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自然召唤我以美,我心急火燎地想要进入它的世界。太美了,真是太美了。我在邻居家的后院里,驻足欣赏一朵向日葵。和雏菊、蒲公英一样,向日葵实际上是一个花序,是由一群小花交织所组成的群落。在向日葵花朵的中心,每朵纤细的筒状花都有能够产生花粉的合生花药、能够迎接花粉的雌蕊柱头,以及内含胚珠的子房,而胚珠日后将发育成种子。另一方面,沿着花中心的边缘,舌状花一瓣一瓣地连成一圈。这对蜜蜂而言就像是一圈环状指示灯。环保人士奥尔多·利奥波德曾写道:“对美的物理研究好像仍停留在黑暗时代。科学家推演着弯曲时空的数学公式,却不曾试着解答美的方程式。”谁都知道北方树林在秋天的景象:大地,红枫,加上披肩松鸡。用传统物理学的方式来看,在每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只松鸡只能代表千分之四左右的质量或能量;然而少了松鸡,大地一片死寂。没有花,世界对人类来说也是死寂的。所有的植物,几乎都要靠花来繁殖。现在我们要开始探讨美的物理属性了。哲学家和科学家已经携手合作,整理出了宇宙的一些规律:宇宙有趋于复杂的倾向;宇宙是个紧密连结的网络;宇宙以达到对称为目的;宇宙有自己的节奏;宇宙倾向于自成一体的组织系统;宇宙依靠反馈和回应维持;宇宙是善变而不羁的……这些宇宙间的规律可能就是构成美的元素。可以确定的是,它们正是花的元素。美的物理以数学为基础。向日葵的种子数量呈螺旋状递增,有二十一、三十四、五十五、八十九粒的不同类型。有的花特别大,甚至会有一百四十四粒种子。每一个种子数都是前面两个的总和。这样的模式几乎随处可见,例如松针、软体动物的壳、鹦鹉的喙与螺旋状星系等。第十四个数目之后,每个数字除以前一个数字,就会得到名为“黄金比例”的长宽比。古埃及的金字塔、希腊帕特农神庙以及几乎所有的美术甚至音乐创作,依循的都是这个比例。更巧妙的是,美的物理属性自有一套独一无二、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科学家已经知道,不论是花对外界的敏锐度或采取行动时的个体差异,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植物会对这个世界做出回应,有自己观察、触碰、品尝、嗅闻、聆听这个世界的方式。向日葵会随着太阳改变方向,早上向东转,下午向西转。它的茎部有对光敏感的细胞,可以“看”到阳光,而茎生长的方向带动了花转动的方向。在植物中,有些细胞能够看到光谱中的红光,有些可以看到蓝光或绿光。植物甚至可以看到我们看不到的波长的光,比如紫外线。大部分的植物都对触碰有反应,例如捕蝇草会迅速合起来,轻碰豆科植物攀爬的藤须会使它卷起来,而风的吹拂会让幼苗长得矮而结实。它们也“尝遍”了我们周遭的世界。向日葵用根品尝泥土以探寻养分。它的根可以深入地下两三米,品评出最好的食物来源,然后向那边长去。研究显示,有些种子若闻到或尝到烟的味道,会更快发芽。某些特定的声波也可能会促使植物更快发芽。向日葵和豆科植物一样,都会因听到某种类似人声但分贝较高的声音而长得更快。花和传粉者有其他的办法经由声音找到彼此。有种热带藤蔓植物靠蝙蝠传粉,它会用有凹陷的花瓣反射蝙蝠发射的声呐。蝙蝠呼唤花,花也做出回应。我们对花所知越多,它们就越活泼灵动。(摘编自沙曼·阿普特·萝赛《美的物理》)材料二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节选自朱光潜《谈美》)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日葵、雏菊、蒲公英都是由一群小花交织组成的群落,纤细的筒状花位于花朵的中心,舌状花沿着花中心的边缘连成一圈。B.

