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S02P)工艺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1页
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S02P)工艺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2页
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S02P)工艺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3页
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S02P)工艺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4页
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S02P)工艺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第2页共17页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第二册(S02P)工艺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设计依据1.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及基础资料如下:(1)污水厂实测地形图、管勘(1:500);(2)厂外管网图(规划图);(3)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竣工图;(4)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2020年01月~10月进、出水水量、水质监测结果报告;(5)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文件及资料;(7)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竣工图;(8)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更新改造项目竣工图。1.2工艺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1.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2.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2.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2.5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2.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1.2.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1.2.8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1.2.9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程CECS149:20031.2.1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1.2.11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1.2.1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2.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1.2.14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1.2.15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1.2.16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规范GB51221-20171.2.17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171.2.1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19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CJ/T158-20021.2.19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2.2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1.2.21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1.3初设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1)本项目扩建场地较小,新建生化处理水池不规则,也无车行道通行,会造成施工困难、今后使用不便、处理效果欠佳。文中未提及本次项目是否已完善土地审批手续,是否已经确定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图中也没有标注河流名称、河道保护线。请核实是否可以适当利用一部分东南侧斜坡,同时提高水池深度、减少平面占地,从而将新建水池规则化。回复:1)本项目为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现场二期扩建场地较小,且土地不规整,为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本次设计新建生化水池不规则;2)设计初期也考虑过利用围墙外区域,但通过现场踏勘,并与厂区运营单位沟通,围墙外区域无法利用;3)已根据专家意见补充标注河流名称、河道保护线,详见工艺总平图;4)因生化池需要满足《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的设计要求,本次设计通过对可研方案进行复核优化,各项参数满足规范参数要求。(2)文中水量水质分析均采用2020年及以前的数据,应采用最新的数据。回复:已更新最新的水质数据。(3)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应通过预测和理论计算,并与近年以来实际进水水质分析结果对比,综合考虑确定。文中提及一期设计时“因农副产品加工,可能有大量的含盐废水排放”,本次设计应核实是否确有大量的含盐废水进入,是否会对处理系统造成影响。工业废水的设计进水水质中TN、NH3-N、TP取值均偏低。本项目工业废水现状每天约3100立方米,预测到园区建成后每天约8500立方米,工业废水水量占比较大,应补充工业废水的种类和典型污染物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回复:已按照2021年数据进行更新。通过与运营单位沟通,目前工业污水主要由厂区自行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后再排放,无大量含盐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4)现状一期有调节池,具有良好的均质均量和预处理的作用,核实二期扩建工程为何不利用现有调节池。