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送长子迈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而山上栖鹘,碟碟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有删改)材料二: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盖A余所至B比好游者C尚不能十D一E然视其左右F来G而记之者H已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为,文中指认为,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则思三驱以为度”的“以为”意思不同。B.不余欺,即不欺余,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未之有也”的“未之有”句式结构相同。C.且,文中指将要,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意思不同。D.既,文中指已经,与《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的“既”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钟山记》开头援引《水经》,又以前人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设疑,既起笔不凡,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苏轼在偶然的机会中,亲身夜探石钟山进行考察,在历经一番惊险后,印证了《水经》中的相关说法。C.王安石与同伴游历褒禅山,畅游山中美景,饱览奇绝瑰丽的景观,离开时还恋恋不舍,心满意足。D.《游褒禅山记》一文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道理,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现今也具有借鉴意义。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4.同为说理类游记,两篇文章阐述的道理却各异,请分别加以概述。(3分)10.BEF(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此句翻译:大概我们所到达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中,“所至”是所字结构:“十一”是十分之一:“左右”省略了石壁。“来而记之者”作主语,“已少”作谓语,主谓结构不须分开。)11.D(“既自以心为形役”的“既”是“既然”的意思。A项“则思三驱以为度”的“以为”是“以之为”,即把……当作……。B项同为宾语前置结构。C项“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是“暂且”的意思。)12.C(王安石他们没有“畅游”也没有“饱览”,离开时也不是“恋恋不舍,心满意足”。他们是带着悔贵的心情离开的。由“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等句可以看出。)13.(1)(敲击后)有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4分。得分点: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1分):名——活用为动词,命名(1分):何——为什么(1分):大意分——落在“所在皆是也”(1分)。)(2)努力完成自己的志向却未能达到(理想境地)的人,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吗?(4分。得分点:尽——作动词,努力完成(1分):其——反问语气,难道(1分):孰——谁(1分):大意分——落在“而不能至者”(1分))14.(3分)《石钟山记》认为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或: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1分)《游褒禅山记》认为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1分)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1分)【参考翻译】材料一:《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尤其对此感到疑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送大儿子苏迈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山上宿巢的老鹰,在云霄间发出碟碟声响。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材料二: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大概我们所到达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那些到的人更加少。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材料二: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人乎?是以圣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釐而谒帝,或被褐而负薪。