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范条文说明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3/0F/wKhkGGaljv2AFDUwAABIRPhN2rw060.jpg)
![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范条文说明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3/0F/wKhkGGaljv2AFDUwAABIRPhN2rw0602.jpg)
![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范条文说明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3/0F/wKhkGGaljv2AFDUwAABIRPhN2rw0603.jpg)
![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范条文说明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3/0F/wKhkGGaljv2AFDUwAABIRPhN2rw0604.jpg)
![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范条文说明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3/0F/wKhkGGaljv2AFDUwAABIRPhN2rw0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 PAGE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条文说明(征求意见稿)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5)2.1术语………(5)2.2符号………(5)3取水量指标……………………(10)4生产水水质……….………………(10)5给水排水系统设置………………(10)5.1一般规定…………………(10)5.2给水系统……….……………(10)5.3排水系统……….…………(10)5.4循环水系统……….……………(10)5.5回用水系统………………….(10)5.6雨水利用系统………….……(10)6泵站…….………(10)6.1一般规定………………….…(10)6.2泵站(场)布置……………(10)6.3水泵选择及配置………….(10)6.4附属设施………………….(10)7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10)7.1一般规定…………………….(10)7.2冷却…………………….(10)7.3水质稳定设施…………(10)7.4补充水设施……………….(10)8接冷却水循环系统………………(10)8.1一般规定……………….…(10)8.2设备及钢(铁)坯喷淋循环冷却水系统……10)8.4转炉烟气净化污水处理系统….…………(10)8.5高炉水渣粒化水系统……(10)8.6层流冷却循环水系统…….(10)9废水处理系统……………………(10)9.1含油及乳化液废水处理………………….(10)9.2平整液废水处理……………….…………(10)9.3含铬废水处理………………….………(10)9.4含酸废水处理……………….……………(10)9.5含碱废水处理…………….………………(10)9.6全厂废水处理…………….(10)9.7焦化废水处理…………….(10)10安全供水系统………………….(10)10.1一般规定…………………(10)10.2安全供水用户、安全供水量及供水时间…………….(10)10.3安全供水设施……………(10)10.4监控设施…………………(10)11污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0)11.1一般规定…………………(10)11.2污泥浓缩及污泥量………(10)11.3污泥脱水与处置…………(10)11.4焦化污泥处理和处置……(10)12检测和控制系统……….………(10)12.1一般规定…………………(10)12.2取样检测…………………(10)12.3在线检测…………………(10)12.4控制………(10)12.5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10)13给水排水管道………….………(10)13.1一般规定…………………(10)13.2平面布置…………………(10)13.3立面布置…………………(10)13.4管廊及管桥布置……….(10)13.5管材及附属构件…………(10)13.6管道绝热…………………(10)13.7管道防腐与涂漆…………(10)13.8管道基础…………………(10)1总则本条阐述本规范制定的目的。世界钢铁协会日前公布,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678亿吨,几乎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钢铁行业是高用水行业,既是用水大户又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因此节约用水、合理用水、规范用水、减少排污、保护水资源是钢铁行业的重要任务。统一规范钢铁企业工程用水,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减排、管理方便,就是我们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本条阐述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钢铁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与给水排水有关的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个设计阶段。