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工作流程施工阶段的划分为实现发包人对本项目的总体要求,我们进行了精心策划,针对其工程特点及提供的有关图纸要求,我们从系统方案设计到最终完成整个弱电系统工程,乃至保修服务期全过程考虑,确定本项目的施工阶段划分,本工程的施工整体上分为如下6个阶段:(1)深化设计及施工前期准备阶段1)项目部成立公司组建工程施工项目部,确定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并配备满足需要的人力和物资资源。2)深化设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图深化设计,按照相关国家规范(细节附后),结合我司的设计控制规程,在与设计院、发包人与总包等方面密切配合和公司内部设计评审和设计确认的前提下,满足工程设计原则的总体要求,并及时绘制完成深化施工图纸。在深化设计阶段,将提交如下技术资料:方案说明(包括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监控点表、系统设备配置清单、监控原理说明等)。系统图(包括系统结构图、网络拓扑图)。平面图(包括控制中心、分控室、受控设备机房、末端设备安装及配线平面施工图)。设备安装图(包括控制中心和分控室设备的平、立、剖面安装图,DDC、传感器、执行机构的安装图)。各系统或设备的监控原理图及电气端子接线图。3)系统设备订货根据深化设计结果,确定系统设备需求,按照供应设备交货计划表制定的订货计划表进行订货。4)施工准备在进行以上工作的同时,进行现场勘察和进场施工准备。项目主要负责人员与现场有关单位人员会晤,并组织项目部人员勘察工地现场,了解其它相关专业的进度,根据现场情况编制详实的分项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安排现场库房和办公地点,进行进场前施工人员三级教育,组织人员进驻现场准备施工。现场与弱电子系统涉及的被控设备生产、安装厂家进行接洽,作好技术配合与协调,要求相关专业留出本系统需要的接口。在进行以上工作同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协作单位配合要求。(2)现场配管穿线施工阶段项目部人员根据不同的职责分工,配合处理施工过程中有关的专业协调、过程和最终施工质量检验、工程报验、技术、安全、进度控制等的各类事宜。在确保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配合土建和装修进度按照预期时间完成各系统穿线的施工。(3)设备安装和接线阶段根据公司关键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和现场装修安装的进度,在作好线路检测的前提下,开始设备安装和接线工作,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各系统现场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安装和接线,以免影响装修等的进度要求。各系统中央控制设备安装就位,具备系统调试基本调试条件。(4)系统调试阶段根据专业规范和标准要求对本工程进行调试。(5)系统验收完成以上各项工作后,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结束后根据设计方案和专业检验标准的要求,在完成综合检验并达到质量合格的目标前提下,提请有关单位对系统进行验收。验收方式计划采取分系统、按常规分别对设备和功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质量保修期运行。在以上各阶段的实施中,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的控制,因为各系统的设计深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施工质量和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所以必须加强设计阶段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另外,现场施工过程的环节控制,其控制内容包括穿线施工、设备安装接线、系统调试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6)售后服务阶段系统验收通过,工程移交后,进入售后维保阶段。本工程通过完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至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合格后两年内对本分包工程负责免费维修保养,保修期满后,对本工程实行终身维修。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综合布线系统1.1工艺流程(1)施工前的环境检查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网络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房屋预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网络间铺设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如设计静电地板)。网络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网络间的面积,环境温、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2)施工前的器材检验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缆线器材规格、程式、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者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1、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验要求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管材采用钢管、JDG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2、缆线的检验要求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规格、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电缆的电气性能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三盘中截出100m长度进行抽样测试。剥开缆线头,有A、B端要求的识别端别,在缆线外端应标出类别和序号。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50/125μM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光缆,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衰减测试:宜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如果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纤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现象存在。3、光纤调度软纤(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光纤调度软线应具有经过防火处理的光纤保护包皮,两端的活动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每根光纤调度软纤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4、接插件的检验要求接线排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塑料材质应具有阻燃性。