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
实验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
2.知道假设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展长度的测量。
3.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假设何
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学重点】知道假设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展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
道假设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仪器和器材】
最小刻度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刻度尺各一支,木折尺、钢卷尺、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方法】
1.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生观
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形成具
体观念。
2.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观察重点:刻度尺的刻度情况;教师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正
确记录。
3.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刻度
或测量能到达的准确度。
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应根据测量
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本卷须知】
1.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度尺
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只能用眼睛估读,
因而是不准确的,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位。
2.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
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
线。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但也存在误差和错
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用停表测量时间
一、实验目的:
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二、实验器材:
机械停表一块(量程15min,分度值0.1s),实验用小车一辆,
挡板一块,斜面(长0.73m、10°角倾角)一个。
三、实验步骤:
1.观察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
工作。
2.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
3.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
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
4.读出并记录停表的读数为1.Iso
5.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
小车运动的时间为1.1s。
测量平均速度
1.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
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计时
演示教师准备一套并加小车
学生带滑轨的斜面,小球,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各
一个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
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
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假设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
体中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答复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
动时的平均速度。
观察
答复
1.实验介绍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所用
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秒表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线。练习使用秒表。
(3)介绍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实验结果讨论:
(1)将几组学生填写好的实验表格(投影片)展示出来,比照每
组数据,计算出的VI,V2,V3是否相等。
⑵物体作变速运动,在两段路中的速度分别是Vl,V2.有位同学
认为,这个物体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丫f1+丫2/2,空虚计算方法是
否正确说说你的意见。
完成实验
讨论
讨论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案
教学目标1.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根基上进展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
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尽管在小学已学
过温度计,这里仍需给予重视.实验特点
(1)本实验的操作技术并不难,但是从向杯内倒入开水到杯内水的
温度将至室温,水温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实验过程中测个环节的温度
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
(2)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
损坏仪器.教法建议1.实验的组织课前要编好实验小组,每组以
2〜3人为宜.如果仪器不够,可以考虑分批进展,要让每一个学生
都亲自参与,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有所提高.2.实验过程[1)
准备阶段.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温
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度值就是温度计上一个小格
代表的值.教师要把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本卷须知告诉学生,并作示
范.(2〕测温过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热开水的温度:教室
气温: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实测温度℃(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
度值)烫热温按如1图所示,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
将被测的热水随烧杯放在下面.不要用手拿着温度计观察读数,以免
读数时不准确,使误差偏大.接下来按教材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
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
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48页)上的步骤,先记录教室气温,
然后测出刚倒入杯内热水的温度,记录在上的表格上.每隔一分钟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至水温与教室的温度一样为止.由于学生生
活经历缺乏,估计温度和实测温度可能有较大差异.因此,本实验不
能提出具体的误差要求,也不要批评.要保证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
据.3.处理数据建设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单位
