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共31题)_第1页
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共31题)_第2页
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共31题)_第3页
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共31题)_第4页
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共31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共9套)(共31题)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材料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2017年9月,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集成推动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提质升级。简政放权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当头炮”,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此次《意见》将深化简政放权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放权要彻底且有序,进一步取消税务行政审理和前置性审核事项。精简纳税人资料报送,打造权力瘦身“紧身衣”,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据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提出了减少和优化税务行政审批,简化纳税人设立、迁移、注销手续,改进纳税人优惠备案和合同备案,精简涉税资料报送等改革任务,进一步精简纳税人资料报送和办税流程。以改进纳税人优惠备案和合同备案为例,《意见》要求,改进各税种优惠备案方式,基本实现税收优惠资料由报送税务机关改为纳税人留存备查。同时,针对纳税人普遍关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问题,《意见》也给予明确说明:将结合纳税人信用积分确定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和用票数量,完善最高开票限额管理,推动取消最高开票限额审批,便利纳税人生产经营。《意见》强调,通过推行税收权力和责任清单,打造上下贯通、有机衔接、运转顺畅、透明高效的税务系统权责清单运行体系,确保做到“应放尽放,放了接上”。高效便利的征管信息系统是优化纳税服务、管控税收风险、规范税收执法的“主支撑”。《意见》提出,坚持科技引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提升完善信息系统功能,优化用户界面,推动数据共享共用,充分发挥税收信息化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讲,《意见》从优化金税三期系统功能、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集成整合信息系统、加快对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数据融合联通等6方面部署改革措施。税务总局电税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税务部门将加快金税三期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网上办税系统的系统集成步伐,实现三大系统功能整合、数据自动传递,一处录人多处使用。信息系统实现整合后,前期调研中发现的系统间衔接不畅、网上申报时报表不能保存、纳税人不能自行进行网上更正申报等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此外,《意见》还提出,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制定出台全国电子税务局业务、技术标准规范,改造升级各省网上办税服务厅,建成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实现纳税人申报、缴税、发票领用和开具、证明开具等绝大部分涉税事项网上办理,让纳税人办税更加快捷高效。根据《意见》的总体安排和要求,从现在起到2018年10月底前,税务部门将按计划分批推出具体改革措施和相关配套文件,推动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扎实有效推进,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材料2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把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当作“当头炮”,在这方面要有新作为、新突破,迈出更大步子,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放管结合的体制机制,使两者相辅相成,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完善监管体制中顺利推进简政放权。当前,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必须进一步向市场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向社会放权,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向下级政府放权,发挥地方政府就近管理和贴近基层的优势。非行政许可审批,主要是一些部门和地方在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之外,依据“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事项,实质上是变相的行政审批,许多非行政许可审批还收取费用,涉及利益输送。因此,要对国务院部门正在实施的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确需审批且有行政许可性质的,应按程序转为行政许可事项;属于国务院对下级政府的审批事项,应转为内部工作程序。各部门一律不得自行设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审批事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各部门一律以清单方式向社会公开,目录之外一律禁止审批,切实解决“权力无边”的问题,实现“法无授权,政府和部门不可为”;同时,推动部门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公开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多的便利,实现“法有规定,政府部门必须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政府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清单以外的,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做到“法无禁止,公民和企业皆可为”。针对市场监管领域共性问题,加强生产经营等行为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坚持依法平等、公开透明,把握好监管的“公平秤”,坚决杜绝随意监管;要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主体在投融资、土地供应、招投标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要改进监管方式,整合执法资源,消除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让市场的“发动机”更强劲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更应该是“掌舵人”,而不是“划船者”。转变职能、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后,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管宏观,管好那些最该管的事。尤其要注重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把好“方向舵”,掌握“撒手锏”,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材料3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既有经济、社会的变革,也有国家政治体制的变革,尤其是由改革前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而且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长期研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W指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精简机构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为市场经济奠定基础阶段,2003年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本定位阶段,2008年和2013年政府机构的“大部制”改革阶段。近年来,我国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尤其是以大部制为主要特征的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改革更多聚焦于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合并重组,很少触及内设机构的权责配置,使得各个政府机构的内设机构千篇一律,并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原部门内设机构职能整合没有到位,大部制作为“整体政府”的规模效应并未很好地体现出来,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而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就在于提升行政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在行政资源“增量”日益受限的现实背景下,优化配置“存量”,有助于破解因行政资源不足导致的服务效率低下难题。编制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行政资源,对政府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构成存在着直接影响。但现实中,编制资源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分配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机构的编制资源不能很好地匹配公共事务处理需求,以致出现了“事多人少”或“事少人多”的不正常现象,由此大大降低了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话题,调整理顺两者关系,发挥两个方面的自主性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同其他领域的改革类似,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许多举措是通过政策试点的模式向前推进的,改革呈现出明显的自下而上、逐级扩展的特点。