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1页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2页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3页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4页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皮巧根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求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快速默读。

占1.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大家为什么一直叫这座桥为“皮巧根桥”。了解

八'皮巧根是用自己的爱心为大家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

点2.对“谁也没想过,这座桥还可以叫另外的什么名字”的理解。

一课时

[1]皮巧根桥

同学们上学,一路上爱讲立功的人和立功的事。⑵[①同学们为什么爱讲这样的

事?]

段导读:这段讲同学们在上学路上爱讲立功的人和事。

⑶“最好发生火灾,”一个孩子说,“那我就能从大火中把娃娃救出来。我就是

救火英雄!”

段导读:这段讲一个孩子希望发生火灾救助别人,使自己成为救火英雄。

“能逮⑷住一条大狗鱼,也挺好的,”第二个孩子说,“一下子我就成了打鱼英

雄!”⑸[②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

段导读:这段讲一个孩子希望能逮住一条大狗鱼,成为打鱼英雄。

“最好是我第一个飞到月球上,”第三个孩子说,“那样,我在全国就出名

了。"⑹[③你想对这个孩子说什么?]

段导读:这段讲一个孩子希望飞到月球上去,成为名人。

可是,皮巧根没有谈论这些。他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⑺[句导读:将前三个孩

子的话与皮巧根的不声不响作对比,表明了这个孩子的性格和做法都与众不

同。][④皮巧根和这些孩子们有什么不同?]

段导读:这段写皮巧根跟其他孩子不一样,是一个不声不响的孩子。

第一部分(第r5自然段):讲同学们在上学路上爱讲立功的人和事,皮巧根不谈

论这些,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

像其他同学一样,皮巧根也不喜欢绕道,而更愿意跳过急水河,抄近路去上学。

这条小河两岸陡峭(d6uqid。),水流湍(tudn)急,要跳过去很不容易。[句导读:”两

岸陡峭,水流湍急”是从小河的自然构成上来写它的险要。]⑻[⑤为什么写小河附

近的地势、水势?]

段导读:这段讲同学们都愿跳过急水河,抄近路去上学,不愿意走远路。

去年春天,有个男孩儿,一跳没能跳到河对岸,扑通一声掉进河里了,还在医院里

住了好几天。⑼冬天,有两个小姑娘踩着刚冻上的冰过河。冰一裂,她们也掉到河里

去了,叫了好一阵,才被救了出来。[⑥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段导读:这段写抄近路,跳过急水河去上学确实很危险。

大人们都不允许孩子们抄近路上学了。但有近路可走,谁愿意走远路呢?皿[⑦

这句话是什么句式?突出了什么?]

段导读:这段写大人们不许孩子抄近路去上学。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讲同学们都愿跳过急水河,抄近路去上学,不愿意走

远路。

""皮巧根想把河边的一棵柳树砍倒,从河这边架到河那边去。他让爷爷帮他把

斧子磨快,然后就动手砍柳树。[⑵[⑧这说明皮巧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段导读:这段写皮巧根想砍倒柳树架在河上当桥。

要砍倒一棵柳树可真不容易。这棵树已经长得又粗又大了,两个孩子张开双臂

都围不过来。〔⑶皮巧根砍了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才把树砍倒。[⑨“直到”一

词说明了什么?]大树正好架在了河的两岸上。

段导读:这段写皮巧根用大树做成了简单的桥。

[⑷现在得把柳树枝全砍掉。要不树枝会把孩子们绊倒的。可是皮巧根把树枝

统统砍光之后,走起来还是很危险,因为两边没有栏杆,脚一滑就容易跌进河里。

L⑸[⑩读到这里,你又发现了皮巧根的哪些优点?]

段导读:这段写桥没有栏杆,还是有些危险。

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头两边加上栏杆。[句导读:皮巧根在建桥过程中不怕困难,

并且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段导读:皮巧根又决定加栏杆。

【⑹在爷爷的帮助下,这项工作也做完了。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木桥造起来

了。[句导读:皮巧根这个不爱张扬的‘孩子用实际行动架桥方便他人,这更是“英

雄”一一无名英雄。]这下,不只是孩子,连村里的大人来来往往也走这座桥了。凡

是过桥的人都说:“有了这皮巧根桥,过河真是方便多了。”就这样,人们不约而同

地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⑺[人们为什么管这桥叫“皮巧根桥”?“皮巧根

桥”中的引号表示什么?]

