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教案_第1页
老年护理学教案_第2页
老年护理学教案_第3页
老年护理学教案_第4页
老年护理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老年护理的特点。

2.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作为重

要的护理目标。

[教学重点]

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健康老龄化的内涵和积极

老龄化的目标。

[教学难点]老年护理的特点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4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老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老化的概念

老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

化,引起机体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

(二)老化的特点(丘比特)特征

L累秋E

遍-

2.二

L.

4.

5.二

E一

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一)老年年龄的划分

1、根据WHO的规定,WHO二条标准:

(1)发达国家>65岁为老年人

(2)发展中国家>60岁为老年人

2、WHO新通用标准:

<44岁青年人

45-59岁中年人

60-74岁年轻老人

75-89岁老老年人>80岁高龄老人

>90岁很老的老年人长寿老人

3、中国现用标准(中华老年医学会1982年通过)

年龄分期称谓

45-59岁老年前期中年人

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

280岁老年期老龄老人

290岁长寿期长寿老人

2100岁长寿期百岁老人

三、人口老龄化

(一)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

1、老年人口系数

2、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3、老龄化指数

4、长寿水平

5、平均期望寿命

6、健康期望寿命

(二)老龄化国家(地区)的划分标准:根据WHO的规定

1.发达国家的标准:

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7%;

2.发展中国家标准

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10%

(三)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

(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3)区域分布不均衡

(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5)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快

(6)高龄老年人快速增长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3)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环境是未富先老

(4)城乡倒置

(5)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6)女性老年人比例高

(7)文化程度低

(8)婚姻状况稳定

(9)我国人口的发展是未富先老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1.社会负担加重

2.社会保障费用增加

3.现有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4.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影响

5.保健服务需求增加

6.老龄工作急需大力加强

(五)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1.健康老龄化的背景、概念、内涵

(1)老年人个体的健康

(2)老年人的家庭健康

(3)老年群体的整体健康

(4)社会环境健康

2.积极老龄化

(1)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

有所乐

(2)工作格局: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

(3)发展策略:

A.将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

B.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C.发展老年人福利事业;

D.营造全社会的敬老、养老、助老的风气。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一、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群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

二、老年护理学定义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

反应的学科。

三、老年护理的发展

(一)国外老年护理发展

(~)中国老年护理发展

四、老年护理的范畴

1.老年护理主要工作与目标

2.老年护理场所

3.老年护理人员角色

五、老年护理的特点

(一)健康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护理

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3.老年社会问题与护理

(二)患病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1.病史采集困难且参考价值小

2.临床表现不典型

3.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4.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

5.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职业素质

1.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

2.“慎独”

3.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业务素质

1.具有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

2.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

作业:

一、名词解释

老化老年人口系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老年护理学

二、简答题

1.老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3.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4.患病老年人的护理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年人各系统老化的主要改变表现特点。

2.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分析推理、

比较区别等方法来理解各系统的老化改变与老年性疾病之间的关

系。

[教学重点]

老年人的感觉器官、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特点。

[教学难点]老年人内分泌、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特点。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4课时

(其中:第1节一第3节为2课时,第4节一第8节为2课

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觉器官的老化改变

1.视力、听力减退,出现老视、耳聋。

2.嗅觉、味觉、痛觉、温觉及触觉感觉迟钝一

对不良刺激的防御和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外伤。

3、皮肤衰老的特征40-50开始老化

(1)皮肤出现皱纹、松弛、变薄。

(2)下眼睑出现“眼袋”。

(3)皮肤干燥、多屑、粗糙,指甲变脆,趾甲增厚变弯。

(4)头发脱落、稀疏。

(5)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

(6)皮肤浅感觉功能减弱,皮肤表面的反应性减低、皮肤抵抗力降低。

(7)老年色素斑见于面部、手背、前臂。

第二节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

1.咳嗽反射减弱,支气管粘膜清除异物能力减低,易出现咳嗽、排痰困难。

2.老年肺:肺泡数量减少、弹性降低,支气管壁变硬

3.桶装胸形成,呼吸肌萎缩,呼吸效能降低。

一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下降。

第三节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

1.牙齿脱落、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减退、吞咽功能下降,

~影响食物的摄入和消化。

2.食管粘膜及平滑肌逐渐萎缩,蠕动性收缩减少,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排

空延迟,食管扩张,

f吞咽困难、食物残留、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

3.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肠壁肌萎缩,引起消化不良、便秘。

4.肝细胞变性、数量减少,结缔组织增加一纤维化一合成蛋白能力下降。

肝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降低,对内、外毒素的解毒功能降低一药物不良反应

及肝损害f药物性肝炎。

第四节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

1.心脏改变:左室肥厚,左室腔相对变小,心肌细胞供需不平衡。

心肌细胞结构改变一心肌收缩力I-心输出量下降一重要脏器血流量

(心、脑、肾)I

2.血管与血压的改变

血管僵直、断裂,动脉弹性下降,大动脉迂曲、延长一血压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一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升高一动脉栓塞。