然而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并未与法律法规修订的迫切性对应起来,即最迫切推动改革的地方政府,却最缺乏通过合适的法律法规支撑改革探索的能力,以致地方的改革勇气常常走到既定法律法规面前就一扫而空。这一现象在当前的简政放权改革领域中尤为突出。材料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需增强政府公信力。然而,当前政府公信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年初L市曾出台“闯黄灯视为违反交规,记6分”的政策,执行5天即宣布暂停;2016年3月N市试推购房新政,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购买商品房的,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由6个月降为3个月,且实行“零首付”,试行不足半日就被叫停……“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政策实在太过任性,沦为笑柄也就不足为奇了。打着“惠民”的旗号,却干“伤民”的事情,不是政策“半道跑了”就是政策“打折”。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走样的惠民政策背后,是当地领导干部没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如此朝令夕改,若不是当初决策太随意,就是现在太不把群众利益放心上,拿政策当儿戏。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短命”是某些政府工作的一个侧影。很多时候,工作的初衷是好的,可一落实下去就变卦了。为什么政策“含金量”减少了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部门出台的便民惠民措施,都是坐在办公室摸脑袋拍桌子想出来的,而非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确定出来的。所以,政策施行后,就很有可能暴露出许多原来未曾料想到的问题,于是干脆放群众“鸽子”,这显然会影响政府信用,惹得群众不满意。关于政府公信力问题,一些网友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网友A:政府执掌的是公共权力,管理的是公共事务,而所谓公共者,即大家、公众。既然是大家的事情、公众的事情,做到公开透明,那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好事坏事、好话坏话,都能够公之于众,并形成习惯,社会是能够理解的。怕就怕什么事情都遮遮掩掩、暗箱操作,那么即使办的是好事,公信力也难以建立起来。网友B:政府行为往往由政府公务人员的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组成,而任何个体行为或集体行为都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偏离正确的方向。换句话说,政府也会犯错。如同一个人一样,犯了错误之后是掩盖还是承认,才是最重要的。网友C: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四拍”官员。一拍脑门,重大举措出台;二拍胸脯,保证完成任务;三拍大腿,形势有些不妙;四拍屁股,出事了溜之大吉。有的官员刚履新时喜欢承诺,说得天花乱坠,真正该干实事了,却敷衍塞责或百般推诿,让民众由希望变得失望,最终绝望,这样的空头支票最容易伤民心。口惠而实不至的政府部门,也最容易透支公信力。网友D:目前,新兴媒体已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微博异军突起,如果政府部门遇事不能及时给出事态真相,人们就会寻找信息。民间自发信息不仅鱼龙混杂,各种谣言还可能引发社会混乱,政府公信力也会随之失落。网友E:服务水平也是关系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要彻底改变“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政府形象。在各国政府都在进行“政府再造”的全球大背景下,我们更应积极变革传统行政观念和范式,探索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新范式。材料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联邦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潮影响下,积极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比较显著。1996年,审议院在向联邦政府提交的中期报告中,提出要按照建立“小政府”的要求削减政府管理事务,实现联邦政府小型化并确立行政服务目标等内容。报告要求各部门对所管理的事务进行全面的审核、清理,将可以委托给民间机构或下级部门的管理事务全面下放。同时,联邦政府还围绕政府的核心任务,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重新编制,以明确政府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在机构设置方面,联邦政府根据新形势,将原有的具有重叠职能的部门进行了合并,整合成了新的部门,比如,新设的社会问题部就是负责管理涉及社会各方面关系事务的部门。另外,联邦政府还合并了一些职能不同但业务具有相关性的部门,如交通部和邮政部。在行政理念方面,联邦政府引入了企业服务理念,将全体公民看作政府的顾客,政府是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机构。政府各部门要以顾客为导向,以提高满意度为目标,注重践行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和形象一致等管理理念。日本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和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是指那些体现政府基本职能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包括中小学教育、相当一部分大学教育、公众基本医疗服务、基础科学研究、重要的文化事业等。除此之外的其他公共服务均属于非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宗教、慈善与福利事业、经贸服务与促进事业、某些文化事业、有特殊需求的教育与医疗服务事业、私立大学以及部分边缘性科研事业等。在日本,无论是由公法人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是由民间公益法人承担的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其资金投人几乎都来自财政拨款。此外,日本政府还以不同的方式对承担公共服务供给的民间公益法人提供经济支持。2004年3月,日本通过了“推进规制改革、民间开放3年计划”,将“推进民间开放(市场化试验)”的观点引入规制改革的计划。从2005年起,“市场化试验”正式展开,职业培训、国民年金保险的征收业务等8项公共服务作为示范型事业的对象,以竞标的形式委托给民间经营。2006年以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统计调查关联的项目、与大学教育相关的项目等。新加坡通过法治,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新加坡社会和谐安定、秩序井然,与政府积极贯彻法治精神息息相关,法治产生纪律和秩序,纪律和秩序又促进了法治的完善和发展。新加坡立法严密,明确具体,法律、法规和禁令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界限分明,可操作性强,执行方便。同时,新加坡执法极其严格,以严厉的、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执法手段保证法律的实施。对于政府自身,新加坡政府通过严格的法律条规和公务员守则,形成有效地防止贪污腐败的机制,严格依法行政,来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李光耀认为:“肃贪清腐,搞好廉政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其目标是整治自身,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战斗力,是政府工作勤奋高效的首要保证。”因此,新加坡政府为保持其执政合法性和公信力,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大对政府自身的监管力度,进行廉政建设。材料6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改革,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各领域改革起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对机构和体制进行调整完善。要通过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到位,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本身就是一场“自我革命”,由于传统权力意识的惯性作用,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财政上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巧立名目乱收费、通过内设机构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获取不当收益、部分行政许可事项该放不放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简政放权活动的日渐深入,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和利益,让利于企业和民众,甚至还制造出各种障碍,干扰市场的公平竞争。此外,权力的“空放”“虚放”“不彻底地放”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欲彻底打破利益坚冰,一方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将改革贯彻到底,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藩篱;另一方面,简政放权还须与建设法治政府形成合力,用法治撬动改革、巩固改革。以“法无授权不可为”为原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明确企业的“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如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能明确自己的边界,真正挡住“寻租的黑手”,让政府和市场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充分释放简政放权红利。“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论语》此句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即政府部门对手中的权力要有敬畏之心,行之务“简”。以简政放权为主要举措的行政体制改革,正是释放红利之举。