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和存在,知道硫单质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它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I)认识物质分类的观点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2)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0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
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二氧化硫与各类试剂反应的现象和实质。
【学习探究过程】
环节学习活动概括归理
(-)学生课前完成以下前置作业,课上讨论订正
1、硫元素
(1)原子结构________________
(2)位置:硫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周期_____族
(3)性质: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主族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利用元素周期表,了
同周期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一;硫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_____,氢化物的解了硫元素的位置、
前化学式为_____,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结构,推测硫元素的
置为,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o
性质,以及硫元素在
作(4)存在: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o游离态的
自然界中的存在形
业硫存在于____________,化合态的硫主要以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形式存
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并了解了硫单质
()和____________(
的部分性质。
2、硫单质:颜色________;状态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_o
3、硫单质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
(1)写出表现硫单质还原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表现硫单质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学生完成每课一题,检测前置作业的学习效果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每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课
B.硫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存在
C.硫跟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题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
本题答案为A
(三)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导入新课】利用贴近生活的事
播放视频:烟花爆竹的禁与放例,激发学生学习的
设疑: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都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你知道是哪种兴趣,明确燃放烟花
气体的气味吗?爆竹的危害:火灾、
课回答:对,火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气味。伤人、污染。
堂过渡:二氧化硫的性质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利用实验进行探究。
探【实验一】
究1、带胶塞的大试管中盛有二氧化硫气体,观察其颜色、状态。实验是了解物质性质
活2、将一支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轻轻晃的最直观、最可靠的
动动试管,观察液面变化。待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方法。
取出试管置于试管架上,待用。
探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为_____,
究由此说明溶液呈_____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放入水中后,试管内水面
氧上升,水溶液的pH=4,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
化(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实验和你的已知经验,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有:
硫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1体积
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o
性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质亚硫酸的酸性较弱,并且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因此二氧化硫明确可逆反应的定
和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遵反座,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s03。
SO2+H2O=H义:可逆反应是指在
(强调)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的化学相同条件下,正向反
反应。因此在所得溶液中含有亚硫酸、也含有二氧化硫,因此可以使用所得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
溶液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行的化学反应。
【实验二】向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醐,再用胶头滴管滴
加SO2水溶液,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NaOH溶液中滴加酚髓变红色,滴入SO?水溶液后,红
2
色变成无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或亚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从物质分类的角度,
(总结)由此说明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分析物质的性质,是
应用:工业上常用碱性溶液来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一种常用的学习方
(展示问题,引发思考)法。
【问题一】S02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S元素还有哪些常见化合价?根
课据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推测它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堂(学生回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
探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硫元素还存在+6价、0价和-2价等常见化合价。当硫特点,分析元素的化
究元素由+4价降为0价或-2价时,表现氧化性;当硫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合价变化,推测物质
活时,表现还原性。可能具有的性质,并
动(过渡)这只是推测,还需要通过实例来求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出示实例,学生完成)
探1、火山喷出物中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冷却时,两者发生如下反应:SCh+2H2s
究=3SJ+2H2O:该反应中S02表现氧化性。
2、SO?可以稳定存在于空气中,但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
氧能化合生成三氧化硫,该反应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反应,此反应的化学
化通过实例和实验分析
方程式为2so2+。2H2so3,该反应中SO2表现还原性。
硫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
【实验三】在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高锌酸钾溶液(一种强氧化剂),然后滴加
的还原性。
几滴S02水溶液,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说明S02表现何种性质?
性
(学生回答)紫红色的高铳酸钾溶液褪色,此时SO2表现还原性。
质
(教师总结)由于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因此二氧化硫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当二氧化硫与多数氧化剂(如氯水、漠水、高镒酸钾)
反应时,常常表现出还原性。
(过渡)二氧化硫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呢?继续进行下面的实验。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实验四】向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品红溶液,再滴入少量S02水溶液,用力
是二氧化硫能和某些
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再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你是否闻到了
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
什么气味?
