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

《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说明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二二年九月

广西地方标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2021年6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21年度广西交通

运输标准化项目计划的通知》(桂交科教发[2021]59号)批复,本项目通过2021

年度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项目立项;2021年10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

理局(桂市监函〔2021〕2199号文)审查批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列

入2021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21-2168。

二、标准制定背景、目的和意义

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我国明确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

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0月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广西作为首批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强国

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

交通方式衔接”的要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与该要求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明确提出“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的

覆盖范围”。2016年,交通部印发《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提出

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考核目标之一:设施

更完善,明确提出了“基本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或快速公共交通网络及公共汽电车

专用道网络”。

在国家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背景下,广西各地也大力推进公交系统

的规划建设,由于建设标准不统一,运营模式不同,效果存在差异化,本标准编

制目的是为广西区内各城市和地区修建公交系统,提供规划设计依据和技术参

考,弥补有关快速公交技术文件的空缺;为今后的建设工作提供指导,避免不合理

的建设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并提高道路网整体使用效率,提高服务水平;

体现“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充分发挥快速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各地市公交专用车道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广西设置有公交专用道的城市

包括南宁、柳州、桂林,北海、贵港等城市的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正在启动。目前

仅有柳州的公交专用车道设置率达到公交都市的考核目标(公交专用道是公交都

市的考核目标之一),南宁市2021年主城区公交专用道总里程为169.7km,公交

专用车道设置率仅18.12%。北海市公交专用道里程也仅有3.5公里,广西公交

专用车道规划设计仍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

二是系统设计思维不足,缺乏统筹考虑。由于缺乏相关设计标准,在设计的

过程中没有将专用道、停靠站、车辆、设施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对于新型智能交

通设施的设计与预留考虑不足,容易导致设计完成后,公交专用道系统使用不便,

降低乘客乘车意愿。

三是现有的国内规范难以适应广西的交通发展特点。虽然国内已经出台了一

些公交专用道的相关标准,但是广西的机动车道的结构与宽度与区外其他城市有

很大的不同点,一方面,广西各地市非机动车量大,如何处理非机动车与公交专

用道的关系,是现有标准难以解决的。另一方面,公交专用道的设置需要考虑交

通量,广西交通机非混合的特点决定了交通量与区外其他城市有较大区别,国内

及其他城市化的标准不一定适应广西的交通特点。

目前公安部2004年出台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GA/T507-2004),规定了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形式、公交站台的设置形式,内容

涵盖不够全面。国内部分省市已出台类似规范,如山东省出台了《公交专用车道

设置规范》(DB37/T3541-2019),规定了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原则、设置条件、

设置方法、标志标线以及其他设置要求;上海市出台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

(DG/TJ08-2172-2015)规定了公交专用道系统的交通调查与评价、公交专用道、

停靠车站、运营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北京市出台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

范》(DB11/T1163—2015),规定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原则、公交专用车道设置

条件、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形式及方法,公交专用车道相关设备;天津市出台了《公

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DB12/T1032-2021),规定了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原则、

设置条件、设置方法及相关设施。

综上所述,为提升全区公交分担率,促进公交优先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急需开展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广西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本项目将以国家、行

2

业、地方政策为基础,开展《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通过制定适应

广西交通特征的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要求,为区内各城市的公交专用车道规划设

计工作提供更详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区内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公交优先,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三、工作简况

(一)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广西地方标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交通职业

技术学院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写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

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相关人员配合。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勇、黄勇、孙志宇、王涛、何婷、林伟权、周旦、

刘江华、王灏、谢练、范文阳、黄琳、廉冠、刘芳、孙云燕、周长红、杨军、黄

海峰、赵红专、田晓、庄惠子、周薇、黄麒龙。

(二)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

1.组织分工

李文勇、黄勇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及组织协调工作;孙志宇、何婷负责整个

项目的技术指导;范文阳、刘芳负责大纲编制,王涛负责技术指导;林伟权负责

整个项目进度管理。

本标准的具体内容由范文阳、刘芳负责编写,庄惠子协助,其余参与人员根

据安排参与标准的编写。

2.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

本标准起草人员的前期研究工作分为资料调查与研究、工程案例及数据收集

检验、总结完善3个步骤进行:(1)收集、调查国内外及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国

家标准、地方标准等资料,归纳总结国内外及广西地区公交专用道设置相关标准、

规程及研究成果;(2)重点对广西各行政区内城市道路要素调查分析、对广西各

行政区内城市道路行程车速、公交客运量调查分析、对广西各行政区内城市道路

公交通行能力调查分析,调研和收集资料通过总结分析,确定公交专用道设置中

需要增加和强调的内容与范畴,获取相关数据资料;(3)对搜集到的公交专用道

3

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为下一步的规范研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撑。

