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家废名在强调旧体诗与新诗的区分时说:“旧体诗因为形式是新的,怎么写都可以,都是诗;而新诗,因为形式是散文的,所以必需有一个诗意,再将文字组织串联起来。”那么,什么是诗意?按《现代汉语词典》的阐述,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其实,诗的表达,就是一种修辞技巧。《现代汉语大词典》又补充说明:“诗意,就是诗的内容和意境。”诗,说究竟,就是以修辞手段建构的诗意。中国古典诗歌有自己独到的诗意呈现方式,那就是对“情境”的强调。以情造境是古代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所谓“寓情于景”。学者朱良志说王维的诗歌短短几句,看似内容单调,实则是以情造出了一个“境”,比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都独自构成了一个个清静自足但内里蕴含生意的世界,是一个个完整又鲜活的“境”。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更是特别普遍的诗歌创作技巧。境,可以理解为古代常说的“景”,也可以理解为现代诗学中的“现场感”,即详细场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沉湎于安闲适意之境,心中满意溢于言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耶景耶,难以细分,情景皆哀,浓郁而深厚。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是不行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现代诗对情的理解,与古典诗歌有所不同,除了情感,还有心情。现代诗里的心情有时是有意渲染,夸大和铺张的,铺张到甚至遮天蔽日。心情不同于情感,心情更加个人化,是对当下现时的行为过程的详细体验。现代诗多侧重写心情,写个体心情的即时发散,渗透和扩散,因此修辞也呈现出个人独特性。比如,同是写现代人的孤寂之静,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写法是“世界上全部人迹罕至的安静,此刻都跑来跟我坐在了一起”,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则如此写,飞机在着陆时,“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安静”,很有现代感,突出飞机着陆时的轰鸣与人内心渴望回到平稳大地以求安心的对比……这些诗,都将各自感受到的心情渲染到极致,突出了一种深化骨髓的孤独。这是一种现代诗的诗意。无论是情感还是心情,都有情的要素与元素,“情境”这一概念完全可以借用于当代诗歌创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时空急速运转变更的时代,截取诗意和保存诗意更显必要。当代生活由于移动区域扩大,空间感和时间感都变更了,细微环节、详细场景,瞬间感受,都可以作为一个个情境单元,成为诗的主题和关照对象。以诗的方式保存情感,感受和意义,截取一个个“境”,以诗的方式做现实的切片,来储存一切,并使之恒久保留。诗的方式,就是修辞方式。(摘编自李少君《以修辞建构诗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诗歌以强调“情境”的方式呈现自己独到的诗意,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B.文中列举的陶渊明和杜甫的诗句,虽然情感意蕴不同,但都是借助造“境”来表达的。C.与古典诗歌对情的理解不同,现代诗侧重描写个人化的心情,甚至有时有意渲染、夸大和铺张。D.在时空快速变更的当下,截取和保存诗意显得更有必要。截取生活中不同的“境”,可用诗的方式储存现实,并使之永久保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作家废名强调旧体诗和新诗的区分开篇,引出下文对“诗意”的论述。B.文章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阐释“诗意”的概念,增加了文章的权威性。C.文章列举了两位外国诗人的作品,目的是呈现现代诗对孤独心情的极致渲染。D.文章中多处引用中外诗句,旁征博引,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论证的劝服力。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品是否有一个诗意,是否以诗意组织串联文字是旧体诗和新诗的区分。B.现代诗歌创作必需侧重个体心情的渲染甚至夸大,这样的作品才具有诗意。C.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与文中王夫之对“情景”关系的看法相近。D.“情境”概念可以借用于当代诗歌创作,使情感和心情具有了相通之处。【答案】1.A2.C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实力。A.“呈现自己独到的诗意”错误,由“中国古典诗歌有自己独到的诗意呈现方式,那就是对‘情境’的强调。以情造境是古代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所谓‘寓情于景’”可知,原文中“独到”修饰的是“方式”,不是“诗意”。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实力。C.“目的是呈现现代诗对孤独心情的极致渲染”错误,由“现代诗多侧重写心情,写个体心情的即时发散、渗透和扩散,因此修辞也呈现出个人独特性。比如,同是写现代人的孤寂之静,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所阿的写法……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可知,是为了论证“现代诗多侧重写心情,写个体心情的即时发散、渗透和扩散,因此修辞也呈现出个人独特性”。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看法的实力。A.“是否以诗意组织串联文字是旧体诗和新诗的区分”错误,原文是“作家废名在强调旧体诗与新诗的区分时说:旧体诗因为形式是新的,怎么写都可以,都是诗;而新诗,因为形式是散文的,所以必需有一个诗意,再将文字组织串联起来”。首先这是作家废名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观点;其次,二者的区分还体现在形式上。B.“必需侧重个体心情的渲染乃至夸大”表述肯定,原文是“现代诗里的心情有时是有意渲染、夸大和铺张的,铺张到甚至遮天蔽日”。D.“使情感和心情具有了相通之处”错误,原文是“心情不同于情感,心情更加个人化,是对当下现时的行为过程的详细体验”。故选C。(二)好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图1:2016-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季度同比)