美的物理以数学为基础,如向日葵的种子数量、鹦鹉的喙等所展现的模式,美术创作所依循的“黄金比例”,都与数学有关。C.植物可通过观察、触碰、品尝、嗅闻等方式感受外界并做出回应,植物的美的物理属性独一无二的组织架构由此得以呈现。D.受到各自性格和情趣的影响,我们在观察同一客观事物时,对事物的感知往往会有区别,得出多种看法,做出不一致的反应。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利奥波德的话语,陈述缺少松鸡、花朵带来的影响,分别从道理和事实的角度阐述人类对美的物理研究不够深入的观点。B.

材料一加点的“看”和“尝遍”两词使句子具有了拟人的修辞意味,这两处引号的用法与材料二第三段“知觉”的引号有明显不同。C.材料二中,作者将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对古松的态度进行了比较,肯定并突出了审美态度,否定了实用态度和科学态度的价值。D.两则材料的作者都先关注了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再对之进行梳理,发现了基本规律,最后作出结论,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态度。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C.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4.在科普作品中加入第一人称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一画线句简析。5.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还是兼而有之?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思考。【答案】1.A

2.B

3.B4.①“我心急火燎地想要进入它的世界”,运用第一人称融入个人情感,增强文章感染力。②“我在邻居家的后院里,驻足欣赏一朵向日葵”,运用第一人称融入个体经历,把读者带入具体情境。5.示例1:美是客观存在的。依据材料一,美的物理以数学为基础,美的物理属性自有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这决定了美的客观性,与个人的审美偏好和主观感受无关。虽然材料二认为只有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看到美,但只能说明有些人没有发现客观美的能力,而不能证明美是主观的。示例2:美是主观感受。依据材料二,对古松或者说是任何自然客体,它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材料一说美的物理属性自有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但见到美,必须要有审美的眼睛。示例3: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依据材料一,美的物理以数学为基础,美的物理属性自有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这决定了美的客观性;依据材料二,古松等自然客体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美又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美也一样,是主客观的统一。【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纤细的筒状花位于花朵的中心,舌状花沿着花中心的边缘连成一圈”是向日葵花朵的特征,而非雏菊、蒲公英花朵的特征。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从道理和事实的角度阐述人类对美的物理研究不够深入的观点”错误,“然而少了松鸡,大地一片死寂。没有花,世界对人类来说也是死寂的”并非事实,而是假设论证。C.“否定了实用态度和科学态度的价值”错误,文中只是介绍了我们三人的出发点不同,反应态度不一致,并没有否定任何一方。D.“两则材料的作者都……”错误,材料一并没有直接梳理出基本规律,而是列举了多种现象,并没有明确的规律总结。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观点是: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A.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B.意思是:只要心中有美好的愿望(或者追求),眼中看到的哪里不会是美景呢?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观点一致。C.指人心难测,透过现象是很难认识本质的;D.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称作用的能力。①“我心急火燎地想要进入它的世界”,运用第一人称表达,让读者感觉作者仿佛在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迫切愿望,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能让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连接,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渴望,从而引发自身相似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产生共鸣,这种充满情感色彩的表述,为科普注入了活力,增强文章感染力。②“我在邻居家的后院里,驻足欣赏一朵向日葵”,运用第一人称的表述能让读者感觉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使科普内容更具真实感。通过分享个人的具体经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使读者能够代入作者的视角,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场景中。读者可能会在脑海中想象自己站在邻居家后院,与作者一同欣赏向日葵,有情境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示例1:美是客观存在的。材料一认为“美的物理以数学为基础”“美的物理属性自有一套独一无二、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这些表明美具有客观性,美是客观存在,不随人的主观意志增减变化。虽然材料二认为“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但并没有否认美的客观性,只能表明人的审美能力很重要。示例2:美是主观感受。依据材料二“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以及“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可知,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个体领略到的感受是不同的。材料一认为“美的物理属性自有一套独一无二、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但材料二更强调“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示例3: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依据材料一“美的物理以数学为基础”“美的物理属性自有一套独一无二、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这些决定了美的客观性;依据材料二