1.0.3钢铁企业的给水排水工程属于钢铁企业总体规划中的公辅设施,应服从于钢铁企业的总体规划,水源选择、净水厂位置、1.0.4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是钢铁企业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首要任务。1.0.5钢铁企业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尽量减少排放,只要有外排,就必须要进行处理。排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并应计量3取水量指标3.0.1~3.0.5钢铁联合企业取水量由各个生产单元组成。缺少某些单元的钢厂,其缺少单元的指标空缺,不得占用。总指标中不含缺少单元的指标。选矿、采矿、钢铁联合企业内的发电厂用水、焦化的化产等不占吨钢取水量指标。全厂取水量计算:根据企业年钢产量计算取水量。按下式计算。Q--全厂取水量,单位:m3/hN--年产钢量,单位:t×104/an――吨钢取水量指标,m3/t(钢)〔例〕:某钢厂年产200万吨钢,吨钢取水量为6m3/t(钢),求该厂每小时计划取=6×200×104/(300×24)=1667m3/h关于吨钢取水量在《钢铁企业节水规范》中已有规定,本规范在企业规模上作了细化,规定得更详细。分析调研资料,部分企业现在已达到或比规范的指标先进,但相当的企业要达到指标还须做出努力,本规范考虑到国内钢铁企业总体情况及可实施性,制定了该指标。企业总取水规模还应包括不占指标的单元的用水量。4生产水水质4.4.0.1进行原水处理。极个别的情况下,当集中处理极不经济时,可由单元处理。各地水源水质情况千差万别,难以提出一个统一标准,本表是在概括了大多数钢铁企业的生产新水水质的情况下综合制定的,一般情况下应遵守。5循环水系统5.1一般规定5.1.1全厂性的供水管网压力的确定要综合各车间的用水情况来考虑,因为压力过高,漏损越大,既浪费电,又浪费水。5.1.2回用水管网的设置是降低吨钢用水指标的有力保障,没有设置回用水管网的钢铁企业是很难实现规定的吨钢用水指标的。5.1.3新建钢铁联合企业无论是全厂性的工程项目,还是单元工程项目,排水系统应采用完全分流制,即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必须分别排放,有条件的还可将生活污水中的洗涤废水分离出来设置生活废水排水系统,以便建立分散的中水回用系统。5.1.4现有工厂由于场地和其他原因,排水系统采用完全分流制有一定困难,所以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雨水,或者生产废水-雨水+生活污水,或者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5.2给水系统5.2.15.2.2工厂和全厂之间的计量,然后可以根据各钢铁厂的实际情况完善供水厂和燃气厂、铁厂、炼钢厂、轧钢厂、氧气厂、发电厂等生产管理厂的厂际间计量。5.2.3塞,因此泥浆管道的冲洗是很有必要的,通常都用生产水进行冲洗,造成生产水的浪费,同时也使系统的水量不平衡,造成循环水系统外溢。泥浆处理系统常常设置有浓缩池,其上清液的水质完全可以用作泥浆管道的冲洗用,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水。5.3排水系统5.3.1能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气象情况,所以在进行工程设计前必须采用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最新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钢铁厂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提高重现期。5.3.2HDPE双壁波纹管、HDPE大口径中空壁缠绕管基处理要求低,即使碰到局部的不均匀沉降,也不会使管道断裂,但是由于管道的质量轻,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如果覆土厚度的重量小于浮力,就会造成管道上浮,严重的时候不仅会使得场地和道路上拱,还会使得排水管道报废,因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抗浮计算。5.3.3最小坡度敷设,仍然无法顺利排入水体。5.4循环水系统5.4.1系统、层流冷却循环水系统,这就是根据用户对水质不同的要求而设置的。由于密闭循环系统在节水方面独特的优越性,在实际工程中应积极推广密闭循环系统的选用。5.4.2的补充水,可以减少整个系统的排污量和补充水量。5.4.4剂的配方,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更能保证水质稳定。5.4.5运行的不同步性,常常造成3个水池之间的水量不平衡,出现某个水池溢流、而另外的水池缺水的情况,进而造成水的浪费,在这旋流池、平流池这2个负责水提升的地方设置调节水量的汇流管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系统内的水溢流,从而保证系统的水量平衡。5.4.6理过程中需要中间提升的泵组,提升泵组可以根据处理水量配置。5.5回用水系统由于钢铁厂内回用水的来水常常得不到保证,常常使得回用水管网供水间断,造成用户单位不愿意使用回用水,因此保证回用水的供水量是非常必要的。6泵站6.1一般规定6.1.16.1.26.1.36.1.46.2泵站(场)布置6.2.16.2.36.2.4泵站集中布置时长度较长,6.2.5当泵站布置需设置加药间时,加药间宜与泵站隔开,以减少药剂对泵站的环境影响。加药间内药剂泵及药剂槽(库)所在的地坪及地沟应进行防腐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药剂池时,药剂池内壁及外露部位均应进行防腐处理。