3.标准编写及研讨

为确保本标准的编写工作有序开展,编写工作组在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的基

础上,于2021年12月完成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大纲和工作大

纲,并经内部评审讨论后,于2021年12月17日召开了大纲外部评审会,五位

专家对评审会针对大纲共提出了21条建议和意见。根据大纲评审专家的意见,

以修改完善后的大纲作为项目的工作指导,编写工作组开展了标准正式的编写工

作,并于2022年6月下旬完成了工作组讨论稿。2022年7月2日召开了工作组

讨论稿,对讨论稿进行了会审,根据会审意见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2022

年8月2日召开了征求意见初稿讨论会,五位专家提出了21条建议和意见,编

制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征求意见初稿进行了修改。

四、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编写

工作组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

及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标准相关规定进行。经过编写工作组成员讨论,确

定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本标准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标准研究成果以及广西区内南宁、柳州、桂林等

城市已有的公交专用道案例和数据等资料,结合国内及广西区内公交专用道的实

施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已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

建立了科学、实用、合理的广西区内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

2.承接性原则

本标准术语、符号、条文尽量与相应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内

容相一致,条文未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国际、行业和地

方标准兼容,未出现冲突,保证了一致性。标准技术内容中引用其他标准时,已

明确指出所引用标准的内容或名称,增强了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3.可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的起草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广西区公交专用道设置的应用现状,征求

4

了管理部门、公交公司、规划院、设计院等领域的专家意见,编写组在此基础上

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编制此标准。标准内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易于推广。

(二)标准主要内容

《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内容共分8章,包括前言。第1

章规定了标准的范围;第2章列出了本标准引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为公

交专用车道有关术语和符号;第4章为设置原则;第5章为设置条件;第6章为

设置方法;第7章为标志标线;第8章为其他设置要求。

五、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编写

工作组总结自治区内公交建设的经验,在国家规范及导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公

交规划、设置的经验教训,针对广西实际情况,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公共专

用道设置规范。为广西自治区内各城市和地区修建公交系统,提供规划设计依据

和技术参考,弥补有关公交技术文件的空缺。

(一)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为《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

(二)范围

公交车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效、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原则、设置条件、设置方法、标志标线以及其他

的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的公交专用道设计,公路可参照执

行,不适用于快速公交(BRT)专用道的设置。

(三)术语和符号

本规程涵盖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中包含的各种术语以及符号。包括公交专用

道、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公交专用出口车道、公交专用道时间以及公交专用道可

同行车型。

(四)设置原则

4.1公交专用道设置与轨道交通、快速公交设施相互协调发展合理衔接的原

则。

4.2公交专用道设置与公交客流相适应原则。公交专用道使用时间应按照公

交客流需求变化灵活设置,但相邻道路上的公交专用车道或公交优先车道使用时

5

间应尽量保持一致,公交专用道时间管理应弹性变化,使其与客流需求动态匹配。

4.3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以人文本的原则,适应公交优先发展的需求。广西

地区地形有别于其他省份,因此在设置公交专用道时应该结合各行政区内的具体

地形情况进行设置,同时公交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置原则,只有这样才

能更好的适应公交的优先发展需求。

4.4应符合城市公交专项规划、交通组织规划等要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目

的,主要是通过在道路资源划分上给与公交车优先权,以此提升公交车运送速度,

提高公交车的运行可靠性,以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实现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

4.5应符合网络化、多层次、高效、优先和安全的原则。公交专用道应成网

络布设,路与路之间尽可能连成网络,才能总体提高公交专用道运行效率。对于

在公交专用道网络中起到联通作用的道路,即便在客流需求上未达到设置条件要

求的情况下,为实现网络连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化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公交系统的高效性。