鼓楫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材料三: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吾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蚤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节选自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东坡先生谪居A儋耳B置家C罗浮之下D独与幼子过E负担F渡海G葺茅竹H而居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役,指供职,与材料二中“汲汲役于人间”的“役”意思不同。B.寻,指不久,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的“寻”意思相同。C.任,指任用,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而任之”的“任”意思相同。D.志,指记,与《庖丁解牛》中“为之踌躇满志”的“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自述,他家境贫困,耕植不足以供给生活,又有很多孩子需要抚养,在亲友的劝说下,他心里有了做官的想法。B.唐尧、子晋虽然身处高位,但都有隐居的志向,他们放弃权位好像脱鞋一样轻松,看待权位好像鸿毛一样轻。C.萧统认为,《闲情赋》辞彩精拔,但白璧微瑕,因为赋要起到劝百讽一的作用,而《闲情赋》没有讽谏的内容。D.苏辙被贬官海康时,苏轼写信告诉苏辙,他写了一百多首和陶诗,并准备将其收集整理出来,留给后人欣赏、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2)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14.苏轼为什么要追和陶渊明的诗?请简要说明。(3分)(一)文言文阅读(木题共5小题,20分)10.[参考答案]BDG[解析]正确断句为: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11.[参考答案]C[解析]“随中和而任放”中的“任”意为“任意”;“简能而任之”中的“任”意为“任用”。12.[参考答案]C[解析]“《闲情赋》辞彩精投,但白璧微瑕”错,萧统把陶渊明的全部作品视为白璧,其中的瑕疵是《闲情赋》,认为没有这篇赋就更好了,13.[参考答案](1)恰逢奉命出使的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就替我没法),(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4分。“会”,恰逢、正赶上,1分;“惠爱”,爱惜人才,Ⅰ分;“见用”,被任命,I分;句意1分](2)我喜欢他的文章,爱不释手,追慕他高尚的品德,对不能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感到遗憾。[4分。“爱嗜”,喜欢,1分;“尚想”,追慕,1分;“恨”,对……感到遗憾,1分;句意1分]14.[参考答案]①苏轼认为陶诗“质而实绮,塞而实腴”,超过了众多诗人,他喜欢陶渊明的诗;②苏轼认为他和陶渊明秉性相似,对其有惺惺相惜之感,他要以陶渊明为榜样,向他学习。[3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魏王问相国①曰:“今秦负强,以无道陵天下,天下莫不患。寡人欲割国之半以亲诸侯求从事于秦可乎”子顺对曰:“以臣观之,殆无益也。今天下诸侯,畏秦之日久矣,数被其毒,无欲复之之志,心无所计,委国于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挟强秦以为资,卖其国以收利,叉手服从,曾不能制。如君之谋,未获其利而祇为名,适足以速秦之首诛,则无以得之,不如守常以须其变也。”王曰:“秦其遂有天下乎?”对曰:“必然焉。虽然,取不以道,得不以道,自古以来,未有能终之者。”赵间魏,将以求亲于秦。子顺谓赵王曰:“此君之下吏计过也。比目之鱼,所以不见得于人者,以偶视而俱走也。今秦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伺间,不忘于侧息也。赵、魏与之邻接,而强弱不敌。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者,徒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今无故自离,以资强秦,天下拙谋无过此者,故臣曰君之下吏计过也。夫连鸡不能上接,亦犹二国构难,不能自免于秦也。愿王熟虑之。”赵王曰:“敬受教。”韩与魏有隙,子顺谓韩王曰:“昭釐侯②,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相也。韩与魏,敌侔③之国,而釐侯执圭见梁君④者,非好卑而恶尊,虑过而计失也。与严敌为邻,而动有灭亡之变,独劲不能支二难,故降心以相从,屈己以求存也。申不害虑事而言,忠臣也;昭釐侯听而行之,明君也。今韩弱于始之韩,魏均于始之魏,秦强于始之秦,而背先人之旧好,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非良策也。齐、楚远而难恃,秦、魏呼吸而至,舍近而求远,是以虚名自累,而不免近敌之困者也。为王计者,莫如除小忿、全大好也。吴、越之人,同舟济江,中流遇风波,其相救如左右手者,所患同也。今不恤所同之患,是不如吴、越之舟人也。”韩王曰:“善!”(节选自《孔丛子·论势》)[注]①相国:指孔谦,字子顺,孔子八代孙。②昭釐侯:战国时期韩国第六位国君。公元前355年,昭釐侯任用申不害为相。③敌侔:力量相等。④梁君:魏国(又名梁国)国君。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寡人欲割A国B之半C以亲D诸侯E求从F事G于秦H可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速,指招致,与《六国论》中的“始速祸焉”的“速”词义相同。B.间,指离间,与《鸿门宴》中的“道芷阳间行”中的“间”词义不同。C.过,指错误,与《鸿门宴》中的“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词义相同。