作答要求1、请根据材料3,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问题明确,建议具体,切合实际,字数不超过300字。标准答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一是政府内设机构千篇一律,改革很少触及内设机构权责配置。二是编制资源分配失衡,与公共事务处理需求匹配不到位。三是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迫切性并未与法律法规修订的迫切性对应起来。建议:一是科学整合政府部门内设机构职能。消减冗余机构,提升大部制规模效应,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二是优化编制资源。政府机构根据公共事务的多少合理安排编制资源,提升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完善地方政府改革探索的法律法规。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完善地方政府推进改革的法律法规,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主动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材料2中说“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更应该是‘掌舵人’,而不是‘划船者’”,请简要陈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标准答案:这句话强调政府应转变职能、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做好宏观调控。当前,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存在变相的行政审批、收费,涉及利益输送。而政府当好“掌舵人”,有利于简化审批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形成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需简政放权,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做好“掌舵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某地方报纸根据材料4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政府公信力的专栏,请你以“政府公信力”为主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文。要求: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400字。标准答案:提升政府公信力势在必行公信力是政府执政之基。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决策朝令夕改、对问题和所犯错误遮遮掩掩、政策口惠而实不至、“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等。这些问题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这些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领导干部没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台各种走样的惠民政策,说明领导干部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二是缺乏扎实的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坐在办公室里作出的决策缺少扎实的调查研究,极易遭遇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导致实施不力,最终影响政府信用。为官者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政策出台前要做好调查研究,政策出台后要一以贯之。相信如此,必将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政府公信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材料6中提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社会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见解深刻,论证充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总字数800~1000字。标准答案: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决策易、审批难。脸难看、事难办,承诺多、落实少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损害了政府形象。为此,亟须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当前,我国政府部门管得宽、管得细的现象依然存在,混淆了“掌舵人”和“划船者”的角色,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先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亟须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率。以日本为例,该国2004年实行了“推进规制改革、民间开放3年计划”,将多项公共服务事业以竞标的形式委托给民间经营,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带动了日本经济增长。可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可以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有村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商鞅“徙木立信”,让变法图强有了群众基础;季布“一诺千金”。成为后人尊崇的典范。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为政者的基本素养,更是政府的“生命力”。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务公开流程。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提升政府公信力。若政府不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依然关起门来舶脑袋决策。人民群众难以了解政府的动向,政府也不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其结果很可能南辕北辙,使人民群众失去对政府的信任,让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建设廉洁政府。“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先贤于谦以石灰为喻,深刻阐释了公务员康洁从政的高尚品质。廉洁政府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国部分政府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情况,导致出现利益输送、领导干部贪污腐化等问题。长此以往,将会损害民心。鉴于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推进大部制改革,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己任,打破部门利益,规范政府权力,遏制权力寻租现象。可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建设廉洁政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我们唯有坚定信心、抓住时机,积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廉政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行政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2.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资料1.2009年9月25日,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介绍,截至目前,自治区各地公安交警部门在严厉整治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工作中,共查处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949起,其中查处醉酒驾车交通违法行为232起,行政拘留212人次,因酒后驾驶肇事被追究刑事责任1人,组织随警采访93次,发放《给驾驶人的一封信》24万余封。从8月15日开始,全疆公安交警部门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公安交警部门多管齐下,加大路面巡查控管力度,依法严厉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各地在辖区主要路口、路段,饭店、娱乐场所周边道路等酒后驾驶易发路段最大限度部署警力,采取定点检查与巡逻相结合、区域联勤与集中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路面管控。据警方介绍,工作中坚决落实“四个一律”,即: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2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一律不得驾驶营运车辆。同时,建立与公安巡警、医疗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整治时,派出所、巡警等部门均派出警力与交警配合,医疗部门随警行动,随时做好采血准备,对于呼气测试有异议或达到醉酒标准的,由医疗人员当场对当事人进行采血,立即进行血液酒精检验。除此之外,各地还会同新闻媒体加大对酒后驾车曝光力度,邀请记者随警作战,及时报道整治工作,鼓励群众举报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整治酒后驾车行为的震慑力度。2.因为无证驾驶、醉酒驾车导致4人死亡的孙伟铭,在2009年9月8日这一天迎来了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成立,他被判处无期徒刑。其实,孙伟铭案的关键词有“长期无证驾驶”“危害公共安全”等等,但这些远不如“醉酒驾车”这一内容引人注目。从2009年夏季以来,各地出现的因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肇事,多次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以至于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打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应该说,这一举措有回应舆论热点和公众期待的及时性。各地警方在行动中,还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异地用警,甲地的民警到乙地执法;再比如,执法民警现场手机关机,并收缴酒后驾车当事人手机,这些举措的用意是避免说情,为严格执法创造条件。