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样本_第1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样本_第2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样本_第3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样本_第4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XXXXXSL立案号XXXXX中国水利行业标准SLXXXX替换SL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编制规程(讨论稿)(.03)水利部水利水电计划设计总院TOC\o"1-2"\h\z1总则 42综合说明 63水文 86.5工程总部署及其它关键建筑物型式 357机电及金属结构 448.1.3应依据项目建设类别、性质、地理位置等原因,确定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或管理模式。 518.2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528.3工程调度利用 528.4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538.4.1应初步确定工程建设期管理单位组建方案和管理运行模式。 538.4.2应初步确定工程建成后维持运行所需管理维护费用,应提出各项费用起源及应采取方法。 538.5工程管理设施和设备 5411.1概述 6011.2环境现实状况调查和评价 6011.3环境影响估计和评价 6211.4环境保护对策方法 6311.5环境管理和监测 6311.6环境保护专题投资估算 6411.7综合评价和结论 6411.8附图及附表 646.5工程总部署及其它关键建筑物型式 858.2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958.3工程调度利用 958.4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968.4.1应初步确定工程建设期管理单位组建方案和管理运行模式。 968.4.5应初步确定工程建成后维持运行所需管理维护费用,应提出各项费用起源及应采取方法。 968.5工程管理设施和设备 9714.1项目概述 10014.2费用估算 10014.3融资方案分析 10114.4财务分析 1011总则1.0.1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编制,特制订本规程。1.0.2本规程适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不一样类型工程可依据任务特点对本规程条文内容有所取舍。1.0.3可行性研究汇报应依据同意项目提议书,落实国家基础建设方针政策,遵照相关规程和规范,对工程项目标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需勘测,在可靠资料基础上,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面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依据)1.0.4可行性研究汇报关键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具体内容)1、叙述工程建设必需性,叙述本工程建设关键任务,确定综合利用主次次序;2、确定关键水文参数和结果;3、查明影响工程关键地质条件和地责问题,详查天然建筑材料;4、选定关键工程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5、选定工程建设场址、坝(闸)址、厂(站)址等;6、确定工程等别及标准,选定坝型,基础选定其它关键建筑物基础型式,基础选定工程总体部署;7、基础选定机组、电工、金属结构及其它关键机电设备和部署;8、初定消防设计方案和关键设施;9、安全卫生和评价;10、选定对外交通方案,选定施工导流方法及建筑物部署,基础选定主体工程关键施工方法和施工总部署,提出控制性工期和分期实施意见;11、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征占地范围,查明淹没实物指标,基础确定移民安置计划,编制投资估算;12、对关键环境要素进行环境影响估计评价,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方法,估算环境保护投资;13、编制水土保持方案;14、确定建设项目类别,明确工程管理方案,确定管理区范围;15、编制工程投资估算;16、深入分析资金筹措方案、关键经济评价指标,评价项目标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17、社会评价。1.0.5下列资料可列为可行性研究汇报附件:(1)和工程相关关键文件;(2)审查或讨论会议纪要;(3)水文分析汇报;(4)工程地质勘察汇报;(5)环境影响汇报书(表);(6)工程建设征地赔偿和安置专题汇报;(7)水土保持方案;(8)经济评价汇报;(9)其它关键专题汇报。1.0.6可行性研究汇报应按本规程第2-章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章,依次编排。1.0.7水利技术标准编写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2综合说明2.0.1简述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简述前期工作概况和项目提议书关键结论及审批意见。2.0.2简述工程在地域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饮水安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所发挥作用和地位及工程建设必需性。2.0.3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水文、气象概况,水文基础资料情况和关键水文计算结果。2.0.4简述区域地质概况,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结果,关键地责问题评价结论。2.0.5关键叙述工程开发任务和工程规模;简述水利水能计算结果、关键特征值、调度运行标准、综合利用效益及关键技术经济指标。2.0.6简述工程等级及标准;关键叙述工程选址(线路选择)和选型结果;简述总体部署方案、关键建筑物部署和基础处理方法等。2.0.7简述关键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型式和部署,接入电力系统方法。2.0.8简述施工条件、建筑材料、施工导流方案、关键建筑物施工方法、施工总体部署、工程控制进度及总工期。2.0.9关键叙述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范围及关键实物指标;简述移民安置初步方案、关键赔偿标准及标准和投资。2.0.10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关键结果。2.0.11简述水土保持方案关键结果。2.0.12简述工程类别,建设期管理单位设置,运行期管理单位性质、机构设置、运行费用及起源。2.0.13简述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标准及依据、价格水平年和工程静态总投资、总投资,和项目提议书阶段相比投资改变原因。2.0.14简述资金筹措方案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分析关键结论。2.0.15简述对本工程建设结论性意见和提议。2.0.16附图、附表。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百分比尺:1:500000~1:000);工程所在河流(河段)开发觉实状况及计划示意图(百分比尺:1:10000~1:1000000);工程总体布局示意图;关键建筑物工程地质图;工程总部署图;关键建筑物平、剖面图;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工程施工总部署图;工程施工总进度图;水库淹没示意图;工程特征表。特征表格式见附录A。3水文流域概况说明工程所在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流特征、水土保持概况。3.1.2说明工程所在河流已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位置和各工程关键任务。3.2气象3.2.1说明流域和工程临近地域气象台站分布和观察情况。3.2.2说明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域气象特征值。3.3水文基础资料3.3.1说明流域内水文测站分布情况,工程场址和设计依据站和参证站流域特征值。3.3.2说明设计依据站、参证站水文测验项目、测验年限、河段控制特征、高程系统,水位、流量、泥沙等测验方法和测验精度,水文资料整编等情况。3.3.3说明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中存在关键问题,资料复核变动情况,对水文基础资料可靠性进行评价。径流3.4.1概述河道径流补给方法、径流地域起源,上游已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对径流影响。3.4.2对受人类活动影响径流进行还原计算。3.4.3对短缺年份径流进行插补延长。3.4.4依据工程特征和设计要求,确定径流系列计算时段(月、旬、日)。3.4.5分析水文站天然径流系列一致性和代表性,选择径流调整计算代表段,确定工程场址或区间天然径流系列,提出多年平均各月平均流量。提出年径流计算结果,经合理性检验,确定径流计算结果。3.4.7必需时分析枯水径流特征,进行枯水(期、月、日)径流分析计算。