以上措施是为保证药剂使用、6.2.66.2.76.2.86.2.96.2.106.2.126.3水泵选择及配置6.3.1水泵配置应按用户近期及远期用水要求设计,主要从设计的完整性考虑,包括系统管路应该一次安装的要一次安装,应该预留能力的要留够能力,为远期工程创造必要的条件。6.3.36.3.46.3.56.3.66.3.106.3.12根据电力配电设计特点,一般<200KW的电机宜配低压,>315KW的电机宜配高压。≥变频泵当水泵所配电机为电压为低压时采用低压电,当低压电不能满足要求时需与电力设计共同确定该泵的电压等级。6.4附属构筑物6.4.16.4.26.4.36.4.46.4.5~6.4.6吸水井上设盖板是为保护水质,盖板分为固定盖板、活动盖板。除设置人孔外,对于大管径的吸水管喇叭口及支座还应设吊装孔以便于施工安装。6.5泵站的运转及监控6.5.1控制室设自动和手动控制,当就地控制时,控制室操作失效主要是从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考虑,同时试车投产初期,自控系统尚不具备操作运行条件时,采用手动控制系统。7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7.1一般规定7.1.11开式系统包括设备冷却回水采用压力回水或无压回水两种方式,经冷却塔冷却后,按不同的水质和压力分别由各循环供水泵组供用户使用。2全闭式系统为设备回水经板式换热器或空气冷却器(干式、湿式)冷却,通过循环供水泵组加压后,供用户使用;半闭式系统为设备回水经板式换热器、空气冷却器(干式、湿式)或蒸发冷却塔冷却,自流入吸水井,再经过循环供水泵组加压后供用户循环使用。7.1.27.1.3根据钢铁企业用水特点,规定开式系统设计的浓缩倍数,可以减少排污水量节水效果明显,满足国家循环经济要求7.1.4管道过滤器是一种性能稳定可靠、应用效果好、过滤范围较广、较易清洗的过滤设备,能够保证系统出水水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7.2冷却7.2.1目前,开式系统冷却方式一般采用冷却塔冷却,分自然通风冷却塔、机械通风冷却塔(横流或逆流)或喷射式冷却塔;闭式系统冷却方式一般采用一般在闭式系统中,使用蒸发式空冷器代替板式换热器,可减少冷媒水用量,达到节水目的;蒸发式空冷器与常规的冷却塔降温设施相比,节水约4%~7%,有条件的滨海钢厂可采用海水作为二次冷却水,进一步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但要采取相应的防腐和防止海生物繁殖的技术措施。7.2.27.2.37.2.4在集中自动运行状态下,冷却塔风机运转、停止应与开式系统供水总管上水温有连锁:供水总管上水温控制冷却塔的开机数量,对于大型(冷却水量不小于1000m3/h)冷却塔采用双速风机时,供水总管上水温控制7.3水质稳定设施7.3.1开式系统中的悬浮物一部分来源于补充水,由于补充水多是经过予处理的水,所以悬浮物含量大致一定;另一部分来源于空气中的尘埃。冷却水经过冷却塔与空气接触时,7.3.27.3.37.3.47.3.57.4补充水设施7.4.1对补充水设施的要求:1本条规定开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补充的水量的确定。2本条规定是为防止清洗、预膜后的管道受到腐蚀采取的有效措施。3本条规定主要是对水箱进行要求。8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8.1一般规定8.1.18.1.28.1.38.1.48.2设备及钢(铁)坯喷淋循环冷却水系统8.2.18.2.28.2.3为使铁皮沟能正常的输送氧化铁皮,流速的选用不宜过小,以免产生沉淀。但也不宜过大,以免加快流槽的磨损。铁皮流槽内的设计流速参照下表确定。铁皮流槽内的设计流速(m/s)轧机名称铁皮流槽的部位出炉辊道下轧机下其他辊道大型轧机1.8~2.32.5~3.01.5~2.0中厚板轧机2.0~2.32.6~3.01.4~1.6中型轧机1.6~2.01.7~2.21.4~1.6薄板轧机1.3~1.51.5~2.01.3~1.5小型轧机1.6~1.91.7~2.01.3~1.68.2.48.2.51一次平流沉淀池的单位面积负荷的规定,一般连铸工程取下限,热轧工程取上限。2一次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的规定,一般连铸工程取上限,热轧工程取下限。3一次平流沉淀池的长宽比为1.2∽1.5,当处理水量较少时,应考虑抓斗最小工作宽度。4关于一次平流沉淀池中间层高度的规定。5沉渣部分高度一般按氧化铁皮量、运输能力等综合考虑。6关于一次平流沉淀池清渣设备的要求。7关于一次平流沉淀池设沉渣脱水坑及运输道路的规定。8关于抓斗形式及脱水坑的池壁及池底防护的规定。8.2.6关于旋流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1关于旋流沉淀池的单位面积负荷的规定,一般连铸工程取下限,热轧工程取上限。2关于旋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的规定,一般连铸工程取下限,热轧工程取上限。3关于旋流沉淀池作用水头的规定。4关于旋流沉淀池进水管(渠)流速的规定,流速过大会造成进水管(渠)磨损严重。5旋流沉淀池沉渣室容积宜大些,主要考虑清渣周期和防止水流将渣带出。沉渣室底部的水平夹角一般在50º~60°之间。6关于旋流沉淀池中心筒直径大小的规定。7关于旋流沉淀池设沉渣脱水坑及运输道路的规定。8关于抓斗形式及脱水坑的池壁及池底防护的规定。8.2.7旋流池内设水泵间时,确定水1停电后的回水量主要是管道中的水量和其它直流系统进入的水量之和。2水泵间地面距计算高水位的超高,一般取1米。3铁皮沟进入旋流池的标高。8.2.81二次平流沉淀池的单位面积负荷的规定,一般连铸取小值,热轧取大值。2关于二次平流沉淀池最小水力停留时间的规定。3池底的坡度大小与刮油刮渣机有关。4二次平流沉淀池的总格数应根据水量计算确定,但考虑到设备维护时需停运,一般不得少于2格。