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西桥头立交工程第四册第一分册车行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西桥头立交车行通道分册施工图设计说明概述西桥头立交是五联络线与蔡家主干路横二路、横三路在西桥头附近转换的立交,是快速路五联络线在嘉陵江西侧蔡家片区的重要转化节点。西桥头立交含2座车行通道。A匝道下穿道起点桩号AK0+302,终点桩号AK0+460,全长118米。规划滨江路下穿道设计起点于滨江路K1+653.5,止点于K1+717.5,全长为64米。本册为下穿道结构设计,不包括通道内的通风、照明等工程。线路、总体设计详见《第一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详见《第七册》。设计依据重庆市快速路五联络线宝山嘉陵江大桥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重庆市快速路五联络线宝山嘉陵江大桥段工程轨道安全保护设计专篇文件及批复;周边道路设计资料、周边红线及已发件用地;《重庆市快速路五联络线宝山嘉陵江大桥(西桥头立交)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5年10月);《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关于重庆市快速路五联络线宝山嘉陵江大桥段工程方案设计的专项审查意见》。《宝山大桥及桥头景观方案专家咨询会议纪要》(2021-16)(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1月)。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T365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3370.1-2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网》(GB/T1499.3-20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2019年版)》(CJJ11-20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技术标准行车道数:匝道采用两车道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4设计荷载:城市-A级环境类别:I类环境设计基准期:100年结构设计年限:100年防火类别:三类匝道宽度:宽度为11.1-12.68m,具体布置为:0.75m(检修道)+9.6-11.18m(行车道)+0.75m(检修道)匝道设计净空高度:4.5m地震: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建设条件气象水文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月平均气温最高32.8℃(8月),最低6.3℃(12月)。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0.2℃(2006年8月26日),最低-1.8℃(1975年12月15日)。夏季地表平均温度为29.6℃,日变幅21.7℃,最低20.2℃。多年平均相对温度为29.6℃,日变幅23.7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一年内风向最多者为北风,1、4月份有东风,6~9月份有西南风,12月份有东北风。据历年观测统计,年平均风速为1.2m/s,最高为4月份达1.5m/s,最低为11月份仅0.9~1m/s,全年平均风速仅属一级风,但某年7月亦曾发生风速达26.6m/s的十级大风。水文勘察区出露岩层为河湖相沉积岩,下伏基岩以泥质岩为主具弱-微透水性,嘉陵江为区内地表、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地表排水条件良好,地下水储存条件差,桥位区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区域环境水及土对砼结构和砼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为微腐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快速路五联络线宝山嘉陵江大桥西桥立交工程项目场地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和堆积地貌,现状地貌西段绝大部分保持原始地貌,区内丘顶浑圆,丘顶高程一般205.50m~321.33m,高差115.83m。在丘体之间,冲沟发育,且较宽缓,一般宽34.1~97.80m,坡度15~38°,沟床高程一般在250.40~260.69m,相对高差10~10.9m。场区内斜坡地带地形坡角一般为10~18°,局部坡角80°(基岩斜坡)。土层厚0.3~2.3m,坡型一般为直线型斜坡和折线型斜坡,场区地形最低点位于场地北侧位置,高程205.50m,地形最高点分布在拟建横三路里程K0+990.0西侧,高程321.33m。整个场地最大高差115.38m,地形总体平缓开阔,坡角一般5~36°。地质构造勘察区地处重庆弧形褶皱束之悦来向斜东翼近轴部(见构造纲要图1)。岩层走向与线路走向大角度斜交,沿线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场区内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平缓,产状为270°~275°∠9°~10°。岩层面在砂岩或泥岩内部多呈闭合状,结合差,在砂泥岩分层处一般夹有泥化层,一般情况下无水,雨后有少量渗水,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根据现场调查测绘,场地内不同地段均发育多组裂隙。注:35龙王洞背斜36悦来场向斜图1地质构造纲要图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工程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素填土(Q4me)及残坡积层(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由泥岩、砂岩组成,砂岩层夹层或透镜体出现,局部夹薄层状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砂质泥岩。第四系土层(Q4):(1)人工填土(Q4ml):紫褐色、灰褐色、灰黑色,由块石、粘性土及少量生活、建筑垃圾等组成,稍湿,结构松散~稍密,块石含量30~60%不等,块石最大粒径可达2-3m,岩块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砂岩呈中等风化状,泥岩呈强风化状。(2)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Q4el+dl):紫褐色、黄褐色,可塑状。