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_第1页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_第2页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_第3页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_第4页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1.

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不仅是姬姓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并非所有被分封的诸侯都与周王有血缘关系。2.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对卿大夫而言是小宗。3.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4.

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强调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两者是不同的概念。5.

“封建专制”专指封建社会的个人独裁统治,“封建制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6.

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7.

明代内阁制并非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对皇权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制约作用,它不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8.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具有排斥社会分工,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特点,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9.

自然经济下农民基本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其生活并不富足。10.

官营手工业在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产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是民间私人经营方式,产品在市场流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11.

“海禁”政策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12.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专制制度,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是阻碍其发展的具体原因。13.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基本精神是“爱人”;孟子的“仁政”是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发展成的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14.

董仲舒的“儒术”是经过改造后的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的儒学,不完全是先秦时期的儒学,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15.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本质一致,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只是在认识世界本原、途径方面有所不同。16.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未跳出传统儒家的理想范畴。17.

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并非毫无作用,只是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18.

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综合、实用,近代科技重实验、分析、理论。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是经验积累;近代科技善于运用分析法,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传统科技实用性强,缺乏理论概括,近代科技则注重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19.

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而非画景。20.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但不能说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2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并非都是进步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22.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商鞅最终被车裂,这并不意味着变法失败。2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的文字是小篆,而非隶书。24.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但也容易导致暴政和权力的滥用。25.

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在初期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但后来成为了威胁中央集权的因素。26.

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7.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最初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并非为了开通丝绸之路。28.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而非发明造纸术。2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此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30.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但也存在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31.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加强南北经济交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2.

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唐朝得到完善,但在明清时期逐渐僵化。3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被分散。34.

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商业活动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5.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唐朝此后仍维持了较长时间。36.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37.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虽然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但也造成了“三冗”局面。38.

宋代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政府仍对商业活动进行一定的管理。39.

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行省长官权力较大。40.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但也加重了皇帝的政务负担。41.

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也使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丧失。4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均田制并非在所有朝代都实行。43.

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不断调整,但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44.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辉煌,但科技发展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和统治者重视程度的影响。45.

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46.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学主流形式,但其他形式也同时存在。47.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也经历了多次挑战和变革。48.

佛教和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制约。49.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频繁,但在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封闭。50.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并非为了获取经济利益。51.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但始终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52.

古代的选官制度从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53.

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不断进步,但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根本提高。54.

古代的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但修建过程中也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55.

古代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交通、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56.

古代的货币形式不断变化,从贝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57.

古代的手工业技术精湛,但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58.

古代的文化教育受到统治者重视,但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59.

古代的历法和天文观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60.

古代的医学发展有很多重要成果,但也受到当时科技水平和认知的限制。61.

古代的哲学思想丰富多样,但往往与政治、伦理道德紧密结合。62.

古代的军事制度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63.

古代的民族关系复杂多样,既有友好交流,也有战争冲突。64.

古代的边疆治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举措。65.

古代的户籍制度是政府管理人口和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66.

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不断改进,但与现代相比仍较为落后。67.

古代的建筑艺术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68.

古代的礼仪制度反映了社会等级和秩序。69.

古代的史学发展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但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70.

古代的民俗风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71.

古代的神话传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72.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并非简单的权力转移,而是社会制度和政治格局的演变。73.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但其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74.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各家学说并非完全对立,也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部分。75.

秦朝的法律严苛,但在统一度量衡、文字等方面有积极作用。76.

西汉初期的“无为而治”并非毫无作为,而是适应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治理策略。77.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78.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屯田制。79.

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左右政治局势。80.

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为统一奠定基础。81.

隋朝开通大运河,主要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82.

唐朝的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改为两税法。83.

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但也有一些藩镇在抵御外侵方面发挥了作用。84.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但社会经济仍有一定发展。85.

北宋的“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军事力量的削弱。86.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87.

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88.

明朝的“厂卫”制度加强了特务统治,严重侵犯了臣民的权利。89.

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抵御外敌入侵有一定作用,但从长远看阻碍了中国的发展。90.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仅用于管理人口,还与赋役制度密切相关。91.