”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可知,美是主观感受。根据“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可知,美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统一。(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万物凝视鲍尔吉·原野光线给桌子写信:亲爱的桌子,我是光线,哈哈,没想到我会给你写信吧。我每天都在你的桌面上走一走,迈着光的大步,穿光的皮靴,欣赏你身上的花纹。喜鹊说你成为桌子之前是一棵榆树。我猜你是果尔果日河边的榆树。外皮纵裂的沟被雨水浇过,长出绿色的苔藓。榆树身体向河水倾斜,好像有一件东西掉进河里,它拿枝杈去捞。我是光线,我看过许多东西,也抚摸过许多东西。我抚摸过屋檐下的小燕子,摸过它们的眼睛和黄色的嘴。凶狠的牧羊犬睡觉时,我摸过它的牙。你可能认为速度最快的是牧民吉日格朗的雪青马。我要告诉你,太阳在博格达山上升起,不到一秒钟,光线就到达果尔果日河对岸的白桦林。要知道,这两个地方相距33公里,我们只用了不到一秒钟。雪青马完全做不到。如果没有光,就没人知道你是一个方桌子,有美丽的花纹。因为有光,大仁钦才知道他的妻子贵丽丝花是一个漂亮的女人。贵丽丝花的头发像密密的乌云堆积在头顶。稍微一激动,她的脸色变红,眼睛里浮起泪花。没有光,小狗进屋偷吃羊骨头,你们也不会发现。没有光,大仁钦找不到他藏在箱子底下的酒瓶子,同样找不到偷偷放在炕席底下、顶棚上面和外屋粮食里的钱。我羡慕你身上摆着最美丽的食物。那些像羊脂一样切成小方条的奶豆腐,像蜂蜡一样放在木碗里的黄油,同样放在木碗里的炒米和奶茶,都在桌子上飘散香味。人们在桌子前喝奶茶,抽旱烟,商量各种各样的事情。作为一个桌子,摆满羊肉的时刻让你最自豪。大仁钦手拿小刀子,刀刃朝里,把羊肉削成小片送进嘴里。他长时间研究一块带肉的羊骨头,吃光所有的肉丝,把干净的骨头放在桌子上,微笑欣赏。蒙古人认为不吃尽骨头上的肉,会受到老天的惩罚。酒瓶子和酒盅也要摆上桌。酒从瓶子里流进酒盅,再流进入肚子,把这个人变成另一个人。温顺的人变成暴躁的人,懦弱的人变成勇敢的人。人们在酒精的指引下转换各种各样的性格,这一切都在桌子前发生。你享尽了荣华富贵,期待你的回信。爱你的光线。桌子的复信:亲爱的光线,收到了你的来信。我仿佛看见你在桌子上爬。早上五点多钟,太阳从东边的伊和塔拉草甸上升起,你趴在房子的墙壁上等待进屋,你们不会拐弯,要等到太阳转过身才穿过玻璃来到桌子上。窗户有一块玻璃碎了,蒙着塑料布,把一些光线挡在外边。从我的角度看,塑料布被晨光照得鲜红,像一块橘子皮。你们每天从玻璃窗挤进来检查炕上的每一样东西。大仁钦被烟熏黄的炕席已经铺了很多年,你们每天都检查炕席的篾片。你们想要找到什么呢?我告诉你们,大仁钦是个穷人,他家里什么也没有。你们已经看到了,他炕上放一个蓝底带黄色向日葵图案的布枕头,枕头永远放在炕东,不换位置。地下的东西你们也检查过了,一把铁锹,一双带黄条纹的黑色雨靴,纸壳箱里放着马铃薯袋子。马铃薯上面放花生袋子。正对炕的位置摆一对红漆木箱。木箱顶上挂着大镜子。箱子锁着,你们进不去。即使不锁,你们也进不去,因为光线只能穿透透明的东西。里放一件蓝色的绸蒙古袍,带橙色滚边。腰带也是橙色的丝绸。箱子里还有一双羊毛里子的军用大头鞋,大仁钦一直没舍得穿。还有一件紫色的毛衣,被虫子咬出好多洞。这些东西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个黑人造革兜子,里面放着绿软布包袱。打开绿包袱,露出灰蓝两色的羊毛围巾。打开它,见到一个防雨绸兜子。