5关于二次平流沉淀池内设置刮泥设备和除油设备的规定。6二次平流沉淀池集泥斗采用抓斗清渣,为防止抓斗清渣时碰坏池壁及池底,故池壁及池底应设置钢轨或钢板防护。7采用泥浆泵清渣时,应设置泥浆泵房。8考虑二次平流沉淀池事故清泥时需排除池内的水,条件许可时应设置排空措施,为防止污染环境,排水不能直接排入厂区排水管道。8.2.9关于化学除油沉淀器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1关于化学除油沉淀器设计表面负荷的规定,一般连铸取小值,热轧取大值。2关于化学除油沉淀器竖向布置的规定。3关于化学除油沉淀器斜管孔径大小的规定。4化学除油沉淀器斜管表面需要定期清理,需设冲洗设施。8.2.101关于压力过滤器的设计参数的规定。2压力过滤器的数量应根据计算确定,但考虑到压力过滤器的反洗和维护,故不得少于2台。8.3煤气清洗水系统8.3.1由于水中含有煤气烟尘,流速过慢会造成沉淀,流速过快又会对沟槽造成磨损,因此对排水槽流速做了规定。8.3.28.3.38.3.48.3.58.4烟气净化污水处理系统8.4.18.4.28.4.38.4.48.4.5沉淀池的数量应根据计算确定,但考虑到沉淀池的维护,故不宜少于28.5水渣粒化水系统8.5.18.5.28.6层流冷却系统8.6.18.6.28.6.38.6.4主要为了解决系统间的水量平衡问题。也可提高系统的重复利用8.6.58.6.68.6.78.6.88.6.99废水处理系统9.1含油及乳化液废水处理9.1.19.1.29.2平整液废水处理9.2.19.2.29.3含铬废水处理9.3.19.3.29.3.39.3.49.4含酸废水处理9.4.29.5含碱废水处理9.5.29.6全厂废水处理9.6.19.6.29.6.39.6.49.7焦化废水处理9.7.11焦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涉及的法律和法规比较多,不可能一一详述,设计中应认真领会和严格执行。应对生产安全及职业卫生技术措施的优先级别依次为:设法消除隐患、降低危害程度、危害自动消除、危险警示、事故报警和应急处置。2焦化废水治理首先应从焦化生产源头抓起,立足于改革化产生产工艺,作到少排或不排废水。对非外排不可的,应尽量回收和利用其中的有用物质,或降低和稳定其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改变其中的有害物质成分。焦化废水处理应坚持车间内部回收处理优先的原则,只有在利用主体工艺对进行废水处理(或处置)不经济,或技术上不可能的情况下,才应考虑利用单纯废水处理的方法进行治理。主体工艺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消灭或减少焦化废水量,或改善所排焦化废水的水质。3化产工艺常用的物化处理工艺有废水调节、除油及蒸氨等。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要求蒸氨应加碱脱除固定氨。几种蒸氨处理后废水的参考指标见表9.7.1a-1.表中废水量未包括化产品精制过程中所产废水;废水水质与进蒸氨前的原废水组成和水质有关;蒸氨废水的氨氮浓度与氨氮控制条件有关,当加碱脱固定氨时,应以控制蒸氨后废水的氨氮浓度在80~200mg/L之间为宜表9.7.1a-1几种典型蒸氨废水水质序号项目COD(mg/L)酚(mg/L)T-CN-(mg/L)SCN-(mg/L)NH3-N(mg/L)油(mg/L)废水量②[m3/(t焦)]备注1脱酚脱固定氨1750~270090~2005~40300~70060~30030~2000.25~0.35当采用直接蒸汽蒸氨时,蒸汽用量为120kg~170kg/(m3废水)2不脱酚脱固定氨2500~5500250~12505~40300~70060~30030~2000.25~0.353不脱酚脱挥发氨2500~5500250~12505~40300~700600~100030~2000.25~0.354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设施一般包括废水预处理、废水生化处理、废水后处理、废油处理与处置、污泥处理与处置等几部分内容,辅助设施包括风机供风(氧)设施、水泵加压设施、供配电系统、仪表监控系统、分析化验系统及生活办公设施等。5焦化废水处理的建设规模一般与焦年生产规模相对应,焦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建设规模是以高浓度废水来核定的。生化前处理部分的设计水量,包括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两部分水量,此外还有厂区生活污水、制甲醇废水、生产装置区收集的初期雨及补加的含矿物质水等。6把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核心设施设计成单系列,不能满足微生物受到冲击后的调整和恢复的要求,不能保证生化处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焦化废水生化预处理的重力除油、事故调节及均和调节设施,生化处理的生化反应设施及其混合液泥水分离设施,应设置成不少于两个独立的平行系列,并联运行。7《废水综合排放标准》涉及到排水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的内容。排水量涉及到全厂的供排水水量平衡,排水水质涉及到处理后废水受水对象对水质的要求。回用部分水质应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或深度净化进水水质标准,外排水在厂排污口处应能满足国家和地方《废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并不等同于处理后焦化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标准。