含少量岩石碎屑,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一般厚度0~0.5m,在场地内零星分布。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J2s):灰色、灰褐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主要由长石、石英矿物组成,暗色矿物次之,局部含泥质较重。强风化层岩质较软,岩芯多呈短柱状、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砂岩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长柱状。泥岩(J2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以粘土矿物为主,含青灰色砂质团块,局部地段含砂质成分比较重,并间断夹有泥质粉砂岩、泥质砂岩夹层及透镜体,强风化层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饼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层岩质较软,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基岩面特征根据野外调查及钻探成果,场地基岩面与现状地形起伏相近,局部陡坎段基岩面坡度较大,最大约88°,一般地段0-30°。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土状,碎块状、短柱状,风化后易崩解,手捏岩芯易碎散,质极软。泥岩风化带厚度总体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局部较厚。砂岩风化带厚度受地形影响变化较大。强风化层厚0.5-5.4m,平均厚度2.50m。中风化基岩裂隙较发育至不发育,泥岩及含泥质较重的砂岩具有揭露后易风化崩解、遇水软化的特点。泥岩岩芯呈短柱~柱状,岩质较软,锤击易碎;砂岩岩芯呈短柱~长柱状,岩质总体较硬,局部较软。岩土体主要参数取值表SEQ表\*ARABIC1场地岩土参数取值表岩性素填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状态压实填土,压实系数≥0.94天然饱和强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天然重度(kN/m3)2019.82024.5*2524.0*24.3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7.32/24.73饱和////4.71/18.75地基承载力容许值fao(kPa)150120/250900250130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150120/25035322506688弹性模量104MPa////1413/3006抗剪强度c(MPa)5271500.4801.09φ251411.13531.93537.5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14/150/15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60/220基底摩擦系数0.30.25/0.40.50.40.6地震据区域地质资料,喜山期的挽近构造活动,在区域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隆起,上升作用至今仍在进行,部分断裂重新活动,引起轻微地震现象。区域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弱,地震震级低,强震活动弱,属地壳相对稳定区块。据自1011年以来的近千年间,重庆地区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区内有记录的3级(3.0~3.9级地震)以上的弱震有七次,1989年11月20日距重庆40km多的渝北区统景镇(北纬29°51′,东经106°57′)发生5.2~5.4级地震,震中裂度6度,是重庆地区有地震记载以来震中距重庆最近,震级最强的首次破坏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该地震为距隧址区500km内震级大于7级震中距离最近、震级最高、影响最大的地震,该地震距西桥区约300km,隧址区有明显震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道路场地覆盖土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根据试验成果统计,素填土的剪切波速为160~177m/s,平均值164m/s,为中软土;粉质粘土的剪切波速值为168m/s,为中软土。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表3.1.1和3.1.4条规定,本匝道下穿道位于城市快速路,抗震设防烈度6度。场地内无液化、沉陷和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和崩塌地段。总体评价地勘资料表明,基岩中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坡面第四系土层厚度薄,自然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项目所在区域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条件下场地总体稳定,适宜本工程的建设。结构设计主体设计(1)A匝道下穿道A匝道下穿道框架设计起点于AK0+302,止点于K0+460,中线全长为158米;双向纵坡,凹曲线半径为R=600米、T=33m、E=0.907m,变坡点位于AK0+335.684,H=256.399米处。下穿道平面中线均位于R=60米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地质资料表明,该下穿道结构基础均置于中风化基岩段,采用门型框架结构;箱型顶板厚度为80cm和120cm,侧墙和基础厚度为80cm。上梗腋设100×45cm的倒角,下梗腋设25×25cm的倒角。下穿道净宽9.5-10.28米,全宽11.1-12.68米。地道内设4%的单向横坡,最不利处净空不小于5.0米,中线处设62cm的铺装层(含基层、面层),下穿道结构全高7.8米和8.2米。下穿道结构每隔18~20米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cm,下穿道共划分为8个节段,各节段横断面如下图1:图1A匝道下穿道构造图(2)规划滨江路下穿道规划滨江路下穿道设计起点于滨江路K1+653.5,止点于K1+717.5,中线全长为64米;单向纵坡0.35%。下穿道平面中线部分位于R=200米的圆曲线上。地质资料表明,该下穿道结构基础均置于中风化基岩段,采用箱形框架结构;箱型顶板厚度为140cm,侧墙厚度为100cm,底板厚度为80cm。上梗腋设100×45cm的倒角,下梗腋设50×50cm的倒角。