光纤插座的连接器使用型号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光纤插座面板应有发射(TX)和接收(RX)明显标志。5、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有关对绞电缆电气性能、机械特性、光缆传输性能及接插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设计规范。(3)设备安装机架安装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施工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施工与维修。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配线设备机架安装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各类接线模块安装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到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信息插座安装安装在员工工位(家具厂家预留接线盒)或地面插座(领导办公室),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使用方便,要求每组信息插座附近配备220V电源插座,以便为数据设备供电,根据标准建议安装位置距信息插座不小于30厘米。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4)线缆的敷设1)线缆的敷设应满足如下要求: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在工作区终端盒预留处宜为15~25cm,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敷设线缆时甲方能确定工位及领导办公桌的具体位置,我施工单位根据工位的摆放位置预留相应线缆,如果在敷设线缆是甲方不能确定具体位置需要多预留六类线缆,此多预留的线缆甲方应给与施工方一定补偿。网络间宜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各层网络间预留长度宜为20~30m,四层网络机房应预留30~5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大对数电缆布放路由宜盘留,在语音总机房及各层网络间应预留3~5m。2)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3)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条件最小净距(mm)380V<2kV·A380V2~5kV·A380V>5kV·A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1080150综合布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名称最小净距(m)名称最小净距(m)配电箱1电梯机房2变电室2空调机房2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给水管15020煤气管30020压缩空气管150204)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等内容。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预埋或密封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布放大对数主干电缆及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5)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密封线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0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l0m处进行固定。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楼内光缆在桥架敞开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5)六类非屏蔽线缆的布放1)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的安装,应该注意:不要在安装前先把线从线轴上放下来。线缆应该从线轴上拉出直接放到线槽中。在施工中,线缆端点应该封上。不能使线缆表面上留下永久痕迹的力量。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对线缆使用热吹风机或气焊枪等加热方法。线槽拐弯时应该保证足够大的转弯半径。2)开放式环境如果线缆布线在开放环境中,应该保证它们不被破坏,传输质量也不受损害。应用线捆或U型片固定,但固定时不要过紧,以避免线缆受损。3)穿墙在穿墙时,在墙面开孔处,应该消除墙面上的棱角,以免损伤线缆外皮,同时,在施工中,尽可能保持足够的弯曲半径。4)施工参数最小弯曲半径8~10x线缆半径最大暴露双绞长度4~5cm最大分绞长度13mm最大线间距4cm线上不得负载重物如果线缆必须穿越电源线,应该垂直穿越4)最大拉力1×4Pair100N(10kg)2×4Pair150N3×4Pair200NN×4PairN×50+100N最大拉力不超过400N(不管多少对线)。(6)光缆敷设光缆是通过玻璃芯而不是通过铜来传播信号的。由于光缆的缆芯是玻璃纤维的,与铜缆相比是易碎的,因此在敷设光缆时有许多特殊要求,安装人员要特别小心谨慎。弯曲光缆时不能超过最小的弯曲半径。敷设光缆的牵引力不要超过最大的敷设张力。涂有塑料涂覆层的光纤,细如毛发,而且,光纤表面的微小伤痕,将使耐张力显著地恶化。另外,当光纤受到不均匀侧面压力时,光纤损耗将明显增大,因此,敷设时应控制光缆的敷设张力,避免使光纤受到过度的外力(弯曲、侧压、牵拉、冲击等),这是提高工程质量所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两种缆的连接方式不同,铜线连接比较容易,这种连接是电接触式的;光纤连接就比较困难,它不仅要求接触,而且还必须使两个接触端完全地对准,否则将会产生较大的损耗。因此,必须由专门人员接续光纤以使光纤损耗为最小。布放光缆时应注意:由于光缆传输系统存在伤害眼睛的潜在危险性,所以不要断开光缆、或断头拼接和凝视光缆终端连接器;未受过严格培训的人员不能去操作已安装好的光缆传输系统。遇到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由管理人员安排经过严格培训的安装人员和维修人员去修理或替换光缆。由于光缆端头是尖的,容易划破皮肤和衣服,当保护套从光纤上拆掉后更容易发生。由于光纤的直径很小,当光纤切开保护层和收拾节碎的短节光纤时要特别小心。(7)保护措施配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预埋金属线槽保护要求: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置,每一路由进出同一过路盒的预埋线槽均不应超过3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50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线槽路由中若包括过线盒和出线盒,截面高度宜在70~l00mm范围内。