3.4.8必需时分析并确定丰、平、枯水年径流。3.4.9对浇灌或供水工程,说明相关地域地下水储量、空间分布和水质情况,基础确定可开采量。3.5洪水3.5.1概述流域暴雨特征、暴雨成因,常见暴雨中心位置,实测及调查大暴雨量级和稀遇程度。3.5.2概述洪水成因、洪水特征及其时空分布。3.5.3说明历史洪水调查和复查情况,分析并确定历史洪水洪峰流量、时段洪量和历史洪水和实测特大洪水重现期。3.5.4概述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洪水影响,说明洪水系列还原和插补延长情况。3.5.5工程场址设计洪水(1)说明洪峰、洪量系列统计标准,采取频率曲线线型和经验频率计算公式,进行洪水频率计算,分析检验计算结果合理性,确定工程场址、相关断面和区间洪水参数及结果,选择经典洪水并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2)依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说明设计暴雨及产汇流计算方法,检验其结果合理性,确定设计洪水结果。3.4.6入库设计洪水。说明计算方法并确定采取结果。3.5.7可能最大洪水。说明可能最大暴雨计算方法、经典暴雨模式、暴雨放大、产汇流参数,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可能最大洪水结果。3.5.8分期设计洪水说明分期洪水成因,提出年内各月最大流量散布图。(2)说明分期时段、洪水系列统计标准,计算分期设计洪水,进行合理性检验,基础确定计算结果。3.5.9设计洪水地域组成(1)说明防洪控制断面位置,分析大洪水地域组成规律和洪水遭遇情况。(2)确定防洪控制断面以上设计洪水地域方法和采取经典洪水年份,说明放大方法,确定洪水演进参数,进行合理性检验,确定计算结果。3.5.10涝区设计排水流量。说明采取洪水资料或暴雨资料,设计标准,计算公式和参数选择,进行合理性检验,确定计算结果。3.6泥沙3.6.1说明泥沙起源和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拦沙影响,实测和插补泥沙系列,确定多年平均悬移质、推移质年输沙量。3.6.2多沙河流,需提出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平均或中值粒径,矿物成份资料。3.7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7.1说明设计断面位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算依据实测和调查水文资料情况,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方法和高水外延方法,基础确定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8江河水位3.8.1依据设计流量,经过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设计水位时,说明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及设计流量数值、断面冲淤改变情况及水位流量关系线确实定,分析并确定设计断面设计水位。3.8.2依据水位资料直接分析计算时,说明实测水位和水位资料插补情况、采取水位系列长度,对水位资料可靠性和系列一致性、代表性进行评价,提出水位频率计算结果,检验计算结果合理性,确定设计断面设计水位。3.9潮水位3.9.1说明工程地域潮水规律及特征水位,分析潮水和洪水遭遇情况,对潮水位资料可靠性和系列一致性、代表性进行评价,确定设计潮水位及潮水位过程线。3.10水质3.10.1说明工程所在河段现实状况水质情况。3.11水面蒸发3.11.1说明蒸发皿类型及观察情况,不一样蒸发皿蒸发换算系数,大水体和蒸发皿蒸发量换算系数,实测和插补蒸发量系列,基础确定大水体多年平均年、月水面蒸发量。3.12冰情3.12.1概述工程所在河段冰情特征,提出冰情特征值,包含多年平均流冰量和最大冰块尺寸,分析冰情对工程施工和运行可能影响,提出防冰、排冰方法。3.1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3.13.1提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计划。3.14附表、附图和专题汇报3.14.1附表(1)设计依据站历年水文测验情况统计表。(2)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3)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4)经典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表。(5)悬移质输沙量系列表。(6)其它相关附表。3.14.2附图(1)流域水系图(标明水文站、气象站和本工程及已建、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位置)。(2)径流、洪水、暴雨、泥沙等相关插补图。(3)年(期)径流、年(期)降水频率曲线图。(4)洪峰、洪量或暴雨频率曲线图。(5)经典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6)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图。(7)关键水文站和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8)其它相关附图。3.14.3专题汇报(1)水文基础资料复核汇报。(2)可能最大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估算汇报。(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计划汇报。(4)泥沙冲淤监测计划汇报工程地质4.1概述4.1.1概述本工程上阶段勘察关键工程地责问题及结论;包含区域结构稳定性,建库条件、坝(闸、站)址选择和关键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说明本阶段完成工作内容和工作量。4.2区域地质进行区域结构稳定性研究,并对工程场地结构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作出评价。4.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4.3.1地质概况查明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4.3.2水库渗漏对有渗漏问题水库,尤其是喀斯特地域水库,查明渗漏地段地形、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渗漏边界条件和渗漏型式,估计渗漏损失水量,提出防渗处理意见。4.3.3库岸稳定查明库区(尤其是近坝和靠近城镇及关键经济对象地段)坍滑体和潜在不稳定岩土体分布范围、体积、地质结构、边界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叙述在施工期和水库运行期失稳可能性、估计近期和远期滑动、崩坍方法和规模,提出监测和处理方法意见。4.3.4水库浸没查明水库周围、大坝下游及其邻谷地域可能浸没地段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估计可能浸没地段范围和浸没程度和造成影响,提出需要采取处理方法意见。4.3.5固体径流查明水库区有没有大量固体径流采源和范围。4.3.6水库地震查明库区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估计水库诱发地震可能位置和震级。4.3.7防护工程如库区需采取防护工程方法时,查明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4挡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4.1.查明选定坝(闸)址地形、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岩体风化、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4.4.2查明各比较坝(闸)线关键工程地责问题,包含影响坝(闸)基和坝(闸)肩稳定软土层、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位置、规模、性状及组合情况,各含水层水位、分布及水力联络等,尤其是顺河断层、缓倾角软弱结构面分布和特征。提出坝(闸)型、坝(闸)线选择意见;评价选定坝(闸)基岩土体变形、抗滑、渗透稳定性、渗漏量和坝(闸)肩土体稳定条件;进行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处理意见。4.5泄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5.1查明各比较方案地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岩体风化、岩土体透水性、地下水位、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关键工程地责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4.5.2查明选定泄水建筑物地段关键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堰基、边坡和洞室围岩稳定条件和下游消能段抗冲刷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处理方法意见。