D.区区,形容少,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区区向往之至”的“区区”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顺认为天下诸侯把国家命运交给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士倚仗秦国的资本为自己谋利,却不能制服秦国。B.在子顺看来,赵国与魏国有嫌隙,却与秦国亲近是不明智的做法,他以比目之鱼为喻,强调赵、魏应团结一致。C.子顺认为昭釐侯委屈自己以求生存是明智的,因为当时韩国处于危险的境地,一个国家不能独立应对两个强敌。D.子顺以吴、越之人同舟济江为例,说明韩王应摒除小的嫌隙,与魏国保持友好的关系,并与魏国共患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秦负强,以无道陵天下,天下莫不患。(2)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者,徒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14.请简述子顺认为韩魏不能有隙的理由。(3分)10.CEH【解析】句意:我想拿出我国一半的土地,来亲近诸侯,以谋求和秦国周旋,可以吗?“以亲诸侯”是“寡人欲割国之半”的目的,因此“以亲诸侯”前面要断开,“求从事于秦”的意思是“以谋求和秦国周旋”,“可乎”是疑问句,因此“可乎”前面要断开。11.C【解析】A.速,指招致,“始速祸焉”的“速”也是招致的意思,两者词义相同。B.间,指离间。“道芷阳间行”中的“间”指“从小路”,两者词义不同。C.过,指错误,“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是“责备”的意思,两者词义不同。D.区区,形容少,“区区向往之至”的“区区”是用于自称的谦辞,两者词义不同。12.A【解析】A项“游说之士倚仗秦国的资本为自己谋利,却不能制服秦国”错误,材料中“游说之士挟强秦以为资,卖其国以收利,叉手服从,曾不能制”一句中的“叉手服从,曾不能制”的主语是诸侯国,不是游说之士,意思是诸侯国君束手服从,竟不能制约他们(游说之士)。13.(1)现今秦国仗恃其强大,凭借不道德的手段欺凌天下诸侯,天下没有不担心忧虑的。(得分点:“负”译为“倚仗”“仗恃”:“陵”译为“欺凌”:“患”译为“担忧”“忧虑”。三个得分点各1分,大意1分。)(2)秦国不敢图谋吞并赵、魏的原因,只是两国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得分点:“者⋯⋯也”判断句:“徒”,译为“只、仅仅”。两个得分点各1分,大意2分。)14.①韩国比以前还要弱小,魏国和以前相当,秦国比之前更强大。②韩国居于秦国、魏国两个强敌之间。③齐国、楚国距离韩国较远难以依恃,不应舍近求远。(每点1分,共3分)【参考译文】魏玉问相国子顺说:“现今秦国仗恃其强大,凭借不道德的手段欺凌天下,天下人没有不担心忧虑的。我想拿出我国一半的土地,来亲近诸侯,以谋求和秦国周旋,可以吗?”子顺回答说:“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没有益处。如今天下的诸侯畏惧秦国已经很久了,屡次遭受秦国的加害,没有想要恢复失地的心思。各诸侯国自己无计可施,就只好把国家的命运交给游说之士。那些游说之士倚仗强大的秦国以为资本,出卖这些国家的利益来谋取利益,而(诸侯因君)也只有拱手听从,根本不能制约他们。像您刚才的想法,没有获得实际的效果而只是虚有其名,反而会招致泰国首先进攻我们魏国,既然这么做无利可图,还不如遵守常规以等待天下之变。”魏玉说:“秦国最终会一统天下吗?”子顺说:“必定是这样。虽然如此,(泰国)不用道义来取得(天下),从古到今,没有能够保住的。”赵国离闹魏国,目的是以此亲近泰国,子顺对赵玉说:“这是您的臣下谋划错误。”比目鱼之所以难以被人捕获,是因为他们两两并行而视以便一起逃走。现今秦国有兼吞天下的志向,时刻不忘窥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赵、魏两国与秦相邻接,但都是弱国,秦国不敢图谋吞并赵、魏的原因,只是两国能够同心协力,互相照应。如果我们两国之间无故自相离阔,那就会给强泰造成可乘之机,天下再没有比这更愚蠢的计谋了,因此我说是您的臣下谋划错误。绑在一起的鸡没法上架,如果我们两国之间出现麻烦,那么谁都难逃被秦国所灭的命运。请您仔细考虑这件事。”赵王说:“谢谢您的教诲。”韩国与魏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子顺对韩玉说:“当年的昭釐侯是一位明君,中不害是一代贤相。韩魏两国势均力敌,但釐侯还是手持圭玉去拜见魏玉,并非他喜好卑下厌恶尊贵,也不是他考虑不周到,而是因为他明白与强敌为邻,稍有不慎就会有亡国之祸,韩国不能在东西方与魏泰两国同时为敌,所以才放下身段顺从魏国,委屈自己以求生存。申不害总是要深思熟虑之后才肯说话,是个忠臣:昭楚侯信任他,照他说的办,是个明君。现在的韩国要比当年弱小,现在的魏国则和当年实力相当,而秦国却比当年强大多了。如果韩国仅仅因为一点点分歧就背叛两国先君结成的友好联盟,那么以韩国人口之少,处于两个强敌之间,这可实在不够明智。齐楚两国距离遥远,难以指望,而秦魏两国近在眼前,喘口气儿的功夫就到了。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将为虚名所牵累,又难免为近敌所困扰。为了大王您考虑,莫不如忘掉那些小过节来保全我们两国的友好之交。吴越两国虽有世仇,但如果两国的人同舟渡江,在遭遇大风浪时,他们也会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互相援救,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共同的危险。如今韩国不顾自己所面临的与魏国共同的危险,竟要背弃两国之盟,这就连吴越的同舟之人都不如了。”韩王赞道:“说得好!”