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过线盒盖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具有防灰与防水功能。过线盒和接线盒盒盖应能抗压。2)预埋暗管保护要求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l00mm。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暗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金属管明敷时,在距接线盒300mm处,弯头处的两端,每隔3m处应采用管卡固定。管路转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缆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3)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保护要求缆线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2.5m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300mm,与梁及其他障碍物交叉处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缆线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宜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或采用金属走线柜包封,门应可开启。直线段缆线桥架每超过15~30m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槽内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线槽直角弯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缆线外径的10倍。桥架和线槽穿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缆线布放完成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8)线缆终接1、缆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应有接头。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对绞电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2、对绞电缆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3类大对数电缆不应大于75mm;对于6类非屏蔽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减小扭绞松开长度。4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T568A/T586B的规定。两种连接方式均可采用,但在同一布线工程中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G:绿色;BL:蓝色;W:白色;BR:棕色;O:橙色;每个2口86面板底盒宜终接2条对绞电缆或1根2芯/4芯光缆,不宜兼做过路盒使用。光缆终接与接续光纤与连接器件连接可采用尾纤熔接、现场研磨和机械连接方式。光纤与光纤接续可采用熔接和光连接子(机械)连接方式。本工程光纤的接续采用熔接方式。光缆芯线终接采用光纤连接盘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盘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光纤连接盘面板应有标志。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连接类别多模单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熔接0.150.30.150.3机械连接0.30.3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各类跳线缆线和连接器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2.有线电视系统2.1概述及工艺流程2.1.1概述地下一层电视机房负责本楼内的电视信号分配。机房内设置光接收机(归歌华负责)接入前端中心机房的电视信号,通过同轴电缆进行本楼内电视信号分配:干线采SYWV75-9,支线采用SYWV75-5,放大器、分支分配器等满足双向传输要求,满足末端电视点标准电平68±4db或满足北京歌华有线的要求。会议室、宴会厅、会议厅、包房、餐厅、贵宾室、休息区、物业办公室等处设置电视点。2.1.2工艺流程2.2设备安装施工要点2.2.1安装要求有线电视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除歌华的光接收机),要求线缆走向清晰,走线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充分利用提供的线缆桥架敷设CATV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所有接口均在弱电竖井及各放大器箱内,不得留在主干线槽中间处,系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充分利用垂直,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引下线铁管,进行电缆穿敷。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终端盒的安装和接续。2.2.2安装施工工艺1)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楼层放大器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信号线与电源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明装:a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φ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b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3)用户终端安装①.检查修理盒子口: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②.结线压接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的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卡压牢铜网套处。③.固定盒盖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75Ω(也有300Ω),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阻抗为75Ω,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2.3调试和试运行在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基础上,负责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及试运行工作。前端设备调试1)前段光接收机(有歌华负责开通并达到设计要求)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2-4dB左右。