4.6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6.1查明各比较方案地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岩体风化、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关键工程地责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4.6.2评价选定引水建筑物线路进出口地段地基、边坡和围岩稳定性及渗透稳定性,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围岩分类;对深埋引水洞还应查明地应力等情况。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处理方法意见。4.7厂房(泵站)址工程地质条件4.7.1查明各比较方案地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岩体风化、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关键工程地责问题;对深埋大跨度地下厂房,应查明地应力等情况;提出方案选择意见;4.7.2评价选定建筑物地段关键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面建筑物应着重评价地基和边坡稳定性;对地下建筑物应着重评价进出口洞脸和围岩稳定性;对大跨度地下洞室应依据关键结构面组合和地应力情况,提出轴线选择意见;进行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处理方法意见。4.8通航及过木(鱼)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叙述通航、过木建筑物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评价;提出基础处理方法意见。4.9施工临时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建筑物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评价。4.10输(排)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4.10.1输(排)水渠道(1)分段查明选定线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岩体风化、物理地质现象、近代地震活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查明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淤泥、软土、分散性土、冻土等特殊土分布和性质;对傍山渠道应着重查明山坡岩土体稳定性、泥石流分布特征和对渠道影响;(2)评价地基边坡稳定条件和渗透性;估计产生浸没可能性;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提出处理方法意见。4.10.2输(排)水隧洞(1)分段查明选定线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岩体风化、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对过沟和浅埋地段应着重叙述岩土体组成、结构、强度和透水性;对深埋、地质结构复杂洞段应着重叙述地应力、地温情况及有没有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等情况;(2)评价进出口边坡和围岩稳定性;估计发生涌水、涌砂可能性;进行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方法意见。4.10.3渡槽、倒虹吸、涵闸和桥梁查明渡槽、倒虹吸、涵闸和桥梁部署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评价,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方法意见。4.11堤防及河道整改工程地质条件4.11.1堤防(1)分段查明堤防沿线地形地貌、堤基岩土层组成和结构,应着重叙述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淤泥、软土、分散性土等不良地层分布和性质,和含水层分布、结构和渗透性等;对已建堤防应查明堤基岩土组成和性质、堤身填筑质量、过去溃口和改道情况和有没有潜在隐患等;(2)评价堤基抗滑稳定、渗透稳定和抗冲能力;在地震基础烈度大于Ⅶ度(含Ⅶ度)地域,应评价堤基土在振动条件下产生液化可能性;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方法意见。4.11.2河道(1)分段查明河道沿线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应着重叙述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淤泥、软土、分散性土等分布和性质和含水层分布、结构、地下水位、补给排泄关系和渗透性等;(2)评价边坡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提出处理方法意见。4.12灌(排)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土壤调查4.12.1灌(排)区水文地质条件查明灌(排)区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含水层分布、结构、渗透性、富水程度、水质特征、地下水位及其动态;估计灌(排)水后地下水位和水质可能改变等;进行水文地质分区;提出灌(排)水方法意见。4.12.2灌(排)区土壤调查查明灌(排)区地形地貌、土壤组成、结构、分布、物理化学性质、含盐量、毛细水饱和带高度、给水度和产生浸没地下水临界深度等;对已建灌(排)区要查明盐碱土性质、分布和现实状况;估计灌(排)水对土壤环境和工程环境影响;进行土壤分区;提出土壤改良方法意见。4.13天然建筑材料4.13.1概述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详查天然建筑材料;查明各料场分布、储量、质量、有效层和无效层等和开采运输条件,提出建筑材料物理力学试验结果。4.13.2在天然骨料缺乏地域,应提出人工骨料料源及质量评价。4.13.3当利用施工开挖料作筑坝材料和人工骨料时,应根据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进行调查,提出质量评价。4.14结论及提议4.14.1扼要综述该工程关键工程地责问题评价及结论。4.14.2提出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工作意见。4.15工程地质附图、附表、附件4.15.1附图(1)区域地质图;(2)水库区综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3)关键建筑物区工程地质图(附地层柱状图);(4)关键建筑物区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5)坝(闸)址基岩地质图(包含基岩等高线图);(6)坝(闸)址渗透剖面图;(7)喀斯特区水文地质图;(8)专门性问题工程地质图;(9)灌区水文地质图;(10)灌区土壤分布图及土壤改良分区图;(11)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图;(12)经典钻孔柱状图及坑、槽、洞、井展示图。4.15.2附表岩石、土壤、土料、砂料、水质试验结果表。工程任务和规模5.1工程建设必需性和任务5.1.1概述工程所在河流计划结果及审查关键结论。5.1.2概述项目提议书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审批意见。5.1.3概述和工程相关地域社会经济现实状况及远近期发展计划。5.1.4说明项目在地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总体布局中地位和作用,论证项目建设必需性和迫切性。(1)防洪治涝。说明当地域历史上发生重大洪涝灾难情况及对地域经济和社会造成危害和影响,地域防洪治涝工程设施现实状况及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提升防洪治涝能力要求。(2)河道、河口整改。应说明当地域河道(河口)演变、淤变情况及地域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河道(河口)影响,河道(河口)整改工程现实状况,河道、河口水网区现相关键问题,分析河道(河口)演变趋势,依据地域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河流水沙特征,分析治理河道、河口条件和要求。河道、河口有围垦养殖要求时,应说明垦殖区现实状况及和河道、河口计划关系,依据地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分析岸线利用、围垦养殖对水资源和水工程要求。(3)浇灌。应说明受水地域农业生产现实状况,发生关键旱灾和渍、碱害情况和特点及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浇灌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实状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节水目标,人畜饮水情况,中长久供水需求估计和灌区、水源区水资源情况,分析地域农牧业发展对浇灌及排水要求。(4)供水(调水)。应说明供、受水区水资源和水质情况,受水地域城镇生活、生产用水、节水和供水设施现实状况,水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等。依据地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各行业及各部门用水计划、水中长久需求估计和供需分析、节水计划和目标等,分析受水地域对供水(调水)工程要求。对生态环境保护供水,应说明当地域以往和现实状况生态环境情况,分析生态环境恶化或改变趋势和原因,和对当地域和周围地域影响,分析保护、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性和必需性。