段导读:这段写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造了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桥,人们管这

座桥叫“皮巧根桥”。

后来,柳树渐渐朽(xi。)烂,村里就建起了一座好一些的桥,是用最好的木头造

的。可这座桥还叫“皮巧根桥”。[⑻[“还叫”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后来,村里搭了一座木桥,这座桥还叫“皮巧根桥”。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这里,于是一座大桥架起来了,两边做了

铁栏杆。[句导读:这句话用一系列动词描绘了桥所发生的变

化,“通”“架”“做”等词的变换使用,使行文十分活泼。]通常这样的桥总得叫

个响亮的名儿了,叫什么“混凝土桥”或“急水河桥”。可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的老

名字一一“皮巧根桥”,并且,谁也没想过,这座桥还可以叫另外的什么名字。

[人们为什么还是喜欢叫它“皮巧根桥”?破折号表示什么?]

段导读:过了一段时间,这里又架起一座大桥,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皮巧根

桥”。

第三部分(第9、15自然段):讲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造了一座又方便、又安全

的木桥,人们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后来,这里建了新桥,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皮

巧根桥”。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皮巧根用自己的爱心为大家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

桥。

表现山势陡峭的图片。

一导入

1.你见过什么样的桥?用简洁的语言形容你见过的桥。

2.这节课我们也要认识一座桥,它跟同学们刚才说到的桥可大不一样!有什么不

一样?读了课文你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陡峭一一陡、峭

“陡峭”是形容山势的。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陡峭”。

朽烂----朽

用“朽”组词。

(2)小组内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感知课文内容

L指名读课文。

2.思考:皮巧根桥跟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桥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甲:这座桥是一个小男孩儿造的。

学生乙:这座桥是用一棵大柳树造的。

学生丙:皮巧根建的桥朽烂了以后,在这条河上陆续建的所有的桥都叫“皮巧根

桥”。

3.围绕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自己学习。

(1)小男孩儿为什么要造桥?

(2)他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画一画。

(3)为什么后来建在这条河上的桥都叫“皮巧根桥”?

4.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学情况。

5.集体交流。

(1)小男孩儿为什么要造桥?

学生甲: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在河上架桥会很方便。

学生乙:曾经有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架座桥就安全了。

指名读一读课文第「8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其他孩子有做好事的想法,但都是空想,有些不切实际。)

(2)皮巧根是怎么做的?

①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

②概括:磨斧子---砍柳树----砍树枝----加栏杆。

③想象在造桥的过程中,皮巧根会遇到什么困难。

④读一读课文第9~13自然段。

(3)读第14、15自然段,为什么后来建在急水河上的桥都叫“皮巧根桥”?

(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感谢。)

四小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1.本文浅显易懂,脉络清晰,适合学生自主阅读,教师不必作讲解分析,只作适当

的点拨即可。当然,应列出一些富有引导作用的问题供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让学生带

着问题,有目标地学习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可以列出以下几个问

题:(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⑵他是怎样架桥的?(3)人们管这桥叫什么?(4)新桥建

成后人们为什么还叫它皮巧根桥?

2."后来,这里有了新桥,可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皮巧根桥',这是为什么?”对

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教学本课的难点。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安排:“假如大家都住在这

个村子里,假如你是皮巧根的同学或其他什么人,你想对皮巧根说点儿什么?”通过

评议、补充,最后,大家明确了问题的答案:皮巧根不但架起了一座方便、安全的木

桥,而且用爱心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为了表达这种美好的感激之情,人们自然

喜欢将“皮巧根桥”这个名字一直叫下去。

1.从哪儿可以看出皮巧根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2.为什么有了新桥,人们还是叫它“皮巧根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要以为是

微小的善举就看不起,不愿意去做;不要以为是很小的坏事,就觉得做了也没什么了

不起。我们身边有许多好事可做,只要大家留心观察,愿意去做,就能发现该做的好

事。

1.知识点详解t

2.①同学们有天真、美好的心灵,有一颗崇拜英雄的心。t

3.好,这里读hSoot

4.逮,这里读ddi。t

5.②因为他们生长在河边,又非常羡慕和崇拜英雄。t

6.③你有美好的愿望是好的,但现在需要努力学习。t

7.④从这些谈论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崇拜英雄,喜欢幻想,皮巧根却不愿谈

论这些,他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t

8.⑤目的是说明大家抄近路过河上学会很方便,但有时也会有危险。t

9.⑥抄近路,跳过急水河去上学确实危险。t

10.⑦反问。突出修一座桥的必要性,为下面皮巧根造桥埋下了伏笔。!