下穿道净宽2×12.5米,全宽28米。下穿道内设1.5%的单向横坡,最不利处净空不小于5.0米,中线处设62cm的铺装层(含基层、面层),下穿道结构全高8.4米。下穿道结构分段布置为2x25m+23m,各节段间设置沉降缝,缝宽2cm,下穿道横断面如下图2:图2规划滨江路下穿道构造图附属设施设计下穿道灯饰及防排水采用局部照明,安装顶灯照明。施工时注意根据电照设计埋设管道和照明设备预埋件,照明详细设计及相应工程量详见电照专业设计图。主体结构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顶板和侧墙上先做20mm的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外侧设置防水涂料+防水卷材,侧墙底部砌筑120cm高砖墙保护,以外范围设置5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顶板则采用70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采用50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沉降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顶板和侧墙采用外贴式止水带,底板采用聚硫密封胶。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润土止水条,所有施工缝结构断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并采用平板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下穿道内的雨水及地下渗积水通过排水沟排泄到路网的排水系统,地道排水设计详见排水相关设计图。下穿道防火设计下穿道按三类防火类别设计,消防系统详细设计及相应工程量详见消防专业设计图册。下穿道装饰设计根据《关于开展主城区市政设施品质提升工作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3月),本项目车行下穿道采用涂装+防火装饰板设计方案。下穿道侧墙检修道以上3.5m范围内采用乳白色防火板装饰,防火板及其龙骨架形成完整的防火系统,厚度为51mm,顶板采用隧道专用防火涂料,铁蓝色,厚度为20mm,耐火极限时间不小于2h。涂料采用无机型材料,防水型。结构受力分析结构总体受力分析采用midas程序进行分析,分析时作如下假定:(1)设计荷载:城市-A级(2)填土荷载:按最不利填土厚度计算,土容重按γ=20KN/m3计。(3)温度荷载:考虑到通道结构埋在土层中,受季节温度影响不大,考虑施工阶段时温度对结构的影响,整体体系升温15℃,体系降温15℃;考虑到汽车尾气对结构的影响,温差效应通道内高于外侧7℃计算。U形槽梁温度荷载按整体体系升温20(4)收缩徐变:按3000天计,湿度按多年平均湿度计算。(5)结构安全等级按二级,环境类别按I类考虑。(6)门型结构侧面土只计土压力和水压力,不计土的抗力。(7)钢筋混凝土结构按0.2mm裂缝宽度进行配筋控制。施工要点在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的规定。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施工方应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现场核对,并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若实际情况与设计文件有出入,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材料(1)质量检验普通钢材、水泥、支座、伸缩缝、止水带等一切建筑材料的采购必须符合设计中提出的要求,使用前必须根据有关质量检验标准严格检测和验收,遵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混凝土1)混凝土应采用高品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浇筑,所用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有关条文规定。混凝土细骨料应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2)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并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对拌合混凝土的骨料品质、粒径等必须严格筛选,综合考虑施工顺序、工期安排、环保影响等各种因素,通过试验,保证混凝土强度。3)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品质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所有工作缝应认真凿毛、洗净、吹干,确保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应注意混凝土的养生。所有外表均应达到平整、光洁。(3)钢材1)普通钢筋:设计采用HRB400和HPB300钢筋,HRB4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YB/T4902-2021)的要求;HPB3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YB/T4902-2021)的要求。2)钢筋机械接头可选择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等方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规定。3)钢筋的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搭接焊或帮条焊;焊接前应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规定。下穿通道施工施工顺序门型框架结构下穿通道采用明挖施工;下穿通道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下穿通道主要施工程序为:基坑开挖——强夯或者换填砂砾(承载力不足时)——分节段分次施工框架通道结构——防水层的施工和止水带的施工——基坑回填——施工通道路面结构层——通道照明设施的安装。基坑开挖(1)下穿道基坑开挖应选择在低水位期间进行,特别是有可能影响两侧房屋建筑安全的施工段。开挖前应对现有管线进行调查,防止挖断管线,开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开挖安全,应根据开挖段的地质情况调整开挖的坡度,遇到管线应进行保护,搬迁后再进行开挖。(2)放坡开挖基坑应随基坑开挖及时刷坡,边坡应平顺并符合设计规范;应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开挖,开挖出来的岩土不得堆放在边坡上,更不能堆在来水方向边坡上,必要时进行临时支护,防止产生工程滑坡;建议采用临时放坡处理,土层及强风化基岩放坡坡率取1:1~1:1.5,中风化基岩放坡坡率取1:0.5~1:0.75;基坑开挖应对边坡做好防护措施。