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贞观四年,李靖击突厥颉利,败之,其部落多来归降者。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准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秘书监魏征曰:“匈奴世寇中国,万姓冤仇,陛下以其为降,不能诛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处以河南也。”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不加怜愍,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谓不可,宜处之河南。”魏征曰:“晋代曹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远陛下必用彦博言所谓养兽自遗患也。”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又曰:“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给事中杜楚客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明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久。”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从也,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摘编自《贞观政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分)前代A覆车B殷鉴C不远D陛下必用E彦博F言G所谓养兽H自遗患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置,文中意为安置,与《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的“置”意思不同。B.族,文中意为部族、民族,与《庖丁解牛》中“族庖月更刀”的“族”意思不同。C.疾,文中意为疾病,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的“疾”意思相同。D.何患之有,即“有何患”,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的句式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征认为匈奴与中原世代为敌,即使不能诛灭,也应当把他们发配到河北地区,不能让他们在中原内地居住。B.隋文帝帮助突厥可汗恢复其国,但后来突厥背信弃义,把隋炀帝围困在雁门,温彦博以此来说明让突厥居其旧土的危害。C.温彦博认为凡是归顺臣服的突厥人都必须收居河南,用礼仪法令教化他们,让他们畏惧大唐的威严,感激大唐的恩德。D.杜楚客和魏征是同一战线,都认为现在让突厥的部落散居在河南,靠近中原政府,长此以往,必会成为祸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4分)(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谏太宗十思疏》)(4分)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本题共4小题,17分)材料一: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资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贞观十年,为侍中。后幸洛阳,次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若以为足,今不啻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邪?”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十七年,疾甚。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二十二》,有删减)[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材料二: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B.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C.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D.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始置于秦代,太子出行时为先导,唐代沿称,掌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B.贞观,年号名称。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明清时期亦有以年号作为皇帝称呼的,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C.陛下,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陛下”后来演变为臣民对帝王的尊称。D.三驱,三匹马牵引的车驾。古时帝王田猎出行时阵容浩大,车驾豪奢,魏征提出“三驱以为度”,劝谏帝王戒奢从简。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征经历坎坷。他年幼命途多舛,处境悲凉。曾先后受任于元宝藏、李密、窦建德、李建成和李世民。B.魏征正直敢言。当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责备魏征令他们兄弟相争时,魏征却直言若太子听从自己的建议,便不会有杀身之祸。C.魏征尽忠职守。他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积极进谏,共上奏二百多条奏章,全都切中事理并合乎太宗心意。D.魏征胸怀社稷。他以隋朝灭亡的教训劝谏太宗知足节用;他劝谏太宗“十思”,并为其描绘了治国理政的美好图景。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1)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2)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节选自《鸿门宴》)(乙)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时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裁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节选自苏轼《范增论》)注: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攻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矫诏杀之。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B.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C.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1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寿毕,请以剑舞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C.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D.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今王发政施仁14.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项羽好大喜功。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为表示自己的雅量脱口说出告密人,说明他先前的怒气已烟消云散,剑拔弩张的形势稍有缓和。B.范增老谋深算。他深知刘邦的志向,想要利用宴会杀刘邦,暗示项羽,而项羽不回应,无奈之下他又命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C.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及早脱离项羽,并认为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鸿门宴后,或在宋义被杀后就及时离开才好。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D.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义帝派遣刘邦入关而没有派遣项羽,提拔卿子冠军做上将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分)(2)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5分)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节选自《嘉祐集》)材料二:六国论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节选自《六国论》)材料三:六国论苏轼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节选自《东坡七集》)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相互。②钩心斗角

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 B.①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古代重量名,极言其细微。②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再次 C.①辇来于秦