(5)水力发电。应说明供电范围内地域电力工业现实状况、电力系统发展计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电项目标需求,概述本项目在电力系统和流域梯级开发中作用和地位,分析其对地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6)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有通航要求时,应说明当地域已经有航运设施能力和工程现实状况,依据地域经济发展、对河道客货运量估计,和航运等相关部门计划,分析研究建设通航工程条件和要求。有过鱼和库区养殖要求时,应说明河道现有水生环境和不一样鱼种洄游习性,依据环境和鱼类保护、养殖要求,结合水库水质估计和水源保护要求,分析研究设置鱼道和库区养殖必需性和条件。5.1.5说明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域计划中作用,分析研究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对本项目综合利用方面要求,结合工程条件,统筹协调各部门要求,确定项目标开发目标和任务主次次序。5.2综合利用工程5.2.1对于综合利用水库,应分析不一样任务对水库水位、库容要求,按各综合利用任务主次次序,基础确定水库利用标准,基础确定各项综合利用任务规模,并说明对水库工程要求。(1)供水。经过供水分析,提出供水确保率、设计水平年设计引(调)水量和流量、引(调)水年内分配过程(长系列或不一样代表年)、取水口位置和高程。(2)防洪。经过防洪、防凌、减淤分析,提出针对不一样防护对象、防洪标准水库控制利用方法和控制泄量、防洪(凌)库容。(3)浇灌。依据灌区设计,提出浇灌引水方法、引水高程、设计引水流量和引水量、设计确保率、引水年内分配过程(长系列或不一样代表年)等。(4)发电。说明电力系统计划用电要求、负荷特征、电源结构和特征、本电站供电范围及在电网中作用、设计确保率。(5)通航。依据航运计划,提出航道等级、估计运输量,通航季节、流量、水深、宽度、水位和变率、确保率等要求。(6)渔业。分析水库过鱼和库区养殖鱼类种类、习性,提出鱼类洄游和库区养殖季节、水温、水深、流量、流速等要求。(7)旅游。分析利用水库结合周围名胜古迹、风景区发展旅游事业对水库工程水位、流量要求。6.1.2以供水为主综合利用水库水库径流调整计算(1)概述所采取基础资料、计算用水文径流结果、径流调整计算时段、上下游用水过程、调整计算标准和方法。(2)计算水库多年平均年供水量、不一样代表年供水量、不一样对象供水量和供水确保率、确保出力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等指标。表列选定径流系列(或代表年)逐年逐时段对不一样对象供水量、调整流量、出力及水头等指标。(3)分析水量利用程度和对各部门用水满足程度;兴利和防洪共用库容时,应分析汛后回蓄情况;调整程度高水库应计算分析梯级或跨流域径流赔偿调整结果。(4)分析水库上游现实状况用水和设计水平年估计用水量,分析水库水源供水可靠性。6.1.3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选择(1)说明在项目提议书阶段对正常蓄水位选择结果和审查意见。(2)说明梯级衔接水位。分析满足供水、浇灌、发电、航运等各部门用水要求和下游生态基流所需调整库容并进行协调,分析库区淹没范围、关键淹没对象及制约条件、移民安置难度和工程建设和地质条件,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3)对分期开发水库工程应分别论证早期及最终规模正常蓄水位,分析其它关键特征水位。(4)说明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分析供水、浇灌、发电、渔业、航运及水库排沙等方面对水库最低水位要求,结合考虑技术经济原因,基础选定死水位。(5)依据泥沙淤积和用水要求,如近期和远期需采取不一样死水位,应进行论证。(6)对死库容较大、供水对象较关键、供水确保率较高水库,应分析特枯水年动用死库容应急供水可行性,初拟最低供水位,提出对进水口部署型式要求。6.1.4洪水调整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1)说明项目提议书阶段对汛期限制水位选择结果,和调洪计算采取基础资料、不一样频率洪水及经典过程线、分期洪水。(2)确定调洪计算标准,基础选定汛期限制水位和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泄洪建筑物规模及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3)必需时对分期汛期限制水位进行研究,分析水库供水效益和后汛期洪水调整计算结果。(4)有防凌要求水库,应依据上游库区和下游河道冰凌特征和防凌要求,基础初定防凌库容。(5)拟建水库上游有已建土石坝水库,且其校核防洪标准低于拟建水库时,应分析上游水库失事对下游水库影响,提出初步处理方法。6.1.5装机容量(1)概述电网负荷估计资料、电源结构和特征,结合水库调整性能及对梯级电站效益增值,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基础选定装机容量。关键水电站应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2)提出电站特征水头计算结果,基础选定机组机型和台数、装机程序及预留机组方案。6.1.6水库泥沙冲淤分析(1)概述泥沙特征,说明泥沙计算标准、方法和关键参数。(2)分析工程综合利用任务、水库调整性能、水库形态、水沙特征,提出不一样水平年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结果。(3)多泥沙河流上水库应研究长久保持有效库容、降低库尾泥沙淤积和淹没方法和调水调沙利用方案。(4)基础确定引水建筑物进水口防沙、排沙运行方法和方法。(5)当水库下游有减淤要求或相关键堤防、取水口时,应进行下游河道冲淤计算。6.1.7回水及其它分析计算(1)说明采取基础资料、计算条件和方法。(2)依据库区不一样淹没影响对象对应洪水标准进行回水计算,和同频率天然水面线对比,基础确定回水尖灭点。(3)多泥沙河流上水库,应考虑泥沙淤积对回水影响。(4)冰情严重地域,应分析河道、库尾形成冰坝可能性,分析冰坝壅水高度、回水范围。6.1.8水库运行方法(1)概述相关部门要求,协调供水、浇灌、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任务关系,确定水库调度利用方案,并说明和其它工程联合利用方法。(2)说明本工程对综合利用各部门满足程度和效益指标。(3)分析建库前、后河道流量改变情况,分析工程运行对下游河道内、外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影响,基础确定赔偿工程方案和规模。(4)库容较大、调整性能很好水库,应确定早期蓄水计划,分析早期蓄水对水库上、下游影响。6.1.9说明水库水质现实状况情况,提出水源保护要求。6.1.10其它综合利用工程对含有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任务其它枢纽工程,应按各项任务主次次序,协调各建筑物之间关系,初拟整个枢纽工程运行方法,基础选定各建筑物规模。5.3防洪工程5.3.1概述流域洪水特征、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洪灾情况、防洪现实状况和防洪要求。5.3.2说明地域防洪工程体系总体布局、洪水调度利用标准,论证防洪保护范围和防洪保护对象,选定防洪标准,确定防洪工程总体方案和建设内容。5.3.4河道和堤防(1)概述河道、堤防现实状况及存在问题,确定各河段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设计水位。(2)论证选定新开河道、堤防线路和堤距。(3)基础选定行洪断面型式,推算洪水水面线,确定堤顶高程。(4)对关键防护河堤,基础选定河道整改工程方法。(5)基础选定跨河、穿堤建筑物位置和规模。(6)研究河道滩地利用方法。计划防护林带。(6)对感潮河段,应考虑潮位对行洪影响。(7)有防凌要求河道,应分析冰凌特征,综合考虑防洪、防凌要求,论证工程规模。5.3.3水库。(1)分析确定水库工程下游河道安全泄量,基础选定水库控制泄量和利用方法。(2)论证选定汛期限制水位,基础确定防洪库容及对应防洪高水位,初选设计、校核洪水位及泄洪设施规模。5.3.5行、蓄、滞洪区。(1)基础选定行、蓄、滞洪区范围,行、蓄、滞洪标准和行、蓄、滞洪水位及对应容积。(2)基础选定行、蓄、滞洪区工程总体部署。(3)研究滞洪区内部排灌及生产方法。(4)基础选定骨干工程规模及关键参数。(5)制订行、蓄洪区利用标准,基础确定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5.4治涝5.4.1概述涝区降雨、涝水特征、涝灾和治涝要求。5.4.2基础确定治涝区范围和治涝分区,分析不一样保护对象排涝要求,确定治涝标准。河流干、支流治涝标准应协调。5.4.3确定涝水承泄区、滞涝区及排水方法和治涝方法,选定涝区治理方案和工程总体部署方案。5.4.4基础确定分区排涝模数,基础选定骨干排涝河道(渠道)、涵闸和堤防设计水位和设计流量,基础选定承泄区水位和滞泄区水位、容积,基础选定抽排泵站设计流量和装机容量。5.4.5初选关键交叉建筑物规模。初选排水经典区部署。5.5河道及河口整改工程5.5.1概述工程区暴雨、洪水、台风、潮汐、泥沙等特征和地形地质条件。5.5.2确定河道整改河段和河口整改区域,确定治理标准。5.5.3研究河床、河口演变规律及河势发展趋势,结合岸线利用、土地开发要求,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治导线和河道、河口整改工程总体部署方案。对水流、时尚形态复杂河口整改工程,应进行专题研究和模型试验。5.5.4基础选定治理河段设计水(潮)位、设计流量、设计河宽及关键河控节点位置。5.5.5垦殖(1)概述地域垦殖计划要求,基础确定垦殖区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水产养殖等开发利用方案及垦殖区范围和面积。