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小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总复习_第1页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小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总复习_第2页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小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总复习_第3页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小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总复习_第4页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小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选择题1.1960年,美国、英国和法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有40%是所谓的“国际性综合商品”(即全部或部分由外国制造的零部件装配的商品)。197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8%。这表明()A.美英法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B.国际形势的缓和有利于经济发展C.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衰落D.新型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2.[2023·张家界市二模]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后,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提出《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企图向海外派遣自卫队,但因各方面反对,该法案被国会作废弃案处理。这说明当时日本()A.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B.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C.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力图承担更多国际责任3.[2023·遵义市三模]1974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一项文件。指出:“反对侵略、外国占领、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争取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斗争,使不结盟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进一步被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维护了世界多极化趋势C.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D.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4.[2023·安徽合肥市二模]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已有近500万名乌克兰难民逃往境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当我们对冷战30年以来,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遭遇的人道主义灾难追根溯源,我们就不难发现,搅乱地区局势,煽动对立对抗,酿成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与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高度同源。”据此,下面认识最准确的是()A.停止战争是解决难民问题的主要途径B.国际社会应当扩大对难民的人道援助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时代要求D.美国是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罪魁祸首5.[2023·四川泸州三模]1949年美、英等12国建立北约,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于1955年加入该组织,苏联和东欧国家对此作出强烈反应。据此可知该组织()A.保障了欧美国家安全B.有利于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C.缓和了冷战紧张局势D.增加了欧洲安全的不确定性6.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7.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看法,据表格信息,能确定的是()观点学者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竺培芬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沈志华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对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陈亚峰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冷战不可避免张华A.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唯一原因B.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意识形态斗争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美苏冷战的起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8.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A.苏联改革成效显著,对德国构成新的威胁B.欧共体成立后,欧洲向政治经济联盟过渡C.两德即将统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D.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之端倪9.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有其历史的渊源。下列各项中能成为形成不结盟运动可靠基础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亚非会议万隆精神C.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D.欧洲逐渐走向联合10.冷战时期,美国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三类: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夹在中间的第三世界国家。冷战结束后,更是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的南联盟显然被划在了后者的行列,并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说明,在冷战结束后()A.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分歧在淡化B.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C.美国反共产主义意识并没有弱化D.民主化已成世界政治发展的大势11.下表反映出()时间事件1967年东盟成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1975年美国势力退出越南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建交A.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C.第三世界联合斗争成果显著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12.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二、综合题13.[2023·湛江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逻辑关系图示——摘自郑华《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要素,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选择题1.1960年,美国、英国和法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有40%是所谓的“国际性综合商品”(即全部或部分由外国制造的零部件装配的商品)。197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8%。这表明()A.美英法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B.国际形势的缓和有利于经济发展C.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衰落D.新型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根据“美国、英国和法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有40%是所谓的‘国际性综合商品’(即全部或部分由外国制造的零部件装配的商品)。197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8%”可知,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的全球化,新型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英法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排除A;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冷战下的国际形势紧张,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衰落,C错误。2.[2023·张家界市二模]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后,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提出《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企图向海外派遣自卫队,但因各方面反对,该法案被国会作废弃案处理。这说明当时日本()A.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B.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C.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力图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日本企图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希望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企图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但其并不是要为世界和平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B项正确;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不是力图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排除D项。3.[2023·遵义市三模]1974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一项文件。指出:“反对侵略、外国占领、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争取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斗争,使不结盟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进一步被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维护了世界多极化趋势C.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D.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由材料“反对侵略、外国占领、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争取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斗争”可知,不结盟运动冲击着两极格局,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D项;不结盟运动冲击世界格局,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排除B项;苏联解体瓦解了两极格局,排除C项。4.[2023·安徽合肥市二模]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已有近500万名乌克兰难民逃往境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当我们对冷战30年以来,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遭遇的人道主义灾难追根溯源,我们就不难发现,搅乱地区局势,煽动对立对抗,酿成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与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高度同源。”据此,下面认识最准确的是()A.停止战争是解决难民问题的主要途径B.国际社会应当扩大对难民的人道援助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时代要求D.美国是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罪魁祸首根据“搅乱地区局势,煽动对立对抗,酿成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与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高度同源”可知,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导致了许多国际问题的产生,所以针对国际问题应该谋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停止战争是解决难民问题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国际社会的要求,没有明确指出美国是罪魁祸首,排除B、D项。5.[2023·四川泸州三模]1949年美、英等12国建立北约,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于1955年加入该组织,苏联和东欧国家对此作出强烈反应。据此可知该组织()A.保障了欧美国家安全B.有利于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C.缓和了冷战紧张局势D.增加了欧洲安全的不确定性根据材料“苏联和东欧国家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可以分析出北约的成立增加了欧洲安全的不确定性,D项正确;保障了欧美国家安全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这一做法加剧了冷战紧张局势,排除C项。6.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冷战主要是指排除战争以外的所有对抗形式,由材料“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可知,美苏在文化领域进行对抗,故C符合题意;“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美苏拍摄的电影是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这并不仅仅是文化领域的较量,故A错误;从以上分析来看,美苏拍摄的电影更不是反映东西柏林之间的文化共建和认同,故排除B、D。7.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看法,据表格信息,能确定的是()观点学者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竺培芬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沈志华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对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陈亚峰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冷战不可避免张华A.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唯一原因B.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意识形态斗争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美苏冷战的起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D[不同的学者因为立场、史料、视角等差异有不同的观点,这恰恰说明“冷战”的起源是非常复杂的,故正确选项是D项;A、B、C三项均不是材料整体所能体现或能说明的,都可以排除。]8.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A.苏联改革成效显著,对德国构成新的威胁B.欧共体成立后,欧洲向政治经济联盟过渡C.两德即将统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D.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之端倪D[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联邦德国有了自己的独立政策,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也就说明两极格局框架下已出现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苏联的改革一直举步维艰,故A项错误;欧洲开始向政治经济联盟过渡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的成立,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故B项错误;两德统一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时间不符,排除C项。]9.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有其历史的渊源。下列各项中能成为形成不结盟运动可靠基础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亚非会议万隆精神C.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D.欧洲逐渐走向联合B[亚非会议推动了亚非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团结,为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结盟,与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A项;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结盟,与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C项;欧洲走向联合是因为二战使得欧洲强国地位衰落,与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D项。]10.冷战时期,美国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三类: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夹在中间的第三世界国家。冷战结束后,更是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的南联盟显然被划在了后者的行列,并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说明,在冷战结束后()A.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分歧在淡化B.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C.美国反共产主义意识并没有弱化D.民主化已成世界政治发展的大势C[由材料中美国将社会主义的南联盟划为非民主国家,并对其进行军事打击的做法可知,“冷战”后美国反共产主义意识并没有弱化,故选C项;由材料中美国的做法可知,“冷战”后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分歧并未淡化,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做法,无法看出其在国际上是否发挥重要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只是美国的做法,这一做法无法体现民主化,与世界政治发展大势也无关,排除D项。]11.下表反映出()时间事件1967年东盟成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1975年美国势力退出越南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建交A.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C.第三世界联合斗争成果显著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A[1967—1979年,东盟目标是维护并加强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美国势力退出越南”表明越南统一,“中美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这都说明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故选A项;材料强调亚太地区新秩序正在形成,此时美苏争霸中美国是处于守势,但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排除B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等不是第三世界联合斗争的成果,排除C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排除D项。]12.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D[“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反映了一战后人们对西方文明的绝望,“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反映出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使西方文明出现发展起来的希望,“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文明焕发新的生机,材料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A项;《历史的终结》的观点无法体现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学者对西方文明在不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