为min(分钟);纵轴为温度,单位为℃.按照记录描点,然后用平
滑的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记录下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教学设
计方案【课题】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重点、难点解析】用温
度计测开水的温度时,由于温度计开场时的示数与室温一样,温度计
中的液体(测温物质)要从开水中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增加,
当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到最高不再上升时(稍停片刻开场下降〕,就是
开水的温度。水的最低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下降时的温度,此时一,
与教室的温度一样。【教学过程】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示范测
温操作上课开场,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复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然后教师进展测水温的示范操作。例如:(1)以下测液体温度的
示意图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使用温度计还可能发
生什么错误[通过此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错误的有图A、图B、图C。图A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壁;
图B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底;图C玻璃泡未全部浸入液体;图D正确。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不能用温度计
做搅拌器搅拌液体。(2)指出读温度计示数的正确方法是以下情况
中的哪种情况正确方法是Bo2.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
验步骤:(1)测出教室的温度,记在表头上。(2)倒一杯热开水,
用温度计测出它的温度,记在表各中。(3〕让开水冷却到你的手指
可以插进去但还觉得烫的程度,估计这时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实际
测量。把这次及以后每次的估计值和实测值都记在表格里。继续让
水冷却,到手指伸进去觉得热的程度;到手指伸进区觉得不热的程度。
每次都事先估计水的温度,然后用温度计实际测量。把每次测量的温
度值计在表格里。热开水的温度:教室气温:
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实测温度℃(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
烫热温3.处理数据,分析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1)
横坐标轴每一格代表1分钟;纵坐标轴每一格根据教室的温度和开
水的温度选择适宜的标度。(2)把每一个时间对应的温度在坐标系
中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结论:
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温度【课题】体验物体的温度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或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方案与设计实验;进展实
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体验一些温度的感觉[常温),查阅低温的资料,查阅
高温的资料.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2、发现新问题.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展的汽
化现象。
【教学重点】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展的汽化现
象。
【教学难点】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展的汽化现
象。
【仪器和器材】
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
【器材】
试管2个(内径各约3.5厘米和1.5厘米,如果大试管过长可
截短一点),与大小试管相配的软木塞〔或橡皮塞)2个,烧杯(500
毫升),液体温度计(0〜100℃),纯秦粉(5克左右),角匙,接
近沸腾的热水(约350毫升),一小团疏松的细铜丝,其余除搅拌器、
冷水、滴管不用外同方案一。
【操作】
(1)将小塞子中心钻一孔插入温度计,再把温度计伸入小试管
下部预先放入的一小团细铜丝之中。用角匙向小试管内均匀地参加纯
蔡粉,直至蔡粉将细钢丝盖没。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它位于蔡粉柱
的中心偏下处,但不接触管底。
(2)如图3—18所示,将大塞子中心钻洞插入小试管,并通过
大塞子把小试管固定在大试管中,使两个试管各处的间隔尽可能均
等。再把大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使它不接触烧杯的壁和底,
而水面略高于小试管中蔡粉柱的顶面。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让水保持沸腾状态,同时使小试管
中的蔡粉不断得到加热。当温度计的示数到达约70℃时,每隔一分
钟或半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蔡的温度,直至蔡温升至85℃左右为止。
[4)停顿加热,取出小试管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让液态蔡在
空气中自然冷却,继续观察和记录秦的温度,直至温度降至70C左
右为止。
(5)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画出秦的熔化、凝固图象。由
此分析说明:晶体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
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但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
【教学反思】学生理解
水的沸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
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展的汽化现象。
2.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展的,这个温度叫沸点。
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教学重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展的汽化现象。
【教学难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仪器和器材】
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
【实验方法】
1.如图2.25—1所示,将水放在烧杯里(半杯即可〕加热,温
度计插入水中测水温。找一两位学生随时向全班报告温度。指出观察
重点是水和温度计。
2.教师边实验,边讲解,首先看到较小气泡出现在烧杯底部,
然后上升,指出这是由于玻璃上吸附空气和在水中溶有微量气体受热
别离所形成的。
少时,从杯底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这些泡里含有水蒸气,
但没有上升到水面就变小并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温不匀,杯底温度较
高,蒸汽泡可以形成,但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蒸汽又凝结成水了。
最后,加热到杯里水的各部都有气泡,而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继
续增大,这才是真正的沸腾现象。强调这时在液体外表和内部都在进
展剧烈的汽化。
由学生报出的温度是100C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再加一
会儿热,温度也不再上升,指出这个温度就叫沸点。
移开酒精灯,停顿加热,沸腾现象随即消失。说明维持沸腾是需
要热量的,这些热量不是升高水温,而是进展汽化,使物质状态发生
变化。
3.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目的和要求〃中的三条结论。
【本卷须知】
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场就使用热水。