回复:1)根据专家意见,同时与运营单位沟通,充分利用现状调节池的调节能力;2)根据新版室外排水规范设计标准,旱季设计流量为2667m³/h,雨季设计流量考虑增加分流制下雨水截流量62.5m³/h,雨季设计流量为2730m³/h(校核流量)。经复核一期改良氧化沟旱季设计流量为1250m³/h,高峰时调节池调节流量为230m³/h,二期改良AAO旱季设计流量为1250m³/h,本项目充分利用调节池进行一定程度的水量储存调控,以满足新规范下生化处理系统的旱季设计流量及雨季设计流量校核的要求。项目通过配水井及调节阀达到对一二期生物池及调节池的水量分配调控效果。(5)本次设计服务年限为2025年,未对2025年之后的远期作任何考虑,应补充完善,并核实部分设施是否应预留远期容量。回复:经复核,以2022年为水平面,服务年限已改至2027年。因本污水处理厂已无扩建用地,故不考虑远期规模。远期需要结合规划,重新选址,新建污水处理厂。(6)本项目用地极为紧张,工艺比选应选取占地面积小的MBR工艺、MBBR工艺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应分析改造一期工程以增加处理规模、从而降低二期工程处理规模的可行性。回复:(1)已增加MBR工艺的工艺比较;但MBR前期投资较高,运行维护费用高本工程暂不考虑MBR膜生物法作为二级处理工艺。MBBR(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属于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暂无标准的计算方法及经验可循,目前在小规模污水处理设备中较为常见,但较大规模水厂在重庆区域应用较少;(2)潼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于2013年,于2020年完成提标改造项目,辅以化学除磷,增加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2021年技改项目,增加加氯设备,卸酸井,碳源加药间,PFS加药间、储泥池,更换回用水泵房设备等;(3)经复核,一期的现状二级处理段构筑物已无扩容空间,但在技改期间,新增的高密度沉淀池(4万m3/d)、污泥脱水车间、储泥池、加氯加药间等都考虑了二期扩容增加规模的可能性,为本次二期扩建工程奠定基础。(7)未见除臭设计,复核并补充说明项目环评及其批复的重要要求。回复:经复核环评及批复,无除臭要求,本设计不考虑除臭设计。(8)高效沉淀池的化学污泥含水率为99.3%,有误。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取1.5m/h偏高。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7.56h偏低,污泥负荷0.12kgBOD5/MLSS.d偏高,高于新版排水设计标准的推荐值;根据新版室外排水设计标准,污水系统应明确旱季设计流量和雨季设计流量,应保证雨季设计流量下的达标排放,本项目包含部分合流制地区,污水厂雨季处理压力较大,生化处理系统应按雨季设计流量校核,请复核。回复:1)经复核将“高效沉淀池的化学污泥含水率为99.3%”的相关内容改为“高效沉淀池的排放污泥含水率为97%。”2)规范规定周进周出沉淀池表面负荷范围在1.1m3/(m2.h)~1.5m3/(m2.h),本次扩建项目由于用地有限,故取较高值。经查阅文献,周进周出沉淀池相对于普通沉淀池沉淀效率较高,设计表面负荷可适当提高。3)经复核将污泥负荷修改为0.10kgBOD/MLSS.d,污泥浓度:MLSS=4.5g/L。(9)复核是否应增加污泥脱水进泥备用泵和PAM加药装置。文中细格栅的类型为“内径流格栅2套,间隙b=5mm,B=0.5m,功率N=1.1kw”、表中为“回转式固液分离机间隙b=0.07mm,B=0.5,N=1KW”,前后不一致且名称、参数错误,如为内进流格栅应配备冲洗设施。回复:1)污泥脱水机是由储泥池统一进泥。经复核,污泥脱水系统进泥量为567m³/d,污泥脱水现状进泥泵单台(一用一备)流量40m³/h即960m³/d,现状设备满足扩建规模;2)污泥脱水系统绝干污泥量为3.67t/d,根据运营单位提供最新《设备资产台账表》显示,现状单台带式污泥脱水机(共两台):带宽2m,处理量360kg(绝干泥)/h即4.32t(绝干泥)/d(每天运行12h,三班),可根据运营需求同时运行两台脱水机进行调节。综上现状脱水机设备污泥处理量满足扩建后一二期污泥处理量总和。3)PAM投加装置由原4000L扩容为6000L。4)设备表已更正,细格栅选型为回转式内进流格栅2套,b=5mm,B=0.5m,功率N=1.1kw,并补充冲洗设施。(10)因新、旧细格栅沉砂池出水汇合之后未设置配水井,无法再次有效均匀分水,建议二期新建细格栅沉砂池按2万吨规模设计,二期不再从一期细格栅沉砂池出水分水。一期工程提标改造不得不增加中间水池提升水位,核实本次二期工程扩建为何不直接提高新建水池标高从而省掉中间水池的提升。回复:1)已补充配水井设计,一、二期水量(4万m3/d)经配水井平均分配至一、二期生物池。经复核,一期现有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满足3万/m3/d处理规模,故新建处理规模为1万/m3/d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2)一期提标改造中,提升泵房及高效沉淀池按照4万m3/d规模设计,已考虑远期水量,故本次设计仅对设备扩容。本次新建水池已最大限度提升标高以减小后续构筑物埋深,由于高效沉淀池进水口标高较高,经中间提升泵房提升后进入高效沉淀池更加合理。(11)为保证准确计量,巴歇尔计量装置应靠近水渠后端,前段平直段应满足长度要求或者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水流平稳,后端不能雍水。回复:同意审查意见,由于巴歇尔计量装置分2股水流进水,为确保进水水流平稳,后端不出现雍水问题,将原设计“上游端为渠宽的2.9倍,下游端为渠宽的5.47倍”调整为“上游段为渠宽的4.6倍,下游段为渠宽的4倍,直线段总长为渠宽的10.75倍。”,修改后参数满足相关规范设计要求。污水处理厂一期概况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2万m3/d,2020年提标改造完成后,现状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一期工程采用A2/O生物池+高效沉淀池工艺。2.1现状处理规模复核情况根据2020年01月~10月的水量统计结果,潼南南区污水厂日均水量达到了1.7万m3/d,最大月日平均水量为2020年07月,日均水量达到了3.0万m3/d,达到污水厂一期设计规模的150%。雨天时污水厂超负荷运行,污水厂急需扩建。细格栅及沉砂池经复核,现状细格栅及沉砂池土建规模为3.0万m3/d,共设一座。(2)一期氧化沟原氧化沟设计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设计规模为20000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6h,其中厌氧区1.5h,缺氧区4.5h,好氧区10h。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第7.1.5:二级处理构筑物应按旱季设计流量设计,雨季设计流量校核。厂区扩容后设计总规模为40000m3/d,变化系数为1.6,则旱季设计流量为64000m3/d。通过对一期构筑物的复核,现状氧化沟处理水量最高为30000m3/d,该工况下,总停留时间为10.67h,其中厌氧区1h,缺氧区3h,好氧池6.67h。(3)现状调节池设计参数复核如下:经复核调节池主要设计参数:池容:5500m3,池体有效水深为6m。