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带答案_第3页
2022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带答案_第4页
2022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带答案【最新】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

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与“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欲不可纵,纵欲成灾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

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启示我们()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②遵守交规是对生命的负责

③违反交规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④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如果让你给下图漫画中的同学提个醒,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学习太辛苦了,用神器可以减轻负担

B.学习没有终点,人们终生都要充实自己

C.借助神器,可以快速做完作业早点休息

D.学习是为生命添加养料,应自主完成作业

4、“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句网络流行语不但说出了无数人

的内心追求,同时也启示我们()

①要学会织梦,不懈努力,苦心追求

②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③坚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④坚持努力,如果实现不了就要趁早放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等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人们的

贴心助手。这反映了()

A.创新让生活更美好B.创新引领国家走向富强

C.创新促进社会变革D.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6、大学毕业生小宁申请到国家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无息贷款后,创办了一个微

型企业。像小宁创办的这种微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焕发出

蓬勃的生命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微型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微型企业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微型企业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活力,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7、“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下列语句能体现

这一思想的有()

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下列名言警句与自我认识的方式对应错误的是()

A.吾日三省吾身-自我观察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认识自我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9、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不正确的是()

A.中华传统美德一一中华文化的精髓

B.时代精神的核心一一改革创新

C.我国人口现状新特点一一基数大,素质偏低

D.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一一中华文化

10、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A.“你需要学会自主自立”B.“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11、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一敬业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一友善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一富强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一爱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2、近年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均在“两会”召开期间开通专

区,邀请“两会”代表和委员与网民进行互动访谈。上述材料体现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基本内容有()

①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因缺“芯”(芯片)受制于人,我们要改变科技落

后的状况,必须要()

A.立足于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D.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4、当代青少年要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对下列中华文化经典词句所蕴含的道理

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一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一要勤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一我们要有包容精神

D.天人合一。一一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可以命令自然,主宰自然

15、张洋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以下是他家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其中涉及公民

基本义务的是()

①张洋的哥哥应征报名参军

②张洋的妈妈报名参加迷你马拉松比赛

③张洋的爸爸新购一辆小汽车,依法缴纳购置税

④张洋的爷爷新买的电视机有质量问题,找商家调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栏目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该栏目创办6年来,逐

步打造出了一个政府部门与群众网上交流的平台。网民通过“网上民声”了解

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信息线索,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

成。以下关于“网上民声”栏目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A.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B.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

C.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D.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范围

17、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

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这一做法()

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③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④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

正常现象。面对这种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

①言行得当,自然大方②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③频繁交往,勾肩搭背④真诚相待,尊重对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著名钢琴家傅聪经常足不出户,一整天练习钢琴指法。父亲傅雷建议他要多

走进博物馆、大自然,或多看一些古典著作,或多与他人交流。这样有利于

()

A.获得更多美好的情感体验,丰富生活B.传递美好情感,传递正能量

C.更好地调控情绪,减少负面影响D.克服闭锁心理,乐观向上

20、今年3月5日这天杭州谢先生带孩子乘公交车回家,到站时车起大雨本以

为会和孩子淋雨回家没想到公交车司机递给他一把伞,谢先生十分感动事后他

定做了100把''爱心伞"寄到公交公司。对此你的感悟是()

①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②要体谅他人、助人为乐

③学会感恩传递正能量④要宽容他人、严以律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公平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做法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平问题重视的有

①“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③国家大力推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④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

倡议和思想,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体现了()

A.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B.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

C.中国同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

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24、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

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各级人民政府

25、下列举措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坚持同步富裕原则,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三四运动大

会上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

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

材料二为中国直升机追梦40载的吴希明说:“我的青春邂逅了中国直升

机的春天”。少年时,他就把直升机的研发确定为自己的人生航标;高中毕业

时,他考了当时全国唯一有直升机专业的学院;工作后,面对直升机研发缺经

验、缺技术等难题,他说:“必须干出来!肯定能干出来!”……吴希明主持研

发的直10取得了成功,我国直升机技术和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结合材料一分析,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2)运用“少年有梦”的相关知识分析,吴希明的追梦经历对我们实现人生梦

想有哪些启示?

2、材料一:“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可能

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二是出现贫富悬殊问题,

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自2010年

我国人均GDP迈过4000美元,正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

翻了一倍有余,2017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9100美元,基于当前的中国经济

发展速度和内外条件,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上限12000美元已成必然。然

而,回归到普通居民身上,情况却不是这般乐观。虽然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不断

提高,但是进度却赶不上人均GDP这一指标;而近年来经济形势的低迷与下行

压力的与日俱增,也直接削弱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势头。

材料二:国家“+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作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

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

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

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1)材料一说明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什么发展思想?这一发展思想强调的内容

是什么?

(2)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何重要意义?

(3)请你从“改革”的角度谈谈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如何做。

3、材料一:56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

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

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

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推进污染防治

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

降3队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

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虬”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河北塞罕坝林场能由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原因有哪些?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我们必须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为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些什么?(至少3条)

4、材料一:初中毕业考试就要到了。罗莎莎说:“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

离开了学校,我的学习也就结来了。”余小丽却说:“不,在学校里是学习,

到社会上也要学习,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

材料二: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有一个测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

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

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一番。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比20世纪末增长一

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2003年的三到四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占

届时知识总量的1%»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赞成材料一中谁的观点,并简要说明你的理

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

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D

4、A

5、A

6、A

7、B

8、C

9、C

10、B

11、D

12、B

13、D

14、D

15、B

16、D

17、D

18、A

19、A

20、A

21、C

22、D

23、C

24、B

25、B

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1)①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