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693年,牛顿说:“写作《原理》的目的,是向思索着的人们灌输上帝存在的信仰。科学的价值,一则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一则是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这意味着牛顿的思想A.巩固了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B.是宗教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统一C.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D.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2.据1918年1月3日《真理报》报道,在苏俄全国境内,农民都在“自发地进行易货贸易”,“维亚特卡省(产粮省)和雅罗斯拉夫尔省(粮食消费省)之间甚至还签订了易货贸易合同”,维亚特卡省用20万普特黑麦来交换雅罗斯拉夫尔省的布匹和烟草。这说明当时苏俄A.新经济政策得到了普遍拥护B.余粮收集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C.政府提倡计划与市场相结合D.政府政策受到了不同程度地抵制3.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家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这一规定A.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缩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C.表明根据地建设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D.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4.19世纪80年代后,一个包含以武力、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控制世界意思的新造词汇,逐步流行于欧美。该词汇是A.垄断 B.工业化 C.法西斯 D.帝国主义5.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1952年9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随后,其他亚洲国家也先后同新中国进行贸易。这些现象A.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B.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出现D.表明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6.《民法大全》中规定:一切债务,由于以应给付的物消偿,或经债权入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而消灭。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消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主债务人清偿时,替他作保的一切人因而免去其债务,相反的情形也一样,即若保证人清偿,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债务人也免去其债务。这此规定主要是A.界定了债务人的职责 B.保障了债权人拥有的权利C.明确了担保人的职责 D.提供解决债务纠纷的依据7.有西方学者认为,“通过国际媒体传人的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引发了整个东欧的民主化运动”,“媒体关于共产主义政府政策失灵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报道侵蚀了其政权的合法性”。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国际媒体”主要充当了A.雅尔塔体制的捍卫者 B.世界动荡的助推器C.苏东剧变的始作俑者 D.西方和平演变的推手8.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乃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说明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当时君主立宪制尚未真正确立C.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 D.政治制度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9.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端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就需要营业人员首先在形象气质上能给消费者带来好感,同时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引导技能。茶叶营销的这些变化显示出A.经济体制的转轨 B.民众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C.经济结构的变迁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10.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结构的扩大和强化,古代世界分散的点状文明逐渐发展为较大范围的区域文明或文化圈。其中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 B.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C.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 D.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11.“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此言出自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12.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迹感动了社会。沈浩生前工作的小岗村,因为当年18位村民印下红手印的契约(见图)而被称作“中国第一村”。这份契约见证了他们在1978年就开始尝试A.农村合作社B.公私合营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我国发电厂从1925年的456座增到1929年的724座(企业自备电厂149座),发电设备容量达835366千瓦(企业自备电厂308126千瓦)。到1936年,中国发电设备容量增加到1365792千瓦,年发电量44.5亿千瓦时。这一时期中国发电设备的发展A.改善了社会生产生活环境 B.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C.满足了当时民众用电需要 D.说明中国的水力发电最为迅速14.两汉刺史按“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刺史只能检查郡守执行公务的情况,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只能向朝廷“劾奏”。《后汉书·朱浮传》载,“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验案,然后黜退”。这反映出()A.中央旨在实现集权 B.地方吏治较为败坏C.朝廷强化监察地方 D.刺史州牧位卑权重15.学者王加华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乡村工业大发展,工业时间日益取代农事时间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轴心,相应阳历历法体系、钟点时间亦日益在民众中普及开来,守时、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在民众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来,这归根于A.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民众生活习惯转变C.经济结构的变动 D.民众观念的西方化16.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设计厅”之功能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17.“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18.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19.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友好条约》签订。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张赛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B.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21.《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昔日“贵”、“富”合一,现在“贵”、“富”出现了分离。这表明春秋后期A.世卿世禄制被打破 B.商品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变 D.新兴地主阶级蝇起22.唐代诗人杨志坚年轻时屡试不第,其妻到州府请求离婚。时任抚州刺史颜真卿作出判决:妻笞二十,任自改嫁,赠杨志坚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这反映出当时A.逐利之风极为盛行 B.纲常礼教束缚女性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离婚须报官府批准23.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4.右图为秦朝的宫殿用砖拓片,其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国家一统 B.疆土辽阔 C.喜庆丰收 D.威声远播25.历史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B.强化皇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26.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言人曾说,“保卫武汉之最重要意义,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B.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且准备长沙会战C.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建设后方支援前线D.坚守武汉毫不退让以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27.西蒙·玻利瓦尔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他领导的起义军解放的图示地区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8.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丈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是A.中国社会经济卷入世界市场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C.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9.有学者认为“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这一创造的作用体现在A.确保了宗法制的实施B.容易造成君权的高度集中C.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0.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A.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C.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诉求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张仲景(约公元150—约219年),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自幼嗜好医学,少年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东汉末年,南阳一带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张仲景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博采众方,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该书序中写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在其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伤寒杂病论》经晋王叔和整理,析为《伤寒论》与《金匱要略》两部。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历代医家推崇张仲景为医圣,其理论、经验、医方等,至今仍是治疗传染病、内科杂病的准绳,甚至被奉为医学经典。——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书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仲景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广文学收附监修进士学业的人,四门学只准收七品以上、侯伯子男之子及庶人的俊士。律学和书、算学可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宋代,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设州县学。国子学收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在五代、宋时出现了“书院”,所学内容仍局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官学无多大区别。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办学的指导思想。——摘编自陆杰峰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晚清要推行教育现代化建设并取得成功是很难想象的。而辛亥革命后所建立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很快被军阀混战所摧残。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更没能实施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构形成了实施大规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与组织架构。改革开放30年教育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中国初步打破了教育现代化建设动力长期不足的僵滞局面。——摘编自李春燕、杨天怡《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两代教育制度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宋代教育制度出现的变化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教育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意义。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但是古代中国却未能较西欧之先进入近代民族国家时代,而是在外力侵逼下不得已步入此一历程。材料一近代民族国家区别于绝对主权国家的一个特征就是国民主权或人民主权,实行的是立宪民主制度。从西欧国家形态的演进历程来看,15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上半叶,王权成为民族聚合的中心,民族的孕育与成长是与等级君主制或绝对君主制国家的成长与巩固相一致的,绝对专制主义为民族国家和世俗建构与认同权力体系开辟了通道。绝对主义国家在完成政治一体化后,越来越不能满足市民阶级的要求,市民阶级不仅要统一的市场和完整的主权,也要自由的社会和有保障的人权,绝对主义国家无法提供相应的合法化的法律制度框架,由此,把绝对主义国家改造成民族国家成为历史的必然过程。一般认为,从17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70年代,英、法、德建立起第一批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3期材料二无论是封建化时期,还是绝对君主制时期,“家国”体制及其伦理规范一以贯之,成为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特征,也是政治统一性的重要体现。“家国”体制及其伦理规范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周天子及后来的专制君主的利益,为了应付“家…‘国”之间的内在矛盾,专制君主不断吸取前朝教训,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人民依附于某一个具体的家族式或家庭式的政权,“家国”的政治伦理从根本上排除了契约精神,民主与自治也就难有生根发芽的土壤,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立宪主义观念也就难以自发产生。这也就难怪当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时,竞出现北京的老百姓作壁上观,为侵华联军带路,“热心”建议联军从下水道进城又快又安全,甚至为侵华联军攻打紫禁城按扶登城云梯,这些在今天看来奇特的景象。——夏引业《中华民族构建与认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民族国家观念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体现了科学思想,“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宗教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是伽利略,故C项错误。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的是相对论和量子论,故D项错误。所认选B。2、D【解析】