(4)中间提升泵房中间提升泵房与高效沉淀池合建,功能为将二沉池出水提升至高效沉淀池。泵房构造为矩形结构,地下池子尺寸为6.0x3.0x6.8m,地上部分泵房高度为4.0m。泵房上部设电动葫芦一套,参数为G=2t;h=10m;N=3+0.4=3.4kw泵房内设置3台潜污泵泵位,近期安装2台,1用1备,远期增加1台。潜污泵设计参数:Q=1250m³/h,H=7m,P≤37kW。(5)现状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按土建规模4.0万m3/d设一座,分2池,设备安装规模2万m3/d,于一池内安装。二期扩建时,在另一池内安装设备。(6)现状储泥池现状储泥池共两座,有效容积分别为70m³、180m³;一、二期湿污泥总量为617m³/d。综上,现状储泥池能够满足一、二期同时运行2h的污泥存储量,无需对其进行扩容。(7)现状污泥脱水间脱水间内两台原有带式脱水机保留(带宽2m,处理量360kg(绝干泥)/h。N=2.2+3KW),两台原有进泥泵Q=9~40m3/h,P=0.3MPa,N=7.5KW。一台三空腔加药装置Q=3000L/h,N=3×0.75+0.37KW。一台水平螺旋输送机,两台倾泻螺旋输送机L=4~6.4m,Φ315,N=1.5~2.8KW。现有污泥料仓储存容积为10m³左右。需浓缩污泥量:617m3/d,含水率99.3%;绝干污泥量4.32t/d;脱水后污泥量:21.62m3/d,含水率80%,由潼南区城管局负责运输到相关污泥处置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综上,经复核,除污泥料仓外,现有设备能满足一、二期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8)加氯加药间1)PAC投加PAC投加量:8.2mg/LPAC溶液投加点位于高效沉淀池搅拌池。PAC储药罐(容积3.5t)2个,运行隔膜计量泵1台,本设计增设隔膜计量泵2台,1用1备,远期新增1台。设备参数500L/h4bar0.37kW。2)PAM投加PAM投加量:0.5mg/LPAM溶液投加点位于高效沉淀池快速混合反应池。PAM投加器容积为4000L,新增1台,运行隔膜计量泵1台,本设计增设隔膜计量泵2台,1用1备,远期新增1台。设备参数Q=0~1000L/h,H=20m,P=0.37kW。3)二氧化氯发生器加氯量:9.6mg/L二氧化氯发生器数量:3套,其中规格8.0kg/h设备1套,规格10.0kg/h设备2套。2.2进水截污干管情况南区污水处理厂现状截污干管管径为DN500~DN800,按污水厂规划规模3.0万m3/d规模建设,经复核,能满足4.0万m3/d的输水需求,本工程对一级截污干管不再进行扩建。2.3处理工艺情况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采用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的氧化沟工艺;曝气方式采用鼓风曝气;出水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经过2020年的提标改造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涪江。2.4一期构筑物规模及扩容利旧情况分析一期现状主要构(建)筑物规模及利旧情况分析一览表1粗格栅提升泵房土建规模3.0万m3/d;设备规模:2.0万m3/d;无法满足扩容后需求;2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土建规模3.0万m3/d;设备规模:3.0万m3/d;经复核,无法满足扩容后需求;需增加1万m3/d规模。3均质池(调节池)作为高峰流量时流量的调节,调节容积5500m34改良A2/O氧化沟土建规模2.0万m3/d;设备规模:2.0万m3/d;仅服务于一期;5二沉池及污泥泵房土建规模2.0万m3/d;设备规模:2.0万m3/d;仅服务于一期;6中间提升泵房及高密度沉淀池土建规模4.0万m3/d;设备规模:2.0万m3/d;本次扩建需设备扩容2.0万m3/d。7接触消毒池土建规模2.0万m3/d;仅服务于一期;8加氯间及药库土建规模3.0万m3/d;设备规模:2.0万m3/d;经现场复核,PAM、PAC、二氧化氯发生器等皆无法满足扩容后需求,本次设计考虑对设备进行扩容,设计规模4.0万m3/d。9鼓风机房、配电房和柴油发电机房土建规模3.0万m3/d;设备规模:2.0万m3/d;因现状鼓风机设备因故障率高等问题,本次更换,且一期、二期统筹考虑,设计规模4.0万m3/d;10明渠流量计土建规模3.0万m3/d;设备规模:2.0万m3/d;本次扩容设计废除现状巴氏计量槽,一、二期合建,设计规模4.0万m3/d;11储泥池经现场复核,满足扩容后需求,维持现状。12污泥脱水间经现场复核,满足扩容后需求,但需要扩容污泥料仓13综合管理用房按远期建设,占地853.8m2,维持现状。2.5扩容面临的问题(1)二期预留用地面积小,不规则,且还存在一期构筑物占用二期预留用地情况。(2)因为是提标改造及技改项目,厂区综合管线复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3)现状二台离心鼓风机故障率高,一台磁悬浮鼓风机维修费用高。(4)提标改造及技改项目完成后,产区内部用电量增加,现状配电间空间紧张。(5)污泥脱水机房中的带式一体化脱水机,能够满足4万m3/d污水量的污泥量,但现场污泥料仓偏小,无法满足扩建后规模需求。(6)经现场复核,加氯加药间竣工图与实际设备放置位置及设备数量不符,存在差异。且PAC、PAM、二氧化氯发生器皆不能满足扩建后需求;主要设计内容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万m3/d,扩建后总规模4万m3/d。本期扩建工程充分利用现状一期建构筑物,污水厂厂区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现状粗格栅及提升泵房设备扩容、新建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新建配水井、新建改良A2O、新建二沉池及污泥泵房、现状高密度沉淀池设备扩容、新建接触消毒池、新建巴氏计量槽、现状加氯加药间设备扩容、现状鼓风机房设备扩容、新建碳源投加间、现状污泥脱水间污泥斗扩容、在线检检测设备扩容。此外厂区内一期储泥池、办公管理用房均利旧。废除一期巴氏计量槽,统一从新建巴氏计量槽出水。根据环保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尾水就近排入涪江。3.1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规模2万m3/d,本次扩建规模为2万m3/d,扩建后总规模为4万m3/d。新建构(建)筑物分期列表如下:表3.1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分期表现状改建/扩容构(建)筑物一览表1粗格栅提升泵房设备扩容2万m3/d2高效沉淀池设备扩容2万m3/d3鼓风机房及配电间设备扩容2万m3/d4加氯加药间设备扩容2万m3/d5碳源投加间维持现状6污泥脱水间污泥料斗设备扩容2万m3/d7接触消毒池出水管改建至新建巴氏计量槽8絮凝剂投加间利旧9综合楼利旧10出水在线检测系统取样点改迁至新建巴氏计量槽11现状巴氏计量槽废除新建构(建)筑物一览表A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土建:1万m3/d;设备:1万m3/dB配水井土建:4万m3/d;设备:4万m3/dC改良A2/O土建:2万m3/d;设备:2万m3/dD矩形二沉池及污泥提升泵房土建:2万m3/d;设备:2万m3/dE接触消毒池土建:2万m3/d;设备:2万m3/dF巴氏计量槽土建:4万m3/d;设备:4万m3/dG碳源投加间土建:2万m3/d;设备:2万m3/dH二期配电间建筑面积:114.24m23.2设计进出水水质及污水处理程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规定,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处理后的尾水排放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汇总及处理程度见下表。