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4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4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4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4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4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种群章末检测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种群及种群特征1、4、7、9、10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1411、12种群增长方式6、815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3、13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 B.一个牧场里的家畜C.一条河里的鱼 D.一个蜂巢里的蜂解析种群是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群落(下一章将会详细介绍)则是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范围比前者大,属于较高的结构层次。选项A、B、C所指的生物因为都涉及不同种生物,因此不属于单一的种群。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选项A、B、C所指的生物也不属于群落,因为所指的生物仅是一定区域内的部分生物。答案D2.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06只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解析“样方法”往往作为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动物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本题中的方法就是标志重捕法。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68×54÷12=306只。答案B3.下图表示的是一些外源性调节因素对硅藻数量变化的影响,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下列选中项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与硅藻数量始终呈正相关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C.提高光照强度会增加水中各种养分的含量D.光照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分解者的代谢,从而使水中养分降低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中的磷和硝酸盐含量曲线与硅藻数量曲线走势相反,那是因为硅藻需从水体中吸收磷和硝酸盐。答案B4.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出生率是会发生变化的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C.预测将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看性比率D.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解析预测将来种群发展趋势是依靠年龄结构。答案C5.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无需振荡试管C.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应当设置一个不加酵母菌的对照组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计数小方格的内部和四条边上的酵母菌解析抽样时要做到混合均匀,这样才有代表性;本实验的因变量为酵母菌的数量,所以不加酵母菌没有实验结果;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只能计相邻两条边上的酵母菌数。答案A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解析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通常是有限的,由于生存空间、食物、天敌等的影响,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都呈“S”形。在种群数量低时,生存空间、食物等比较充足,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渐增大,在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以后由于天敌增多,生存空间、食物因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变得缺乏,增长速率逐步降低,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答案D7.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①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结构和性比率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另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对未来的种群密度有预测作用,性比率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出生数量大,并不意味着出生率大。答案D8.在下列情况中,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指数增长的是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D.只有在实验室中解析自然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不像数学曲线那么标准,大部分是“J”形或“S”形曲线的中间类型,只有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才会出现指数增长曲线。答案D9.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由题意可知,对种群Ⅰ来说,在0~1岁之间种群数量下降较快,也就是死亡率较高,所以应重点保护;同理对于种群Ⅱ来说,6~7岁之间应重点保护。答案C10.假如某一种群死亡率越大,那么这一种群 ()。A.处于下降时期 B.天敌多,本身不适应环境C.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D.不足以作为判断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比率、年龄结构等都可能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所以种群数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死亡率较大,如果出生率更大,种群数量会增加,如果出生率很小,则种群的数量将下降。所以单独说种群的死亡率比较大不能够判断种群的数量如何变化。答案D11.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志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志性状、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志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志物的影响,标志物不脱落解析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要尽量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注意随机性。如果被标记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会影响调查的准确性。答案C12.在种群“S”形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加的是 ()。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解析题干的含义在于环境的最大承载量,可因不同物种而异,也可因环境变化而改变,题中要求能使物种K值增加。地面进行硬化的家鼠由于生存空间和食物减少,K值下降;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产卵容易成活,出生率高,K值增大;旅鼠由于捕食者增加K值下降;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由于食物不足K值下降。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____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D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否,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B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4)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有盖玻片的血球计数板上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算出一个方格的平均值;以此为依据,估算容器的酵母菌总数14.(12分)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组别12345678910株数/m202334124233思路点拨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有:①对种群密度调查的对象为双子叶植物,采用的方法为样方法;②给出了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然后进行组织答案。解析(1)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生产、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如害虫防治。(2)取样调查要求随机取样才具有科学性。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所有个体。(3)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多组邻近数据的平均值。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eq\f(2+3+3+4+4+2+3+3,8)=3。