3.心脏电生理的改变

窦房结起搏功能衰退,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一心率减慢,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4.心电图改变:心肌细胞和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导致:

P波振幅降低P-R间期轻度延长QRS波电轴左偏

Q-T间期延长T波低平。

第五节泌尿系统的老化改变

1.肾动脉粥样硬化,肾脏血流量减少。

2.肾脏功能下降尿酸的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肾脏的浓缩

稀释功能均下降。

3.膀胱肌肉萎缩,容量减少。易出现尿频、尿失禁、夜尿量增多等。

4.尿道:女性尿道腺体的腺上皮分泌粘液减少,尿道抗菌能力减弱,易发生

尿路感染。

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引起尿路梗阻,易发生排尿不畅,排尿困难。

第六节内分泌系统的老化改变

各种激素分泌减少,激素调节功能减弱,

易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疾病,如骨质疏松、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

第七节运动系统的老化改变

(一)骨骼

骨质密度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出现脊柱弯曲、变短,身高降低。易发生变形

和骨折。

骨的新陈代谢缓慢,骨的修复与再生能力逐渐减退。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不

愈合的比例增加。

(二)关节

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尤以膝关节、腰和脊柱最明显。

关节及韧带的老化和退行性变-一关节活动范围缩小,

(三)肌肉

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一-易疲劳,腰酸腿痛。

活动减少,肌肉无力。

第八节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

脑组织萎缩,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脑血管硬化等改变,使老年人反应迟钝,

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发病率高。

作业:

1、老年人皮肤老化的特征有哪些?

2、简答老年肺的特点。

3、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夜尿量增多?

4、老年人为什么易发生骨折?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年保健的概念。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老年保健的

策略与措施。

2.学习过程中注意以“指导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作为重要

的护理目标,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

老年保健的概念,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教学难点]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老年保健的概念

老年保健:是《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

物力,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以维护和促进老

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

二、老年保健的目标:健康老龄化:

1、保持老年期活跃而具有独立活动能力,

2、即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年期健康的时段,

3、缩短带病期、伤残期、改善身心健康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一一延长健康预期寿命。

即老龄人口健康化

三、老年人保健需求的特点

1.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特点

(1)社区是实施老年保健的最主要场所;

(2)家庭养护是老年人保健的主要方式;

2.老年人对保健服务和福利设施需求的特点;

四、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

高龄老人独居老人丧偶老人患病的老年人新近出院的老年人

精神障碍的老年人

第二节老年保健的发展

一、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

(一)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

英国美国日本

(二)国内老年保健的发展

1996年10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三节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任务和策略

一、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

1.保健的预防为主的原则

老年保健应集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充分发挥老

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区保健相结合,共同担负

起老年保健职责。

2.保健的全面性原则

老年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

全面性多层次:躯体、心理、精神健康

多阶段:疾病或残障的治疗;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3.保健的区域化原则(服务社区化)

家庭保健和家庭帮助;

日间医疗服务;

日间护理;

提供交通和护送服务;

为老人制定营养方案;

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文娱、体育活动。

4.保健的费用分担原则

政府财政、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

保险公司的保险金补偿一部分

5.保健的个体化原则

6.保健的功能分化原则

老年保健的功能分化是随着老年保健的需求增加,在对老年保健的多层

次性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老年保健的各个层面有足够的重视,在老年保

健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及评价方面有所体现。

7.保健的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

(1)独立性原则

(2)参与性原则

(3)保健与照顾原则

(4)自我实现与自我成就原则

二、老年保健的任务

(-)老年人医院或老年病房的保健护理

(二)中间服务机构中的保健护理

(三)社区家庭中的医疗保健护理

三、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一)老年保健的策略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二)老年保健的措施

L国家在老年保健方面的举措

2.老年自我保健

(1)自我保健的意义

(2)自我保健的具体措施

自我预防自我观察自我治疗自我护理

定期健康体检

(3)自我保健的注意事项

(二)老年保健的措施

3.家庭保健

4.社区保健

(1)开展社区保健的意义

(2)开展社区保健的具体方法

作业

一、名词解释:老年保健

二、简答:

1.试述老年保健的全面性原则。

2.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3.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三、填空:

1.老年保健的策略有()))()o

第四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

进。

2.学习过程中注意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作为

重要的护理目标,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教学难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感知的特点(感觉和知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感觉

人的感觉可分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

外部感觉有视、听、嗅、味和皮肤感觉(温觉、触觉、痛觉)

五种。

内部感觉有运动、平衡、痛、体位等感觉。

老年人感觉会因增龄而减退。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的反映,是

人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总是与以往经验相联系,老年人的知觉由于既往经验的

参与,使其比感觉衰退得慢而轻.