里面装着草场证,证明有一片草场属于大仁钦。还有林权证,证明果尔果日河左岸的杨树林是他的。还有一个包红绸子的铝制纪念章,这是大仁钦在那达慕大会获得摔跤冠军得到的奖章。这些东西除了大仁钦和贵丽丝花,其他人没见过。我今天透露给你,是因为你对世界上的秘密特别有兴趣,而我也轻松了一点。亲爱的光线,你们会睡觉吗?白天你们飞到蒙古包的顶上,飞到鼠李的小白花瓣上,飞到牛犊的小屁股上,连洋铁桶存的雨水里都进入好多光。你们甚至趴在牛粪上。我喜欢主人大仁钦咳咳地咳嗽,好像要说出让人惊奇的话语。我还喜欢主人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的年轮一样。大仁钦坐在桌子边上喝酒,他那张脸好像是一张地图。从天空俯瞰大地估计就是他脸的样子——皱纹代表河流和道路,但没人知道顺着他脸上的皱纹会走向哪里。你知道大仁钦用什么东西来装饰这间贫困的房子吗?歌声。他唱起歌来,房子变得亮堂堂,好像有金色的蜜蜂飞舞,屋里每个角落都有泉水的回声。大仁钦最喜欢歌唱自己的母亲,可惜他母亲没有听到。歌唱的时候,大仁钦两只眼睛像亮起两支蜡烛,火苗战栗又抖动。他唱母亲,唱山峰,唱天上的飞鹰,唱羊羔。这些歌唱完后,屋子变得非常清洁,不用再打扫,大仁钦的气色也变得很好。亲爱的光线,你下回给我写信,请告诉我果尔果日河的情形,我想念这条河。它的左岸长着芦苇,驴蹄菜和核桃、楸树,还有槭树。右岸长着甜杨树、山杨树和长鸢尾草。是不是有很多小鸟在那里做窝?还会有骨顶鸡和灰椋鸟在树上对唱。我相信你一定看到草丛里有很多鸟蛋。我还想知道博格达山的山梗藜芦开花了没有?它开白花。八角茴香开红花。边上有乌苏里松鸦吗?我想让大仁钦背着我去看看这条河和这些树。但我每天有很多事要做,背上放着奶豆腐、炒米、红茶的茶缸,还有烟灰缸。我像家庭妇女一样,哪儿也不能去。希望你下次写信告诉我。爱你的桌子。(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封书信提及大量物象,看似闲散,实则围绕大仁钦家的生活展开,巧妙呈现了牧民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B.文中说酒使“温顺的人变成暴躁的人”,暗示大仁钦常因喝酒变得暴躁,这也是贵丽丝花禁止大仁钦喝酒的原因。C.桌子回信说看到了光线“爬”“趴”“挤”等动作,这与光线引以为傲的速度形成反差,有一种善意调侃的幽默味。D.桌子请光线告诉它“果尔果日河的情形”,回应了光线对桌子来历的猜测,也表现了桌子对过去生活的怀念。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光线说自己抚摸过小燕子,摸过燕子的眼睛和嘴,这符合光线的特征,富有画面感,扣合了“凝视”的主题。B.文中奶豆腐、蒙古袍、那达慕大会等词语分别从食物、服饰、民俗等角度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C.文章把大仁钦的脸比作地图,皱纹比作河流和道路,生动地刻画了他饱经沧桑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D.光线与桌子的对话,将自然万物微细的美和大仁钦的困苦生活进行对比,顺势抒情说理,带给人启发和深思。8.文中倒数第三段说:“这些歌唱完后,屋子变得非常清洁,不用再打扫,大仁钦的气色也变得很好。”请结合桌子回信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9.本文从光线和桌子的不同视角关注了大仁钦的生活,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妙处。【答案】6.B