由于专项行动效果明显,有媒体用“专项行动开展18天,上万人顶风作案”来形容酒后驾车的严重态势。这显然是不了解“专项行动”的特点所致。一般而言,专项行动往往是一场执法运动,具有集中性、阶段性、运动性的特点。在这样的执法运动或者说是执法风暴中,一些平日里就经常酒后驾车的人被“抓个正着”应该不是一个意外的结果。问题是,疾风暴雨式的执法运动过后,酒后驾驶的现象会不会得到真正的遏制。当喝酒的“老习惯”与驾车的“新方式”遭遇的时候,有的人想“鱼与熊掌兼得”,既喝酒又驾车。因此,如果不从社会传统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刚刚走进汽车社会的人们进行引导教育,而只靠疾风暴雨的执法运动,很难根治酒后驾车的顽疾。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舆论的深入讨论和专项行动的持续展开,“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只有改变观念,整治酒后驾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从而走出过去的执法怪圈。3.据统计,2009年1-8月,甘肃省共发生因酒后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57起,死亡25人,受伤89人。同年1-7月,全国因酒后驾驶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169人死亡,其中醉酒驾车恶性肇事案件频频出现:河南灵宝司机王卫斌醉驾宝马连撞多人,造成6死6伤惨剧;南京司机张明宝醉酒驾车肇事,连撞9人和6辆轿车,造成包括1名孕妇在内的5死4伤;杭州司机魏某酒后驾驶保时捷小汽车超速行驶撞死17岁少女马芳芳……如此事故,不胜枚举。一桩桩事故,就是一次次血的教训。但是,血的教训仍然唤不来有些人的警醒,酒照样喝,车照样开,事故照样发生。有些驾驶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少喝点、喝了开慢点就没事。其实,那些酒后或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的驾驶员,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开车上路的。当侥幸导致不幸的时候,他们为此付出的是沉痛代价。对生命的敬畏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而酒后驾车,则是对生命权的极端漠视和肆意践踏。近年来酒后驾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与私家车的激增不无关系,但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安全教育的缺失、执法管理的缺位,以及现行法律的缺憾,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杜绝酒后驾车,减少生命悲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树立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非常必要。长期以来仅靠交管部门开展安全教育的局面应当打破,政府、企业、学校、社区乃至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逐步使“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关键。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让酒后驾车司机无处遁形。对酿成生命悲剧触犯刑律者,则要依法严惩重罚。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加快完善和健全现行法律法规,研究将酒后驾车纳入刑法惩戒的可能性;还有必要探索部门和单位联动机制,比如将酒后驾驶纳入单位内部考核的办法,就值得尝试。总而言之,对付酒精这个“马路杀手”,必须从源头着手,综合治理。4.酒驾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酒后驾车,一种是醉酒驾车。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100ml至80mg/100ml之间属于酒后驾车;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车。从该标准可以看出,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即在驾驶员的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20毫克),瑞典为0.02%,德国0.03%,日本0.05%,美国0.08%。由此可见,我国制定的认定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标准较上述国家放得过宽,是瑞典的10倍,是美国的2.5倍。一位法律界人士指出,从2009年处理的几起恶性酒后驾驶案来看,肇事者都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反映了法律界对酒后驾驶造成恶性后果的认识在深化,处罚在加重。有关专家认为,从我国现有法律看,立法层面还有很大的弹性空间。有关部门应该考虑重新审视原来立法的设计,根据社会变化增设条款。不久前,成都有律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立法建议书》,建议在《刑法》中增加“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罪”,并加大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他们还呼吁相关部门参照国外的标准,对我国的饮酒驾车、醉酒驾车的认定标准予以从严修改。5.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顾骏表示,现行法律对酒后驾车处理过于“宽容”,是导致酒后驾车有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他说,和我国不同,很多国家对酒后驾车都是“零容忍”,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等一些州,酒后驾车可能被指控二级谋杀,纽约州对初犯可判1年至7年有期徒刑,对再犯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斯伟江表示:我国的法律相对比较宽松,酒后驾车只要不出事一般给予行政处罚,最多拘留了事。即使犯交通肇事罪,只要赔钱到位一般都会轻判,大多数会缓刑。“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交通肇事成本太低了。”顾骏说,“更可怕的是,一些肇事者甚至存在‘钱能摆平一切’‘出事后能搞定’的想法,把他人的生命视若儿戏。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将酒驾行为施以刑罚,提高震慑力。”上海律协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张培鸿说,我国处理酒后驾车通常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然而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当中,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这个空间也应该考虑用其他处罚来填补,以提高酒后驾车的违法成本。6.浙江台州市三门县“4·5”醉酒驾车肇事者杨某于2010年5月4日被台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提起公诉。检察机关查明,杨某系三门华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和三门胜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三门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2010年4月5日20时许,杨某在三门县海游镇醉酒驾驶车牌号为浙JA0333的黑色宝马车连续冲撞,造成4人死亡、4人轻伤、4人轻微伤及多部车辆损失。经检验,杨某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3.3mg/ml。三门县人大常委会依法罢免杨某的台州市人大代表职务并许可公安机关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三门县人民检察院批准,2010年4月7日公安机关依法将杨某逮捕。检察机关认为,杨某明知酒后驾车违法,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行驶于车辆和人群密集的县城道路,对公共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且在肇事后仍置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继续驾车连续冲撞,造成4人死亡、4人轻伤、4人轻微伤及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遂提起公诉。7.将醉酒驾车纳入银行个人信用体系,这也意味着醉酒驾车者很可能今后从银行贷不到款。不过,这一计划遭到了不少市民的质疑:醉酒驾车是应该处罚,但跟信用有什么关系?一位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两者之间关系不大,而且酒后驾车的记录数据庞大,短时间内也很难纳入银行征信系统。曾因酒后驾车受过处罚的市民李先生说:“酒后驾车跟信用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比如说我的信用卡、房贷都是每月按时还款,从来没有拖欠过,酒后驾过一次车,并不代表我的信用就不好啊。再说,很多有钱人根本就不需要贷款,你把两者联系起来又能起到什么震慑作用呢?”市民陈先生表示,酒后驾车跟保费费率挂钩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酒后驾车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一旦发现酒后驾车就应该上浮保费。不过,酒后驾车跟信用好像是没太大联系,“这事,恐怕得跟银行商量吧?”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人民银行征信体系主要收录的是信用卡、房贷、公积金等银行还款记录,今后还将录入水电煤气等费用缴纳情况,工商、税务等部门提供的信息。不过,酒后驾车和信用好像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当然,也有市民表示,酒后驾车并非跟信用无关。“按我的推论,一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之基础有二,一是理性,二是诚信。喝醉了酒还要开车,并自信能够安全行驶,这是对理性的毁灭;不管最终是否肇事,你醉酒开车就是一种危险犯,对其他人的生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依照社会契约,你应该尊重每一个公民的生命权,此刻,你的自负和冲动压倒了你立约之时的诚信。”市民孙先生表示,由此而言,醉酒驾车的劣迹演变为个人信用单上的污点,可以视为一种“附加惩罚”,就像让某些醉酒的司机做30到90天的义工。8.酒后驾驶,说到底是个人违法行为。酒后驾驶之所以依然大量存在,从处罚层面来说,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对酒后驾驶的标准认定不清晰,何为饮酒,何为醉酒等等,检测和认定的科学性都还不够;其二,对酒后驾驶,乃至其他各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在操作层面还很不规范,弹性很大,很多人靠关系找找人就能消去违章记录免予处罚,客观上造成了更多人的侥幸心理。