答案(1)害虫防治(只要合理均可)(2)只要是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的均正确(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3)3株/m215.(14分)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2)t2点后,种群数量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________型。(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超过这个时间范围,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推移会下降,直到种群增长速率为零;t2点后种群个体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是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同时捕食者的数量增多,限制了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加。答案(1)B(2)不再增加食物和空间不足、捕食者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或其他合理答案)(3)增长(4)eq\f(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种群特征21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15种群的增长方式5、6、7、1110、13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3、98、144种群增长模型的构建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 ()。A.死亡率降低 B.出生率高C.牛群基数大 D.雌牛比例大答案D2.在对某动物跟踪研究中发现,该动物性成熟时间明显提前,则种群的出生率()。A.下降 B.升高C.动态平衡 D.绝对不变解析性成熟时间提前,相当于处于生殖期的个体数目增多,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会增多。答案B3.某研究员在一个鲑鱼养殖场中进行了一项密度实验。如图所示为初始密度和最终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最终密度的测定是在鱼池中鲑鱼产生新一代鱼之前完成的,即当密度较高时,最终密度不再依初始密度而变化(注:密度制约死亡率是指死亡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制约出生率是指出生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该现象说明了 ()。A.鱼池中代谢废物的积累增多B.密度制约死亡率刚好补偿出生率C.密度制约出生率刚好补偿死亡率D.密度制约死亡率过度补偿出生率解析由图可知,随时间推移,最终鲑鱼密度与初始密度比值在1.0左右,所以密度制约死亡率刚好补偿出生率,选B。答案B4.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d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13~25d,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d,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d,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d,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解析第13~25d,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上升;第17~29d,成虫增长率是下降的,但是死亡率是否下降,表中数据不能反映出来;第1~37d,成虫数量呈“S”形增长。答案C5.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一般呈现出“S”形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A.种群的增长与自身密度无关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C.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D.同一种群的K值始终保持固定解析种群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影响,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会抑制增长速率;由于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同一种群的K值会在不同的时间内发生变化。答案C6.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A.m·2t B.m·220C.m·2t/20 D.m·23t解析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由于该细菌每20分钟就分裂繁殖一代,则th后,繁殖3t代,故t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m·23t。答案D7.下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形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E达点后,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解析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0;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B点时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C点。答案A8.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解析据题干信息: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故此刻增长率几乎等于零,种群密度最大;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性。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数差不多;此刻出生率与死亡率几乎相等,但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不一定为零。答案D9.下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比率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解析此曲线其实是一条“S”形曲线,AB段兔群数量较少是因为野兔还没有适应该草原的环境,性比率并没有失调;BC段兔群数量迅速增多,为增长型种群;CD段兔群数量增长减慢,是因为兔群内对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等的争夺,而使得生存斗争加剧;DE段兔群数量已经达到了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增长率几乎为0。答案A10.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曲线b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速率解析BC段种群增长率虽然下降,但个体数量却在增加,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B1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种个体的平均增长量和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当种群密度很小时,由于营养充足,条件适宜,种内斗争较弱,所以个体平均增长量在不断增长;但当种群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个体因食物和空间有限而使种内斗争加剧,个体平均增长量下降。答案B12.下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量最大;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结构,而超过D点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年龄结构才属于衰退型;维持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维持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比率、年龄结构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请根据右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2)根据生态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太湖蓝细菌事件使太湖美丽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Ⅱ表示太湖中蓝细菌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速率为0。(4)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说明是指数增长,图中曲线Ⅰ符合马缨丹的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图中曲线Ⅱ符合,若出现曲线下降趋势如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增长速率为0。(4)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在E点后进行。答案(1)Ⅰ(2)ⅡCD(3)F(4)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14.(12分)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环颈雉引入该岛后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1)1937~1940年,环颈雉的增长曲线相当于______形,这是因为__________。(2)环颈雉在该岛的最终增长曲线为______形,这种数量增长方式实现的原因为:从种内关系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看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个岛屿中,环颈雉种群数量的K值是______。解析当环颈雉最初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时,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