4.6应综合考虑道路及设施条件、客流需求、社会车辆干扰等因素,合理选

择公交专用道形式,同一条道路上的公交专用道,宜采用统一的车道形式。同一

个道路上的公交专用道应该尽可能的一致,这样能够很好的进行规划设置以及车

道。

4.7新建、改建与扩建道路应根据规划或道路通行条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并与公交停靠站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能够更好的做好规划设计,为以后交

通路网流量扩大,以及更好的满足公交优先的原则。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不仅仅

是针对现状道路,应该对于规划和新建道路,对于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有所前瞻性。

因此,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交专项规划等规划中定位为公交客运走

廊或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在规划红线划定和新建道路设计时应满足公交专用车

道布置要求。

(五)设置条件

5.1公交专用道选线应以公交客流需求为导向,城市客运走廊应布设公交专

用车道。一般分为高客流走廊、大客流走廊、中客流走廊以及普通客流走廊四种

层级。这里包含三种情况,一是现状道路上是公交客流走廊,公交客流量较大;二

是现状道路上是客流走廊,但是由于布线等其他原因,公交客流不大,但是道路

6

总体客流规模较大;三是规划道路,定位为客流走廊或者预计未来将发展成客流

走廊的道路。以上三种情况,当现状客流需求或预测客流需求达到设置条件的道

路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设置的条件包括路段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