11.倒,这里读前。。t

12.⑧是个有心的孩子,是个肯实干而不张扬的孩子。t

13.⑨说明树很粗大很难砍,更说明了皮巧根做事很有毅力。t

14.栏杆:拦挡的木杆。t

15.⑩细心,时刻为别人着想。t

16.帮助: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t

17.因为这座桥是皮巧根建造的,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人们为了赞赏他,表示

对皮巧根的感激之情,所以取名叫“皮巧根桥”。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t

18.说明了人们对皮巧根建桥方便大家这一举动的认可和称赞。

t

19.难点句解析:表明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

们的爱戴,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t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篇二」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认真研究的科学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求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学习魏格纳善于观

…察、认真研究的科学精神。

占2.对课文中提到的“大陆漂移说”的认识。

两课时

⑴地图上的发现

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w©i)格纳正在家里养病。他漫不经心地看着

墙上的世界地图。⑵[①“漫不经心”说明了什么?]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kub),跟非洲西海岸线很吻合。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

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c@nci]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②“突然”说明了什么?魏格纳的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⑶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讲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世界各大洲拼接在一起可以成为一

整块。

⑷魏格纳展开了进一步研究。1912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句导

读:“进一步”说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的提出不是没有根据的胡说,而是有科

学预见性的,而这种预见性恰恰在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多

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原是一整块。后来,这块古老的大陆裂开了,开始漂移,逐渐形成

了今天地球上各大洲的分布。[句导读:这里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了“大陆漂

移说”的主要内容。]⑸[③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魏格纳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世界各大洲拼接在一起可以

成为一整块,由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魏格纳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陆地原来是连在一起的。许多

人不接受大陆漂移说。⑹[④为什么说“这只是一个假说”?人们为什么不接受?]为

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

1913年,一个考察小组在南极洲找到了煤。这些煤块上显示出远古时代湿热环

境下生长的植物的痕(h6n)迹。这些植物怎么会出现在南极洲这个严寒的冰雪世界

中呢?⑺[⑤这个反问句突出了什么?]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考察小组发现在南极洲的煤块上有远古时代生长的植物

的痕迹。

⑻科学家们继续寻找。不久,他们又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

两亿年前南极洲并不在今天的位置上,也不是现在冰封雪盖的样子,而是一个适(shi)

合生物生存的环境。期[⑥“并不在也不是而是”说明了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得

出结论的?]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考察小组还在那儿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

口°〕1960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一个山峰的悬崖上,发现了冰磺(qi)岩。冰

殖岩就是冰川携(xi6)带的岩石,它上面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科学家们发现,

南极的冰硬岩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硬岩,是完全相同的。它们上面的擦痕显示,

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句导读:“完全相同”“来自同一大陆”两者之间存在因

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科学家们已经用事实证明了魏格纳的学说是千真万确

的。[⑦考察队的这一发现又证明了什么?由此能体会到什么?]

段导读:考察队在南极又发现了冰磺岩,上面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

这些发现都证明:现在地球上的几大洲d,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那时大部分

地区都被冰雪覆盖着。后来,古老的大陆向北漂移,漂向赤道,天气也渐渐转暖,生长

出茂密的森林,还出现了恐龙等动物。[⑵[句导读:“连在一起”“被冰雪覆

盖”“生长出茂密的森林”等这些假想都与前面的发现吻合了。]两亿年前,这块大

陆分裂了,碎块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成了南极洲、亚洲、美洲、大洋洲[⑧你

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些发现得出了大陆漂移的结论。

这些新的发现,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并被视为板块构造学发展的基础。人

们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⑶[⑨人们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

察和发现?]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这些发现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讲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

作,找到了许多事实,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世界地图。

一导入

(出示世界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在一百年前,德国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就是通过看

地图,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让我们到课文中看看究竟是什么惊人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新词,随时纠正读音。