广东省广铁一中、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①亡,荆急求之,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②,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节选自《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有删改)材料二: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汉五年,即皇帝位,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节选自《汉书·萧何传》,有删改)【注】①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②儿子:小孩儿。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断句处的字母写在答卷上。(3分)今后A世B贤C师D吾俭E不贤F毋为G势家所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意为长久,与《种树郭橐驼传》中“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的“长”意义不相同。B.绝,意为渡过,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意义相同。C.适,意为到、往,与《报任安书》中“适足取辱耳”的“适”意义不相同。D.见,表看见,与《陈情表》中的“慈父见背”中的“见”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对宝物的认知与世俗之人不同,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不要接受大王赏赐的肥沃富饶的土地。B.伍员在逃亡中得到一位撑着船正在打鱼的老人的帮助,寻而不得后每次吃饭前都要祝祷那位老人。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小孩、贤者;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越粗陋,就像鄙人。D.汉五年,刘邦登皇帝位,萧何因功劳最大,被封酂侯,却选择在穷苦偏僻的地方置办田宅。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4分)(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4分)14.材料中提到“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孙叔敖的“道”体现在“以不利为利”,因而能够长久占有土地。那么“丈人”“子罕”和“萧何”的“道”分别是什么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10.CEF(句意: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后世贤”是主谓结构,C处断开;“师吾俭”也是动宾结构,E处断开;“不贤”省略主语“后世”,意思完整,F处断开。故选CEF。)11.D(A.正确。文中表示“长久地”;而“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中的“长”是“统治”的意思。B.正确。句意: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C.正确。文中表示“到,往”;“适足取辱耳”中的“适”是“恰,不过”的意思;D.错误。文中表示“看见”,但《陈情表》中的“慈父见背”中的“见”是偏指动作某一方,指“我”。故选D。)12.C(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小孩”错,文中“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是用来证明“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的。)13.(1)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2)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犹豫什么呢?得分点:(1)“具”,详细;“厄”,险要的地方;“以”,因为。(2)“聊”,姑且;“乘化”,顺应自然;“奚疑”,疑惑什么,宾前。14.丈人:扶危救困;子罕:清廉自守;萧何:高瞻远瞩解析:(1)丈人:施恩不望报,助人于危难之中,却隐姓埋名,不图回报。(2)子罕:不受惠赠,爱惜羽毛。有权位,却不接受别人送给自己的宝物,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名声。(3)萧何:目光长远。不着眼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却收取律令图书,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提供了详备的资料。(或者持家有道,为家族长远考虑,选择偏僻之处安家。)参考译文:材料一: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是因为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好听。楚人畏惧鬼魅,而越人迷信神灵。因此,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于是他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主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为什么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宋国的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得到了一块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这个乡下人的宝贝,希望相国赏我个脸,收下它吧。”