2、记忆的特点:

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对感知、体验或操

作过的事物的印象经过加工保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提取出来

大脑是记忆的载体。

(1)记忆的生理性老化

1)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初级记忆是指老年人对于刚听过或看过、当时在脑子里还留

有印象的事物记忆较好,是记忆减退较慢的一类记忆。

初级记忆随增龄基本上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少。

次级记忆是指对已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事物,经过编码储

存在记忆仓库,以后需要加以提取的记忆,其减退程度大于初级

记忆。

老年人记忆活动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次级记忆方面。

2)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老年人对与过去、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或有逻辑联系的内容记

忆较好,而对生疏的或需要机械记忆或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则

记忆较差。

(2)记忆的病理性老化

记忆的病理性老化是由于疾病的影响而引起的记忆障碍,属

于异常老化多见于老年痴呆病人

但在疾病早期两者界限不易划分,难以鉴别,必须通过日常

的仔细观察和定期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给予治疗

老年记忆减退出现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程度有轻有重,

说明其个体差异很大。

因此,如能指导老年人注意自我保健,坚持适当的脑力锻炼

和记忆训练,并主动利用记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有信心,就可延缓记忆衰退。

3、思维的特点:

思维是人的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

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随着增龄出现衰退较晚,特别是与自己熟悉的专业有关

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

但是,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

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有所减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流

畅性、

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时期要差。

4、情绪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与否

获得满足的反映。

老年人的情绪控制力削弱,容易激发;

老年人的情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会发生偏爱和溺爱;

有些老年人情绪波动幅度较大,瞬息多变,稍不遂意就老泪

纵横,一经满足又破涕为笑;有些老年人也会变得仁慈、和善和

诙谐起来

较多的老年人爱留恋往事,缅怀旧友和故人。

5、智力的特点:

智力的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注意、记忆、想象、思维、

观察、实践操作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整体的、综合

的能力。

智力也会随年老而发生变化,但并非全面减退。

(1)智力的生理性老化

1)液态智力

主要与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

液态智力指获得新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如知觉整合

能力、近事记忆力、思维敏捷度及与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有关的

能力

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老年期下降更为明显

2)晶态智力:与文化知识和经验累积有关的言语、能力、判断力

及各种学习获得技能,成年后仍有所增长,直到70-80岁之后才

有所减退。

晶态智力与后天的知识、文化及经验的积累有关,如词汇、

理解力和常识等

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减退,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直到70

岁或80岁以后才出现减退,且减退速度较缓慢

智力发展存在不平衡趋势,为老年人智力的发掘提供了理论

依据

(2)智力的病理性老化

如果五六十岁的人智力突然明显减退,意味着病态,临床上

最常见的是痴呆症。应引起重视,及早就医,查明原因,尽快治

疗。

6、人格的特点:

也称个性,指个体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

在成长发展的适应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

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1)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产生的不安、焦虑

(2)能力下降产生的保守。

(3)交往减少造成的孤独。

(4)把握不住现状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

总结: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注意力迟钝、粘滞。

2、短时、近期记忆减退。

3、思维迟缓、思路狭窄。

4、语言繁冗、短话长说。

5、情绪控制能力削弱。

6、意志倾向趋于两极化。(原来刚强的老年人,变得格外自

信和固执。在实施目的时,其行为难以调整,甚至不合时宜。原

来懦弱的老年人,变得更加缺乏自信,主动性和进取性减弱,常

感叹体力和精力不如往日)。

二、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角色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的改变。

4、丧偶。

5、疾病。

6、文化程度。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常见冲突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冲突

2、老有所为与力不从心的冲突

3、老有所养与保障不足的冲突

4、安享晚年与意外打击的冲突

第二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估

(一)情绪和情感的评估

(二)认知的评估

(三)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第三节: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

(-)概念:焦虑是个体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的、不愉快的

情绪状态。

(二)原因:

1、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

2、疑病症;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3、各种应激事件,如离退休、丧偶、丧子、经济窘迫、家庭

关系不和、搬迁、社会治安以及日常生活常规的打乱等。

4、某些疾病如抑郁症、痴呆、甲状腺机能亢进、低血糖、体

位性低血压等,以及某些药物副作用,如抗胆碱能药物、咖啡因、

B-阻滞剂、皮质类固醇、麻黄素等均可引起焦虑反应。

(三)表现:焦虑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大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老人常突然感到内心