本题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反映1918年苏俄境内,存在农民和某些省份“自发进行易货贸易"的现象,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规定不符,故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反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倡的余粮收集制和取消自由贸易等原则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抵制,B项只提到余粮收集制未达到预期目的,比较片面,故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则是取消自由贸易,而非提倡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故C项错误。3、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理解和认识。题中的时间是1941年,属于全民族团结抗战时期,题中的土地政策明显体现了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故D项说法正确;题中的纲领并未纠正右倾机会主义,故A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纲领中的规定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不符合当时整体抗日战争的时代大背景,当时的土地政策是为抗战服务的,排除。4、D【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最后形成。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高度发展,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也已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故答案为D;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A错误;工业化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B错误;法西斯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不是新造词汇,C错误。5、B【解析】

由材料“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的政策,故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有利于我国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适应了国内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推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二战,材料中的这些现象与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无关,故排除C;“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三大外交方针之一,50年代初期的中国并未放弃这一外交方针,D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6、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旨在明确在主债务人或代偿担保人以应给付的物消偿债务后,主债务人或代偿担保人之债务即行终止,为解决债务纠纷提供了可行方案,故D项正确;题干明确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案并非强调债务人或担保人的职责问题,排除AC项;题干信息未涉及有关保障债权人权利的信息,排除B项。故选D。7、D【解析】

材料“媒体关于共产主义政府政策失灵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报道侵蚀了其政权的合法性”体现的是西方学者认为“国际媒体”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是导致其巨变的主要因素,D正确;AB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材料更多的是强调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不能说“国际传媒”是东欧剧变的始作俑者,C排除。故选D。8、D【解析】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内阁与议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这时期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说明英国代议制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D项正确;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只是权力的象征,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B项错误;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是材料表象,而不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C项错误。9、A【解析】

材料信息是,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经历了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再到各种营销手段的使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茶叶营销的这些变化显示出市场化的色彩越来越浓,这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故A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众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故B错误;材料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无关,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D错误。10、D【解析】