7.D

8.①歌唱是大仁钦用来面对贫困的方式,使得他内心得到净化而安静平和;②歌中的母亲、山峰、飞鹰、羊羔等是家园的重要部分,是大仁钦的精神慰藉。9.①光的视角侧重展现大仁钦家美好、欢乐的生活状态,桌子的视角侧重展现窘迫的现状和往日的荣光,二者互为补充,共同展现了大仁钦家的生活面貌;②光线和桌子的视角,一外一内、一动一静,便于多层次、立体化地处理大仁钦生活的题材。【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暗示大仁钦常因喝酒变得暴躁,这也是贵丽丝花禁止大仁钦喝酒的原因”错误。“温顺的人变成暴躁的人”是光线对酒的功能的评价,不能推出大仁钦常因喝酒变得暴躁和被禁止喝酒。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D.“对比”错误。文章描述了自然万物微细的美,借景物之美烘托渲染大仁钦安静平和的心态,此处没有“对比”。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你知道大仁钦用什么东西来装饰这间贫困的房子吗?歌声。”前文采用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表明歌唱是大仁钦面对贫困、摆脱贫困的方式。“大仁钦的气色也变得很好”,大仁钦通过唱歌能够净化内心,使自己变得更加沉稳安静。“大仁钦最喜欢歌唱自己的母亲,可惜他母亲没有听到。歌唱的时候,大仁钦两只眼睛像亮起两支蜡烛,火苗战栗又抖动。他唱母亲,唱山峰,唱天上的飞鹰,唱羊羔”,大仁钦最喜欢歌唱自己的母亲,他唱母亲,唱山峰,唱天上的飞鹰,唱羊羔,这些具象都是大仁钦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活中的乐趣、精神上的慰藉。【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的能力。首先,光线说自己抚摸过小燕子,摸过燕子眼睛和嘴,羡慕大仁钦家的奶豆腐、黄油、炒米和奶茶等食物。光的视角侧重展现大仁钦家美好欢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桌子的视角下,大仁钦是个穷人,他家里什么也没有。被烟熏黄的炕席已经铺了很多年,枕头、铁锹、雨靴等物品充满了年代感。“里面装着草场证”“还有林权证”“还有一个包红绸子的铝制纪念章”,从桌子的视角描述了大仁钦往日的辉煌生活。总之,桌子的视角侧重展现大仁钦现在生活的窘迫和以往生活的辉煌,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展现了大仁钦家的生活面貌。其次,光线从外在、动态的视角描述大仁钦的生活,如说自己抚摸过小燕子,摸过燕子的眼睛和嘴,又如从食物、服饰、民俗等角度体现文章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桌子从内在、静态的视角关注大仁钦的生活,如桌子把大仁钦的脸比作地图,皱纹比作河流和道路,生动地刻画了他饱经沧桑的形象。文章一外一内、一动一静,多层次、立体化地描述了大仁钦的生活状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杨文安公椿墓志铭〔南宋〕陈良祐杨氏占籍蜀之郫县,七世祖始家于眉。公讳椿,字符老。幼凝重如成人,七岁能属文。甫冠,贡京师。绍兴二十六年入对,明年,除权兵部侍郎兼国子祭酒。迁给侍中兼直学士院。上念故将循王张俊之功,御笔除其三子职名。公封还曰:“爵秩天下公器,陛下纵私之,奈清议何?”蜀大旱,无敢以闻。公侍经筵,乞下四川总领司检察赈济,督发常平钱米,安集流移,蜀以不饥。又论朝廷法令多所更张曰:“有事则有法,有法则有弊。法一定而不易,弊百出而无穷。为其法之弊也,从其弊而救之,可也;患其弊之生也,并与其法而改之,则不可。而议者不原弊端之所起,亟进其说,取而纷更之。如是而不止,然又未必可行。从而复之,则不如勿改。”公性端恳,仪状甚伟,平居接物,粹然尽人之情。至遇事有守,确乎其不可夺。奉太夫人孝敬尤笃,求所以悦亲者无所不用其至。公既贵,以人物为己任,君相知其诚实,每访蜀士,必惟其言是听。以故英才汇进,一时所举,布列台阁。晚岁奉祠,萧然一室,左右图史,幅巾藜杖,与乡人相往来赋诗饮酒道旧为乐见者忘其爵齿之尊。(节选自《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三十三)材料二绍兴二十有六年夏四月戊子,秘书少监杨椿入对,言:“湖北一路经寇盗最多之处,陛下特降诏令,蠲科徭,省力役。而累年以来,田畴不加辟,户口不加多,视他路最为凋敝。所以然者,本路诸县才见有请佃之人,未得食新,例皆抑令输税。既而差夫配马、无名之征,取之纷然。民不聊生,流移转徙,臣窃痛之。欲乞诏湖北一路,凡字民之官,以招诱户口、开垦田畴立为课最。”上曰:“已令劝诱四川农民至湖外耕凿,官给牛具,赏罚自不可废。”(节选自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二)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与乡人A相往来B赋诗C饮酒D道旧E为乐F见者忘G其爵齿之尊。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更张”意思是变更、改革,与成语“改弦更张”中的“更张”二字意义相同。B.“原”,推其根本,与《伶官传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义相同。C.“视”意思是看、观察,与《孔雀东南飞》中“视历复开书”的“视”意义相同。D.“字”意思是抚育、养育,与《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的“字”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蜀地大旱而朝中无人敢上报之际,杨椿趁经筵的机会向君主直言其事,建议派人监察、督责赈灾工作,并安抚流民。B.杨椿对变法都持否定意见,他认为,法令如果滋生弊病就一概变更,而改后也未必可行,又恢复原状,还不如不更改。C.杨椿以举荐人才为己任,所举之人不少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他晚年奉祠,过着读书、赋诗、饮酒、叙旧的寻常生活。D.杨椿指出君主对湖北一路推行的恩惠之策并未得到落实,导致百姓不堪重负,建议将保障民生纳入地方官员考核制度。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爵秩天下公器,陛下纵私之,奈清议何?(2)君相知其诚实,每访蜀士,必惟其言是听。14.文本一评价杨椿“遇事有守”,他的“有守”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两则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0.BDF