8微生物生存需要多种矿物质类微量元素,然而焦化废水是在炼焦过程中从煤里汽化出来的冷凝液,其中不含矿物质,因此在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时,必须得补充矿物质类微量元素。通常对用量较大的元素,如磷一般采用投加磷酸盐的方式直接补给;对于用量较小的其他微量元素,因其种类较多,且用量不明,故无法用补加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补给,生产中一般是用补加含矿物质水的方式补给的。焦化废水生物处理中,补水是为了给微生物补充微量元素,而不是为了对原废水进行稀释。含矿物质水应优先采用再次利用水,当采用开放式间接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水时,应对其中所投加的杀菌灭藻剂进行消解,且消解时间应不小于50h。9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油和污泥属于危险性废物,其处理、贮存及处置应符合《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的规定。一般污染防治区地下水防渗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标准;重点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的地下水防渗参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国家环保局[2004]试行)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标准。10预留地除考虑自身占地要求外,还应考虑分期建设及改扩建时,地基开挖对旧有构、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及安全保护距离的需要。11废水处理站重要动力设备应按二级负荷供电,且应与全厂生产装置的供电水平相一致。废水处理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宜于焦化生产煤气净化系统的DCS或PLC系统联网。12废水处理站的设置应满足生产、环保、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废水处理站内部及周外应按有关设计规范和生产实际需要设置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疏散通道。9.7.21通常焦化废水在送蒸氨前都进行过除油,故蒸氨后废水中含油量一般都比较少,有时甚至可以不进行除油。废水预处理中除油设施的设置可遵循以下原则:1)当废水中含油量较多时,宜设置重力除油和浮选除油设施;2)当废水中含油量较少时,可设置隔油设施。2有关设置事故调节设施和均和调节设施的强制性规定,事故调节和均和调节对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的事故调整和稳定运行是非常必要的,不可缺少。3生化预处理的设计水量包括蒸氨废水和未经蒸氨的低浓度焦化废水两大类。厂内生活污水和生产装置区收集的初期雨水不计入预处理水量,该部分污水量应经过水量调节后,均匀送到废水预处理系统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4重力除油应有足够长的水力停留时间,重力除油设施的结构设置应满足分离重油、轻油和废油收集的需要,一般重力除油设施应满足下列技术条件:1)矩形除油池水平流速应不大于3mm/s,有效水深应不大于2m,长宽比应不小于3,出水堰前浮油挡板淹没深度应不小于0.5m。2)采用重力集油时,集油斗斜壁与地面夹角不应小于50°,采用机械集油时,矩形除油池刮油、刮渣机走行速度宜为0.3~1.2m/min。3)集油斗内重油应用蒸汽间接加热,排油加热温度约为70℃,重力排油所需水压头应不小于1.2m。5隔油池是简易的除油池,其作用是为了隔离化产系统操作事故时,进入废水预处理系统的重油,隔油池的功能仅分离和收集重油,排油可采取人工清除方式。6浮选除油应有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但水力停留时间也不宜过长,浮选除油溶气系统和浮选除油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部分溶气的溶气水量宜占浮选废水量的30%;2)溶气水泵的出口压力应不小于0.3MPa;3)溶气用压缩空气量宜为浮选废水量(体积)的5%~10%;4)溶气用压缩空气压力应不小于0.3MPa;5)溶气水在溶气罐内的停留时间宜为2~4min;6)溶气罐工作压力宜为0.3~0.5MPa;7)溶气废水应通过释放器进入浮选池,并应与未溶气部分的废水进行有效混和;8)浮选池的有效水深不宜过大,一般以不大于1.5m为宜;9)浮选池内应设置机械刮浮油和沉渣设施;10)排油宜采用重力排油方式,排油管道应设蒸汽吹扫及蒸汽伴热。7重油宜采用静置重力脱水的方式进行油水分离,轻油、浮油和沉渣宜采用连续流方式进行油水分离。油水分离的静置时间或水力停留时间应不小于12h,分离出的废水应返回生化预处理系统进行再处理,分离出的废油可送到动力煤场参入煤中或外销。8事故调节设施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生化系统微生物调整期间贮存外部送来的原焦化废水量。在微生物受到轻微冲击后,一般在8h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在微生物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恢复时间至少需要24h,有的甚至需要几天,因此规定事故调节设施的有效容积应能贮存16~24h原废水量是一个最低要求。事故调节设施不接受化产蒸氨系统的事故水,该部分废水应由煤气鼓风冷凝工段的氨水贮槽进行调节。9为使进入生化系统的水质均匀,严防微生物受原废水水质突然恶化的冲击,根据焦化废水物化处理的特点,均和调节的水力停留时间至少应为8h,当水力停留时间达到12~16h时,对严防夜间物化处理操作失误对生化系统造成致命冲击,具有把关作用。