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睡眠不稳、口干、心悸、脉搏加快、

多汗、血压升高、潮热感、呼吸加快、大小便意增加。

严重时,可以阵发性出现气喘、胸闷,有一种濒死感。并由

此而产生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

2、慢性焦虑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

不如意的事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生闷气、发脾气

(四)防护:对老年人焦虑的防治,首先要帮助老人保持良好的

心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放松。如果焦虑过于严重时,应用抗

焦虑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

二、抑郁

(一)概念:抑郁是个体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

情绪状态。

(二)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三个方面。

(三)老年期抑郁症的防护:

首先应注意饮食起居,严防自杀;

避免促发因素,采用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阿米替林、丙咪

嗪);

对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有严重自杀

企图和行为及伴有顽固的妄想症状者,有明确的躯体疾病不能用

药物治疗者,可采用电休克治疗。

三、孤独

(一)概念:孤独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

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二)原因:导致老年人孤独的可能原因为

1、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

2、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家庭

3、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

4、性格孤僻

5、丧偶

(三)表现:

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会使老年人产生伤感、抑郁情绪,

精神萎靡不振,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体弱多病,行动不便

时,上述消极感会更加加重。

孤独也会使老年人选择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

不爱活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有的老年人会因孤独而转化为抑郁症,有自杀倾向。

(四)防护:

摆脱老年人孤独,一方面,需要子女和社会共同努力。做子

女的必须从内心深处诚恳地关心父母,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

养,经常与父母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丧偶老年人的子女应该

理解和支持

部分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另一方面,老年人应力所能及的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扩

大社会交往,做到老有所为,既可消除孤独与寂寞,更从心理上

获得生活价值感的满足,增添生活乐趣。也可以通过参加老年大

学的学习以

消除孤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挖掘潜力,增强幸福感和生存

的价值。

四、自卑

一、概念:

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当人的自

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

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原因:

①老化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

②疾病引起的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

丧失;

③离退休后,角色转换障碍;

④家庭矛盾;

老年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

自己的能力,从而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他们看不到

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美好的

明天。

对于自卑的老年人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心理环

境,尊老敬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

增加生活的价值感和自尊。

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应注意保护,在不影响健康的

前提下,尊重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使老年人的尊重和需要得到

满足。

第四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

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

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疾病

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建设性地发展完

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

人的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坚强;

4.关系融洽;

5.适应环境;

6.人格健全;

7.行为正常;

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1.适应原则

2.发展原则

3.系统原则

4.发展原则

(二)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1.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衰老、健康和死亡

(1)人不可能长生不老

(2)年老并不等于无为、无用

(3)树立正确的疾病、健康观

(4)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帮助老年人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观念,做好

离退休的心理调节

(1)正确看待离退休

(2)为退休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以实现“平稳过渡”

(3)建立第二生活模式,为退休做好行动上的准备

(4)避免因退休而产生的消极不良情绪

(5)与其寻找失落的辉煌,不如昂首拓宽未来的路

3.指导老年人认识“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必要性,

鼓励老年人勤用脑活到老、学到老

4.妥善处理家庭关系

(1)面对“代沟”,求同存异,相互包容

(2)促进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沟通

(3)支持丧偶老年人再婚

5.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1)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坚持适量运动

6.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

(2)尽快完善相关立法

(3)尽快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

7.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液态智力晶态智力心理健康

二、简答:L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2.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三、填空:

1.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有()()()()

()()。

2.老年抑郁的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主要防护措施有()()()()。()企图严重者

可采用电休克疗法。

第五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的内容,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的方

法。

2.学习过程中注意以“评估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作

为重要的护理目标,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的内容。躯体健康的评估

[教学难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评估。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4课时(第1-2节2课时,第3-4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内容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

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原则

1.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变化

2.明确老年人实验结果的差异性

3.重视老年人疾病中非典型的表现

二、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1.提供适宜的环境2.安排合理的评估时间

3.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4.充分选择恰当的方法

第二节老年人躯体健康的评估

一、健康史的采集

1.采集的内容

a.一般资料:

b.生理状况: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伴随症状;诊断、治疗与护理,生活习惯。

c.活动能力

d.营养状况

e.既往史

f.家族史

2.采集时常见的问题

a.记忆不确切b.表述不清c.隐瞒症状

3.采集的技巧

a.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b.保持恰当的距离

c.安排好询问顺序d,采取不同方式采集

信息

•二、身体评估

1.评估的内容

a.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一般状况:营养;意识;体位、步态。

c.皮肤:弹性;干湿度;感觉;皮损。

d.头面部与颈部:

头发(头发灰白,发丝变细,头发稀疏,脱发);

眼睛(眼睑下垂;瞳孔缩小;脂肪堆积;可有老花眼、白内障、青

光眼;

耳(听力减退、耳鸣);

鼻(鼻腔黏膜干燥);

口腔(粘膜及牙龈苍白;粘膜干燥;缺齿、义齿);