11.C12.B

13.(1)官爵是天下共用之物,陛下纵然偏爱他们,该拿公正的议论怎么办呢?(2)君主和宰相知道杨椿诚实,每次寻访蜀地的人才,一定只听从他的建言。14.①坚守原则,封还御笔;②恪尽职守,为民请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与乡人互相往来,赋诗饮酒,回忆往事找到乐趣。见到他的人忘记了他身份地位的尊贵。“与乡人相往来”句意完整,“与乡人”作状语,“相往来”作谓语,其后断句,即在B后断句;“赋诗饮酒”为并列的动宾短语,成分较短,中间不必断开,D后断句;“为乐”为“道旧”这一行为的结果,句意完整,F后断句;“见者忘其爵齿之尊”句意完整,“其爵齿之尊”作“忘”的宾语,中间不断句。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他又议论朝廷法令多有改革。/改革制度,变更方针、政策或做法。B.正确。句意:而那些议论的人不推究弊端产生的根源。/推究庄宗得到天下的原因。C.“看、观察”“意义相同”错误。比较、比照/看、观察。句意:与其他路相比最为凋敝。/反复翻看历书。D.正确。句意:凡是养育百姓的官员。/养育你们的孩子。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杨椿对变法都持否定意见”错误,杨椿说“而议者不原弊端之所起,亟进其说,取而纷更之。如是而不止,然又未必可行。从而复之,则不如勿改”,他认为要推究法令之弊的根源,改革真正的问题,而非盲目变更。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公器”,共用之物;“私”,偏爱;“奈……何”,拿……怎么办。(2)“君相”,君主和宰相;“访”,寻访;“惟其言是听”,宾语前置句,应为“惟听其言”,只听从他的建言。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上念故将循王张俊之功,御笔除其三子职名。公封还曰……”,杨椿认为爵位和官职是天下的公共财产,陛下不能偏爱某人,坚持要封还御笔,说明他坚守原则。“蜀大旱,无敢以闻。公侍经筵,乞下四川总领司检察赈济,督发常平钱米,安集流移,蜀以不饥”,蜀地遭遇了大旱,但没有人敢向朝廷报告这一灾情。杨椿请求朝廷下令让四川总领司检查灾情并进行赈灾,最终蜀地得以避免了饥荒,表明杨椿能够恪尽职守,为民请命。参考译文:杨文安公椿墓志铭〔南宋〕陈良祐材料一杨氏家族在蜀地的郫县居住,七世祖时才在眉县安家。杨公叫椿,字符老。他小时候就表现得像成年人一样稳重,七岁时就能写文章。刚满二十岁的时候,他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绍兴二十六年去皇宫回答皇帝的提问,第二年,被任命为权兵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后来又升迁为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当时,皇帝想到故去的大将循王张俊的功勋,想要亲自书写诏书任命张俊的三个儿子为官。杨椿将诏书封还给皇帝,并说道:“官爵是天下共用之物,陛下纵然偏爱他们,该拿公正的议论怎么办呢?”这一年,蜀地遭遇了大旱,但没有人敢向朝廷报告这一灾情。杨椿在侍奉皇帝讲读经史时,请求朝廷下令让四川总领司检查灾情并进行赈灾,督促发放储备的粮食和金钱,妥善安置流离失所的民众,最终蜀地得以避免了饥荒。他又议论朝廷法令多有改革,说:“有事情就有法律,有法律就有弊端。法律一旦确定就不会改变,弊端就会层出不穷。发现法律有弊端时,根据弊端去救济它就可以了;担心弊端产生时,连同法律一起改变它,那就不好了。而那些议论的人不探究弊端产生的根源,迅速提出自己的主张,争着去改变法律。像这样不停地改变法律而不停止,有的主张又不一定可行。因袭过去的法律不变更它,那就不如不改变。”杨公性情端厚诚恳,相貌伟岸,平时待人接物纯厚合乎人情。遇到事情则有操守,决不改变。他对母亲的孝敬尤为淳厚,为了取悦母亲什么方法都使用到了。杨公富贵后,以重视人才为己任,君主和宰相知道杨椿诚实,每次寻访蜀地的人才,一定只听从他的建言。因此杰出的人才很多都得到提拔任用,当时所推举的人才,分布在各个部门。晚年他领取官俸在家,一间简陋的屋子空荡荡的,左右都是图籍、史书,他身着幅巾藜杖的平民服装,与乡人互相往来,赋诗饮酒,回忆往事谈笑风生快乐无比。