9.7.31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水量,除包含生化前处理部分送来的废水量外,还应包括外部送入系统的其他水量,其中包括向系统中补加的含矿物质水(习惯上称工艺配水或稀释水)、外部送来的生活污水和生产装置区收集的初期雨水等。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水量不包括系统内部的各种回流量,如回流活性污泥量和回流硝化液量等。生产实践证明,当以生产水作为补矿物质水时,生产水量与焦化废水量的比值为0.6~1.2,其中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均按含矿物质水对待,可顶替含矿物质水量。2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的设计负荷一般是以水力停留时间来确定,这主要是由于焦化废水处理是一个多菌群共生体,活性污泥量不能完全代表某一个确定的微生物菌群的量。焦化废水处理中的某些微生物有着极其长的世代时间,要求生化反应池有足够大的生存空间。在一个已经确定的生化系统中,可以根据原废水水质和污泥浓度或生化反应池有效池容计算出一个污泥负荷或一个容积负荷,但是按污泥负荷或容积负荷设计出的生化反应池多数都不成功,因为有的系统污泥体积SV30达到6%就可以正常运转了,有的系统的污泥体积可高达V30达到60%以上;有的系统的COD浓度只有不到2000mg/L,有的系统的COD浓度高达6000mg/L以上;有的系统的酚浓度只有不到200mg/L,有的系统的酚浓度高达1200mg/L以上。而他们所需的有效容积并没有相差多少,如果按负荷计算他们的有效容积要相差好几倍,对于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系统而言,这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只有利用有设计水质完全相同的真实焦化废水进行半工业试验,稳定达标后所取得的污泥负荷,才可以作为确定生物反应设施有效容积设计依据,否则均应按水力停留时间确定生物反应设施的有效容积的。3除处理后废水送市政或其他废水处理厂进行再处理的情况外,焦化废水均应进行生物脱氮处理。现成熟的前置反硝化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工艺有如下几种:1)兼(缺)氧/好氧法(或称A/O)双活性污泥法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2)兼(缺)氧/好氧法(或称A/O)生物膜/活性污泥法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3)厌氧/兼(缺)氧/好氧法(或称A/A/O)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水解-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SCN-等含氮类无机化合物,经生物水解后其中的氮会转化成氨氮,即使蒸氨系统可以把显性氨氮全部脱除,但蒸氨不能脱除SCN中所含的隐形氨氮,因此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必须是一个生物脱氮处理系统。此外由于焦化废水生物预脱氮处理中,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三条链,即食物链、生物链和生态链,因此市政污水处理中所采用的许多变形生化处理工艺,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中不适用。4本规定所给出的设计参数均为工程设计实际采用的参数,生产运行实践表明,凡实现稳定达标运行的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装置,均满足这些技术参数的要求。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列参数均是与本规范表9-1中所给出的公称设计水量所对应的。在生产实际运行中,有些实际处理水量比公称设计水量小,但其实际水力停留时间要比本规定所给出的数值大,实际上水力停留时间与焦炭生产规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不能仅看焦化原废水量。5推流式是有效利用生化反应池池容和防止系统水流短流的有手段。鼓风曝气形式的好氧池,池形宜设置成廊道式,廊道宽度与有效水深度之比宜采用1:1~2:1,廊道可回折成等长的2~5段并排布置,每段廊道的长宽比应不小于4。6一般氧化1g的CODcr约需要消耗1.2~1.5g的氧,氧化1g的NH3-N约需要消耗4.57g的氧。好氧系统的供氧量,还应考虑到空气的氧利用效率和好氧生化反应设施中的溶解氧浓度等因素。当采用微孔曝气器,好氧池有效水深为6m左右时,空气需要量约为45~60m3(空气)/m3(废水)7焦化废水曝气池在曝气过程中易产生泡沫,因此在曝气池上部应设水消泡系统。消泡水管宜布在廊道式曝气池的两侧,喷头宜具有出水量小、扩散角大、不宜堵塞、耐腐蚀的性能,喷头的间距应根据其喷射角及安装高度而定,一般为间距2.5~3.0m,高度距水面1.0~1消泡水宜采用含矿物质水,起到消泡和补加含矿物质水的双重作用。8采用水平推进式潜水机械搅拌的活性污泥法缺氧反硝化池,其形状宜为矩形,长宽比宜为1:1~2:1,长深比宜为3:2~4:1,且有效水深不宜超过7m。9由于生物膜法缺氧反硝化回流的硝化液为二沉池的上清液,从反硝化效果、占地和经济等综合因素考虑,硝化液回流比一般采用300%。10生物接触池的填料添装量应不少于其有效容积的50%。生物接触池宜采用质轻、比表面积大、易挂膜、耐高温、耐溶剂、抗老化、高强度、使用寿命长和方便安装的软填料。