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1.概念:与作用生成和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2.表达式:3.实质:酸溶液中的和碱溶液中的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注意: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1)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借助指示剂验证中和反应(1)原理: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色变成色,再慢慢滴加稀盐酸,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色变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指示剂一般选择溶液,原因是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色,在中性溶液中呈色,而蓝色和紫色之间色差较小,不好区分。(4)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也可以作为判断中和反应发生的依据。例1.下列有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B.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D.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2.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的是()A.烧碱稀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C.铁锈与稀盐酸D.镁带与稀硫酸例3.如图所示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时,有关粒子之间的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两者所用的质量一定相等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C.示意图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两种溶液混合前后,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发生变化例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实验探究】(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①实验结论:;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方案Ⅱ:【实验反思】(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填序号)。A.铁钉B.pH试纸C.氧化铜D.紫色石蕊溶液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农业上: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如常用改良酸性土壤,用改良碱性土壤。注意:调节土壤酸碱性时切不可选择强酸或强碱进行综合处理,如不可用氢氧化钠代替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2.工业上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废水(1)利用熟石灰可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硫酸等物质),熟石灰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工厂的废水呈碱性(含氢氧化钠等),可以用硫酸中和,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医疗上利用中和反应调节体液的酸碱性(1)利用含有Al(OH)3和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HCl)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注意:治疗胃酸过多,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因为二者强烈的腐蚀性会对人体造成危害。(2)生活中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化学式HCOOH),可涂上一些碱性物质,例如,稀氨水、肥皂水、牙膏等减轻痛痒。3.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用松花蛋时加入食醋可以将其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从而消除涩味,使松花蛋变得可口。洗头发时先使用弱碱性的洗发剂,再使用弱酸性的护发素,可以保护头发。例5.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分泌蚁酸)处止痒。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例6.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写化学式)。(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呈、或,酸碱指示剂只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精确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2.溶液的酸碱度(1)概念: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常用来表示。(2)酸碱度的范围:。(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1)pH7,溶液呈性,且pH,酸性越强;2)pH7,溶液呈性;3)pH7,溶液呈性,且pH,碱性越强。注意:①酸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H4CL等盐溶液也显酸性。②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等盐溶液也显碱性。3.稀释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时pH变化图图甲图乙(1)向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pH由小变大并无限接近7,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如图甲。(2)向碱性溶液中加水稀释,pH由大变小并无限接近7,但不会等于或小于7,如图乙。(3)向中性溶液中加水稀释,pH不变,pH=7,溶液仍为中性。4.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丙图丁(1)向碱溶液中滴加酸溶液,如图丙所示。1)向碱溶液中滴加酸溶液时,溶液的pH逐渐。开始反应时pH7,恰好完全反应时pH7,酸溶液过量时pH7。2)点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向酸溶液中滴加碱溶液,如图丁所示。1)向酸溶液中滴加碱溶液时,溶液的pH逐渐。开始反应时pH7,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碱溶液过量时pH7。2)点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中和反应的溶质判断(以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为例)1)酸入碱(如图丙)a点溶质成分、b点溶质成分、c点溶质成分;2)碱入酸(如图丁)A点溶质成分、B点溶质成分、C点溶质成分。5.pH的测定方法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方法:用干燥、洁净的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待试纸显色后,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该溶液的pH。注意事项:(1)试纸不可以直接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后再进行测定,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待测液,可能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如测定酸性溶液,结果偏,测定碱性溶液,结果偏。(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读数为数,用pH计测出的溶液的pH精确度较高,可读出数。四.了解溶液酸碱性的重要意义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获知人体的健康状况。2.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由于正常雨水中溶解了,所以正常雨水的pH≈,pH<的降雨称为酸雨,说明这个地方的空气受到了污染。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调节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4.在科研实验以及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都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例7.近段时间,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猪肉的新鲜程度可以通过测定pH来判断。由表可知,新鲜猪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A.变强B.变弱C.不变D.无法确定例8.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由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B.胰液的碱性一定比碱性尿液的碱性弱C.可得出“消化液都呈碱性”的结论D.pH试纸不能精确测得以上液体的pH例9.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溶液的pH,其结果如下表,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B.pH>7一定是碱溶液C.pH=7一定是盐溶液D.pH<7一定是酸溶液例10.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在与标准比色卡对比D.用pH试纸测得该氢化钠溶液的pH=12.6例11.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的是。(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例1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例12题图例13题图例13.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例1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一:通过溶液酸碱性变化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1)图①中证明酸与碱发生反应的现象是。(2)图②中b、c、d三点处对应溶液所含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大小关系为。实验二:(3)通过来证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例15.某小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分别与水反应后产物的酸碱性。他们收集了若干瓶CO2和NH3。【确定标准】老师指导该小组同学用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确定检验酸碱性物质存在的标准。取三个洁净的表面皿,分别放上一条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依次滴加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三条试纸的颜色依次为红色、紫色和蓝色。【实验过程】(1)探究CO2和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向一瓶CO2中加入3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