2)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调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2dB内。3)调整交、互调干扰:a放大器产生交、互调干扰,可适当减少放大器输入端电平,消除干扰。b放大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应大于105dB;如果过小,此放大器的抗交、互调干扰性能差,输出最大电平达不到线路电平的要求,则应更换放大器。45)前端设备调试完毕后,送信号至干线系统。调试干线系统1)调整各频道信号电平差(用频率均衡方法)。干线放大器输入端串入一只频率均衡器,根据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差的情况,分别串入6dB、10dB、12dB等均衡量不等的频率均衡器,调整到正常工作。2)同时调整干线放大器输入端电平大小,当产生交、互调干扰时,适当减少输入端电子,可直接串入衰减器,调到输出电平符合原设计要求。调试分配系统1)无源分配网络调试按设计要求,在无源分配网络的输入端送一个电视信号(一般选用UHF频道,或用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调整输出端电平,使与原设计的输入电平相等。用场强计(或电平表)测量电视接收机在分配、分支器各输出端的电平,观察分析信号电平和重影现象,判断安装质量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有源分配网络调试a首先不接入电源给放大器,用万用表检查分支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经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b调整网络中,各延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各频道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输入电平过低或过高,应调整放大器增益。交、互调干扰调整。在系统的输入端送高、中、低三个频道信号进行试验。有交、互调干扰时,调整延长放大器的输入衰减或前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解决。低频道电平过高时,调整斜率控制电路,达到“全倾斜”或“半倾斜”方式。3)无源(或有源)分配系统调整完毕后,可接入干线送来的射频电视信号进行统调。4)如果分配系统中含有调频广播信号,则应对较强的调频信号加以衰减,以免干扰电视信号。3.视频监控系统3.1施工难点分析对于闭路监控系统来说,施工的难点主要在于设备安装定位的问题。对于88号大厦具有高装饰性特点,为保证系统前端摄像机等设备、特别是支架的安装工艺不能破坏整体建筑物装饰效果,故在系统前端设备安装方面,应考虑某些场所装饰性极强的特点,及时根据现场环境调整摄像机支架安装高度和安装方式。例如:吸顶安装方式、墙装安装方式等。同时在对定焦摄像机安装时还应充分考虑:安装高度对角度的影响,所以应根据视场监视的角度进行摄像机安装定位。摄像机的安装须考虑与环境光线的关系,勘测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记录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观察视场范围和图像质量,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摄像机及出线口的位置。大楼内的光照度基本稳定,对摄像机要求不高,对于大堂内的摄像机,由于其受外界阳光的影响较大,安装时主要考虑逆光问题,在位置选择上,不可正对大门,一般以45度角为宜,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实验,具体位置须带上摄像机及显示器现场测定。摄像机安装时须考虑与其他安保子系统探测器的联动关系,这些探测器包括:微波红外探测器(吸顶式、挂墙式)、紧急按钮、门禁点的等设备的安装位置,以提高摄像机的使用效率,特别是球型摄像机的效率。地下夹层中心控制室管理系统的设备具有体积小、数量多、与现场配合紧密的特点,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设备不丢失、与现场环境协调是整个工作的重点。在设备保安方面,主要采取先布线,待安装区域弱电井门已经装好,天花已经固定、楼层有人值班等保安条件已经完善后,进行设备的安装。作为一个综合保安管理系统,选择前端设备安装位置时,不但要考虑安保设备之间的联动关系,还需要考虑到设备与环境的协调统一。3.2摄像机安装基本要求根据视频监控的布局要求,将摄像机安装在指定位置。安装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宜留1米的余量,摄像机信号导线和电源导线应分别引入,并用软管保护,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以2.5~4.5M为宜,室外以3.5~10M为宜;电梯轿箱内安装在其顶部,与电梯操作器同侧,且摄像机的光轴与电梯的两壁及天花板成45度。根据不同类型的摄像机安装前有的应先完成支架、吊架的安装,然后进行摄像机定位安装;摄像机在安装前,应逐个通电检查和粗调。调整后焦面、电源同步等性能,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宜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各类摄像机应保持牢固、绝缘隔离,注意防破坏;摄像机经功能检查、监视区域的观察和图象质量达标后方可固定;在高压带电的设备附近安装摄像机,应遵守带电设备的安全规定;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3.3摄像机安装方式摄像机安装方式一般可分为室内明装、吸顶式安装和悬挂安装三种。1)室内明装卡簧室内明装的安装方式适用于没有吊顶的场所。首先将底盘用螺钉固定在天花板上(需先将天花板钻好固定孔,挖好出线孔)。然后将机芯对准底盘,按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旋转,直至卡簧卡在底盘上为止。2)吸顶式安装对于有吊顶的场所,可使用吊顶型上罩平嵌入天花板的安装方式。达到半球型美观大方,隐蔽性强的效果。确定安装位置,在天花板上把上罩的轮廓画下来,开相应大小的洞。将安全绳的另一端连接到上罩的顶部。按天花板厚度调整上罩边沿上的三个弹性卡片,然后将上罩向上推入天花板上的洞中,直至三个弹性卡片分别卡在天花板上,然后将螺钉旋紧,此时上罩应已完全紧固在天花板上。3)悬挂式安装悬挂式安装适用于全球型上罩,分为垂吊式和墙壁式两种,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采用具体的安装方式。为防止摄像机机芯在安装及维护的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发生跌落事故。在安装机芯时,必先将摄像机机芯挂在上罩内的保险绳上,然后再进行连接电缆等其它操作。注意事项:摄像机安装,通常正确安装镜头、连通信号电缆,接通电源即可工作。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不能正确地安装镜头并调整摄像机及镜头的状态,则可能达不到预期使用效果。注意镜头与摄像机的接口,是C型接口还是CS型接口(这一点要切记,否则用C型镜头直接往CS接口摄像机上旋入时极有可能损坏摄像机的CCD芯片)。3.4控制台安装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台应安放垂直,台面水平。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划痕。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3.5传输电缆的敷设基本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主要是指在智能建筑弱电施工中所涉及内容的各部分都可能遇到的施工工艺。在弱电工程项目施工中,这类施工必须遵守此工艺及流程的规定。