轮廓吻合锯齿拼接参差不齐悬崖

携带适合位置生存漫不经心

(2)书写指导。

①吻:右边是“勿”,不要写成“匆”。②置:下面是“直”,内有三“横”,

不能漏写一横。

③崖:注意与“涯”的区别。

(3)分小组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发现世界各大

洲的边缘虽然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由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科学工作者的发现,使“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4.根据段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5.教师简单介绍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

能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听、读、思、品、评

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求证”的阅读全过程中,再以

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的发展。

学习本课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

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

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

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可通

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

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

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关于大陆漂移和魏格纳

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

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认真研究的科学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世界地图,南极的图片。

一导入

魏格纳的发现对于研究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并不等于就是“对的”,

必须经过科学的验证。让我们跟随科学工作者,一起去验证魏格纳的发现。

二细读课文

1.为什么魏格纳能发现“地图上的秘密”?

(1)学生甲:他一开始只是漫不经心地看,后来他仔细观察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从“漫不经心”这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乙:魏格纳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分析问题。

(2)魏格纳是个很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3)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魏格纳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很多人不

接受,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1)自读课文第3~6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是“长期艰苦”?

(2)集体交流。

①从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到1960年考察队在南极一座山峰的悬

崖上发现冰殖岩,前后经过了48年,时间很长。

②很多考察工作都是在南极进行的,南极的环境比较恶劣,科学工作者要随时面

临生命的危险。(展示南极的图片:寒冷,不毛之地。)

(3)这48年来科学工作者的足迹还遍布哪里?(世界各地)

(4)你想对这些科学工作者说什么?

学生甲:你们真了不起!

学生乙:你们太辛苦了!

学生丙:你们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5)朗读课文第3飞自然段。

3.大量的'证据都表明“现在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

(1)齐读课文第7、8自然段。

(2)人们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三总结全文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启发?希望同学们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四年级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机会还不多,教学中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

识。为此,在课前,教师可准备地球仪,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了解。一上课,就通过大

屏幕把世界地图放大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会极大地

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先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位置,

然后看看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如书上说的那样吻合。

这一课下来,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3.总结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进行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还可以

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

望。

1.读一读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顺序给它们排队,再按笔画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

队。注意书写要工整。

吻发煤现适存崖

存发煤适吻现崖煤崖适现吻存发

2.读句子,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魏格纳慢不经心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慢一漫)

(2)经过仔细观查,他近一步发现,世界各大州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

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查一察近一进州一洲)

(3)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坚苦的考察活动。(坚一艰)

3.“大陆漂移”的过程是怎样的?

4.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图,写写你的发现和联想。

魏格纳

魏格纳(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建人。

生于德国柏林。1912年发表《大陆与海洋的起源》论文,第一次提出大陆漂移的观

点。1915年出版《海陆的起源》一书,用了大量例子来论证大陆漂移假说的合理

性。但由于证据不够充分,遭到当时大多数科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

底扩张、古地磁学等的发现使大陆漂移学说逐步得到论证,并发展为板块构造学

说。他还著有《地质时代中的气候》等。1930年第四次在格陵兰探险时遇难身

亡。

1.知识点详解t

2.①说明魏格纳不是带着什么目的和想法去看的。t

3.②说明魏格纳的这个发现是不经意间看到的。这一发现就是提出“大陆

漂移说”的前提和条件。t

4.漂移:物体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t

5.③魏格纳坚信这一发现不是偶然的巧合,于是他开始了大陆漂移的研

究。经过了两年的研究,才提出来的。t

6.④还没有证据证明“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还需要大量的事实做依

据。因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t

7.⑤突出了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与下面的“继续寻找”相呼

应。t

8.适合: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t

9.⑥两亿年前南极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并不是今天的情况,而是一个

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科学家是根据煤块中有植物痕迹和大量的动植物化石

来得出结论的。t

10.冰殖岩:全称为冰磺砾泥岩,是世界稀有的石种之一。其色为色褐、暗

褐,质量重,坚而脆,内夹有砂石或其他小生物化石。t

11.⑦很久以前,现在地球上的几大洲是连在一起的,用事实证明了魏格纳的

学说是正确的。体会到魏格纳等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12.⑧现在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

裂了,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说明这样的假想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吻