表3.2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汇总表污染物进水浓度(mg/L)出水浓度(mg/L)去除率(%)BOD5150≤10≥93.33COD300≤50≥83.33SS260≤10≥96.2TN40≤15≥62.5NH3-N30≤5(8)≥83.3(73.3)TP4≤0.5≥87.5粪大肠菌群—≤1000个/L—设计变更情况施工图设计依据审批后的初步设计进行,工程规模、建设厂址、处理工艺、主要构筑物及设备选型均未作变更。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5.1工艺设计概况污水厂厂区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新建/(构)筑物包括: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1万m3/d)、配水井(4万m3/d)、改良A2O生化池(2万m3/d)、二沉池及污泥泵房(2万m3/d)、接触消毒池(2万m3/d)、巴氏计量槽(4万m3/d)、碳源投加间(2万m3/d)、二期配电间(114.24m2)。(2)扩建构筑物包括:现状粗格栅及提升泵房设备扩容(扩容2万m3/d)、现状高密度沉淀池设备扩容(扩容2万m3/d)、现状加氯加药间设备扩容(扩容2万m3/d)、现状鼓风机房设备扩容(扩容2万m3/d)、现状污泥脱水间污泥斗扩容(扩容2万m3/d);(3)利旧构筑物:一期储泥池、办公管理用房均利旧。其中原巴氏流量槽废除。本项目充分利用二期预留用地。二期尾水与一期尾水合并后排入到厂区东南侧河道,最终排入涪江。5.2设计水量污水厂总设计规模4.0×104m3/d,本次扩容规模为2.0×104m3/d,变化系数1.6。5.3设计污泥量本期污泥总量:367.6m³/d。其中剩余污泥量339.4m³/d,含水率99.3%;高效沉淀池排泥量:28.2m³/d,含水率97%。5.4污水处理构(建)筑物工艺设计5.4.1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设备扩容)现状粗格栅土建及设备规模满足4万m³/d,经复核现状粗格栅能够满足4万m³/d处理规模要求;一期提升泵站土建规模为4万m³/d,设备规模为2万m³/d,需要扩容2万m³/d。结合现场他看情况分析,厂区外污水共分2路,其中一部分直接由场外管网进入到细格栅,经流量资料复核,该部分平均流量约16800m³/d;剩余平均约23200m³/d的污水进入粗格栅提升泵站进行提升。本设计对原提升泵站设备进行改造,其中提升泵站分2路供水,其中至一期细格栅为13200m3/d;至二期新建细格栅平均流量为10000m3/d,变化系数取1.6。1)功能: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2)设计参数:厂区外直接进入一期细格栅设计流量:1120m3/h;提升泵站至一期细格栅设计流量:880m3/h;提升泵站至二期细格栅设计流量:666m3/h;3)主要工程内容:本设计仅对现状设备进行扩容,保留现状1台620m3/h,新增1台620m3/h,2台880m3/h潜污泵,废除原3台430m3/h潜污泵,每台泵设变频,详见设备、材料表。新增2台880m3/h潜污泵供一期现状细格栅,设变频,1用1备;利旧1台620m3/h、新增1台620m3/h潜污泵供二期新建细格栅,设变频,1用1备;5.4.2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新建)(1)细格栅1)功能:阻拦粗格栅未截留的悬浮物或漂浮物。2)设计参数:设计规模:细格栅设计规模以10000m3/d设计,细格栅分为两座,单座处理规模5000m3/d。设计尺寸:LxBxH=0.6mx0.5mx2.0m,安装倾角75°,栅条间隙5mm,栅前长度L1取1.0m,栅后长度L2取1.35m。进水管:DN400。过栅流速:0.75m/s。3)主要工程内容:回转式内径流格栅2套,间隙b=5mm,B=0.5m,功率N=1.1kw。无轴螺旋输送机1套,水平式,WL260,功率N=1.1kw。(2)旋流沉砂池设计1)功能: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污染物,如泥砂、煤渣等。2)设计参数:设计规模:旋流沉砂池以10000m3/d设计,分为两座,单座处理规模5000m3/d。设计尺寸:沉砂区直径取1.8m,储沙区直径取0.7m,沉砂区深度1.0m,超高0.5m,储砂区深度1.5m。参数校核:q=131[m3/(h.m2)]≤200[m3/(h.m2)],满足要求;水力停留时间:沉砂区体积V=2.9m3;停留时间HRT=31.6s。3)主要工程内容搅拌机2座,N=0.55~1.5kw,转速13-20r/min。砂水分离器,螺旋公称直径320,Q=12~20L/s,N=0.55kw。鼓风机及配套设备,风量2.8m3/min,气压58.8kPaN=4kw,一用一备,根据沉砂池设备选型。5.4.3配水井1)功能:均匀配水均衡地发挥各个处理构筑物运行能力,保证各处理构筑物有效的运行。2)设计参数:根据新版室外排水规范设计标准,厂区扩建后总规模为40000m3/d,旱季设计流量为2667m3/h,雨季设计流量考虑增加分流制下雨水截流量62.5m3/h,雨季设计流量为2729m3/h(校核流量)。本次设计一期改良氧化沟旱季设计流量为1250m3/h,一期调节池调节流量为229m3/h,二期改良AAO旱季设计流量为1250m3/h。至一期构筑物出水管管径DN700,至二期构筑物出水管管径DN700。3)运行机制:厂区污水经粗、细格栅及沉沙池处理后至配水井,再通过配水井及厂区内流量调控装置分别对一、二期生物处理系统进行流量调控,实现均匀配水。项目通过配水井及调节阀达到对一二期生物池及调节池的水量分配调控效果。当Q设≤2500m³/h时,配水井均匀配水;当水厂总进水量2500m³/d<Q设<2667m³/h时,通过流量调控,二期新建生化池处理水量为1250m³/h,一期生化池处理水量为1250m³/h,剩余229m³/h进入调节池,待高峰流量过后,再利用动力设施将调节池污水打入一期生化池进行处理。5.4.4改良A2/O生物池1)功能:利用厌氧、缺氧和好氧区的不同功能,以降解BOD5、COD和硝化、反硝化为主,进行生物脱氮除磷。2)设计参数设计规模:设计规模为20000m3/d,结合配水井的流量分配机制,旱季设计流量3.0万m3/d;设计水温:10℃。污泥浓度:MLSS=4.5g/L总停留时间:HRT=10.02h有效水深:6.0m预反应区停留时间:0.49h,单池有效容积611.2m3厌氧区停留时间:1.15h,单池有效容积1443m3缺氧区停留时间:2.8h,单池有效容积3500m3好氧区停留时间:5.58h,单池有效容积6976m3外回流率:100%内回流率:300%最大供气量:124m3/min气水比:7.1:13)主要工程内容生物池平面总尺寸103.44m*36.75m,池深7.32m。单格尺寸如下:生物选择区平面尺寸:有效面积99.38㎡,有效水深6.15m;厌氧区平面尺寸:有效面积236.6㎡,有效水深6.10m;缺氧区平面尺寸:有效面积578.5㎡,有效水深6.05m;好氧区平面尺寸:有效面积1162.7㎡,有效水深6.00m;选择区设有潜水搅拌器:N=2.5kW,Φ400,单池设2台;厌氧池内设有潜水推流器:N=3kW,Φ1800,单池设3台;缺氧池N=5.5kW,Φ1800,设3台,N=1.5kW,Φ1100,设1台;好氧池N=7.5kW,Φ2500,单池设4台。