边坡安全等级二级。(3)基坑施工时采用临时防、排水应与永久防、排水设施相结合,以防、截、排、堵相结合,采用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治水措施,确保基坑稳定。在基坑以外设置排水沟,在基坑内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设纵横向排水沟,并每隔20m左右设坑底集中排水井,进行抽排,做好基坑内外有组织的排水工作。(4)施工时应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5)开挖基坑时若出现高压涌水的处理方法:a.通道施工中遇有高压涌水危及施工安全时,宜先采用抽水出坑内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压力,用注浆进行封堵。b.封堵涌水注浆应先在周围注浆,切断水源,然后顶水注浆,将涌水堵住。(6)基坑开挖接近基底200mm时,应配合人工清底,不得超挖或扰动基底土。(7)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并采取解决措施,经设计人员认可后方能继续挖土。基坑基础回填(1)基坑开挖完毕,闭合箱涵施工前,应采用砂砾石或砂卵石换填地基土至少100cm,压实后浇筑15cm厚C20混凝土垫层,方能进行干施工闭合箱涵,门型框架结构的下穿道,为减小开挖及支护工程量,要求基础底层采用原槽开挖原槽浇筑的施工方法,不得超挖和少挖。(2)基坑基础的回填不得采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等回填。严禁结构物基础超挖回填虚土。(3)需回填的基坑应及时排水。若无法排除基坑积水时,则应在水中分薄层铺筑,直到回填进展到该处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砂砾材料所淹盖并达到能允分压实的程度时,再进行充分夯实。(4)回填土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30cm,填土的密实度要求≥96%,容许承载力不小于400kPa。箱涵施工(1)门型框架分两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侧壁混凝土,第二次浇筑顶板混凝土。(2箱涵顶板采用搭设落地施工,支架应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搭设支架时应预留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变形量。(3)箱涵模板制作要求精细,尺寸准确,施工中应严防模板变形、移位,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4)钢筋较多,间距较小区域,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振捣密实。(5)对于各类钢筋在空间位置相互碰撞、干扰或不便于施工,其位置变动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6)绑扎或焊接钢筋时,要注意受力主筋的搭接长度,在同一断面断开的主筋,能够焊接在一起的要焊接在一起,不能焊接在一起的要预留足够的锚固长度,两根断开的主筋端点要留有2倍的锚固长度。(7)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同时要求平面尺寸、位置放样准确,混凝土颜色一致,表面光洁平整。因施工需要在箱涵上挖孔洞时,均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且施工完毕,应封堵密水。(8)箱涵拆模时,必须保证梁体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浇筑混凝土时应按规范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9)施工缝要求凿毛并清洗干净,并在中间设置一层8mm宽的P201止水胶。(10)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拆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结构按照粉煤灰混凝土的要求进行养护,干燥或炎热气候条件下暴露面的湿养时间不得小于21d。当条件许可时,也可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喷雾降温、湿润空气等养护措施,在模板底部采取预先冷却的技术措施等。保湿养护期间,应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以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11)混凝土拆模后的洒水养护宜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湿养护应不间断,不得形成干湿循环。墙背回填(1)回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干砌片石、浆砌片石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严禁采用腐植土、盐渍土、淤泥、白垩土、硅藻土和冻土块。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2)回填土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30cm,填土的密实度要求≥96%。碾压时压路机应与结构物保持不小于1m的距离,以免对侧墙背造成不良影响。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及防水保护层。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及结构两侧和顶部500mm范围内以及地下管线周围应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3)结构物两侧应水平、对称同时填压;基坑回填高程不一致时,应从低处逐层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得小于1m,高度不得大于0.5m。填土时禁止采用抛填,对结构产生冲击。(4)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填土。(5)墙背回填土施工完毕,应根据原大堤坡面防护结构给予恢复。防水层与止水带施工(1)防水层所采用的无纺布及防水板,应具有耐老化、耐细菌腐蚀、有足够强度及延伸率、易操作、易焊接且焊接时无毒气的特点。(2)防水层施工前,应对顶板及侧壁外侧清理干净,截除外露的锚杆头和钢筋网头,若不平整,则采用砂浆进行填平,施工时注意防水板搭接良好,以保证防水层与结构层能基本密贴。