4口OII

13.⑨一方面新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魏格纳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

的精神永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t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

室”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

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处理好兴

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

丛里有一只好蛾蝴I。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

笑了。”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3、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板书课题:明明上

学。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二、自由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看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课文讲的是明明听从同学们的提醒,放弃了捉自己喜爱的她蝴,按时到校上课的

事。看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哪幅图的?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打出幻灯片)

2、指读课文。

四、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

1、自己学文。提示:

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姚蜗?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蛾蜗。从

“一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蝴蝴,玩蜗蛾也很有经验。他从她她的叫声就能分辨

出是不是好蝴蛾。这是他停下来捉蜗蝴的原因。

2、指导朗读。

早上,明明去上学。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她她的叫声。明明一听,就知道草

丛里有一只好蛾蛾。“忽然”要读出迅速而出乎意料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肯定而

喜悦的语气。“一听,就知道”要读得稍快稍重,用肯定语气。两个“一”是读四

声“yi”,“走着走着”“着”读轻音“zhe”。

第二自然段

1、看图。提示:

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她岫,他很紧张

很仔细。)

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讲明明捉她蛾的动作?(板书:扒、捂、追、找)

(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支蛾她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

(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蝴她的?(细

心、扒来扒去。)

3、看图。按板书词语复述这一自然内容。

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样捉蛾蛾。

5、指导朗读

“明明轻轻地走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她蝴。他用手一捂,蝴蝴一

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明明追上去,扒开草仔细找,扒来扒去,怎么也找不

着。”第一句要读出明明的心情,第二句要读出他紧张而又仔细地捉蝴蛾的动作和

神态。第三句要读出惋惜的心情。“一看”“一跳”的“一”读yi;“一

只”“一捂”的“一”读yi;“走、钻、草、丛、仔、怎”读闰舌音,“追、

找"读翘舌音。“找不着”的“着”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zhdo。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段内容。

二、朗读课文前两段。

三、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图2,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小明?

2、学课文。

(1)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

切、提醒的语气。)(板书:喊)

(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怎样的孩子?

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板书:刚、就)

(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

的?(他好像在说:①小文,今天我没有迟到,多亏你提醒我,应该感谢你的帮

助。②如果不是你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

3、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

(四)指导朗读。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前一句要读得稍快,读出紧张的‘气氛。后一句稍慢,表明事情的结果。明明

在小文的帮助下,按时到校,心情很愉快。

五、总结提问。

1、小明上学路上捉蝴蝴对吗?为什么?(讨论后交流。)

2、你们喜欢小文和明明吗?为什么?(小文提醒同学要按时到校上课,明明

放弃自己喜爱的姚蜗,及时赶到学校上课。)

第三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复述课文。

三、练习写字。

分析记忆生字字形,指导写字。

1、脱词脱音节认该生字卡片。

扒、找、迟、啦、刚、教、室、课

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室:上半部是宝盖地,要盖住下面的“至"(“到”字的左半部分),上下要

紧凑,不要写得太长。“啦、教”要写紧凑些,“找”右边的笔顺是:

四、课内练习。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布置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

5、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例:明明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1)我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爸爸就。

(2)刚,就。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

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4、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

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2、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

勤劳动,才有收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邀请了一对好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你们

看,它们是谁?(出示媒体:小白兔和小灰兔手拉手走过来的动画情景)

2、揭示课题:22小白兔和小灰兔(读课题)

3、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

的故事。

说明:“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课开

始出示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

欲。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多媒体整个故事的动画)边看动画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听懂

故事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说说大意,教师可以提示。

3、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标上小节

号。

4、指名分节读,纠错并正音。

5、提问:读了课文后,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说明: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记的习惯,能说出故事的大

概意思,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

表达能力。

三、读课文,学习生字,感受内容。

(以下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如第三节

1、小组学习:(1)四人合作分句读第三节

(2)学习生字“蹦、施肥、除”

(3)找一找描写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用“一一”划出,并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1)抽四人小组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找出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看看动画(小白兔种菜的过程),做做动作读

一读。

(3)看着动画试着背一背。

说明: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小组中学习既为学生创设

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又能培养团体意识,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时要

有组长负责,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临时指定或轮流做;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

学时间,3—4分钟;组内学习生字注重字音准确,识记字形时让学生各抒己见,

可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或学着说一说;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评价要以小

组为单位。找句子,看动画,做动作背一背,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

脑的过程中熟悉种菜的过程,体验种菜的辛苦,感悟到小白兔的勤劳。

3、提问:小白兔在辛勤地种菜,小灰兔在干什么呢?出示多媒体(小灰兔躺

在床上吃菜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师生配合读第四节,学习生字“运、饿”。

(­)如第二节

1、提问:小白兔为什么不要白菜,要菜子?