定的无色物质。
(学生回答)品红褪色;加热后溶液又变红色,并闻到了刺激性的气味。由
此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当外界条件变化时,无色物质会分解,从而恢复物质原来的颜色。
(举例)打开一本新书,可以看到雪白的纸张,纸是用二氧化硫漂白的,而
旧书报,纸张会变黄,是因为漂白过的纸时间久了,又恢复到了原来的颜色。
(过渡)事实上,二氧化硫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二氧化硫的部分用途
3
(应用)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张、纺织品等物质,二氧化硫还用于
探杀菌、消毒等。
究【问题二】“黄"银耳是怎样变白的呢?这样的白银耳能食用吗?为什么?注意:二氧化硫不能
(学生回答)黄银耳可以用二氧化硫进行漂白,这样的白银耳是不能食用的,用来加工食品。
氧因为二氧化硫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
化会造成严重损害,并会致癌。
硫(教师总结)对于这一类商品,我们要坚决抵制;而这些不法厂商也必将会
的受到法律的严惩。
性【小结】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质+6+6/人+rn
soso2-价态观
卜3性4构建网络图,小结二
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注意概括归理,提炼
+4-
H2so3出化学学科观点。
如图是实验室探究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依次回答以下问题:
浓硫酸
ABCDEFG
典
(1)A装置是制取二氧化硫的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例
装置中的现象是,由此说明具有性;
精(2)BS02
装置中的现象是,由此说明具有性;
析(3)CS02
(4)D装置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E装置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说明SO?具有性;
(6)F装置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说
明S02是一种氧化物;
(7)G装置的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播放实验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订正试题中的错误。从实验来观察现象;也可以从反应原理出发来
推测实验现象,并注意对二氧化硫不同化学性质的区分。
4
1、关于硫和氧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02中燃烧生成SO?通过习题训练,及时了解学生
的学习状况。
B.硫在。2中燃烧生成S03
C.硫的非金属性比氧的强
D.氧、硫均只有氧化性
2、S02不具有的性质是()答案:
A.碱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漂白性1、A
2、A
3、下列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硫时都会褪色,其中一定能显示二氧化硫
3、B
的漂白性的是()
4、C
达标A.7臭水B.品红溶液5、C
检测C.酸性高锯酸钾溶液D.滴入酚酷的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反应中,S02表现为氧化性的是()
催化剂
A.2so2+O2△2s。3
B.SO2+H2O==H2SO3
C.2H2S+SO2=2H2O+3SJ,
D.SO2+2H2O+C12=H2SO4+2HC1
5、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Ch溶液
④氯水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全部
【集体订正答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本节课我们从硫元素出发,重点研究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
课堂
但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我们还发现二氧化硫还能转化成三氧化硫,三氧
总结
化硫也是一种硫元素的氧化物,这种物质又有哪些性质呢?这有待于我们下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课下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检验一瓶气体是二氧化硫的方法有哪些?
作业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找出多种不同的方法来,看哪个同学的方法最多,最新颖。
【板书设计】
5
4-3二氧化硫的性质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针对普通高中的全体学生而设计,对于文理没有分科
的高中一年级,有些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教学模式,并注意在教学中侧重于问题引领,
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学生
对化学实验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学生
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本节课设计了“以问
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与学生分组实验、多媒
体影像资料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1、本节课以“烟花爆竹的放与禁”的大讨论为背景,这是当今的
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元
素周期律(在上学期已整合学习)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
习起到了知识铺垫和理论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知
道硫与氧气反应能够生成SO2以及SO2的某些物理性质,也知道SO2
是导致酸雨危害的罪魁祸首。当然这一类知识是不完整的认知,甚至
还存在片面性和错误,这就需要通过本课的系统学习来进行必要的整
合。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
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
的作用。
6
3、高一年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
够严谨。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
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
探究型和验证型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本
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4、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对社会问题的辨析能力,因此在探
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
导下,共同解决问题。将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
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
的和谐课堂,并且将三维目标融合于探究的过程中,以期达到有机的
统一。
4-3二氧化硫的性质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
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结合本节
课的教学内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
此展开对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学设计,现做如下效果分析:
一、合理分配和调控教学内容,安排适度的课前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适度的教学内容到课前,让学生通
过自读教材,小组合作来完成,这有益于开展多维度多空间教学,提
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本节课中将硫元素、单质硫的部
7
分知识调整为前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上订正。并设置每课
一题,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状况。
二、整合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
利用春节烟花爆竹的放与禁的问题,适时出现火药燃烧产生二氧
化硫气体,并涉及到二氧化硫是一种引起大气污染的气体,引发学生
思考,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这样从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自然
贴近生活,并以此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问题,使学生形
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
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三、安排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究的快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学生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最直观的学习方式。适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按要求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发现规律。本课中设计了四组实验,实验
一:旨在了解SO2的水溶性和水溶液的酸性;实验二:目的是证明
SO2为酸性氧化物;实验三:通过酸性高锌酸钾反应与二氧化硫水溶
液的反应,验证了SO2的还原性;实验四:利用实验探究SO2的漂白
性,以及漂白后物质的不稳定性。实验采用二人一组,尽可能的让每
一个学生都有实验操作的机会,对于实验教学,我确信只有让每一个
学生亲历的体验,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编制合适的问题,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活动是以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课
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充分
8
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只有这样才
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思考中去提
升能力”,在“探索中巩固知识”,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
生的能力。本课设计两个问题:问题一是引导学生分析SO2中硫元素
的化合价,通过化合价的分析,推测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
样设计能让学生学会从理论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思
维能力;问题二:黄银耳如何变成白银耳,这样的白银耳能食用吗?
