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同步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同步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同步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同步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同步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固基培优阶梯训练题目录第一阶教材必备知识精炼——基础通关第二阶易错易混疑难集训——期中期末通关1.下图为漫画《四人的聚会》,描绘了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和德国总理希特勒正在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举行聚会的场景(墙上挂着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肖像),并庆祝道:“好了,在我们继续前,先要作自我牺牲。”漫画所示的这一“聚会”()A.协调了欧洲的国际关系 B.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C.遏制了法西斯侵略扩张 D.维护了四国的根本利益【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爆发前夕(欧洲)。据本题材料“墙上挂着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肖像”,“好了,在我们继续前,先要作自我牺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聚会”为慕尼黑会议,英法希望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利益,以延缓德国的扩张步伐,其结果却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扩张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项正确;该会议通过牺牲小国的利益以换取英法短暂的和平,并未协调欧洲的国际关系,排除A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没有起到遏制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作用,排除C项;该会议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法两国也很快遭到德意志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D.英法绥靖政策和苏联中立自保【答案】B【解析】略3.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国民收入(亿美元)6802201001706040国防开支所占比(%)1.55.79.123.514.528.2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扩军备战,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据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及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故C项正确。4.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空军出动数百架重型轰炸机,对某个国家主要机场、海军基地等重要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袭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此事件表明()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B项正确;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是在1936年,与日本有关,故A项错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是在1936年,故C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在1942年,故D项错误。故选:B。5.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对日本宣战;中国政府于12月9日对日本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材料说明,太平洋战争()A.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B.推动了二战的范围扩大C.促使中国卷入反法西斯的战争 D.促使多国矛盾开始爆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爆发后,参战的国家增多,表明二战的范围扩大,B项正确;1941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促使中国卷入反法西斯的战争不能体现整个材料,排除C项;促使多国矛盾开始爆发中“开始”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6.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B.英、美等国从根本上放弃反共政策而联合苏联C.法西斯国家战争消耗太大,无力继续战争D.美、苏、英等大国参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答案】A【解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A项正确;B.二战时期,英、美等国并未从根本上放弃反共政策,B项错误;C.法西斯国家战争消耗太大,无力继续战争只是客观因素,不是反法西斯战争能够获胜的根本原因,C项错误;D.美、苏、英等大国参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只是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客观条件,并非其根本原因,D项错误。故选:A。7.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宣言关于领土问题的规定,其现实意义是()A.防范了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B.为战后中国处理领土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C.支持和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D.建立了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答案】B【解析】《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日本必须将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这为战后中国处理领土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故B项正确;宣言关于领土问题的规定并不能防范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排除A项;材料与支持和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建立了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无关,排除C、D两项。8.1943年,在各国商讨分区占领德国事宜时,美国提议奥地利应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加上德国南部,受美国占领。苏联对此坚决反对,认为德奥应一分为二,奥地利也应由几个大国分区占领。1944年10月丘吉尔和斯大林密谈,对巴尔干半岛有关国家按百分比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这就是所谓的“百分比协定”。由此可见()A.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B.雅尔塔体系利于战后欧洲自主发展C.苏、美、英自觉遵循“大国一致”原则D.划分势力范围利于巴尔干半岛稳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的世界。材料体现的是英美苏三国划分势力范围,肆意践踏他国主权,说明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A项正确;英美苏对战败国的占领以及势力范围的划分,践踏了他国主权,不利于战后欧洲自主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苏、美、英自觉遵循“大国一致”原则,排除C项;英美苏三国在巴尔干半岛划分势力范围,进行争夺,践踏他国主权,不利于巴尔干半岛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9.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在国联的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与国联相比,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主要是由于其确定()A.“全体一致”原则 B.“大国一致”原则C.“集体防御”原则 D.