2、齐读第一、二节。

(三)如第五节

1、自由读第五节,用“一一”划出小白兔的话,用”划出小灰兔的

话,同桌对读。

2、出示句子:小灰兔疑惑地问:“小白兔,你的菜是从哪儿来的?”

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1)学习生字“挑、担、疑、惑”。

(2)用“疑惑”“自豪”来说一句话体会含义,指导读出语气。

(3)各种形式练读。

4、分角色朗读。

5、拓展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怎么做?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讲读,紧紧抓住“三个不同”来教学:

1、小白兔和小灰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东西不同。2、它们回家后的表现不同。3、

它们的结果不同。在对比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如:小白兔的种菜的动作“翻

土、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小灰兔的“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在反复的

朗读中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义。

四、复习巩固

1、小灰兔种白菜游戏。(读生字)

2、小灰兔收白菜游戏。(读词语)

3、指导写字“运、送、挑、担”。

说明:以上两个游戏是顺着拓展说话练习安排的,为了给小灰兔一次“改错的

机会”,给学生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第一个游戏是把各个生字写在每棵菜上,学

生读对了,菜就会长高一截;第二个游戏是把各个词语写在菜叶上,学生读对了,

菜就会跳进爹筐里。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可真好,谢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你们,期待吗?那就闭上

眼睛吧!(播放海浪声和大海图片)

听着这声音看着这图画你是什么感觉?(高兴、舒服)今天我们继续高高兴兴

舒舒服服地学习这篇课文,读课题。

2.大海想问大家生字宝宝都掌握好了没,我们来开火车喊出他们的名字吧。

3.各请一位小老师带读词语。

二、诵读一段,感悟大海之美

(-)数句子

L任务: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的上边标上序号。说说为什么是

3句话。

2.小结:有3个句号,所以有3句话。

3.借助拼音读第一自然段的3句话,特别是第三句,是个长句子,有的地方很

难读,“哗哗地笑着”中连续两个词读轻声,“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比较

长,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或者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反复练习。

4.找找,这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美美的景物?

5.你最喜欢哪个景物?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习第一句

1.读第一句。交流:你看到过大海吗?谁来夸夸大海?

2.课文是怎么夸的?

3.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导学,并指导朗读: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

觉来呢?老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4.引入: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用手势来比一比。

教师带读: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头,真是“又宽又远”,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5.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又宽又远”?

6.再读,读出“又宽又远”

(三)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交流:哪些东西软软的?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提问: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学生尝试有感

情地朗读句子。

4.作者多了不起啊,写出了两个“又宽又远”,我们来跟作者比一比看能不能

说更多这样的词语又。又()

(四)学习第三句。

1.引入:请同学读读这个长句子。教师反馈。

2.你喜欢句子中的浪花吗?说说为什么喜欢。

3.浪花啊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读诗歌,看!它让这句话变成了一首小

诗,谁想读读看?

4.你最喜欢三句话中的第几句?喜欢第几句的就站起来读。

过渡:看到这样美的海螺和贝壳,你最想做什么?

三、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第一句

1.海螺是哪里来的?你学会了联系前面的内容来读课文,真了不起!我们把

这个方法学起来吧!

2.读者读者,你读出了小娃娃怎样的感情呀?

3.我们四个组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快乐。

(二)第二句

1.瞧!小娃娃把项链挂在胸前多快乐呀,还有一个伙伴也挂起了美美的项链

呢,知道是谁吗?谁想带小朋友们去看看?读第二句。

2.让我们说说这串项链是什么样的吧!(金色的、脚印形状的)

3.这串项链是由什么穿成的?它是谁的?它挂在谁的胸前?所以,大海的项链

是什么?

4.挂着这串金色的项链,大海是什么心情?(快乐)让我们读读大海的快乐

吧!