(2)分析可利用淡水水源、水量及其确保率。(3)基础选定防洪、防潮、灌、排标准及对应工程部署方案。(4)基础选定挡水堤线、设计洪水位、挡潮水位及堤顶高程,和涵闸规模和关键参数。(5)分析垦殖对河口、港湾及其它方面影晌并提出处理意见。5.6浇灌5.6.1概述浇灌工程所在地域及灌区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农业水利现实状况和发展计划,农村人畜饮水现实状况。5.6.2分析论证浇灌水源不一样水平年可供水量,进行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基础确定灌区开发方法和灌区范围,选定浇灌方法。5.6.3调查灌区土地利用现实状况,进行灌区土地利用计划,依据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资源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浇灌面积,合理确定农林牧业生产结构、作物组成、轮作制度、复种指数和计划产量等。5.6.4分析灌区可能产生涝渍、盐碱化原因,结合灌区地形、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初拟灌区水利土壤改良分区、基础选定排水工程部署和规模,确定排水方法。5.6.5基础确定设计水平年、浇灌设计确保率及农村人畜饮水供水设计确保率。5.6.6分析不一样水文年型作物耗水量、浇灌需水量和农村人畜饮水用水量。确定不一样年型浇灌制度,基础选定浇灌水利用系数,进行灌区供需水量平衡,提出年用水总量和年内分配。5.6.7选定浇灌工程整体计划和总体部署方案,水库浇灌调整水量,库容及对应水位,引水枢纽及泵站等其它水源工程关键建筑物规模和关键参数,干支渠及交叉建筑物位置、设计规模和灌区内部调蓄、泥沙处理、排洪、排水、防治盐喊化等工程关键参数。5.6.8提出经典区田间灌排渠系部署计划。5.7供水工程5.7.1概述受水区水资源总量和开发利用情况,确定受水区范围和关键供水目标、供水对象。5.7.2选定设计水平年及不一样供水对象供水确保率。5.7.3说明地域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计划,基础选定各部门用水定额,估计不一样水平年各部门需水量和需水总量,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分析受水区不一样水平年计划水源和可供水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提出各水平年缺水量、需供水量和供水过程线。5.7.4提出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调水工程总体部署方案。5.7.5分析计划水平年调出区各部门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要求,论证调出区最大可调出水量和经济可调出水量,分析水源工程供水可靠性,提出多年平均年引水量和不一样确保率年引调水量,经过长系列调整计算,确定设计供水量和设计流量。5.7.6选定水源工程、输水工程、调蓄工程部署方案,论证关键建筑物规模。选定供水水库和闸坝正常蓄水位,基础选定汛限水位和死水位,选定取水泵站设计引水流量和装机容量。选定引水渠首和输水干渠、管道(箱涵)设计水位和设计引水流量,基础选定通常工程规模。5.7.7分析泥沙淤积对供水规模、工程规模和工程运行方法影响,基础选定沉沙池等泥沙处理工程规模。5.7.10分析引水前、后河道流量改变情况,分析调水对调出区河道内、外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影响,基础选定赔偿方法(包含工程方法和非工程方法)和规模。5.7.11提出水源保护要求和方法。5.7.12初拟受水区不一样水源工程联合调度、优化配置运行标准。5.8水力发电工程5.8.1说明相关地域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特点及地域经济发展需求,论证供电范围,分析电站在电力系统中作用和位置。5.8.2说明供电地域电力供需现实状况和电力发展计划,分析地域用电发展趋势和电力系统运行特征,估计设计水平年负荷水平及负荷特征。5.8.3说明进行水利动能计算基础资料和基础方法,分析其合理性。确定水库、电站运行方法。确定设计确保率。5.8.4特征水位(1)分析梯级衔接水位、水库淹没数据和制约条件、工程地质和建设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基础选定死水位、汛限水位和调整库容、总库容,初选其它特征水位。(2)选定引水式电站设计引水流量和前池设计水位。5.8.5装机容量(1)综合分析电力系统负荷水平和负荷特征、电源组成及水电站动能经济指标,考虑水库调整性能和工程建设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装机容量(2)装机容量较大、在电力系统中负担关键任务电站应进行电力电量平衡,确定本电站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5.8.6计算电站确保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标,表列选定径流系列调整计算结果。5.9附图5.9.1附图(1)流域(河段)综合利用示意图。(2)供电范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现实状况及远景)。(3)水库库容面积曲线(天然及淤积后)。(4)电力电量平衡图。(5)防洪工程位置图。(6)治涝工程部署图。(7)河道、河口整改工程部署图。(8)灌区工程部署图。(9)供水工程水源及路线部署图。(10)水库回水纵剖面图(天然及淤积后)(11)其它。5.9.2附表(1)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2)水库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水库回水计算结果表6工程场址及建筑物6.1设计依据6.1.1.概述项目提议书阶段相关设计文件评定、审批意见;6.1.2说明工程选址、工程总部署及关键建筑物设计所需相关专业基础资料,包含水文气象数据、地基特征及设计参数、建筑材料特征及设计参数、地震动参数及对应基础烈度、建筑物特征水位及流量等。6.1.3明确引用关键规程规范。6.2工程等别和标准6.2.1说明工程建设规模,关键和次要建筑物组成,经分析论证,确定工程等别、建筑物等级和对应洪水标准。6.2.2确定地震动参数设计采取值及对应设计烈度。列出规程规范要求关键设计许可值。6.3工程选址及选线6.3.1说明比选标准,应在项目提议书论证基础上深入进行方案比选。6.3.2对各场址比较方案,从地形地质条件、关键建筑物型式及部署、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环境影响、淹没影响、投资、工程效益、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后选定工程场址。6.3.3依据堤防保护区防洪计划、工程现实状况、地形地质条件、河道改变规律、筑堤材料、拆迁占地、环境影响和投资等方面,经过方案比选,选定堤防堤线和堤距。6.3.4对浇灌、排水或供水线路各比较方案地形地质条件、输水方法及关键输水建筑物型式、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环境影响、占地、投资、工程效益、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比较选定引输水线路。6.3.5从河道河口演变规律、河势稳定分析、地形地质条件、环境影响、占地、投资等方面综合论证,选定河道整改线和节点位置;依据建设任务,选定人工河道开挖线。6.4关键建筑物选型6.4.1结合工程场址(坝址、闸址、站址、厂址)比选,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部署、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工程投资、拆迁占地、环境影响、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比较,选定基础坝型,基础选定坝型及水闸和泵站型式。6.4.2从地形地质条件、筑堤材料、工期、工程投资、拆迁占地、环境影响、运行条件等方面,经过方案比选,基础选定新建或加固堤防堤型。6.4.3经综合比较初步选定浇灌系统、排水系统基础型式。6.4.4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部署、工程量、施工条件、建材、工期、工程投资、环境影响、运行条件等方面综合论证,基础选定灌排及供水输水方法及关键输水建筑物型式。6.4.5从河道河口演变规律、河势稳定分析、地形地质条件、关键建筑物、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环境影响、占地、投资、工程效益、运行条件、工程现实状况等方面综合论证,基础选定河道整改或人工河道建筑物型式。6.5工程总部署及其它建筑物型式6.5.1依据选定场址及关键建筑物型式,经综合论证比较,基础选定水库、水闸、泵(电)站枢纽总部署及其它关键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型式。6.5.2依据堤防及河道整改工程现实状况,相关防洪排涝、浇灌、交通等要求,基础选定堤防及河道整改工程部署及其它关键建筑物型式。6.5.3经综合论证比较,基础确定灌排及供水工程总部署及渠系建筑物、管道配套建筑物、交叉建筑物型式。说明田间工程经典区选择标准,基础选定田间工程经典区。6.6挡水建筑物6.6.1基础选定挡水建筑物工程部署、结构型式及控制高程、关键尺寸、和岸坡或其它建筑物连接方法;提出建筑物结构设计。6.6.2提出混凝土容重、坝体分区混凝土龄期强度等级、抗渗和抗冻等级、碾压混凝土材料及质量要求;提出土石坝各分区料料源、级配、含水量、填筑标准(压实度、相对密度、孔隙率);提出砌石料及土工合成材料等其它材料质量要求。