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标要求】1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兴起、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理解它们体现的资产阶级的基本政治诉求。2,认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重点难点】1.重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和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家和启蒙思想家各自的思想诉求。2难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启蒙运动的之间的关联基础知识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代表人物发源地: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及影响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进步:从注重基督教的神到注重世俗社会的人,反映了人格意识的觉醒,具有反封建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在强调人作用时,往往带有一些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倾向,具有贪婪的一面。二、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的背景(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2)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德意志号称“教皇的奶牛”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内容①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②改革教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3)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3.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以国王为最高首脑,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4.宗教改革的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三、近代科学的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1.时间:16—17世纪。2.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3.成就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对自然界的认识,近代科学兴起(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3)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4.意义(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削弱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四、知道:1.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18世纪伏尔泰、孟德斯鸡、卢梭和狄德罗2.思想主张:伏尔泰主要思想:批判封建教会,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自由和平等。孟德斯鸠系统论证了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原理,卢梭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中,是主权在民理解:1.启蒙运动的背景: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2.宣扬自由和平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研究领域是极其丰富的,包括对神学的批判,包括文学、儿童教育……但是,最本质的、对工业文明影响最大的是批判君主专制,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严格意义上说是政治体制)和宣扬自由和平等,这是他们的共性。在对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模式设计上,不尽相同,卢梭的直接民主制更激进性;在对自由、平等的解释上,也不尽相同,卢梭的社会契约和法的观念更深刻些。这是各位启蒙思想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和社会经历不同而决定的,这是他们的个性。知识理性、自然法则、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是启蒙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和宣传自由平等的旗号和理论依据。【知识拓展】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理性:理性是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的科学态度,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逻辑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2.“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3.“因信称义”义指救赎,指基督教信徒凭借信仰(信)就可以与上帝直接交通,得到救赎(义)而无须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做中介。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达标检测1.11世纪始,意大利城市普通信徒中兴起布道传教浪潮。到13世纪前期,自发产生的布道团体得到罗马教皇的承认和支持。此间,慈母般的圣母、英雄般的圣徒等取代了难以领会的传统经院神学概念,成为信徒大众顶礼膜拜的对象。这表明,此时的意大利A.教皇接受了宗教改革成果 B.禁欲主义神学统治加强C.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新思想 D.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2.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伏尔泰想借此阐释A.开明专制 B.君主独裁 C.民主共和 D.三权分立3.马列主义史观认为: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由于鲁滨逊的形象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对这一精神产生直接影响的是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B.法国的启蒙思想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得非常明显。”材料中的“某些特征”是指A.科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B.对人性的尊重与弘扬C.宗教作为文学艺术重要题材 D.天主教地位至高无上5.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下列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建立新教,抨击教会腐败 B.反对专制,倡导自由平等C.重视实验,打破神学禁锢 D.崇尚理性,解放人的思想6.下图分别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所绘制的人像特写图。对其共同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A.全部取材于宗教故事 B.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C.因印刷术而广泛传播 D.注重人体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