【注】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扩散,国际环境错综困难,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国内经济复原的基础还不坚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冲突依旧凸显。下一步,要持续巩国“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气、守住“保”的底线,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数据加快增长成为一季度数据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超出市场预期。3月份当月餐饮收入首次高于2024年同期,表明餐饮业已经复原到疫情前水平。谈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的稳定复苏,刘爱华表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压力仍旧比较大,对居民消费信念仍有肯定影响。要接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城乡流通体系,为消费创建更加有利条件,同时稳就业、增收入,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摘编自《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新华社”2024年4月17日)材料三:从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复原的势头不断巩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快速成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2.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9%,两年平均增长9.7%。从产品产量上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1倍、1.1倍、73.6%,两年平均增速都超过两位数。“生产不只是复原到疫情之前的状态,而且在向高技术这个方向去集中。”国泰君安证券探讨所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一季度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整体经济形势是特别不错的,另一方面呈现出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相对于去年中国经济复原较大程度受到政策的支撑,今年以来这种复原的内生动力在改善。”中国国际经济沟通中心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一鸣表示,“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在向潜在的增长水平回来。”(摘编自《一季度中国经济“开门红”》,“光明网”2024年4月19日)材料四:英国广播公司称,18.3%的超高增速呈现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即便对于高速增长30年的中国经济而言,这个数字也高得异乎寻常。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增长最快的五年是从2003年到2007年,维持在10%到14.5%之间,连续五年增速维持在两位数。增速最高的纪录则是1984年的15.19%。路透社分析说,从两年平均看,中国仍达到5%的GDP增速,单月工业、投资、消费持续了复原势头,显示中国经济已摆脱疫情影响,步入正轨。“一年前,为限制疫情扩散,整个国家的城市关闭,航班停飞,高速马路被封,如今,人们在家工作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的呼唤,全球对中国制造的电脑屏幕和嬉戏机的需求正在飙升。”《纽约时报》称,中国的增长数据“令人瞠目”,它既反映了中国去年第一季度的过去,也反映了如今的状况。英国《金融时报》16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中国部负责人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的话说,即使考虑到与去年较低基数比较的“幻觉效应”,一季度数据也“清晰证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动力”。据《华盛顿邮报》报告,经济学家们预料,美国经济今年也将复原到疫前水平,但速度要比中国慢,而欧洲、日本等很难在今年实现全面复原。(摘编自《中国GDP增速”令人瞠目”》,《环球日报》2024年4月17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6-202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稳定在6%及以上,但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骤降,这与疫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B.200年的后三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呈正增长态势,稳中有升,能看出我国在这期间虽然仍面临疫情防控压力,但经济正稳步复原。C.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3%的增速建立在2024年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要冷静看待这一数据,不行盲目乐观。D.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从2003到2007年,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两位数,但并未突破1984年15.19%的增速纪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的稳定复苏,就要接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同时稳就业、增收入,为消费创建良好条件。B.202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去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高,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倍速增长。C.2024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3%的同比增长率向世界证明白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动力,令多家外媒惊羡。D.经济学家们预料,疫情后美国经济的复原速度要慢于中国,其根本缘由是美国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要小于中国,内生动力不足。6.请结合材料,概述我国2024全年经济的总体态势向好的表现与面临的挑战。【答案】4.A5.D6.表现:①消费数据加快增长,消费市场肯定程度上稳定复苏。②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生产向高技术方向集中。③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复原。挑战:①全球疫情仍在扩散,疫情防控压力仍旧比较大,对居民消费信念有肯定影响。②国际环境错综困难,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③国内经济复原基础不坚固,结构性冲突依旧凸显。【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实力。A.“但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骤降”错误。