为什么?从化学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化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典型例题及达标检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主干活动完成后,安排典例分析,让学生通过一道有关二氧化
硫的性质探究试题将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整合,利用不同试剂与二氧
化硫的反应,明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实质,最后通过实验实况进行
纠错,增强了学习的效果。而最后精选五道选择题,及时检测学生学
习状况,及时反馈提升。最后留下课下作业:检验一瓶气体是二氧化
硫的方法有哪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对
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4-3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的性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
修1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其他教学版本中也是重点的教学内容。
9
内容的编排形式大体相同,均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
分析人教版教材可以看出,通过本课的知识,可以和单质硫的知识联
系,同时还可以与三氧化硫和硫酸的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联系,
有助于形成以化合价为主线一一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使整章知
识系统化。二氧化硫是一种集氧化性和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
可巩固和提高对酸性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知识的认识。
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1》的最后一章,是在学生具备了
如钠、镁、铝、铁、铜、硅、氯、澳、碘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
的后继学习,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
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必
修2》及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
过渡的一座“桥梁”。
另外,这一部分的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黑火药的发明、烟花爆竹的使用、二氧化硫对纸张和纺织品的漂
白、二氧化硫对某些食品的漂白问题,以及二氧化硫如何来制备生产
硫酸等,利用好这些问题,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
养。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通过测定所得溶液的pH,
分析溶液呈酸性的原因,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通过对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的分析,推测二氧化硫可能具有氧化
10
性和还原性,并通过实例和实验进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
漂白性,并了解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准确描述二氧化硫与各类试剂反应的现象和
实质,教学中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晰观察,然后分析实质,最后通过习
题和对比实验视频进行深化。
教学策略大致如下:
1、对二氧化硫的认识从物质的通性、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物
质特性这三个角度去认识、理解。
2、采用实验探究法。本课安排了较多的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二
氧化硫的性质,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去认识物质的性质,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对教材中的实验
内容顺序进行了适度调整,先探究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特征,然后
讨论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最后来研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应
用等。
3、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将STS的思想引入课堂,通过对燃
放烟花爆竹会导致环境污染来引发思考,引出二氧化硫的探究和如何
保护环境等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科学的价值,培
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4、根据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对教材中的各栏目
进行详略不同的处理,并合理利用这些栏目来设计教学思路,以真正
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11
4-3二氧化硫的性质测评练习
【典例精析】
如图是实验室探究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依次回答以下
问题:
浓
硫酸
硫
钠
红
蕊
品
体
液
港
藻
一"•
ABCDEFG
(1)A装置是制取二氧化硫的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中的现象是,由此说明SO2
具有性;
(3)C装置中的现象是,由此说明SO2
具有性;
(4)D装置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5)E装置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由此说明SO2具有性;
(6)F装置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为,由此说明SO2是一种氧化物;
(7)G装置的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O
参考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C)2T;
(2)品红溶液褪色;漂白;
(3)紫红色KMnCU溶液褪色;还原;
(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SO2+H2O=H2so3;
(5)生成淡黄色沉淀;SO2+2H2s=3S1+2H20;氧化;
(6)生成白色沉淀;Ba(OH)2+SO2=BaSO3I+H2O,酸性;
(7)除去剩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SO2+2NaOH=Na2SO3+H2Oo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落实和比较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视
频进行巩固,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达标检测】
1、关于硫和氧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2中燃烧生成SO2
B.硫在02中燃烧生成SO3
C.硫的非金属性比氧的强
D.氧、硫均只有氧化性
2、SO2不具有的性质是()
A.碱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漂白性
13
3、下列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硫时都会褪色,其中一定能显示二氧化硫
的漂白性的是()
A.澳水B.品红溶液C.酸性高镒酸钾溶液D.滴
入酚配的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反应中,SO2表现为氧化性的是()
催化剂
A.2SO2+O2^T2SO3
B.SO2+H2O==H2SO3
C.2H2S+SO2=2H2O+3Si
D.SO2+2H2O+C12=H2SO4+2HC1
5、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CU溶液④氯水⑤品
红溶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全部
(答案)1、A2、A3、B4、C5、C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试题难度不大,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及时了解
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3二氧化硫的性质课后反思
