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阅读2014年中考复习汉语言好比一棵树,文言文是这棵大树的根须,现代文学是茂密的树叶。2014年中考复习解释文言词语
实词中常考的主要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致力于课内,实践于课外—以内养外;联系学过的知识,推及到陌生的语境——从到未知。应考策略:课内学过,学会迁移:先回忆温习我们课内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几种意思,再迁移套用到具体语境中,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那么为正确答案。1、温故迁移法例如一: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2008年〕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例如二:“奏欲置酒延众侍从”〔2009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例如三:“赵且伐魏”〔2013年〕“年且九十”〔《愚公移山》〕指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2、互文见义法: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殚”与“竭”相对,根据“竭”〔竭尽〕可推断出“殚”也可作“尽,竭尽”讲。成语“殚精竭虑”也是此种用法。怨天尤人在本义和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解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通假字往往声音相同或相近3、通假寻义法:〔因声寻义法〕例如:〔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都。文言文中多为单音词,解释词语含义时,我们可以先把单音词变为双音词〔组词〕,再着眼语境联想,根据上下文推断。4、组词联想法
例如:“曹刿请见”〔《曹刿论战》〕拜见“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明察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2008年中考〕效法
借助成语来推断词语含义。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其中保存了不少的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不期而遇”中的“期”。推断实词含义时,如果能够恰当地借助我们已经理解的成语,问题可能就化难为易。5、成语求义法
例如一:“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2009年中考〕〔不速之客,不请自来〕邀请例如二:“皆足取祸也”〔2011年中考〕〔咎由自取,自取其辱〕招致6、语法分析法
:例如:1.以敝群众〔2013年中考〕使……劳苦〔贫困〕
借用语法,注意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2.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为美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4.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考点二:断句〔一〕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1、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2、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二〕句首语气词之前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乎、夫、假设夫、盖等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乎、哉、矣、耳、焉、邪、耶、与等。〔三〕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俄而、已而、既而、忽、突然、翌日等。1、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四〕关联词之前往往断开关联词主要有故、由是、是故、是以、然那么、然、然而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五〕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六〕对偶句之间、排比句之间断开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七〕找名词〔代词,辨主宾,主语前、宾语后断开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考点二:翻译选择题
选择判断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力求字字落实,特别是一些实词,应注意是不是准确翻译出来了。2、要注意特殊句式,要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翻译。1、首先给每个文言词语找出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节词往往可以用双音节词对译。
翻译句子的一般步骤:2、再推敲疑难的字句,联想一些重点词语在课内是否出现过,假设有课内出现过的词语那么与课文中的例子一一比较,找到用法相同的语句确定其意思。留调补贯删换◆句子翻译的六种方法: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存不动。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同义连用、偏义复词等〕、虚词删去。
换:对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穿地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越人便用水替换粟,使糠浮盖在水面上。留换调方法:2、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到了晚上,〔老鼠〕又招呼它那一群依次爬进〔盆子〕,〔结果〕全都淹死了。补3、相寿流涕而去。
4、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删庞相寿流着眼泪离开了。贯我以前作为秦王,是一个王府的主人;现在我在皇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只偏袒老朋友。以直译为主文言文翻译口决〔增删替补留〕考点三:内容理解〔评析文章人物及文章思想内容〕
解决这类题的步骤及方法:步骤:先浏览题目再读课文: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那么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短文的大致意思。方法:第一,引用原文〔或原文的翻译〕第二,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复
1.谨记启示应准确把握原文主旨,扣住中心答复,切忌牵强附会,主观臆断。2.很多课外文段,无论是寓言还是人物传记,往往文末有一两句议论或抒情的句子,而这些句子往往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故事的寓意或文章的中心往往蕴含其中。内容理解之思想内容内容理解之评析文章人物
1.人物形象的理解要结合人物在文中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具有的心理,旁人的感受以及最后的结果等方面。2.归纳分析某一方面的内容,关键要分清说话的人物,抓住描述的对象,着眼于评价的重点,理清事情的因果。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人有从学者,遇①不肯教,而云“必领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读书能否浅尝辄止,为什么?1、注意文章标题,表达文章主旨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假设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那么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曹冲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注意人物描写,从中体会人物形象。《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选自《战国策》)◆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
3、注意记叙中的议论,从议论句中理解作者写作意图。4、注意把握具有因果关系的关键语句,在比照中体会。《张溥好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这那么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实践演练第一步:留意标题晏子使楚童趣爱莲说凿壁偷光铁杵磨针师说第二步:结合注释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慨,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注释]〔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第三步:对症下药1、词语解释题2、句子翻译题3、内容理解题1、词语解释题1〕巧借课内知识联想“会有土寇”“自鲁之齐”“衣素衣而出”2〕联系上下文揣摩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2、句子翻译题a、直译关键字词b、意译大致句义c、保存专有名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句子翻译题d、删去无意义词〔之乎者也做助词时〕“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环滁皆山也”“颓然乎其间者”e、变通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媪]ǎo,年老的妇女。[卒]完成。找出文中的省略句及倒装句并翻译。
