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

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建筑评价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

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

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

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

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建筑意义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

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

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宫,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大门前有两个铁缸,是防火

的,里面盛满了水。

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

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

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

的建筑。

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

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尻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

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

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这组城上

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4

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

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

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

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

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

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虎殿式屋顶,但它的大

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

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

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

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虎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

周出廊。

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

—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虎。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

形似玉带。

故宫内廷

故宫内廷简介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

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

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

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乾清宫

在故宫内庭最前面。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高20米。重檐虎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

大光明”匾。两头有暖阁。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

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坤宁宫

在故宫“内庭”最后面。重檐虎殿顶。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

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暧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

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交泰殿

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

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

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

“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

清朝自雍正之后养心殿成为皇帝在故宫内的实际居所。清同治年间慈禧、慈5

安二太后垂帘听政就在养心殿东暖阁。

端凝殿

在后三宫东西虎,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

尻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此外还

有左右对称的日精门、月华门、龙光门、凤彩门、基化门、端则门、隆福门、景和门,通妃

子居住的东西六宫。这种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内廷东侧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当太上皇养老皇宫,花费一百一十万两银修

建。

御花园

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御花园原

名宫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

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筑御

景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

故宫三大殿概述

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

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

名为清朝时名称)。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

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

图3: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

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

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

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虎殿式。檐角有10个走兽(分别为龙、凤、狮

子、天马、海马、援猊、押鱼、懈药、斗牛、行什),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大约从14世纪

明代起,重檐虎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

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

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6

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

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

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图4:中和殿图5:保和殿

中和殿

(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

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m二黄琉璃瓦单檐四角

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

角攒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

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

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

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

(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

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m: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

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

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

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

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

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

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

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

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柢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

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

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文物收藏

北京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7

物。

详细介绍

故宫博物院臧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

全国文物总数的l/6o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

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

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故宫的一些

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

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

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大事记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1440年(正

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

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

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

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

治皇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

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

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8

第1课崇敬的人(感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

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理想

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请历史记住他们》、《粉笔生涯》、《钢水・汗水》、《白衣天使》、《父亲》、《歌乐山

烈士群雕》、《人民的好儿子》。

2、作者其人、创作背景等切入介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2、评一评。

(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

(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3、介绍《粉笔生涯》的画面内容。

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

美好的家乡

9

第2课:长长的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流程

导入主题

指导观察校园道路、教学楼(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

低。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

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请

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活中,我们看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处的大,远处的小;同样高的物体,近处

的高,远处的低。这种现象就是透视变化,而“近大远小''就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

三.探究与表现

1.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引导学生观察)

[师生讨论、观察透视现象,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

小组讨论:选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生:上下线和视平线保持着平行关系,平行透视有1个消失点。

生:两边的竖线与视平线垂直,两侧的边线呈倾斜状,慢慢延长向心点集中,消失于心点。

教师小结:两位同学回答都正确;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一组

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近的线段就长,离我们远的线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视。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上台验证,学生上台将斜线延长,延长线集中于心点,线描图

正确。

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

生:上下边和左右边的线变的倾斜了,延长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点集中,成角透视有2个消

失点。生:没有平行线渚B垂直于水平面。

教师小结:回答的很正确;物体的一角与我们正对,倾斜线延长并向视平线上的左右两点消

失,这种10

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四.知识扩展与小组竞赛:

1.你热爱我们的校园吗?我们的校园美吗?学习兴趣高涨,表现欲望强烈。

2.走,我们到校园一起去看看!分成四小组做透视练习。[把学生带入校园环境中,了解场景

构图的特点I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通过学习透视,思路清晰,学生跃跃欲试。此时安排作业恰到好处)教

师:要求同学参照学校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教师辅导:针对有绘画

困难的学生,提醒他们透视要正确,重点辅导。

[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五.课堂

小结:

把自己画好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每个小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视作品拿到前面展示,

讲一下透视步骤。

11

第3课:高高低低的房子

教学目的:

1、通过描绘平视的房舍,使儿童进一步学会观察,学会在写生中进行取舍,学习在线描

中注意处理线条繁与简的关系。

作业要求:

2、用线描的方法,画一座平视的房屋,正确地画出它的主要结构和某些细节。

教学重点:

室外写生的组织工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纪律,而且还要考虑绘画角度,角度若偏,就不

能叫做平视的房舍了)。

教学难点:

线条的疏密、繁简组织,通过黑板上的演示及示范作品的观摩解决。学生学习用具准备:

室外写生的工具,如画板、小凳、铅笔或彩色水笔。

教师教具准备:

一些儿童的线描写生作品和照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出示新课题,解题。

要向学生讲明,平视是指与房舍平行的位置上观察,如果从侧面观察就是成角透视,这样

画出来的房舍不符合教材的要求。所以,同学在写生时,如果自己所坐的位置过偏,可向教

师提出来更换。

3.教师结合自己选址情况,向同学介绍所画房舍的特点。由此可以谈到我国民居的一些

特点,向同学展示图片。

4.提出外出写生时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外出写生时的准备工作。

5.到达写生现场后,再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并做好分组、坐好位置的工作。

6.学生作画。

7.整队,带回教室。

第二节

12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简单总结上次外出写生时的纪律及学习情况。

3.讲线描写生中线的繁与简。

教师可结合所画房舍,具体分析怎样利用线条的繁与简,更有利地表现房舍的主要部分。

例如将门框上的木纹加上去,会出现许多线条,与没有线条的白墙部分形成对比,这就是繁

与简的对比,这种对比,将会有利于门的突出,因为它应当是画面的主要部分。

教师还应当结合一些线描作品,给学生分析线的繁简关系。

4.做好外出写生前的准备工作。

5.整队到达写生地点,开始作画。(注意辅导学生)

6.整队回教室,修改、整理画面。(对本节课进行评讲)

13

第4课: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体会我国劳

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工具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比较教

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谈感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造型与功能也日新月

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欣赏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板书课题:《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

具》)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板书: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思考: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你还知道其它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吗?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

1、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2、污染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制造噪音等。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

能源”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交通工具造型色彩功能

2、从“环保型、节能型、静音型、轻巧型、多功能型、太阳能、、、能代表未来交通工具

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14

讨论:你心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造型、色彩?有什么能和先进性?

五、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把你心中的未来的工具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2、作业要求: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六、评价

1、能收集现代与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2、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15

第5课:未来的家用电器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

3、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

4、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

产生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思路

整个基本教学过程由“信息调查——设计创意——效果表现”三部分组成,先是学生分组自

行进行市场产品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整理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创意设计构思,

再绘制设计创意稿,尝试独立创意设计,最后绘制产品设计效果图。

针对本课社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突出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与交流,是本课教学组织的关

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积极布置学生认真完成好相关准备活动,是保证课堂教学互动深

入展开的前提。

首先发动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协作调查了解与一件家用电器相关的产品信息,并

整理成文字资料。这件家用电器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家中认为设计不够满意的产品,也可以直

接调查学生自己喜爱的家电产品,比如MP3播放器、随身听等电子产品,目的是为“活动

二”的设计改良活动顺利展开做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对调查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宜应作必要

指导,帮助学生根据“活动二''的需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完成产品市场调查任务,达成教学

目标。

对家用电器的市场信息调查包括产品使用者的情况调查,市场销售的情况调查,国内外同

行业的产品情况调查等。例如学生针对产品使用群体分类调查时,可分别记载长辈与同学对

此产品的意见反馈。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用表格形式记录,可根据产品特点设计表格,例如可

以视其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予以记录,再给予等级印象评定。

另外,调查中可以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例如可以收集宣传图片资料,也可以用速写方式

画出产品,对特别的细节设计处理可画详图,还可以用16

摄影的方式记录。

然后整理资料,写出调查总结,将要改造的家用电器的图片资料连同改造方案一起在课堂

教学中与同学交流意见,画出“活动二”要求的设计创意稿。学生作业可通过自由联想与大胆

构思画出设计草图。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引导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同学

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在以学生互动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的方式中进行。