“民族自决”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中“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可知,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处理国际问题更为有效,B项正确;全体一致原则是国际联盟采用的议事原则,即国联所做决议需由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方可生效,若有任何成员否决则决议无效,排除A项;所谓“集体防御原则”是指,任何一个北约成员国与他国爆发战争时,北约必须给予援助,包括动用武力,排除C项;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削弱帝国主义施行强权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从思想、经济、社会和组织诸方面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据此可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A.促进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C.清除了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D.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可知,二战不但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还传播了新的思想,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二战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没有提及两极格局,排除A项;清除了法西斯主义的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二战对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的削弱,为民族解放运动做铺垫,没有体现国际关系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时间远远超出了1914年时的预想,也最终让欧洲人从那种普遍弥漫的乐观情绪中猛然惊醒。不过,很多欧洲人还是重新打起了精神。一个永久性的外交圆桌会议在日内瓦设立,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联盟”。作为一个以和平为目的的议会,国际联盟可能是截至那时的所有国家历史上最为勇敢的一次试验。然而,国际联盟虽然背负着全世界自由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厚望,却只成了一个辩论俱乐部。——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从非洲到月球》材料二:冷战结束后,在自由和平理论指导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稳定行动介入冲突后国家的建构,推动西方式民主政权改造。在二十多年中,从波黑的战后重建到阿富汗战争的失败,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其安全利益认知的变化,稳定行动在目标、内容、标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从“征服者模式”向“殖民者模式”演变的特点。美国、法国等通过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话语权的控制,尤其是通过控制稳定特派团的安理会决议,将不同的稳定行动模式引入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使各时期的联合国稳定特派团执行不同模式的稳定行动,导致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大国维护其安全利益的工具。——摘编自何星《稳定行动的演变及其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联合因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与国联的差异,并谈谈你对改进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活动的建议。【答案】(1)条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地区联系加强;人们对避免战争、保持和平的期待;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2)差异:国际联盟只是一个辩论俱乐部,无力真正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通过维和行动、稳定行动等遏制冲突;国联采取“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主要采取“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以五个大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具有强大的威信和执行力。建议:坚决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性及其决议有效性;推动联合国维和机制改革;将联合国维和行动建设成为有效维护世界和平的真正的多边国际安全治理机制。【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下,各国交往日益紧密;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得出一战后,战争的和平思潮兴起,需要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战后秩序;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主张建立国际联盟。根据所学可知,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后者更具有现实合理性和权威性;根据“自由和平理论”和所学可知,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多于国联,而且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无所建树,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而联合国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材料“成为西方大国……的工具”得出建议为加强合作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2023·河南洛阳高一下期末·12)下图是英国漫画家创作于1934年的漫画:左边的希特勒托起的皇冠上镌刻着“总统”“总理”和“陆军司令”的字样,右侧的俾斯麦见状感慨道:“我曾经认为德国最大危险是社会主义。现在我不确定,是否有更大的危险。”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德国法西斯奉行君主专制原则B.旨在说明法西斯专制缺乏群众基础C.说明德国国内意识形态的斗争尖锐D.作者对德国纳粹势力崛起表示担忧【答案】D【解析】据漫画可知,希特勒已经总览德国大权,同时作者借俾斯麦之口,指出了希特勒是更大的威胁,担忧当时德国政局的变化,即对德国纳粹势力崛起表示担忧,故选D项;德国法西斯奉行独裁统治,希特勒是总统、总理而不是君主,排除A项;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排除B项;“德国最大危险是社会主义……危险”强调希特勒是更大的威胁,而非国内意识形态的斗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或法西斯主义),排除C项。13.(2023·安徽马鞍山高一下期末·18)表2:1937年英、法两国部分政治家的言论国家政治家言论法博内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应享有广泛自由法肖当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它在奥地利的势力英哈里法克斯凡尔赛强制条约的错误必须加以纠正这些言论()A.避免了英法卷入战争泥潭B.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C.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体现了公正的外交立场【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1937年,部分英法政治家对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扩张的行为不加制止,《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处置过于严厉维,这实际上是在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故选B项;“避免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纵容,不可能促进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C项;材料中部分政治家明显从牺牲小国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不是外交公正立场的体现,排除D项。14.(2023·四川巴中高一下期末·11)表1为1928—1944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表1时间19281932193419371938194019421944国民生产总值1039587660919861101416192198据上表可推知()A.战争对美国经济的繁荣产生重大影响B.罗斯福新政推动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C.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革命性改变D.国际协调的加强促进了美国经济复苏【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从1940年开始至1944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明显增加,这段期间刚好是二战时期,美国进行大规模军事生产,推动了经济繁荣,故选A项;虽然罗斯福新政在短期内推动了经济恢复,但未产生持续影响,这从1937年至194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变化可知,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这时期的美国社会性质没有变化,经济运行机制不可能发生革命性变化,排除C项;1940—1944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国际协调加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5.