根据题干“由西向东”的区域文明或文化圈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世界文明由西向东排列是欧洲基督教文明、中东伊斯兰文明及东亚儒家文明,故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1、D【解析】试题分析:“此便是良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解释良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心学家王阳明的核心主张便是“致良知”,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宋明理学点评: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宋明时期,理学获得极大发展。二程发明宋明理学,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一大贡献。南宋儒家学者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到了明朝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他将“天理”“良知”的封建道德伦理的准则赋予绝对权威性,把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不断发展完善并走向极端化。12、D【解析】

1978年小岗村村民率先实行包干到户政策,开始尝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正确;A是1953年开始实行;B是1953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是1958年。13、A【解析】

材料反映近代中国发电厂和装机容量的发展,必然有助于改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故选A;材料没有比较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B错误;近代中国重工业落后,电力无法满足民众用电需要,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水力发电的信息,D错误。14、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两汉时期的刺史主要职责是郡守执行中央政策的情况及是否有违法行为,凸显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A正确;材料与地方吏治败坏无关,B排除;监察地方只是材料的表现,C排除;材料未涉及刺史的地位,D排除。故选A。1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中阳历历法体系、钟点时间日益在民众中普及,守时、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在民众头脑中逐步建立,这归根于乡村工业的大发展,即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正确;民众时间观念、生活习惯转变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故A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众观念的西方化,故D错误。16、A【解析】

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具有“设计厅”之功能,故A正确;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不符合题意,排除BC;行中书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设计厅”,联系所学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分析解答。1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应该出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确分析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排除。故正确答案选D。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概况及认识18、B【解析】

据材料“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是在否定罗马教会权威基础上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局限性是个人主义泛滥,导致个人私欲膨胀,B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张追求现世幸福,与“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不符,A错误;启蒙运动与“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不符,C错误;D与材料无关。19、C【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①②④均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0、B【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诸企业之失败....无法律之导之故也”可知张謇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故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故排除A、C两项;D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故排除D项。21、C【解析】

依据材料“子贡经商致富”“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富商的出现,即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C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未涉及,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于战国时期,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C。22、C【解析】

材料中“其妻请求离婚”、“任其改嫁”等说明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故选C;“妻”请求离婚的原因是“屡试不第”,与“逐利”无关,同时也不能反应“极为盛行”,排除A;在唐代,纲常伦理对女性的束缚不大,否则也不会出现“其妻请求离婚”、“任其改嫁”现象了,排除B;D项是材料现象,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23、B【解析】

依据材料中“备战、备荒、为人民”信息可知,这一战略将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是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排除。故选B。24、A【解析】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材料中的“海内皆臣”的意思是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25、B【解析】

材料“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都体现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体现出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的需要,B正确;材料论述的古代官制改革的理念并不是说明“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A错误;材料中信息显示是理念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不是提高政府的效率,C错误;“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并不是材料中枢机构演变的主要特点,D错误。26、C【解析】

“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说明保卫武汉的目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为长期抗战奠定基础,故C正确;1935年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排除D。27、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在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南美洲地区,①②符合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故A项正确;③④是巴西和阿根廷,不是玻利瓦尔解放的地区,故B、C、D三项排除。故选A。28、C【解析】“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指的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指的是,资本主义瓦解了被侵略地区的原有经济,即自然经济,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指近代工业产生。就中国来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输出,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的逐渐的解体就是主要的表现,故选C,ABD项都无法体现挖掉“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的内容。【名师点睛】西方工业革命完成,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的侵略方式。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就是挖掉“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29、D【解析】

材料“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排除A;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C。30、A【解析】

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由此可见,材料中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A项正确。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不是孙中山改用阳历的深层动因,B错误;辛亥革命的民族诉求表现为推翻满族的统治,C错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不是恢复大明王朝,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东汉末年疫病流行;继承前代中医学成果;长期从事医学研究;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2)张仲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医学理论和经验对后世仍发挥作用。【解析】

(1)根据材料“东汉末年,南阳一带伤寒流行”得出东汉末年疫病流行对张仲景的影响;根据材料“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博采众方,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得出张仲景通过继承前代中医学成果,长期从事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撰写《伤寒杂病论》。(2)根据材料“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至今仍是治疗传染病、内科杂病的准绳,甚至被奉为医学经典”可从张仲景从医品质、《伤寒杂病论》在中医临床医学地位、张仲景医学理论和经验对后世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阐述。32、(1)相似之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学校招收学生都有资格限制;学校教育与仕进(或科举)结合紧密;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目的均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变化: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或平民化倾向增强);出现了书院。影响: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文化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培养的主要是皇帝的忠实奴仆,强化了专制皇权。(2)特点: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近代化进程缓慢。意义:改变了教育落后的局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索质;促进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

(1)相似之处:据材料“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