6.6.3依据建筑物地基(包含岸坡)地质条件和稳定、渗透、强度、变形等特征,初步确定建筑物地基开挖标准、防渗及加固处理方法、不良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6.6.4说明挡水建筑物(包含地基、岸坡和坝肩)稳定、应力、变形、渗透及渗流稳定等计算条件、荷载及其组合、计算方法和初步计算结果。6.7泄水建筑物6.7.1从地形地质条件、泥沙、工程部署、单宽流量、水流流速、流态、消能防冲防蚀方法、工程量、施工、投资和运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基础选定泄水建筑物部署方案。6.7.2基础选定泄水建筑物部署、结构型式和关键控制高程、结构尺寸、消能方法。有排沙、排冰、排污、排漂要求及高速水流泄水建筑物提出对应结构部署和防空蚀、抗磨抗冲方法。6.7.3提出泄水建筑物地基开挖标准,初步选定防渗及地基加固处理方法。6.7.4初步选定隧洞支护、衬砌型式及围岩加固方法。初步选定灌浆、防渗及排水范围、方法。6.7.5说明泄流建筑物运行方法、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水力坡降线、消能、上下游水力衔接、泄水排沙、下游冲淤及其影响等水力条件,说明计算条件、方法,提出计算结果。对关键工程项目,需进行必需水工模型试验;对多泥沙河流关键工程项目,需进行必需泥沙试验或数学模型分析。6.7.6说明关键建筑物稳定、应力、变形等结构计算结果。对关键工程项目或体型复杂结构,计算结果需经物理模型试验验证。6.7.7说明隧洞衬砌计算条件、方法,提出对应计算结果。6.8发电引水建筑物6.8.1从地形地质条件、泥沙、水流流态、工程部署、工程量、施工、投资、运行及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基础选定引水建筑物型式和部署;基础选定各组成建筑物具体位置、部署、结构型式、控制高程和尺寸。6.8.2说明各引水建筑物引用流量、水位、消能、水力坡降线、调压室容量等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初步计算结果。对各建筑物稳定和结构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结果。初步选定地基处理方法。6.9发电厂房(泵站)及开关站(变电站)6.9.1基础选定主副厂房及开关站(变电站)部署、结构型式、面积、高程和关键尺寸等;提出稳定计算及结构计算条件、方法和初步结果。6.9.2提出厂房基础处理方法、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初步结果和支护、衬砌型式。6.10边坡工程6.10.1初定边坡分布和范围、边坡分类和设计标准,基础确定边坡开挖坡度、单坡高度和马道、平台位置及尺寸。6.10.2提出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方法和结果,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对需治理和加固边坡,确定边坡治理和加固设计标准,基础选定工程处理方法。6.10.3对需控制变形边坡,基础确定控制变形技术方法。6.10.4对滑坡体、危岩和坍毁体,依据其滑坡类型、诱发原因、滑体特征,初定治理和加固方法。6.11灌排工程建筑物6.11.1基础选定关键灌排建筑物部署、结构型式、控制高程、关键尺寸。6.11.2说明灌排建筑物流量推算条件和方法,各输水、排水建筑物水位、水力坡降线等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初步计算结果;说明取水、分水、泄水、退水、控制等建筑物过水能力、水力衔接条件、消能防冲计算结果。说明关键河渠交叉建筑物冲刷和淤积计算方法及分析结果。6.11.3说明关键灌排建筑物稳定、应力、变形等计算方法和初步结果。6.11.4初步选定关键灌排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6.11.5初步选定排沙、抗冰冻等工程方法。6.11.6分项提出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工程量。6.11.7说明经典区选择标准,初步选定经典区田间灌排渠系部署,估算经典区田间工程量,估算田间工程工程量。6.12供水工程建筑物6.13通航及过鱼建筑物6.13.1通航建筑物1依据航道等级、类型、线数等要求,初步选定航道设计和整改方案。2依据船闸设计规模、船闸线数、级数等,选定船闸闸址;基础选定船闸部署。3说明船闸结构整体抗滑、抗倾和抗浮稳定应力计算,沉降变形和渗透稳定、边坡稳定计算结果,初步选定地基处理方法;基础选定船闸设计水位和高程、航道净空、闸室、闸首和上下引航道平面部署和控制尺寸等;初步选定口门区和连接段部署;初步选定导航、靠船建筑物及护坡护底工程部署、结构型式。4初步选定升船机型式和部署、提升型式、构件组成及动力系统、提升系统等隶属建筑物部署和控制参数。6.13.2过鱼建筑物1基础选定鱼道位置,初步提出过鱼建筑物部署型式。初步选定鱼道(梯)部署及结构类型。2结合鱼道水力计算初步结果和鱼道在枢纽部署中位置,初步选定鱼道设计流速和鱼道进出口、槽身结构部署、控制尺寸。6.14堤防及河道整改建筑物6.14.1堤防1基础选定堤防型式和穿堤建筑物部署、结构型式。提出堤防和穿堤建筑物抗滑、抗倾稳定、应力沉降变形和渗流、渗透稳定初步计算结果。2新建堤防初步选定堤身土料质量要求、填筑标准及断面设计。3加固堤防依据历年险情、稳定及渗流计算结果、安全判定(检测)意见,初步选定加固方案。4初步选定地基处理方法。5初步选定堤岸防护工程防护范围和型式。6.14.2河道整改建筑物1、初定满足防洪、浇灌、供水、排涝和航运等整改要求整改建筑物部署和各类整改建筑物型式。2、提出整改建筑物、构筑物水力计算和稳定、应力、变形和渗流计算方法和初步结果。3、基础确定整改建筑物结构部署、关键控制尺寸和高程,说明不良地质段建筑物基础处理方法。4、初步提出河道控导工程建筑物部署、断面型式和关键尺寸。5、初步确定险工险段河道护岸工程防护型式、范围和结构设计方案。6.15工程监测6.15.1提出安全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说明工程监测部署标准、范围及监测项目部署型式。6.15.2提出不一样监测项目初定监测断面和测点设计。6.15.3说明自动化监测系统总体设计、部署方案和关键监测内容,提出通讯和数据处理采取方案初步意见。6.16其它建筑物6.16.1说明枢纽部署中多种人行通道安全距离和宽度,初拟各类建筑物在不一样工作条件下防火、防爆、防电气、防雷电、防水、防淹及防机械伤害、防坠落伤害及预报设施和安全设施。6.16.2初定多种工作环境下防噪声、防振动、防尘、防污、防腐蚀、防有害气体和防电磁辐射等不利人体健康安全卫生方法。6.16.3说明坝区、厂区对外永久交通部署、初定交通道路等级、线路设计和路基、路面标准和型式。初定桥涵选址、选型、跨径、桥长及荷载标准和基础型式。6.16.4提出坝区、厂区各类建筑物建筑立面设计比选方案、环境绿化设计,初定建筑造型和绿化总体布局。

6.17工程量汇总6.18工程部署及建筑物附图7机电及金属结构7.1水力机械7.1.1水电站水力机械(1)经方案比较论证,初选水轮发电机组型式及水轮机型号、装机台数及单机容量、水轮机额定水头、机组关键参数及安装高程。(2)对新技术、新材料采取,进行初步分析论证。(3)对水流含沙量大水电站,尤其是过机石英沙含量较多情况,提出预防或降低水轮机关键过流部件磨蚀方法。(4)提出机组调整确保计算初步结果。(5)初选主机隶属设备调速器、油压装置、自动化元件及水轮机进水阀型式、数量。(6)初选机修设备规模、设备型式及数量。7.1.2泵站水力机械(1)经方案比较论证,初选水泵型式及水泵型号、装机台数及单机配套功率、机组关键参数及安装高程。(2)对新技术、新材料采取,进行初步分析论证。(3)当水源含沙量大时,提出水泵关键过流部件抗磨蚀方法。★(4)初选水泵叶片调整机构操作方法及关键设备。或其它调速运行方法及设备。★(5)经方案比较论证,初选进、出水流道型式、优化型线;初选断流方法。★(6)初选水泵机组运行方法。★(7)初选在水泵进口设置电动检修蝶阀,在水泵出口设置液控缓闭蝶阀及电动检修蝶阀规格和数量。7.1.3辅助机械及辅助设备系统选择。(1)初选厂内起重设备型式、数量。(2)初选技术供排水、油、压缩空气及水力监测系统设备型式、数量及部署。7.1.4关键水力机械部署(1)初定主、副厂房控制尺寸。(2)初定关键水力机械设备部署。★7.1.5长距离输水压力管道工程(1)初选空气阀、泄水阀、调整阀、电动检修蝶阀规格、数量及部署。(2)提出输水全系统水力过渡过程专题研究初步计算结果。7.2电工一次接入系统方法7.2.1概述7.2.1.1概述水电站、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初选地理位置,电站总装机容量、单机容量和装机台数,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总用电负荷、单台设备最大容量等,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关键任务和作用及所在地域电力发展现实状况和电力发展计划概况。7.2.1.2依据水电站、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接入系统设计结果,初选工程送电或供电电压等级、送出线路或供电线路回路数和电力系统连接地点、距离等。7.2.1.3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供电方法设计,应提出初步用电负荷统计结果,初步确定负荷等级。7.2.2电气主接线(1)依据工程关键任务和电站、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装机或用电规模、台数和初选接入电力系统方法等综合原因,提出三个以上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经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后提出初选电气主接线方案。(2)初选厂(站)用电源引接方法及厂坝区、航道设施和工程管理设施供电方法,初选厂(站)用电系统接线。