结合材料一的图标一内容“2016-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分析,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没有下降。只是“比上年增长”速度下降了。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文中信息的实力。D.“其根本缘由是美国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要小于中国,内生动力不足”错误。结合“据《华盛顿邮报》报告,经济学家们预料,美国经济今年也将复原到疫前水平,但速度要比中国慢,而欧洲、日本等很难在今年实现全面复原”分析,原文只是说“经济学家们预料,美国经济今年也将复原到疫前水平,但速度要比中国慢”。“其根本缘由是美国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要小于中国,内生动力不足”于文无据。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实力。表现:结合“消费数据加快增长成为一季度数据一大亮点”“3月份当月餐饮收入首次高于2024年同期,表明餐饮业已经复原到疫情前水平”“谈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的稳定复苏……为消费创建更加有利条件,同时稳就业、增收入,落实落细相关政策”等分析,消费数据加快增长,消费市场肯定程度上稳定复苏。结合“一季度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整体经济形势是特别不错的,另一方面呈现出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从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复原的势头不断巩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快速成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2.3%”等分析,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生产向高技术方向集中。结合“相对于去年中国经济复原较大程度受到政策的支撑,今年以来这种复原的内生动力在改善”分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复原。挑战:结合“刘爱华表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压力仍旧比较大,对居民消费信念仍有肯定影响”分析,全球疫情仍在扩散,疫情防控压力仍旧比较大,对居民消费信念有肯定影响。结合“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扩散,国际环境错综困难,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分析,国际环境错综困难,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结合“国内经济复原的基础还不坚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冲突依旧凸显”分析,国内经济复原基础不坚固,结构性冲突依旧凸显。(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选择张爱国客栈的门被轻轻地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儿。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安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感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别,我姓范,叫我老范。我还叫你张老板。”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不,不……”“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所以你更得收下。”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没方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胆怯 。“铃”,铃声特别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铃,铃”,我爷爷马上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直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留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他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爷爷紧捂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摄脚走上三楼最西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藏的小钉子。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房内暖和如春。魏鸣之倚在大床上,手里捧着烟枪,烟枪换了,周身镶嵌着红蓝宝石。“子林兄,外面如何?客栈里如何?有无异样?”魏鸣之吐一口烟圈。“没,没……”我爷爷知道魏鸣之的厉害,愈发惊惶。“咔!”魏鸣之一只手接着捏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膛,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耍心眼儿。”我爷爷反而安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越是紧急时刻越表现得安静。“鸣之兄,哦,长官,我可以请你离开这儿吗?这是我的客栈,你入住经过我同意了吗?按你们的法律,我有权这么做。”魏鸣之手腕一闪,手枪不见了,坐起,向我爷爷微微一抱拳:“子林兄勿当真,兄弟不过开个玩笑。子林兄,并非兄弟信不过你,实在是兄弟重任在身,不行有丝毫差错。不瞒子林兄,不出三日,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明白,鸣之兄一到,我就知道事关重大。我也明白,鸣之兄一出手,局势就会逆转。”我爷爷淡淡地说。“张子林,不是你,我早已死于日本人之手,故而你也是抗日英雄。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敢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复原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遗忘你。”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晰,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一场针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日本人占据的青沙城,与敌人绽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急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最终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静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摘自《小小说月刊》,2024年第7期,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处用极简练的文字对环境进行了描写,在交代当时的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同时,又营造了惊惶的氛围,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B.