“活动二”的另外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尝试让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进行“活动一”的资料整理,写出调查总结的同时,画出通过小组充分

酝酿的家用电器改造方案创意稿,并写上设计说明后,再进入到“活动二'’的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交换创意稿。每组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其他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

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每组同学也可以积极阐明自己原有的设计创意主张,补充、完善本组

的改良设计。教学过程始终在学生互动促进中推进,在教师适当观念引导中深入,最终帮助

每组学生获得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改良创意。

四、教学选择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域,学生对家用电器的日常认识或许只是停留在老式台灯、电扇、

电话机的阶段。学校附近也不会有可以支持进行市场调查的电器市场,现代都市涌现的许多

新型电器难以进入学生的视野。对此,教师可以直接从台灯等最常见的电器设计入手,甚至

就是泛指照明用具设计等更加普遍的电器产品也可,省去市场调查的活动环节。

即使在此种教学条件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还是可行的。课前布

置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直接对自己家里使用的电器进行绘制后,征求家长对电器使用的看法,

根据教材提供的表格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参照前面提示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活动。

对于绘画工具严重缺乏的地域,教学中只需要求绘制产品设计创意铅笔稿的阶段,教师可

以针对铅笔效果,适当提出些画面美化的技法,比如:把产品草图的外轮廓线加粗强调,运

用侧锋线条在体块转折处加强两个块面的明暗对比等。

学生作业练习形式在原则上可自由多样化。但是,面对单位课时的教学目标而言,“活动

三”的设置是试图在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上能有所突破,因此,“活动三”的产品设计效果稿比

“活动二”的产品设计创意草稿应当适当考虑一些表现技法要求上的梯度递进。

17

第6课、小小桌椅设计师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桌椅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

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桌椅的造型、功能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桌椅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上的桌椅。

2、谈感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桌椅的造型与功能也日新月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

习欣赏现在与未来的桌椅。

书课题:6、《小小桌椅设计师》)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桌椅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板书: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桌椅的先进性。

思考: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桌椅?为什么?

你还知道其它正在使用的桌椅吗?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桌椅带来的现实问题。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桌椅”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桌椅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

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桌椅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桌椅:造型色彩功能

2、从“环保型、轻巧型、多功能型.....

能代表未来桌椅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讨论:你心中的桌椅是

什么造型、色彩?有什么功能和先进性?

五、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把你心中的未来的桌椅画下来,与大家分享。18

2、作业要求: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桌椅的造型、功能特点

六、评价

1、能收集现代与未来桌椅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2、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桌椅进行欣赏与评述。

19

第7课、热线你我他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2、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3、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4、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板书:7、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1、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3、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

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指导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2、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

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

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

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

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

20

2、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

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

画来揭示人的2、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

21

第8课、扎扎糊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各种造型,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2、体会彩灯增添节II气氛的情趣,漂亮的彩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纸材的选择,彩灯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镂空的技能;漂亮的小彩灯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

贴接口。

教学准备:各类型彩灯图片、纸材等,挂灯的绳子,彩色水彩笔、胶水、剪刀。教学过

程:

一、导入:

1、如何让一张平面的纸站立起来?2、小组互相介绍:汇报尝试结果。

3、老师问:如何让纸筒透出亮光?

4、小组研究:讨论一下,互相提出解决方法,互相启发.

5、尝试验证:每组选一张纸,选一个好的方法进行镂空设计和制作,体会“剪切不仅可以

改变纸材的外形,也可以与折叠结合,产生对称式剪裁“,能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彩灯。

6、揭示课题:

二、发挥主体

1、指导观察、激发直觉:你喜欢走马灯还是民间瓜灯?为什么?你能说出走灯由哪几部

分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状吗?