辇:乘辇车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近,亲附 D.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保全②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恶:讨厌、厌恶11.对文中加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即山东六国,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其余的均在崤山以东。 B.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杜牧、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并称“唐宋八大家”。 C.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源自分封制,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 D.百姓,战国之前是对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的统称,之后是对平民的通称,现在沿用此含义,也称“老百姓”。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B.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C.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D.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13.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苟以天下之大。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宁夏石嘴山三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材料一: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邢恃吴而不听齐,越伐吴而齐灭邢。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郑,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强。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舍法律而言先王以明古之功者,上任之以国。臣故曰:是原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过予则臣偷幸;臣徒取则功不尊。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故曰: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选自《韩非子·饰邪》)材料二: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注】大朋之龟:又称“十朋之龟”,指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身臣入[A]宦于吴[B]反国[C]弃龟[D]明法[E]亲民[F]以报[G]吴[H]则夫差为擒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在本文意为拉帮结派。B.“幸”,意为侥幸,与《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意思不同。C.“民望”,民众心生怨恨,与现代汉语“众望所归”的“众望”意思不同。D.“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中的“为”与《六国论》中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为”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以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运对比,来证明彰明法度的重要性。B.材料一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选用越王勾践的故事,从正面论证了治理国家要彰明法度。C.材料一中用较大篇幅说明韩国的灭亡的原因,指明其灭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D.材料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自然、社会现象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4.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上,老子和韩非子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3分)答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0.BDG(此句大意为:前代的翻车,失败的教训离我们并不久远。陛下如果采纳温彦博的意见,将会是养兽为患。)11.C(《齐桓晋文之事》中“天下之疾其君者”的“疾”意为憎恨,二者意思不同。)12.C(“都必须收居河南”错,后文有“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意为“陛下仁慈宽厚,听凭他们的意愿,无论是河南、河北,任由他们选择居住的地方”。)13.(1)(他们)强大时必然要侵略抢劫,贫弱时就低声下气(卑下臣服),不念及恩情大义,是他们的天性。(“寇盗”“卑伏”“不顾”各1分,句意1分)(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董”“振”“怀仁”各1分,句意1分)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卷8.B【解析】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9.D【解析】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以示好生之德。10.B【解析】当时李世民还只是秦王,还不是皇帝。后有“即位”一词可提供辅助判断。11.(1)(魏征)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和他日益亲近,有时延请至卧室,询问治理天下的事。(使还,省略句式,省主语魏征;或,有时;访,咨访、询问。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共4分)(2)全面做到这十思,推广这九种品德,选拔有才能的人来任用,挑选好的意见来遵从。(弘,推广、扩大;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择善,挑选好的意见。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共4分)【参考译文】(一)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放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通晓诗书术数。隋末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是说写得好,后来知道是魏征所作,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不被李密采用。后来追随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魏征便请求安抚山东地区(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朝廷于是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急驰至黎阳。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与裴矩逃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中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秦王即帝位后,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巨鹿县男爵。这时,河北(黄河以北地区)州县曾侍奉过隐太子的人自觉不安,往往藏匿谋乱。魏征告知太宗说:“如果不向他们晓示最公正的诚意,祸患就不能解除。”太宗说:“你去安抚晓谕河北(黄河以北地区)的人士吧。”(魏征)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和他日益亲近,有时延请至卧室,询问治理天下的大事。魏征也认为这种赏识是罕有的际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合事理且合乎太宗之意。贞观十年,(魏征)被任命为侍中。后来(太宗)出巡洛阳,停驻昭仁宫,(对地方官)很多指责和批评。魏征说:“隋朝因为责备(郡县)不进献食物,或是供物不够精美,在这些事上追求奢靡,没有节制,从而导致灭亡。因此上天命陛下取而代之,(陛下您)正应谨慎戒惧,约束自己,怎能让人为供应(的东西)不奢侈而感到后悔呢!如认为充足,如今(的供应)已经不止充足了;如认为不足,比这好万倍难道又会满足吗?”太宗感到震惊,说:“没有你,我听不到这样的话。”贞观十七年(634),魏征病重。魏征逝世后,太宗思念不已,登上凌烟阁观看功臣画像时,还赋诗痛悼魏征。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2.A13.B14.C15.(1)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2)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解析】12.句意: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天下事”作“大定”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为之”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卒伍”作“归”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13.A.趁机;借助,依靠。句意: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一起饮酒。/借助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B.都是用、拿。句意: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C.离间;缝隙、空隙。句意: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D.发作;发布、推行。句意: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如今君王推行仁政。故选B。14.C.“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鸿门宴后,或在宋义被杀后就及时离开才好”错误,原文“增劝羽杀沛公,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