条件等几种设置条件。可以包括应设置、宜设置和可设置几种情况。

5.2路段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

各城市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有所不同,专用道设置条件主要有车道数量、

公交断面客流量、公交断面车流量、公交客流占比、公交运行速度等。

从国内外现有规范来看:英、美、台湾标准较低为2000-3000人次/高峰小时、

50-60辆/车道/高峰小时,且不分应和宜;国内公安部现有标准较高,“应”的

标准为≥6000人次/高峰小时或≥150辆/车道/高峰小时,“宜”的标准为

≥4000人次高峰小时、且≥100辆/车道/高峰小时;建设部道路设计规范则降低

了标准,将“宜”的标准为≥90辆/车道/高峰小时、未提及客流要求;《上海市

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服务规范》从公交运营角度提出≥3000人次/高峰小时

60-90辆/车道/高峰小时;在编上海公交专用道设计规范“应”的标准为≥5000

人次/高峰小时或≥120辆/车道/高峰小时;“宜”的标准为≥3000人次/高峰小

时、或≥80辆/车道/高峰小时。因此从现有规定来看,设置区间为≥2000-6000

人次/高峰小时、≥50-150辆/车道/高峰小时中,值是≥3000-4000人次/高峰小

时、≥80-120辆/车道/高峰小时。

交通运输部编制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从优先发展公交、鼓励公交专

用道设置并且有一定效益的角度,推荐“应”的标准选用≥4000人次/高峰小

时、或≥90辆/车道/高峰小时,保证有需求的道路能够布置;“宜”的标准选用

≥2000人次/高峰小时、或≥60辆/车道/高峰小时,接近国外水平。

从已实施的公交专用道实际运行来看:上海张杨路、南昌八一大道、宁波环

城路、兰州敦煌路等多数公交线路密集的公交专用道的客流量多为5000-6000

人次/高峰小时,上海共和新路、昆明原北京路(路中式)、长沙五一大道等少量

公交专用道的高断面客流量甚至达到10000人次高峰小时;但同时,公交专用道

低断面、如上海西藏路部分路段,以及中等城市的公交专用道、如保定朝阳大街

等公交客流量约为2000-3000人次/高峰小时,同样出于鼓励和效益的双重考虑,

7

推荐“应”的标准适当提高,选用≥4000人次/高峰小时、或≥90辆/车道/高峰

小时,基本覆盖现有特大城市高断面公交专用道;“宜”的标准适当降低,选用

≥2000人次/高峰小时、或≥60辆/车道/高峰小时,基本覆盖现有大中城市多数

公交专用道、及特大城市低断面公交专用道。

从与BRT设置标准的关系来看,《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中将三

级服务水平定义为0.5-1.0万人次/高峰小时。从已实施的BRT实际运行来看,

常州通江路、杭州垠山东路、乌鲁木齐北京路、郑州文化路、大连华北路等大城

市多数BRT的客流量均为5000-6000人次高峰小时,银川、合肥、北京BRT的客

流量多在3000人次/高峰小时左右,甚至枣庄、连云港、绍兴等城市BRT客流量

仅600-1500人次/高峰小时。这些规定和实际运营情况,也说明公交客流≥5000

人次高峰小时可以考虑升级为中运量的BRT。因此“应”的标准推荐选用≥4000

人次/高峰小时,尽可能错开与BRT的服务空间过于重叠。

5.2.1城市道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根据公交专用道设置的道路设施条件在公交专用道施划后,社会车辆可使用

的道路资源必然减少,为保障社会车辆的运行,至少需要保留一条机动车道供社

会车辆使用,因此,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般来说不应小于2条车道,以单向

3车道及以上为宜。

a)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以上(含3车道),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

于3000人次/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60辆/小时;

b)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2000人次/

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50辆/小时。

5.2.2城市道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a)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以上(含3车道),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

于2000人次/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40辆/小时;

b)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2000人次/

小时且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40辆/小时。

5.2.3城市道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a)路段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1500人次/小时,或高峰单向断面公

交车流量不小于30辆/小时;

8

b)路段高峰公交运送速度小于15公里/小时,且公交客流量不小于通道客流

量的60%。此外,吴娇蓉等对公交专用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设定服务水

平的前提下,提出了不同形式公交专用道的公交通车辆通过能力。当公交运行速

度不低于15km/h,公交停靠站处有25%的途经公交车辆时,一条普通路侧公交专

用道的通行能力不宜超过125辆/h。

5.3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条件

5.3.1交叉口进口车道原则上设置不多于两条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5.3.2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车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公交专用进口

车道:

a)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单向直行进口道车道数≥2条,且高峰时段

交叉口直行公交车流量≥60辆/小时,应设置一条直行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b)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单向左转进口道车道数≥2条,且高峰时段

交叉口左转公交车流量≥50辆/小时,应设置一条左转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5.3.3交叉口进口车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两条公交专用进口车

道:

a)交叉口机动车进口车道数比路段车道数多2条以上(含2条),且路段设置

有公交专用车道;

b)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单向直行进口道车道数≥4条,且高峰时段

交叉口直行公交车流量≥150辆/小时,宜设置两条直行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c)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单向左转进口道车道数≥4条,且高峰时段

交叉口左转公交车流量≥120辆/小时,宜设置两条左转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d)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单向进口道车道数≥4条,其中直行进口道

车道数≥2条,高峰时段直行公交车流量≥60辆/小时,同时单向左转进口道车

道数≥2条,高峰时段左转公交车流量≥50辆/小时,宜设置一条直行公交专用

进口车道和一条左转公交专用进口车道。

5.4公交专用车道允许其他指定车辆通行时,应将其他指定车辆与公交车的

高峰小时客流量或车流量之和作为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

(六)设置方法

路侧式公交专用道,是将公交专用道设置在最外侧机动车车道上,适用于红

9

线较窄、沿线出入口较少的道路,包括外侧式和内侧式(路中式);外侧式公交

专用车道沿开口线、有机非隔离带、无机非隔离到三种情况;内侧式(路中式)

公交专用车道,其中分为中央分隔带和无中央分隔带两种。

6.1在路段上的设置方法

6.1.1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应设置在机动车行驶方向的最右侧车道,有机非隔离带

和无机非隔离带的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机非混行情景

下,公交站台区域非机动车行驶的交通冲突种类繁多且冲突严重性较高,骑行安

全性最低。非机动车流量和站台长度会显著影响机非标线隔离情景下非机动车的

行驶安全性。在机非物理隔离情景下,非机动车行驶安全性最高。由于广西地市

非机动车较多,为了减少公交车和非机动冲突,宜推荐有机非隔离带的外侧式公

交专用车道。公交专用车道沿线开口处应施划网状线。

6.1.2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

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应设置在机动车行驶方向的最左侧车道,适用

于对公交运行速度要求较高的路段。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道应结合车站设置

人行过街设施。当车站位于交叉口附近时,可利用人行过街横道线过街;当车站位

于路段时,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等立体过街设施。有中央分隔带和无中央分隔

带的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

6.2在交叉口的设置方法

6.2.1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方法

6.2.1.1外侧式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方法应符合如下要求:

a)交叉口禁止右转时,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应设在最右侧车道;