曝气器在标准状态下供氧能力,出气量为0.3kgO2/h·个,生化池需1400个微孔曝气器。好氧池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比取300%,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墙壁上安装3台混合液回流泵,以控制调节内回流比,回流泵参数为:Q=1250m3/h,H=0.8m,P=7.5kW。4)运行方式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水下推流器连续运转,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好氧池溶解氧通过调节鼓风机的送风量,控制在2.0mg/L左右。当溶解氧浓度变化超出范围时,首先由溶解氧测定仪发生信号,启动供气管上的电动调节阀,气量的变化使管网压力发生变化,然后由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鼓风机房的变频控制器,调节鼓风机转速,使供气管网压力回到最佳状态。5.4.5二沉池及污泥回流泵房(1)二沉池1)功能: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2)设计参数:设计规模:设计规模为20000m3/d,分为两座,单座处理规模1.0万m3/d。结合配水井的流量分配机制,旱季设计流量3.0万m3/d设计,表面负荷取1.4m3/(m2·h)。设计尺寸:LxBxH=49.0mx19.5mx5.35m,出水槽堰口负荷3.62L/(s.m),沉淀时间2h,澄清区高度3.0m,污泥区高度1.3m。进水管:DN800。出水管DN600。3)主要工程内容链条式刮泥机两套,B=6550mm,L=48m,N=0.37kw。撇渣装置2套,DN200,L=6980mm,N=0.84kw。(2)污泥回流泵房1)功能:回流活性污泥至生物处理池;提升剩余污泥至储泥池。2)设计参数:设计规模:20000m3/d设计,最大污泥回流比:100%,每日剩余污泥排放量400m3/d。设计尺寸:BXLXH=4.3mx8.4mx8.85m。污泥回流管:DN450。剩余污泥管:DN150。3)主要工程内容回流污泥泵2台,一用一备,Q=834m3/h,H=8,N=30kw。剩余污泥泵2台,一用一备,Q=20m3/h,H=14mN=1.5kw。5.4.6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系统主要为去除SS、TP,本系统是一个集快混、絮凝、斜管沉淀、污泥沉淀、污泥排放、污泥回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处理系统。高效沉淀池选址位于现状篮球场北侧,南侧预留滤池用地。高效沉淀池分2池,提标改造时土建按照4万m3/d的规模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规模2万m3/d,于一池内安装。本次设计仅在原构筑物基础上进行设备扩容,设备扩容规模为2万m3/d,构筑物结构不作调整。其中要求高效沉淀池设计进水水质(二级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要满足以下要求:SS≤20mg/L,TP≤1.0mg/L。1)功能:化学除磷、沉淀及污泥浓缩2)设备设计参数:现状中间提升泵房设计流量为1250m3/h,设2台Q=1250m3/h,H=5m,P=30kw潜污泵,一用一备。现状单格高效沉淀池工艺设计参数。机械搅拌池有效容积:45.8m3(平均时水力停留时间3.3min);中间反应池有效容积:33.93m3(平均时水力停留时间2.44min);快速混合反应池有效容积:145m3(平均时水力停留时间10.44min);推流区有效容积:64.4m3(平均时水力停留时间4.6min);澄清区有效沉淀面积91.8m3,平均时设计上升流速9.08m/h,最高时设计上升流速13.62m/h。污泥回流比为2~5%。3)本次主要工程内容:新增设备:提升泵房新增轴流泵一台变频泵,Q=1250m3/h,H=5m,P=30kw。运行方式,2用1备,原设备保留。高效沉淀池新增主要设备:电动圆形闸门2套,DN800H=5650mm平台至闸门中心6.00m。推进式搅拌器1套,P=4.0kW,68rpm。快速混合器1套,P=4.0kW,28rpm。刮泥机1套,D=11.5m,H=7000P=1.5kW,,0.02~0.1rpm。污泥泵2套,Q=65m3/h,H=21m,P≤7.5kW。手动闸阀4套,DN150,1.0MPa。高效沉淀池每天排放湿污泥量约28.2m3/d,含水率约99.3%。污泥输送至脱水车间进行脱水处理。5.4.7接触消毒池及巴氏计量槽1)功能:杀灭出厂水中的细菌和病毒。2)设计参数:设计流量:设计规模为20000m3/d,结合配水井的流量分配机制,旱季设计流量3.0万m3/d;设计接触时间:30min3)主要工程内容:设接触消毒池1座,平面尺寸为L×B=18.3×9.7,池深5.0m。主要设备:电动圆形闸门1台,DN800。巴氏计量槽1套。4)运行方式:为保证排污口唯一,考虑将一、二期消毒池的尾水统一计量,一、二期合建的巴氏槽设计规模为40000m3/d,旱季设计流量为64000m3/d。尺寸为L×B×H=18×2.22×3.0m。5.4.8碳源投加(新建)本工程投加碳源主要是为了生物池能够有足够的碳源进行生物脱氮,从理论上讲,C/N≥2.86就能进行脱氮,但一般认为,C/N≥4.0才能进行有效脱氮。本工程进水水质C/N=3.13,所以需要补充碳源。本工程以乙酸钠溶液作为碳源进行投加1)功能:为生物池投加碳源以满足生物脱氮的处理。2)设计参数:碳源投加按3万m3/d流量设计。每日乙酸钠溶液投加量为0.51m3/d,一周的用量为6.54m3。(实际运行时根据厂家提供复核碳源技术指标调整具体用量)(3)主要工程内容:碳源投加系统设在是室外整体基础L×B×H=7.7×3.55×0.3m;配置3台计量泵Q=100L/h;H=25m;P=1.1kw(两用一备;变频);复合碳源溶液塑料储存罐直径φ=3.0m,高度H=2.5m,容积为V=17.67m3。5.4.9尾水排放管(改造)管勘探明,现状出水管为DN500,经复核该管道管径过小,因此本次扩建对现状尾水管进行改造,管径扩大至DN1000。5.4.10加氯加药间及鼓风机房本次设计不对土建做更改,仅对现有PAM、PAM药罐容积,二氧化氯发生器数量复核。1)PAC投加:新增1个3.5tPAC储药罐;2)PAM投加:废除原4000LPAM投加装置,新增1台6000L投加装置。3)加氯:需废除原1台8kg/h,2台10kg/h二氧化氯发生器,新增3台20kg/h二氧化氯发生器,两用一备,新增1个2m3次氯酸钠储药罐。5.4.11鼓风机房鼓风机房只是针对设备进行更换,直接利用现状土建,但是需要新建二期配电房。1)功能:为好氧区充氧提供气源。2)设计参数:设计总供气量:98m3/min,气水比:7:1,供气压力:0.07MPa。3)主要工程内容:鼓风机房选用单机高速离心鼓风机,本次工程对现有1台小流量(Q=52.83m3/min)单级高速离心式鼓风机进行更换,新增3台鼓风机(100m3/min,风压7.5MPa,P=185Kw,两用一备),一二期曝气采用两根管道、两台设备独立曝气。三台鼓风机的通风管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用阀门控制出风方向,特殊工况下互为备用。鼓风机房内原有一台起重量为5t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便于设备安装和维修。4)运行方式:鼓风机运行方式:好氧池溶解氧通过调节鼓风机的送风量,控制在1.0~2.0mg/L左右。