老范坚持将两块大洋摁到“我爷爷”的手掌心,他希望“我爷爷”能收下这些钱,与后文希望“我爷爷”为他保密用意相同。C.文章没有干脆描写战火纷飞的斗争场面,而是写“我爷爷”见老范和魏鸣之的场景并分开叙事,表面看似安静,实则暗流涌动。D.小说正文结尾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用补记的形式明确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与前文相互印证,突出了小说的主题。8.小说的标题“选择”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9.文中“我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答案】7.B8.(1)“我爷爷”面对城外与城内双方来者,最终选择站在以老范为代表的解放军一方。(2)解放军选择暗中布局,没有发动干脆斗争,从而爱护青沙城,爱护了传统文化。(3)在私人感情与家国选择上,应当抛弃私人感情,而以家国为第一选择。(4)在人生前进方向中,须要慎重,做出正确选择,不要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9.(1)“我爷爷”做事当心谨慎,警觉性高。有人敲门时,爷爷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在客栈里的活动都是轻手轻脚的;奇妙设计铃铛与魏鸣之联络。(2)淳朴和善。听到“从城外来”,就让人进来了,而且还不准备要房费,还想要送开水给老范泡脚等。(3)临危不惧,镇静自若。面对魏鸣之的持枪恐吓,能够冷静从容应对。(4)正直,坚持正义。在面对选择时,选择民族大义,不为金钱所动,替老范保密并帮助解放军挫败阴谋。【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实力。B.“与后文希望‘我爷爷’为他保密用意相同”错误。由“‘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可知,老范给两块大洋是不免费住店,体现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的纪律。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实力。小说标题为“选择”,在整篇小说中所面临的选择有很多。一个是帮不帮老范的“选择”,从“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胆怯 ”和“我爷爷最终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可知,“我爷爷”面对城外与城内双方来者,最终选择站在以老范为代表的解放军一方。二是解放军是否选择干脆攻城,从“没方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可知,解放军选择暗中布局,没有发动干脆斗争,从而爱护青沙城,爱护了传统文化。三是私人感情和国家感情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从“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可知,“我爷爷”在私人感情与家国选择上,拋弃了私人感情,而以家国为第一选择。四是是否把魏鸣之的消息告知老范的“选择”,从“‘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最终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可知,“我爷爷”在人生前进方向中,他抛弃私人感情,而以家国为第一选择做出正确选择,没有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实力。结合“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我爷爷紧搭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摄脚走上三楼最西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藏的小钉子”等分析,有人敲门时,爷爷的警觉反应;在客栈里的活动都是蹑手蹑脚、轻静静的。写出了“我爷爷”的当心谨慎。如结合“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留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分析,奇妙设计铃铛与魏鸣之联络,写出了爷爷警觉性高。结合“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等分析,爷爷听到“城外”就懂来者的身份了,但是还是拉开了门;并且知道老范他们的不简洁,不收房费;还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等。这些都写出了“我爷爷”的和善淳朴。结合“我爷爷反而安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越是紧急时刻越表现得安静”“我爷爷淡淡地说”等分析,面对魏鸣之的持枪威逼恐吓,爷爷反而表现的越安静,后来爷爷和魏鸣之的对话,写出了爷爷的镇静冷静。结合“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复原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遗忘你’”“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目本人占据的青沙城,与敌人绽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急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等分析,通过爷爷的心理告白分析,爷爷不为金钱所动,抛弃私人感情,做出正确选择,以家国为第一选择,没有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昆阳之战三月,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王莽乃遣司空王邑驰传,与司徒王寻发兵平定山东。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号百万,余在道者,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诸将见寻、邑兵盛,皆反走入昆阳,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刘秀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昆阳即拔,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秀复为图画成败,诸将皆曰:“诺。”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秀使王凤与廷尉,大将军王常守昆阳,夜与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时莽兵到城下者且十万,秀等几不得出。