1)当无右转车流或设置右转车流专用相位时,公交专用进口道可直接设置至

停车线。

2)当有右转机动车流且流量不大时,公交专用进口道与右转进口道合用,将

公交专用进口道设置至停车线。

3)当右转车流较大时,公交专用车道可布设在右转车道左侧并直接设置至停

车线,可在渐变段设划网状线,允许右转车辆在渐变段跨越公交专用道进入右转

车道。

4)当公交左转车流较大时,可设置公交专用左转进口道。公交专用车道存在

10

左转公交车辆转弯需求时,宜设置公交待转区;

6.2.1.2内侧式(路中式)公交专用道进口车道设施方法应符合如下要求:

a)交叉口禁止左转时,公交专用车道进口车道应设置在最左侧车道。

1)无左转车流或左转车辆受专用信号灯控制时,公交专用车道设在最内侧车

道,且直接设置至停车线。

2)左转车辆不受专用信号灯控制且车流量较少时,公交专用进口道设置在次

内侧车道,且直接设置至停车线,可在渐变段设划网状线,允许左转车辆在渐变

段跨越公交专用道进入左转车道。

6.3停靠站

停靠车站的布置方式,按其设置的位置,分为沿人行道边缘、沿分隔带(机

动车与非机动车道间分隔带、公交专用道与社会机动车道间分隔带)及沿中央分

隔带设置三种;按几何形状又分为港湾式和非港湾式两类。人行道宽度确有剩余

时,可压缩人行道设置公交停靠站,人行道的剩余宽度应保证大于行人交通正常

通行所需的宽度,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50m,必要时可在停靠站局部范围内拓宽

道路红线。

当停靠站公交线路较多,站台长度大于60m时,应分开设站或采用深港湾式

公交停靠站。分开设站时,站牌间距应满足下游停靠站台长度加上25m长。

6.3.1新建道路的公交专用车道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改建道路的公交专用

车道宜采用港湾式停靠站,条件受限时可采用直线式停靠站。考虑到广西非机动

车较多的特点,尽量采用有隔离带的方式,以更好的确保交通安全。

6.3.2路侧式和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的直线式停靠站。

6.3.3停靠站台长度应根据线路数、停靠车辆数和客流量确定,宜为2—3个

停车位长度。一个停车位长度宜为15m,停车位的间距宜为2.5m。

6.3.4港湾式停靠站的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m,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2.75m;

直线式停靠站的车道宽度应与路段车道宽度相同。

6.3.5停靠站的候车站台宽度不应小于2m,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1.5m。

(七)标志标线

7.1公交专用道标志

7.1.1公交专用道应设置专用车道标志,表示该车道专供公交车辆行驶,全

11

线标志的设置应统一、连续、醒目。

7.1.2公交专用道标志应与公交专用车道标线配合使用,在起始点、交叉口

出口道及其他易引起误判的地方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标志,条件受限的地方或其

他小路口可酌情减少设置。

7.1.3公交专用道标志的版面上箭头应正对车道,箭头方向向下,标志无法

正对车道时,可以不标注箭头:有分时段规定时,应标注公交车辆专用时间段。

7.1.4在交叉口前应结合分道标志标识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公交专用进口车

道标志无法正对车道时,可不标注箭头或与车道行驶方向标志配合使用:分时段

的公交专用车道,采用车道行驶方向标志设置的,应在文字下方加以标注,标注

形式与地面标注时间的形式一致。

7.1.5路侧公交专用车道有右转社会车道时,以及路中公交专用车道有左转

社会车道时,应设有车道行驶方向标志,表明进口道的划分。

7.1.6社会车辆借道公交专用车道转向时,应在车道行驶方向标志中标注出

借道行驶。

7.1.7公交专用道标志或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应为蓝底、白图形,形状为圆形、