颈部(活动度、甲状腺、颈部血管、气管位置)

e.胸部:乳房(有无肿物);胸廓;肺;心脏。

f.腹部:视;触;叩;听。

g.泌尿生殖系统

h.脊柱与四肢

i.神经系统

j.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

k.各项功能检查:肝功;肾功;肺功能;内分泌功能。

1.心电图检查:P波;T波;PR间期;ST-T段。

三、功能状态评估

1.评估的内容:

a.日常生活能力(ADL):是否需要长期护理

b.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维持社会功能

1高级日常生活能力(AADL):包括业余爱好等

2.评估的方法

基本日常生活能力(ADL)

(-*)概念

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自我照顾、完成必需的日常生

活的能力,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

(二)常用的评估工具

l.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表

*总分0-12分,分值越高,被试者的ADL越高;

*评定结果:自理;依赖;

*具体分级:A.B.C.D.E.F.G.其他

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

(-)概念

老年人在家中或寓所内进行自我护理的活动能力,包括购物、

家庭清洁和整理、使用电话、洗衣做饭、旅游等。

(二)常用的评估工具

1.Pfeffer功能活动问卷(FAQ)

总分0-20分,分值越高,被试者的IADL越差。

2.Barthel指数

4个功能等级:100分;>60分;41-60分;<40分;。分

第三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估

一、情绪状态的评估

1.老年人情绪变化:情绪不稳定;情绪变化源于对健康的关

注。

2.评估方法:

a.焦虑的评估

b.抑郁的评估

焦虑

(-)概念

个体对环境中的某些刺激感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的、不愉快

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失眠等。

(二)评估工具

1、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附录表4)

a.量表的结构:分精神性和躯体性两大类,共14项。

b.评分的方法:0-4分的五级评分法

c.分析的指标:>29分;22-29分;15-21分;8-20分;<=7

2、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总分20〜80分

*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

3、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4、Beck焦虑量表(BAD

抑郁

(-)概念

个体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情绪低落是其显著特征,常伴有失眠、悲哀、自责性欲减退等表

现。

(二)评估方法

1)访谈与观察通过询问、观察,综合判断老年人有无抑郁

情绪存在。

2)心理测验

抑郁量表(附录量表5)

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附录量表6)

老年抑郁量表(GDS,见附录量表7)

*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总分0—30分

*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

认知

(一)概念:认知是人们认识、理解、推理事物的过程,通过行

为、语言表现出来,反映了个体的思维能力。

(二)老年人的认知变化:三方面: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定向

力。

(三)评估方法:

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b.简易操作智力状态问卷(表8)

第四节老年人社会健康的评估

指个体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及社会参与的程度,从事正常

活动的能力等。

如家庭居住条件、婚姻状况,与亲属、朋友及邻里的关系,

与社会组织关系,职业状况,社会支持等。

一个独居老人,不与人打交道,不进行社会参与,就不是一个

完全健康的人。

一、社会角色的评估

(一)概念: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处于某一特定位置的社会成员

遵循一定社会规范所表达的社会行为。

(二)角色功能的评估

1、角色的承担a.一般角色b.家庭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评估

(一)概念: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处于某一特定位置的社会成员

遵循一定社会规范所表达的社会行为。

(二)角色功能的评估

1、角色的承担:a.一般角色b.家庭角色c.社会角色

2、角色的认知

3、角色的适应

二、环境的评估

1、物理环境:居家安全环境因素是评估的重点。

评估方法:家庭环境量表(见附录表9)

2、社会环境

(1)经济:

(2)生活方式

(3)社会关系与社会支持(评估方法见附录表10)

三、家庭的评估

(一)家庭的定义与特征

(二)家庭评估的重要性

(三)家庭功能的评估

1、a.家庭成员基本资料

b.家庭结构:类型;成员的关系;家庭功能。

2、评估方法

a.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附录表11):

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

b.家庭环境支持量表(附录表12)

四、文化评估

(一)文化评估在老年人健康评估中的重要性

(二)文化休克的评估

1.文化休克的概念

2.分期与表现:1)陌生期(2)觉醒期(3)适应期

3.评估方法

作业

一、名词解释:霍桑效应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日常生活能

高级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抑郁文化休克

二、填空:

1、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原则有、

2,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3、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内容有、、

4、老年人胸、肺部评估表现为、、

5、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是的评估方法.