见到他的人忘记了他身份地位的尊贵。材料二绍兴二十六年夏四月戊子,秘书少监杨椿进言说:“湖北一路经历寇盗较多之处,陛下特地颁布诏令,免除科税徭役,减少劳役。然而,近年来,田地没有得到扩大,户口没有增加,与其他路相比最为凋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本路各县只有请佃之人,尚未得到新粮,都按规定征收税款。随后又出现差夫配马、无名的征税,纷繁复杂。百姓无法生活,流离失所,我深感痛心。我想请求下诏湖北一路,凡是养育百姓的官员,应以鼓励引导百姓开垦田地、耕种为考核标准。”皇上说:“已经下令劝诱四川农民到湖外耕种,官府应提供牛具,奖惩制度是不可缺少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衢州赵阅道①少师濯缨亭苏辙挂冠缨上已无尘,犹爱溪光碧照人。点检旧游黄石②在,扫除诸念白鸥亲。一樽父老囊金尽,三径松筠生事贫。他日南公③数人物,丹青添入县④图新。注:①赵阅道:北宋名臣赵抃,衢州人,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致仕居乡。②黄石:即黄石公,曾传太公兵法于张良,后借指熟谙兵法、识察人才的高人。③南公:即楚南公,识兴废之数,曾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④县:通“悬”。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标题,既交代了濯缨亭所处环境,也表现了赵阅道的情趣志向。B.赵阅道去官后黄石公那样的旧游还在,诗人借此暗指赵阅道有张良之才。C.“三径松筠”含退隐之意,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语意相近。D.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赵阅道的赞美和倾慕,借此表明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16.本诗与杜甫的《客至》都写到了鸥鸟的意象,其用意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D

16.在杜甫的《客至》中,“但见群鸥日日来”里的鸥鸟意象,主要是为了表现所居之地无俗人俗事的清幽。

而在本诗《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中,“扫除诸念白鸥亲”里的鸥鸟意象,化用《列子》“鸥鹭忘机”的典故,强调赵阅道心无俗念牵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借此表明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错,本诗主要是赞美赵阅道的高尚品质和归隐生活,并没有明确表达诗人自己归隐的愿望。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杜甫《客至》中的“群鸥”的状态是“日日来”,说明这个地方环境清幽僻静,没有俗人打扰,没有俗事相烦,写出了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本诗中写赵阅道“扫除诸念”,则表示赵阅道摒弃了各种杂念,心境纯净安然,思想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所扰,表现了他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其归隐家乡后的悠然自得、惬意自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表达抒情主人公愿意奋力前行、为王前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项脊轩志》直接描写作者在轩中读书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唐宋诗词中,诗人常提及乐器,借音乐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乘骐骥以驰骋兮