(2023·山东临沂高一下期末·17)图4为1937—1945年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这体现了()图4A.欧洲国家的联合B.战争胜负的结局C.冷战对峙的格局D.强权政治的烙印【答案】D【解析】由地图可以看出,与1937年相比,1945年波兰的东部领土挨着苏联的部分缩小了很大一块,这是苏联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强行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所以带有强权政治的烙印,故选D项;欧洲国家的联合是在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波兰领土的缩小是苏联为了应对将要面临的法西斯侵略而实施的强权行为,而不是战争胜负的结局,排除B项;冷战对峙发生在二战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6.(2023·浙江绍兴上虞区高一下期末·23)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下列与二战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九一八事变发生②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③《联合国家宣言》签署④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答案】C【解析】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故①排在第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12月,故④排在第二;《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于1942年1月,故③排在第三;斯大林格勒战役于1943年2月取得胜利,故②排在最后;选择C项符合题意。17.(2023·江苏盐城高一下期末·14)巴黎和会从战胜国的绝对利益出发,一味强迫德国接受“有罪”之说,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土等方面对德国实行严惩。但在以雅尔塔会议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德国人要吃饭”成为新的口号,不再一味地打击和宰割战败国。这说明雅尔塔体系()A.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B.致力于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D.倡导不同制度国家合作共处【答案】B【解析】据材料“不再一味地打击和宰割战败国”可知雅尔塔体系注重缓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立足于战后国家经济恢复的需要,说明雅尔塔体系注重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故选B项;德国属于战败国,不存在大国相互妥协的说法,排除A项;“不再一味地打击和宰割战败国”说明雅尔塔体系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战败国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大国对弱势国家发展的尊重,排除C项;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欧美国家的社会制度是一样的,排除D项。18.(2023·甘肃陇南高一下期末·12)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台湾的宣传指示》,指出“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它是中国的”。1950年1月5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一项声明中再次表示“当台湾被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曾对此提出过法律上的疑难”。美国对中国台湾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是基于()A.中美关系的发展B.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C.日本的战败投降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B【解析】据材料“美国国务院‘没有任何人’”可知,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与开罗会议的决议一致,开罗宣言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因此美国对中国台湾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故选B项;建国之初,两大阵营冷战对峙,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对华封锁、威慑,排除A项;1945年,日本已经投降,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后,这与题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19.(2023·福建三明五地高一下期末·13)国际组织诸如联合国表决机制中的一票否决权能使不同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组织内部存在着悬殊的地位。该表决机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组织成员间力量对比的失衡B.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C.国际组织对表决效率要求的提高D.适应了国际组织权责一致的要求【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明显的大国色彩,是国际政治斗争和大国实力抗衡的结果,故选A项;二战后,英法的国家力量相对衰落,但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排除B项;一票否决权可能会提高表决速度,但对国际事务的合理解决带来不利影响,而使国际事务更加复杂,排除C项;一票否决权虽可以让某些超级大国在联合国享有更多权利,但不能确保这个国家必定承担责任,排除D项。20.(2023·江苏苏州高一下期末·12)据《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载,雅尔塔体系包括:欧洲雅尔塔体系,即通过分区占领划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东亚雅尔塔体系,即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即把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体现出雅尔塔体系()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B.顺应多极化的趋势C.承认民族解放运动D.倡导和平民主原则【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下册第17课所学可知,雅尔塔体系在欧洲、亚洲主要按照美苏的意志来划分势力范围,“中间地带”交由联合国托管,也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故选A项;“顺应”不合逻辑、史实,应为“不利于”,排除B项;“承认民族解放运动”与材料中“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转交给联合国托管”相悖,排除C项;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但“通过分区占领划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把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排除D项。21.(2023·浙江浙北G2高一下期中联考·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的不同之处是()①其强权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②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③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走向美苏对峙局面④以严厉制裁战败国和瓜分殖民地为目的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解析】“其强权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是雅尔塔体系、凡华体系都存在的特点,故①错误;据纲要下册第17课所学—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逐渐的共处与合作,故②正确;据纲要下册第17课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为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故③正确;“以严厉制裁战败国和瓜分殖民地为目的”是凡华体系的特点,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2.阅读下面大事年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