子罕说:“您把玉当成宝,我把不接受它作为宝。”所以宋国有德行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认为的宝与众不同啊。”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就越粗陋。材料二:萧何,沛地人。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汉五年,沛公登基,认为萧何功劳最大,第一个封他为酂侯。萧何买田宅一定在穷苦偏僻的地方,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他说:“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①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材料二:余少读苏轼所为《贾谊论》,谓非汉文不能用贾生,乃贾生之不能用汉文尔。吾未尝不伏苏氏论人之当,揆事之长,而叹贾生之无辞以自解。其后得班史之所著《传》而读之,然后知苏氏之工于揆事,急于持论,而不尽悉故实也。夫贾生之始建议改正朔,易服色,制官名,兴礼乐,固非绛、灌之所喜,而实亦非绛、灌所深恶也。其所深恶者,在遣功臣列侯就国而已,故假以纷更之罪而谮之帝,帝亦因其谮而姑出谊以慰安,欲老谊材而后用之耳,非果于弃谊也。其所上《治安策》,有可为痛哭、长太息者,盖在召对宣室与傅梁②之后也,所谓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者,岂实录哉?史既称绛、灌之恶之,而绛侯之就国,以一言告讦而逮系,谊以待大臣之礼风谏,而上遂幡然改。谊不绛侯之怨是修,而修国体,抑何厚也!刘向所以深惜之,而轼不之知也。(选自王世贞《书贾谊传及苏轼所著论后》,有删改)[注]①“痛哭”:贾谊《治安策》中谈及当时形势,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这样的话。②傅梁:贾谊曾被封为梁王的太傅。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夫谋之A一不见B用C则安D知终不复用E也F不知G默默以待其变H而自残至此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之,这样,与《报任安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的“之”意思相同。B.制,制定,与《项脊轩志》“其制稍异于前”的“制”意思不相同。C.谮,中伤,与《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的“谗”意思相同。D.何,多么,与《贺新郎》“问长缨何时入手”的“何”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将情浓于骨肉的开国功臣和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进行对比,从而说明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B.苏轼认为贾谊如果能处理好自己和天子大臣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全天下随自己心愿去做事,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C.苏轼认为,贾谊哀叹自伤以至于早逝是因为他不擅长处理逆境以及胸襟狭小,但字里行间也对其遭际流露出惋惜之情。D.王世贞认为汉文帝并不是真的想弃贾谊而不用,只是想暂时让贾谊离开权力斗争中心,以保证贾谊的安全和抚慰他,等他才华老练之后再召回重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有远举之志。(2)然后知苏氏之工于揆事,急于持论,而不尽悉故实也。14.苏轼认为贾谊“量小”且“识不足”,王世贞对此如何反驳?(5分)10.(3分)CFH(句意:自己的谋略一次不被采用,又何以见得最终都不会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时势的变化,却自我摧残到这种地步。“夫谋之一不见用”是被动句,“见”表被动,应在“用”后面即在C处断开;“安知”宾语为“终不复用”,并且“也”为句末语气词,,应在“也”后面即在F处断开;“不知”宾语为“默默以待其变”,应在“变”后面断开,即在H处断开。故选CFH。)11.(3分)A(A.“意思相同”错误。“这样/的”。B.正确。“制定/形制”C.正确。均为“说别人坏话”。D.正确。“多么/什么”。故选A。)12.(3分)D(D.“以保证贾谊的安全和抚慰他”错误。由原文“帝亦因其谮而姑出谊以慰安,欲老谊材而后用之耳,非果于弃谊也”可知,“慰安”的对象是周勃灌婴等人,且“安”不是安全的意思,是安心的意思。故选D。)13.(8分)(1)我看他经过湘水作赋凭吊屈原,抑郁愁闷,有走避远方的想法。[4分。关键词2分,“吊”“纡郁”各1分;大意2分。](2)这之后明白苏轼擅长于揣测世事,着急于提出主张,却不能完全详尽地叙述缘由和实情。[4分。关键词2分,“揆”“持论”各1分;大意2分。]14.(5分)①贾谊并非在短时间内就立刻向皇帝痛哭,时间先后不对,无法说明其气量小。②面对和自己有仇怨的绛侯,贾谊从治国角度为之辩护,识大体,可见他并非见识不足。[答出一点给3分,两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一个人有才能并不难,怎样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运用才真正困难。可惜啊!贾谊有辅佐帝王的大才,却不能使才干得到发挥。