(3)防水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固定防水层,一般采用钢钉固定粘块,间距为1~1.2m,在角点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b.两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可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进行连接。用焊接时,其焊接温度和速度应根据材质由试验确定。c.两防水层搭接宽度为100mm,焊缝宽度不小于25mm。(4)回填土前,在土工布外采用1层100mm的袋装沙或20mm聚乙烯泡沫作为保护层,应防止填土对防水层的损坏。(5)结构的沉降缝及伸缩缝采用的止水带所用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使用前承包人应事先提供样品及出厂检验证件送监理工程师批准。(6)设置止水带后,若仍有渗漏水时,应进行堵漏或设置排水暗槽进行处理。(7)止水带施工中应符合下列要求:a.止水带在安装时以及在混凝土浇捣作业过程中,应注意对止水带的保护,不得被钢筋、石子和钉子刺破,如发现有被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b.在固定止水带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c.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d.止水带的接头焊接应采用搭接或对接在双面进行,搭接长度应大于50mm,双面焊接实施困难时,应采用单面焊接两遍进行。路面和附属工程(1)路面的安全、平顺、协调和高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舒适和景观的重要条件。因此路面工程必须做到精心施工,保证路面施工有足够的施工周期和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切忌抢工赶时、粗制滥造。(2)路面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完成后进行。在路面工程施工之前,应对主体工程进行阶段质量验评,对于影响路面施工的工程缺陷和遗漏的预埋件,要及时修补和补埋。特别是对梁面标高进行认真的测量核实。如路面标高与设计值的高差在±2cm内,则可局部调整路面铺装中的调平层厚度,否则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3)路面伸缩缝,安装温度一般控制在20℃基坑安全监控和房屋安全监控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基坑和房屋的安全,设计要求对基坑进行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及反馈信息,合理修正支护参数和开挖方法,指导施工和确保施工安全。加强施工作业期间及完成后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作,基坑开挖及支护措施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监测方案,严格控制基坑边坡变形情况,如果地面水平位移超过10mm,地表最大沉降累计超过20mm或水平位移速率大于3mm/d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根据住建部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的规定,应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单独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文件,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分部分项工程还需进行专家论证。本项目中的危大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分部分项工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分部分项工程,请施工单位认真进行梳理及施工安全组织管理。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情况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深基坑(槽)。基坑支护。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与拆除。施工区域有潜在危险的起重吊装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须设置塔吊作为其中吊装设备;须吊装的众多附属设施重量较重,带来较多安全风险,在施工前应做好吊装方案,验算吊装设备起吊能力,做好防倾覆措施和现场管理,应确保吊装机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应确保预制构件强度等指标已满足吊装要求。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开挖深度超过8m(含8m)的基坑(槽)的土、石方开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8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槽)的土、石方开挖;如明挖框架基坑开挖。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隧道模等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前应对模板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做好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案审批工作,注重一线工人安全及技术培训,做好地基处理、模板支架材料质量控制、现场应急预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应部位与环节识别及措施意见一览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对应部位与环节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建议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的意见一、基坑工程(一)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墙身及基础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施工中应注意将现场地质状况与地质