寻、邑纵兵围昆阳,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钲鼓之声闻数十里。或为地道、冲輣[注]撞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六月己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易之,自将万余人行陈,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不敢擅相救。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尽获其军实辎重不行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于是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用汉年号,以待诏命。(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有删改)【注】冲輣(chōngpéng):冲车和楼车,亦泛指战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尽获其军实/辎重不行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B.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尽获其军实辎重/不行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C.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尽获其军实辎重/不行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D.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尽获其军实/辎重不行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驰传,指驾驭驿站车马快速行驶。“传”是设于驿站的房舍,也指驿站中所备的马车。B.钲鼓,指钲和鼓,是我国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C.己卯朔,指古代干支月相兼用的纪日方法,其中“朔”是农历每月的最终一天。D.海内,指国境之内,即全国。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临东、南,西,北海,故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凤和刘秀等将领率领汉军攻克了昆阳及旁边的定陵、郾城等,王莽得知这个消息后,便派司空王邑火速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前去平定。B.面对王邑统领的大军川流不息地到来,城里的汉军将领惊惶担心,想分散逃跑保命;刘秀给他们剖析形势,最终达成保卫昆阳的共识。C.当时来到昆阳城下的王莽军队近十万,把昆阳包围了几十重,刘秀带领十三人骑马冲出重围,到定陵、郾城,调发各营军队援救昆阳。D.刘秀率军冲向敌军斩杀几十人,将领们受到鼓舞都以一当百地冲向敌人;王寻因轻敌而被杀,城里的军队也冲杀出来,敌军最终崩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2)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答案】10.B11.C12.D13.(1)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动身,亲自带领步卒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2)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趁着有利的形势冲杀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实力。本句意为: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相互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汉军获得王莽军抛下的全部军用物资,不行胜计,接连几个月都运不完,余下的被烧掉。“大溃”是“莽兵”的谓语,“走者”是“相腾践”的主语,二者之间应当断开,解除AC。“百余里”是一百多里,中间不应断开;“尽获其军实辎重”的主语是汉军,被省略了,应在其前断开,解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实力。C.“‘朔’是农历每月的最终一天”错误,“朔”是农历每月初一,“晦”才是农历每月最终一天。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原文内容的实力。D.“刘秀率军冲向敌军斩杀几十人,将领们受到鼓舞都以一当百地冲向敌人”有误,原文“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可见,斩首几十人后,将领们只是恳求帮助,在刘秀再次进军而王寻王邑撤退,斩首百千接连成功后,诸将方才“以一当百”。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实力。得分点:(1)“俱”,一起,共同;“自将”,亲自率领;“去”,距离;“陈”,同“阵”,列阵,布阵。(2)“复”,又,再次;“却”,退却,撤退;“乘”,趁着。参考译文:(汉淮阳王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三月,王凤和太常偏将军刘秀等率领汉军攻掠昆阳、定陵、郾等城,都很快攻下。王莽派遣司空王邑乘坐驿传车急速动身,和司徒王寻一起发兵去平定崤山以东地区。从各州郡选派精锐的士兵,由州郡的长官亲自带领,依据约定日期会集起来的有四十三万人,号称百万;其余的没按时赶到,还在路上,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起义军的将领们看到王寻、王邑兵多势众,都往回跑,进入昆阳城,惊惶担心,担忧妻子儿女,想从这里分散而到其他城邑去。刘秀对他们说:“现在城内兵、粮既少,而城外敌军又强大,合力反抗敌军,或许可以立功;假如力气分散,势必不能一一保全。假如昆阳被敌军占据,只要一天的工夫,我军各部也就都完了。现在怎么能不同结一心,共举大业,反而想要守着妻子财物呢?”刘秀又给将领们分析了一番成败因素,将领们都说:“遵命”。这时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刘秀让王凤和廷尉大将军王常保卫昆阳,自己夜里同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人骑马从昆阳城南门出城,到外面去征集士兵。当时到昆阳城下的王莽军将近十万,刘秀等人几乎不能出战。王寻、王邑纵兵包围昆阳,于是把昆阳城牢牢地包围了几十重,排列了上百个阵营,擂击战鼓的声音响彻几十里。有的还挖掘地道,战车撞城;积聚很多弓弩同时向城内乱射,箭下如雨,城内的人为了躲避飞矢,背着门板出外打水。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六月己卯朔,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动身,亲自带领步卒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前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亲自斩杀了几十人。