当溶解氧浓度变化超出范围时,首先由溶解氧测定仪发生信号,启动供气管上的电动调节阀,气量的变化使管网压力发生变化,然后由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鼓风机的进风叶片启动器,调节导向叶片的角度,使供气管网压力回到最佳状态,风机风量的调节范围100~45%。12、配电间现状一期配电间与鼓风机房合建,无法满足扩容需求,新建二期配电间,面积114m2。5.5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主要构筑物有储泥池及污泥脱水间。5.5.1储泥池(利旧)1)功能:污泥储池的功能是使浓缩池排出的污泥在污泥储池内进行充分的混合,使污泥浓度更加均匀以利于污泥脱水机的运行。本次设计不再新增储泥池。一、二期同时运行后污泥产量约为617m3/d,含水率为99.3%。2)设计参数与描述污泥储池共2座,一座有效容积70m3,平面尺寸为内径Φ5m,有效深度3.55m;一座直径7.5m贮泥池,有效容积为180m3。现状储泥池能够满足一二期同时运行2h的污泥存储量。5.5.2污泥脱水车间利用现有土建,脱水间内两台原有带式脱水机保留(带宽2m,处理量360kg(绝干泥)/h。N=2.2+3KW),两台原有进泥泵Q=9-40m3/h,P=0.3MPa,N=7.5KW。一台三腔加药装置Q=3000L/h,N=3×0.75+0.37KW。一台水平螺旋输送机,两台倾泻螺旋输送机L=4—6.4m,∅315,N=1.5—2.8KW。以上原有设备能满足污泥脱水系统的运行。但污泥料仓较小需更换。参数如下:1)功能:将剩余污泥和化学污泥进行脱水处理。2)设计参数:污泥脱水机机房设备按照设计规模40000m3/d设计。需浓缩污泥量:617m3/d,含水率99.3%。脱水后污泥量:21.62m3/d,含水率80%,由潼南区城管局负责运输到相关污泥处置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3)主要工程内容:污泥料仓一套有效容积为51.25m3,L×B×H=5×5×2.m:5.6公用工程由于该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因二期预留用地面积有限,且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同时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现状一期正常运行,因此存在较多地下管线的改迁问题,需对现状路面的开挖与修复。厂区内道路宽4m,和旧厂区相接部分道路宽4m。道路转弯半径为9m。道路面结构采用混凝土。因二期建设后无法形成消防环道,新建2处回车场(12mx12m)。厂区回用水用于污水厂工艺设备冲洗、溶药以及绿化,不用于污水厂厂外区域。污水排放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满足厂区回用水要求。厂区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厂区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汇入雨水管道。厂区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等经厂内污水管道收集后回到厂内进水提升泵房,经提升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5.7厂区设计高程本工程厂址地势较为平坦,现状地面标高约为245~249m,二期扩建用地地面标高再247~249之间。项目中新建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新建配水井、新建改良AAO生化池、新建矩形二沉池、新建接触消毒池、新建巴氏计量槽等构筑物皆位于二期扩建用地范围内,二期配电间建设于一期配电间附近,现状地面标高为248.3m。5.8尾水排放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最终排入涪江支流。本设计新建巴氏计量槽,一期、二期全部经新建巴氏计量槽排至原排放口,尾水管水量按总处理规模4万m3/d设计。5.9其余附属构筑物及材料5.9.1热浸锌钢格板(盖板)热浸锌钢格板(盖板)制作要求应按照YB/T4001.1-2007标准执行。热浸锌层应满足《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式》GB/T13912-2002相关要求。搁置槽深度不小于100mm,搁置槽内采用水泥砂浆二次找平及设置角钢,最终完成面应与现状地面齐平。5.9.2检查井(跌水井)(1)埋深<6米检查井采用C30混凝土现浇,大于6米采用深型检查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0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2)本工程统一采用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井座采用方形,井盖采用圆形,井盖应标注雨、污字样,并注明建成年代;爬梯均采用不锈钢材料。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3)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第5.4.11条: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本设计排水检查井采用防坠落网。井盖防坠落网由8个不锈钢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井口下10~15cm处的井筒内壁,防坠落网材质可选用聚乙烯塑料绳、高强工业丝、涤纶丝、维纶丝、锦纶丝等高强度且防腐蚀的材料,网体的网绳直径为8毫米,所有网绳由不小于3股单绳制成,单绳拉力大于1600N;网承重不低于300千克;网绳断裂拉力不低于3000N。5.9.3支墩及支吊架管径大于DN110的管道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转弯处,变管处,三通处和阀门处设置管道支墩,支墩应设计在产生推力的位置。支墩混凝土基础必须现场浇注在开挖的原状地基及槽坡上。支墩做法可参考10S505,支墩后背原状土体的最小厚度不小于5d且不小于2.0米。5.9.4雨水口做法采用图集《05S518-33》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平篦式双篦雨水口。厂区内管道工程6.1厂区内埋地钢管6.1.1设计荷载按《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要求取值。6.1.2管材要求管材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钢管管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Q235-B,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要求。连接方式为焊接。6.1.3管道设计本次设计工艺管线、污泥管线、空气管线采用钢管。工艺管线连接厂区工艺构筑物,主要规格为DN700~DN1000。污泥管线主要规格为DN150~DN450。空气管线规格为DN300。具体平面及高程布置详见工艺管线总图。6.1.4钢制管道制作应注意事项(1)管道的椭圆度不应超过0.01D(D为管直径),在管节安装的端部不得超过0.005D。(2)管道对接时中心偏差:DN≤1000mm时,应≤1.0mm。(3)对接管道的管接口应使内壁齐平,其管口错位允许偏差应小于0.2倍壁厚,且不大于2mm要求。