长方形或正方形,汉字及数字高、高宽比例、排列方式等应符合GB5768.2的相

关规定。

7.2公交专用道标线

7.2.1公交专用道线由黄色虚线及白色文字组成,黄色虚线的线段长和间隔

均为400cm,线宽为20cm或25cm,标写“文字为公交专用”;对分时段的公交专

用车道,应标注公交车辆专用时间段。

7.2.2公交专用道线每经过一个交叉口,应重复设置,路段距离较长可在中

间适当位置重复设置。当公交专用道与非机动车道临近设置,且无机非隔离带时,

应配合设置机非分界线。

7.2.3社会车辆跨越公交专用车道时,应在转向车辆最大排队长度上游设置

交织段,其长度宜不小干40m,在交织段施划网状线。

7.2.4公交停靠站标线包括非港湾式停靠站标线、浅港湾式停靠站标线和深

港湾式停靠站标线。

7.2.5汉字及数字高、高宽比例、排列方式等应符合GB5768.3的相关规定。

12

(八)其他设置要求

8.1路段上公交专用道宽度应不小于3.5m,因改建导致路幅限制时,应不小

于3.25m;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m,公交专用出口车道宽度应

不小于3.5m。

注:所列车道宽度不包括路缘石宽度。

8.2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沿线单位、小区开口间距宜大于80m。

8.3分隔设施

8.3.1公交专用道紧临非机动车道时,对公交车辆运营干扰严重路段宜采用

物理隔离,公交专用道与非机动车道临近设置,需设置机非分道线或物理隔离带。

应设置分隔设施可根据道路运营情况及道路条件选择分隔带、路缘石、栅栏、绿

化带等物理隔离设施。

8.3.2分隔设施应坚固耐用、便于安装、易于养护、颜色宜醒目,表面应设

置轮廓标或反光膜。

8.4交通信号

为减少公交车通过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延误,综合考虑公交专用道布设形式、

公交专用道内公交线路数、公交车交通量、公交车站距离交叉口距离、交叉口延

误对公交营运时间影响程度、线路客流量、交叉口道路和交通情况等因素,宜采

取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案,并设置相应装置,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给予优先通行。

公交优先信号应符合如下规定:

8.4.1信号控制交叉口宜采用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式。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应

减少对交叉口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影响,可选择主动信号优先控制或被动信号

优先控制。公交专用道内公交车车头时距小于30秒的,或采用主动优先信号控

制条件还未成熟的路段,宜采用被动优先信号控制。被动优先信号控制包括:绿

波、公交停车线提前、公交车提前放行等措施。

8.4.2采用公交车信号优先控制的交叉口,公交专用道应设置至交叉口进口

道停车线。可设置公交专用信号灯。公交专用信号灯可为显示公共汽车图案信号

灯,或者由机动车信号灯或方向指示信号灯与公交专用辅助标志配合设置。分时

段的公交专用道在非公交专用的时段,公交专用信号灯各单元均应不亮,公交专

用道内的车辆根据机动车信号灯或方向指示信号灯通行。

13

8.4.3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应满足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最小绿灯时

间和最大红灯时间的约束条件。

8.5监控设施

公交专用道运营管理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

8.5.1公交专用车道起点、停靠站以及其他重点监控位置应设置监控设施。

车站视频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应覆盖整个站台、车辆停靠区。监控系统应能显示

车辆实时监控信息、运营调度信息,且与视频图像应能自由切换。

8.5.2可通过公交车车载监控设施、路侧监控设施监督公交专用道内车辆运

营。公交专用车道监控设施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固定式监控设施和移动式监控设施均应与相关平台联网。可辅助编制运营计划,