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绛侯周勃亲自捧着皇帝的玉玺交给汉文帝,灌婴统兵几十万来决定刘、吕两大政治势力的胜负,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老部将,那种君臣之间生死与共、相互投合的亲密情分,岂止是父子兄弟的骨肉之亲才有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城里的一个年轻后生,却想让皇帝在一朝一夕的短时间里,完全抛弃元老勋臣和既定国策,另搞新的一套,也就太难了。作为贾谊,如果上面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下面能够得到周勃、灌婴这班元老大臣的支持,从容不迫地跟他们搞好关系,逐渐渗透同他们结成深交,使得皇帝不猜疑他,大臣不忌恨他,然后才能使整个国家按照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不超过十年,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哪有在刚见面站着交谈的顷刻之间,就突然对皇帝谈论值得痛哭流涕的天下形势呢?我看他经过湘水作赋凭吊屈原,抑郁愁闷,有走避远方的想法。后来终于因为自伤怀才不遇、忧愁哭泣而过早去世。这正是不善于在困窘不得志的逆境中生存的表现啊。自己的谋略一次不被采用,又何以见得最终都不会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时势的变化,却自我摧残到这种地步。唉!贾谊是志向远大而器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识见不足啊。材料二:我年少时独苏轼写的《贾谊论》,他说不是汉文帝不重用贾谊,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抱负。我不是不敬佩苏轼评论人的得当和揣测世事的突出,只是感慨贾谊没有办法用言辞为自己辩解。后来读到班固史书中论述的《贾谊传》,这之后明白苏轼擅长于揣测世事,着急于提出主张,却不能完全详尽地叙述缘由和实情。贾谊刚开始建议修改历法,变更服饰颜色,制定官名,新建礼乐制度,本不是周勃灌婴喜欢的事情,但实在也不是周勃灌婴特别厌恶的事情,他们厌恶贾谊的地方,是贾谊建议遣散功臣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所以他们借变乱更易的罪名向皇帝说贾谊的坏话,皇帝也因为他们的诬告暂且贬黜贾谊来慰藉安抚他们,也想要历练他们他的才干后再重用他,不是真的不用贾谊。贾谊他进奉的《治安策》,其中确实有表现贾谊痛苦、叹息的地方,(但)这是在宣室召见对话和给梁王做王傅后面发生的事情,(苏轼)所说的短时间内就立刻向人痛哭,哪里是真实的记录啊?史书上已经说周勃灌婴等人厌恶贾谊,但是周勃到了自己的封地后,因为他人的诬告之言被逮捕囚禁,贾谊用对待大臣的礼节含蓄地劝告皇帝,然后皇帝就马上更改(命令)。贾谊不计较周勃对自己的怨恨,而是计较治国之法,多么宽厚啊!(这是)刘向为贾谊深深惋惜的原因,但是苏轼不知道这些。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说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选自王安石《兴贤》)材料二: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选自《韩非子·显学》)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断句位置的序号。(3分)何治安之A世有之B而能兴C昏乱之世D虽有之亦不兴E盖用之F与不用之谓矣G有贤而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文中指“列举”,与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中的“举”意义不同。B.过,文中指“过错、过失”,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意义和用法不同。C.焉,文中指“哪里、怎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D.功伐,“功”与“伐”同义复用,“伐”字与《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伐”的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王安石列举了商、周、两汉时期在兴旺与衰败时所任用的贤士,来论证任用贤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B.君主如果能不求全责备,让官吏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则有可能超越两汉三代,而后达到三皇五帝的治世境界。C.材料二批驳了孔子以貌取人、以言取人的错误做法,指出如今新起的辩才泛滥,统治者被蒙蔽视听,要引起警示。D.韩非子认为对国家有功之人要加以奖赏,用高官厚禄让官员更加勤勉努力,用心治国,这才是王者的治国之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2)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14.两则材料都围绕“人才观”阐释观点,根据材料概括选拔人才的正确做法。(3分)10.CEG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什么安定的时代有人才国家就能兴旺呢,昏乱的时代虽然有人才国家也不能兴旺呢?大概说的就是任用贤能与不用贤能啊。有贤才而且能用。“治安之世”与“昏乱之世”句式结构相同,“有之而能兴”与“有之亦不兴”句式结构相同,且根据“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在CE处断开;“与”连接“用之”与“不用之”,中间不断开,“矣”是句末语气词,其后要断开,所以在G处断开。

11.D

A.正确。列举。/全、都。句意:不可一一列举。/全天下的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