2.如能使用半导体温度计,由电流表显示温度(或者用演示温
度计),可以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温度变化。
3.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
于气泡产生条件缺乏,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如在水中投入
少许碎瓦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
【教学反思】对于沸腾的实验生活中比照常见,因此实验特别成功,
个别同学出现错误原因是操作不正确,注意实验环节的强调。
光反射时的规律
【教学目标】总结光射到物体外表上发生反射的规律:
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学重点】总结光射到物体外表上发生反射的规律: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学难点】反射的规律:
【仪器和器材】
光的反射演示器,其构造如图2.3—1所示,M是一块平面
镜,镶在一块木板上,白色光屏E垂直固定在木板上,白色光屏F可
以绕垂直于镜面的ON轴转动,E、F屏上画有以。为圆心的圆弧,上
面标有刻度。
平行光源[J2501型光具盘的光源),低压电源〔J1201型)。
【实验方法】
1.调整光源的位置,使一束光沿平面E内任一直线A0射到
平面镜上的。点。绕ON轴转动平面F,寻求由。点反射的光线,只
有当平面F和平面E在同一平面内时,才能在F上见到反射光线,平
面F在其他位置时,F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得出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
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结论。
2.平面F和E处在同一平面时,观察到光的反射,从E、F屏上
读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值,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平面E内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重复步骤2。总结得
出反射定律。
4.先使平面F和E成任一夹角。转动光源的位置,在E平面内
看到反射光线。转动平面E找到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加深对
反射定律的理解。
【本卷须知】
1.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的空间关系是
一个难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设空间概念,直观地建设起
光的反射图象。
2.入射光线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光带,为了在光屏上显示出光传播的
路线,入射光带的轴线与光屏需成一个较小的角度。同样,反射光线
也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光带,因此,当平面E与F有较小的角度时,光
屏F上仍能有短的亮线。实验时要注意尽量减小光带的宽度,并且避
开这个较小角度的位置,以免造成混乱。
【教学反思】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有缺乏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重
点讲解。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目标】
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
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
等。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一样的蜡烛,木板一条(约60X15X4厘米)。
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
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
【实验方法】
1.按图2.5—1组装好仪器。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
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
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
边的蜡烛甲好似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
说明刚刚看到蜡烛甲好似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
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
甲完全重合。
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
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
镜面的距离相等。
【本卷须知】
1.为了使全班同学在各自座位上都能看到平板玻璃里的虚像,
平板玻璃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一些,宽度要足够大。如图2.5—2所示,
在NPS'Q范围内都能看到镜面里的虚像。它的范围与玻璃的宽度以
及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2.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
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外表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
3.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
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
4.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实验进展交流,教师对实验结果进展总结,加
深记忆。
光折射时的特点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和视频,能简单说出光的折射定义;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准确说出光的折射规律;3.通过实验和分
析实例,能清晰表述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会举例说出生
活中的折射现象。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2)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五、评价方式:以小组积分
形式进展评价六、学习方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
讨论、交流法、总结归纳法等七、实验器材:(1)学生实验:
一元硬币、盛水的容器、适量的水、碗、筷子、玻璃砖、激光灯等;
(2)演示实验:激光灯、光折射实验水槽;半圆形玻璃砖。八、
学习过程:新课引入:实验1):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变弯;实
验2):会在水中“上浮〃的硬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光折射现象
的存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就会
明白其中的道理了。1、光的折射:实验探究一:观看视频,
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和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传播情况。A.总结光
的折射定义:()B.光折射条件的讨论:①()种介
质或同种()介质②〔)射。C.如图1所示:请结合
反射定律,说出关于光的折射的几个名词: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
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角。
2稳固提升:例1、如图2所示,当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到空气中,
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判断介质、入射光线、九月开学季,
教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
师工作计...法线、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2、光的折射规律:实