所以要严打酒后驾驶,首先应该从健全法规和加强执行力两个方面人手,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而不是一时的专项整治行动。另外,处罚只是一个方面,减少酒后驾驶,更应该重视教育、预防层面的工作。笔者5月份到南通出差,了解到当地一项规定:如果你由于合理原因(包括饮酒)不能驾驶,在市区范围之内,你可以请求任意一位交警将车开到指定地点,交警不得拒绝。笔者初闻此规定大为惊讶,与常见的一味处罚相比,这是何其人性化的举措!当然,各个城市情况不同,该办法未必具有普适性。可是,交警不但负责送车,还得自己打车返回,这样的要求放在哪个城市,实施起来不需要很大人力财力?但事实上人家做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用什么方法治理酒后驾驶又并不重要,而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从群众出发,以民生为本。反过来说,只要能坚持以民生为本,多一些人性化的创新和智慧,不光酒后驾驶,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又何愁不会上层次、上水平呢?9.杭州向左,天堂向右。近来一连串恶性交通肇事血案,让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此认真地思考“酒后驾车”,它已经越来越和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越来越和社会的公共安全融为一体。无论是管理部门的自我检视、积极行动,还是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建议将酒后驾驶罪纳入刑法的公民建言,这种公力与私力救济的互动,都说明如何面对汽车社会的善治之路已经启程。在这一互动中,加大惩戒力度、修订制度成为最大呼声和共识,这一思路是对的。汽车社会来得太快,而国民安全、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制度建设太慢。无论是立法调研、修订和细化标准,还是将酒后驾驶罪纳入刑法,都是很好的思路和政策取向,也能很好地弥补不足。但这种“制度创新”是否真的那么不可或缺?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有评论所言:“现行关于醉酒驾车的处罚规定-处15日拘留、暂扣驾照6个月,并处2000元罚款-不可谓不严厉,只要被查处,就足以让司机感到为喝酒付出这样的代价不值得,感到后悔从而引以为戒。”但除却血案发生后一阵风般的运动式执法会揪出一批“倒霉蛋”,这已足够严厉和具有震慑力的制度资源在平日基本上被闲置。笔者所在城市也正处在“严查”期间,由于“风声太紧”,很多朋友、同事包括单位的司机,最近都不敢喝酒了,因为大家都会算这笔账:为了几杯酒而处15日拘留、暂扣驾照6个月、2000元罚款,太犯不着,不值得。大家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想法:为期两个月的酒后驾驶专项整治行动风头一过,小酒照喝,小车照开。显然,按民间这种逻辑,如果仅是运动式执法,仅有几个“风头”,违法被发现的概率如同中彩票甚至小到接近于0,那即使酒后驾车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纳入刑法,又能怎样?将来还不是可能又被束之高阁?10.近年来,酒后驾驶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多。统计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酒后交通违法行为22.2万起,比2008年同期增长1.8万起,上升8.7%。面对严峻现实,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整治酒后驾驶?记者就此采访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负责人。记者:公安交管部门在查处酒后驾驶方面下了哪些功夫?负责人:近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直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作为交通秩序整顿丁作的重点。近期,公安部交管局又将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实施“零容忍、高压线”。记者:下一步查处酒驾有什么举措?负责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同时将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把酒后驾驶违法遏制在萌芽状态。一是继续严格查处酒后驾驶行为。对酒后驾驶的,该拘留的一律拘留、该吊销驾驶证的一律吊销驾驶证、该暂扣驾驶证的一律暂扣驾驶证。二是不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宣传酒后驾驶的危害性。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会同文明办等单位把酒后驾驶、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纳入文明城市测评和单位内部管理考核,与全市文明单位评比和单位、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醉酒驾驶的,实行“一票否决”。协调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四是改进查处方式方法。应用新式测定血液酒精含量的科技装备,提高查缉效率。五是加强立法调研。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修订酒后驾驶的认定标准,细化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加大对酒后驾驶交通违法的惩戒力度。11.公务员是服务民众的公仆,其自身的发展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进步,符合民众的要求。因此,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制度、规范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这是建设创新型政党的必然要求。早在1996年,《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办法》实施时,就已明确了辞退公务员的六大认定标准,包括“不胜任现职丁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等。2010年3月,北京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又“追加”了第七种情形:公务员酒驾超过两次、酒后驾驶公车,视情节轻重免职、辞退。这是顺应时代发展、顺应民意所指的务实之举、创新之为。12.2009年9月1日《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酒后驾车频频发生交通事故的背后,实质上是‘人命大于天’思想的匮乏,是敬重生命意识的淡漠,是人文精神缺失的集中体现。治理‘酒驾’,考验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良心和责任。”这让人想起了关于“息壤”的传说。上古之民遭受巨大水患,以息壤堙洪水。其实法律与交通文化也是一种“息壤”。息壤加少了,洪水漫溢,根本不起任何作用,而只有息壤的范围加大加宽加厚,那洪水才可能被阻滞。而中国的交通文化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敬畏生命的意识也还根本没有建立起来。中国历来有“排队现象”,这在经济贫穷时期表现的尤为壮观,买粮买煤买任何东西甚至看电影也要争个你死我活,而当下仍然有医院里的排号排队现象,那是一种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感觉,丝毫没有文明人文明社会的温文尔雅。这种风气又蔓延到交通秩序中来,其激烈程度当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人争强好胜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根本原因是,车辆仅仅成了一种如刀剑一般的工具,人坐在里面,车辆是盔甲,外面的行人或者其他车辆,成了当然的碰撞对象,这也就把排队挤独木桥的现象抽象放大了。1、材料10中提出了治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措施,请你结合材料,对这些方案加以简要的评价。字数不超过200字。标准答案:酒后违章驾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自信,社会上劝酒风气盛行,交通监管不严,违法成本低等。治理酒后驾车也要多管齐下,从多个方面来抓。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的治理措施分别从严厉查处、安全教育、改进查处方式、立法调研、建立联动机制五方面展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了交管部门治理酒后驾驶的决心。但是这种从上而下的治理方式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如要培养司机遵纪守法、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的责任意识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针对“将酒后违章驾驶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这一观点,材料中有不同的意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400字。标准答案:我赞成“将酒后违章驾驶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理由是:首先,由于惩治力度没有跟进,轻处罚对醉驾者构成的威慑力不够,要从多方面加大惩处力度。其次,信用记录上的污点很难抹掉。“挂钩信用体系”能让驾车司机绷紧神经。再次,挂钩诚信体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受害者损失与肇事者补偿的失衡,让醉驾者“自食恶果”。最后,醉驾与个人诚信度、责任意识是紧密关联的。酒后驾车一旦养成恶习,极易转移到个人经济行为中。在个人信用不良记录上记上一笔,是对醉驾者诚信、责任感的警醒与唤回。亦可回答:我反对“将酒后违章驾驶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理由是:首先,酒后驾车与个人信用并无必然联系。个人信用主要反映在银行贷款、信用卡以及各项应缴费用的还款和缴费方面,酒后驾车则属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关联不大。其次,短期内难以实行,酒后驾车的记录是个庞大的数据库,短期之内很难纳入银行征信系统。最后,两者挂钩,其实际的效果值得怀疑。很多有车一族贷款很少,酒后驾车对其信用记录的影响较少,威慑的作用也会减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针对我国治理酒后驾车的问题,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字数在1200字左右。