凿壁偷光……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慨,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注释]〔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找出文中的倒装句并翻译。3、内容理解题a、联系上下文;b、摘录关键词句;c、组织语言文字。
解释加点词
即使〔虽人有百口〕
〔逃〕跑〔几欲先走〕
这;狡黠〔狼亦黠矣〕
2014年中考复习解释加点词
一字一词皆有出处。复习策略:
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首先要重视积累。对于课内学过的重要文言篇段中出现的,特别是课本中作了注释的常用文言词,要在语境中理解其含义或用法。其次要懂得迁移,能在课外文言篇段中依据语言环境正确理解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2014年中考复习猜读〔根据语境推求词义,如借字形,借成语等〕成语:手足无措成语:翻天覆地根据语境意思:知道活用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天雨墙坏2014年中考复习黠鼠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14年考试复习导引》P120〕
2014年中考复习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dí: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携带。〔导引P123〕2013温州语文中考卷2014年中考复习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dí: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携带。〔导引P123〕2013温州语文中考卷2014年中考复习解释下文中的红体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假字“徧”通“遍”,普及,普遍
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2公将鼓之赐福,保佑名词→动词击鼓进军名词→动词古今异义1肉食者鄙
古义: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指猪、牛、羊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3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4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间隔以《曹刿论战》为例以:①何以战:凭借②必以分人:把
③
必以情:根据
一词多义故:①公问其故:原因②故逐之:所以之:①小大之狱:的②公与之乘:他,代“曹刿”③公将鼓之:
助词,舒缓语气其:①其乡人曰:他的,代“曹刿的”②下视其轍:代“齐军”1虽不能察:即使
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3再而衰:第二次
4彼竭我盈:充满5望其旗靡:倒下6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熟记注释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翻译复习策略:一、两个原那么;二、把握句式特点;三、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四、断句;(2014年复习导引P122)2014年中考复习理解感悟复习策略:一、概括内容:中心句;提炼信息自己概括。二、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从选文中的具体事件入手,从文中的关键句,从文中的隐含意思合理推断等。三、分析人物性格:人物相关的事件,再联系课内学过的类似人物。四、表达阅读感悟:紧扣文章,合理展开联想评价。
(2014年复习导引P126)2014年中考复习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dí: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携带。
〔导引P123〕2013温州语文中考卷2014年中考复习19.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局部义项,为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1〕以海客遇之〔▲〕〔2〕于公大恨〔▲〕遇:A.相逢,不期而会B.碰到,遭受C.相待,接待恨:A.遗憾,懊悔B.不满C.通“很”。违逆,不听从20.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3分〕〔▲〕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于頔〕立即命令小将,携带五百匹绢绸、写好的一封书信,追赶他。22.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当受到冷遇时,他“怒而去”;当赠他五百钱时,他“掷之于庭”,当于頔派人送上绢绸、书信时,他“不启封,揖回”;可见他是一个个性鲜明,有傲气,率性而为的人。2014年中考复习当堂练习
〔复习导引P132〕钱镠liú,临安石鉴乡人。唐僖xī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yíng垄,延故老,旌钺jīngyuè鼓吹,振耀山谷。
一邻媪áo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⑤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2014年中考复习24.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25.〔1〕劝说〔2〕邀请〔3〕摆开、陈列〔4〕凭借26.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27.骁勇善战,天生神异,知恩图报,体恤百姓,体察时务〔深谋远虑,主动顺应〕。
2014年中考复习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老妇抚摸他的背,叫着他的小名说:“钱婆留,我很快乐你长大成人了。”原来钱镠出生的时候房间里充满了奇怪的光,他的父亲感到恐惧,想把他扔到溪里淹死。这位老妇苦苦相留,于是给他起名为婆留。钱镠摆出牛和酒,来给乡人吃喝。钱镠起身劝酒,单独唱还乡歌来给宾客娱乐。这时将要修筑宫殿,观测云气占卜的人说:“如果扩大原来的宫殿,(其益处)不过一百年;如果填平半个西湖,(其益处)可以有千年。”钱镠笑着说:“怎么会有千年而不出贤明的君主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让我的民众们受苦呢!”于是不再改造宫殿。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2017(一)观月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②尽却:全部退去。③童隶:书童仆役。④正黄:纯黄。.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临水之观,宜独往宜:__________(2)其具是四美者与是:_________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色没有小云,月亮如同白昼。B.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C.天上没有云彩,月亮是白昼。D.天上没有细云,月光白白的。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1.(1)适合。(2)这。2.B3.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4.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参考译文]欣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欣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欣赏,最好是单独一人前往;而单独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它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水好似玉盘,地上的沙子宛假设堆积的黄金;光辉四射,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阆风、瑶台、广寒宫这些仙境,即使未曾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二)
