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课稿一
一、《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
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
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
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又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民族奠定了基础,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
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
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
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二、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积累,但学生对少数民
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直观方法。
三、说教法
1.读图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读图方法
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对于地理原理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
讲解,予以突破。
2.自主探究合作。教材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观察思考、活动探究
训练、信息查询、阅读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
2.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
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
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少数民族
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分布特点。”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三大问题情景、两次
合作讨论来完成。
(-)导入
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导入,即,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有哪五个自治区呢?为什么要在
设置这些自治区呢?然后播放影片《爱我中华》,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激起他们急于
探求结果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
1、56个民族
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围绕我国各民族人口数量图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
下列问题:
(1)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55个少
数民族约占8%)
(2)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民族?通过读图,是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
表的基本技能。
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家乡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在讨论中、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完主要内容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课本活动题1:联系世界地理学过的知识
比较我国和日本、美国民族构成的异同?这样处理可使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结合现实生
活,增强了直观效果,还可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费料并展示资
料的能力.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无论大小,-律平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通过多媒体展示几
个民族的文字,是学生能够认识一些民族的文字的字样,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看了课本17页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分别反
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活动。再结合图片对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解说,这是蒙古族
集体舞,这是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这是瑶族长鼓舞,这是蒙古族的摔交,这是壮族人民
的传统民居。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让同
学们相互讨论然后补充说明。这样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地课堂气氛,大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
学中来,让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瑰宝,它们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
各民族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民族的分布
结合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图,先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最后
我做归纳总结,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梯度问题如下: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哪些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
(4)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这样处理的作用有二:一是突出重点,层层设问,各个击破,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二是突出
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可得知问题答案,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汉族遍布全国
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2)各少数民族组要分布在西南、
西北和东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分布;(3)内蒙、新疆、西藏、云
南、广西等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4)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
特点。
接下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9页的表格并设置问题组织学生抢答。问题如下:
(1)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什么民族?人口各为多少?
(2)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在哪里?
在抢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歌谛总结答案: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
人最少。
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通过阅读图表进行抢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培养阅读使
用地理图表、获取信息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渗透学法指导,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学
习我国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3.民族政策
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1.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是否
可以要求其它55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遵从汉族?然后我再总结出我国民
族政策的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民族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
间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得益于我国开放的民族政策。这样结合现实社会,了解民族政策,
学生容易理解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最终达到教学
目的。
(三)巩固练习
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本班级中哪些同学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祖籍在哪里?并请他们介绍自
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变化。
讨论:以“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
好处”为题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的自主活动和讨论达到巩固练习、拓展深化本节所学知识的目的。
(四)小结
为了回顾知识,强化记忆,我通过设置梯度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
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如下:
1.你学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
计
板书设
六、说
2%
族:9
r汉
藏
蒙、
家、
彝、土
维、
、苗、
、回
、满
壮族
):
(8%
民族
少数
构成J
民族的
(
)
民族
(56个
文化
族风俗
特的民
众〔独
多
集中
部最为
部和中
,以东
各地
全国
布在
族分
的"汉
民
散
相对分
族分布
少数民
分布Y
族民族的
聚居
居,小
大杂
点:
布特
、分
治,
域自
族区
行民
区实
的地
聚居
民族
少数
’在
T
政策
民族
治机关
设立自
I
III
FID
4-八
、」"=X?
=
mr
I
M、
4A
学
从而使
出,
加突
点更
,重难
分明
更加
,层次
清晰
更加
条理
知识
可使
设计
板书
式的
网络
这种
整。
加完
统更
加系
握更
的掌
知识
生对
二
说课稿
课稿
口》说
的人
《世界
二、
说教材
一、
作用
地位与
教材的
(-)
容。人
节的内
章第一
册第四
年级上
科书七
实验教
程标准
育课
务教
版义
人教
口》是
的人
《世界
生已经
论,学
个结
长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