标准答案:多管齐下,治理酒后驾车近来,酒后驾车引起的社会惨剧频频发生,给不少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酒后驾车也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马路杀手”,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相当多的司机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自信,麻痹大意;二是社会上劝酒风气盛行,逢宴必饮,给酒后驾车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交通管理执法不严,对有些酒后驾车者包庇纵容;四是执法前后不连贯,在一段时间的严打之后,放松警惕,导致酒后驾车愈演愈烈;五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醉酒驾车肇事处罚力度不够。酒后驾车不仅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影响到城市交通、社会治安的和谐。要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需要用多种手段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方能奏效。一是强化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采取各种手段开展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除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主题宣传、警示教育等形式外,在酒店门口悬挂酒后驾驶危害性宣传标语,在酒店餐桌上放置倡导酒后不驾驶的提示卡,教育司机及同酒桌朋友都树立“酒后不驾车,驾车不饮酒”的理念,增强驾驶人不饮酒和不劝司机饮酒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性。二是加大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惩罚成本。首先,以立法来加重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惩罚成本,使其不敢为。以立法的形式对酒后驾车作出规定,以提高酒后驾车的违法成本。其次,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的经济责任,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赔偿比率要加大,同时,对劝机动车驾驶人饮酒者要追究连带经济赔偿责任。第三,保险公司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不予赔付,这样就会减少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强化社会监管力度。首先,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酒后禁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在全社会倡导监督酒后驾车的行为。充分发挥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监管作用,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防范。其次,建立和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和“代驾”制度。可在酒店、宾馆、饭店设立监督员或信息员,对酒后驾车的驾驶人进行劝阻或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驾驶人的饮酒信息,组织驾驶技能好、职业道德好的人提供“代驾”服务。第三,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播发“酒后禁驾”公益广告,及时曝光酒后驾车违法行为,提高驾驶人的遵章守法意识和安全驾驶意识。四是强化执法部门的管控力度。首先,公安交警部门要提高对酒后驾车危害性的认识,把严格查处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日常执勤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并使之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决不能形成集中整治严管,平时疏于管理、视而不见的恶性循环。其次,简化公安交警部门查纠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执法程序,赋予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以增强执法管理效能,提高执法效率。第三,要严格执法,对拒绝接受酒精检测的司机应严格处罚,绝不姑息。总之,要建立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长效管理机制,仅仅依靠交警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造成一种人人监督、人人劝阻、人人管理的氛围。作为机动车驾驶人,要自觉树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酒后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良好社会公德。这样才能减少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形成一个有序、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云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材料1一颗来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樱桃,从靠泊洋山保税港区码头到查验后放行,最快需要多长时间?上海给出的答案是:6小时。如此迅疾的速度,得益于上海自贸区成立3年多以来致力于攻坚的核心任务——制度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3年多以来,试验区内新注册企业4万家,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2016年6月。跨国医药巨头诺华集团斥资10亿美元,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兴建了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国际前沿医药研发平台。对于是否要落户张江,诺华曾经犹豫徘徊长达10年之久,其中最大的“心结”就是监管瓶颈。“医药研发与一般实验室不同,它需要进口大批实验样品和试剂,但这些样品每次进口量不会很大。过去,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一般贸易的进口方式对医药研发试剂进行监管,每批试剂进口都要审批,耗时可能20多天,等审批完,一些试剂的活性也消失了。”诺华上海研发中心首席运营官蔡克文介绍道。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上海国检局在自贸区内摸索出了一套针对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的监管新模式,与国际惯例接轨,使得诺华上海研发中心能真正起到全球研发的作用。如此一来,让诺华彻底放下了“心结”,最终拍板将研发中心落脚张江高科技园区。2016年12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年总结和评估》报告显示,自贸区的一批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成果已逐步在全国复制推广,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服务全国的作用,实现了预期目标。其中,又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最为瞩目。以上海海事局为例。3年多以来,海事局已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项,占比25%;取消行政备案项目8项,占比93.18%,停止实施行政备案项目26项;取消行政事业收费项目16项,占比61.54%;暂停实施相关规定类项目4项;分批下放25项行政审批项目至自贸区海事机构。“我们积极稳妥推进简政放权系列举措,突出一个‘转变’,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上海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陆鼎良表示。在陆家嘴片区,一个叫作“业界共治+法定机构”的全新公共治理构架正“试水”搭建。“作为具有法定机构性质的公共管理服务机构.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整合了政府、市:芴和社会各方资源,最大的亮点就是采取企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模式。我们的主要职能是实施和协调金融城的公共事务,组织和落实理事会业界共治的相关事项,提升金融城发展的能力与效率。”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王华表示,这项创新的意义在于,传充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将转变为有效履行政府职能,结合市场、社会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由此打造开放度更高、便利化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服务措施越来越贴心,企业的改革“获得感”自然而然就上升了。为了提供“零距离”服务,保税片区里,自贸区公安分局推出了覆盖园区企业的“警企在线”信息应用平台。据该分局局长杨烈毅介绍,这一平台不仅可以面向保税区域企业“点对点”直线主动推送预约服务、防范贴士、在线咨询、政策法规、警务新闻等一体化公安服务,实行治安、消防、危险品等公安业务网络备案申报,为企业减负,同时还增设了出入境办证、交通办证预约版块,实现网络预约、材料预审、证件预取。材料22016年9月,全球瞩目的G20杭州峰会举办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生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至此,自贸区的“朋友圈”扩容至11个,自贸区改革也由上海的“1.0时代”进入到“3.0时代”。曾经一枝独秀的上海自贸区,选择直视自己的“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2017年1月5日,上海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等一系列会议,研究上海自贸试验区下阶段改革创新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会议中表示,要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聚重点、求先行、抓突破。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看来,上海自贸区目前最主要的“短板弱项”体现在金融开放上。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哪怕是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开放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开放程度低,不利于融入国际经贸合作和往来当中;开放程度高,又容易引起金融波动甚至金融危机。