(4)钢管的焊接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手工焊接焊条采用E43型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的相关规定;自动焊和半自动焊应采用与钢管管材相适应的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的相关规定。焊接质量等级:二级,焊接质量等级应符合国标《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5)所有钢管内外均需防腐处理,具体做法参见本说明第6节。6.1.5地质概况本工程地质情根据潼南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管槽开挖后,必须组织有关单位验槽,并由地质勘察单位对地质情况进行确认,当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1.6管道基础及地基处理管基持力层要求为稳定的未经扰动的老土层、基岩及压实回填的土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50Kpa。当管基持力层为松散填土、液化土层或淤泥等,且其深度不大于2.0m时,应将该土层全部清除,换填级配碎石土(碎石含量不小于40%),并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换填材料及施工要求应遵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1)执行。如该土层深度大于2.0m时,视施工时现场具体情况处理;当管基下为基岩时,应将基岩凿除0.3m,再做砂石管道基础;如施工时遇特殊地质段,则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共同协商,采取处理措施。管道基础采用180°人工土弧砂管基,人工土弧砂基础采用中粗砂铺设,管基材料要求应遵照CECS164:2004第6.3节要求执行,180°人工土弧砂管基详下图示意::

图6.1人工土弧砂基础6.1.7管道设计覆土深度本工程管道设计适用条件:覆土容重≤20KN/m3;管顶最小要求覆土深度为0.7米且不小于1.0D(D为管道直径),最大允许覆土深度为3.5米;地面堆载10KPa;当使用条件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通知设计院采取处理措施。表6.1钢管壁厚限制公称直径DN最小壁厚t(mm)公称直径DN最小壁厚t(mm)6008110010700101200128001014001290010150014100010钢管的公称压力主要为1.0MPa,具体详见工程量表。6.1.8沟槽开挖及回填注意事项(1)沟槽开挖基槽开挖前,应对拟开挖场地地下管网及其它构筑物的情况进行调查,以避免施工对其它市政设施及地下管道的破坏。基槽开挖应尽量与相邻建(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对现有建(构)筑物造成影响和破坏;必要时可进行托底处理。沟槽临时开挖边坡坡率根据现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3节的有关规定和地勘报告提供的临时坡率执行。如开挖深度较大,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将临时开挖边坡坡度适当放缓,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保证边坡稳定。施工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及沟槽排水;应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措施,使地下水降至沟槽以下0.5m,以防止水泡沟槽,槽底不得积水,并采取措施防止管道产生水平位移。在不稳定土层中应增设沟槽支撑。沟槽与地下管线及其它设施水平距离较近时应对沟槽支撑进行加强。在欠稳定边坡地带必须分段跳槽开挖,并做好基坑支护,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宽度的确定按GB50268-2008第4.3.2条的要求执行。沟槽的开挖和管线铺设与回填应一致,开槽后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开槽距离和亮槽时间尽量短。当管顶覆土厚度小于0.7m和大于3.5m,此部分管道应进行砼包管加固(需通知设计院进行复核确定)。包管大样详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包管加固示意图。(2)沟槽回填沟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及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沟槽回填。管道两侧采用中粗砂对称回填,高差不大于30cm,严禁大块石直接与管壁接触。管道回填的压实系数要求如下图示:图6.2沟槽回填压实系数当沟槽位于路基范围内,其回填土压实度标准按GB50268-2008第4.5节的要求执行。6.1.9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根据测量规范引出的控制点,其高程控制点必须满足管道设计坡度的精度要求。在控制点建立后,建议用多点高等级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测量,若测量中有与设计图不符之处,尽快会同测量部门、设计单位商榷解决。施工每一道工序完毕后,须经现场监理、项目监理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1.10施工及验收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_50184-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SY/T0407-20126.2埋地PE管及其它工程塑料管6.2.1材料要求、规格(1)厂区内雨、污水管道采用HDPE缠绕结构壁管B型管,管材采用热缩套连接或不锈钢卡箍柔性承插连接。埋深小于6.0m,环刚度SN≥8000N/m²;埋深在6.0~8.0m之间,环刚度SN≥10000N/m2;埋深在8.0~12.0m之间,环刚度SN≥12500N/m2。(2)厂区加药管(PAC、PFS)采用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连接方式采用粘接,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化工用硬质聚氯乙烯管》(GB/T4219—2015)的要求。敷设于400x400加药管沟之中,过接触采用DN400过街钢套管进行保护。(3)厂区给水管及回用水管采用PE管,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及《的要求。6.2.2管道基础高密度聚乙缠绕结构壁B型管、PE管采用砂垫层基础,PVC管布置于管沟。6.2.3管道连接高密度聚乙缠绕结构壁B型管采用L型承插电热熔双面连接方式。管道与金属管道或阀门连接,采用钢塑过渡接头连接或法兰连接。管道连接宜采用同牌号、材质的管材和管件。在寒冷气候(-5℃以下)和大风环境条件下进行连接操作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室外给水管接有消火栓时,消火栓应采用支管安装,消火栓支管为铸铁管。不得直接在塑料给水管上安装消火栓。6.2.4沟槽开挖、回填及管基(1)开挖沟槽开挖同第6.1.8节第1条。