2、感知和体验:宫灯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探究彩灯的审美情趣:吉祥图案、鲜艳色彩、实用性。

三、发展主体:

1、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2、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3、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4、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四、评价建议: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22

第9课、老矿灯

一、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

线描画出台灯来。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台灯各部分不同的形象特点,从台灯的美观外形和实用性激

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巩固学生所

学过的知识。

教具:示范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出示台灯,引起学生绘画兴趣并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认识台灯因发光器具不同,分为灯泡和荧光管

两种,灯泡或光管放在灯罩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2、指出绘画时必须表现台灯特点,画出大体比例,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相互连接。

23

第10,11课、走进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如四季美景)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

紫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

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二、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三、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

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24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

五、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

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

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

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

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

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六、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25

第12课、重复的美

教学目的:

1、掌握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重复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难点:

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课前准备:

有关重复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

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斑马:

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反复出现(重复)与从疏到密排列(渐变),表达了由节律的美感。

感受生活中的装饰设计:

由小贝壳按现行、十字形排列的花边,使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后提袋、包装和上的团,是由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圆角)重复排列形成的。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

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

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

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

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

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26

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

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

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

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

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三、评讲作业:

组织“手提袋''展销会,以自我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设计意图,运用了重复的什么构成原理,

效果怎样。

27

第13课、渐变的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2、运用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难点:

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

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圆的渐变:

感受凹凸变化的“圆”世界,原点的大小、形状、间隔变化,产生了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

感。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

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

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

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

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

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28

第14课、感悟彩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感受我们祖先在遥远年代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体验我们中华

民族卓越的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彩陶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分析彩陶艺术形式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介绍彩陶艺术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彩陶的艺术美与科学美

彩陶的定义:指一种在质地细腻的器物上绘有红、黑、白等颜色图案的陶器。

产生的时间: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多年)河流域一带

划时代意义:是造型艺术的出发点和人类自觉审美意识到来的标志,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

文明社会的标志.

(二)欣赏彩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彩陶的艺术美

造型美:千姿百态、样式多样。罐、盆、瓶、壶、碗、钵、三足器等,

以简洁、自然、浑厚的造型,体现出健康、饱满的美感。

色彩美:红、白、黑编织出单纯、朴素的美感纹饰美:①彩陶的科学美

巧妙的造型:腹部膨大,增大容量,体现了实用性;陶罐有肩、小口、长颈便于运水、储

水;陶盆无肩、无颈、大口便于饮食、炊食;三足器设计更稳定、坚实,便于烧火

颜料的发明:使用赭石作红色,赤矿铁和氧化镒作黑色,瓷土作白色

合理的装饰部位:多在腹部以上,便于席地而坐,从俯视角度去29

观赏它,体现了尽善尽美的追求

(三)作业:用一句话来概括彩陶之美。

(四)小结:彩陶的艺术美与科学美的完美结合。

点评:该课的课件制作精美,在收集彩陶图片内容中花了不少功夫。通过课件的展示和教师

的讲解,使学生在欣赏彩陶工艺的同时,获得了许多相关知识。在看似寻常的教学过程中,使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共鸣.因而,当该课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彩陶欣赏的

感受时,学生均做出了富有创意和一定深度的回答。

30

第15课、走近青铜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古代青铜艺术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展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本课以欣赏为主。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用途及所

塑造的内容。第二部分着力于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作品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艺

术特色。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具:课作、电教设备、黏土等。

学具:课本、各种黏土制作工具。

课时:1课时。古代青铜艺术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感受《编钟》音乐,导入课题。

•教学新授

(1)师生欣赏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作品;

(2)各组学生谈感受、联想、编故事;

(3)欣赏后每组合作模仿古代青铜器制作一件作品;

(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创作意图;

(5)各组通过学习进行小结。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

•鉴赏、评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

•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方式,感觉

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

31

第16课、小小编辑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2.了解报纸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对设计实践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掌握版面的设计。

2.报纸报头的设计.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报纸学生:白纸、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组织课堂纪律。

2.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授

1.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个是贵州报,你们都看过吗?(看过),那么你们有没有注

意到上面呢?

2.过渡:首先你们要学会来设计报纸,懂得怎样编排报纸,这节课我就教你们怎样排报

纸吧!

3、报纸版面的设计与制作

报纸的版面构成:报纸是新闻出版业中内容最丰富、报道最实时、读者最广泛的一种大众

传播媒介。在纸质媒体中占有首要位置。

目前世界上各国的现代报纸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