陈波分析,我国目前在金融开放方面走得比较缓慢,客观原因有两点:一是现在国内外绍济金融环境不稳定:二是我国原有金融体系由国有经济即国有银行、国有金融机构把持,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脆弱和幼稚,金融部门在配置金融资产时效率比较低下,同时我国相关监管机构对金融监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远远不够。“进行改革和开放,以市场的指导和法律法规来规范金融行为,对管理经验不足的金融管理者来说可能很难。”陈波说,“国家在金融方面非常审慎,在自贸区改革中只有上海自贸区能够做金融改革,在开放的同时积累政策经验。但即便在上海自贸区这样一个全国监管人员素质最高的地方,我们目前的金融改革依然落后于大冢的预期。”此外,陈波还指出:“上海自贸区对‘负面清单’本身的意义、内涵和外延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导致很多外商投资者处于逡巡状态、不敢贸然前进。‘负面清单’不是为了对外商进行特殊的招商引资而给予的优惠政策,而是要制造开放型营商环境的一个规章制度,其规定是法律不禁止或者不限制享受准人前国民待遇,即外商、民企和国企在同一起跑线享受同等待遇。现在很多官员,在执行当中仅仅把‘负面清单’作为吸引外商的一种手段,忽略了对民企的开放,会引起反弹和误解。”材料32018年上半年.岳阳市先后组织23家企业参加柬埔寨首届国际贸易博览会、2018年日本大阪国际钓具展、2018年湖南(欧洲)投资贸易洽谈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系列境外经贸活动,签订过亿元国际业务合同。截至2018年6月,已成功将2l家企业的产品打人香港市场,并且正在筹建的德国柏林夏洛藤商店“岳阳名品境外展”专区展厅,会将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茶业、粽子、小龙虾、浮标钓具等领域的企业和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2018年以来.岳阳把推动“岳企出海、岳品出境”与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任务“路线图”和行动“时间表”,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对标对表落实任务,加快引导、推动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到境外、国际市场上抢占份额、拓展空间,着力补齐开放型经济这块短板,为岳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岳阳已经出台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10条具体办法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10条扶持措施,相关部门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定期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推动、成效在一线体现,并加大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调度力度,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年通报的工作机制。贸促部门积极牵头组织企业对接香港、日韩、东南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通过参加重点展会、对接经贸资源,采取“抱团出海”“借船出海”等方式,将岳阳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推出去。针对企业“不想走出去、不敢走出去、不会走出去”的“三不”难题,贸促部门主动作为,构建与企业的互联互通机制,共同分析研判最新贸易政策,客观看待国际国内贸易形势,为企业“走出去”“投石问路、排雷避坑”,积极稳妥推进,先试点后铺开、先产品后项目,尽量减少贸易摩擦和风险,克服“水土不服”的现象,提高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率。材料4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开始熟知“一带一路”这一词汇,但对于“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以及这一内涵背后的时代潮流,尚缺更加完整的认识。“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是“互联互通”,这四个字找准了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最大痛点。在中国国内,丝路城市的痛点表现为,交通物流欠发达,产业层次属于中低端,外贸依存度较低,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小,口岸基本上以转口贸易为主。十多条中欧班列的单向流,就是痛点:中资企业在亚非拉市场游刃有余,但由于资质等问题难以进入欧、美、澳等高端市场,就是痛点;中国有丰富绝伦的文化资源,但缺乏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所谓“有功夫、有熊猫,但没有功夫熊猫”,就是痛点。医治痛点要以“五通”为抓手,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例如,中亚五国中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但水资源丰富,且开发量不足。针对这两国的“痛点”,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将同这两国的合作重心放在水资源利用以及国际旅游业的联合开发上,在合作中要真正惠及双方民众。再如巴基斯担,该国电力短缺问题由来已久。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批中国公司建设的电力能源项目在巴基斯坦开工或建成投产。中国建设的电力项目周期短、见效快,缓解了巴基斯坦政府和民众的燃眉之急,受到了巴方各界的欢迎。国内外很多学者常用地缘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工具去分析“一带一路”,但我们更愿意将“一带一路”视为“文化经济学”的典型案例。理想中的“一带一路”产品,应该同时实现经济收益与文化收益。其实,“一带一路”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关系各国利益的经济事件,更因为它能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引起共鸣的文化事件。在话语权塑造方面,“一带一路”是对传统理念的超越。在国际社会中,“中心一边缘秩序”长期存在,这一秩序在国际政治上的特点是以民族国家为核心、以“典型欧洲范式”的主权国家框架去规范世界不同的政治主体;这一秩序在全球经济上的特点是以全球化为核心、以“资本主义范式”的“中心一边缘”框架去约束世界不同经济体,其内在逻辑是“中心侵蚀边缘”“边缘依附中心”。中心国家是那些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依靠先进技术和工业产品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国家:边缘国家指那些不得不以出口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而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今天,欧洲的难民潮问题表明,被边缘的人群会轻易冲击中心国家的安全。“一带一路”倡议的活力,直接体现在路、带、廊、桥等以“去中心”为特点的中国话语中,其语义实质是平等、包容,代表着国际社会的“非极化”“去边缘”发展倾向。人们不难看到,“互联互通”已开始成为一种时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开始备受瞩目。从“文化经济学”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读心、暖心、交心的过程,也是打造经济与文化精品的过程。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一带一路”最大的魅力或许在于,它能够激发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文化的冲动,这种冲动能够使中国文化行走起来,使“一带一路”拥有温度。这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视野、谦虚的精神,合作的态度,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痛点,最终抵达文化与文明交流的高点。材料5近年来,随着进出口额的迅速增大,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崛起,但中国一直以来却是遭遇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而与中国贸易同样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国却外贸发展平稳,贸易摩擦少,形成了独特的“德国模式”。它是二战后德国特有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德国的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社会进步而不断优化调整的。在工业革命时期,为实现工业化,德国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截至1910年逐步形成第一产业25%、第二产业40%、第三产业35%的工业化产业结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以及服务贸易的崛起,德国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以2009年为例,三大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第一产业1%,第二产业26%,第三产业73%。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实现了“服务立国”的理念。而第二产业占比26%,表明德国在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夯实制造业基础。二战使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经济濒临崩溃。1948年美国通过的“马歇尔计划”使德国政府得到援助后开始重振旗鼓。政府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帮助实力雄厚的企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逐步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同时,德国建立半官方性质服务机构以保护外贸企业利益,包括进出口银行、外贸保险公司以及外贸商情咨询机构等。近几年来,德国的出口产品中,占据前三位的产品是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汽车及汽车配件,均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且占比相对稳定,出口产品结构更为合理。同时,德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具有分散性。德国联邦统计办公室数据显示,在出口产品的结构方面,德国将出口的商品分散于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等多个种类,而且每一类的比例均不超过30%。