线缆敷设视频线视频线缆应选用六类非屏蔽线缆,网络摄像机到交换机距离应小于90米,避免视频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衰减、干扰。交流220V电源线与信号线不应穿入同一穿管内。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兆欧。摄像机采用交换机POE供电方式电视监控系统中的电源线采用单独布线,在地下夹层监控中心控制室设置60KVA的UPS,通过UPS电源对整个监控系统直接控制。一般情况下,电源线按220VAC布线,走独立的管线至各层的弱电竖井内。供电电缆应根据实际路由、负载,按照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接以及外防护材料。电源电缆之间的接头必须焊接处理,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布线系统的施工要求布线施工时严格按照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条款进行施工,布线施工时,针对不同地段和环境提出以下要求,凡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返工处理。垂直干线走线垂直干线走线时,在弱电管道中,不允许扭结、不允许交叉,必须保持平直。每间隔1.5米左右捆扎一次,使用“U”型夹固定,消除线缆受重力作用产生的位移。布线的其它要求:线管配线前应清除管内的杂物;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在同一线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线管内部截面积的60%;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而受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开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弱电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5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3.6系统调试对于监控系统的测试,通常是对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进行检查。而监控中心的测试与调理也更显重要,例如:视频服务器、电视墙等……摄像机测试当监控中心收不到图像时,工程人员首先要检测摄像机或球机是否正常。检测摄像设备时,工程人员使用视频监控综合测试仪表做三方面检测工作:第一,用仪表测试摄像机是否有图像,仪表3.5英寸的彩色显示屏能够清晰显示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如果仪表收不到图像或收到的图像异常,说明摄像机存在故障;第二,使用监控综合测试仪的视频信号衰减测量,测量摄像机的视频复和电平,正常范围是800-1000mV,电平太低会造成图像变暗,电平太高会造成虚影;云台控制测试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机动的调整摄像角度,当云台或球机不受控制时,或者在某个位置转动不了,需要携带多功能键盘测试云台或球机的转动是否正常。工程人员使用视频监控综合测试仪和专用于测试云台转动的云台续转测试功能,工程人员可以通过仪表操作云台不停转动,观察云台转动时是否有卡位的现象。电缆传输测试目前的视频监控系统,线缆由于布放、人为损坏等原因,造成视频图像质量下降甚至中断,在测试工作中通常需要检测线缆是否有问题。管理中心测试检测所有管理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设备连接线缆连接正确和稳固,通过操作服务器上相应的软件,确定功能是否正确实现。3.7中心控制室为了更好地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实时监控等,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同时本着人性化设计的理念,给机房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以提高作业品质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以下四项基本内容要满足相关机房的设计要求。a机房整体装修b机房供配电系统c防雷接地系统d机房空调系统4门禁控制系统4.1概述控制系统终端设备设置在地下夹层监控中心控制室,门禁点位设置原则:公共区域进入物业后勤区域各出入口,本楼内强弱电间、设备间、设备机房,在地下一层各重要系统控制室设置门禁控制。门禁控制器的传输线缆引至就近弱电间网络控制器,每个网络控制器连接8至16个门。监控室内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接地母线的表面应完整,无明显损伤和残余焊剂渣,铜带母线光,滑无毛刺,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或电缆走道中央,并固定在架槽的外侧,母线应平整,不得有歪斜、弯曲。母线与机架或机顶的连接应牢固端;电缆走道上的铜带母线可采用螺丝固定,电缆走道上的铜绞线母线,应绑扎在横档上;系统的工程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4.2设备安装

(1)前端设备

A、进门处安装读卡器。在读卡器感应范围内,切勿靠近或接触高频或强磁场(如重载马达、监视器等),并需配合控制箱的接地方式。B、电磁锁安装在门和门框的上沿。C、为保证安全性和美观性,控制器和电源箱可采用现场安装或安装于弱电井内。现场安装控制器的优点在于节约线材的使用,控制器安装于弱电井内便于系统日后的维护和系统的安全,也可将控制器箱安装在读卡器上方,靠近电磁锁处。具体情况可根据客户选择安装方式。

(2)中控室设备

A、控制主机和键盘安装在立面墙上或置于工作台上。

B、报警装置放置在报警效果较好的位置。

C、由于门禁系统的特殊性,要求对该系统供电良好,建议采用UPS电源,对门禁系统集中供电。双向读卡安装位置侧视图双向读卡门读卡器安装示意图双向读卡门内、外均安装读卡器,不安装出门按钮;读卡器不能安装在墙两面的相对位置,应错开150mm左右以避免相互干扰,或分别安装在门的左右两侧。终端设备安装时要与相关专业配合在门框、门扇上开孔。读卡器、出门按钮、电控锁、电磁锁等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特殊要求,读卡器和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宜为1.4M,与门框的距离宜为0.1M,电控锁的安装高度宜为1.1M。读卡器的安装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配件齐全。读卡器一般通过专用机螺丝直接固定在暗装底盒上,注意固定牢固可靠,使面板端正,读卡器和开门按钮等装置要特别注意防电磁干扰,如照明开关、计算机等干扰源。读卡机安装位置应离开强电源30cm以上,并用屏蔽线缆良好接地。按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接线要求,将盒内甩出的导线与读卡器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安装电磁锁、电控锁之前应核对锁具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其安装的位置、高度、门的种类和开关方向相适应。电磁锁安装:首先将电磁锁的固定平板和衬板分别安装在门框和门扇上,然后将电磁锁推入固定平板的插槽内,即可固定螺丝,按图连接导线。在金属门框安装电控锁,导线可穿软塑料管沿门框敷设,在门框顶部进入接线盒。4.3设备调试