6、老年人社会健康评估的内容有、、

三、简答:1、简答家庭评估的重要性。

第六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年人安全的保护、清洁、营养、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2.学习过程中注意以“指导老年人在健康状态下过独立、高

质量、方便的生活”作为重要的护理目标,加强知识、技能的理

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

老年人安全的保护、清洁、营养、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教学难点]老年人安全的保护。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4课时(第1-2节2课时,第3-4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安全的保护

一、家庭安全保护

日常生活环境应从健康、安全、便利、整洁四个方面考虑,

促进生活功能的提高。

(一)老年人居室环境设置原则

(二)老年人居室环境设施要求

室内环境:要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方面,

1.温度、湿度

室温应以22℃〜24°。较为适宜;湿度为50±10%;

2.室内的光线及通风:

。朝向南室内陈设简单房间之间平坦无障碍,方便行走或

使用轮椅

。保证阳光充足、分布均匀,日照时间不少于3小时。

。照明灯应使用安全、照度足够、光源固定高度适宜。

居室保证定时通风。

3.床

。摆放在靠窗户的位置

高矮适中、宽敞、结实,

床铺软硬适中

。被褥柔软舒适,床单清洁、平整无皱褶。

4.居室的布局:

整洁美观、布置得体、色彩协调。

移去影响老年人活动的障碍物

有供步态不稳老年人使用的扶手、拐杖等。

5.厕所及浴室:

座式便桶、扶手、地面防滑

二、社区安全环境

。加强老年人的安全教育

营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第二节老年人清洁与舒适的护理

一、皮肤清洁

(一)老年人皮肤的特点

老年人皮肤结构的改变:包括干燥、粗糙、皱纹、松驰

(二)、影响皮肤老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饮食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三、皮肤清洁

1.协助老人清洁皮肤每天用温水洗面,用热毛巾敷面1—2分钟

2.定期淋浴、洗头,避免碱性肥皂刺激

沐浴的室温24C—26℃,水温40℃左右;沐浴时间以10

—15min为宜,

选择弱酸性沐浴皂,以保持皮肤pH值在5.5左右;

3.使用药性化妆品时•,注意皮肤耐受性及是否过敏

4,避免生活在高温和寒冷环境。

5.足部清洁

定期修剪趾(指)甲及脚垫;足部皴裂的避免与改善

6.头发与头部皮肤的清洁

四、衣着卫生

1.面料应软、轻、舒适,有吸水性、不刺激皮肤。

选用优质的棉织品。内衣慎用化纤织物。

2.注意促进自立能力,款式应容易穿脱,不防碍活动、宽松、便

于变换体位。

3.衣着色彩柔和、鲜艳、不变色。

4.衣着要安全、舒适、大小适中。

5.关心衣着社会性,款式适合老人参与社会活动。

第三节老年人营养与排泄的护理

一、老年人的营养与饮食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特点

热能:热能摄入应与其消耗量保持平衡,并以维持接近标准体重

为宜。

1.碳水化合物(糖类)

糖: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老年人以摄入多糖(谷类、薯

类)为好。

。供给能量应占总热能的55%—60%。

2.蛋白质一最基本的营养素

。摄入丰富和优质的蛋白质。

。每天摄入量为1—1.5g/kg。蛋白质供给能量应占总热量的

20%。

荤素搭配、粮菜搭配、粗细搭配。

肝肾功能减退者,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每日蛋白入量。

3.脂肪

。由脂肪供给能量不超过总热能的20%—25%。

♦:♦尽量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

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4.矿物质注意补充钙、铁、锌、硒、碘、钾。

健康老年人食盐量6-8g/d高血压、冠心病病人V5g/d。

(D钙: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每日膳食供给钙(1000mg)o

每餐有一点牛奶,虾皮、炸小枯鱼、干果、芝麻及芝麻酱、海菜、

发菜含钙较丰富。

(2)铁: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瘦肉、鱼类

5.维生素(脂溶性和水溶性)

富有维生素A、Bl、B2、C、D、E和叶酸的饮食。

增强机力抵抗力、通便和延缓衰老。

每天食用5种蔬菜。

❖薯类(500g)、水果(100g)

6.膳食纤维

1)作用

。使粪便的体积、重量增大,大便变软,刺激肠管蠕动,减

少便秘和肠癌的发生。

可使胆固醇降低,保护血管、降低血压,减少胆石症的发生。

可延长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减慢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

度,使餐后血糖上升缓慢。

2)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玉米、土豆、薯类、水果和绿色蔬菜中。

3)老年人的摄入量以每天30g为宜。

7.水分

老年人每日饮水量(除去饮食中的水)1500ml左右为宜。

每天排出尿量1500mlo

(二).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因素

生理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1.老人消化系统衰退

2.活动能力下降一食欲下降

3.疾病影响甚至不能进食

4、哪些药物影响食欲?