填料支架应采用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及安装后不变形的结构形式、材质及防腐涂层,如采用碳钢支架,碳钢件宜采用镀锌加防腐涂层的双重防腐结构形式。11缺氧反硝化池布水形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的反硝化率,通常应采用旋转布水器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布水设备,实现布水系统的分区交替均负荷布水。12磷是生物所必须的无机元素之一,而焦化废水中几乎不含磷,因此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时需要向生化系统中补充磷元素。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的耗磷量与剩余活性污泥量、生化系统处理水量及生化处理后出水中含悬浮物浓度等因素有关,实际运行时应以控制生化系统出水中的磷含量在0.5mg/L左右为宜。由理论计算可知,在亚硝化过程中每氧化1g的NH3-N消耗7.14g的碱度(以CaCO3计下同);在反硝化过程中,每脱除1g的NO3--N产生3.57g碱度;因此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把每1g的NH3-N还原为N2要消耗3.57g碱度。每1.86g的T-CN(以CN-计)水解产生1g的NH3-N和消耗7.14g的碱度。每4.14g的SCN-水解和硫化产生1g的NH3-N和消耗3.57g的碱度。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需要把pH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硝化过程为pH=6.5~7.5,反硝化过程为pH=13好氧生化反应池的保护高度应不小于0.8m,兼(缺)氧生化反应池和厌氧生化反应池的保护高度应不小于0.414由于生物脱氮的活性污泥中易产生反硝化气体,活性污泥的比重相对较小,二沉池设计宜采用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较小的表面水力负荷。生产运行中,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沉淀时间一般在3h左右,表面水力负荷一般在0.6~1.2m3/(m2·h15出于开工育菌和微生物调整的需要,二沉池的系列数应和好氧生化反应池的系列数相一致,不得采用两个或多个好氧池共用一个二沉池的系统设置方式。16一般直径≤8m的沉淀池按竖流式沉淀池设计;直径≥18m的沉淀池按辐流式沉淀池设计;直径在8m~117好氧生化反应系统的鼓风机应有固定安装的备用风机,当工作鼓风机的数量为3台及其以下时,可设1台备用风机;当工作鼓风机的数量为3台以上时,应设2台备用风机。18所采取的消音和隔音措施应满足国家有关防噪音标准要求。19空气除尘净化设施应具有防水、防霜、防冻、耐油和耐酸性空气腐蚀的功能,应满足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的《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中的有关要求。9.7.4废水1根据处理后废水应达到的水质标准,废水后处理可选择采用絮凝沉淀、过滤、深度净化等一种或多种处理方式。2絮凝剂和废水的混合应快速、完全和均匀,控制条件为:混合速度梯度G值≥300s-1,混合时间30s~120s。絮凝反应应有良好的速度梯度由大到小逐级递减,控制条件为:絮凝时间5~20min,水流速度应分级或连续递减,由0.5m/s降到0.2m/s~0.3m3絮凝沉淀池宜采用圆形竖流或辐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宜为0.8m3/(m2h)~1.2m3/(m4焦化生产的主要生产用水户为熄焦用水、洗煤用水、锅炉用水及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排水主要有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废水深度净化和锅炉水除盐产生的浓缩液。焦化厂的主要水处理有焦化废水处理、循环水水质稳定处理、废水深度净化处理、锅炉除盐水处理及除盐浓缩液处理。焦化废水深度净化处理应遵循经济和可行的原则,在合理确定全厂的供排水量平衡,优化各种水处理方案的基础上,确定其处理水量和应达到的水质标准。5因反冲洗强度大,历时短,故该部分废水在返回系统之前应对其进行水量调节。10安全供水系统设计10.1一般规定10.1.1下列设备和用户应设安全供水系统:1炼铁工序的高炉、热风炉,直接还原炼铁装置、熔融还原炼铁装置。2炼钢工序的转炉、电炉、炉外精炼装置。3连铸工序的结晶器、等离子加热装置、电磁搅拌装置、间接冷却系统、二次冷却。小型连铸机二次喷淋是否设置安全供水根据工艺用户要求确定。4热轧工序的加热炉、辊底式热处理炉等各类炉子设备。5冷轧工序的连续退火机组、热镀锌机组、电工钢机组等。6除上述外,用户提出安全供水要求的其他设备。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自备发电设备的供电设计原则参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第11.1.210.1.9柴油机驱动事故供水泵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且自动启动方式应能在10S内启动,主要考虑提高该泵的可靠性。提高可靠性包括安全供水用户、安全供水量及供水时间10.1.110.1.2安全供水系统一般应立足单元工程内部解决,当然也可以多个单元工程和并设置安全供水系统,但一般不宜超过3个单元工程。全厂性质的安全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地形设置高位水池,当无条件设置高位水池时,一般不宜选择全厂性质的安全供水系统。