(1)系统安装完成后,先把一路门禁读卡器信号接入主机,然后单独检测该路门禁读卡器情况,有无漏报、误报情况发生。这一路检测没问题后在接入另一路,如此这样,把每一路都单独检测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把所有线路接齐。

(2)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使用人员的权限分别授权,如部分人员可以在任意时间进出任意的地点,普通人员只能凭授权卡在授权时间内进出授权范围。当所有门禁点的正常开启和非法开启时,查看控制中心电脑是否有纪录。

(3)尝试中心电脑因故障或其它原因不能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是否可以独立纪录所控制门点的相关信息,当中心电脑连接后,所有信息是否可以自动上传,是否可以保证信息纪录的完整性。

(4)做好调试记录。(5)最后填写竣工报告。4.4线缆敷设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门禁控制器的安装要考虑到控制器和读卡机间的距离,以50m以内为宜,需耍更远的传输距离时,应采取技术措施,但一般不要超过1000m。选择电锁的电源线时应要考虑到远距离传输带来的衰减。控制器箱安装在弱电竖井及吊顶内,要考虑从控制器箱到天花的走线要求加套管埋入墙内或用铁水管加以保护,以提高防盗系统的防破坏性能。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标记,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均需单端可靠接地。5.入侵报警系统5.1主要施工工序1、线路敷设1)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有隐蔽工程的应办隐蔽验收。2)线缆回路应进行绝缘测试,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大于20MΩ;3)地线、电源线应按规定连接。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槽(或管)敷设,以防干扰。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2、探测器安装1)各类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可选用产品的特性及警戒范围要求进行安装;2)双鉴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对准,防区要交叉。3)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应采用可靠连接方式;外接导线应留有适当的余量。5.2入侵探测器安装(1)入侵探测器安装前,要通电检查其工作状况,并做好记录;(2)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3)探测器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及设计图纸进行;(4)室内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应安装在与可能入侵方向成90°角的方向,高度为2.m左右,并视防范具体情况确定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2)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3)楼道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必须安装在楼道终端,视场沿楼道走向,高度为2.2m左右;4)被动红外探测器一定要安装牢固,不允许安装在暖气片、电加热器、火炉等热源正上方;不准正对空调机、换气扇等物体;不准正对防范区内运动和可能运动的物体。防止光线直射探测器,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5)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应安装在与可能入侵方向成45°角的方位,高度为2.2m左右,并视防范具体情况,确定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2)吸顶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3)楼道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必须安装在楼道终端,视场正对楼道走向,高度为2.2m左右;4)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和可能遮挡物;5)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的其他安装注意事项,可参考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5.3报警控制器的安装(1)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2)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板面高度不应小于1.5m,正面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3)报警控制器必须安装牢固、端正。安装在松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4)引入报警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配线应排列整齐,不准交叉,并应固定牢固;引线端部均应编号,所编序号应与图纸一致,且字迹清晰不易褪色;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芯和导线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导线应绑扎成束;导线引入线管时,在进线管处应封堵。(5)报警控制器应牢固接地,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Ω;若采用联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接地应有明显标志。6.电子巡更系统安装前应按图纸核对巡更点的位置及数量,并读取巡更点的ID码。巡更点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安装高度为1.4m。对于离线式系统,巡更点应安装于巡更棒便于读取的位置。安装巡更点的同时,应记录每个巡更点所对应的安装地点,所有的安装点应与系统管理主机的巡更点设置相对应。机房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检验,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备品备件齐全。按照图纸连接巡更系统主机、计算机、UPS、打印机、充电座等设备。设备安装应牢固、紧密,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安装的设备应按图纸或产品说明书要求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系统软件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不应低于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安装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符合系统软件的要求。按照软件安装说明书和帮助安装软件。7.