将领们兴奋地说:“刘将军平常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 ,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惊奇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帮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冲杀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接着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和敢死队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将营垒。王寻、王邑轻视汉军,亲自带领一万余人巡行军阵,戒令各营都按兵不动,单独迎上来同汉军交战,不利,大部队又不敢擅自相救;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于是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此时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相互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汉军获得王莽军抛下的全部军用物资,不行胜计,接连几个月都运不完,余下的被烧掉。于是海内豪杰一样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用更始年号,等待更始皇帝的诏命。(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松声(节选)白居易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①。【注】翛(xiāo)然:形容逍遥自由、逍遥自由的样子。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点明松声的由来:微风自西南而来,拂动松树枝叶而形成松声。B.诗歌用词精确传神,如“飒飒”“泠泠”两个叠词摹写生动,琅琅上口。C.由“寒山”“秋琴”“竟夕”可以推知,本诗吟咏的是秋天雨夜的松声。D.诗歌题为“松声”,但是通篇不见“声”字,却又无一处不是写“声”。15.本诗是如何描写松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一二句写微风潜入枝叶,为写松声蓄势。三四句运用比方,将松声比作寒山飒飒的雨声、秋琴泠泠的弦声,以声写声,突出了松声的悦耳多变。②后四句运用衬托,借自己倾听松声后洗净炎暑、消退昏烦以至整夜不眠、心身翛然的感受,从侧面衬托松声的奇妙怡人。【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实力。C.“本诗吟咏的是秋天雨夜的松声”不正确,本诗吟咏的是夏夜的松声。“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是用来比方松声的,并非实景;“炎暑”才是实写。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实力。诗歌首联并没有干脆写松声,而是写到来自西南的微风潜入松树的枝叶间,正是因为有了风,才有了松声,所以首联是为写松声蓄势。颔联所写之景并非实景,而是将松声比作寒山飒飒的雨声、秋琴泠泠的弦声,运用了比方的手法,以声写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松声的悦耳多变。后四句写到,听到松声后洗净了夏季的炎暑,然后又消退了昏烦,以至于整夜不眠,身心翛然,这里面通过作者自己听松声后的感受来写松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衬托松声的奇妙怡人。(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超群、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答案】①.东船西舫悄无言②.唯见江心秋月白③.位卑则足羞④.官盛则近谀⑤.寄蜉蝣于天地⑥.渺沧海之一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实力。考生要留意下列字词的书写:“舫”“唯”“卑”“谀”“蜉蝣”“沧”“粟”。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是人类要做到敬重自然,敬畏自然。在自然界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______,与生态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困难的相互关系。在生物圈中,微生物遍布一切生物群落,并在生物群落中作为分解者担当疏导物质循环的关键性作用。一旦生物群落中缺乏微生物对物质的分解处理,将致使有机质相互叠加积累,______抑制生物群落自身的生存发展。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一旦供应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条件,即可降解一切有机物。因此,人类持续探究通过培植相应的微生物,来净化海洋,淡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的方法。可见,微生物在爱护环境与净化被污染的生态系统方面起到了______的作用。微生物技术在应用于生态治理时,(),使微生物资源得以______利用,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供应助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休戚相关进而独一无二安妥B.休戚相关进而不行替代妥当C.休戚相关从而不行替代妥当D.休戚相关从而独一无二安妥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一旦具备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条件,即可降解一切有机物。B.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实力,一旦供应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条件,即可降解一切有机物。C.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实力,外界假如供应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条件,微生物就可降解一切有机物。D.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实力,一旦具备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条件,即可降解一切有机物。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低成本,高效率,且具有无再生性污染的特点。合理发展微生物技术B.合理发展微生物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且无再生性污染的特点C.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且无再生性污染的特点。合理发展微生物技术D.合理发展微生物技术,低成本,高效率,且具有无再生性污染的特点【答案】17.B18.D19.C【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实力。