考虑系统管网水量分配的不均衡,理论计算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为满足用户的最低需求。安全用水设备(用户)水量考10.2.3本条对系统供水延续时间提出要求。当采用柴油机泵供水时,考虑到事故供水运行时间要求和柴油机日常维护一般每周进行试运转,需有一定的储备油量,统一10.3安全供水设施10.3.110.3.210.3.310.3.410.3.510.3.610.3.710.3.810.3.910.3.10密闭循环水系统采用安全水塔重力供水,为保证水塔内部的安全用水利用重力快速流出至用水设备,必须在用水设备之后的适当位置设立快开泄水阀以保证安全水的出流量,同时设立集水池回收安全水并送回系统内。为保证系统响应速度,规定泄水阀开启时间小于等于5秒。10.3.11监控设施10.4.110.4.211污泥浓缩及脱水11.1一般规定11.1.1各车间产生的泥浆水不允许直接外排入下水道,泥浆水经脱水减容成泥饼后便于运输。当原料场或其他地方有直接利用泥浆水的条件时,可直接将泥浆水或经浓缩池减容后的湿污泥运送往该处直接利用。11.1.2浓缩池的上清液、脱水机的滤液水和污泥处理间的场地冲洗水的含油量和悬浮物等都超标,不可直接排放。浓缩池的上清液和脱水机产生的滤液水,一般返回到相应的浊环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处理。有困难时,脱水机的滤液水也可以排至浓缩池处理。11.1.3为防止泥浆沉积造成堵塞,当排泥管道和排泥泵停止使用时,需将排泥管道和排泥泵中的泥浆冲洗干净。11.1.4排泥泵的位置高差扬程按泥浆的实际比重折算,泥浆管路的阻力损失按污泥的实际摩擦阻力系数经计算确定,不可直接采用清水的物理特性。11.2污泥浓缩及污泥量11.2.1污泥浓缩设施的种类较多,有普通浓缩池、斜板(管)浓缩池和旋流式浓缩池等。本章节适用于在冶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普通浓缩池。11.2.311.2.6湿污泥的含水率是指单位体积内水和泥浆的质量之比。11.3污泥脱水与处置11.3.1脱水机的形式根据污泥的脱水难易程度决定,对较难脱水的污泥,宜采用板框压滤机或厢式压滤机。11.4焦化污泥处理和处置11.4.1当系统中只有剩余活性污泥时,因所产剩余污泥量较少,一般借助焦处理水熄焦系统的粉焦沉淀池处理,可满足污泥处理和处置的需要。如果焦处理采用的是干熄焦工艺,或废水处理系统中还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污泥则需要通过机械脱水压成泥饼后再进行处置。11.4.2剩余活性污泥一般采用定期集中排放形式排泥。絮凝沉淀化学污泥一般采用连续均匀排泥方式排泥。当浓缩后污泥送熄焦系统处理时,浓缩污泥宜采定期集中排泥方式,当浓缩后污泥送机械压滤脱水处理时,其排泥方式应满足污泥脱水设备工作的需要。11.4.3污泥重力浓缩脱水时间不宜太短,一般要大于12h,条件许可时可延长到16h。11.4.4当污泥脱水机械检修不影响废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时,可不设备用污泥脱水压滤设备。12检测和控制设计12.1一般规定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 2024年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爱在人间 第3课《芦花荡》说课稿 沪教版五四制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5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Unit 1 Greetings(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五四制)(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7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3 Food Let's Spell(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八 探索乐园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说课稿 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4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3 人类对和平的追求说课稿(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 Developing idea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模具生产车间员工绩效考核表模板
- WORD2010第三讲:文档的格式化
- GB/T 17387-1998潜油电泵装置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检查
- GA/T 1133-2014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
- GB∕T 41461-2022 自助银行网点服务要求
- 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
- 重医大《护理学导论》期末试卷(两套)及答案
-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 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表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年
- 物理调查问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