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设备的安装,主要从确定道闸及读卡设备摆放位置时首先要确保车道的宽度,以便车辆出入顺畅,车道宽度一般不小于3M,4.5M左右为最佳;读卡设备距道闸距离一般为2.5M,最近不小于2M,主要是防止读卡时车头可能触到栏杆;读卡设备应尽量摆放在比较水平的地面,否则车辆在上下坡时停车读卡会比较麻烦;道闸上方若有阻挡物则需选用折杆式道闸,阻挡物高度-1.2M即为折杆点位置;道闸及读卡设备的摆放位置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是否方便的问题,一但位置确定管线到位后,再要更改位置则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对于在这方面工程经验不是很多的工程人员来说,先将道闸及读卡设备安装到位,然后模拟使用者,会同业主人员一起看定位是否合适,最后再敷设管线。确定控制主机的位置:控制主机是整个停车场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若停车场出入口附近设有岗厅,则安放在岗厅内;若没有岗厅则安放在中控室;但控制主机同出入口读卡设备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7.1停车场系统安装参数读卡机(中心距离)与道闸(中心距离)>2.5M;管理电脑(一般放置在停车场管理岗亭内)至读卡机的距离<100M;地感线圈尺寸:2M(长)X0.8M(宽);进出车道宽度:>3M;设备安装基座尺寸:0.4M(长)*0.4M(宽);管线敷设相对比较简单,在管线敷设之前,对照停车场系统原理图及管线图理清各信号属性、信号流程及各设备供电情况;信号线和电源线要分别穿管,对电源线而言,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等级的线也不可穿同一条管。地感线圈的埋设:地感线圈的埋设一般跟管线敷设同时进行。7.1出入口机、道闸的安装浇铸一高10-20cm的防水防撞的安全岛(安装基座),并在出入口机、道闸底座中部预埋铺设管线。用四个膨胀螺栓将出入口机、道闸固定在安全岛上。7.2地感线圈的埋设地感线圈埋设是在出入口车道路面铺设完成后或铺设路面的同时进行的;当路面铺设好或正在铺设路面时,在出入口机、道闸安装位置附近的车道上,切割一线圈放置槽(线圈放入切槽内,切槽宽为1.5cm),地感线圈尺寸为200cm(长)X80cm(宽)X5cm(深);将地感线沿切槽绕5―6圈,并将线圈的两个端子引入出入口机、道闸的机箱内,并用水泥或沥青填充切槽。7.3通讯线与电源线分不同的线管敷设现场设备摆放,应最大程度上满足车辆进出操作方便,便于车主刷卡,不影响车辆行驶;道闸上安装的车辆检测器,其供电必须采用单独电源供电;出入口机上车辆检测器输出接地端(GND)要与停车场控制器接地端(GND)联接好。8.楼宇自控系统8.1工艺流程8.2主要施工工序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我司明确了业主的要求以后要做的是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包括:前期设计,机电设备状况,管线预埋情况、土建、装修、设备安装情况及设计院的要求等等。并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在总体设计目标的原则下,结合业主对各子系统提出具体要求,转入深化系统设计阶段,最后完成施工图及相关文档,并协同业主和设计院及相关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对施工图纸进行最终的修改和确认。深化设计方案最终得到确认后,由公司技术部总工、专业技术人员向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技术问题和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施工队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工长、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进行图纸,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操作要求等方面的交底。班组由施工工长向班组工人交底。交底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贯彻落实各项技术要求,并指导班组明确各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例如:确定监控点数表;确定控制功能;对DD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技术指标提出具体要求;对BA与被控设备如:冷水机、电梯等的接口提出具体要求;提出对施工图、调试的要求;按照工程的总体进度要求,安排本系统的施工进度计划表;要求提供详细的技术文件,并能提供业主需要的系统完整性保证。工艺管道上自控设备的安装工艺管道上自控设备的安装由我方提供安装技术指导,工艺管道机电安装单位配套完成,包括新风空调机组电磁阀的安装,冷冻站、热力站、冷却塔等管道上电动阀、水流开关、水温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的安装,按产品说明书及工艺要求确定安装点,保证测量精确度。阀门的安装分两部分完成,阀体的安装和执行器的安装。阀体的安装是在管道的安装过程中一次安装完成。在进入系统调试前,再由我公司安装执行机构。各种水路上的传感器的安装则是在管道全部施工完成后,管道的保温、自控系统调试前,根据施工图纸在管道上开洞,以及安装传感器。并予留出保温位置。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按照不同电压等级分管敷设,模拟量信号电缆选用屏蔽型,数字量信号电缆选用非屏蔽型,敷设时应核对电缆型号规格,两端应留有足够长度以便配线接线,每根电缆按设计作好标记,电缆在桥架内要排列整齐,盘柜内配线整齐牢固,接线头配线号并作搪锡处理或压接接线爪,接线前用500V兆欧表检查线间绝缘是否合格(>0.5MΩ)。8.3设备安装安装准备保证所有材料都必须为全新的,无损伤、无缺陷、厂商的名称、商标、产品类型、级别完全相符,并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DDC箱安装之前应通过上电测试,测试正常才能组织安装、接线。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压差、流量、液位)的信号采集点,安装在管道上的,应选在流量、压力均匀处,避免在管道转弯处进行信号采集;施工时要与相关专业配合在管道上开孔,设备安装完成后要注意成品保护。所有现场设备通过DDC箱与控制中心计算机相连,DDC箱与控制中心间通过金属桥架敷设线路,DDC箱之间、DDC箱与配电箱及现场设备间用金属管敷设。电动阀、电磁阀、风阀的执行器应安装在管道、风道的阀门处。施工前技术资料准备工作应完善,应具备的技术资料如系统平面布置图、系统图、控制点表、DDC盘箱接线图等。安装标准DDC盘箱加工应根据DDC盘箱接线图在车间内完成,加工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DDC盘箱进行三电测试,测试正常才能运到现场组织安装工作。温、湿度传感器安装1)安装位置控制: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应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室外型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的防护罩。应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位置,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离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l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2)连接线缆的控制要求: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Ω,lk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Ω。