5、饮食方法不当

暴饮暴食

过多食用油腻、甜腻品

。偏食、偏嗜勉强进食

过冷过热饮食

过咸饮食

餐后活动不当

(三)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平衡膳食

饮食易于消化吸收

食物温度适宜

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1、合理选择食物:“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

三定:定时、定量、定质

。三高: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食物

三低:低脂肪、低热量、低盐

两戒:戒烟、戒酒

1、合理选择食物:两句话十个字

一二三四五

每天喝一袋牛奶

250g到450g碳水化合物

三份高蛋白食品

四句话

500克蔬菜水果

红黄绿白黑

红:每天两个西红柿或红辣椒

黄:红黄色的蔬菜

绿:绿茶、绿色蔬菜

白:燕麦粉

黑:黑木耳

2、饮食应易于消化吸收

食物的加工应细软松

烹调宜采取除蒸煮炖煨

。注意色香味

易消化又促进食欲

3、食物温度适宜:饮食宜温偏热

4、食量合理搭配

早吃好2/5午吃饱2/5晚吃少1/5

5、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腌制烧焦烟熏发霉和过期的食品

注意饮食和餐具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

(四)老年人的饮食护理

1.一般护理

2.特殊护理

3.健康教育

老年人进餐的护理

(-)进餐前的准备

1、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

2、进食前排便

3、餐前洗手,合适的体位进餐

(二)进食时护理

1、能自理者自己进餐

2、对进食有困难的老年人,协助进食

3、对进食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应给喂饭

4、有特殊疾病者,选择合适的营养供给途径

(三)进食后护理

1、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

2、协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卧床老人进食后不要马上翻身、叩背和吸痰,以防止食物反

流。

二、排泄

(一)老年人排泄有何特点?

1.肾单位If肾小球滤过3—药物排泄I

肾小管重吸收I一夜尿t

2.膀胱老化一容量I、残尿t一尿路感染t

3.膀胱扩约肌老化一尿失禁

4.结肠蠕动缓慢一便秘

5.肛门扩约肌老化一大便失禁

(二)老年人排尿的护理

坚持每日饮水1200-1500ml

白天饮水,避免睡前饮水

。注意每次外出前排尿

自理困难或夜尿多者,床旁放置便器或呼叫器

。尿失禁者,女性垫尿布、塑料中单;男性束尿袋,协助清洗

会阴部。

(三)老年人便秘的护理

晨起一杯水

每日腹部按摩

多吃蔬菜水果

定时每天排便

第四节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一、休息与睡眠

(一)老年人休息的特点

1.休息要注意质量,

有效的休息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充足的睡眠、心理的放松、生理的舒适。

2.应注意劳逸结合。

(二)老年人睡眠的特点

1.老年人有特殊的睡眠习惯,

睡眠时间减少,一般每天约6小时左右。

2.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因素

疾病的疼痛、呼吸困难、情绪变化、更换环境、夜尿频繁。

睡眠质量的下降可直接影响机体的活动状况,导致烦躁、精

神萎靡、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甚至疾病的发生。

(三)睡眠的护理(促进老年人休息与睡眠的措施)

1、生活节律:注意劳逸结合,自行掌握休息与活动的节律,

睡眠要充足。

2、睡眠卫生:安排良好的睡眠环境;被褥柔软舒适;睡前

避免饮用刺激性物质;养成刷牙、漱口、温水泡脚的习惯。

3、合理休息:注意休息的质量

♦老年人需要较多的休息,合理的休息应穿插于整天的活动

中。

♦休息的方式有多种:睡眠、聊天、闭目静坐、变换活动方

式等。

♦休息要注意质量:看电视、看书等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

超过4h)

4、适度活动

♦户内活动:看书、写字、下棋;

♦户外活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跳舞、适宜的旅游;

5、服用镇静催眠药

(1)严格控制用药剂量:1/3—1/2

(2)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跌倒倾向

(3)有无药物依赖性

(三)睡眠的护理:改善睡眠质量措施

对老人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其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

进行对因处理。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的姿势,

晚餐应避免吃得过饱,睡前不饮用咖啡、酒或大量水分,

。调整情绪情绪对老年人的睡眠影响很大,应注意调整

情绪,以保证睡眠。

坚持活动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二、活动

(一)活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

1.神经系统

2.心血管系统

3.呼吸系统

4.消化系统

5.肌肉骨骼系统

6.其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调动积极的情绪,

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糖尿病老人,活动是维持正常血糖

的必要条件

(二)适合老人的活动的种类和强度

1.老年人的活动种类分为四种:

日常生活活动、家务活动、职业活动、娱乐活动。

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游泳、跳舞、太极

拳、打乒乓球、打门球、保龄球、体操及气功等。

2.锻炼强度

1)一般可通过测量心率来掌握运动量,

♦:♦运动后最宜心率(次/分)=170—年龄。

身体健壮者可用:运动后最宜心率(次/分)=180—年龄。

观察活动强度是否适合的方法有:

①运动后的心率达到最宜心率。

②运动结束后

在3分钟内心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较小,应加

大运动量;