第一空,休戚相关: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亲密,利害相关。休戚相关:指连呼吸都相互关连,比方关系亲密。语境强调生物之间关系亲密,不用于人,应选“休戚相关”。其次空,进而:表递进关系。从而:表因果关系。语境是递进故选,应选“进而”。第三空,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特别稀有。不行替代:没有什么可以、能够代替,强调唯一。语境强调唯一性,应选“不行替代”。第四空,安妥:平平稳妥。妥当:妥当完善。语境强调利用的好,应选“妥当”。故选B。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实力。

成分残缺,“具有强大的分解”缺“具有”的宾语,在后面加上“实力”;结构混乱,“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一旦供应……”偷换主语,前句主语是“微生物”,后句暗换主语“外界”,假如用两个主语前后不连贯,可以把“一旦供应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条件”改为“一旦具备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条件”。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

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连接的实力。

前文主语是“微生物技术”,保持主语一样,解除BD;“低成本,高效率”与“具有无再生性污染的特点”作为并列短语结构不对称,连贯性差,解除A。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单靠人情不易维持人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①___________。“钱上往来”就是这种可以当场算清的往来,也即狭义的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②___________。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是有无相通,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以馈赠来经营大规模的易货不但困难,而且很受限制。一般的情形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去建立商业基础。在乡土社会中,有特地做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短暂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我常望见隔壁邻舍老远地走上十多里在街集上交换清晰后,又老远地背回来。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么?这一趟是有作用的,③___________,到了街集才是“生疏”人。当场算清是生疏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的社会关系。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简述其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运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答案】20.①就须要当场算清(“当场清算”的须要也増加了)②相互馈赠的方式③因为在门前是邻舍21.因为要避开牵涉原来的关系,以“无情”的身份进行当场算清式的交易,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经常到特定的场合——街集,进行贸易活动。【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实力。第一空处,后文说“‘钱上往来’就是这种可以当场算清的往来”,说明此处是在谈论“可以当场算清的往来”的话题,结合前文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单靠人情不易维持人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此处可填“就须要当场算清”。其次空处,前文说“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结合后文“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是有无相通”,说明此处关键词语是“馈赠”,此处可填“相互馈赠的方式”。第三空处,前文说“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么?这一趟是有作用的”,说明后文须要说明缘由,结合后文“到了街集才是‘生疏’人”,此处可填“因为在门前是邻舍”。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实力。解答本题须要留意以下几点:一、概括段意,二、包含因果关系,须有“因为……所以……”句式,三、不超65个字。其次段前半部分说明缘由“在乡土社会中,有特地做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短暂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要避开牵涉原来的关系,以“无情”的身份进行当场算清式的交易。后半部分写结果“我常望见隔壁邻舍老远地走上十多里在街集上交换清晰后,又老远地背回来。……到了街集才是“生疏”人。当场算清是生疏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的社会关系”,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经常到特定的场合——街集,进行贸易活动。最终我们用“因为……所以……”连接起来即可。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李大钊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于敏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复兴中学将向全校师生征集宣扬标语。你情愿将上述材料的哪句话作为宣扬标语?请你向校团委写一封举荐信,阐明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青春拥有者,应燃起风华复兴中学校团委:见信好!我举荐的的标语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要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鲁迅先生的诚心祝福和真心期望。而要达到志向的“渴望的状态、向往的状态”,就必需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可能性的状态。”因此我认为,青春拥有者,应燃起风华,望见远方天国那绚烂的烟火和绚丽的星光。青春须要的是不畏困难,渴望成功的心态。世上谁人不青春,谁人青春不风华?西北戈壁滩上的一声巨响,蘑菇云伴随着欢呼在大漠深处回荡。青春的王淦昌、钱学森、邓稼先们,为了让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他们心怀祖国,隐姓埋名,在艰苦环境中拼搏,发扬“亿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用颗颗赤胆忠心,去完成里程碑式的壮举;他们渴望用重器为祖国保驾护航,因而不畏困难险阻,打破封锁,独立创新,逢山开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