3)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安装控制: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地方。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安装方式如下图:4)水管温度传感器安装控制: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1/2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死角及振动较大的位置。安装方式如下图: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专用的百叶箱中。安装方式如上图:流量传感器安装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避免强磁场及热辐射的场所。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要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如无标志,可按下列方向判断流向:流体的进口端导流器比较尖,中间有圆孔。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间没有圆孔。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单向阀;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5.5d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d的位置(d为管道外径)。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稳。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10d长度的直管,下游有5d长度的直管。若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有绝缘保护层的电缆,宜在DDC侧一点接地。压力、压差传感器安装。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前,安装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安装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处上开孔及焊接。其直管段大于管道口径的2/3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的2/3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速稳定的位置,不宜安装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死角及振动较大的位置。除以上要求外,两者的安装还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设计的要求。安装示意图:压差开关安装安装压差开关时,宜使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5m。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应避开蒸汽放空口。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安装示意图:防冻开关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防冻开关的传感器应紧贴冷凝管。防冻开关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安装示意图:水流开关安装水流开关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安装时同时进行。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不宜在焊缝处或在焊缝边缘上开孔。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安装示意图: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水管型压力、压差、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和水管流量计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的取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2/3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如取压段小于管道口径的2/3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另外,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流速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高压水管传感器应装在进水管侧,低压水管传感器应装在回水管侧。蒸汽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管道顶部或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0夹角的范围内;位置应选在蒸汽压力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或蒸汽流动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另外,还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风机盘管温控开关、电动阀安装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高度差不应大于lmm,在同一室内,其高度差不应大于5mm,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风机盘管电动阀应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用线应为零线。电动风门驱动器安装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且宜进行模拟动作。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它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安装,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固。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阻现象。电磁阀、电动调节阀安装电磁阀、电动调节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磁阀、电动调节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2个等级;空调器的电磁阀、电动调节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管路。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机构传动应灵活,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