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③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④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郗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③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④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朝议遣玄北讨讨:__________(2)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匿:_________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已经像恶狼一样吃了梁州、岐山,又看老虎在淮南。B.已经吃了梁州、岐山的狼,又在看淮阴的虎。C.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阔领土。D.已经吞噬了梁州、岐山的狼,又看了淮阴的老虎。3.国家危亡之时,郗超力排众议,支持谢玄,从中可看出他是怎样的人?4.结尾写“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对塑造郗超形象有怎样的作用?1.(1)讨伐。(2)隐藏。2.C3.宽容大度,爱才惜才,热爱国家。4.侧面衬托郗超的评价是正确的,并赞美郗超的美德。[参考译文]郗超与谢玄不和睦。当时苻坚正想夺取晋朝天下,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阔领土。这时朝廷中商议派谢玄北上讨伐,大臣中间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道在桓温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琐细的小事,也能处理得恰如其分,从这些事推断,任用他一定能使他建立功勋的。”谢玄大功告成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推崇他不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埋没别人的才能。(三)安世①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②谏官,未拜命,入白母③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⑤,以身任责,脱有触忤⑥,祸谴立至。主上⑦方以孝治天下,假设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假设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正。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那么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⑧,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选自《宋史·刘安世传》)【注释】①安世:即刘安世,宋代大臣。②除:被授予官职。③白母:禀告母亲。④在言路:指当谏官。⑤明目张胆:主持公正,敢作敢为。⑥触忤:触怒(皇帝)。⑦主上:皇帝。⑧蓄缩悚汗:缩着头颈,吓出冷汗。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B.或帝盛怒/或异二者之为C.伺怒稍解/伺其欣悦D.入白母曰/入那么无法家拂士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正”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在职多年,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正。B.在职累了,神色严肃在早上,帮助公正。C.在职的岁月累了,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正。D.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于朝廷之上,主持公正。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安世不想接受谏官这一官职任命的原因?4.你认为刘安世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段简要谈谈。(三)1.C解析:A项,第一个“居”是“就任”的意思;第二个“居”是“停留”的意思。B项,第一个“或”是“有时”的意思;第二个“或”是“或许”的意思。C项,两个“伺”都是“等到”的意思。D项,第一个“入”是“回到家里”的意思;第二个“入”是“国内”的意思。2.D3.倘假设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也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刘安世担忧做谏官不仅自己生命堪忧,也会连累家人。4.开明大义,懂得国家大事。善于教育儿子,令人敬佩。[参考译文]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起初被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回到家里对母亲说:“朝廷不因为我安世不贤,让我任谏官。倘假设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主持公正,敢作敢为,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触怒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说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防止任此官职。”母亲说:“这就不对了。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职,你应当献出生命来报效国家的大恩。纵使遭罪被流放,不管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正。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出冷汗,把他称作“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
(四)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①之乘,使驺子②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注释】①烦且:良马名。②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趋驾烦且之乘乘:__________(2)尽释车而走释:__________2.对句子“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以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B.用烦且的马和韩枢的巧合,以为不如下车走。C.凭着烦且这样的马和韩枢的巧合,是可以走下去的。D.凭着烦且的良好技能和马夫的技巧,还是不走下去好。3.文章画线句子写出了景公的什么心情?4.这那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用恰当的俗语、成语概括。1.(1)马拉的车。(2)放弃。2.A3.着急、迫切,要快速赶回国都见婴。4.说明了“欲速那么不达”的道理。(或: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或: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
(四)[参考译文]齐景公到东海去游玩,传递公文的骑士从国都之中赶来拜见说:“晏婴病得很厉害,即将死去,恐怕您在他生前赶不上见他。”齐景公立刻起身,传递公文的骑士又赶到了。齐景公说:“赶快坐上骏马拉着的马车,让马夫韩枢来驾车。”行走了几百步,齐景公认为马夫赶得不快,就夺过缰绳代替他驾车;大约驾车走了几百步,又认为是马不向前跑,就把车马丢下而徒步奔跑。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认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五)南郡庞士元①闻司马德操②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③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④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那么华屋,行那么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⑤所以慷慨,夷、齐⑥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⑦,千驷之富,缺乏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假设不一叩洪锺,伐雷鼓,那么不识其音响也。”【注释】①庞士元: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为刘备中郎将。②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汉末名士,曾向刘备推荐庞统、诸葛亮。③伯成:指伯成子高,尧时贤人,禹为天子,他辞掉诸侯回家种地。④原宪:孔子弟子,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为官。⑤许、父:许由和巢父。尧舜时期的两位隐士,尧想把君位让给许由,许由拒绝,归隐箕山。⑥夷、齐:指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都不肯继承君位。周灭商后,二人不食周黍,饿死在首阳山。⑦窃秦之爵:战国末年,吕不韦将和自己同居的邯郸美姬献给秦王子楚,生下嬴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后,封吕不韦为相国,所以说他“窃秦”。