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电气工程施工图说明书_第1页
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电气工程施工图说明书_第2页
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电气工程施工图说明书_第3页
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电气工程施工图说明书_第4页
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电气工程施工图说明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1电力管网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内容为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道路沿线电力管道通廊设计,不含线缆设计。3、电力规划由于本项目所在片区未收集到电力规划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意见本次道路设计范围内电力管网规模根据道路等级确定。4、电力现状本项目K0+365.272~K0+539.806段为新建道路项目,其中K0+000~K0+365.272存在现状地下12孔电力排管。5、初步设计意见及执行情况由于项目进度紧,工作量大,目前与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地勘合格书等暂未取得书面批复。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1、建设方与我方签定的本工程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5、国标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6、国标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7、道路设计图纸等资料。三、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电力管网主要采用电力排管埋地敷设的方式,本次设计管孔考虑留有裕量以满足发展需要。为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的重叠交叉,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四、电力管网设计4.1、电力管网1原则上,沿电缆沟纵向间隔200m左右设一处电力过街,在电力过街管道两侧的人行道上设置电力工作井。2过街电力排管所需孔数应根据电网远期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有适当备用孔供更新电缆用。3过街电力排管管材采用非磁性、环保、内壁光滑的红泥管电缆保护管(D209/175GHFB电缆保护管),人行道及绿化带下管道的顶部覆土应不小于0.7米,车行道下管道的顶部覆土应不小于1.0米,并采用专用管架固定,水平间距为1.5米,排管底部做80mm厚的C20混凝土底板。4电力排管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电力工作井。5电力排管在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电力工作井。6电力排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7每根管子只穿一根电缆。8电力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9电力排管通过地基稳定地段,如管子能承受土压和地面动负载,则可在管子镶接处用钢筋混凝土或支座做局部加固。通过地基不稳定地段,必须在两工井之间用混凝土全线加固排管。10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电力电缆弯曲最小半径电缆类别3芯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66kv15D20D≤35kv10D12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0.4kv10D1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4.2、电力排管之间的电力工作井1.当电力排管敷设距离较长时,则每隔50m设一个电力工作井,作为拉线用。电力工作井均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确保电力排管设计、建设、验收、运维等全过程质量管控,结合《国网重庆电力关于印发电缆通道选型原则(试行)和电缆通道建设原则(试行)的通知》(渝电运检﹝2014﹞10号)以及电力主管部门的意见,电力工作井具体做法参照(07SD101-8)第19页(直通井),第43页(三通井),第60页(四通井)。2.电力工作井净高不小于1.9m。3.每座封闭式电力工作井的顶板应设置直径不小于950mm人孔一个。4.每座电力工作井的底板应设pvcφ100排水管并引至附近雨水井,排水管的排水坡度不小于0.5%,详见相关电力工作井做法。5.每座电力工作井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6.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两根长2.5米的L50X5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其水平连结体采用-50X5镀锌扁钢。7.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X5镀锌扁钢与接地体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8.电力工作井两侧的排管孔口应封堵。9.电力工作井防水处理。工作井中电缆管口应做好防水措施。10.电力工作井的井盖采统一采用防水防盗铸铁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4.3、接地说明电力排管沟底垫层内通长埋设一根-50×5镀锌扁钢,并在工作井处与井内扁钢以焊接形式相连,焊接长度不低于扁钢宽度的两倍。桥梁上工作井基础与桥梁主体钢筋可靠连接。利用桥梁主体内的结构钢筋,当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16mm时,将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在一起,作为一组引下线。在每个工作井处,利用桥梁基础内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6mm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该引下线上部与避雷针焊接,下部与接地极焊接,要求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4.4、注意事项1管廊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到其他管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2本工程中有多处过街管道,施工时应注意与其他管道单位通力配合,避免平面及高程发生矛盾。3本次设计为电力管网部分,但在施工中应与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协调施工,如遇现场开挖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即使通知设计,以便会同其他相关管线统一更改。4管道及电缆沟基础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回填土密实度不小于95%。5电力管线实施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与相交的所有道路电力管网延伸接顺,并预留接口与规划道路未实施的交叉路口电力管网接顺。如果过街管标高无法满足覆土要求时,可采用路面加固措施来保证过街管的安全。如遇管线和工作井位置有重合及冲突时,通告设计院确认后,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交叉口施工时,须与相交道路管线接口位置核对无误后实施,保证管线接顺。