管道的地基应为无尖锐和无盐类的原土层,当不满足前述要求时,应铺垫细砂或细土。(2)回填回填土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表5.2和图5.4的规定执行:表6.2沟槽回填图的密实度要求图6.3沟槽回填土要求管道安装铺设完毕后,应尽快回填,回填的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最冷的时刻,回填土中不应有砾石或其它尖锐物体。回填一般应分层进行:在管道铺设的同时宜用中粗砂、最大粒径小于40mm级配砂砾或符合要求的原沟槽土回填管道的两肋,每次回填的高度为0.06~0.15m,人工捣实后再回填第二层,直至回填到管顶以上0.5m处。在回填过程中,管道下部与管底间空隙必须填实,防止出现空穴造成管道受力不均,引起管道变形而造成接口破坏。管道接口前后0.4m范围内不得回填,以便观察试压时是否漏水。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0.5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物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顶0.5m以上部分可回填原土并夯实,密实度按地面或路面要求。采用机械回填时,机械不得在管道上行驶。3、管基管道应采用180°(2α+30°=180°)土弧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或砂卵石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砾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层铺中粗砂或砂卵石,厚度不小于50mm。基础密实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对软土地基(包括松散填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或砂卵石基础层。6.2.5支墩管径dn≥110的给水管道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转弯处,改变管径处,三通弯头处和阀门处设置支墩,支墩应设置在产生推力的位置。支墩混凝土必须现场浇注在开挖的原状地基及槽坡上。支墩做法可参考02SS405-1页44~47,支墩后背原状土体的最小厚度不小于1.0m。6.2.6其它施工除应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外,尚应执行其它现行规范、标准、规程,国家规范、标准、规程无明确规定的,执行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施工技术手册、使用说明。厂区给水管水源为一二期厂区内给水管,由于其接口位置、水压流量等数据未有,因此实施前建议与一二期厂区运行和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给水部门同意后,开始实施。钢管防腐所有钢制构件、管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必须进行防腐处理:(1)直接埋入混凝土的钢管、铁件外表面仅需作表面除锈处理,不需涂刷防腐涂料。(2)管道外防腐:厂内埋地钢管外壁均需进行防腐,采用加强级防腐,具体做法如下:先涂底漆两道,外包玻璃丝布一道(支架取消一布),再外刷二道配套面漆,平均用量应大于0.8~0.9kg/m2,漆膜总厚度220~250μm。防腐涂料选用高分子防腐涂料。面漆颜色由建设单位自定。(3)管道内防腐:采用喷涂水泥砂浆法,涂衬厚度8~10mm。(4)主要管道的防腐应作漆膜厚度及绝缘检查。(5)防腐注意事项1)采用高分子系列防腐涂料防腐,衬涂前须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尘土、焊渣、氧化物、浮锈等附着物,再用砂轮除锈处理,质量达St3级,处理后,要求基层平整干燥无水迹。2)防腐施工中,必须等前一道涂漆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涂漆。3)为了保证焊缝处的漆膜厚度,涂刷时应先将焊缝部位涂刷两道,然后再全面涂刷防腐漆。4)涂刷后的表面应光洁,无流挂,无皱皮,无刷痕,无露底和开裂现象。涂层应均匀。5)每节管道两端各留100mm不衬涂,待安装完毕后,再按要求进行涂漆。6)管道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异物硬性摩擦,以避免损伤涂层,否则应修补至合格为止。7)在雨雪天和大气湿度在85%以上时,不得在露天涂刷防腐漆。8)在施工前,应要求供货方进行技术示范性的操作。色标和标识8.1管道色标本工程工艺管道应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CJ/T158-2002)进行色标设置。表8.1污水处理厂管道识别色管道名称颜色备注色卡污水宝绿色BG03污泥棕黄色YR06易采用识别符号雨水淡黄色Y06自来水淡绿色G02回用水天(酞)蓝色PB09易采用识别符号空气淡(酞)蓝色PB06氯气淡棕色YR01易采用识别符号加药淡玫瑰RP04臭气紫色P028.2安全标识(1)消防专用管道应按照GB13495的规定设置消防标识。(2)构筑物走道板、栏杆、扶梯应设置黄绿色间隔条纹。(3)安全标志按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设置。8.3交通标识污水厂区内应设置各项交通标识,由各运行单位提交交通组织运行方案后实施。设备安装(1)应用于本工程中的水泵、阀门、风机、吊车、电机及其他成套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设备技术参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2)由于设备招标进度落后于本施工图设计,部分设备的基础形式、预埋件、安装大样暂按一般设备形式设计,待设备订货后由供货商提供实际要求再进行补充修改。(3)所有阀门、水泵、电机、吊车、格栅等设备均应按照供货方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进行安装、调试、验收。(4)设备安装前应核对各专业(工艺、土建、电气)图纸,保证型号与尺寸准确无误。设备实际选用型号与设计采用型号不符时,应重新核对安装尺寸。(5)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以建筑结构设计为基准,对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件应采取措施进行设防。消防设计说明10.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10.2火灾危险性及建筑耐火等级表10-1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及建筑耐火等级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数量备注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戊类二级1座下部为盛水构筑物配水井戊类二级1座下部为盛水构筑物改良A2O生物池戊类二级1座下部为盛水构筑物二沉池及污泥泵房戊类二级1座下部为盛水构筑物接触消毒池戊类二级1座下部为盛水构筑物巴氏计量槽戊类二级1座下部为盛水构筑物配电间丁类二级1座10.3防火间距详见建筑施工总说明消防设计部分10.4安全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