验探究二: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演示:让光从空气射入半圆形的玻璃
破,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请大家分组实验,用长方体玻璃豉探究光
的折射规律。实验指导:1、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
置关系2、观察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如果光线垂直射向
水面,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会假设何呢4、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请你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稳固提升:
例2.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和水面夹角45°,则折射角
45°o(填“>"、"<"、”=〃)思考一:如果让光
逆着折射光线入射,光路会假设何呢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在光的
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思考二:如果有一束光从
水或玻璃斜射向空气中,光线将假设何偏折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
知,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法
线,折射角-----------入射角。3、光的折射应用举
例:请大家列举光的折射实例,并简单分析成像原因。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实例4):----------------------------------
稳固提升:例3.坐在游船上,从水面上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白云,
也可看清水中游动的鱼,前者属于光的现象,后者属于光
的现象。
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
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
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教学重点】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仪器和器材】
光具组,蜡烛。
光具组是专供初中进展光学实验的一种仪器。仪器如图2.6-1
所示,它包括3个三角形〔或圆形)底座、凸透镜、烛台、毛玻璃屏
及刻度尺。
【实验方法】
1.组装调整仪器
将各零件组装好。然后以凸透镜中心高度为基准,适当调整毛玻
璃屏和烛台火焰的高度,使它们的高度根本相等,并且利用三角底
座,把它们调在一条直线上。这个步骤称为“对光轴",这一步骤在
光学实验中是比照重要的,所以应特别重视。
2.实验
以凸透镜为基点,向烛台方向量出一倍焦距(即100毫米)、二
倍焦距(即200毫米)的距离并作出标志。将烛台放在距透镜大于
200毫米的位置上,移动毛玻璃屏,使毛玻璃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实
像。观察这个实像,看它比实物是大了还是小了,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测出像距(即毛玻璃屏距透镜的距离),它与焦距、二倍焦距有什么
关系(大于、小于或等于)
改变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按表2.6—1顺序进展实验。
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入表中。
像的性质像的位置
物距
正立或倒放大或缩虚像或实与物同侧与
U像距r
'/I
小像异侧
ii>2f
u=2f
f<u<2f
u=f
u<f
【本卷须知】
1.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光具座(J2507型或J2507—1型)和学生
电源〔J1202型或J1202—1型)代替光具组来完成这个实验。
2.在不具备遮光的条件下,用白屏代替毛玻璃屏实验,效果会
好一些。
3.移动烛台和毛玻璃屏时,要注意保持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为此,可以在基座的一侧划一条直线,让根基侧面贴着直线移动。
【思考题】
1.用普通相机照相时,镜头对准了景物后,为什么还要调整焦
距(俗称"调焦")这是在调整透镜焦距的大小吗
提示:这是为了调整透镜的位置,使景物的实像恰好落在底板上。
并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
1.照相机照出来的像,一般比实物小,这时景物到凸透镜的
距离应在什么范围提示:应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教学反思】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失误的地方进展交流,对实
验结果进展简单的评价。找出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知识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
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祛码(每
个祛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祛码组成)
比照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区别,观察量筒和量杯上标有的单位,它
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体积是多少
1.天平的使用
上节课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根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
于天平是比照精细的仪器,而且又较难掌握,因此本节课应把重点放
在指导学生进展标准操作上.
在天平调节前,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未经调节的天平是不平衡的,
称出的质量也不准确,因此必须事先将天平调平衡,在天平调节环节
中,边讲解、边示范、边对学生进展指导,在调节天平中应要求学生
按照以下顺序进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观察游码和
标尺,认识最小称量值,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3)观察天平初始
状态,确定调节螺母的移动方向;(4)进展调节,判断是否平衡,
再调节,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调节平衡就不能再移动位置,否则应重新调节,这个问
题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量筒,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题
(1)弄清量筒(杯)的单位,并找到它标在仪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测量时应把量筒(杯)放在水平台面上.
(4)观察时,液面如果是凹形的应以凹形液面底部为准,假设
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三、教具学具准备
托盘天平、祛码盒、烧杯、水、墨水瓶、木块、铁块、铝块、幻
灯片、投影仪、视频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认真观察天平(复习),认真观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体
观察,观察它们的构造,然后比照观察,观察它们构造的不同点,最
后细致观察,观察它们上面标有的单位,观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实验:测量固体的质量.
3.实验: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
4.讨论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5.讨论测一张邮票质量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例如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什么叫物体的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
2.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实到实验课主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
液体的质量.”