在3〜5分钟之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适宜;

而在10分钟以上才能恢复者,则表明活动强度太大,应适

当减少。

(三)老年人活动的原则

1.安全

2.全面:尽量选择多种运动项目和能活动全身的项目,

使身体各关节、肌肉群和身体各部位都得到锻炼。

3.适度: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状况、场地条件,选

择运动项目。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活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1)运动时间:每天1〜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一天运

动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周3—5次。

2)活动场地:空气新鲜、安静清幽的公园、树林、海滨、

湖畔等地,场地要宽敞,设施要齐全。

3)自我感觉判断,

♦:♦运动时全身有热感或微微出汗,运动后感到轻松或稍有

疲劳,食欲增进,睡眠良好,精神振作一强度适当,

效果良好;

运动时身体不发热或无出汗,脉搏次数不增或增加不多,

一应增加活动强度;

运动后感到很疲乏、头晕、胸闷、气促、心悸、食欲减退、

睡眠不良一应减低运动强度;

在运动中出现严重的胸闷、气喘、心绞痛或心率反而减慢、

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6.做全面体格检查:活动前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

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提供依据。

7.运动中若出现气短、头晕、胸闷等不适感觉,应立即终止锻

炼,并严密观察。必要时经过医生检查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运动

或调整运动计划。

思考题

一、简答:

1.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2.老年人的饮食原则哪些?

3.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二、填空:

1.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

()()()等方面的护理。

2.老年人活动后适宜心率的计算方法为

()o

3.老年人居室室温应保持在(),室内必须有高差的

地方,高度不宜超过(),创的高度以()为宜。

4.老年人沐浴的室温调节在(),水温则以()

为宜,沐浴时间以()为宜,宜选择(),以保持

皮肤pH在()左右。

第七章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2.熟悉老年人的用药特点

3.熟悉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4.熟悉老年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

5.能够对老年人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

[教学重点]老年人用药原则和老年人用药指导

[教学难点]老年人用药特点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的用药特点

一、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老年药动学:是研究老年人机体对药物处置的科学,即研究

药物在老年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

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药物的吸收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胃肠道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对药物的吸

收有影响。

>胃酸分泌减少一一影响药物溶解,解离

>胃肠道及肝血流量减少-影响从肠道吸收、肝消除效应

血药浓度升高

>胃排空速度减慢一一到达肠道时间延长,吸收时间延缓

>肠蠕动减慢一一吸收增加

(二)药物的分布:影响因素有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量

2)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3)组织血液灌注量

(三)药物的代谢

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

老年人特点:肝细胞减少,功能降低,应减少剂量,延长用

药间隔。

(四)药物的排泄

老年人由于代谢、排泄等功能速度减缓,用药剂量需较年轻

人减少。

60岁以上的老人,剂量应为成年人剂量的3/4。服药的时间

间隔也应遵从医嘱适当延长。

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A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

感性降低,作用减弱。

>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尤其是女性,用药的不良反应率增加

影响因素:

1、老化对药物敏感性、作用的影响

2、老化对药物耐受性的影响

3、影响老年人药物疗效的其他因素

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心理状态、营养状况、药物方面、

生活习惯等。

第二节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为了保证老年人准确、安全、有效的用药,护理人员不仅要

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技术,还要严格把握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一、受益原则

二、5种药物原则

三、小剂量原则

四、择时原则

五、暂停用药原则

第三节老年人的用药护理

一、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

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毒性反应、副作用、变态反应、

反向作用。

老年人不良反应表现形式比较特殊,除以上症状外,易出现

的是老年病五联征一精神异常、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思活动、

生活能力丧失。

(二)老年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

•镇静催眠药

•抗精神病药

•防治心绞痛药

•抗心律失常药

•降压药物普莱洛尔

•抗胆碱药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生素药

•激素类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类药

(三)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遵循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按医嘱服药

•做好药物标记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检查药物质量

•谨防药物过敏

•适当的给药方法慎用新药

•防止发生意外:防止吃错药;用药简介卡片

•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三、老年人用药指导

(一)加强老年人用药的指导

1、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的指导

2、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指导

•加强给药护理

•指导按时服药

•服药依从性教育

3、指导正确服药

4、帮助老年人保管药品,定期整理

5、加强健康教育

(二)老年人家庭用药指导

•加强老年人用药的解释工作

•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

•指导老年人不随意购买及服用药物

•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

复习题

筒答:

1.老年人用药的原则有哪些?。

2.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3.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4.预防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有哪些?

第八章老年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

第一节跌倒

[教学目标]

1.掌握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

2.掌握老年人跌倒的护理

[教学重点]掌握老年人跌倒的护理

[教学难点]掌握老年人跌倒的护理

[教学手段]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