一、立足教学内容,反思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
章第三节的内容。通过本课的知识,可以和单质硫的知识联系,同时
还可以与三氧化硫和硫酸的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联系,有助于形
成以化合价为主线——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使整章知识系统化。
14
二氧化硫是一种集氧化性和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可巩固和提
高对酸性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1、合理分配和调控教学内容,安排适度的课前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适度的教学内容到课前,让学生通
过自读教材,小组合作来完成。在本节课中将硫元素、单质硫的部分
知识调整为前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上订正。并设置每课一
题,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状况。从教学效果看,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
成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效果较好。
2、整合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
利用春节烟花爆竹的放与禁的问题,适时出现火药燃烧产生二氧
化硫气体,并涉及到二氧化硫是一种引起大气污染的气体,引发学生
思考,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这样从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自然
贴近生活,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导入效果好。并以此引导学生从化学
的视角来分析社会问题,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
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
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3、安排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究的快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学生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最直观的学习方式。适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按要求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发现规律。本课中共设计了四组实验,实
验一:旨在了解SO?的水溶性和水溶液的酸性;实验二:目的是证明
S5为酸性氧化物;实验三:通过酸性高镒酸钾反应与二氧化硫水溶
15
液的反应,验证了SO2的还原性;实验四:利用实验探究SO2的漂白
性,以及漂白后物质的不稳定性。实验采用二人一组,尽可能的让每
一个学生都有实验操作的机会,从实验教学效果看,学生都能按要求
顺利完成实验,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了亲历的
体验。
4、编制合适的问题,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活动是以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课
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本课设计两个问题:问题一
是引导学生分析S0?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通过化合价的分析,推测二
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样设计能让学生学会从理论角度去思考
和分析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该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
在问题提出以后,安排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通过生生互动,顺利解
决问题。
问题二:黄银耳如何变成白银耳,这样的白银耳能食用吗?为什
么?从化学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进
行解答,并认识到用二氧化硫漂白食物,以次充好,会影响人体健康,
我们应坚决抵制。
5、设计典型例题及达标检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主干活动完成后,安排典例分析,让学生通过一道有关二氧化
硫的性质探究试题将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整合,本题有一定难度,有
些学生独立完成有所困难,因此采用学生展示答案,实验实况进行纠
16
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实质,取得了满意的
效果。
最后精选五道选择题,及时检测学生学习状况,大多数学生能顺
利得出答案,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回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
活动,顺利完成了预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
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
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二、反思教学过程,查找教学疏漏
1、教学中应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在重点上多给学生留下思考、
讨论、领会知识的空间和时间。对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首先让学生
通过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以及褪色后物质的不稳定性,让学生掌握
二氧化硫不同于氯水的漂白机理。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这一部分对比
教学没有展开,这有待于下一步教学中再深入开展讨论和分析。
2、教学中应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完成构建的知识体
系的同时,应该通过有趣的实验、有趣的游戏、有趣的问题,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使课堂更活跃,高潮迭起。对于学
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肯定,对于有创意的问答,应给予充分的认可
和赞许。
3、教学中应进一步精炼自己的语言。教师语言的优化是课堂教
学成功的关键。准确的提问往往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的精炼
语言也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
17
4、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新课程的教学更多的
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本课涉及认识物质分类的观点和氧化还原反
应原理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赁合同及合同条款
- 2025合同法条款:租赁合同的违约金责任解析
- 2025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深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合同书
- 2025合同权益调整申请书
- 2025年全国电力行业风力发电运行检修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留意合同中的无形陷阱:试用期的秘密
- 2025合作协议合同书
- 2025简易土地买卖合同模板
- 2025企业外汇设备贷款合同范本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半期)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
- 2025年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荷塘月色》课件25张-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 自主无人系统
- GA/T 1359-201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Q∕GDW 11381-2015 电缆保护管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完整版)
- 弹性胶泥缓冲器打压装置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市政管网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