方案二:教师将一些邮票、丝线、大头针、食用油实物展示给学
生[也可展示图片),提问“假设何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一卷丝线的
质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一勺食用油的质量是多少"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练习天平的调节
(教师可将幻灯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视频,演示天平的调节.)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学生指明:放天平时,要合理安排
实验中各种仪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仪器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
实验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天平,否则需要重新调节.
指导学生观察游码、标尺,认识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码拨到零刻
线的位置.
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观察一下指针偏向哪边,确定螺母的调节
方向,再调节.
学生练习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
调节天平的操作完毕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在
调节天平过程中,假设指针偏向标尺右侧,就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端
旋动,假设指针偏向标尺左侧,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右侧旋动.
明确:所谓天平的平衡,就是调节横梁螺母观察天平指针的摆动
是否相对分度盘中间位置静止或等幅摆动.
2.实验: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提问: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哪个盘里祛码
应放在哪个盘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祛码
明确: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调节天平先让天平
平衡,而当在左盘里放入被测物体时又破坏了这个平衡,再通过加减
右盘中的祛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到达新的平衡的过程.此时右盘
中祛码的总质量数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
体的质量.
注意:放入被测物体后,使天平再次到达平衡的过程中只允许加
减祛码和移动游码,决不允许再旋动平衡螺母.
引导学生设计测固体质量的记录表格
学生测量开场,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实验时,要保护仪器,小心慎重地操作,认真进展测量,细
心真实地记录测量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实验: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
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时往往需要称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这时
就需要我们测出液体的体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
们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师利用实物介绍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让学生观察它
们的构造,并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同学说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一样点和不同点.
它们上边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数量的小刻度就有一个大刻度,上
边标着数值,最上边标有字母ml.教师讲解“ml表示毫升,1毫升
是1立方厘米”.
由学生归纳总结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
这时教师用投影仪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应
做成复合片,可以复合不同的液面,复合人观察时的视线〕,以强化
学生对量筒(杯)的认识.并请学生说出投影幕布上所显示的量筒、
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请同学们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观察液面形状,使用量筒测液体体
积时,应注意:
①液面的形状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要以凹形水面底部为准,视线要与凹形水
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如果量筒中装入水银,则液
面是凸起的,观察时应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
教师翻开投影仪,用复合片显示几个不同位置的液面,让学生练
习读数(包括凸形)
(2)测量液体的质量
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认识用减液法测一定体积的液体质量的
方法.具体步骤是
①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数应大于要求测的液体体积),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设它为国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到达要求的体积
值,比方100ml.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下的液体的质量
(3)引导学生设计用天平测液体质量的记录表格
学生开场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指导.
实验完毕后,要求学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实验器材整理好,并摆放整齐.
(三)总结、扩展
请同学们答复“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指出我们无法直接用天平
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但我们可以称出假设干张一样邮票的总质量,
用质量数除以张数就是一张邮票的质量.
介绍“累积法”.
学习长度测量时,测一张纸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测一张邮票的质量的
方法是一样的.虽然一个是测物体质量,一个是测长度,但思路一样,
都是用累积的方法.
提问“今天的实验中称的木块、铁块、铝块,体积大小是一样的,
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肢骨折护理查房
- 缩唇手术后护理常规
- 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诊断及措施
- 母爱的传承与传媒
- 压力性损伤的治疗和护理
- 品管圈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 中学生金融知识
- 围麻醉期的护理
- 中考数学复习第7章图形的变化第32课时对称课件
- 血浆置换中的护理
- 金坛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08不倒翁》课件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课件(项目级)
- 永辉超市门店SOP标准作业流程制度规定(五篇)
- 高边坡锚索试验孔基本试验报告
- 研读新课标“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与评价
- 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做好“双碳”工作心得体会
- 新版GMP变更控制详解
- 制糖蒸发工序操作
- 《中国书法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
- 《逻辑学》第五章-词项逻辑
- 头痛的国际分类(第三版)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