并能对系统故障或其他紧急事件作出快速响应、报警,并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

8.5.3固定式监控设施应与公交专用车道标志、标线配合使用。固定式监控

设施的监控图像范围内应包括公交专用车道线、“公交专用”地面文字等内容,

并清晰可见,单独使用固定式监控设施时,设置间距宜小于1000m。

8.5.4移动式监控设施应安装在公交车上。

8.6乘客信息服务设施

8.6.1停靠站宜设置乘客信息服务设施,提供公交线路、票制、运营时间等

静态信息及公交车到达时间、天气状况等动态信息。车辆定位系统应包括车辆实

时定位,车辆位置、速度、运行状态等信息的采集,车辆进出场站的识别,为车

辆车门、站台安全等开闭提供安全定位信息。

8.6.2乘客信息服务设施应支持文字信息发布,宜支持图形、语音等其它信

息发布方式。

六、预期的作用和效益

(一)预期经济效益分析

本标准将填补我区在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地方标准的空白,是对现有国家标准

和其他地方标准进行的细化和补充,更加符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的可行

性。

1.经济效益

通过对《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可规范广西自治区公交专用车

14

道的设置,减少因设置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损失,间接提高了公交运营服务水平及

效率,减少公交运营成本,对公共交通行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效益

通过对《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减少因规划设置不合理造成交

通拥堵、出行不便等问题,可提升市民对城市满意度,具有社会效益。

3.环境效益

通过对《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规范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促

进公交不断蓬勃发展且合理的设置可实现较少公交车提供较高的服务,减少碳排

放,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

(二)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广西已迈入快速城市化和机

动化发展的阶段,交通出行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依据《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

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科学研究确定城市公

共交通模式,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

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

意见,广西各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标准的编制可指导广西自治区

规范公交系统建设,该规范更加符合地方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更高,对提升地方

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重大意义。

七、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1999年8

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第10号令)等相关法律规章。基本术语、符号按照国家

标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GB/T507-20004)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

(GB/T22484-2008)的规定及其它相关规范采用。本标准还借鉴、引用了以下国家、

行业标准,包括《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136-2010)、《城市公

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CJJ/T119-2008)、《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DB12/T

1032-2021)、《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DB11/T1163-2015)、《公交专用车道设

置规范》(DB37/T3541-201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等。

在上述国家规范、导则及地方规范基础上,不断的凝练总结自治区公交系统

的设置、建设经验,针对广西实际情况编制自治区地方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

15

结合广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特点,融入地方功能需求、编制符合广西特点的的地

方标准,使得本自治区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更全面系统、更先进,更为详细

和严密,更符合自治区快速公交系统发展和具体建设情况,实用性更强。

标准编制工作组承诺,本标准的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推荐

性标准,内容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

八、本标准的实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标准实施前,应开展足够的宣传贯彻活动,

使参与各方及早理解、掌握标准内容,做好技术准备、革新施工管控流程,积极

推广应用标准,及时反映标准适用情况和效果,为标准的后续修订工作积累经验

和支撑数据。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研制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广西地方标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标准编制组

2022年9月20日

16

目录

一、项目来源..................................................................................................................................1

二、标准制定背景、目的和意义...................................................................................................1

三、工作简况..................................................................................................................................3

(一)成立标准编制小组.......................................................................................................3

(二)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3

四、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4

(一)标准的编制原则...........................................................................................................4

(二)标准主要内容...............................................................................................................5

五、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5

(一)标准名称.......................................................................................................................5

(二)范围...............................................................................................................................5

(三)术语和符号...................................................................................................................5

(四)设置原则.......................................................................................................................5

(五)设置条件.......................................................................................................................6

(六)设置方法.......................................................................................................................9

(七)标志标线.....................................................................................................................11

(八)其他设置要求.............................................................................................................13

六、预期的作用和效益.................................................................................................................14

(一)预期经济效益分析.....................................................................................................14

(二)推广应用前景分析.....................................................................................................15

七、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15

八、本标准的实施建议.................................................................................................................16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6

I

广西地方标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2021年6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21年度广西交通

运输标准化项目计划的通知》(桂交科教发[2021]59号)批复,本项目通过2021

年度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项目立项;2021年10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

理局(桂市监函〔2021〕2199号文)审查批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列

入2021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21-2168。

二、标准制定背景、目的和意义

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我国明确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

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0月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广西作为首批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强国

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

交通方式衔接”的要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与该要求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明确提出“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的

覆盖范围”。2016年,交通部印发《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提出

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考核目标之一:设施

更完善,明确提出了“基本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或快速公共交通网络及公共汽电车

专用道网络”。

在国家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背景下,广西各地也大力推进公交系统

的规划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