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海水晒盐 D.干冰制冷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除去水壶内的水垢B.食醋显酸性,常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活性炭除去水中某些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及臭味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立即用带油的抹布擦洗3.每年夏季,河南省实验中学航空实验班园区的葡萄长廊硕果累累。葡萄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盐 D.油脂4.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加热烧杯中液体 B.放置洗净的试管C.锌粒放入试管 D.闻气体气味5.室温下,甲、乙、两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C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C.小于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D.将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6.如下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X为SO2 B.Y只能是硫酸C.反应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反应①属化合反应7.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8.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分解和水的蒸发是不同的变化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C.用熟石灰区别氯化钾和氯化铵固体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B.厨房中天然气泄露,不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D.室内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逃离着火区12.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代替正餐B.严格控制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此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铜片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14.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______。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可用来制作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______。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______。野餐后,小亮用水把燃着的木条浇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15.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2)若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3)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______(填序号);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4)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此时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忽略水的挥发)。16.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许多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现象。“腌笃鲜”是苏州的一道时令美食。下列制作“腌笃鲜”的食材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春笋b.咸肉c.百叶d.排骨很多便利店售自热小火锅,其发热的原理是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是_________液。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文字叙述)。小红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以达到除去异味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g;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物质M是_____。18.学习了铁在空气中生锈条件后,小明和小红对铜在空气中生锈条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查阅资料)铜锈是绿色的,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猜测)小红猜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有关:①小明认为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理由是______。(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几天后观察到,A试管中铜片在水面附近有绿色物质,B、C、D试管中铜片均无明显现象。请帮助分析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与空气中相关物质有______;(2)上述实验______(用序号表示)可以证明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3)上述实验______(用序号表示)说明铜生锈与氧气一定有关。(实验反思)通过学习,他们认为铁和铜在空气中更易生锈的是______。(探究拓展)设计实验探究铜绿受热分解的生成物是什么:(1)若有CO2生成,检验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生成物中有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请猜测另一种生成物应该是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氢氧化钙久置会逐渐变质为碳酸钙。实验室有一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6.2g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再将100g稀盐酸逐渐缓慢加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获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提示:氢氧化钙先与盐酸反应时无气体产生),请回答问题并计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040.060.080.0100生成CO2的质量/g02.24.4m5.5(1)氢氧化钙变质是它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2)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3)试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4)请在坐标中画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图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干冰制冷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C【解析】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盐水不和碳酸钙反应,所以不能用食盐水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故A错误;B、食醋显酸性,不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某些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及臭味,故C正确;D、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不能立即用带油的抹布擦洗应该擦干后再用带油的抹布擦洗可防止生锈,故D错误。故选C。3、B【解析】
A、蛋白质主要来自于肉、蛋、奶、大豆类食品,选项错误;B、维生素主要来自于蔬菜水果,所以葡萄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选项正确;C、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中的可溶性矿物质,选项错误;D、油脂主要来自于肉类及各种油类食物,选项错误。故选B。4、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加热烧杯中的液体在火焰上方垫石棉网,是正确的操作;B选项洗净的试管倒放置,在试管架上,是正确的操作;C选项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要要平放,故是错误的操作;D选项闻气体的气味时在瓶口用手轻轻的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是正确的操作;故答案选择C考点:基本操作5、C【解析】
A、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室温时,甲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
B、由题意可知,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所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故B不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小于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故C正确;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成为t1℃时饱和溶液,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与t2℃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故D不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C【解析】
氢氧化钠通过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钠是碱,硫酸钠是盐。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详解】A、氢氧化钠与SO3反应生成硫酸钠,不符合题意;B、Y可能是硫酸,也可能是硫酸铜,都能生成硫酸钠,不符合题意;C、反应②如果是碱和盐反应,生成物有沉淀生成;如果是碱和酸反应,生成物有水生成,没有沉淀生成,符合题意;D、反应①是碱和非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碱溶液的化学通性有:碱能与指示剂作用;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7、D【解析】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增大压强,不能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C、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D、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可行,且最简单最可靠。故选:D。8、A【解析】
A、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上层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故B正确;C、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故C正确;D、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故D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9、D【解析】
A、水的分解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二者是不同的变化,故A正确;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正确;C、用熟石灰区别氯化钾和氯化铵固体,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能区别二者,故C正确;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故D不正确。故选D。10、B【解析】
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3,故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质量均不改变,故错误;D、生成物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错误。故选B。11、C【解析】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否则空气进入,增大了氧气的浓度,会燃烧更旺,此选项正确;B.厨房中天燃气泄露,不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因为电器在开或关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电火花,引起爆炸,此选项正确;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D.室内着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逃离着火区,此选项正确。故选C。12、A【解析】
A.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不含蛋白质、油脂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可以代替正餐,故错误;B.严格控制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D.调整能源结构,合理、有效地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利于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故正确;
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C6H12O6;(2)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红磷的着火点;(3)乳化【解析】试题分析:(1)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故填:C6H12O6;(2)铜片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红磷的着火点;故填: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红磷的着火点;(3)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所以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故填:乳化.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点评:此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另外乳化作用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要注意掌握生活中常见的乳化剂,并注意乳化与溶解之间的区别.14、氢氧化钙蛋白质NaHCO3吸附有毒(或有异味)的气体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析】(1)根据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解答;(2)根据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解答;(3)根据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且显碱性解答;(4)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解答;(5)根据水可以降低温度分析解答。(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氢氧化钙;(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3)可用来制作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4)活性炭有吸附性,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吸附有毒(或有异味)的气体;(5)野餐后,小亮用水把燃着的木条浇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5、C1:2②B【解析】
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详解】(1)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C的曲线最高,故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C。(2)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若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是。(3)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较少,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增加溶质,故选②。(4)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B中溶剂最多,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剂质量不变,故此时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大的是B。【点睛】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16、bcd悬浊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吸附【解析】
(1)a.春笋富含纤维素;b.咸肉富含蛋白质;c.百叶富含蛋白质;d.排骨富含蛋白质。故答案:bcd(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因此反应结束后得到悬浊液。故答案:,悬浊(3)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了保护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用来吸附异味。故答案: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吸附。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40KNO3【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故答案为40;
(2)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3)物质M是硝酸钾,因为在t1℃时,60gM全部溶于100g水中;故答案为硝酸钾;18、铜绿中不含有氮元素水、氧气、二氧化碳AAB铁Ca(OH)2+CO2【解析】
[猜测]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理由是铜绿中不含有氮元素。故填:铜绿中不含有氮元素。[实验探究](1)根据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与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民办学校校车服务合同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合同模板下载4篇
- 2025年度农业科技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合同8篇
- 2025版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实施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端培训学校副校长职务聘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发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房屋出租与乡村旅游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车辆违章处理范本3篇
- 案外人另案确权诉讼与执行异议之诉的关系处理
- 二零二五年度民间借款担保与资产保全服务合同样本3篇
- 盘式制动器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则
- 重症医学科健康宣教手册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培训课件
- 科技进步类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公
- 五个带头方面谈心谈话范文三篇
-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广西贵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外观质量评定报告
- 窒息的急救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