7.2.3关键电气设备选择和部署7.2.3.1列表提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7.2.3.2初选水电站、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发电机或电动机、主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发电机断路器、高压电缆、母线等关键电气设备型式、规格、关键技术参数和数量。7.2.3.3初选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电动机开启方法及开启装置设备型式、关键技术参数和数量。7.2.3.4说明主、副厂房部署位置和型式,关键电力设备部署和进、出线方法。7.2.3.5水电站、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开关站或变电站设备部署型式和位置,应提出两个以上主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部署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经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后初选择主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部署型式和位置。7.2.3.6对电力设备大、重件运输及现场组装等特殊问题应作专题叙述。7.2.3.7初选泵站、远距离输水工程、浇灌工程和水闸工程输电线路线路长度、杆塔型式、导线截面等关键技术参数。7.2.4过电压保护及接地7.2.4.1初选绝缘配合标准和中性点接地方法,提出过电压保护方案。7.2.4.2初选全厂(站)接地设计方案,提出接地电阻初步计算结果。对高电阻率地域接地设计,要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初步处理方法。7.3(电工二次)7.3.1初选自动化及监控(含监控、监测、监视及自动控制)系统、继电保护、励磁系统、操作控制电源、电气传动控制、通信工程(含接入系统和水情测报)等设计方案和关键设备。7.3.2大型自动化监控系统(通信或信息化工程),应进行专题设计,初选设计方案及关键设备。7.3.3初选监控及调度中心位置及部署方案7.4金属结构7.4.1研究并初选各水工建筑物(如泄水、引水、输水、电站、泵站等)闸门、拦污栅、阀和启闭机等型式、尺寸、容量和数量等关键技术参数和部署方案;对初选部署方案简明论证并说明操作运行标准和制造、运输、安装、检修初步条件,提出预防冰冻、淤堵、空蚀、磨损、振动等初选标准。7.4.2论证并初选其它建筑物(如通航、过木、过渔等)金属结构及机械设备规模、型式、关键参数和部署方案。7.4.3列出关键金属结构分项(技术参数、工程量等)汇总表。7.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整7.5.1地面式厂房(1)初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整设计方案。(2)初选关键设备型式、数量及部署。7.5.2坝内式、半地下式或地下式厂房★(1)提出采暖通风和空气调整、事故排烟专题研究初步计算结果,初选设计方案。(2)初选关键设备型式、数量及部署。7.6消防7.6.1初选水电厂(泵站)、厂区、关键建筑物及通航设施等消防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机电设备消防方案。7.6.2初选关键消防设备型式、数量及部署。7.7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7.8附图、附表7.8.1附图1、水轮机(水泵)水力模型综合特征曲线。★2、水泵单机、多机并联调速运行多种工况综合特征曲线。★3、输水全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多种工怳水压力沿程分布曲线;蝶阀开度、水泵转速、流量相对值等曲线。4、电站或泵站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5、电气主接线图;6、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图;7、开关站或变电站设备部署图;8、开关站或变电站设备部署方案比较图9、自动化监控(通信或信息化工程)、监测监视等系统结构配置图。10、推荐方案各部位工程关键闸门及启闭机部署图。11、关键闸门门叶及门槽总图。12、特殊结构或采取新技术新工艺零部件总装配图。7.8.2附表1、水轮机(水泵)机型、水力模型、装机台数及水轮机额定水头方案比较表。2、关键水力机械设备表。3、采暖通风和空气调整、消防关键设备表。4、关键电气设备表。5、关键监控(监测、监视)及通信设备表。6、推荐方案各部位工程金属结构分项(技术参数、工程量等)汇总表。工程管理8.1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设置8.1.1应根据国务院印发水利产业政策,依据水利建设项目标功效和作用,确定水利建设项目类别。8.1.2应根据国务院体改办相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对现有水利工程分类定性标准,依据项目建设具体情况及对建设资金结构等多个原因综合分析,初步确定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单位类别和性质。1负担防洪、排涝等纯公益性任务水利工程,其管理单位可定性为机关。2负担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性任务水利工程,其管理单位可定为企业。3既负担公益任务又负担经营性任务水利工程,应依据财务收支情况及综合原因,确定其性质。对含有自收自支能力并经综合分析后可定为企业性质;对不含有自收自支能力和含有部分自收自支可定为事业性质。8.1.3应依据项目建设类别、性质、地理位置等原因,确定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或管理模式。8.1.4应基础确定建设期管理单位、运行期管理单位外部隶属关系,初步确定对应职责和权利。8.1.5对建设期管理单位已确定为事业性质水利建设项目,应初步确定内部机构设置方案及各职能部门职责和权利。8.1.6对于含有经营性水利建设项目且管理单位确定为企业,应根据相关要求初步确定建设期、运行期管理单位机构设置方案相关内容。8.1.7应依据其管理模式及机构设置方案,根据相关要求初步确定管理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8.1.8应明确列入本项目内水情测报系统或其它水文设施、通信系统等内容管理隶属关系及机构设置方案。8.1.9对于由多个子工程组成复杂水利建设项目,应明确各子工程隶属关系。对划归本建设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及维护运行子项目,应分别提出对应内容。8.2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8.2.1对单一工程或多个子工程组成水利建设项目,应根据水利工程类别,依据对应管理设计规范,并考虑地方法规相关要求,初步确定建设项目标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8.2.2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提出土地征用方案。8.2.3应依据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要求,初步确定对应管理措施。8.2.4初步确定管理范围土地开发计划。8.3工程调度利用8.3.1依据工程所在流域(河道)综合计划要求,和工程开发任务,提出工程各项任务间相互关系,确定调度利用基础标准,初步确定调度利用规程。8.3.2对运行期划归本项目管理子项目,应初步确定运行规则和对应管理措施。8.3.3初步确定预报系统、工程观察、监测项目标管理措施及技术要求。8.3.4初步提出工程管理措施及关键管理方法。8.4工程管理运行机制8.4.1应初步确定工程建设期管理单位组建方案和管理运行模式。8.4.1.1新建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工程类别、性质、建设单位隶属关系,依据相关要求初步确定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初步确定建设期管理单位相关内容。8.4.1.2改扩建、除险加固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相关要求并结合工程管理单位现行隶属关系,初步确定项目建设期管理单位相关内容。8.4.1.3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工程投资估算,简述工程投资组成及分年度使用计划。8.4.1.4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工程投资估算、贷款能力测算等结果,简述建设资金筹措方案。8.4.1.5应附除中央以外其它投资方出资承诺文件。8.4.2应初步确定工程建成后维持运行所需管理维护费用,应提出各项费用起源及应采取方法。8.4.2.1初定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财务测算结果简述年运行费测算内容,并依据相关政策说明经费起源。并附对应政策文件。8.4.2.2初定为准公益性(经测算年销售收入小于年运行费)水管单位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财务计算结果,简述推荐方案水价、电价、年销售收入及年运行费测算结果;简述依据相关政策应赔偿给水管单位年运行费数额及其经费起源;简述大修理费、设备更新改造费起源。8.4.2.3初定为准公益性(经测算年销售收入大于年运行费,但小于总成本费用)水管单位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财务计算结果将工程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简述各类管理经费起源及组成。