5.男生读第一句小娃娃的快乐,女生读第二句大海的快乐。

四、语言运用

1.小娃娃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词语,大家看,这些词的

后面可以搭配哪些伙伴?

2.还可以搭配哪些呢?说说吧!

3.大海呀说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要送一份礼物给大家,你们看!生字一一

“白”、“的”

4.你们的字写得跟课文一样美,让大海再听听你们美美的读书声吧!

5.小朋友读完会发现,课文中的词语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多,一样美,你们

可以说说自己从项链这篇课文里收藏了哪些词语吗?

6.看,我们把词语串成项链,挂在胸前,走到哪里都是最美的。

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篇六」

L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求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占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当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

判断。

2.了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内容以及做出果敢判断的原因。

两课时

[1]小泽(z6)征尔的判断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⑵[①“世界上著名”说明了什

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

指挥家。

在他成名以前,一次,他去欧Su)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决赛时,⑷他被安排在

最后一个出场。台下坐满了观众,他们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句导读:

从“坐满了观众”中可以看出比赛隆重而重要。“音乐大师”一词更能体现这次比

赛的意义非同寻常,又为下文小泽征尔相信自己,不迷信权威作了铺垫。]⑸[②你认

为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比赛?小泽征尔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评委会交给他一张

乐谱(p。)。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指挥着世

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⑹[③你从“全神贯注”“挥动着”中体

会到了什么?]

段导读:这是讲小泽征尔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投入

指挥中。

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xi6)的地方。他以为是乐

队演奏错了,⑺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句导读:说明

小泽征尔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凭直觉发现了乐谱的错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

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

断是正确的。⑻[句导读:这句话反映出小泽征尔当时内心的挣扎、矛盾。“考虑再

三”说明他反复思考,毕竟他面对的是世界一流的乐队,国际水平的乐谱,几百名国

际音乐大师。但他坚信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最可贵的。[④小泽征尔“考虑再

三”,他考虑了些什么?]“不!一定是乐谱错了!”[⑤“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这句

话充分体现了小泽征尔什么样的品质?]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

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kui)。⑥怎样理解这句话?]

段导读:这段写小泽征尔在指挥中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并果敢地判

断乐谱存在错误,赢得了评委的掌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小泽征尔在参加指挥家大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有

错误,并在大赛中夺魁。

[⑴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试探指挥家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正确

判断。[⑦“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什么?)⑵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sii)质的人,

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⑶[⑧”这种素质”指的是什么素质?]前面的

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是在国际音乐大师面前,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句导

读:通过对比,从侧面写出了小泽征尔勇于坚持自己的可贵,说明他不同流俗的品

质。只有小泽征尔不迷信权(qudn)威,相信自己,果敢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

获得了这次大赛的桂(gui)冠。[⑨“只有”“果敢”说明了什么?]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小泽征尔在大赛中夺魁的原因。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泽征尔的生平事迹。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世界上极负盛名的音乐指挥大师一一小泽征尔。他在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一一波士顿乐团指挥20多年,曾被称为“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

大师”。这么了不起的人物,课文讲了关于他的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2)小组内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自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L轻声读,标出读不流利的句、段。

2.重点练习读不流利的句、段,可以请人帮助。

3.选两个自然段,两人一组,比比谁读得好。

四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汇报交流。

3.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小泽征尔在大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的错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小泽征尔获得大赛的桂冠。

4.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在书上。

小组筛选问题,推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可能提出:

(1)为什么说小泽征尔做出了果敢的判断?

(2)文中说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他都考虑了什么?

(3)他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断?

(4)评委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比赛?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泽征尔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敢的判断的和为

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再谈谈对句子的理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从读中悟出道理。这样既理解了句子的意

思,又能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2.了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内容及做出果敢判断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

了攻克这两个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做如下安排:学习第3自然段时,要求学生用

心揣摩小泽征尔的心理活动,并提出问题:“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他可能会考虑些

什么?他最后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断?通过发言一一评议一一补充等环节,学生对

小泽征尔心理活动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小泽征尔能做出果敢判断的原因也有了更深

刻的理解。

1.了解小泽征尔在大赛中如何果敢地指出乐谱中的错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泽征尔指挥演奏的录像片。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一一小泽征尔。1959年,小泽征尔

从日本踏上了赴欧留学的道路,来到了法国巴黎,参加了这次指挥家大赛。齐读课文

题目,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解决这些问题。

小泽征尔的判断是怎样的?(果敢、正确)

二解疑悟“果敢”

1.自由读课文,画出小泽征尔做出判断的句子。

2.读句子,有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

不!一定是乐谱

错了!