这种分散出口产品种类的策略使德国巧妙地避开了各国的贸易壁垒,确保德国整体出口保持强劲的势头。德国施行进出口相互依存的方式——进口对等性,即德国外贸基本方针是既奖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这种贸易方式加强了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可以平衡德国与其外贸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减小了贸易摩擦,而以出口为主的外贸结构,即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容易产生贸易摩擦。正是进口对等政策,使德国进口保持稳步发展。德国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一直倡导“服务立国”的理念,将服务贸易发展放在战略性地位,服务贸易占GDP比重达70%,可见,德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从2009年到2012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保持稳定且高水平的发展。德国服务贸易出口金额占世界比重在6%以上,出口金额从2005年的149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522亿美元,增长68.6%;进口金额占世界比重在8%左右,且从2005年的2009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871亿美元,上升42.9%,增长幅度小于出口金额的增长幅度。可见,德国的服务贸易占世界比重较大。且贸易差额一直呈现缩小的趋势,从2005年的-513亿美元缩小到2011年的-349亿美元,可知德国服务贸易在优化。材料6深圳市罗湖区居民关建经常到香港采购商品,尤其是食品。他发现,香港超市的很多蔬菜、鸡肉、猪肉等生鲜产品来自内地,品质却比内地市场的更棒。以牛肉丸为例,香港买回的牛肉丸,口感比内地超市销售的产品好。外销内销两个标准、两条生产线,一流产品外销、二流产品内销,这在国内一些出口行业早已成为“惯例”。拿食品行业来说,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持续保持99%以上的高水准,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仍在90%左右。这几个百分点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些行业内外销售“不同线、不同标、不同质”的尴尬。有些商品在国内生产却不在国内卖,是企业出于“以需定供”的权衡。河北唐山某国产智能马桶盖生产企业负责人杨波表示,在中国游客涌向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之前,国内很少有人使用甚至知道智能马桶盖,商场里的智能马桶盖不太容易卖出去,智能马桶盖在国内没有大范围供货的基础。“赴日抢购潮”被报道后,国人对于智能马桶盖的需求猛地从隐性变为显性,国内智能马桶盖产品和种类才逐渐丰富。“制定销售策略时,目标市场的现有供给水平也很重要。”东莞市某音箱生产企业负责人孙明说,在一个市场,如果一家企业只需50元成本就能打败竞争者,这家企业肯定不会花60元,甚至51元都不愿意。国内音箱产业起步晚,知名品牌少,一些国际品牌的中低端音箱到了中国,仍可占据优势销售地位,有足够的盈利空间,推高端系列产品就不会太积极。“品质商品比重在中国会越来越大。”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常博逸认为,中国市场进人需求主导的阶段后,消费者对品牌商品的需求更大,更加关注建立在高品质基础上的性价比,这种需求结构决定了单纯拼价格的“老路子”难以维系,品质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好产品有好回报,企业才更有改进的动力。”中国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表示,我们不是没有生产好产品的能力,而是缺少鼓励生产好产品的机制。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在食品、化妆品、玩具、服装等行业的相关标准齐全、要求更高。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我国行业标准相对滞后,低标准产品挤占了市场,留给好产品的空间就有限。只有把我们的标准提上来,产品品质才能真正向国际标准线看齐。国产品牌坚持创新,带动国货整体供给水平提升,才能让一些国外强势品牌放下“架子”。以彩电为例,最早国内清一色的洋彩电,尽管价格高、产品少,但国内企业生产不出来,消费者只能忍受。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和生产能力增强,国产彩电质量越来越好,国外企业迫于压力也开始在中国市场投放质量更高的商品。一个竞争失序的市场很难建立供需双方的信任。此时,所谓创新产品和服务只能是“空中楼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守住底线关键在于增加违法成本。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很多消费领域处罚标准过低,监督尚不完善。在旅游、食品等行业,“一次违法被罚、换身行头继续”的现象非常普遍。专家建议,将处罚责任具体到人,并通过全国联网的信用记录等方式,“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作答要求1、请根据材料5,分析德国对外贸易取得成功的原因。要求:全面、准确,字数不超过200字。标准答案:德国对外贸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有:第一,德国根据社会进步,调整产业结构,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第二,政府依靠援助鼓励对外贸易企业发展,并成立机构保护企业利益;第三,优化出口产品产业结构,分散产品种类,避开贸易壁垒;第四,进出口贸易施行对等性管理,平衡国际收支,减少贸易摩擦;第五,高度重视服务贸易产业发展,以此缩小贸易差额。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请根据材料1、2,总结现有上海自贸区建设举措,并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总结全面,内容具体,切合实际,字数不超过300字。标准答案:上海自贸区建设举措有:第一,与国际惯例接轨,创新监管新模式,为跨国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第二,简化行政审批,集成制度创新成果,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第三,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与社会主体的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建议有:第一,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经验积累,完善法律规范,发挥市场指导,规范金融行为。第二,加深对“负面清单”制度的理解,对民企开放,让其与外商、国企享受同等发展待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近年来,我国出现消费者出境购买国产商品的热潮,请结合材料6,写一份关于该问题的调查报告。要求: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只写正文;字数不超过400字。标准答案: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市场如今已进入需求主导的阶段,消费者注重商品品牌,关注产品品质。近来我国市场出现消费者出境采购国产商品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第一,我国产品对内对外销售存在两个标准与两条生产线,同一产品内外销售品质差距明显;第二,部分企业出于“以需定供”的权衡,没有深度挖掘消费需求,放弃国内市场;第三,国内市场中部分商品供给水平不高,企业可以轻松取得领先地位,缺少引入高端产品或提升品质的积极性。针对问题,现提出相关建议:首先,与时俱进,提升国内产品品质标准,与国际标准线看齐,建立鼓励优秀产品的机制;其次,鼓励国产品牌创新研发,提高市场供给水平,促使国外品牌向中国市场投放高端产品;最后,完善消费领域法律法规,提高处罚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全国联网的信用记录体系,增加违法成本。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关于开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请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标准答案:文明因自信而发展民族在开放中复兴凿空西域,泉州建港,经济发展,文化交融,开放带来繁荣富强;迁界禁海,闭关锁国,科技停滞,经济倒退,闭塞导致衰败落后。翻阅历史,开放大气的时代总是充满勃勃生机。如今,自贸区创新发展,亚投行成员增多,“一带一路”篇章开启。中华文明开放自信的步伐快速向前,民族复兴的梦想在与世界的交融中渐渐实现。开放的姿态。源于自信的心态,它让国家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东西汉军事强盛,南北宋文化昌隆,唐代地域辽阔,明朝经济繁荣,国力的强盛让他们以充分的自信打开大门,通过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汲取东西方发展精华,在历史中书写自己的辉煌。而部分封建王朝,社会统治残酷,钳制文化发展,扼杀经济萌芽,他们没有打开大门的信心,放弃了与世界同步的可能。中国因改革开放而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水平一日千里,文化科技开拓进取,从道路到理论,从制度到文化,无不具备充分的信心。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理应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实现民族的复兴。今天的中国虽然发展形势喜人,但是隐忧重重,不容忽视。产业结构落后,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红利消退,科技创新不足,这些都阻碍着中国的崛起。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最终使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开放战略如同地瓜的藤蔓,扩展发展空间,正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隐患、不足,为我国发展带来机遇。“一带一路”的建设,让中国输出先进技术,消化过剩产能,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帮助,也为转型升级打好物质基础。自贸区的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引入高新企业,在获得经济双赢的同时,更带来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化。而亚投行的设立.让世界各国参与到亚洲发展建设的浩大工程中,在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同时,在对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输出各国,不但取得共识,而且赢得尊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