8.4.2.4初定为经营性水管单位且经测算含有贷款能力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财务计算和贷款能力测算结果,简述还贷期、还贷后经营项目(供水、发电等)销售价格、管理单位年销售收入、年运行费和总成本费用等。8.4.2.5应附相关部门对水、电承销协议或承诺函;相关部门出具支付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工程年运行费和赔偿支付不含有自收自支能力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工程年运行费承诺文件。8.5工程管理设施和设备8.5.1对改扩建、除险加固项目,应明确现有管理单位生产、生活设施,各类交通工具数量及质量情况。8.5.2依据管理单位任务、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初步确定工程管理所需生产、生活设施项目标内容和数量。8.5.3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初步确定满足工程观察和监测要求设施及设备数量。为满足工程观察、监测精度或质量要求,应明确对应对其设备、设施维护管理技术要求。8.5.4应简述列入本项目标水情测报系统或其它水文设施管理技术要求。8.5.5简述列入本项目标通信调度系统所包含范围、功效和管理情况,初步确定通信设施及设备数量。初步提出其关键管理技术要求。8.5.6依据管理单位管辖范围和管理内容,叙述配置交通工具必需性,初步确定各类交通工具数量。9施工组织设计9.1施工条件9.1.1简述工程部署特点、施工场地条件、水文、地质、气象、冰情等基础情况。9.1.2简述对外交通(铁路、公路、水运)现况、近期及工程管理拟建交通设施。9.1.3建筑材料起源,水、电等供给条件,当地可能提供修配加工条件。9.1.4施工期(包含早期蓄水)通航、排水、下游排冰及供水等要求。9.1.5对工程建设期相关要求及意见。9.2天然建筑材料9.2.1分析砂砾料、石料、土料等多种料场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开采取得率和利用率及关键技术参数,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料场,提出开采工艺,选择开采、运输及加工设备。9.2.2提出各类开挖料利用方法和利用率。9.3施工导流9.3.1确定各期导流建筑物等级,选定导流及坝体临时拦洪度汛洪水标准、施工时段,导流流量。9.3.2选定施工导流方法,比选各期导流建筑物部署、结构型式及地基防渗方法,提出对应工程量。初步选定施工期通航、排冰、下闸蓄水、下游供水等方法。9.3.3基础选定截流方法、时段和流量。9.3.4基础确定导流建筑物和永久工程相结合可行性。9.4主体工程9.4.1基础选定关键工程(包含导流工程)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估列关键施工机械设备。9.4.2论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用于本工程可行性。9.5施工交通及施工总部署9.5.1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场内关键交通干线部署,提出对应工程量和公路等级标准。9.5.2研究关键施工工厂、生活设施规模,并进行计划和部署,研究弃渣场计划,提出临建工程量及施工占地。9.5.3基础确定施工总体部署。9.6施工总进度9.6.1提出施工总进度安排标准。安排施工总进度,确定施工总工期。研究提前发挥工程效益和提前发电方法方案。9.6.2提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控制进度,叙述各阶段施工控制性进度和对应施工强度,进行施工强度及土石方平衡,估列工程所需三材数量和劳动力。9.7附图、附表9.7.1附图(1)对外交通图。(2)施工导流方案部署图。(3)关键主体工程施工方法部署图(4)施工总部署图。9.7.2附表(1)施工总进度表。(2)主体及临时工程量汇总表。淹没处理和工程占地10.1初步进行工程建设所在地地理位置,水库淹没、工程征(占)地包含地域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情况调查。10.2水库淹没处理和工程征(占)处理范围10.2.1初步确定水库淹没土地征用、居民迁移和专业项目迁建设计洪水标准,对多泥沙河流初步确定泥沙淤积计算年限,对推荐正常蓄水位计算水库洪水回水曲线,初步确定工程征(占)地标准和标准。10.2.2初步查明库周围塌岸、滑坡、浸没及其它影响范围,初步确定水库淹没影响范围、工程征(占)地处理范围。10.3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实物指标10.3.1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实物指标调查组织、时间、内容和方法。10.3.2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农村实物指标调查结果,包含包含行政区域,户数、人口,房屋、隶属物,耕地、林地、果园、牧草地等。10.3.3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影响城(集)镇规模(人口、占地等)和该城(集)镇在本区域社会、经济地位,实物指标结果,受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地影响程度和迁建地点、规模。10.3.4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影响铁路、等级公路、大中型工矿企业、10kV以上输电线路和设施等专业项目及矿产资源、地面文物古迹等级、规模、影响程度等实物指标内容。10.3.5对实物指标调查结果精度进行分析。10.4移民安置10.4.1初步确定移民安置计划水平年、确定人口自然增加率等相关参数,以行政村为单位计算生产安置人口和搬迁人口。10.4.2确定生产安置目标值。10.4.3以乡为单位,初步分析安置环境容量,在征求相关地方政府意见基础上,初步确定推荐水位方案农村移民安置去向和生产安置方法。10.4.4对初步选定农村移民安置点新址地质和水源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初勘。10.4.5确定农村移民安置居民点新址建设基础设施规模和各项建设标准。10.4.6对初步选定城(集)迁建新址地质和水源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初勘。编制集镇总体计划、城市迁建选址计划。10.4.7提出大中型工矿企业迁建方法和地点意向性方案,制订专业项目恢复改建初步计划方案,对35kV以上电力线路、三级以上公路等关键专业项目逐条、逐处提出初步计划方案。10.4.8需要时提出对矿产资源初步处理意见。10.4.9对含有防护条件关键淹没对象,进行防护方案论证,提出可行性研究汇报。10.4.10提出下阶段做好移民安置计划意见。10.5移民赔偿投资估算10.5.1确定移民赔偿投资估算编制标准和依据。10.5.2应结合相关要求和相邻类似工程合理确定各类赔偿单价。10.5.3以实物指标为基础,结合初步移民安置计划,根据确定编制标准和依据,编制移民赔偿投资估算。10.5.4汇总列出分项投资、总投资,并估列分年投资。10.6附件、附图10.6.1附件(1)实物指标调查结果。(2)各相关部门协议、协议和承诺等文件资料。(3)防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10.6.2附图(1)水库淹没示意图。(2)工程建设征(占)地范围图。(3)移民安置计划示意图。环境影响评价11.1概述11.1.1概述环境影响汇报书编制情况。11.2环境现实状况调查和评价11.2.1依据工程特征和影响地域环境特点,明确调查范围、方法和内容。1、环境现实状况调查范围应为工程影响区域,包含施工区、淹没区、移民安置区、水源区、输水沿线区、受水区、工程上下游河段、湖泊、湿地、河口区等。2、环境现实状况调查内容关键包含生态、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地质环境、经济社会环境等。11.2.2明确工程建设和环境敏感点关系,提出关键环境保护目标。11.2.3应明确现实状况存在关键环境问题和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环境现实状况评价。11.3环境影响估计和评价11.3.2生态影响应估计评价工程产生生态影响。对包含自然保护区、珍稀保护物种工程,应估计对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及保护区结构和功效影响。11.3.2水环境影响应估计评价工程实施后对水环境影响。对包含取水口和减水河段,应估计对取水口和河段水环境容量影响,评价能否满足水功效区划要求水体功效和水质目标。11.3.4土壤环境影响应估计评价工程实施后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功效影响。11.3.5人群健康影响应估计评价工程建设引发自然疫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地方病等疾病流行对周围人群及施工人员健康影响。11.3.3施工期环境影响应估计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对受纳水体、环境空气和噪声敏感目标影响。11.3.4移民安置环境影响应估计移民安置活动对生态、水环境和人群健康等影响,评价安置方案环境合理性。11.3.4应依据工程特征进行水文、泥沙、局地气候、环境地质、景观和文物、社会经济等其它环境因子估计评价。11.4环境保护对策方法11.4.1水环境保护应提出水质保护、水环境容量恢复和赔偿、水温恢复等对策方法。11.4.2生态保护应提出最小生态用水、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保护、过鱼设施、人工繁殖放流、设置保护区等保护和管理方法等对策方法。11.4.3土壤环境保护应提出土壤质量保护和污染防治对策方法。11.4.4人群健康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