②.来吾道夫先路

③.借书满架

④.偃仰啸歌

⑤.中军置酒饮归客

⑥.胡琴琵琶与羌笛(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骐骥”“骋”“道”“偃”“吟”“赋”“翻”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成都图书馆开通“外卖”了!不得不说,成都图书馆的做法既富有“逆向思维”,又具备“互联网思维”,还符合“共享经济”的逻辑,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图书这种长期停留在图书馆里的固定资源,很多人都没想到

,并且可以流动到每一个读者的家里,这是一种新型的“共享思维”。已有上千位读者用“外卖”方式借阅了3万余册图书,这个数据说明人们的需求真实存在。回想一下,过去想要找一本书,

,如果没找到还得寻觅其他更大的图书馆。但在线上图书资源丰富、线上信息海量的今天,人们不再有时间和精力去“复刻”以前的做法了,于是图书馆可能与以前相比稍显冷清。这也提醒我们,现阶段要理解社会共享资源如何流动起来,就要

。由于网络用户的懒,使他们在使用服务时,少走一步路的方式总是会胜出。要理解到,(

)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新特点,公共服务要转“被动”为“主动”,今后“知识外卖”“文化外卖”才可能真的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事不登三宝殿B.酒香也怕巷子深C.强中自有强中手D.决胜于千里之外【答案】18.①居然可以流动起来②需要到图书馆查找③理解人们的“懒”

19.网络用户的懒,使在他们使用服务时,少走一步路的方式总是会胜出。或:由于网络用户的懒,在他们使用服务时,少走一步路的方式总是会胜出。20.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结合前文“成都图书馆开通‘外卖’了”以及后文“并且可以流动到每一个读者的家里”,说明图书馆流动起来了,故可填“居然可以流动起来”。②处,结合后文“如果没找到还得寻觅其他更大的图书馆”,语境是说以前想要找书需要到图书馆去查找,故可填“需要到图书馆查找”。③处,结合后文“由于网络用户的懒,使他们在使用服务时,少走一步路的方式总是会胜出”,此处强调的是网络用户的“懒”,再结合前文,想要让社会共享资源流动起来,就要“懒”起来,故可填“理解人们的‘懒’”。【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由于”“使”同时使用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由于”或“使”;二、语序不当,应将“在”提前,改成“在他们使用服务时”。故整个句子改为:由于网络用户的懒,在他们使用服务时,少走一步路的方式总是会胜出。【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由“公共服务要转‘被动’为‘主动’”可知,此处强调现代社会服务产品需主动营销。A.比喻没事不上门。不合语境。B.酒酿得再好,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难免有人不知道,即使香味扑鼻,也难免有人不愿意拐弯抹角,去寻找品尝。引申为东西或产品再好,不去做营销推广、广告宣传,寻找起来十分困难。符合语境。C.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不合语境。D.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不合语境。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竹梆声沉重地敲过一遍,又一遍。牢房里的人们,都沉入了深深的梦乡。远处,敌人兵工厂日夜试炮的声响,继续传来,像阵阵郁闷的雷鸣……不知过了多久,龙光华又一次从沉睡中被惊醒过来。耳边,正传来阵阵响声:“轰——隆!”“轰——隆!”“轰——”“山炮!”龙光华用力叫了一声,霍然坐了起来。渐渐地看到阵阵金光在眼前闪耀,接着,变成了无数红旗,在眼前飘舞。数不清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欢呼着,挥动着乌黑发亮的冲锋枪,从眼前冲过去。他完全忘记了集中营,忘记了躺在身边的苦难中的战友……“班长!……部队……来了!”龙光华猛然伸出激动的双手,站起来,奋身迎向前去:“指导员,指导员!”他像看见了自己的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