6在电缆沟段如在工程实施时增加路口或企业开口位置时,则在路口段将原电缆沟变为排管,排管容量按主线过街孔数设置,并在排管与电缆沟交界点增设工作井转换。7本设计选型的材料规格型号仅供参考,不作为订货依据,但需满足性能、规格和参数,并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认证和产品合格书,本设计不指定品牌和厂家。8不明之处可参考国家标准图集:12D101-5《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07SD101-8《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9、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范、图集执行。五、其它注意事项1、所有外露铁件均应除锈后刷环氧富锌漆两遍。2、本次设计电缆井、通信井定位采用桩号定位或坐标定位方式,通信管线与电力管线等其它管线交叉时埋设深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间距满足相关规定。3、本次设计电力/通信管网与相接道路管网连接如果存在问题,则应协商调整解决。4、预留孔洞在使用前应做好封堵保护。5、按照《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做好抗震措施。6、电力管网在实施前,应充分咨询当地电力/通信主管部门意见。7、未尽事宜按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六、主要设备材料表电力工程3x4GHFBD209/175×8.0电力排管m513四通工作井座2做法详07SD101-8直通工作井12做法详07SD101-8通信管网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内容为万州经开区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道路沿线通信管道通廊设计,不含线缆设计。3、通信规划由于本项目所在片区未收集到电力规划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意见本次道路设计范围内通信管网规模根据道路等级确定。4、通信现状本项目K0+365.272~K0+539.806段为新建道路项目,其中K0+000~K0+365.272存在现状地下3孔通信排管。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1、建设方与我方签定的本工程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4、《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5、《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18)6、国标图集《通信管道断面图集》(YD/T5178-2017)7、国标图集《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T5178-2017)8、道路设计图纸等资料。三、设计原则本次设计通信管网采用排管埋地敷设的形式,本次设计管孔考虑留有裕量以满足发展需要。为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的重叠交叉,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四、通信管网设计1、本次设计通信管网采用排管埋地敷设,参照规划要求,万州经开区五桥园联合路延伸段道路工程设置12孔通信管道。通信排管敷设要求为:管孔排列平齐,间隔均匀。排管全程采用混凝土包封保护。2、本次设计通信排管管材选用φ110PVC-U双壁波纹管及七孔蜂窝管(环刚度不小于8KN/M2),排管形式为3行x4列=12孔(3波纹管+9蜂窝管),过街排管形式为3x3=9孔(3波纹管+6蜂窝管)。3、本次设计间隔50米左右设置通信人孔井,便于穿线施工及线路维护。4、通信管道埋深:管顶距地面不少于0.7米(人行道下)或不少于0.9米(车行道下)。5、人孔井内管孔端口应做喇叭口处理,以防止穿线时损伤电缆。6、本次设计通信井做法见相关图纸,并参照图集YD/T5178-2017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人孔井采用混凝土浇筑。其中直通井采用8-9页做法,三通井采用10-11页做法,四通井采用12-13页做法、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7、本工程通信井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8、排管埋设时应设置坡度,并避免向下形成U型弯曲,以免积水。9、通信井底设置PVC75排水管就近接入雨水系统。10、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范、图集执行。五、施工及注意事项1、铺设波纹管的一般规定及要求①PVC管规格为φ110×6000mm,管孔排列平、齐,间隔均匀,管间缝隙(指上、下,左、右之间)为20mm,底层塑料管下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垫层厚度为20mm。②塑料管的接续部位,相邻两管之间应错开300mm。塑料管每隔1000mm用φ10mm的钢筋网片固定,钢筋网片从离人孔外侧1000mm处开始安装。③铺设塑料管的管底垫层砂浆的饱满程度应不低于95%,两行管之间的缝隙应填充M5水泥砂浆。考虑到人行道上停车的需求,本次设计通信排管全线采用C20砼全包封。④管道在回填时要严格按照《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18)进行,做好管道不被碾压的防护措施。⑤塑料管的铺设方法为:将插口端套上橡胶圈,插入承口端在接续管另一端垫上木板用锤子敲击木板,接头处橡胶圈进入承口即可。⑥管底两侧抹1:2.5水泥砂浆,要求作到抹严、压实、平整光滑、无欠茬、不空鼓和不漏水。2、沟槽回填要求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经隐蔽工程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管道铺设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回填时应留出管道连接部位。②回填时应先填实管底,再同时回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0.5m处。沟内有积水时必须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

③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0m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车行道下从道路基层底面到排管底范围内采用最大粒径小于30mm的级配碎石回填。④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0.2~0.3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必须人工夯实,当回填土超出管顶0.5m时可使用小型机械夯实,每层松土厚度应为0.25~0.4m。⑤管道通过隐蔽工程验收,人工回填到管顶以上0.5m后,方可采用机械回填,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车行道下的通信管线在水稳层施工完成后再开挖,沟槽采用C20混凝土回填。⑥各类管道检查井等周围回填应符合以下规定:应采用砂砾、石灰土等材料,宽度不应小于0.4m;回填后沿管道中心线对称分层夯实,其密实度应不低于管沟内分层要求;管道在路面位置时,管顶以上应按路面要求回填。⑦管道在回填时要严格按照《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74-2018)进行,做好管道不被碾压的防护措施。3、其他注意事项(1)管线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管线的断面尺寸及管线交叉处的高程,并严格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施工。各个专业管线施工单位应该密切配合,施工过程中如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