详勘中的资料对比,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采用地质资料不符,应及时反馈建设方;2、施工期间应加强稳定性监测、监控;对较大、较深或地质情况复杂的基坑,尚应建立边坡稳定信息化、动态化的监控系统,指导施工,如遇异常,应及时反馈建设方;3、施工程序应符合规范和各级质监、安监等部门要求;4、施工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淹溺、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火灾、坍塌、车船撞击、施工设备事故等风险事件发生;5、针对不良地质(岩性及风化程度、构造带、地下水、高边坡、土洞、软土、滑坡、泥石流等)、恶劣气候(暴风、暴雨、洪水、雷电等)、运输通行(撞击等)等危险性源应有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1、基坑围挡应考虑周边交通通行影响,且需征得交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基坑施工应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3、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机具不得影响地下管线、构筑物等。(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通道滑模、爬模等;1、模板及支架均应进行施工专项设计,经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2、支撑体系应进行可靠的地基处理及预压,支撑体系位于水中时,其基础宜采用桩基;3、模板及支撑体系材料应符合其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4、模板及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撞击;5、液压爬模、移动模架、顶推转体等特种设备应由专业单位设计和制造,并应有检验合格证明及操作说明书;6、梁式支架不宜采用拱式结构。1、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应考虑对周边交通通行影响,不得侵入通行限界,且需征得交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模板工程及其支撑体系跨越需要维持正常的通行(航)的道路(水域)时,对其现浇支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导流标志,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3、支撑体系不得影响地上、地下管线、周边构筑物等。(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钢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满堂支架、梁式支架(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现浇混凝土梁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现浇混凝土主梁安装用满堂支架及钢管支架三、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通道工程各分项工程均涉及1、施工单位应了解被吊构件各项参数,选择适宜的起重设备;2、应对现场地形现场管线及周边构筑物进行核查,应保证起重吊装设备自身安全;3、起重设备及操作人员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和法规要求。1、起重吊装考虑对周边交通通行的影响;2、起重吊装承重点不得影响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等;3、吊装作业时,严格控制吊车回转半径,避免触及周围建筑物或高压线;4、起重吊装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机械伤害、高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车船撞击、施工设备事故等风险事件发生。(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三)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四、脚手架工程(一)搭设高度24米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通道工程各分项工程均涉及1、脚手架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2、脚手架工程应进行可靠的地基处理及预压。1、脚手架工程应考虑对周边交通通行影响,不得侵入通行限界,且需征得交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脚手架工程应设置有效安全标识及防撞设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3、脚手架工程不得影响地上、地下管线、周边构筑物等。(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四)高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跨境航空货物运输协议范本
- 2024年度高级店长任职协议
- 2024种苗行业购销协议样本
- 城市水沟2024年清理维护协议样式
- 2024年个人经营店铺租赁协议
- IT咨询协议模板:高效解决方案
- 2024年认缴股权转让专项协议草案
- 2024平面设计服务协议格式
-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短期劳务施工协议模板
-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160页)
- 铁路信号基础继电器ppt课件
- 污水设计构筑物的计算
- 武当太极剑剑谱(49式)详细介绍及招式名称汇总
- 风量、温度、噪声测试记录填写范例
- 特种作业人员台账.doc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1》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完整版)装饰装修工程监理细则(详解)最新(精华版)
- 电焊中级工(四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
-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及用法PPT参考幻灯片
- 钢结构网架翻新改造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