3.读出自己的感受。

4.再读第3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让学生交流,指名汇报:

(1)学生甲:发现不和谐的地方,但重奏仍不自然。

引导思考:重奏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学生乙:评委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

引导思考:“郑重声明”是什么意思?

(3)学生丙:他考虑再三做出判断。

引导思考:''考虑再三”是什么意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再三考虑什么?如果你是参赛的小泽征尔,你会考虑些什

么呢?默读第3自然段。

①为什么不是乐队的问题?(这是“世界一流的乐队”,而且又重新演奏了一遍,

乐队演奏应该没问题。)

②为什么不是指挥的问题?(他“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世界一流指挥家

的风度”指挥。)

5.乐曲演奏成功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指名汇报,板书:乐队指挥乐谱)

6.你也像小泽征尔那样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先默读,找出相关的句子再判

断。

指名判断并练习填空说话:

不是的错,因为不是的错,因为一定是错了。

7.理解“果敢”。

(1)这样的判断为什么说是果敢的?结合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2)集体交流。

学生甲: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他却说乐谱错了。

导读:想象评委当时的神态、动作、语气,把你想象到的读出来。

学生乙: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他说乐谱错了。

引导思考:看到这几百名音乐大师,他会怎么想?

(敢于向权威挑战,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

学生丙:经过重奏仍不自然,所以一定是乐谱错了。

(做出判断的时间短,判断得果断。)

8.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练读、指名读用不同的读法。

(2)情景朗读:谁能像小泽征尔那样说出这句话?在座的其他同学当评委、观

众。听到这么热烈的掌声,如果是你,你想说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练读、指名读)

三探索获得“桂冠”的原因

评委们真的是在为他坚信自己判断的勇气和不附和权威的胆量而鼓掌吗?(评委

们鼓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吗?)请读一读第4自然段。

1.评委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比赛呢?

2.你读懂什么了?(随机出示课件: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是真正的

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3.“这种素质”指的是哪种素质?

4.也就是说,只有,才真正是的

音乐指挥家。

5.小泽征尔正是具备了,所以他才是。

6.现在,你们明白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了吗?

他只具备那种不附和权威的胆量,坚信自己判断的勇气行不行?你们想了解他更

多的资料吗?

1958年,小泽征尔从日本桐朋学园毕业时,已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音乐指挥家

了。他除了具备那种不附和权威的胆量、坚信自己判断的勇气,还具备了深厚的音

乐修养,因此他才能果敢地做出这样的判断,做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判断。

7.“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谈谈你的感受。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此时的你们有什么话想对这位音乐指挥家说吗?

2.就让我们带着对小泽征尔的敬佩之情,再读一读课文。

3.现在,你们想不想真正地欣赏小泽征尔在指挥大赛上的风采呢?那就请大家欣

赏他在20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风采!(看后有什么感受?)

4.小泽征尔在国际乐坛享有至尊地位。评论家们这样评论他:“小泽征尔是一

位真正的、具有高雅艺术鉴赏力的艺术家,从他的风格和特点上来看,他真不愧是一

个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大师。”

1.在讲授第4自然段时,可沿用学习上一自然段的模式,要求学生模拟其他参赛

者,补充他们的心理活动,再与小泽征尔的心理活动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并想想

这说明了什么。通过比较,学生深刻地认识了小泽征尔的过人之处一一他不但是名

优秀的指挥家,而且是一个自信的人。由此,教师顺势教导学生要记住这样两则名

言:(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桂冠”中的“冠”是个多音字,学生总念guM,明显不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和来由,应为学生解释一下,并教给学生如何区分“冠”的两种读音。

1.用横线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1)小泽征尔是世界著明的音乐指挥家。(明一名)

(2)绝赛时,他最后一个出场。(绝一决)

(3)评委们立既站起来抱以热列的掌声。(既一即抱一报列一烈)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判断的指挥家

的乐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