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故二千里候之候:__________(2)伐雷鼓伐:_________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孩子知道邪恶的路更快,不考虑没道路的迷惑。B.你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虑会不会迷路。C.你是知道邪恶的道路,不考虑失去道路。D.孩子知道邪恶的路更快,不考虑失去道路的迷惑。3.文中司马德操用什么方法反驳庞统?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司马徽是个怎样的人?1.(1)探望。(2)敲打。2.B3.通过讲述伯成、原宪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的高贵品格令许由、巢父、伯夷、叔齐所感慨,来反驳庞统风流名士不是一定要金印紫绶,荣耀照人。4.司马徽是一个才能卓越、安贫乐道、平易近人、善于循循善诱的人。(五)[参考译文]南郡庞士元听说司马德操住在颍川,特意走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到了那里,遇上司马德操正在采桑叶,庞士元便在车里对司马德操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该带金印佩紫绶,哪有委屈着自己长江大河般的才识雅量,而去做蚕妇们做的事?”司马德操说:“您姑且下车,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虑会不会迷路。从前伯成子高宁愿回家耕地,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破屋里,也不愿意用来换住达官的豪宅。哪里有住就要住豪宅,出门就要肥马轻车,身边还要几十个婢女侍候,然后才算是自己与众不同呢?这些正是隐士许由、巢父所感慨,廉士伯夷、叔齐所长叹的原因。即使有吕不韦那样的官爵,齐景公那样的富有,也不值得尊贵的!”庞士元说:“我出生在遥远偏僻的地方,很少见识到大道理。如果不敲一下大钟,击一下雷鼓,就不知道它们的音响啊。”六《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那么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那么欲速臣,先那么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那么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一、解释加点的词。1、俄而与子期逐〔〕2、术未尽也〔〕3、用之那么过也〔〕4、此君之所以后〔〕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那么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不久穷尽
出错这就是……的原因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而不管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七《临江之麋》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注释: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ùn):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确实。⑤俯仰:周旋,应付。◎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那么“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一、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2、自是日抱就犬()
3、习示之()4、然时啖其舌()
5.麋至死不悟()6.走欲与为戏()二、翻译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这那么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打猎
靠近
给……看但是醒悟跑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快乐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八《毛遂自荐》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假设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注释:①“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③称诵:称颂。◎导读:毛遂“自荐”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从此流传于后世,被人津津乐道。但“自荐”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诚,盲目的“自荐”那么是行不通的。一、解释加点的词
1、余无可取者()2、其末立见()
3、毛遂自荐于平原君()4、使遂蚤得处囊中〔〕二、翻译1、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成语_____、_____都出自这篇文章。前者比喻_____,后者比喻________。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荐”?______________
剩下的尖端
向通“早”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假设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光露个尖儿!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自己推荐自己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①人要善于把握时机展现自己的才能。②这也是自信的表现。九《苟变①吃人两个鸡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⑥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③五百乘(shè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那么有三万七千五百人。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⑤杞梓(qǐzǐ):都是树木名称。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那么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2、故弗用也〔〕
3、然变也尝为吏()4、良工不弃〔〕二、翻译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四、子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_____,你如何理解?
率领,统带任用
不过抛弃、舍去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辅佐君王的武臣
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坏人的党羽
十《前事不远吾属之师》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①,亦知是尧、舜而非②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③,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④,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⑤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注释:①奥博:含义深广。②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③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④俊才:出众的才智。⑤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三地理最后一卷2
- 专利申请居间合同模板
- 道 法交友的智慧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个人与个人劳务合同2024年
- 2024年版门窗工程承包合同(1280字)
- 2024年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正规房屋买卖合同
- 2024年进出口代理的合同范本
- 2024年郑州客运资格用什么练题
- 2024年红河小型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试题和答案
-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课时作业设计(素材)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 柴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2023年日历模板excel版本
- 绘本故事《一条聪明的鱼》-班会完美版
- Unit 1 Laugh out Loud!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5G终端用户面IP地址分配技术分析
- 舞台机械施工方案
- 母线电气试验报告模板
-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教育
- 半挂车使用说明书
- “互联网使人类社会更开放VS更封闭”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