古代的婚姻制度受到礼教的严格约束,但不同阶层和地区也存在差异。92.

古代的丧葬习俗反映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观念。93.

古代的节日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94.

古代的科技发明往往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95.

古代的天文观测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政治需要。96.

古代的数学成就注重实用,在算法和应用方面有突出表现。97.

古代的物理学知识在一些领域有一定的积累,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98.

古代的化学知识多与炼丹、冶金等实践活动相关。99.

古代的地理学著作不仅记载地理信息,还包含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100.

古代的农学著作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推广。101.

古代的医学流派众多,各有特色和专长。102.

古代的书法艺术风格多样,不同字体在不同时期流行。103.

古代的绘画题材广泛,从人物、山水到花鸟等。104.

古代的音乐舞蹈形式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105.

古代的雕塑艺术多应用于宗教、陵墓等领域。106.

古代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娱乐性,还与军事训练有关。107.

古代的娱乐活动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文化风尚。108.

古代的藏书文化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和传承。109.

古代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授的结合。110.

古代的哲学流派众多,相互影响和交流。111.

古代的政治制度改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推动。112.

古代的经济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和效果。113.

古代的对外交流不仅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吸收了外来文化。114.

古代的军事战略和战术随着战争实践不断发展。115.

古代的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不平等的现象。116.

古代的法律体系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公正和不完善之处。117.

古代的货币流通和金融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118.

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审美理念。119.

古代的交通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120.

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121.

古代的农业技术推广受到地域和传播渠道的限制。122.

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在规模和技术上存在地区差异。123.

古代的商业活动受到政府政策和社会观念的影响。124.

古代的文化交流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存在不平衡性。125.

古代的科技成果在传播和应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126.

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可能会被修改和增删。127.

古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水平,还在于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128.

古代的宗教信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存在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和融合。129.

古代的礼仪制度在不同场合和阶层有严格的规定和差异。130.

古代的历史记载可能存在主观偏见和遗漏。131.

古代的政治斗争往往伴随着权力争夺和利益冲突。132.

古代的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动荡的双重影响。133.

古代的文化传承既有官方的推动,也有民间的力量参与。134.

古代的对外战争既有扩张领土的目的,也有抵御外敌的需要。135.

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136.

古代的法律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公和腐败现象。137.

古代的货币改革往往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138.

古代的城市发展受到政治地位、经济功能和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139.

古代的交通管理在保障运输安全和效率方面面临诸多挑战。140.

古代的水利灌溉技术的改进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141.

古代的农业生产受到气候、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制约。142.

古代的手工业行会在规范行业秩序的同时,也可能限制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143.

古代的商业贸易在长途运输和货币兑换方面存在困难。144.

古代的文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普通民众受教育机会有限。145.

古代的科技发明的应用范围和推广程度受到社会需求和技术条件的限制。146.

古代的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147.

古代的艺术风格的演变受到审美观念和创作技法的影响。148.

古代的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149.

古代的礼仪规范在不同朝代可能会有所变化和调整。150.

古代的历史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史料和研究方法,避免片面和主观。151.

古代的政治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制度变形和失效的情况。152.

古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153.

古代的文化交流往往伴随着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154.

古代的对外关系受到国际形势和周边国家实力的影响。155.

古代的民族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具体分析。156.

古代的法律条文的解释和执行可能存在灵活性和不确定性。157.

古代的货币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阻碍。158.

古代的城市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会发生变化和转型。159.

古代的交通线路的开辟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160.

古代的水利工程的效益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161.

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162.

古代的手工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受到工匠技艺和生产工具的限制。163.

古代的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与社会稳定和政策支持密切相关。164.

古代的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的影响。165.

古代的科技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166.

古代的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判标准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167.

古代的艺术作品的保存和传承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168.

古代的宗教信仰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密切相关。169.

古代的礼仪制度的变革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170.

古代的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需要综合分析。171.

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创新往往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的。172.

古代的经济政策的调整需要考虑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平衡。173.

古代的文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包括贸易、使节往来、移民等。174.

古代的对外交往的范围和深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175.

古代的民族融合的方式既有和平融合,也有战争融合。176.

古代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77.

古代的货币制度的改革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